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机唱盘的正确调校
黑胶唱机唱盘的正确调校

精心整理黑胶唱机唱盘的正确调校一唱头位置调校唱头的位置,必须调校在最准确的地方上,角度也一定要准确,否则严重影响重播效果。
就算有最高级的转盘/唱臂/唱头的组合,假如唱头的位置调在不正确的地方上,可能只得普通套机音色或甚至更差。
要调校唱头,使之在最佳位置和最佳角度,有三个地方是要注意:首先将就试将 二收紧螺丝当完成唱头的位置调校后,一定要固定它在唱头壳之上,螺丝一定要收紧,好紧。
如此音色会靓些,但收紧至什么程度才算理想呢?绝对不可以像大水牛一样去扭紧螺丝,因为可能会弄毁唱头的外壳与唱头壳,甚至螺丝扭至那一程度才是理想。
建议大家在认为已是扭至最紧最紧时,向后退回1/8转(即45度),那点应该是最理想的位置。
选择螺丝与丝母也不能马虎,尼龙或塑胶的螺丝的丝母是最差的材料,大家切记不可使用。
普通铝质的算是不过不失,但最好还是用一些钢造的螺丝和丝母,效果最佳。
将唱头装上唱头壳时,最佳的方法是先将唱头壳除下来,装上唱头后才套回臂管上,但有些唱头壳是与唱臂管连体设计,是不能除下来,这时候便应将唱臂管除下来,才将唱头装腔作势上唱头壳上。
这样,唱头的安装工夫便办妥。
三循迹力与偏压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原来有很多人仍然不知唱头循迹力的重要性。
不是其物理上的影响--这是人但调低。
唱盘,例如英国SoundOrganisation的唱盘台;又或可找一张轻但坚固的茶几去承唱盘,虽然是多花一点金钱,但对重播效果有改善也是值得的。
如果是将唱盘放在组合柜或其他柜里,应将螺丝转入木板内,但不可整粒螺丝转入木板里,要留下螺丝头暴露于木板上,然后才将唱盘放在板上面,这个避震法据说是一们美国发烧友想出来的计仔,闻说效果倒不错。
原理很简单,因为承托唱盘的木板,物理学上是一件低通滤波器,是很容易传导低频的震荡。
而选项用轻的材料因为重量是能量储存器,所以材料越轻,其储存的震荡能量便越少。
所以材料越轻,其储存的震荡能量便越少。
所以将唱盘放在一张大而重的台上或放在摆满唱片的柜里时,会受很大的储存能量影响,使动态减低,音像显得模糊。
黑胶唱机唱臂的调试秘籍

⿊胶唱机唱臂的调试秘籍对于⾼端唱机,调试是⼀个⾮常重要的环节。
就像专业相机⼀样,有很多地⽅是需要我们使⽤者⼿⼯调节设置到合理位置,才可以得到最佳的效果。
⿊胶唱机也是如此,只有调整到位,才能重播出动听的声⾳。
其中唱臂、唱头与唱盘的相对位置、距离的调试⾄关重要。
不同的唱臂调试的⽅式也会存在⼀些差异。
⾸先让我们了解⼀下唱臂的种类:依照循轨的⽅式可以分为直切循迹唱臂和曲线循迹唱臂,⽽曲臂⼀般为⽀轴固定于唱盘的⼀边,⼜分S型、J型和直臂。
再来看看各类唱臂的物理特性。
直切循迹唱臂因为刻⽚⼑在刻⽚时是以正切⽅式⼯作,⽽直切臂的唱⽚在循轨时和唱⽚也是呈正切⽅式拾取讯号,所以理论上能较完整地读取信号,以不失真的⼯作模式还原声⾳。
曲线循迹唱臂曲线循迹唱臂⽀轴固定于唱盘⼀边,在唱⽚上以画弧形的⽅式循轨,如此⼀来,曲臂在读取唱⽚时可以说基乎以⽆正切的⽅式在循轨,这种因⾓度不正确⽽产⽣的误差被称为循轨误差(Theracking error)。
它会导致唱针⽆法完美地在V字形的⾳沟中⾏⾛,因⽽造成失真。
⾓度误差越⼤,失真越⼤,甚⾄也可能产⽣破⾳!从曲臂的物理特性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的循轨⽅向不是正切的读取⽅式,会造成循轨误差,所以曲臂从头到尾都在相对的误差中拾取信号。
