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检测-常规食品检验项目及检测依据

食品安全检测-常规食品检验项目及检测依据

检验项目一、粮食加工品 (1)二、乳制品 (3)三、饮料 (5)四、方便食品 (7)五、饼干 (8)六、罐头 (9)七、冷冻饮品 (10)八、薯类及膨化食品 (11)九、酒类 (12)十、水果制品 (14)十一、炒货食品及坚果食品 (16)十二、蛋制品 (17)十三、食糖 (18)十四、淀粉及淀粉制品 (18)十五、糕点 (20)十六、豆制品 (21)十七、蜂产品 (22)十八、茶叶及相关制品 (23)十九、速冻食品 (24)二十、糖果制品 (24)二十一、调味品 (25)二十二、蔬菜制品 (25)二十三、食用油 (26)二十四、食用农产品 (27)二十五、食品添加剂 (32)二十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33)一、煎炸过程用油 (34)二、小麦粉制品(自制) (34)三、熟肉制品 (35)四、火锅调味料(底料、蘸料)(自制) (36)五、腌腊肉制品(餐饮) (36)六、辣椒调料(餐饮) (37)一、粮食加工品(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4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8〕3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通知》(食品整治办〔2009〕5号)、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

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

附件1本次检测项目一、调味面制品(一)检测依据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DB41/T 515-2007》(调味面制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测项目苯甲酸、山梨酸、安赛蜜、糖精钠、脱氢乙酸、标签。

二、肉制品(一)检测依据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

(二)检测项目苯甲酸、山梨酸、日落黄、胭脂红、柠檬黄、苋菜红、亚硝酸盐(以NaNO2计)。

三、发酵面制品(一)检测依据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

(二)检测项目安赛蜜、糖精钠、铝、甜蜜素、二氧化硫残留量。

四、调味品(一)检测依据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及产品明示要求。

(二)检测项目总酸、可溶性无言固形物、标签、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脱氢乙酸。

五、糕点(一)检测依据检测依据是《糕点通则》(GB/T20977-20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测项目酸价、过氧化值、铝、安赛蜜、苯甲酸、糖精钠、脱氢乙酸、标签。

六、酱腌菜(一)检测依据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测项目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脱氢乙酸、二氧化硫残留量、标签。

七、豆制品(一)检测依据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摘要: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作用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 的范围和主要变化3.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基本要求4.如何实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5.常见问题解答正文: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作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等。

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 的范围和主要变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 是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一部分,主要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该标准在2014 年进行了一次修订,主要变化如下:1.增加了原卫生部2010 年16 号公告、2010 年23 号公告、2012 年1 号公告、2012 年6 号公告、2012 年15 号公告、2013 年2 号公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 年2 号公告、2013 年5 号公告、2013 年9 号公告、2014 年3 号公告、2014 年5 号公告、2014 年9 号公告、2014 年11 号公告、2014 年17 号公告等。

2.调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

三、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基本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影响食品的色、香、味。

4.应按照国家标准和使用说明使用。

四、如何实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实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食品分类:根据食品产品原料、生产工艺等信息,参考食品类别的解释说明,将食品归入相应的食品类别。

