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判断)——国学知识
2017公务员省考行测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

2017公务员省考行测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
第1条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第2条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失传,只剩下五经第3条《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第4条《楚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第5条《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第6条《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第7条《晏子春秋》: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第8条《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第9条《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10条《汉书》:班固撰写,第一部断代史。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备考:文学常识速记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备考:文学常识速记四大名著:全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包括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元代施耐庵的《水浒传》、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中国古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全唐文》。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西厢记》、《墙头马上》、《拜月亭》《倩女离魂》。
元杂剧四大悲剧:是指《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梧桐雨》。
四大谴责小说:《*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书法有四体:正、草、隶、篆文房有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頫。
“南宋诗坛四大家”: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积累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积累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积累(精选3篇)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中,人文常识诗词是常考形式,且考查类型多样,其中不乏考察诗歌和作者对应情况,下面给大家分享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积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积累【篇1】望其项背,错例: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分析: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不能误解为:比不上,差得远。
望洋兴叹,错例:“瓦良格”号这个海上巨无霸,不能走向海洋,只能望洋兴叹,不能不说是当代航母的一个悲剧。
析: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不能误解为:望着大海发出感叹。
文不加点,错例:他最近出版了一*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分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整体意思是指写*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往往将其误解为:写*不加标点。
五风十雨,错例: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五风十雨,导致洪水泛滥,大量庄稼被淹没。
分析: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
形容风调雨顺。
往往将其误解为:又刮风又下雨,风雨交加。
无所不至,错例:领导十分关心新员工的生活,对家人的就业、小孩的入学等问题都无所不至地一一过问,这令他们很感动。
分析:没有什么不去做。
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它是个贬义词。
这里把它误解为褒义的“无微不至”了。
无所不为,错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分析:它是一个贬义词,指没有不干的事情,什么坏事都干。
可该词常被人误解为褒义词“什么都敢做”的意思。
无出其右,错例: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分析:指在某方面居领先地位,没有能超过他的。
往往将其误解为“没有比他更坏的”,这种误解主要是因为有人把“右”与“右倾”划等号,认为“右”就是不好。
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国学知识

【国考必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国学知识
(12)
1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念奴娇书东流村壁》中写道:“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中的“纤纤月”是指什么?
2 、“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出自于文天祥的《念奴娇驿中别友人》,请问诗中的“睨柱吞赢”是指什么故事?
3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请问下面哪个选项和柳永有关?
A、吊柳会
B、柳侯祠
C、柳河东
4 、王维的《夷门歌》是引用了什么典故?
5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这句诗是体现了哪位诗人希望早日归家的急迫心情?
通知
答案:
1、(美足)
2、(完璧归赵)
3、(A)
4、(窃符救赵)
5、(王安石)。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精选3篇)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篇1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每年放在第一部分考察,题量20题。
主要测查考生对国情社情、历史人文、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地理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这一部分题量大且知识点包罗万象、浩如烟海,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复习到、准备好,备考难度大。
所以需要梳理常考知识点,重点学习。
历史人文,有三个大方向,一是“史”包括中国史、世界史。
以中国史为主。
中国史就是从古到今,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夏商周),到封建社会(秦汉唐宋元明清),以及近代史,还有现代史,共五史。
二是人文,有2种方向:文学和文化。
文学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有关,能考察唐诗的搭配,诗人的风格,时代顺序、作者对应等。
文化主要考中国的文化,比如诸子百家理论主张、代表人物。
除了思想之外,还有艺术:戏曲、书法、绘画、音乐、算术等,文化的内容比较综合。
科技,也有三个大方向,一是科技史,即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每次科技革命有什么成果+人物+理论+时间。
二是基础科学,考查物理化学生物知识,范围包含较广,但难度适中甚至较易。
所以要求我们广泛学习,比如了解物理中光学声学热力学,化学中各个元素功能搭配组合应用,生物知识有关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都需要了解。
三是高新技术,即结合了高科技的新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
比如杂交水稻是生物工程的哪类应用?是基因工程。
这部分以记忆为主,考对应搭配,考察的重点是基础科学。
法律,除了考察记忆外,还需要理解分析,包含了宪法、刑法、民法典的具体应用和案例对比区分。
比如提供某个案例,将主人公的行为与法律进行匹配。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相关法律名词是什么意思,并加以区分。
时政,即时事政治,指近期发生的政治类的事件。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篇2一、人民法院(一)性质和任务我国《宪法》第12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精选2篇)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精选篇1)
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圆明园)
2、“水”字属于哪种汉字构成方式?(象形字)
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乐曲)
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长生殿》)
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文景之治)
6、“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蔡桓公)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李白)
8、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政治地位)
9、“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
行测常识判断题库文学常识(一)

行测常识判断题库文学常识(一)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上古神话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
《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着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
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
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代表人物及其着作有: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
主要作品为《新书》。
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
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o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代表人物及其着作有: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着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行测常识判断——文化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

