《谁的青春不迷茫》观后感
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精彩6篇

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精彩6篇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篇一青春,已经泛滥至极的字眼,不再耀眼;迷茫,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再突出。
的确,青春是一个被写烂的字眼,可却总是有人愿意去围观,就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样,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拍的特别好吗?没有。
它有的是在这怀念青春的大背景下,大家的向往和渴望。
最初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从文字到思想。
因为那时刘同的文字太过于装B,思想偏激,正处于典型的青春轻狂的时候,看着那些文字你便会觉得怎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你便会觉得疑惑,是什么让这样一本书能走入人们的眼帘,并且达到销售的高峰?买了书总不能浪费,况且青春的这个词里总有那么些许共性能引起你的共鸣,于是,继续阅读。
然而,直到阅读到了最后几页的时候,我突然会觉得有些不舍,甚至不太想读完,不是他的文笔变得有多华丽、也不是他的经历有多惊心,只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个人十年间的成长,一场流动的年华,虽然不完美但却因此而真实。
文中零星散落着矫情,不可一世,细腻敏感,不被讨喜——只是,那所有不被讨喜的部分,难道不是悄无声息地存在我们身上吗,不然我们如何感受到,如何识别出?其实他的成长历程中有很多不被讨喜的部分在我们的身上若有似无的亦曾出现,或者现在依然存在。
看一本书我们不是为了批判,而是想看到自己想学习的部分或自己缺失的部分,无论缺陷是否不堪,认知和面对是第一步。
其实,我觉得刘同走到现在会不明白二十岁的文字也许不被人们喜爱吗?但是依然选择被留下来,那是因为他想呈现的是他自己成长历程,走了十年,写了十年,对话了十年,终会有所不同,我们都在文字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他的逐步渐变,也许仍旧不完美,但终归是成长了。
十年,回忆起自己走过的十年,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工作,从一个小县城开始走向全国各大城市,从走安排的路到自己选择的路,从生活中只有学习到开始理解亲情友情爱情。
一路走来,我们都曾磕磕碰碰,都曾获得或失去,都曾哭过、笑过、闹过,都曾增加了很多记忆然后忘记了很多人与事。
读《谁的青春不迷茫》有感

读《谁的青春不迷茫》有感•相关推荐读《谁的青春不迷茫》有感14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谁的青春不迷茫》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谁的青春不迷茫》有感1不管是在校园中生活的我们还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们,都难免会感受到生活里的迷茫。
但这其实是一种常态。
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样的青春,一样的迷茫。
如果你觉得现在走的辛苦,那证明你在走——上!坡!路!我们生活在这浮华的城市中,每天伴着车鸣声醒来,听着施工声入睡。
随着时代的变迁,川流不息的车辆,五彩斑斓的霓虹灯,拔地而起的玻高楼大厦好像成了这世上最美的景色。
正因为生活在这喧嚣的时代,于是每个人都在追逐名利的同时,迷失了最初的本心,撞上了一段迷茫的青春。
刘同北漂十年,只为在北京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因为年轻,所以没有选择,只有试试。
为此,他每天吃着五毛钱的麻辣烫,坐着北京两块钱能乘到底的地铁和四角的公交……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只是偶尔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休息然后再整装待发。
比起刘同,我们所遇到的迷茫又算得了什么呢?每天都有人抱怨着六点起床很难,背单词很难,静下心来很难,可当你为一道数学物理题纠结了整整半天但是最后解出来被同学老师表扬时,难道你不觉得自己其实比那些学霸聪明吗?当你中考考完可以安心在家里等录取通知书时,难道你不觉得所有努力其实都没有白费吗?当熬了个通宵终于背完整整几大面的政治历史资料后,别人问你你便可以倒背如流并收获别人的羡慕眼光时,难道你不觉得生活越来越有意思了吗?葱茏岁月,谁都有过迷茫,谁都要去经历,只是每个人去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有些人往往能从迷茫中顺利走出来,而有些人却会在原地停滞不前徘徊犹豫。
