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第三版金融学1货币与货币制度共54页文档共54页文档
黄达《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黄达《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aa5ec0a84868762cbaed55a.png)
黄达《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篇货币、信用与金融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复习笔记一、初识货币市场经济不可能离开货币:家庭个人的日常收支、个体经营者的生产生活、企业生产流通的运转、机关团体职能的履行、政府财政收支及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离不开货币。
货币流通体系:以个人、企业、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及对外货币收支构成国民经济的五大货币收支系统,这些收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不可割裂的货币流通活动总和。
二、货币的起源研究货币的起源问题就是研究货币的产生问题,关于货币的起源或货币产生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三类。
1.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1)价值及其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理论,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商品首先必须是有用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但所含的价值是同质的。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都是同质的,所以不同商品可以通过彼此体内凝结的不同劳动量即价值量进行衡量、对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货币理论中讲到商品有两个属性,相应的也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
商品的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
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
为了弄清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需要结合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是同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相适应的。
它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也是货币产生的阶段。
货币产生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
金融学讲义黄达修订版

金融学讲义黄达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定义一、货币的经济学定义:在商品、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本书的定义: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
二、货币与通货、财富、收入的区别(一)货币不等于现金或通货:通货通常指硬币和现钞,较货币范围小;现金(cash),亦称通货(currency):指由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
(二)货币不等同于财富:货币和财富是存量,货币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货币不等同于收入:第二节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一、货币的起源:(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学说1、先王制币说先秦时代2、交换发展说(二)西方的货币起源学说1、创造发明说古罗马法学家鲍鲁斯2、便于交换说英国的亚当.斯密3、保存财富说法国的西斯蒙第(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的产生二、货币的类型(一)实物货币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
缺点:(二)金属货币:铸币(coins):由国家准许铸造的合乎规定重量和成色并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
金银作货币的优点和缺点(三)代用货币(大约公元10世纪):由政府和银行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往往承诺可随时兑现为金属货币。
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但可以兑换金银。
优点:(四)信用货币(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1、信用货币的特点:2、信用货币的形式(1)纸币(银行券):银行券:由银行发行、以信用和黄金作双重保证的银行票据。
银行券的产生:由银行券到纸币纸币:由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不可兑换为金银的纸制货币符号。
(不兑现的银行券)纸币的优点和缺点:(2)存款货币(depositmoney):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五)电子货币(electroniccurrency)通过电子资金转帐系统储存和转移的货币资金。
《金融学》完整讲义 黄达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定义一、货币的经济学定义:在商品、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本书的定义: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
二、货币与通货、财富、收入的区别(一)货币不等于现金或通货:通货通常指硬币和现钞,较货币范围小;现金(cash),亦称通货(currency):指由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
(二)货币不等同于财富:货币和财富是存量,货币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货币不等同于收入:第二节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一、货币的起源:(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学说1、先王制币说先秦时代2、交换发展说(二)西方的货币起源学说1、创造发明说古罗马法学家鲍鲁斯2、便于交换说英国的亚当.斯密3、保存财富说法国的西斯蒙第(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的产生二、货币的类型(一)实物货币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
缺点:(二)金属货币:铸币(coins):由国家准许铸造的合乎规定重量和成色并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
金银作货币的优点和缺点(三)代用货币(大约公元10世纪):由政府和银行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往往承诺可随时兑现为金属货币。
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但可以兑换金银。
优点:(四)信用货币(20世纪30年代以后): 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1、信用货币的特点:2、信用货币的形式(1)纸币(银行券):银行券:由银行发行、以信用和黄金作双重保证的银行票据。
银行券的产生:由银行券到纸币纸币:由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不可兑换为金银的纸制货币符号。
(不兑现的银行券)纸币的优点和缺点:(2)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 :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五)电子货币(electronic currency )通过电子资金转帐系统储存和转移的货币资金。
黄达金融学课本