《行测常识判断——文化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一、引言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面要求极高。
其中,文化常识作为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以及当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文化常识部分,本复习指南将结合公务员考试的特点,详细梳理文化常识的相关知识点,为考生提供一份全面、具体的复习资料。
二、文化常识复习要点(一)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
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强调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诗词文化古代诗词流派: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著名诗人及作品:如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及其代表作。
诗词的鉴赏与理解:学会欣赏诗词的韵律、意境和内涵。
传统节日重要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节日习俗:如春节的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等。
节日的文化内涵:了解节日的起源、传说和历史演变。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者、时间、地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四大发明在中国及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二)世界文化世界主要文明古希腊文明:哲学、数学、科学等领域的贡献,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古罗马文明:法律制度、建筑风格、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成就。
古代中华文明:四大发明、儒家文化等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著名历史人物世界历史上的著名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特点和价值。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意义。
(三)当代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特点和现象:如社交媒体、网络流行语、网络文化产品等。
网络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利弊分析,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流行文化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和发展趋势。
影视作品的类型和代表作品,以及影视文化的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思想
孔子:儒家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修订六经,其言行被弟子整理为《论语》
老子:道家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
孟子:儒家代表人物,尊称“亚圣”,著作《孟子》
孙武:春秋时期人,被称为“兵圣”,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
孙膑:战国时期人,著作《孙膑兵法》
庄子:道家代表人物,被尊为南华真人,作品《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其中名篇《逍遥游》《齐物论》
墨子: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节俭,提出光学八条,小孔成像等
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著作《荀子》
商鞅:法家代表人物,作品《商君书》,重农抑商,严刑苛法
韩非:法家代表人物,法、术、势结合,以法为本
董仲舒:西汉思想家,代表作《春秋繁露》,代表观点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范缜:代表作《神灭论》,反对佛教,坚持物质第一性,系统阐述无神论的思想
朱熹:南宋思想家,理学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始祖,与王阳明并称“陆王心学”
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心学,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
文史常识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晏子春秋》: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班固撰写,第一部断代史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尔雅》:第一部词典
《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燕歌行》: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作者曹丕
《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最高成就,东晋干宝,搜集整理
《世说新语》:刘义庆著,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文心雕龙》:刘勰著,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尤爱菊花,作品《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李白:“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作品《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
杜甫:“诗圣”,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其诗被称为“诗史”
白居易:“诗魔”“诗王”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王维:“诗佛”,字摩诘,称王右丞,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岑参: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出塞》
刘禹锡:字梦得,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代表作《泊秦淮》《阿房宫赋》《过华清宫》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
唐宋散文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代表作《师说》《马说》
柳宗元:字子厚,人称“柳河东”,代表作《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词豪放派代表,代表作《赤壁赋》《江城子》《念奴娇》《水调歌头》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代表作《元日》《桂枝香》,被列宁成为“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永遇乐》《青玉案》
李煜:“千古词帝”,字重光,初名从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
柳永:原名三变,“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鹊桥仙》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窦娥)、《救风尘》(赵盼儿)、《望江亭》(谭记儿)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王昭君、汉元帝),《青衫泪》(白居易)
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纪君祥)
汤显祖:明代剧作家,代表作“玉茗堂四梦”:《牡丹亭》(杜丽娘)、《紫钗记》(霍小玉、李益)、《邯郸记》(卢生)、《南柯记》(淳于棼)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
《水浒传》:施耐庵著,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单八将,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
《西游记》:吴承恩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著,“四大奇书”之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对《红楼梦》影响甚深
《红楼梦》: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长生殿》:清代剧作家洪升代表作,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桃花扇》:清代剧作家孔尚任创作,主人公为李香君与侯方域,“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四库全书》: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皇帝组织编写,分为经、史、子、集四目
《聊斋志异》:蒲松龄著,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儒林外史》:吴敬梓代表作,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科技地理
《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是中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
《九章算术》:刘徽著,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算法,割圆法
祖冲之:第一个将圆周率准确值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比欧洲早近1000年
《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农学家,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农书
徐光启:《农政全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泰西水法》,引入欧洲水利技术,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
《禹贡地域图》:裴秀著,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制图六体”
《水经注》:郦道元著,详细介绍了全国的重要河流
《授时历》:郭守敬,比欧洲的历法早了三百多年
《徐霞客游记》:徐霞客著,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李约瑟称沈括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天工开物》:宋应星著,“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医学
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分《灵枢》和《素问》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提出针灸学,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东汉成书,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华佗:“神医”,发明麻沸散
张仲景:“医圣”,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孙思邈,“药王”,著作《千金方》
《唐本草》,唐高宗时修订,最早颁布的官方药典
元丹贡布:吐蕃医学家,编著《四部医典》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
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书法字画
书法五体: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楷书四大家:唐朝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赵体)
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序》、《快雪时晴帖》、《黄庭经》等,《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其楷书端庄雄伟,代表作《多宝塔碑》、《颜勤礼碑》;行书《祭侄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顾恺之:精于人像、佛像、鸟兽、山水等,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阎立本:唐代画家,代表作《步辇图》、《历代帝王像》
吴道子:唐代画家,尊称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张择端: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都城开封的繁荣景象
文字演变历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