那么到底要怎么办才能把误差⾓度变⼩,尽量降低失真?达到这个⽬的有两种⽅法:⼀是增加唱臂长度;⼆是设定补偿⾓。
增长唱臂我们知道唱臂越长划的圆弧越接近直线,形成的误差⾓度越⼩,也越趋正切。
但是如果我们做⼀个很长的唱臂,那我们的唱盘会变很⼤。
市⾯上的唱机转盘都是和12⼨唱⽚差不多⼤,在唱盘⼤⼩统⼀的情况下,唱盘配套唱臂不会那么长。
我们⼀般看到的唱臂有9⼨、10⼨、12⼨等,常见的唱臂是9⼨。
既然受限于唱盘体积⽽不能让唱臂那么长,所以⼚商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计算并设计出有效臂长,因臂长不⾜⽽产⽣的误差⾓度会借助增加的补偿⾓度来修正,进⽽达到误差⾓度减⼩,实现有效的声⾳播放。
黑胶唱片机的操作方法

黑胶唱片机的操作方法黑胶唱片机(以下简称唱机)是一种可以播放黑胶唱片的音响设备,具有独特的声音和使用体验。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步骤和细节来介绍唱机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在使用唱机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唱机的电源线已经插入并连接到电源插座上。
此外,还需要确保唱机摆放在平稳的地方,并且离音箱或放大器有足够的距离,以免产生噪音或反馈。
2. 播放黑胶唱片:将黑胶唱片轻轻取出唱片封套,并将其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一般来说,唱机的转盘上有一个指示唱片放置位置的标记。
将唱片轻轻放在转盘上,确保唱片中心的孔与转盘中心的插销对齐。
如果唱机具备自动定位功能,放置唱片时会自动将唱针移到合适的位置。
3. 设置唱针:唱针是播放唱片的关键部分,因此需要正确设置唱针的位置和压力,以确保音质和唱片的寿命。
先查看唱盘上的唱针调节杆或钮,根据唱针的型号来调整唱针的位置和压力。
通常,唱针需要与唱盘平行,同时需要适度调整压力,以使唱片与唱针接触良好,但又不会造成过多的摩擦。
4. 选择播放模式:唱机通常有多种播放模式可供选择,例如手动模式、自动模式等。
在手动模式下,您需要手动移动唱针到唱片的起始位置。
在自动模式下,唱针会自动移动到唱片的起始位置,并在唱片结束时自动停止。
选择适合自己的播放模式,然后按下对应的按钮进行设置。
5. 调节音量和音调:唱机上通常也有音量和音调控制按钮,用于调节播放时的音量和音调。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组合来调节这些参数,以获得最佳的音效效果。
6. 手动控制唱片:在播放唱片期间,您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来调整播放状态。
例如,您可以轻轻转动唱片,以便快进或回放,或者将唱针移动到您想要播放的特定位置。
此外,您还可以使用唱机上的暂停按钮,在播放过程中暂停唱片的播放。
7. 结束播放:当您想结束播放唱片时,可以手动将唱针移动到转盘上的位置。
然后,轻轻抬起唱针杆,将唱针从唱片上抬起。
最后,将唱片放回封套中,并小心地将其放回原位。
【黑胶】黑胶唱头的调整——两种规盘及其调整方法

【黑胶】黑胶唱头的调整——两种规盘及其调整方法作者:独孤剑一、缘起:家电论坛上,执迷尔悟老师在本坛发标了一个帖子“黑胶唱盘唱头的调节方法-原则与实践”,/thread-3684593-1-3.html。