黄达金融学第1讲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 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 一、货币:起源、形态、职能、本质 (一)货币的起源 1.古代货币起源学说 亚里士多德“中介货物”观 中国古代《管子》“先王定币”和司马迁“交换过程”起源观 2.马克思货币起源学说 历史线索 逻辑线索 (二)货币形态 1.货币形态的观察角度 货币材料:贝、金银铜铁(称量货币)、纸币 存在形式: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 价值准备:商品货币与信用货币 2.货币形态的演变(历史唯物主义角度) 一般等价物转化为货币形态:实物货币占主导 公元前1500年左右,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 20世纪30年代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 货币形态的演变 3.与货币形态有关的概念 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不具有完全排他性,商品交换对币材四个基本要求 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经历从足值到不足值的过程 银行券:由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经历了由兑现到不兑现,分散发行到集中发行的过程 纸币:流通中的纸质货币符号,通常由政府发行 存款通货:可以签发支票进行转账结算和提取现金的活期存款 电子货币:存在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和进行支付结算的存款货币 4.纸币与银行券的区别 产生的职能基础不同:纸币——流通手段职能;银行券——支付手段 发行方式不同:纸币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发行的,银行券是由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 兑现程度不同: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属货币 5.货币形态的发展 依托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 出现无纸化趋势,银行卡 交易过程观念化 (三)货币的职能 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 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 货币单位 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或想象的货币。
2.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给出价格和媒介交易构成货币的核心3.支付手段 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4.积累和贮藏价值 货币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贮藏金银是典型形态 银行存款储蓄,直接储存纸币 1.职能视角的界定 货币是在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2.一般等价物 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专门充当其他商品统一价值表现的特殊商品:贵金属 市场经济中的一般等价形态:纸币 3.货币与流动性 流动性是相对商品或金融资产交易的概念 流动性在交易过程中专指货币 4.社会计算工具与社会选票 社会需要就是社会计算,货币是工具 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决定了社会生产,相当于用货币投票 二、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构成 1.货币制度 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 币材的确定 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单位“值” 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主币与辅币 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发行的管理 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2.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 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黄达第三版金融学1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货币制度的演变
历史上,货币制度经历了从银本位制到金银复本位制,再到金本位制的演变过 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金属本位制逐渐被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所取代。
货币制度的发展
现代货币制度以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为主,具有国家垄断发行、强制流通使 用、通过银行信用程序发行和流通等特点。未来,随着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 的发展,货币制度可能会进一步变革和完善。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货币均衡
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有赖于健 全的利率机制和供求机制。
失衡表现
当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会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现象;当货币供给小于需求时,则 会出现通货紧缩、物价下跌等现象。
调节手段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调节货币供 应量,以实现货币均衡。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而影 响货币均衡状态。
04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货币供给的概念与机制
货币供给定义
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 融过程。
货币供给机制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主要由现金 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组成,而货币乘数则取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 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因素。
02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01
货币制度的概念
02
货币制度的构成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货 币的种类、本位币与辅币的法定偿付能力、法定流通比价、发行与回 笼等。
货币制度主要由货币材料、货币单位、流通中货币的种类、法定支付 能力和铸造发行流通程序等要素构成。
黄达金融学第三版精编版修订版PPT教案-2024鲜版

06
货币供求与均衡
2024/3/28
24
货币需求理论与实证
货币需求理论
包括费雪方程式、剑桥方程式、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等,解释人 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和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方法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货币需 求进行实证分析,检验货币需求 理论的可靠性。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包括收入、利率、价格水平、制 度因素等,分析各因素对货币需 求的影响。
31
08
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2024/3/28
32
金融创新的内容与动因
01
金融创新的内容
2024/3/28
02
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市场创新
03
33
金融创新的内容与动因
金融产品创新
1
金融机构创新
2
金融科技创新
3
2024/3/28
34
金融创新的内容与动因
科技进步与互联网金融的 兴起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
存贷款、证券承销与交易、保险承保与理赔、信托计划设立与管理、基金募集与投资管 理等。
2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重要场所。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通过金融市 场进行资金筹措和运用。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金融体 系的发展和完善。
2024/3/28
23
2024/3/28
14
信用在经济中的作用
促进资金融通
信用能够促进资金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流动, 满足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资金需求。
调节经济周期
信用能够调节经济周期,在经济繁荣时期促进信 用扩张,在经济衰退时期促进信用紧缩。
ABCD
金融学黄达第三版试题

金融学黄达第三版试题第一章导言(略)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学考试题库一、填空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5、中华人民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99年)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下降20%)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金铸币本位制)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劳动价值说)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A、价值比较高B、金属的一种C、易于分割D、易于保存E、便于携带答案:ACDE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A、五铢B、布C、刀D、元宝E、铜贝答案:BCE3、信用货币包括()A、银行券B、支票C、活期存款D、商业票据E、定期存款答案:ABCDE4、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有()A、赋税B、各种劳动报酬C、国家财政D、银行信用E、地租答案:ABCDE5、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答案:ABCDE6、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B、贵金属非货币化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答案:BCE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E、价值尺度答案:AE8、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C、规定本位币的币材D、确定技术标准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答案:ABE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答案:BCD10、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本位制D、信用本位制E、银行券本位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金融学黄达第三版试题

金融学黄达第三版试题————————————————————————————————作者:————————————————————————————————日期:ﻩ金融学黄达第三版试题第一章导言(略)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学考试题库一、填空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99年)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下降20%)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金铸币本位制)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劳动价值说)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A、价值比较高B、金属的一种C、易于分割D、易于保存E、便于携带答案:ACDE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 )A、五铢B、布C、刀D、元宝E、铜贝答案:BCE3、信用货币包括( )A、银行券B、支票C、活期存款D、商业票据E、定期存款答案:ABCDE4、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有( )A、赋税B、各种劳动报酬C、国家财政D、银行信用E、地租答案:ABCDE5、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答案:ABCDE6、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B、贵金属非货币化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答案:BCE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E、价值尺度答案:AE8、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 )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C、规定本位币的币材D、确定技术标准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答案:ABE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答案:BCD10、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本位制D、信用本位制E、银行券本位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