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大小鼠、实验猴饲养的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猴、犬的饲喂规程

实验动物猴、犬的饲喂规程

1.目的:规范实验动物的饲喂程序。

既保证每一只动物每天能获得足够的营养需求,又避免饲料浪费;2.适用范围:全体饲养人员;3.操作规程:3.1喂饲前准备:3.1.1饲养员要于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到饲料库领取颗粒饲料和青饲料,数量由饲料发放员根据每栋饲养数量计算后按量发放。

饲养员在领取饲料和运输途中严禁拆开或损坏颗粒饲料外包装,以免造成污染;领取青饲料后要用清洁塑料布进行遮盖,运输途中防止被污染。

3.1.2将饲料运到饲养室内后,饲喂人员要更换一双新的一次性手套,然后开包取料饲喂;3.2饲喂次数:3.2.1颗粒饲料:每天饲喂2次,饲喂时间为上午8:30—9:30,下午16:30—17:30,饲喂量为200g/只(上午100g/只、下午100g/只);3.2.2青饲料:每天饲喂1次;饲喂时间为下午13:30—14:30,饲喂量为100g/只;3.3喂饲:3.1.1喂饲时要逐间饲喂,防止遗漏。

饲喂量要根据每间动物数量饲喂,体重超过3KG的动物多喂一点,体重小于3KG的动物少喂一点,尽量做到均匀分配,防止饥饱不均。

3.1.2每顿饲喂要采用两次分给,第一遍喂饲应给每顿饲喂量的80%(即80g)左右,第二遍喂饲根据动物进食有无剩余等情况再进行第二次给食;即防止浪费,又能做到尽量多时间观察动物采食情况。

有利于照顾体弱动物采食,还能通过采食情况及时发现患病动物;3.4记录:每次喂饲后均要做好认真记录。

每周将记录表上交生产部长存档。

4.注意事项:4.1由于体型差异,采食量也存在差异,一般体重在3kg以下的动物,每日给饲量为150g左右;体重在3-5kg的动物,每日给饲量为200g左右;体重超过5kg的动物,每日给饲量为250g左右。

4.2盛颗粒饲料的器具需加盖,每周消毒一次,经消毒、清洗、晾干后方可使用;4.3盛青饲料的器具需加盖,每天消毒一次,经消毒、清洗、晾干后方可使用。

4.4比格犬由于体型较大,每日给饲量为250g左右。

大小鼠的基本操作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

大小鼠的基本操作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

大小鼠的基本操作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大、小鼠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生物学、药理学、神经学等领域的研究。

正确的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大、小鼠的基本操作技术与方法。

1.动物购置:大、小鼠可以通过专业的动物供应商购买,也可以通过动物实验中心、大学的动物实验室等途径获得。

购置动物时需要了解其品系、年龄、性别等相关信息,并且对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2.动物饲养:(1)饲养环境:提供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饲养环境,避免霉菌污染和异味的滋生。

(2)饲养箱选择:饲养大鼠的常见设备为饲养笼,饲养小鼠则可以选择鼠笼。

饲养笼/鼠笼需要具备充足的空间,提供足够的床屑作为窝材和托盘收集粪便。

(3)饲料供应:提供符合大、小鼠营养需求的标准饲料,含有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营养元素。

3.动物标记:为了个体识别和管理,可以通过耳标、尾标、毛色、体重等方式对大、小鼠进行标记。

标记需要使用专门的标记工具,同时标记前要对动物进行麻醉或镇定处理。

4.动物体重测量:体重是监测大、小鼠健康和生长状态的重要指标。

使用专业的动物体重计进行测量,操作时将动物放置在称盘上使其保持平衡,确保准确测量体重。

5.镇定与麻醉操作:在一些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大、小鼠进行麻醉或镇定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使用麻醉剂如异氟醚或七氟醚吸入,也可以通过腹腔注射给予麻醉药物。

6.注射操作:经常用到的注射方法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

注射前需要消毒注射部位,使用专业的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操作,确保注射准确且避免感染。