执迷尔悟老师在帖子里详细讲述了黑胶唱头的调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讲的非常透彻,可以按图索骥,很多发烧友包括我自己都是用这个方法来调整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黑胶发烧友入门必读。
市面上销售的规盘就是用执迷尔悟老师介绍的方法制作的。
上周五我到厦门,在联邦音响城偶遇黑胶达人张老师,向他老人家请教关于黑胶的调整问题,张老师向我展示了另一种黑胶规盘,并详细讲解了这种规盘的用法,我感到这种规盘与执迷尔悟老师介绍的规盘各有所长,结合使用,可以使唱机循迹角的调整更方便、准确,故发帖介绍一下,欢迎各位发烧友斧正。
二、首先简单复习一下执迷尔悟老师帖子里介绍的方法(简称方法1)。
这是市面上很容易卖到的规盘(以下简称规盘1)示意图,图1:循迹角的调整方法是:1、将唱针对准B点,调整唱头的角度,使唱头前端与规盘中那些平行线平行。
B点半径为120.4mm(这个数据是有误差的,下面会提到)。
2、将唱针对准A点,前后移动唱头(调整超距)并转动唱盘,使唱头前端与规盘中那些平行线平行,A点半径为66.04mm。
3、反复重复上面1、2步,直到唱针分别对准A、B点时,唱头前端都与规盘中的平行线平行,唱头就调整到位了。
以上方法的详细介绍详执迷尔悟老师的帖子。
方法1的理论依据如下:1、这是黑胶唱机的唱盘与唱臂、唱头的关系示意图(图2):根据图2,对三角形PCS应用余弦定理可得:R2 L2-2RLCOSβ=PC2=(L-D)2=L2-2LD D2.......................(式1)Sinα=(R2 2LD-D2)/(2LR).................................(式2)这就是唱头角度和位置关系的基本公式,式中:R:唱片音轨上任一点的半径,对于黑胶唱片,其最小值(即最内圈)为57.5mm,最大值(即最外圈)为145mmα 角为唱针与音轨相切时,唱针和唱臂关系角。
【黑胶党】黑胶模拟播放系统基础(下)

【⿊胶党】⿊胶模拟播放系统基础(下)接续上⼀篇的基础知识【⿊胶党】⿊胶模拟播放系统基础(上),这⼀篇我们讨论实兵演练,也就是唱盘调整。
基本上⽂章仍倾向以初⼊门者为出发点,所以调整部份我们以常见的曲臂为准,特殊的设计不会着墨太多。
这篇⽂章⽐上⼀篇更难写,理论与实务交杂,深⼊与粗浅难分,因为怕⼤家看起来⼀头雾⽔,下⾯概略将⼤纲列出,让⼤家知道梗概。
●唱盘调整I (唱盘粗浅检查,初⼊门者建议阅读)●唱⽚重播原理简述(初⼊门者建议阅读)┌───A.关于唱⽚上的沟槽└───B.曲臂的理想与现实├─a.补偿⾓└─b.超距的重要性●唱盘调整II⼀、调整前置作业┌───A.盘⾯⽔平├───B.转速检查└───C.唱头装置⼆、物理⼏何特性调整┌───A.循轨误差调整│├─a.超距调整│├─b.简单⼯具制作│└─c.两点校调├───B.垂直循轨⾓度与⽅位⾓调整│├─a. ⽅位⾓调整│└─b. 垂直循轨⾓度调整、针压调整├───C.抗滑调整└───D.反覆细调、微调**插图多半是⾃⼰⼿绘的,很丑,请见谅!!唱盘调整I (唱盘粗浅检查)AIWA APX-BUE100 蓝⽛⿊胶唱机⼀部唱盘⼊⼿,⼀切乱糟糟,看起来好复杂,该怎么驯服它?如果是崭新的唱盘,应该不会遇上太⼤的问题,⼚商应该都会附上详细说明(还有图⽰),诸如卸下搬运螺丝啦、转盘⽪带装设啦,使⽤者⼀步⼀步照着做应该就错不了(什么?看不懂英⽂?按按翻译机吧!)。
若是⼆⼿盘,前⼿也是个唱盘迷,或是购⾃⾳响店,那么保养可能还不差,约略检查即可;如果是来路不明或陈年不⽤的盘(通常是⼀体设计之廉价唱盘),那状况可能就千奇百怪了,⼏个常见的情形使⽤者必须检查:(1)唱盘上电后会不会转动?如果不会,请检查⽪带是否已经松脱、⽼化、⽆弹性甚⾄粉烂,如是,必须更换。
