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复习题

合集下载

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 库(含答案)

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 库(含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一、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孤立型地震)、(主震型地震)和(震群型地震)。

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4.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5.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快)。

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8.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

P5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1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三)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1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1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断层说)和(板块构造说)。

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振动),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振动),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垂直振动)又产生(水平振动)。

16.面波分为(瑞雷波 R波)和(洛夫波 L波)。

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20.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度试验判别)。

21. 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小基础偏心)和(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

详见书P1722.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液化等级)来反映。

2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带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带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一、判断题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既适用于弹性体系,也可用于弹塑性体系X2.结构的刚心就是地箴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X3.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V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X5.箴源到震屮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X6.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X7.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J8.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而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英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X9.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岀屋而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英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X10•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X1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屮传播丿12.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X13.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X14在进行抗丧设计时,结构平而凹进的一侧尺寸为其相应宽度的20%时,认为是规则的J1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而波次之,纵波最慢.X16.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上结构房屋的丧害要严重。

X17.钢筋混凝上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X18.场地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有关。

X19.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V20.选择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可能接近场地卓越周期。

X21.根据液化指数,将液化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J22.质疑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箴作用的扭转影响23.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彫响较小,丄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X2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X25.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岀屋而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工程结构抗震》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参考资料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罕遇地震烈度所对应的超越概率为(B)A.10%B.2%-3%C.50%D.63.2%2.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大小除了与结构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B)A.场地平面尺寸B.场地特征周期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3.在抗震构造措施中,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一定要求,比如,当设防烈度为9度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B)A.不能低于C60B.不宜超过C60C.不能低于C70D.不宜超过C704.当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如女儿墙)时,由于该部分结构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将产生(D)A.共振B.扭转效应C.主体结构破坏D.鞭端效应5.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B.土中粘粒含量越高,抗液化能力越强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D.地下水位越低,越不容易液化6.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

下面不是影响烈度的因素是(C)A.震级B.震中距C.基础埋深D.地质构造7.在抗震设计的第一阶段,(A)A.计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B.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C.采用大震作用效应D.验算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8.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超过(B)层的建筑规为高层钢结构建筑。

A.11B.12C.13D.149.“三水准、两阶段”的抗震设防目标可概括为(A)。

A.“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B.“小震不倒,中震不坏,大震可修”C.“小震可修,中震不倒,大震不坏”D.“小震不坏,中震不倒,大震可修”10.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C)A.建筑物类型B.行政区划C.离震中的距离D.城市大小11.在地震仪所记录到的地震波记录图中,最晚到达的是(B)A.体波B.纵波C.剪切波D.面波12.为保证结构‘小震不坏’,要求结构具有(B)A.较大的初始刚度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C.较好的延性D.较小的自振周期13.关于设防烈度的说法中,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D)A.设防烈度并非是基本烈度B.设防烈度大都是基本烈度C.设防烈度是该地区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遭受最大的地震产生的烈度D.设防烈度不能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随意提高14.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C)A.多层砌体结构的楼盖类型决定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形式B.多层砌体结构的横墙间距越大.数量越少,破坏越严重C.构造柱和圈梁可以不相连D.配筋混凝土小砌块房屋的芯柱内必须设置一根钢筋15.《规范》规定,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防震缝宽度是框架结构房屋的(A)A.70%,且不宜小于70mmB.60%,且不宜小于70mmC.80%,且不宜小于70mmD.90%,且不宜小于70mm16.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B)。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考试复习题建筑结构抗震考试复习题建筑结构抗震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结构抗震的知识,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考试复习题。

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地震?地震的成因是什么?2. 什么是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3. 请简要介绍一下常见的抗震措施有哪些?4. 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地震破坏有什么关系?5. 请简要介绍一下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抗震构造体系有哪些?题二:选择题1. 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强度的指标,一般用什么单位表示?A. 米B. 度C. 级D. 克2. 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评价指标是什么?A. 地震烈度B. 抗震设防烈度C. 建筑物高度D. 地基条件3. 哪种材料的抗震性能最好?A. 钢材B. 混凝土C. 木材D. 砖材4. 哪种抗震构造体系适用于高层建筑?A. 剪力墙结构B. 框架结构C. 钢结构D. 砖混结构5. 哪种抗震措施可以有效减小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A. 加固墙体B. 增加柱子数量C. 增加楼层高度D. 减小建筑物质量题三:计算题1. 一个建筑物的质量为10000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为10m/s²,求建筑物所受地震作用的力。

