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教案-第七课《三思而后行》教案

合集下载

【K12学习】三思而后行教学设计

【K12学习】三思而后行教学设计

三思而后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会判断行为的正误,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培养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行为前要预见与选择难点:行为中要自律与自控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情景创设讨论案例分析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作为公民,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做事前总是缺少认真地思考或根本没有思考。

请同学观看视频“酒驾开摩托车回头看美女,撞车了。

”。

看完这段视频我们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感悟]1、这样的事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熟不知,一旦发生事故,轻则如上述所描述,重则若行人与机动车发生车祸,皮碰铁的结果自然付出流血与生命的代价啊!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呢?安全驾驶;增强责任意识;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只要能多问问自己“可不可以”“这样做好不好”“这样做会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多思考一下,那么很多不必要的问题都不会产生。

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前,应三思而后行,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三思而后行”。

自主学习,完成导学稿什么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自我、自我、自我与的过程。

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

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情境一行为前孙鹏、王明和张华都是同班同学。

张华平时贪玩、爱逃学,一日因肚子饿,手头又没有钱,放学后就拦住孙鹏强行要钱,孙鹏不给,张华将其痛打一顿抢得5元钱扬长而去。

孙鹏不服,于是找好友王明帮忙,准备将张华揍一顿……思考并讨论:张华的行为可能造成怎样的后果?如果你是王明,你会将张华揍一顿吗?为什么?具体如何去帮助呢?归纳:做事前应对自己的行为有预见,比如张华的行为是一种违反道德甚至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必然会受到惩处。

三思而后行学教案

三思而后行学教案

第7课行为与后果三思而后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在生活中凡事三思而后行。

知识与能力1.认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内涵;2.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要求学习重点: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习难点:行为中应自律与自控。

预习导航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的过程。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行为前,行为中,行为后。

2.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及自觉承担上。

3. 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问题研讨单一、探究下列问题:1 面对朋友的苦苦恳求,我能帮他去打架吗?我考虑的因素有2 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我能进游戏机室吗?我考虑的因素有3 有人叫我学抽烟,我能效仿吗?考虑的因素有二、从“新”开始:(提示:可以从条件、结果等角度考虑)问题训练单赏析右边的漫画,完成1-2题。

1. “三思而后行”其中包含的含义有()①行为前预见与选择②行为前应该有所思考与选择③行为中要自律与自控④行为后要自省与负责购车的陷阱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④2.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A. 我们只要学会思考,就能做好任何事情B.我们在行动前应该有所思考与选择C.我们应该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D. 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检查自身的行为3. 为能控制我们行为的方向,我们在做出行为前应作出充分的预测,一般可以考虑到():①行为条件是否成熟②我们的行为是否发生了偏差③行为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是否矛盾或冲突④是否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4.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A. 行为前应该有所思考与选择B. 行为后要自省与负责C. 行为中要自律与自控D. 行为前应作充分的预测.“最美司机”吴斌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全中国。

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准备召开一次关于“学会负责”的主题班会,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以下几则材料:【材料一】2012年5月29日,吴斌驾驶大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被迎面飞来的铁块击中,在昏迷前76秒极其疼痛的状态下和极其宝贵的时间里,吴斌强忍剧痛,以超人的意志力和职业素质,完成一系列非常连贯的操作,把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大客车安全地停下来,挽救了车上24名乘客的宝贵生命。

八年级政治上册 7.3 三思而后行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7.3 三思而后行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三思而后行学什么?怎么学?【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判断行为的正误,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知识与能力:能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培养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行为前要预见与选择2.难点:行为中要自律与自控【课前预习】思考:1.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是一致的,这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三思而后行)2.什么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引导与调控的过程。

)【课堂学习】导入: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三思而后行1、归纳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内涵教师设问: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通过一个轰动一时的事件来探讨:2、事件回放:“一堂地理课”(海艺学校辱师视频)3、自由讨论:①“耳钉男”、“水瓶男”有哪些行为?②这些行为对不对呢?简单说明理由。

③他们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事态发展:(该事件带来的恶劣影响)5、说说看:视频在网络中传播后,会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从个人、学校、社会角度分析)(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结论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必须在行为前对行为做出预见和选择;(板书)(行为前要考虑哪些因素?)6、感受角色:如果你是视频中的主角,你在做出这些行为时,慢慢预感到事态可能带来这么多严重的负面影响,你会怎么做?7、镜头回顾:“水瓶男”后来对自己行为的调整。

(启示)结论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在行为中的及时调控;(板书)(原因、做法、举例)8、合理推测:当事人面对这种情形,接下来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呢?9、徐涛访谈:(小山道歉的视频)(该学校专门开了一个主题班会,这些捣乱学生向老师道歉)课前自学学生回顾前课引出本框课题;自我归纳内涵先看视频,再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在老师引导下分角度回答问题,并进一步思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得出第一个结论。

三思而后行学案

三思而后行学案

《三思而后行》学案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3知识目标:认识对自己的行为分组的内涵;学会在生活中凡事三思而后行。

