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随机分组(实验动物含小鼠)
实验动物随机分组方法

89
44
05
60
35
80
39
94
88
49
88
75
80
18
14
22
95
75
42
49
39
32
82
22
49
02
48
07
70
37
16
04
61
67
87
50
90
96
23
70
00
39
00
03
06
90
55
85
78
38
36
94
37
30
69
32
90
89
00
76
33
附表17(2)随机数字表
编号
1
2
3
5
6
6
7
8
9
10
11
94
40
14
65
52
68
75
87
59
36
22
41
26
78
63
06
55
13
08
27
01
50
15
29
39
39
43
41
17
53
77
58
71
71
41
61
50
72
12
41
94
96
26
44
95
27
36
99
02
96
74
30
83
42
90
26
统计学随机分组(实验动物含小鼠)

什么是随机数表?也称乱数表,由计算机随机生 成的从0到9十个数字所组成的数表,每个数字在 表中出现的次数概率基本相同。分组时,需要借 用这个工具,实现随机分配。
方法一:完全随机设计 通过随机数字表或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动物不 加区分地随机分组[5];
适用范围:所有动物必须是“同质”或者近似 “同质”。也就是说所有的动物性别、体重及其 他相关因素(如荷瘤体积)是一样的,或是近似 的。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11. Guidance for the Description of Animal Research in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Available online (/books/NBK84205/) [2] Festing M F, Altman D G. Guidelines for the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Using Laboratory Animals[J]. Ilar Journal, 2002, 43(4): 244-258. [3] Michael F. W. Festing. Randomized Block Experimental Designs Can Increase the Power and Reproducibility of Laboratory Animal Experiments[J]. ILAR Journal, 2014. [4] 赵伟,孙国志. 常用实验动物随机分组方法,实验动物,2009 年第4期 [5]万霞, 刘建平. 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分组方法. 中医杂志2007 年第 48 卷第3 期
三个变量的动物实验分组

三个变量的动物实验分组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将选择好的实验动物按研究的需要分成若干组。
动物分组应按随机分配的原则,使每只动物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个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去,以避免各组之间的差别,影响实验结果,特别是进行准确的统计检验,必须在随机分组的基础上进行。
按实验周期长短、实验类型及统计学要求确定每组动物数量。
一般情况啮齿类大小鼠每组10-20只,雌雄各半即可满足统计学分析要求。
慢性实验或需要定期处死动物进行检验的实验,就要求选较多的动物,以补足动物自然死亡和认为处死所丧失的数量,确保实验结束时有合乎统计学要求的动物数量存在。
分组步骤确定实验总组数和总动物数。
完整实验的对照组应包括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赋形剂对照组等;实验组包括不同的处理因素或不同的剂量等。
分组方法:在实验动物年龄,体重较为均一时,可用随机数目表法;当动物在年龄,体重相差较大时,应采用随机组法分组,使差异随机分布到各组。
具体步骤:1)先确定实验组数;2)将动物称重,按动物的体重轻重顺序编号;3)用随机化工具,将动物随机分配至处理组及对照组做实验观察。
实践案例用记号笔进行随机编1-25号。
按编号称重,记录每只小鼠体重。
按动物体重顺序依次重新编号。
共分为5个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药组(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高剂量),每组10只。
第一区组1,2,3,4,5;第二区组6,7,8,9,10,依次类推。
在随机数表上任意指定一个点抄录数字,抄录的数字个数等于区组数减1并以横向的顺序抄录数字,如5个区组就抄录4个数字。
以后的区组按顺序依次抄录数字。
每个区组的随机数字除以5,得到的余数可为0,1,2,3和4余数1分配到A组;余数2分配到B组;余数3分配到C组;余数4分配到D组;余数0分配到E组。
如2个编号的余数相同,后一个编号的分配依次后退1组。
区组第5个数字为填补余缺,组内缺那组就填入哪组。
实验动物的随机分组方法