也许现在,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你认识自己的机会;也许现在,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你认清朋友的机会;也许现在,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是你发现光芒的机会;也许现在,你觉得无助就对了,那样才知道谁是你的贵人;也许现在,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生活中的苦难并不是绝境,而有可能是上帝给你开的另一扇窗。
谁的青春不迷茫阅读心得感悟(精选5篇)

谁的青春不迷茫阅读心得感悟(精选5篇)谁的青春不迷茫阅读心得感悟【篇1】刘同,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青年作家,认识他是在高中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自己17岁,那个时候的自己超喜欢看李响主持的《职来职往》,刘同就是场上的一位职场达人,人长的有颜值,眼神犀利,评论尖锐,给我一种职场精英的感觉,从那以后开始关注了刘同,得知他从事影视行业,光线传媒总裁,青年作家;从那以后,习惯了收藏他的书,看他的书;从那以后,对青春又多了许多憧憬。
《谁的青春不迷茫》讲的是刘同自己北漂奋斗的青春故事,他离开家乡湖南到北京奋斗,遭遇过无数挫折,有过无数次想放弃的念头,可是他依然坚持了下来,想成为作家,就拼命的写小说,写东西,即使投稿杳无音信,即使被退稿;即使心情跌到了低谷,一觉醒来,过眼云烟。
即使想放弃,又怎样呢,谁的青春不迷茫。
在他北漂的这十年里,虽然难,但是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成长,这一切,在他的眼里都是值得的。
文中写到“在20岁到30岁这十年的过程中,我们都走过一样的路。
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
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让你认清朋友的机会。
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样你才分辨得出什么是你的光芒。
你觉得无助就对了,那样你才能明白谁是你成长中能扶你一把的人。
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正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我也是这样的吧,青春,为之迷茫,为之奋斗,为之哭,为之笑,弹奏出一部青春的交响曲。
谁的青春不迷茫阅读心得感悟【篇2】大片的时光如浮云流过。
我们的青春单薄地穿梭在蓝天上,穿梭在这片写满和谐的蓝天之上。
——题记纵观历史的轨迹,踏遍岁月的浪淘。
未曾在意过永恒的成功与失败,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在青春的渡口驻足回首时,才会对自己的汗水与泪水的往事露出笑容。
天际边拂过的清风吹起一页页纸,肆意的领略青春。
我沉醉在书间的青春洋溢,敬佩作者肆意挥洒的青春。
在《谁的青春不迷茫》中,他是这样述说的。
“你曾因此失去了一些东西,但你却得到了更多。
《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7篇

《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7篇《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1想看刘同的这本书已经很久了,里面的内容或许和我预期的有些不同,但整体还是没有让我失望。
书里写的刘同太多愁善感,太爱哭。
不知道中文系的学生是不是都这般性格,总觉得一个大男生哭来哭去的让人觉得太幼稚,但就像书里写的,能呈现出不完美才叫完美,刘同,一个完美的男人。
说实话,没有想到一个25岁的男生能写出这么炙烈的文字,包含了对人生的很多思考,总结了很多人生哲学,确实不像25岁小青年该有的状态吧,至少我认为青春应该是无尽的狂欢,而不是孤独加重度人生思考者。
不过思考着思考着,才会发现每个人的青春都曾迷茫过。
好了,我的青春就不回忆了,毕竟我还在青春的尾巴上。
[可爱]《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2羡慕同同有那么多的好朋友,或许是跟他的职业有关,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人来人往,就多了些许片段,串联成故事,时间留下来的就勾画了真诚的面容。
每一个朋友,带来一个故事,这就构成了他的生活。
他的青春没有那么多的叛逆,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平凡却不乏精彩。
经历了我们都会面对的生死离别,遇到过难以忍受的人或事,但都挺了过来,因梦想而变得美好起来!多希望自己也能如他一般做一条很贱很贱的狗,努力而忘我的'生存下去,更希望自己能如他般于千万人中遇到几个好友一同书写着这叫做生活的书,平淡,简单,却编织出别样的年华!在未来某日可以对曾经的自己相视一笑,哦!原来不过如此!我也可以的!《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3没有《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那么流畅,却依然是刘同的气势。