学习重点: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习难点:行为中应自律与自控。

一、教材预习:(组长负责检查预习情况,并做好记载)1、什么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自我、自我、自我与的过程。

2、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二、预习交流、合作展示:一、交流、展示:(学生分组)教师导入:“兔子闯红灯被撞了。

”这样的事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二、小组合作讨论:1、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人间惨剧2、如何能避免这样的悲剧三、古人云:“三思而后行。

”我们在行为之前应有所思考和选择。

回顾自己的日常行为,反思一下自己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般都考虑哪些因素。

1、面对网络的诱惑,我能进网吧吗?我考虑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面对有人叫我抽烟,我能效仿吗?我考虑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面对考试中遇到的难题,我能作弊吗?我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视频1、悲剧的始作俑者应该承担什么责任2、我们可以从悲剧中吸取哪些教训五、情感升华吴斌身上让我们最感动的地方是什么六、讨论:1、在上网吧的过程中,可有会遇到哪些对青少年不利的情况呢?2、遇到上述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七、讨论:从湖南小学生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日本对二战的态度和右倾化走向说明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第六小组:从“新”开始: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刻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明白了哪些道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还想知道什么?四、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赏析右边的漫画,完成1-2题。

八年级政治教案第七课《三思而后行》

八年级政治教案第七课《三思而后行》

第七课《三思而后行》教案一.学生自主学习:(1)快速回顾:1、行为的分类:从行为的性质来看,行为可分为合法的和非法的;行为从法律上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

2、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怎样?①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②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

③个人、集体、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会生产一定的后果。

3、(1)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坏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2)任何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3)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4、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对自己的行为不承担责任的危害(后果):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

(2)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关爱别人,关心社会,会以天下为己任,甘于承担重任,接受挑战,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光增彩。

(2)问问自己,今天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负责任了吗?是个负责的人吗?(3)阅读教材p84-87完成下列各题:第一次学情检查二.学生合作学习:八年级学生小强在校期间经常上课迟到、不交作业,后来又中途辍学,走出校园后,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通宵达旦地参与网上赌博,并走上盗窃的道路,最终因盗窃数额较大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在少年管教所里,通过管教干部的感化,小强决定痛改前非。

(1)材料中小强的哪些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哪些行为又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2)一个人不负责任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3)你打算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二次学情检查三.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四.教师精讲:启发/启示类题目的做法:1.先回答材料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可以包括是什么、为什么等内容。

2.然后回答应怎么做(向学习;自己应怎么做等)。

五.课堂检测1.XX年1月8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共福建省原常委、原秘书长陈少勇受贿案。

江苏丹阳市三中八年级政治上册 8-7-3三思而后行教案 苏教版

江苏丹阳市三中八年级政治上册 8-7-3三思而后行教案 苏教版

8-7-3三思而后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材料展示:“一人闯红灯百辆车受阻”2、思考:同学们怎么看待这样的事情?上述一些人的想法对吗?师:……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前,应学会三思后而行,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学习新课:1、阅读感悟:(1)请同学阅读书P84页的事例。

(2)思考: A、我们能对杨某说点什么?B、对身处逆境的杨某,我们有何建议?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必须在行动前要对行为进行选择。

(1)我们通常应该考虑到的因素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回答)师:如与环境是否合拍;与道德规范是否冲突;与法律是否矛盾等。

(2)阅读完成书P85页内容。

◆面对朋友的苦苦恳求,我能帮他支打架吗?我考虑的因素有……;◆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我有进游戏机室吗?我考虑的因素有……;◆面对,我能吗?我考虑的因素有……;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及时调控。

(1)阅读材料并思考:网络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充满着好奇心的少年儿童。

不少同学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或与朋友交流等。

这些都是出于积极的目的,是我们所提倡的。

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对青少年不利的情况呢?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讨论回答)如,会突然蹦出不健康网站;遇到网上莫名其妙的谩骂;沉溺于网聊,不能自拨;……(2)在遇到上述情形时,我们应该怎么办?结论:我们青少年更需要三思而后行,用理智战胜情感与好奇。

学会时常反省自已的行为,纠正行为偏差。

[拓展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刊登了一项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报告表明:网聊每增加一个小时,沮丧程度就增加1%,而寂寞程度则增加4%;强迫症、依赖症、人格分裂症也普遍存在于网聊瘾君子中。

沉湎于网聊的人会引起情绪低落,精力不足,精神动力性迟缓和易激动。

师:正如书P86页所述,驾驶员会在行驶中根据路况调整方向与速度,其目的是安全驾驶,对自己及他人的生命、财产负责。

[大胆假设] 如果社会上人们没有责任意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讨论回答)生:[社会现象面面观] 一位省政协委员的提案如今社会上的虚假医药广告层出不穷,铺天盖地,患者轻则因延误治疗而加重病情,重则失去生命。

苏教版初中政八年级上册7.3三思而后行word教案(4)

苏教版初中政八年级上册7.3三思而后行word教案(4)