实验动物的随机分组方法实验动物在运来之后,要经历什么样的步骤呢?首先,要确认品系、雌雄、数量,并观察有无不良状态。
这相当于一般商品交易中的“验货”环节。
第二,要进行适应性喂养。
在此期间只需按雌雄分笼,每笼饲养适当数目即可。
这个时间至少三天,多则一周。
在前面的专题中已有述及。
第三,对动物进行标号。
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一一具体介绍。
第四,随机分组。
注意,不是随机分组再标号,而是标号后再分组。
因为没有标号是没法随机的。
第五,进行实验处理。
从这里开始,才是真正进入主题的实验了。
包括造模、给药、手术等等处理。
分组的设计前已述及,经过适应性喂养、编号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来分组了。
但是,如何分组,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分几组?这涉及到实验设计的问题;二是如何把动物随机地分到这些组中去?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
如何随机在下一贴中再述。
分几组?每一组的干预处理是如何设计的?这是在还没做实验之前就应该确定好的方案。
至少应是大体确定,一般不允许在实验开始时临时更换,更不允许将动物养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决定如何分组。
做动物实验,很讲究“齐同对比”。
因此,第一个设计原则就是:要设立对照组。
按对象不同,可分为自身对照和平行对照;按目的不同,可分为空白对照(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和阳性对照。
1自身对照组自身对照是把实验动物本身在动物实验前、后两阶段的各项相关数据,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也可以是自身不同部位的对照,如:左侧和右侧,前面和后面等。
2平行对照组平行对照组就是与实验组平行地设置另外的组,使之与实验组能够进行对比。
它可分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空白对照就是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处理,正常饲养;或者必要时给予蒸馏水、生理盐水或其它药物的溶剂等。
空白对照的设立就是为了突出正常动物与造成疾病的动物之间有何差别?模型对照组通常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造成动物的疾病,而不施加任何的处理。
也就是说,想看在疾病状态下,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的动物表现是如何的?模型对照的设立就是为了与空白相对比。
实验动物分组和标记编号方法

实验动物分组与标记编号方法作者: 时间:2008-05-15 14:50:29 来源: 生物谷浏览评论一、分组(一) 分组原则实验动物分组应严格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进行,使每只动物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个实验组中去,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二) 建立对照组实验动物分组时应特别注意建立对照组。
对照组可分自身对照组与平行对照组。
1.自身对照组自身对照就是把实验动物本身在动物实验前、后两阶段的各项相关数据,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2.平行对照组平行对照组分正对照组与负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两种。
正对照组就是对实验动物实施与实验动物相同但排除了所要观察的目的因子(如治疗手段或药物)的处理,负对照组则不作任何处理,这种方法就就是平行对照组。
例如要观察某种药物的药效,对实验组动物采用肌肉注射的给药方法;正对照组动物同样进行肌肉注射,但注射的不就是药物而就是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以便排除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可能产生的影响;负对照组动物则不进行肌肉注射,并与实验组动物与正对照组动物在相同的环境与条件下饲养,作为空白对照。
二、标记编号对随机分组后的实验动物进行标记编号,就是动物实验准备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
标记编号方法应保证编号不对动物生理或实验反应产生影响,且号码清楚、易认、耐久与适用。
目前常用的标记编号方法有染色法、耳孔法、烙印法、挂牌法等标记编号方式。
此外还有针刺法、断趾编号法、剪尾编号法、被毛剪号法、笼子编号法等。
(一)染色法染色法就是用化学药品在实验动物身体明显的部位,如被毛、四肢等处进行涂染,以染色部位、颜色不同来标记区分实验动物,就是最常用、最易掌握的经济犯罪分子方法。
1. 常用染色剂(1)3% ~ 5%苦味酸溶液,可染成黄色。
(2)0、5% 中性红或品红溶液,可染成红色。
(3)2%硝酸银溶液,可染成咖啡色(涂染后在可见光下暴露十分钟)。
(4)煤焦油酒精溶液,可染成黑色。
统计学随机分组公式

统计学随机分组公式
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一门学科。
其中一个重要的统计方法是随机分组,它被广泛应用于实验设计、调查研究等领域。
随机分组的目的是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参与者或观察对象分配到不同的组别,以减少实验或研究结果的偏倚。
随机分组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受到个体特征或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通过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别,可以减少个体特征在不同组别间的差异,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在进行随机分组时,需要使用随机数生成器来确保分组的随机性。
随机数生成器可以生成一系列随机数,这些随机数在统计学上具有均匀分布的特征。
通过将参与者按照随机数的大小顺序进行分组,可以确保每个组别都具有相似的特征分布。
为了更好地理解随机分组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要研究某种新药对患者的疗效,我们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新药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即没有药效的虚假治疗)。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我们可以判断新药的有效性。
在进行随机分组时,我们可以使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一系列随机数,然后按照这些随机数的大小将患者分配到不同的组别。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确保每个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别,从而减少了
个体特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随机分组在统计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减少实验结果的偏倚,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通过随机分组,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某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掌握随机分组的方法和原理对于统计学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实验动物随机分组方法.