不是⽪带驱动的唱盘如果不会转,就可能有机件故障。
(2)转盘是否能圆顺地转动?如果不能,可能必须将转盘转轴拔开,检查其中的润滑油是否已经⼲涸?若是,必须将旧油污以布擦除(不可以⽤卫⽣纸),点上新油。
德能DP-450USB黑胶唱机使用说明书

DP-450USB 黑胶唱片机操作说明书附件4功能5部件名称和功能7前面板7后面板10准备工作组件12安装唱盘13安装配重锤14安装带唱头头罩14安装防尘罩15将防尘罩用作唱片架15调节17调节唱针压力17调节防滑拨盘19连接方法连接不具备唱机输入的设备21连接具备唱机输入的设备22连接AC适配器23播放和录制唱片播放26唱片播放26停止播放28使用自动停止功能29录制到USB存储设备30录制到USB存储设备31安装“MusiCut for DENON”数字文件编辑软件32提示目录33故障诊断34电源无法开启/电源自动关闭35唱盘不转35不发出声音36发出跳音、刺耳声音或失真的声音36产生啸叫37唱臂中途停止移动37音频无法录制到USB存储设备38无法将“MusiCut for DENON”安装到计算机38附录更换唱针39更换唱头40规格42感谢您购买本Denon产品。
为了确保正确操作,请在使用本品前认真阅读本操作说明书。
阅读后,请务必妥善保存本说明书以供将来参考。
附件请检查确认本品随附以下部件。
功能0可将模拟音频从唱片转换为数字格式并保存到USB存储设备可以将模拟音频转换为数字格式(44.1 kHz/192 kbps MP3或44.1 kHz/16位WAV)并保存到USB存储设备。
然后,可以将此音频在支持从USB存储设备播放的任何设备上播放。
0使用所支持的“MusiCut TM for DENON”软件可以将保存到USB 存储设备的数字文件拆分、获取曲目信息和编辑文件名(仅限MP3)可以手动搜索或自动检测曲目之间的间隔(静音)以拆分文件,可将音轨编号分配给每首曲目,曲目信息可从Gracenote音频数据库中获取。
从本公司网站下载软件,即可在您的计算机上使用。
0时尚设计与本公司Denon设计系列中的PMA-60、DRA-100以及其他设备非常类似,摒弃了所有不必要的装饰,实现顺应潮流的简约设计。
黑胶太“娇气”了,不会调怎么办?

黑胶太“娇气”了,不会调怎么办?黑胶唱机系统的三分之一要靠调整完成,有的调整可以用工具测量确定,有的无法测量,或能够测量也只能做参考,最后还需要耳朵听来确定。
今天小编简单总结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调试唱机方法,帮助大家更好的调试唱机。
第一功:调唱盘、转盘的水平这里说的唱盘,就是整座唱盘本身及转盘。
唱片保持水平,才能进行后续的调整以及播放步骤。
调整方法使用水平仪。
市面上大概有两种水平仪,一种圆形中间有孔的,可以放在转轴中央;另一种是长型,可以测较大面积的水平情况。
无论选择哪种水平仪,首先测量的都是唱盘水平与否,将水平仪放在唱盘基座上查看情况;然后测量转盘水平情况,可用“三点测量”的保险方法确认是否水平。
气泡在水平仪中间即是水平摆放。
第二功:调唱头超距唱头超距就是唱头针尖与转盘轴心之间的距离。
唱臂在设计时就已经决定它的有效长度,通常唱臂规格上都会说明超距是多少,太多或者太少都会导致失真。
调整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拿调校尺测量两段距离是否与说明相符。
如果没有,也可以放一支尺在转盘轴心旁,然后将唱臂拉到尺旁,看看唱针的超距是多少。
要说明的是,正切型唱臂不必调整超距,只需要将针尖定在正切线上。