看他的书,听他喜欢的歌,找他曾经做制片人的电影。
喜欢一个人也就是这种感觉吧。
读刘同的书,很踏实。
可以找到同感,你不怕,不怕自己是个怪物。
不会再问为什么只我一个人有这种心态。
他给了我太多勇气,开始学着他的模样,去做个勇敢的人。
当然,他的书不是鸡汤,更不是装着鸡血的强心针。
高中毕业刘同就确定自己要走文学这条路,大二确定做新闻。
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8篇

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8篇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1一直以来除了高中的时候写过日记,做过拼贴以外,很少动笔写过关于自己的生活以及成长当中带来的感悟,每次遇到快乐与伤心的事情都是在心底默默写过。
时间匆匆而过,那些过往的感悟也好,成长的经历也好,都还是随着新的成长渐渐褪色而忘记的一干二净,只留下偶尔的记忆碎片与烂笔头记下的简略话语。
今天的这篇日记,也是在阅读过《谁的青春不迷茫》后,心底触动颇深,想到过往的日子,却没留下太多的痕迹,刘同同学用文字记录了他每个阶段的人生观和精神感悟,通过这本书也表达了他的青春精神,谁的青春没有迷茫过,谁的青春没有经历过,谁的青春都有过欢笑与泪水,这些都是最珍贵的财富,只有最深刻的笑声与泪水才能让你懂得人生。
青春不要空白,青春不要后悔,青春就是应该很坚定去拼搏自己的人生,不要被生活磨平了你的性格与个性,坚持保留自己最优势的一面!想想来北京也已经有3年多了,从最初的愣头青年,二货傻笑青年到现在,一直在不停的选择与被选择,以前从来不会后悔自己的每一个决定,也是凭着那股傻劲和冲劲,还有那么一股强烈的自信,做出了许多优秀的业绩,可现在居然一直在徘徊与摇摆,甚至于想要改变自己,甚至于对未来都失去了信心,我想那是心底给你发出了信号,做自己最擅长的,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一种选择。
也许现在是需要一个空白时间让自己沉淀下来再重新出发,为即将来临的30而立下半场战役做好起跑的准备,选好赛道,就一路狂奔下去……Tobeornottobe,当你想到了这个问题时,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坚定的选择tobe,当你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是你对自己以及目前的状态产生了怀疑,那么你就应该坚定无疑的选择tobe,而且不要回头的选择tobe。
忽然想到,年前当一个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我应该坚定的选择tobe,既然错过了,借用杨昆明同学的一句话“也许前面有更好的等着你”。
始终坚信黑暗过后一定是光明,北京的雾霾天后肯定是蓝天,春天即将来临,我肯定会再穿着白衬衣和牛仔裤在青春的尾巴上大笑起来,正能量始终存在体内,明天过后是晴天,我仍然会快乐的毫不后悔的走下去……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2《谁的青春不迷茫》,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眼花缭乱的书架中,青春、迷茫这几个大字挤进我的眼帘,下意识看了看封面,几个大字陆续重新在我眼前:孤单、无助、迷茫出于内心的一种冲动我买下了它。
《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9篇

《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9篇《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1一直以来我们都说成长是痛苦的,青春是迷茫的,而我,通过《谁的青春不迷茫》,我见识到了一个成熟男人二十岁到三十岁这十年最美好的年华!匆匆忙忙,陆陆续续,从6月11号到21号,用了十天终于看完了这本书。
初识刘同,是在职来职往上黄蒙蒙那一期,看到这个男人为了一个刚认识没几分钟的女孩子,和同台很久的搭档争吵,留下了眼泪,并且给了工作的机会,就感受到了这个男人感性和真性情的一面。
后来关注了刘同的微博,经常看到刘同发的一些比较深刻的段子,更加想要了解他。
再后来,当当上每月一次“不是人”的时候,奔着俞敏洪《在绝望中寻求希望》的时候,就顺手就点了这本书,到现在那本书还没有拆封,这本书都在写读后感了那本书,也是挺搞笑的。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像是一本故事书那样娓娓道来,更多的是自己也在纠结和思考自己的问题。
很多都是对自己以前__再次的温习和感慨,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各种纠结各种思考的展示、复述和思考。
说说我自己感受比较深的几点吧。
首先是全文各种各样的彩页。
有的搞怪有的清新,有的文艺有的张扬,还有很多看起来也很唯美很高大上,作为一个喜欢摄影的人来说,其实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拍出那种感觉的照片,所以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攒钱买个单反思密达,所以希望侯哥快快的给我发工资啊。
