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外部动线设计技巧
商超及购物中心动线与布局

2、商场各层营业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1)避免强迫动线,在尊重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综 合考虑利润、形象等其他各种因素进行布局。
低楼层:季节性商品、时尚类商品的业态类型,同时综合 考虑具有品牌形象好、客单价与利润率较高、选择购买过 程较短的轻便商品;高楼层:经营目的性较强同时购买频 率较低的商品,如办公用品、家用电器、娱乐等。
超市是纯购物场所,更重要的是靠商品的引导,而商场在顾客心目中本来就有“逛”的意愿。因此, 超市卖场的动线与布局更加密切,换句话说,与商品及陈列的关系更紧密,不能抛开陈列讲动线、布 局。
1、卖场布局规划的核心原则: (1)高效利用原则 (2)关联性陈列原则
2、布局要点
二、超市卖场的布局与动线
(1)突破直线陈列,强调异型效果,减轻顾客视觉疲劳;
二、超市卖场的布局与动线 1、卖场布局规划的核心原则 2、布局要点
一、商场、购物中心的动线、布局 (一)动线
1、什么是动线设计?
➢使顾客的行为特点、心理活动与商家设计的思路一致,通过平面与垂直两个维度的立 体交通网络,一步一步地把整个商场全部逛到,这就是动线设计。
➢内部动线设计的意义----有利于客流在商场内部的流动,合理规划道路路线, 避免盲肠路、阴阳街、实现各功能的分区,使营业面积最大化。
计成“之”字形,”S”型穿插变化,有效缓解顾客疲惫感,产生有一种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又 一村的感觉。
一、商场、购物中心的动线、布局 (一)动线
(2)中庭,是常见的共享空间,非常重要!
它使高低楼层的商业氛围一致,提升了高楼层的商业价值 。
承前启后、引导疏散的作用。
过长过大的卖场其共享空间应该适当后移,可设置多 个共享空间\穿插景观。
找找问题?
商业购物中心动线及空间设计

商业购物中心动线及空间设计商业购物中心是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费者而言,购物中心不仅是购买商品的地方,更是一种休闲娱乐以及社交的场所。
商业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及空间布局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品牌形象的塑造。
本文将重点介绍商业购物中心动线设计及空间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一、商业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商业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是指商业中心内部的交通路径规划。
一个合理的动线设计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和购物体验,提升商业中心的客流量和销售额。
以下是商业购物中心动线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 分区规划:商业购物中心通常包含多个业态,例如服装、化妆品、家居、餐饮等。
在动线设计时,需要将不同业态的商铺进行合理划分和布局,避免相似的店铺相邻,而是将同类型的店铺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商业区块。
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消费者的选择,还可以提高同类型店铺之间的竞争力。
2. 导引原则:商业购物中心的导引原则是指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能够顺畅地找到商品和服务。
在动线设计时,需要将商铺和服务设施分布在一个合理的路径上,避免消费者的走走停停。
通常情况下,商业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分为两层,一层是主要购物区域,二层是休闲、餐饮等辅助区域。
消费者可以通过主要购物区域的通道,从一层到二层,并顺利返回一层。
3. 引导消费者:商业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应该能够引导消费者流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使用一些引导设施,例如指示牌、导航标志等。
这些设施应该设置在消费者容易看到的地方,并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引,以帮助消费者找到目标店铺或服务设施。
1. 光线设计:商业购物中心的光线设计应该尽可能地明亮,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增加天窗或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充分利用自然光,并配备合适的照明设施,以补充不足的光线。