这一步十分考验功力,需要细心和耐心。
第三功:调唱头方位角唱头的角度决定了播放时的体验感,如果唱头的各种角度如果没调好,就会产生相位不正确、二声道音量大小不对、杂音增多等问题。
调整方法面对唱头,将唱头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扭动,直到垂直于转盘,可以借助镜子唱片。
唱臂头做成活动的调整会很方便,如果是固定的,则只能通过垫物料的方式来调整。
调试工具第四功:调水平循轨角简单说,水平循轨角就是面对唱头,看唱头是否保持水平,如果没有保持水平,唱针的左缘与右缘所接触到的唱片沟槽就会有相位差产生。
调试盘调整方法可以利用调试盘,将唱头移动到盘上R2及R1位置,唱针对准中间圆心,调整唱头的角度(朝左或者朝右转动),让唱头前缘与校正盘上的横线保持水平。
唱头调整

如何安装唱针和设置一个唱盘调针主要是底座高度,防滑值,针压。
底座高度调的就是唱针针尖到唱臂水平位置的垂直距离,根据不同的针,调整的也不一样,一般DJ常用的447是调到3左右。
玩Scratch防滑值调到零。
保养上温度和环静都与针的寿命有关.但是这是属于耗材,不要太在意用坏了在换.不费俩针,不换俩推子甭想练出来.针压的调法就是先让唱臂水平悬浮,然后把配重的刻度归零。
然后根据不同的针调整它的针压。
这个没有定值的,即便同样是44-7,不同的唱头盖,它的重量也不同,针压也不同。
一般调到不跳针,搓的时候唱臂比较稳定就行了。
在DJ播放歌曲时常发生的跳针(Skipping),或是声音的问题,大部分的原因是出现在唱针的安装以及唱盘的调整上.唱针的特别角度是为了在黑胶唱片上播放所设计.这个示范就拿DJ所熟知的Technics SL-1200以及Stanton唱针来做解说.希望能提供正确的唱针调整方式调整针压(Stylus Pressure).在将唱针座完整的安置於唱臂之後,要把唱针头的塑胶保护盖移开.在唱臂可以自由活动的情形下,逆时钟方向(从唱臂前端看)调整唱臂後圆柱形的平衡法码(Counterweight),直到整支唱臂平衡地浮在唱片或唱片垫(Slip Mat)上.在这个调整针压的步骤中,不要让唱针座掉落在唱片或唱片垫上,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会损坏针头.现在,小心的握著唱臂,另一手将平衡法码有数字的黑色内圈以逆时钟方向调整至“0”.接下来,逆时钟旋转平衡法码的尾端,小心不要碰到法码的内圈,依照不同的唱针系列来设定唱针针压.4.第四个步骤是防滑设定(Anti-skate Adjustment).如果只是使用唱盘作为播放使用,可以把防滑设定设与针压一样.如果要用到刮唱片(Scratching),或是逆向找寻唱片的接点(Back Cueing),就要把防滑设定设於“0”.5.最後的一个步骤是唱臂高度的调整.先把唱臂的基座(Tonearm Base)松开,找到相对应的唱臂高度数值,旋转基座将数字对准刻度.再将唱臂的基座重新锁住便大功告成.唱臂高度设定唱针的高度唱臂的基座的数值(High of Cartridge) (Scale Reading on The Arm-Height Adjust Ring)15mm 016mm 117mm 218mm 319mm 420mm 521mm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胶唱机唱盘的正确调校一唱头位置调校唱头的位置,必须调校在最准确的地方上,角度也一定要准确,否则严重影响重播效果。
就算有最高级的转盘/唱臂/唱头的组合,假如唱头的位置调在不正确的地方上,可能只得普通套机音色或甚至更差。