然后就是贱狗。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在做事的时候,需要这种不疯狂不成魔的精神,就需要贱一点,勇敢一点,疯狂一点。
用尽全力去做,去争取,去接受,不必在乎结果是什么,不去抱怨,就像书里说的,即使抱怨,也就是被别人笑话,一无所有。
所以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去学,去做,年轻的心不怕失败,勇敢的去做才是王道。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本书会产生共鸣,不是因为书写的有多好,而是因为书里的东西在你身上发生过。
比如写的关于爷爷奶奶那一章节,其实我满脑子浮现的就是姥姥。
那个为了两个家庭付出了自己一辈子的女人,一个一生基本上连一张照都没拍过的女人,一个整个村庄提起来都会竖大拇指的人。
谁的青春不迷茫观后感精选5篇

谁的青春不迷茫观后感精选5篇《谁的青春不迷茫》是一部由姚婷婷执导,白敬亭/ 郭姝彤/ 李宏毅主演的一部爱情类型的电影,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谁的青春不迷茫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谁的青春不迷茫观后感1《谁的青春不迷茫》在我的电影观看排行榜中,排在第四,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
在观完《谁的青春不迷茫》这部电影后,我感触颇大,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影片以高翔与林天骄两人的一段青涩的青春为主线,以在逐梦中成长为题材,通过多镜头描述了二人在梦想遭遇现实时勇敢逐梦的一个个剪影,感人至深。
影片中高翔从小擅长手工,自己设计和制作了不少精巧的飞机模型。
出于对飞向蓝天的梦想的追求,他在课堂上依旧钻研着模型设计,不料却被班主任发现,班主任气愤地摔坏了他的飞机模型,还冷言嘲讽他,班上的大多数人随即轻视他。
但他并没有失去信心,依旧坚持着。
终于,在一个明媚的中午,他搭载着自己设计的滑翔机从教学楼顶跳下,一道优美的弧线划破天际。
这时正值课间操,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同学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他那逐梦的勇气可嘉,但他也因此违反了校规并不愿向班主任低头说情而被开除。
但离开了校园的他终究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对一个受人轻视的差生来说是来之不易的,尽管一路经受磨折。
而影片中另一主人公林天骄是学校的优等生,过人的天资为她打开了命运的另一扇大门。
她坦然,在表彰大会上道出了自己在考试中作弊而意外获得“三好学生”这一重要的高考加分名额这一实情,那一句句话语发自肺脯,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自我,散发着无限光芒。
她的母亲强迫她去学金融,可她真正内心所向的是天文,父母的反对,众人的不理解,在遭遇家庭变故时她毅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尽管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到后来她在天文方面取得了不朽的成就,这让一度持反对态度的班主任感到欣慰,这便是坚持逐梦才有的大好结局。
影片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不正像是在此刻千千万万个平凡的我们吗?我们又何尝不能借鉴他们的成功,试着勇敢地逐梦呢?青春因逐梦而精彩,每一个梦想在不懈努力之下都能开出花儿。
话题作文 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6篇)

话题作文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6篇)第一篇:《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感一口气读完了《谁的青春不迷茫》,很舒畅,很感动。
好久没有这么沉迷的看一本书了,喜欢这种看文字的感觉,而这本书很好地给了我这种感觉。
作者从04年写起写到12年,从大学写起写到工作做传媒人,这是一个奋斗青年的十年历程,一步一步的心路感受,有事实,有情感,有苦涩,有疯狂,有难过,有迷茫,有充实,有成功,朴实的文字,真切的情感,肺腑之声,字字入心,丝丝如细雨般温润。
正是这些元素让我爱不释手,想一直看下去,就这么看下去。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光鲜背后是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
看着刘同笔下的文字,看着他写的字字人生历程感悟,再配着安静温暖的音乐,好几次我都有眼眶湿润的感觉。
写的事情并没有轰轰烈烈呀!但是就是莫名地被触动到了。