7.剖杀与组织采集:在一些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动物进行剖杀和组织采集。

剖杀操作需要使用手术刀和剪刀,按照解剖学知识进行。

组织采集需要使用无菌的工具,避免污染。

8.颈静脉穿刺:颈静脉穿刺是获取血液样本的常用方法。

操作时需要将大、小鼠固定,消毒穿刺部位,使用专业的针管进行穿刺抽血。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1.目的和原则(1)最小化对动物的痛苦和不适;(2)使用合适数量的动物样本来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3)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健康;(4)尊重实验动物的权益,并进行相关伦理审查。

2.实验动物的选取与养殖(1)选择适合的动物种类和品系,以满足实验的需要,并减少对动物的痛苦和伤害;(2)根据动物实验项目的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动物个体,如性别、年龄、体重等;(3)实验动物的养殖应符合动物福利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保证其健康和舒适。

3.实验动物的处置(1)实验结束后,对于有生存力的实验动物,可以重新投入科学研究或用于教学等目的;(2)对于实验结束后不再需要的动物,应采取安全和安乐的方式处置,如人道处死、人道安乐死或安全地回收利用。

4.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管理(1)提供适合的饲料,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并确保饮用水的供应;(2)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参数,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3)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注重动物的生理和心理福利。

5.实验动物使用的伦理审查(1)在进行实验动物使用前,应进行相关伦理审查,确保实验设计合理,符合科学和伦理的要求;(2)伦理审查应考虑到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并确保任何可能对动物造成痛苦或不适的实验项目得到充分评估和批准。

6.实验操作和技术(1)实验操作人员应经过充分的培训,熟悉实验操作的流程和技术,以减少实验中的风险和误差;(2)实验操作应具有可靠性和重复性,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动物的福利和安全。

7.实验动物的疼痛和不适的评估和减轻(1)在实验中,应对动物可能产生的疼痛和不适进行评估,采取措施减轻其痛苦;(2)如有必要,在实验中使用镇痛、麻醉药物或正当的处置方法来减轻动物的痛苦。

8.结果的记录和分析(1)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和结果等;(2)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实验动物的替代方法(1)开发和推广替代方法,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使用;(2)鼓励使用无动物实验方法,如体外实验、计算机模拟等。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实验方法实验动物是指在实验室内用于科学研究目的的动物,为了保护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科学研究常常需要进行动物实验。

以下内容将介绍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以及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

一、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1.实验动物种类常见的实验动物种类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猴子、猪等。

其中,小鼠和大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因其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易于养殖和管理,且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较高。

2.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实验动物需要有严格的饲养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

饲养设施应具备合适的空间和设备,如饲养箱、自动饮水器、饲料箱等。

3.实验动物的繁殖和饲养实验动物的繁殖需要注意选配合理的配对,控制种群数量和质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对实验动物进行规范、科学的饲养,提供合适的饲料、清洁的饮用水、舒适的环境等。

二、实验中的基本操作1.动物体重测定动物体重是评估动物生长、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

测定体重时,可以用电子天平称量,将动物置于天平上并记录体重。

2.手术操作一些研究需要进行手术操作,例如在动物体内植入微电极等。

手术操作前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消毒手术器具、获取麻醉剂等。

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操作区域清洁、注意操作技巧,保护动物的生命安全。

3.采集生物样本实验动物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样本等,是研究动物健康状况和药物效果的重要依据。

采集血液时,可以通过尾静脉抽血、眼眶静脉抽血等方法。

采集尿液时,通常采用代谢笼或尿液收集器。

1.长期观察法长期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行为表现等来推断不同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例如,用不同饲料供给量观察动物的生长速度,用不同光周期观察动物的行为改变。

2.剖析法剖析法是通过解剖实验动物,观察和记录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组织病理变化,从而了解不同因素对动物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

例如,观察动物心脏、肝脏、肺等器官的大小、形状和病理损伤。

实验动物饲养与繁殖的方法

实验动物饲养与繁殖的方法

实验动物饲养与繁殖的方法一、饲养环境小鼠临界温度为低温10℃,高温37℃,温度中性范围30~33℃。

饲养环境控制应达到如下要求:温度18~29℃;相对湿度40~70%;最好控制在18~22℃,湿度50~60%。

一般小鼠饲养盒内温度比环境高1~2℃,湿度高5~10%。

要保持温度、湿度相对稳定,日温差不超过3℃,否则会直接影响小鼠的生长发育、生产繁殖、甚至导致小鼠发生疾病,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温湿度的相对稳定对于建筑条件较差的地方可用空气调节器、加湿器、在北方用暖气进行调节。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氨浓度不超过20ppm,换气次数应达到10~20次/小时。