2. 空间划分:商业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应该合理划分不同的区域,例如主要购物区、休闲区、餐饮区等。
在每个区域内,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元素和装饰风格,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
商业购物中心动线及空间设计

商业购物中心动线及空间设计商业购物中心是现代城市中常见的商业建筑类型之一,其设计和规划对于提升购物中心的吸引力和运营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动线设计和空间布局两个方面探讨商业购物中心的设计方法和关键要点。
一、动线设计动线设计是商业购物中心设计中最基础的部分之一,它决定了人流和货物在购物中心内的流动方式,影响着商业环境的整体氛围和购物体验。
1. 主通道设计主通道是商业购物中心内最主要的动线,通常位于中央位置,贯穿各个功能区域。
设计应注重主通道的宽度、亮度和舒适度。
通道宽度要足够宽,以容纳人流和购物车,避免拥堵。
灯光设计要充足明亮,使购物者能清晰地看到商品和标识。
主通道应提供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方便购物者休息和聚集。
分支通道将主通道与各个功能区域连接起来,如店铺、餐厅、娱乐区等。
设计时应考虑通道的长度、宽度和走向,以及通道两侧的店铺和设施的布置。
分支通道的长度不宜过长,以方便购物者的行走和导购员的引导。
通道宽度要根据人流量确定,通常不得小于3米。
通道的走向要简洁明了,设置明确的标识和导航系统,方便购物者导航和寻找目的地。
3. 店铺入口设计店铺入口是购物者进入店铺的第一印象,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店铺的吸引力和客流量。
店铺入口要突出品牌特色,设置醒目的招牌和广告标识,以吸引购物者的注意。
门口的设计应考虑顾客排队的空间和方便,提供足够的通道宽度和休息空间,防止拥堵和不适。
二、空间布局设计空间布局设计是商业购物中心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购物中心的商业运营和用户体验。
1. 功能区域划分商业购物中心通常包括多个功能区域,如零售区、餐饮区、娱乐区等。
设计时应根据商业定位和人流分布来合理划分功能区域,使各个区域在空间上有所区隔,但又有一定的联系和互动。
各功能区域的面积和位置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以保证功能的完整性和灵活性。
2. 空间层次和高度商业购物中心的空间层次和高度设计是提升空间氛围和让购物者有良好体验的关键。
百货商场动线设计

1、浅析百货商场动线设计要点浅析百货商场动线设计要点百货中庭的大小从幅度在8米-10米,不超过10米。
这是个需要注意的尺寸。
如果超过10米,中庭过大,使顾客的回游性和顾客购物效率大大降低,而且,会把中庭后面的店隔断,这样卖场的效率会大幅度降低。
中庭做到最顶层是比较好的。
因为如果中庭能做到最上面,顾客就可以直接看到最上面的楼层。
通常情况下,一层的动线要做宽,做成3.8米,是因为一般来说顾客从一层主入口进入百货店的时候,可能会习惯性地寻找手扶梯的位臵。
为了不让顾客全部走到手扶梯这里来,所以要把动线做宽,这样让人流往边厅回流。
层边厅是国际一线品牌,它的店铺深度在12米左右。
边厅时尚度比较强,前面的散柜的展示柜的高度特别低,是为了更方便地看到边厅的展柜。
二层的动线为什么通常做到2.6米?因为顾客从电梯上来之后,2.6米的动线给人的感觉,会让顾客非常自然地顺着主动线走。
如果要做3米的动线,首先是面积减少了,第二容易使顾客散乱,没有意识到要顺着主动线走,这种宽度和人体科学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一般来说,2.6米的宽度,大致是可以让五个顾客肩并肩走、但并不碰肩的通路宽度。
二楼卖场的特点是以柱子为中心,并不是做大量的商品展示区。
这里有一些矮柜,主要目的是把顾客吸引到最里面去,突出边厅。
围绕一圈的动线,也是为了更好地引导顾客的回游性,并在天花上做了一个光带。
二层中间要设计两部手扶梯,两部手扶梯的两侧要宽一些,是2.8米。
为什么要设计成2.8米,要宽一些?因为顾客从扶梯一上来,会选择自己所要走的方向以及所要购买物品的区域。
这时候设计要引导顾客往前走,引导他们停留的时间要长一些,留给他们做判断的时间,所以做的要稍微长一些。
如果单层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必须需要一条主动线,靠主动线进行连接,比如把东西南北连接起来,主动线的宽度要增加到4米,最少是4米。
依据实际情况,也有可能会达到4-7米。
边厅大小的设定,是有设计规范的。
大型购物中心交通动线规划

大型购物中心交通动线规划大型购物中心的交通动线规划交通动线系统规划须配合建筑计量,尤其在规划主要联外道路、行人进出口、公共汽车场、站及停车场进出口时更需与建筑师密切配合,共同研拟对行人、对车流及对周边交通影响最小的交通动线。