要调校唱头,使之在最佳位置和最佳角度,有三个地方是要注意:第一,为了使唱针能完完全全垂直在唱片槽里循迹,或说避免则面循迹误差,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唱头位置,如唱头只能牢牢的装在唱头壳上而又不能移动的话,就要将整支唱臂移前或移后了,量度仪器方面量好采用一些随唱臂或唱盘附送的咭纸,将咭纸的小圆孔套在转盘的转轴功率平放在唱盘执上,咭纸上有两点,分别代表唱片的外围的每一条纹与转至近中心时的最后一条纹,首先将唱针放到最外的一点上,然后在唱头前面观察唱头是否能与点前的横线平行,如出现偏则,就试将唱头的位置移后或移前,以求调在唱头能与横线平行的最佳位置上。
以相同的方法再将唱针放在剩下的一点上,同样观察唱头能否与点前的横线平行。
如两点都没有问题,唱头移前移后的工夫便大功告成。
第二,唱头的方位角是否在水平位置,这个调校更简单,如可以的话,旋转唱头到认为是水平的位置,然后取一面镜子,放在唱盘垫上,再将唱针放在镜上,然后在唱头前看看,镜里唱头的倒影是否与唱头对称,有没有偏向左或偏向右,务求要唱头的倒影与唱头能百分百对称,这样唱头的水平调节工夫便告妥当。
水平调节不当,会影响声道分隔能力。
第三,最后看看唱头的高度是否正确。
唱头的唱针在不加任何针压时,亦即唱臂在完全的平衡状态时,唱针是否刚刚落在唱盘垫之上(记着是不是压着唱盘垫),如果不是就要调校唱臂是不能调校高度,但如可能的话,也要将唱臂的高度调节器至最准备的位置。
二收紧螺丝当完成唱头的位置调校后,一定要固定它在唱头壳之上,螺丝一定要收紧,好紧。
如此音色会靓些,但收紧至什么程度才算理想呢?绝对不可以像大水牛一样去扭紧螺丝,因为可能会弄毁唱头的外壳与唱头壳,甚至螺丝扭至那一程度才是理想。
建议大家在认为已是扭至最紧最紧时,向后退回1/8转(即45度),那点应该是最理想的位置。
选择螺丝与丝母也不能马虎,尼龙或塑胶的螺丝的丝母是最差的材料,大家切记不可使用。
普通铝质的算是不过不失,但最好还是用一些钢造的螺丝和丝母,效果最佳。
将唱头装上唱头壳时,最佳的方法是先将唱头壳除下来,装上唱头后才套回臂管上,但有些唱头壳是与唱臂管连体设计,是不能除下来,这时候便应将唱臂管除下来,才将唱头装腔作势上唱头壳上。
这样,唱头的安装工夫便办妥。
三循迹力与偏压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原来有很多人仍然不知唱头循迹力的重要性。
不是其物理上的影响--这是人所共知;而是它对音色平衡的影响力。
只调整循迹力0.05g,也会有可闻的音色分别。
基本上低的循迹力会令低频轻而薄,高频光辉;高的循迹力会令低频过重,音色混浊。
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合适的循迹力,便有最理想的音色。
一些测试循迹力的特别唱片,其实功效不大,因为单是测试某一个频率的循迹力是不准确的,其实不能代表了一段真实的音乐演奏。
要测试唱头的循迹力,最好使用一些钢琴音乐或大合唱等,因为假如循迹力不佳时,会很容易听到音色的变化。
但要知道循迹力的表现是随着唱针移动至近中心的唱片末段时越入越差,所以不可单试某一段唱片纹。
唱片的偏压往往使唱臂受一种向内移动时的向外反压力,引致声道分隔能力变差,而影响音质。
和调校循校迹力一样,最好使用音乐的片段来测试,单一频率的测试是没有意思的。
增加循迹力会减少垂直循迹角度,相等于将唱臂弄低了。
所以增加循迹力会改善音调平衡,但如将唱臂高度轻微校高,就会将定位与生动感变坏,所以如果是减轻循迹力,最好尝试将唱臂高度调低。