2009年第4期畜牧兽医科技信息进行动物实验时,统计学要求各实验组间除实验处理因素外,其它条件都完全相同,但事实上不可能完全做到,就是同一种动物而言,即使品系、年龄、窝别、性别、生活条件完全一致,对药物的反应仍不可能完全一致,差异是绝对的,一致是相对的。
减少差异的办法除精选实验动物(或材料外,就是实行严格的随机原则进行安排,使正性和负性影响随机地分配到各组,得到平衡,而不受任何主观愿望的影响。
应避免人为因素随机把所有动物编号,然后令其双数为A 组(实验组,单数为B 组(对照组即可或反之,常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完全随机化的分组。
若手边没有随机数字表可用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字,每当按下2ndF (第二功能键和RND (随机数字键时,就会产生0.000~0.999的随机数字,可将显示的数前两个小数位用作一个样本个体。
研究人员也可将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字制作成随机数字表。
从随机数字表任意点开始选取连续的数字,原则自定,可横读、竖读、按斜角线读取。
将动物编号后进行随机分组要根据组数来进行,具体较复杂,以下结合实例说明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的方法。
1配对比较法随机分组在将实验动物分成两组时适用。
是指在分配动物之前,先将动物按性别、年龄、体重、胎别或其它有关因素加以配对,以基本相同的两个动物为一对配成若干对,然后,再将每一对动物随机分配于两组中,这样两组动物数必然相同,而且它们的胎别、性别、年龄以及体重等根本情况也基本相同,从而尽可能减少两组动物的生物差异性。
如,20只动物分成A 、B 两组,将动物按如上所述方法分成十对,每对编号1、2,从随机数字表连续抄录十个数,奇数则该对第一只动物入A 组,第2只入B 组;如为偶数,则该对第一只动物入B 组,第2只入A 组。
2随机区组法随机分组是配对设计的扩大,将动物分成3组以上时适用。
先将动物配成若干个区组(或窝后,再把每区组动物随机分配各试验组去。
如20只动物,按随机区组法分成A 、B 、C 、D 四组。
统计学随机分组(实验动物含小鼠)