2.查表确定添加剂使用范围:查看表a.2,确定该食品添加剂是否可以在各类食品中按需要量使用。

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

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
味 品
G B l 6 7 4 0 —2 0 l 4食 品安全 国家标 准 保 健食 品 G B 1 7 4 0 1 —2 0 1 4食 品安全 国家标 准 膨化食 品
GB 1 9 2 9 8 -2 0 1 4食 品安 全 国家 标 准 包 装 饮
用 水
G B 1 3 1 0 4 —2 0 1 4食 品安 全 国家标 准 食 糖 G B 1 5 1 9 3 . 1 ~2 0 1 4食 品安 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安
养强 化剂 棉 子糖
G B 3 1 6 1 9 —2 0 1 4食 品 安 全 国家 标 准 食 品添
 ̄ I I I I 决 明胶
复 突变试 验
G B 1 5 1 9 3 . 5 —2 0 1 4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哺乳动 物红细胞微核试验 G B 1 5 1 9 3 . 8 ~2 0 1 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小鼠精
哺 乳类 细胞 D NA 损 伤 修 复 ( 非 程序 性 D NA 合
成 )试 验 GB 1 5 1 9 3 . 1 2 ~2 0 1 4食 品安 全 国家 标 准 体 外 哺乳类 细胞 HG P R T基 因突变 试验
称如 下 : G B 2 7 6 0 -2 0 1 4食 品安 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 添加 剂使 用标 准
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G B 1 5 1 9 3 . 2 —2 O 1 4食 品安 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毒
理学 实验 室操 作规 范
G B 1 5 1 9 3 . 3 —2 0 1 4食 品安 全 国家标 准 急 性经
口毒 性试 验
GB 1 5 1 9 3 . 4 —2 0 1 4食 品安全 国家 标准 细菌 回
原细 胞或精 母 细胞染 色体 畸变 试验

食品安全相关国家标准介绍

食品安全相关国家标准介绍
无健康指导值的某种致癌物质,使用可获得的居民 膳食摄入量数据与潜在致癌性数据来估计其潜在的 健康风险。
PART 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4)
1981年,原卫生部将《食品添加剂 使用卫生标准》(GB n 50-77)修 改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1981)。
GB 2762食品类别(名称)说明(附录A)用于 界定污染物限量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本标准
当某种污染物限量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名称) 时,则该食品类别(名称)内的所有类别食品 均适用,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以食品通常的可食 用部分计算,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G B 2 7 6 2 - 2 0 1 7 标准应用原则 2
后经历次修订,先后形成 GB 2760-1981、 GB 2760-1986、 GB 2760-1996、 GB 2760-2007、 GB 2760-2011、 GB 2760-2014 的标准版本。
从1980年之今,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 准也不断完善,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制定 了各种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近600项。
维持2012版对12类食品的限量要求
谷物、水产动物、蔬菜、食用菌、肉、乳、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食糖 及淀粉糖,饮料类,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以及糖果、特殊膳食 用食品
G B 2 7 6 2 - 2 0 1 7 重点内容解读

甲基汞限量检验要求的说明
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可先测定总汞,当总汞水平不超过甲基汞限量 值时,不必测定甲基汞;否则,需再测定甲基汞
G B 2 7 6 2 - 2 0 1 7 重点内容解读 黄曲霉毒 素M1
维持2011版对乳及乳制品、特殊膳食用食品 增加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浅谈食品中亚硝酸盐检验结果的判定问题

浅谈食品中亚硝酸盐检验结果的判定问题

浅谈食品中亚硝酸盐检验结果的判定问题摘要:亚硝酸盐既可能是食品添加剂,也可能是污染物,由于亚硝酸盐的双重属性,检测机构在亚硝酸盐检出后,会存在适用标准选择的困惑。

本文归纳了亚硝酸盐判定标准使用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与思考,以期对检验工作中遇到类似案件有所借鉴。

关键词:亚硝酸盐;污染物;食品添加剂;检验结果;判定亚硝酸盐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和护色的功能,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较多[1]。

因亚硝酸盐本身的毒性及易与其他物质产生一类致癌物质亚硝胺,亚硝酸盐同时被作为食品中严格控制的物质[2],是食品安全监控指标之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亚硝酸盐的最大使用量与最大残留量均进行了规定,并建立了多种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3]。

由于现行标准对不同食品类别、不同环节中亚硝酸盐使用标准要求存在差异,加上生产工艺等原因,造成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存在判定争议,本文重点针对食品检验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案例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1关于亚硝酸盐的判定标准1.1 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限量规定某些食品会因其生产、加工、包装、贮存等过程产生亚硝酸盐,为严格控制亚硝酸盐的含量,防止食入过量亚硝酸盐造成的身体损害,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对腌渍蔬菜、生乳、乳粉、包装饮用水、矿泉水、特殊膳食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均做了严格规定。