垫料是小鼠生活环境中直接接触的铺垫物,起吸湿(尿)、保暖、做窝的作用。

因此垫料应有强吸湿性、无毒、无刺激气味、无粉尘、不可食,并使动物感到舒适。

垫料必需经消毒灭菌处理,除去潜在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

一般垫料以阔叶林木的刨花或锯末为宜,也可用玉米芯加工粉碎除尘后使用。

在实验中切忌用针叶木(松、桧、杉)刨花做垫料,这类刨花发出具有芳香味的挥发性物质,可对肝细胞产生损害,使药理和毒理方面的实验受到极大干扰。

国外有专门的垫料生产企业,进行垫料的生产,而我国的垫料产业尚需开发。

目前我国实验动物部门大部分采用木材加工副产品如锯末、刨花等,其来源、树木种类很难控制,给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二、饲料和饮水1.饲料(feed)不同种类的小鼠有不同的营养标准,如纯系小鼠和种鼠的饲料所含蛋白质成分高于一般小鼠,DBA小鼠需要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饲料。

2.饮水(drinkingwater)小鼠的水代谢相当快,应保证足够的饮水。

一级动物饮水标准应不低于城市生活饮水的卫生标准。

二级动物的饮水须经灭菌处理。

也可用盐酸将水酸化(PH2.5~3.0),使小鼠饮用酸化水,酸化水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并杀死它们,其灭菌效果可达到要求。

三、四级动物饮水用高压高温方法灭菌。

三、一般饲养管理小鼠的饲养管理非常繁琐,要求饲养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随时检查小鼠状况,出现问题立即加以纠正。

大小鼠饲养标准操作规程

大小鼠饲养标准操作规程

大小鼠饲养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为规范大小鼠的日常饲养操作,制订本规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饲养工作人员的所有工作活动。

职责1.第一负责人负责监督、管理;2.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规程:1. 准备工作1.1 进入洁净走廊后,在洁净储物间按有关SOP配制当天使用的各种消毒剂,备用;1.2 在洁净储物间把当天使用的笼具、饮水瓶、饲料等物品,运输到洁净走廊,备用。

2. 饲养操作2.1 工作人员进入饲养间关门,然后巡视房间的所有设施和动物,并做好温湿度、工作日记等记录,如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并进行处理。

2.2 给饲料2.2.1饲料用食铲给食,严禁用手拿;2.2.2给料量以下次添料时,略有剩余为宜。

落在饲养架或地上的饲料一律扔弃。

2.2.3给料频率:2—3天一次。

2.3 给水2.3.1每周更换二次水,一般选在周一、五更换饮水。

2.3.2给水时,要确认不漏水。

2.4笼盒更换2.4.1更换周期视动物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周更换笼盒一次,每星期二、四更换笼盒,每次更换量为总笼盒的一半。

2.4.2更换笼盒时在操作车上进行,顺序是:由上而下,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2.4.3操作步骤:把事先灭菌好的笼盒放在操作车上,然后把要换的笼盒也放在车上,工作人员使用消毒液浸泡过的镊子(两把镊子轮换使用)夹住动物尾部放入新笼盒里,用原来的笼盖盖上。

2.4.4 在第一次放入换好的笼盒之前,用消毒剂将笼架内的四壁擦干净,然后才能放入鼠盒。

2.4.5 动物笼盖每半个月更换清洗消毒一次。

2.4.6 所有的工作完成后,将换下的笼盒从污物走廊→缓冲间→经外走廊搬至洗消间。

2.5 清洁消毒,按“屏障设施卫生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大、小鼠饲养与管理操作指南