2. 一栋高层建筑的设计基本周期为2秒,求其设计抗震设防烈度。

3. 一栋建筑物的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求该建筑物的地震安全系数。

题四:分析题1. 地震烈度与地震破坏程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 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3. 请分析一下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在抗震能力方面的优缺点。

4. 为什么在地震区建造建筑物时需要进行抗震设防设计?以上是一些建筑结构抗震考试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建筑结构抗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抗震能力,为建设更安全、更稳定的建筑物做出贡献。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2.高层建筑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

3.复杂高层结构包括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带加强层的高层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以及竖向体型收进结构等。

4.8度、9度抗震烈度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5.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等;水平向承重体系有普通肋形楼盖体系,无梁楼盖体系,组合楼盖体系等。

6.高层结构平面布置时,应使其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靠近,以减少扭转效应。

7. 三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是指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选择题1.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具有[ a ]抗震防线。

a.多道;b.两道;c.一道;d.不需要。

2.下列叙述满足高层建筑规则结构要求的是[ d ]。

a.结构有较多错层;b.质量分布不均匀;c.抗扭刚度低;d.刚度、承载力、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

3.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是[ b ]。

a.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b.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c.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d.不一定。

4.8度抗震设防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宽比限值是[ C ]。

a.2;b.3;c.4;d.5。

5.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房屋在确定抗震等级时,除考虑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该考虑[ A ]。

a.房屋高度;b.高宽比;c.房屋层数;d.地基土类别。

6.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变化最明显的是[ C ]。

A. 轴力B. 弯矩C.侧向位移D.剪力7.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商用店面,上部为住宅,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D ]。

结构抗震设计期末复习选择题

结构抗震设计期末复习选择题
15、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什么要求进行设计()?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16、不是建筑结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
[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C]大震不倒[D]性能设计
[A]火山地震[B]陷落地震[C]构造地震[D]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震
23、地震反应不包括()?
[A]结构的内力[B]结构的变形[C]结构的加速度[D]结构的惯性力
24、设防烈度为8度,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要求进行设计()?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9度考虑
[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9度采用
结构抗震设计期末复习选择题
1、按产生地震的原因分类,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分类的是()?
[A]火山地震[B]陷落地震[C]构造地震[D]诱发地震
2、可以简化为单质点体系的结构不包括()?
[A]单层工业厂房[B]水塔[C]加油站单层网架[D]多层框架结构
3、不是建筑结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
[A]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A]平面形状规则[B]侧向刚度均匀[C]楼层承载力连续均匀[D]建筑形状较为新颖,但较复杂
27、从抗震角度考虑,场地选择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考虑不利地形的影响[B]考虑工程地质情况
[C]考虑水文条件情况[D]考虑距离交通线路较近的地点
28、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工程结构抗震重点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工程结构抗震重点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工程结构抗震重点复习题(附答案)、填空题1、构造地震为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63.2%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5、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n=N∕fcAc(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7、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最大加速度、频谱特征和强震持时8、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1.=G2=1200kN z第一振型φ1.2∕φ1.1.=1.618∕1.;第二振型φ22∕φ21=-0.618∕1.o则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0、724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10、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11、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室外地面以下500mm处1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z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田类场地(中软土)13、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惯性力和阻尼力14、位于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j=SGSGEEhSEhkEvSEvkwwSwko1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y(i)Vy(i)∕Ve(i)为第i层根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力与第i层按罕遇地震动参数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16、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则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一级17、限制构件的剪压比,实质是是防止梁发生脆性的斜压破坏18、某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多遇地震烈度为6.45度,罕遇地震烈度为9度19、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为剪切型。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第一章内容判断题1.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2.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3.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