什么是随机数表?也称乱数表,由计算机随机 生成的从0到9十个数字所组成的数表,每个 数字在表中出现的次数概率基本相同。分组时, 需要借用这个工具,实现随机分配。
方法一:完全随机设计
通过随机数字表或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动物 不加区分地随机分组[5];
适用范围:所有动物必须是“同质”或者近似 “同质”。也就是说所有的动物性别、体重及 其他相关因素(如荷瘤体积)是一样的,或是
完全随机法分组举例
优点:操作简单,且能实现随机分配的原则; 缺点:一是过程比较繁琐,通常一次操作不能使各组的数 目相等,需要调整;数目太多不易快速实现分组;且若动 物间有较大差异,如体重区间较大,则不适用这种方法。
方法二:随机区组设计
然而如果一批小鼠中,小的有18g的,大的有 30g的,体重相差比较大,若按上述完全随机 方法分配到各组,很可能有的组分到体重特别 大的,有的组分到特别小的。这样难以保证平 均分配,因此随机区组设计应运而生。
阳性对照组:通常是给予疾病模型动物已知应 该有效的药物或者其他有效因素的处理;目的 是对比某受试药物与阳性药物对比,是否有效; 举例:已知阿霉素对乳腺癌肿瘤生长有抑制作 用,因此我们可以选用阿霉素作为阳性对照, 来判断此受试药物的治疗效果。
问题二: 每组几只合适?
动物实验设计应遵循实行“3R原则”,包括 实验动物的替代、减少和优化原则,其中减少 即指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查阅文献,并 未发现对实验动物数目有绝对要求,但在减少 的同时,一定要满足统计学要求。统计学上要 求一般至少每组有6个可用数据,才有意义。
按编号称重,记录每只小鼠体重。
按动物体重顺序依次重新编号。
共分为5个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 组,给药组(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 给药组(高剂量),每组10只。第一区组 1,2,3,4,5;第二区组6,7,8,9,10,依次类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举例:有40只SD大鼠,重量在180-220克之间,需要分为4组,即 每组10只(甲乙丙丁),应先将动物按体重配成若干个区组,再把 每区组动物随机分配各组。
• 方法一:完全随机设计 •
• 通过随机数字表或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动物不 加区分地随机分组[5];
•
• 适用范围:所有动物必须是“同质”或者近似“ 同质”。也就是说所有的动物性别、体重及其他 相关因素(如荷瘤体积)是一样的,或是近似的 。
操作步骤:
• 编号: 将实验动物从1 到N 编号,一般可以可按体重大小编号; • 获取随机数字: 从随机数字表中任意一个数开始,沿同一方向顺序
•
动物分组
• 一般需要遵循对照和随机的原则,这里主要关 乎2个问题,一是如何设计对照组?二是如何 保证动物随机地分配到这些组中?
问题一: 如何设置对照组?
• 为了保证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数据,分组的第一个设计原则便是要设立对照组 。一般观察一个药物或者某种外界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需要设置3组对照 ,空白对照组(负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对照组)和阳性 对照组[2]。
•
• 首先,进行大鼠称重,按顺序排序; • 分区组:尝试可将这些大鼠按体重分为4个区组(假设180~190g/8
只,190-200g/12只,200-210g/16只,210-220g/4只),即4窝, 分区时每窝的数量至少大于4; • 编号:依次对这4窝大鼠编号,第一窝1、2、3、4…8,以此类推, 编号到40; • 随机分配区组1:将这8只随机分配给4组,每组各2只,分组方法即 采用上述随机数字表,按随机数余数分配到每个组; • 随机分配剩余3个区组,方法同上
问题二: 每组几只合适?
• 动物实验设计应遵循实行“3R原则”,包括实 验动物的替代、减少和优化原则,其中减少即 指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查阅文献,并未 发现对实验动物数目有绝对要求,但在减少的 同时,一定要满足统计学要求。统计学上要求 一般至少每组有6个可用数据,才有意义。
• 一般小鼠的每组一般不少于10只; • 一般大鼠每组不少于6只; • 大动物等级越高,价格越贵,根据情况可适当
• 阳性对照组:通常是给予疾病模型动物已知应该有效的药物或者其他有效因 素的处理;目的是对比某受试药物与阳性药物对比,是否有效;举例:已知 阿霉素对乳腺癌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选用阿霉素作为阳性对 照,来判断此受试药物的治疗效果。
• 阳性对照组:通常是给予疾病模型动物已知应 该有效的药物或者其他有效因素的处理;目的 是对比某受试药物与阳性药物对比,是否有效 ;举例:已知阿霉素对乳腺癌肿瘤生长有抑制 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选用阿霉素作为阳性对照 ,来判断此受试药物的治疗效果。
获取N个随机数字; • 求余数: 随机数除以组数求余数,若整除则余数取组数; • 分组: 按余数分组; • 调整: 如不均分,继续按顺序抄下一个随机数,除数变为数目最多
的那组的数字a,得到的余数作为被抽的序号(若整除则余数为a), 直到调到相等为止。 • 举例将15只小鼠分为3组:先按体重大小给动物编号,然后利用随 机表连续抄取15个数字,然后以组数3求余数,即除以3,余数1、2 、3分别代表进入甲、乙及丙组。然而得甲组多一只(6只),查随 机数字表,下一个随机数字为55。55/6余1,因此,将第1 例从甲组 调整到丙组中去。
• 空白对照组:指不经任何处理的实验动物,目的是为了突出正常动物与疾病 动物之间有何差别;如研究某种药物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该组即为未 患有糖尿病的野生型小鼠,必要时可以给予生理盐水或其它药物的溶剂等。
• 模型对照组:即疾病动物模型,给予阴性处理;目的是观察与治疗组相比, 药效如何及在疾病状态下的动物表现;如要观察某种药物是否对乳腺癌有治 疗效果,治疗组动物需要腹腔给药,模型组则是注射同等剂量的不包括药物 的溶剂,如生理盐水;
完全随机法分组举例
优点:操作简单,且能实现随机分配的原则; 缺点:一是过程比较繁琐,通常一次操作不能使各组的数 目相等,需要调整;数目太多不易快速实现分组;且若动 物间有较大差异,如体重区间较大,则不适用这种方法。
方法二:随机区组设计
• 然而如果一批小鼠中,小的有18g的,大的有30g的, 体重相差比较大,若按上述完全随机方法分配到各组, 很可能有的组分到体重特别大的,有的组分到特别小的 。这样难以保证平均分配,因此随机区组设计应运而生 。
减少,但一般不能少于4-5只。
•
问题三: 如何进行随机分配?
• 根本不同的实验目的,实验对象,分组时常用的 方法有: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等[3-4]。 实现随机分组时需要利用随机数字表以及随机数 余数分组法。
•
• 什么是随机数表?也称乱数表,由计算机随机生 成的从0到9十个数字所组成的数表,每个数字在 表中出现的次数概率基本相同。分组时,需要借 用这个工具,实现随机分配。
• 按编号称重,记录每只小鼠体重。 • 按动物体重顺序依次重新编号。 • 共分为5个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药组(低剂量),给
药组(中剂量),给药组(高剂量),每组10只。第一区组1,2,3,4,5;第 二区组6,7,8,9,10,依次类推。 • 在随机数表上任意指定一个点抄录数字,抄录的数字个数等于区组数减1 并以横向的顺序抄录数字,如5个区组就抄录4个数字。以后的区组按顺序 依次抄录数字。 • 每个区组的随机数字除以5,得到的余数可为0,1,2,3和4.余数1分配到A组 ;余数2分配到B组;余数3分配到C组;余数4分配到D组;余数0分配到E 组。如2个编号的余数相同,后一个编号的分配依次后退1组。区组第5个 数字为填补余缺,组内缺那组就填入哪组。 • 把上表整理,则各组动物编号为:(见下表),并用苦味酸重新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