大、小鼠饲养与管理操作指南

大、小鼠饲养与管理操作指南1、大、小鼠的日常饲养管理1.1、人员进入屏障前必须经过一更、淋浴间、进入第二更穿防护服,佩戴帽、口罩和乳胶手套等,防护服和手套的外包装等放入指定的地方。

1.2、人员进入后,首先巡视整个动物房,观察动物有无逃逸,死亡;有无足量饲料和饮水;有无漏水;垫料更换与否;并做好记录。

2、小鼠2.1、小鼠胃容量小,随时采食,是多餐习性的动物。

成年鼠每天采食量一般为3~7g,幼鼠一般为1~3g。

在鼠笼内的食盒应经常有足够量的新鲜干燥饲料,在小鼠大群饲养中,每周应固定2天添加饲料,其他时间可根据情况随时注意添加。

2.2、根据小鼠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应有不同的给饲标准。

由于鼠群和生产鼠交配繁殖频繁,尤其生产种母鼠的负担重,能量消耗大,因此除供给足够的块料外,还要定时饲喂少量葵花籽、鸡蛋。

葵花籽供应量为每只成年鼠每天0.5~1g。

而鸡蛋供应量每周窝0.5个。

2.3、应注意观察记录动物采食的量,饲料太硬或霉变时,动物采食减少。

避免鼠因饲料太松磨牙啃咬成为碎料从而导致的浪费。

3、大鼠3.1、大鼠的胃容量约为4~7mL,50g大鼠的食料量约为10~19g/d,饮水量为20~45mL/d,如用于鼠的繁殖实验,应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或添加其它含维生素的食物。

3.2、刚离乳的幼鼠需加喂软料,哺乳期加喂葵花籽。

大鼠具有随时采食的习惯,应保证其充足的饲料和饮水。

3.3、饲料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添加,软料则应每日更换。

一般情况下饲料添加量掌握在每次添加时上次添加的饲料已基本吃完为宜。

4、饮水瓶的更换4.1、每次更换饮水瓶时,不采用向瓶中加水的方式,应使用新的高压好的备用饮水瓶,已使用过的饮水瓶应撤出实验饲育室。

4.2、更换前将洁净贮物间内的饮水瓶装箱推入动物房,从鼠盒的盒盖上取下用过的水瓶,丢入存放箱中,同时取一新装满水的水瓶插在盒盖上。

4.3、每插上一个水瓶,观察一会儿,确信饮水瓶不会漏水,漏水的饮水瓶不得使用。

动物实验操作规程

动物实验操作规程

动物实验操作规程1.实验目的和背景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2.实验材料和设备在进行动物实验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2.1. 动物实验对象: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动物,如小鼠、大鼠、兔子等。

2.2. 动物饲料和水:确保给动物提供合适的饲料和饮水,以满足它们的基本需求。

2.3. 实验器械: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各种实验器械,如手术器械、注射器、天平等。

2.4. 试剂和药物:根据实验设计准备所需的试剂和药物,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3.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动物实验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3.1. 实验环境准备: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和安静,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3.2. 动物饲养和适应:提前将实验动物饲养在实验室环境中,让它们适应新的环境,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3. 实验材料和设备核对:核对所需材料和设备,确保其完整和准备充分。

3.4. 实验方案制定:针对具体实验目的,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操作要点等。

4.实验操作步骤根据实验方案和操作规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4.1. 实验前记录:记录实验前动物的基本信息,包括动物种类、数量、性别、体重等。

4.2. 动物准备:根据实验需求,对动物进行体表消毒、麻醉或固定等操作。

4.3.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如注射、取样、观察等。

4.4. 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5. 实验结束:完成实验后,做好对实验动物的后续处理,如恢复麻醉、放回饲养箱等。

5.实验安全和伦理在进行动物实验过程中,应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和伦理合规性:5.1. 安全措施:在实验操作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手套、口罩等。

5.2. 实验伦理: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确保对动物实验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评估,并尽量减少对动物的痛苦和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的SOP
1、目的
为规范SPF级动物房内大小鼠、仔猴的饲养规范,保证试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SPF级动物房内的工作人员。

3、内容
3.1准备工作
3.1.1操作人员按SPF区人员进出标准操作规程要求进入动物饲养区。

3.1.2推门时应感觉到正压存在,如有异常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3.1.3观察看温、湿度计,并记录读数。