四唱盘的承托将唱盘放在一个稳阵的地方,是人所共知的知识,最好就是找一张专用来承放唱盘的台去承唱唱盘,例如英国Sound Organisation的唱盘台;又或可找一张轻但坚固的茶几去承唱盘,虽然是多花一点金钱,但对重播效果有改善也是值得的。
如果是将唱盘放在组合柜或其他柜里,应将螺丝转入木板内,但不可整粒螺丝转入木板里,要留下螺丝头暴露于木板上,然后才将唱盘放在板上面,这个避震法据说是一们美国发烧友想出来的计仔,闻说效果倒不错。
原理很简单,因为承托唱盘的木板,物理学上是一件低通滤波器,是很容易传导低频的震荡。
而选项用轻的材料因为重量是能量储存器,所以材料越轻,其储存的震荡能量便越少。
所以材料越轻,其储存的震荡能量便越少。
所以将唱盘放在一张大而重的台上或放在摆满唱片的柜里时,会受很大的储存能量影响,使动态减低,音像显得模糊。
螺丝的原理是将木板连唱盘与组合柜隔离,所以受到的震荡也减至最少。
唱盘受则面传来的震荡,往往是比从垂直传来的震荡大很多,所以在设计唱盘承托器时,最好考虑这个问题,就是尽量避免则面震荡。
五唱针清洁不知有多少人知道火柴盒则面的火药面搽唱针,是有最佳的清洁效果,大家不妨一试,但如果因此弄毁心爱的唱针的话,我们恕不负责,因为这只是专家的意见而已!如果传统的清洁方法,即用搽涂一些清洁液在唱针上扫几次,清洁液与扫最好用Disc Washer Kit。
因为它被一致公认为其有基溶济品质最高,短毛唱针扫设计出色而不浪费清洁液,对清除针上的顽积很有效。
使用电子唱针清洁器,效果也不错。
当唱针放到能活动的垫上时,唱针的污秽便会在垫上,但这类电子唱针清洁器有很多牌子的产品,所以选择时要留有那一款效果比较好,才买那个。
清洗唱针时,搽唱针的方向要留意,一定要从后拉向前,绝对不能从前扫向后,或从旁边扫唱针,因为唱针的悬挂系统会因此受损;又清洁时,应将扩音机的音量旋至最低,以免损害扬声器。
如果肯花多一点,购买一个放大镜是个不错的主意,对检查唱针尖的情形更一目了然。
在LP时代,许多人终其一生听LP唱片,然而,他们可能连唱头要调整三个角度都不知道。
只知道唱头锁上唱头盖,加上适当针压就能唱出声音了。
从「知」的角度来看,他们可说是糊里糊涂的听著唱片。
从「不知」的角度来看,他们才是真正幸福的LP迷,因为他们从来未曾感受到调整唱头唱臂的痛苦。
调整唱头唱臂有什麽痛苦呢?第一:声音不稳定。
往往今天听了好声,明天声音就跑掉了。
至于为什么声音会跑掉?从来这就是无头公案。
也因为声音不稳定,LP时代邀请人来家里聆乐时,往往就因为声音跑掉而尴尬极了。
第二:越调越迷糊:每一个人在调整唱头唱臂时都想要越调越好,但往往反复调过几次之后,听觉越来越迟钝,越来越迷糊,也越来越不敢确定到底哪一次声音最好。
调到后来,经常就是心神耗尽,疲劳崩溃收场。
第三:变数大多。
就以唱片本身来说好了,唱片弯曲不说,每个厂牌的唱片厚度还不一样。
唱片弯曲其他的调整就都白费了,因为所有的角度都会不正确。
而厚薄不同也让费心调好的垂直循轨角V.T.A心血泡汤,因为我们争的也就是那零点零几公分的差异。
第四:要非常小心。
为什么非常小心是痛苦之一?当然,因为只要一不小心,昂贵的唱针就会被弄断。
唱针一弄断至少就要花个几千几万,不会心疼痛苦吗?基于这四大痛苦,所以今日CD盛行真是救苦救难菩萨,让大多数人从苦海中解脱。
奇怪?既然听LP唱片那么的痛苦,为什么还有人甘之如饴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
第一:听LP唱片有成就感。
调整功夫的高低直接就影响到声音的好听与否,功夫不够,声音就不好听;功夫好,大家都称赞。
因此,听LP唱片比听CD要来得有成就感。
第二:LP是类比的声音。
类比声音里有数位声音所无法企及的许多细节,而且音质也更自然。
这也是许多人仍不放弃听LP唱片的主要原因。