由于动线计量依基地的实际状况而定,无法以一定的方法来规划,以下仅提出几项动线系统规划原则供规划师参考。
一、联外动线系统规划基地的联外道路可算是动线系统最重要的一项,由于大型购物中心的开发一般需做基地开发交通形势评估,送当地主管机关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发,因此若基地周边道路的背景交通量本来就很大,而大型购物中心的开发导致其服务水准达E级,甚至F级的情况,则除非开发单位能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否则可能难以获准开发。
因此在规划联外道路系统时,应考虑该基地周边道路现有的交通状况,最好是有独立的联外道路,且尽量避免以过境交通量很大的道路作为其主要联外道路,同时联外道路应可以很方便迅速地接上地区性主要干道或快速道路、高速公路,以充分发挥其集聚的功能,并可对周边道路的形势减至最低。
二、停车场进出动线停车场入口的位置将会影响周边道路的车流方向,规划不当的停车场进出口不仅会影响停车场的进出效率,也会导致车流回堵而影响周边道路上的车流。
一般规划停车场进出口时,应注意的有以下几项:1.建筑技术规划的规定:A.自道路交叉点或截角线,转弯处起点、穿越斑马线、横越天桥式、地下道上下口起5公尺以内。
B.坡度超过8:1的道路。
C.自公共汽车招呼站、铁路平交道起10公尺以内者。
D.自幼儿园、学校或公园等出入口起20公尺以内者。
E.其他经主管建筑机关或交通主管机关认为有碍交通所指定的道路或场所。
2.出入口应设于交通量较少的道路上。
若一定要设于较大流量的道路上时,必须在出入口退缩若干距离以供储车用。
3.应配合邻接道路的车行方向以单进单出、左进右出较佳。
4.因汽、机车的操作特性不同,且为避免互相干扰,汽、机车的进出口应予以分开。
商业购物中心动线及空间设计

商业购物中心动线及空间设计商业购物中心作为购物和娱乐的集中地,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流经过。
为了提高购物体验,商业购物中心的动线和空间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商业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要遵循一条主线路,即从入口到出口再到停车场的方向。
这样可以使顾客更容易地找到他们想要前往的商铺和服务区域,并且在购物过程中减少迷路和走弯路的可能性。
此外,商业购物中心应在重要节点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如指路牌和电子屏幕,方便顾客快速找到目的地。
其次,商业购物中心的设计应尽量减少拥挤和堵塞现象。
因此,必须考虑到最繁忙的区域,如入口和停车场,在这些地方增加通道和自动扶梯等设施,使人流更加流畅。
另外,在商场中间和角落设置一些休息区域,如沙发和餐厅,以减缓人群密度,并提供一个可以放松和休息的地方。
第三,商业购物中心的设施布局和装饰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购物习惯。
商业购物中心需要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和合理的空间规划,使人们更愿意停留、尽情探店。
比如,在步行街和广场设立设置活动区和展区,增强互动性和娱乐性,与此同时,通过装饰设计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吸引更多人前来消费。
最后,商业购物中心的动线和空间设计还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因素。
商业购物中心要减少能源和水的使用,优化垃圾处理等设施来减少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此外,商业购物中心还应该鼓励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开展相关的环保教育活动和社区交流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做法。
综上所述,商业购物中心动线和空间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体验和购物意愿。
一个好的商业购物中心设计除了要考虑到其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因素外,还需做好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并且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商场外部动线设计

如何让外部动线成为创造商业价值的黄金线1.易达性是外部动线设置的关键众所周知,位于公交换乘站点、地铁出入口附近的商业项目,通常能获得大量、持续客流,畅旺的客流、车流是商业经营之根本。