温度湿度变化范围超过规定范围时,要及时向实验人员和实验室负责人汇报,以便尽快采取措施。

3.1.4观察水瓶有无漏水,有无动物逃逸,动物健康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实验人员和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情况。

3.1.5检查每盒动物的饮水及摄食状况,若饮水及摄食不正常的动物笼,先检查是否饮水瓶阻塞,再观察动物是否有疾病征兆。

若有,立即上报。

3.1.6发现动物死亡,要调查死亡原因,判断事故死亡还是异常死亡,并报告,不能确定原因的要将整盒动物送出屏障待查。

3.2 SPF大、小鼠的饲养管理SOP
3.2.1鼠喜阴暗、安静的环境,对环境温度、湿度很敏感,经不起温度的骤变和过高的温度。

最大温差小于等于4℃,温度在20~26℃,相对湿度40~
1
70%,一般鼠饲养盒内温度比环境高1~2℃,湿度高5~10%。

噪音60分贝以下,氨浓度14/(mg/m³)以下.通风换气大于等于15次/小时。

光照循环条件是是12小时明/12小时暗,如果光照条件与上述不符,且没有实验方案支持,必须通知实验动物管理部的管理人员。

3.2.2鼠饲养在聚碳酸酯的实底的笼盒里,笼子底部放高压灭菌的玉米芯做垫料。

除非实验方案有特殊的要求,和/或有动物管理委员会的批准,方可以进行改动。

鼠是群居性动物,可能时尽量成群饲养,但每笼不得超过5只。

3.2.3饲料和饮水:鼠通过实验室等级颗粒料或等同的其它饲料自由采食,或者由实验动物管理部管理层或专题负责人提出建议。

加饲料时,观察动物采食量,若尚有剩余饲料,则与新鲜饲料混合后喂。

根据笼内鼠的多少参考如下饲料量饲喂,不宜太多。

工作日每天检查一次料盒,周末一次。

在更换笼具时,根据需要添加饲料。

鼠采食量一般为5g(100g体重24小时),请根据动物的实际体重计算并投喂。

鼠通过水瓶自由饮水。

工作日每天检查1次水瓶,周末一次,每周至少更换一次水瓶。

鼠饮水量一般为8~11ml(100g体重24小时)
如果要求进行饲料/饮水的消耗量计算,则要根据实验方案进行记录。

某些实验需要对饲料/饮水进行限制,或者给予特殊的饲料/饮水。

3.2.4鼠笼具的更换
鼠笼具(包括垫料)每周更换两次,通常为周二和周四。

更换时,将鼠笼从笼架上取下放在工作车或工作台上,鼠取出放在干净的笼具中,加上盖子,放好标签,将笼架用75%酒精擦洗干净后放回笼架。

换笼具时同时观察动物健康情况。

换下的笼具和盖子放在推车上推到饲养室靠污物走廊的门口后开门将鼠盒放在污物走廊地上,然后关闭该门。

工作车不准推入污物走廊。

换出脏垫料做无害化处理。

3.2.5清洁卫生:饲养室内保持整洁,门窗,墙壁,地面,鼠盒,笼架每天擦试。

2
3.2.6记录保存:动物管理记录表(附表4)中,记录着饲养室日常管理和卫生清洁的情况,这些文件在记录阶段保存在饲养室内。

3.3 SPF仔猴饲养的SOP
3.3.1目的:建立SPF实验仔猴的饲养管理程序。

3.3.2 饲养规程
a. 预饲养(检疫)
a.1 在预饲养阶段的动物必须与其它动物相对隔离。

a.2 实验仔猴的预饲养期至少为5天。

a.3 在接收动物后预饲养期间,必须建立实验仔猴个体档案。

档案内容包括:动物来源、接收日期、既往史、初期检查状况、免疫情况及其它实施步骤。

个体档案随动物一起保存管理。

a.4 饲养员、兽医及有关动物实验人员必须对实验仔猴进行检疫检查。

实验仔猴健康状况的一般检查:精神是否活泼,对外界反应是否正常;粪便是否成形,尿液或其他排出物中是否带血或颜色改变;动物机体局部有无肿胀、肿块、损伤、眼睛分泌物过多等现象。