对于从LP时代跨到CD时代的LP迷而言,调整唱头唱臂的一些基本功夫他们皆已具备。
而对于那些要从CD时代跨入LP领域的新LP迷而言,他们恐怕就没有这些基本功夫。
因此,我在这里想以最简单的方式来为这些新鲜人讲述调整唱盘系统的八大基本功。
有了这八大基本功之後,您再往更细微的地方去发展,很快的就会有所成就。
第一功:调唱盘、转盘的水平这里所说的唱盘包括整座唱盘本身以及转盘。
尤其是转盘,如果转盘本身没有水平,那就没什么戏好唱了。
为什么?由于它不水平,抗滑会有问题,唱片沟槽二侧受力也不同。
这样一来,许多问题就会产生。
调整方法:使用水平仪。
水平仪有二种,一种是圆形中间有孔的,可以套在转轴中央。
另一种是长型的,可以测较大面积的表面水平与否。
最好的方法就是二种都准备,先用长型水平仪侧唱盘水平与否。
然后再用圆形的测转盘水平与否。
至于要如何调转盘的水平,由于各种唱盘的悬浮系统都不一样,无法在此详述。
检验成果:以目视检验,看气泡是否在中间就对了。
第二功:调唱头超距(Overhang)顾名思义,唱头超距就是唱头针尖与转盘轴心之间的距离。
为什么针尖与转盘轴心之间要有这小段距离呢?如果将唱头拉到转盘轴心上,针尖刚好落在转盘轴心上不好吗?不好!因为这样一来,唱针在唱片上面循轨时针尖角度的「失真」会比较大。
如此说来,超距越大循轨角度的失真不就越小吗?也不对!超距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唱针循轨角度的失真才会最小。
因此,每一支唱臂在设计时就已决定它的有效长度(Effective Arm Length。
针尖与唱臂轴心之间的直线距离)来让循轨角度的失真达到最小。
而超距的调整就是要得到最正确的唱臂有效长度。
超距如果不对,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唱针越唱到唱片内圈,杂音会越大,声音会越难听,因为各种循轨的失真都加大了。
调整方法:通常唱臂规格上都会有说明超距是多少。
如果有量测的工具,就可以用它来量超距。
如果没有,也可以放一支尺在转盘轴心旁,然后将唱臂拉到尺旁,看看唱针的超距是多少。
检测成果:目视即可。
千万不要小看超距,一定要将唱针调整到正确的超距位置上,否则,循轨失真会加大。
如果使用正切型唱臂,那就不必调整超距,只要将针尖定在正切线上就没有循轨误差了。
当然,要将针尖完全准确的落住整条正切线上,还是需要花功夫调整的。
第三功:调唱头方位角(Azimuth)在此要先做说明,不论调整唱头的什么角度,它所关系到的就是唱针在沟槽里接触的情况。
如果各种角度不正确,说得简单些就是唱针循轨不对。
说得仔细些就是会产生相位不正确、二声道音量大小不对、杂音增多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又会衍生出定位不清楚、音像会飘、二声道声音不平衡、音质不佳、音色不正确、声音太闷或太刺耳等等诸多问题。
换句话说,唱头的各种角度如果没调好,那几乎就是万恶之源。
所以,我把各种唱头角度的调整列在最前面。
调整方法:调方位角就是自己面对唱头,将唱头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扭动。
有些唱臂的唱头盖是活动的,可以藉扭动而调整方位角。
然而,有些唱臂的唱头盖与唱臂是一体的,此时则要从唱臂根部调整。
如果遇上整支唱臂都固定不可调的(如Rega唱臂)怎么办?此时就只好靠塞薄垫片在唱头与唱头盖之间来调整了检验成果:传统上,检验的工具就是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