因此,外部交通的易达性和客流组织的结合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关键,商业项目必须具有非常好的易达性,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如下考虑:(1)将商业主入口设置在路口或靠近车站的位置(2)在商场地下一层设置通道与地铁车站相通(3)设置过街人行天桥(4)设置规范、准确的引导标识系统多数大型的商业项目都设置有广场,无论面积大小,广场既可作为停车场或顾客暂时休息的场所,也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游玩及观赏夜景的平台,能够起到良好的聚客作用;此外,广场也可以作为室内商业空间的有效延伸,例如:可在广场周边布置餐饮的户外餐区、休闲项目或室外运动娱乐设施,也可将其作为户外展示及大型营销活动的空间。
通常意义上,大型商业的广场,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情况,其用途主要有:(1)设置地面停车场(2)设置绿化、道路景观(3)设置消费者休憩空间(4)品牌商户举办商业推广活动2.人流动线与外部交通环境要良好结合方法一: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替代功能“融合”是指项目与周边交通设施的直接连接,一般通过出口、入口或通道方式,将项目内部人流动线与外部交通环境融合成一个系统。
如项目与周边道路通过设置出入口实现连接、项目与地铁或轻轨站通过规划通道而实现连接等。
这是一种基础性的、也是较为普遍的规划方式,对于项目汇聚人流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替代”则是指通过项目出入口设置以及内部人流动线的规划而实现对于外部交通环境中的人流动向的替代。
【案例解析】北京西单文化广场北京西单文化广场的77街商场利用地下商业通廊替代地面广场步行街的方式实现了西单地铁站与西单商业区之间的连通功能,从而将大量前往西单商业区的人流引入了商场内部,获得了更多营业机会。
此种规划方式是一种更为先进的规划方式,替代的实现不仅对于项目汇聚人流有着重要的帮助,并且也可以为项目的经营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百货商场规划设计--动线分析(推荐五篇)

百货商场规划设计--动线分析(推荐五篇)第一篇:百货商场规划设计--动线分析百货商场规划设计--动线分析好的百货商场就是能够将最多的商品在最多的购物者面前展示最长时间的商场,换句话说,也就是将商品放在人们的行进路线上和视线范围内,并能让人们考虑购买这些商品的商场。
因此,聪明的商场总是依照人们怎样行走以及看什么地方来进行设计,使顾客进来之后会按照我们设计的思路一步一步地把整个商场全部逛到,而且还非常enjoy,这就是动线设计。
一、商场宏观动线设计(1)狭长形楼体小循环问题近几年全国各地流行商业地产开发,开发的用途大多是百货商场,有些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整个商场占地为狭长形,长150米左右,宽50米左右,一个楼面就是7000平米左右,如北京翠微牡丹园店,这种类型的商场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主动线不能贯穿全场,顾客多走“回”字的内线,少走“回”字的外线,形成了狭长形楼体的客流小循环问题。
理想的动线是顾客进门之后走完整个卖场,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顾客进入卖场之后首先进入共享空间,此时共享空间可能正在做营销活动,聚集了大批顾客围观,但由于共享空间距离入口太近,实际情况是门口人山人海,卖场深处柜组前面人烟稀少,顾客在门口就停住了脚步,所以笔者认为,共享空间应该适当后移,顾客要想观赏共享空间的活动表演必须先穿过门口的一批柜组,这样顾客就进入了商场里边。
第二个问题是当顾客进来之后,电梯正好在中间,除非在卖场深处有特别吸引人的东西,否则他最多在电梯附近转一圈,然后就上楼了,形成客流小循环,楼体两边成了死区。
笔者认为,这种狭长形楼体的电梯必须分开设立,顾客进来之后如果想上楼,必须向两边走,这么一来他必须经过更多的卖场空间,接受更多的商品信息,所示走“回”字的外线。
第三个问题是楼层主通道的设计,大多数业务人员为了保证商场的通透性而设计了两条笔直的主通道,试想一下,当顾客站在一条一百多米长、两三米宽的通道一边,看着眼前的通道以及头上的顶棚POP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的变化,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让顾客感到特别疲惫,这条通道太长了,走下去太累了,于是乎转身离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购物中心外部动线设计技巧
购物中心外部动线设计技巧
——人流聚焦最大化
如何把外部交通跟动线规划结合起来,以创造不同楼层和不同人流的价值?本文从外部动线设计技巧切入,辅以上海龙之梦、日本六本木、北京西单文化广场等知名案例,为购物中心设计合理的外部动线提供借鉴。
一、购物中心外部动线设计技巧
完美的商业动线设计,几乎就成为创造商业价值的黄金线。
如何将购物中心外部众多的潜在消费者顺利引入项目,是运营成功的一大关键;这就需要从细节着眼,将商场内部人流动线规划与外部交通环境有机结合。