具体如下:
A 粪便:
颜色:红色、赤褐色、黑褐色
性质:坚硬、软、粘稠、拉痢
量:无、少量、中量、大量
3
B 精神状态:
狂燥的、欢快的、安静的、沉郁的
C 动作:敏锐的、迟钝的
D 食物剩余情况:0、1/4、1/3、1/2、2/3、全量
E 其他:体表有无脱落、换毛、外伤、咳嗽、月经等。

b. 日常饲养
b.1 必须每天记录饲养室的温、湿度,并观察动物的饮食、行为有无异常。

进入饲养室后,随后关门,防止饲喂时动物逃逸。

随后,工作人员应先检查水、电、换气、空调等设施的运转情况,氨味是否超标,查看温湿度是否正常。

饲养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要求:光照每天12小时、温度22~24℃、湿度50%~75%,氨≤15mg/m3,噪声≤60分贝、换气1日2次,每次30分钟。

b.2 每天更换一次IVC笼盒,清洁饮水瓶、食具;同时兽医、饲养员要注意观察动物的行为。

b.3 必须保持实验仔猴的饮食新鲜。

根据实验仔猴的体重投料,每日上、下午各饲喂1次,每次饲喂150-200g,实验特殊要求的例外。

每天加饲料2次,上午8:30~9:00,下午4:30~5:00。

b.4 供实验仔猴食用的水果、瓜果等初饲料外的其他辅料,应按计划适量供应。

每天加2次新鲜干净的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蔬菜,以补充实验仔猴体内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以防止坏血病。

如果要给予特殊的饲料时,则应做好给食记录。

但是,实验中的猴未经专题负责人的批准,不得给水果(苹果,香蕉等)或蔬菜,更不能更换饲料。

4
b.5给水。

每天更换2次水,以保证水源充足。

如果实验方案对饮水有特殊
要求或者混合其他物质给水时,则遵照实验方案的要求执行。

如果发现饮水嘴
松了或坏了,应立即更换。

实验方案中有禁水要求时,则遵照实验方案中的要
求执行。

b.6 饲喂动物结束后,用消毒液或酒精消毒IVC笼盒、笼架、超净工作
台、地面等。

当天花板、墙壁、门不干净时,则用一次性抹布擦干净。

结束每
一饲养室的工作后,必须随手关门。

b.7 遇动物发生异常现象,须及时报告兽医隔离诊断,并进行护理治疗。

b.8记录:在进行本规程所规定的饲养、管理、检查、更换及清扫工作时,
在相应的记录表(《仔猴个体档案》《实验仔猴饲养管理记录表》)上记录相关内容。

3.4 小型猪的饲养管理SOP
本动物实验室一般不长期饲养小型猪,只在实验期间做短暂停留,在停留期间需要按照动物实验室饲养管理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记录(附表4)。

3.4.1小型猪的饲养
小型猪饲喂可用混合饲料或固体饲料,饲喂量按体重2%~3%,每日向猪笼内食盒喂食1~2次,仔猪自由采食。

实验用小型猪,应在每天采食量大于1kg 时,开始限食。

微型猪2月龄后开始限食,每天0.5kg,但保证充足的饮水。

根据实验要求,饲料中不得加入抗生素和激素类添加剂。

断奶前仔猪一般采用自由采食方式,喂以小型猪初始日粮,逐步换成自由采食小型猪生长日粮,然后过渡到高纤维的小型猪维持日粮。

在60日龄开始限制饲喂,每日喂两次,总量1kg并一直维持下去。

5
3.4.1小型猪的管理
3.4.1.1在接收动物后,饲养员、兽医及有关动物实验人员必须对实验小型猪进行检疫检查。

建立实验小型猪个体档案(附表2)。

档案内容包括:动物来源、接收日期、既往史、初期检查状况、免疫情况及其它实施步骤。

个体档案随动物一起保存管理。

3.4.1.2清洁:猪笼内要打扫洗刷干净,铺垫物或锯末每天更换一次。

6
附表1
7
附表2
8
9
附表3
10
附表4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