三思而后行教学课题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第三框三思而后行教学目标1.认识对自己的行为分组的内涵;2.学会在生活中凡事三思而后行。

教学重点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学难点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学方法讨论法、例证法、归纳法、小品表演教学流程复备栏一、自主学习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

2.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及时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及后果。

如果取得_______的后果,要____________;如果出现___________的甚至是___________的后果,要勇于___________及时消除影响,减轻损失,为今后的行为选择奠定基础。

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必须在行动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

二、探究交流:(情景考验) 当我们走在一个人行道口,此时亮起了红灯,可是马路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有车辆在行驶。

(图片) 想一想:此时我们该怎么做?一般学生有两种态度:认为可以过,反正又没有车,不会有危险,赶时间要紧;认为不能过去,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人们应尽的义务。

有时车速是很快的,到时车来了,躲都来不及;人们应该养成自律意识。

一次的侥幸会带来日后的思想麻痹。

也有不少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汽车不敢撞人。

所以就放心大胆地走,不讲规则。

这样想对吗?(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小结:“一旦发生事故,轻则如上所述,重则若行人与机动车发生车祸,皮碰铁的结果自然是付出流血与生命的代价啊!”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前,应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思而后行”的古训出于《论语》,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教我们要养成作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

■阅读感悟:默读教材P84 案例后,分组讨论交流。

1、杨某的事情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是什么?◆2、我们对身处逆境的杨某的建议是什么?◆“三思而后行”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 行为与后果(共3课时)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 行为与后果(共3课时)教案
•举出三个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
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
I.警察接警不出
II.父母不抚养、教育子女
III.医生见死不救
归纳: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
(二)关于后果
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仅行为是多样而复杂的,行为导致的后果也是多样而复杂的。
有同学可能认为有行为,才会产生后果,其实,有时不作为也会产生后果。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为”和“不作为”内涵。(阅读书P78)
不用电器断电源,节电10%能看见
处处不让水长流,年百亿吨水不漏
师:这些是人类应保护环境方面的内容。如果不重视环保会导致什么?
[阅读]完成书P81-82感悟:<一个农民的选择>
师:庆幸的是我们的社会还有许多拥有责任感的人,他们的行为普通中显示着伟大,他们的行为感动了中国。
[视频]他们感动着中国——丛飞
在责任感的引领下,我们应甘于承担重任,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用自己的行动为生活增光添彩。让我们所在的集体、学校、家庭、社会因我的负责而美好!
作业:
教后小记:
作业分析实,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解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网吧的诱惑时,我能不顾一切吗?
考虑的因素有,我们的时间,精力, 金钱是有限,有许多更有意义的事需要去做,网吧的人员比较复杂,青少年不宜去这些场所等;
师:刚刚我们提到了网吧,作为家长、 学校出于对青少年的爱护,不允许未成年人出入营业性网吧。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充满着好奇心的少年儿童。不少同学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或与朋友交流等。这些都是出于积极的目的,是我们所提倡的。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对青少年不利的情况呢?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三思而后行》教案
一.学生自主学习:(1)快速回顾:1、行为的分类:从行为的性质来看,行为可分为合法的和非法的;行为从法律上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

2、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怎样?①行为都
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②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

③个人、集体、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会生产一定的后果。

3、(1)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坏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2)任何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同
时承担相应的义务(3)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
道德的责任。

4、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对自己
的行为不承担责任的危害(后果):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

(2)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
关爱别人,关心社会,会以天下为己任,甘于承担重任,接受挑战,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光增彩。

(2)问
问自己,今天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负责任了吗?是个负责的人吗?(3)阅读教材p84-87完成下列各题:第一次学情检查二.学生合作学习:八年级学生小强在校期间经常上课迟到、不交作业,后来又中途辍学,走出校园后,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通宵达旦地参与网上赌博,并走上盗窃的道路,最终因盗窃数额较大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在少年管教所里,通过管教干部的感化,小强决定痛改前非。

(1)材料中小强
的哪些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哪些行为又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2)一个人不负责任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3)你打算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二次学情检查
三.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四.教师精讲:启发/启示类题
目的做法:1.先回答材料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可以包括
是什么、为什么等内容。

2.然后回答应怎么做(向***学习;自己应怎么做等)。

五.课堂检测1.XX年1月8日,江苏省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共福建省原常委、原秘书长陈少勇受贿案。

18日人民法院对陈少勇作出了一审
判决,认定陈少勇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一案例说明:①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②每个人都有行动自由,但自由
必须以不损害他人、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③
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④作
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道德的责
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下列属于“当为而不为”的有:①警察接警不
出②医生见死不救③子女不孝敬父
母④司机不遵守交通规
则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③ d.①②③④3.XX年1月19 日《江门日报》报道:XX年,年仅10岁的叶璐跟着妈妈来到内蒙古包头市的恩格贝
沙漠参加植树活动,从内蒙古回来后,叶璐参加了环保志愿者组织,XX年,叶璐作为年龄最小的火炬手参加了雅典奥运会
北京站圣火传递的活动。

以上行为说明叶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