技巧1、易达性是外部动线设置的重要原则
外部交通的易达性和客流组织的结合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关键,商业项目必须具有非常好的易达性,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如下考虑:
多数大型的商业项目都设置有广场,无论面积大小,广场既可作为停车场或顾客暂时休息的场所,也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游玩及观赏夜景的平台。
例如:可在广场周边布置餐饮的户外餐区、休闲项目或室外运动娱乐设施,也可将其作为户外展示及大型营销活动的空间,其用途主要有:
技巧2、人流动线与外部交通环境要良好结合
(1)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替代功能
“融合”是指项目与周边交通设施的直接连接,一般通过出口、入口或通道方式,将项目内部人流动线与外部交通环境融合成一个系统。
“替代”则是指通过项目出入口设置以及内部人流动线的规划而实现对于外部交通环境中的人流动向的替代。
【案例解析】北京西单文化广场
北京西单文化广场的77街商场利用地下商业通廊替代地面广场步行街的方式实现了西单地铁站与西单商业区之间的连通功能,从而将大量前往西单商业区的人流引入了商场内部,获得了更多营业机会。
此种规划方式是一种更为先进的规划方式,替代的实现不仅对于项目汇聚人流有着重要的帮助,并且也可以为项目的经营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此,在商业人流动线规划实践工作中,应明确在融合的基础上重点实现替代功能,从而通过实现替代功能来充分地利用外部交通环境和有效的提升人流。
(2)把握不同外部交通条件下的商业人流动线结合方法
a.人流动线与人行设施的结合方式
在人流动线与人行设施的结合方式方面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地下过街设施或空中过街设施与商业项目出入口的直接对接。
北京新世界中心一期地下过街通道直接连接B1层超市入口,二期地下过街通道直接连接B1层商业部分。
b.人流动线与公交站点的结合方式
在人流动线与公交站点之间的结合方式来看,国内较多的采取设置出入口的方式,而香港的商业项目则采取了将公交站点设置在项目首层内的方式来实现。
技巧3、主入口应联系外部道路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与商业建筑外部的街区环境紧密相连,它与一般建筑的入口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识别性、商业性和导入性。
外部动线的设计决定着主次入口的位置。
商业建筑主次入口要关注交通流向、行人流向、项目的方向位置和朝向,内部使用取景要求,开门视觉与正面、侧面、背面设计要求的直接衔接,消防系统、安全要求等关键要素。
技巧4、停车场进出动线设于交通量较少的路段
一般规划停车场进出口时,应注意的有以下几项:
二、案例分析
1.日本六本木购物广场:轨道交通直接连通2楼商场
六本木购物广场通过连廊把步行路线与新建的时针区域连接起来,满足了易达性;通过人工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高度融合,让高密度建筑群与庭院、公园和广场并存不仅;通过自然延展的环形路把“六本木新城”各个功能空间有机联合,为来访者带来了美好的步行体验。
六本木新城将城市设计与项目设计相互结合,充分利用地铁交通和城市公路交通,园林设计立体化,整体设计趣味化,具有丰富的设计内涵;综合考虑了地铁、公交、自驾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甚至提供了免费的摩托车和自行车停车场,有效解决大交通流量的问题。
六本木新城设有摩托车与自行车停车位置,其中自行车免费。
地铁直接连通六本木新城B1F。
顾客可以乘坐地铁、公共汽车,也可以开车前来,总体停车位2762辆,共计12个停车场,方便顾客寻找方便的地方就近停车。
2.上海龙之梦:地铁上盖商业,地处交通枢纽
上海龙之梦是典型的地铁上盖商业,开发商把所有商业体都建在交通枢纽上,轨道枢纽交通助推了商业的成功。
所有轻轨、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的交通人流将在购物中心的中庭内以最简洁的方式实现全天候的、高环境品质的、立体的、无障碍的换乘。
客运货运分开,充分考虑集中商业、会展等不同层面需求。
(1)B1、B2两层通道均由自动扶梯和自动坡道连接购物中心首层公交车站;B1层北侧是购物中心、超市、会展中心的大型货运场地,提供23个卸货车位及17个车位等候场地;
(2)B2与地铁站厅层在同一标高,设连通口连接商城地下广场;
(3)地下广场向东有四台自动扶梯直送B1和地面,向西有两台自动扶梯通往轻轨方向,向北有八米宽的通道连接在B2的出租车站;
(4)位于B3、B4的停车库中央设有自动坡道和自动扶梯将顾客直送上部的购物中心,另有七台客梯连通购物中心各层。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