在此,我摘录几句我觉得比较好的文字,可能是些陈词滥调,但我在读的当时,确实给了我感动:感情的开始就是一颗沙粒进入贝壳的开始,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沙粒才有可能成为一粒珍珠,叫做幸福。
不抱怨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即使抱怨了,除了让人围观看笑话之外,一无所得。
一件事情你尽了全力也没有好结果,反而我更释然。
最怕的是,因自己没有尽力而造成遗憾。
我们的人生,注定是不能和所有人交朋友,也注定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对自己负责一点儿,终是好的。
要始终对生活抱有热切,吃健康的食物,做些对身体有益的运动,保持面目干净、眼神纯洁,重要的是,努力工作,以确保有能力过有标准的生活。
今天,听师兄师姐们毕业答辩,他们的工作都做得很好,报告得也很有逻辑,重点突出,结论明确,重点讨论,我受益颇多,听着答辩委员们提出的问题与建议,也深受启发。
我突然有强烈的感想,三年不到的我站在他们的位置,我将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科研工作结果,展现的是一个怎样的自己。
就如这本书里的作者说的,十年后的我,二十年后的我将是怎样,是否同现在设想的相同。
我也开始设想,我想变成怎样的自己,现在的我又是怎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的青春不迷茫》观后感
昨天带老妹去看《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们迟到了。
电影12:40开始,我们是昨天约好去的,也说早点出发,不要迟到。
好像,我们都习惯性在时间尾巴上争分夺秒,哪怕明知道,有些东西过时不候。
五一和朋友们约好去惠州看海,本还想着有大队伍在,终于有一次不用找攻略,担心迷路了。
放假前一天晚上,他们告诉我临时有变,改下次。
去与不去,这一次我都毫无准备,不喜欢这样的变化。
看来关于方向,永远要自己有地图和规划,不然就随时做好会无应对的准备吧。
后面决定和湛定同学一起去,临时抱佛脚,求助一直在那边工作的初中同学问路线、介绍景点,不巧的是他五一要回老家,他推荐我们去大亚湾、十里银滩,巽寮湾,说最好订个海景房,不过可能订不到了,有点晚。
确实我也没订到。
平时和初中同学联系甚少,同在一个小镇上,甚至有的就在邻村,最远的也不会超过2个小时的车程,工作后,每年或者每隔一年或几年回家一次,关于他们的消息,我都是从别
人口中得知,很多同学,十几年来未曾谋面。
高中时,每个月回家一次,和同学见面的机会少了,那时书信很慢,但我们总能知道彼此的生活轨迹,好像每一次起伏,彼此都有参与共同经历。
到了大学,有了手机、电脑,我们疯狂的活跃在短信、QQ、游戏中,通讯方式在不断升级,联系人名单在不断增多,也有的人就像当年信笺上的文字,随着时光的流逝在慢慢的淡去。
我们的中学就在我们去县城必经的一个路口,但毕业后,我也从未回去过。
如今,我的弟弟妹妹们都从那毕业,读高中、大学了。
互联网让世界变小了,交际变广了,找到一个人更容易了,有些东西过滤起来却也更难了。
在那个尚未流行的年代,终究会有一些故事被落在时光深处的盒子里。
就让他们保持最初的样子,储存在云端里吧。
我们没有去惠州,于是回到了的开头,和老妹去看了电影。
小姨说老妹正在叛逆期,说到了高中就就好了。
在电影院,我们安静的看电影,林天骄父母隐藏离婚发生争吵,他们姐弟一左一右,一个向前一个向后坐在秋千上对话的那一段触动到我心底里。
我右边的小女孩在不停地擦眼泪,左边的老妹认真的看着荧幕,很淡定的样子。
剧终灯亮时,才发现满座的厅里慢慢散场的都是初中、高中生的面孔,我突然有种自己走错了演播厅的感觉。
我们两个最晚进场也最后离席。
老妹说电影小说里的情节不一样。
看着这些学生模样的背影,书里熟悉的场景、地点让我想我的大学时代,岳麓山,湘江,桃子湖,二里半,还有那条听说我们毕业那年被拆掉了的商业文明街,又名堕落街,连着着湖大和师大。
我也有一个洞口的室友,还有一个至今娄底话长沙话塑料普通话不分的下铺。
我把老妹从座位上拉起来,这个站着比我高被大家认为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挽着我的手像个大人,我开玩笑说借你的肩膀我靠靠,她真的就这么做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聊了很多,老妹说再奋斗一个多月就要解放了,说到时带我去看电影、吃好吃的。
我问她打算报哪里的高中,老妹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告诉我她不喜欢按学习成绩来评定人的方式。
我当然能理解,当年我是多么的排斥它却又无可奈何。
老妹问我,姐姐你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吗?她提示我不要按我们所看到的她样子来猜。
我有点惊讶,面试过很多人,都会问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很多人都模糊不清。
我说,是进军娱乐圈吗?她说,当然不是,娱乐圈的水太深了,作家。
她告诉我最喜欢刘同老师的书,她说新书买回来了,等六月考完就可以看了。
我又惊讶了,她描淡写带过很多其它同龄孩子心里认为很重要的东西比如梦想,比如即将面临的初中毕业考试,让我佩服。
想起年初她送给我的新年礼物:《皮囊》、《无出路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