()4.地震动的三大要素是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

()5.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不同地区地震烈度相同()6.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概念是一样的()7. 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8. 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9.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10.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11. 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12. 瑞雷波传播时,质点在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运动,在地面上表现为蛇形运动。

()13. 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14. 北京地区按6度设防。

()15.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16. 地震时造成的火灾、水灾、海啸等属于次生灾害。

()17. 选择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可能接近场地卓越周期。

()18. 地震波中面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慢。

()19. 现行抗震规范规定的抗震设防范围为6、7、8、9 度区,对烈度为10 度的地区按有关规定执行。

( )选择题1.下列灾害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A.火灾B. 毒气泄漏C.海啸D. 噪声2. 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A.V S > V P > V L B.V P > V S > V L C.V L > V P > V S D.V P > V L> V S3.基本烈度50年的超越概率为()A.50%B.20%C.10%D.5%4.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的三要素()A.震幅B.震级C.频谱D.持时5.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6. 下列哪种不属于地震波的传播方式()A. P波B. S波C. L波D. M波7. 下列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纵波B. 横波C. 瑞利波D. 乐夫波8. 地球内部组成圈层不包含以下哪个()A、地壳B、岩石层C、地幔D、地核9. 为保证__________,则需进行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抗震》复习题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结构抗震》课程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B)
A. 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B. 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C. 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D.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称为震中
2.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三水准设防目标中的第二水准可以用以下哪一项来描述(C)
A. 小震不坏
B. 中震不坏
C. 中震可修
D. 大震不倒
3.下面哪一项不可以作为抗液化的措施(C )
A.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B. 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C. 减小结构的整体刚度
D. 对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处理
4.在推导地震作用下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时,质点上没有考虑的力是哪一项?(B)
A. 惯性力
B. 重力
C. 阻尼力
D. 弹性恢复力
5.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
A. 地震基本烈度
B. 场地卓越周期
C. 场地土类别
D. 结构基本周期
6.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B )
A. 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法)
B. 平方和开方的方法(SRSS法)
C. 杜哈米积分
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7.下列哪一种方法适用于进行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D )
A. 振型分解法
B. 底部剪力法
C. 顶部位移法
D. 时程分析法
8.下列关于抗震横墙间距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C )
A. 横墙间距越小,结构的空间刚度就越大
B. 横墙间距越小,结构的抗震性能好
C. 横墙间距过小时,楼盖刚度可能不足以传递水平地震力到相邻墙体
D. 房屋顶层的最大横墙间距可适当放宽
9.框架结构在7度区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宽比(B )
A. 5
B. 4
C. 3
D. 2
22.什么是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时程分析怎么选用地震波?
23.什么是鞭梢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
答:鞭梢效应在规范中的定义为:在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或其他建(构)筑物顶部细长突出部分振幅剧烈增大的现象。

首先,内力计算。

抗震设计规范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计入;采用振型分解法时,突出屋面部分可作为一个质点;单层厂房突出屋面天窗架的地震作用效应的增大系数,应按本规范9章的有关规定采用。

其次,突出物按薄弱层设计。

根据抗震设计规范,顶物构筑物一般需要定性为竖向不规则,竖向不规则的抗震设计应采用如下措施:第3.4.3-2条,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乘以1.25~1.5的增大系数;2)楼层承载力突变时,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
轴压比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框架柱中要限制轴压比
答:轴压比指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

限制柱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柱的延性,因为轴压比越大,柱的延性就越差,在地震作用下柱的破坏呈脆性。

四.计算题
24.对于图示一个单层剪切型结构,已知:结构自振周期T=1.018s;,设计反映谱有关参数见
图,T g =0.35s ,16.0max =α,求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底部剪力。

max α g α max αmax 9.0α⎪⎪⎭⎫ ⎝⎛T g
25.某三层剪切型结构如图所示,各层质量分别为123300,300,220m t m t m t ===;设计反映谱有关参数见图,Tg=0.3s ,16.0max =α,结构阻尼比为0.05。

已求得该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1T 0.457s = ,试采用底部剪力法求解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底部剪力。

4max α g g
α max αmax 9.0α⎪⎪⎭⎫ ⎝⎛T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