1.2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使用量规定亚硝酸盐作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可作为护色剂、防腐剂在多种肉制品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15g/kg,以亚硝酸钠计,残留量≤30mg/kg。

由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肯定式列表制,凡未列入标准范围的食品类别为不得使用。

1.3餐饮环节禁止使用公告因亚硝酸盐与食盐十分相似,发生过多起误用亚硝酸盐导致食物中毒事件,2012年5月28日发布的《关于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中明确禁止餐饮环节使用亚硝酸盐。

检验依据和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和检验项目

附件1:本次检验依据和检验项目一、餐饮食品检验依据:GB14934-2016《食品按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卫生部国家食药监管局关于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0号)、《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

检验项目:游离性余氯、沙门氏菌、亚硝酸盐(以NaNO2计)、过氧化值、苯甲酸、山梨酸、胭脂红、脱氧乙酸、罗丹明B、吗啡、那可丁、罂粟碱、可待因、蒂巴因、N-二甲基亚硝铵、ug/kg、铅、二氧化钛、滑石粉、硼砂。

二、豆制品检验依据:GB2760-20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检验项目:黄曲霉毒素B1、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脱氢乙酸、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三、糕点检验依据: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

检验项目: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糖精钠(以糖精计)、甜蜜素、安赛蜜、铝(干样品、以A1计)、脱氢乙酸、纳他霉素、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酸价(以脂肪计)(KOH)、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四、罐头检验依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Q/MLM0001S-2017《系列午餐肉罐头》;Q/FYR 0016S-2015《午餐肉》;GB/T 13213-2006《猪肉糜类罐头》;Q/SJJH 0001S-2017《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糖水草莓罐头》、QB/T 1117-2014《混合水果罐头》、GB/T13516-2014《桃罐头》、GB/T24402-2009《豆豉鲮鱼罐头》、QB/T1379-2014《梨罐头》。

进口保健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条件及对照检查要点(空白表格)

进口保健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条件及对照检查要点(空白表格)

附件4-3-4
进口保健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条件及对照检查要点注册编号: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填表日期:
填表说明: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248号),向中国申请注册的境外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其卫生条件应当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本表供进口保健食品境外主管官方根据所列主要条件及依据,对照审查要点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官方检查;同时,境外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根据所列主要条件及依据,填报并提交证明性材料,对照审查要点也可开展自我检查,用于企业申请注册前的自我评估。

2.境外主管官方及境外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根据对照检查的实际情况如实作出符合性判定。

3.提交材料应用中文或英文填写,内容真实完整,附件应当进行编号,附件编号及内容应与“填报要求及证明材料”栏中的项目编号及内容准确对应,同时提交证明材料附件目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本次检测项目
一、调味面制品
(一)检测依据
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DB41/T 515-2007》(调味面制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测项目
苯甲酸、山梨酸、安赛蜜、糖精钠、脱氢乙酸、标签。

二、肉制品
(一)检测依据
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

(二)检测项目
苯甲酸、山梨酸、日落黄、胭脂红、柠檬黄、苋菜红、亚硝酸盐(以NaNO2计)。

三、发酵面制品
(一)检测依据
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

(二)检测项目
安赛蜜、糖精钠、铝、甜蜜素、二氧化硫残留量。

四、调味品
(一)检测依据
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及产品明示要求。

(二)检测项目
总酸、可溶性无言固形物、标签、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脱氢乙酸。

五、糕点
(一)检测依据
检测依据是《糕点通则》(GB/T20977-20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测项目
酸价、过氧化值、铝、安赛蜜、苯甲酸、糖精钠、脱氢乙酸、标签。

六、酱腌菜
(一)检测依据
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测项目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脱氢乙酸、二氧化硫残留量、标签。

七、豆制品
(一)检测依据
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测项目
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安赛蜜、标签。

八、蜜饯
(一)检测依据
抽检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

(二)检测项目
二氧化硫残留量、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

九、糖果
(一)检测依据
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测项目
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标签。

十、蛋制品
(一)、检测依据
检测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测项目
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标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