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单正规书写要求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料。
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的了解病人病情,同时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的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
一般体温单的书写规范如下: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
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2)40℃-42℃之间的记录:40℃-42℃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临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
在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每字占一格。
如:入出分转死院院娩入亡二十八十时时时一十三二时分十十八分分分在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
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
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
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
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
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
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Ⅱ6/1 7/2 8/3 9/4 10/5。
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b.填写“手术后日数”用红墨水笔,第一次手术写手术⑴;以手术的次日为手术后的第一日,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填写至14日止;如14日内再次手术,手术当日写手术⑵。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料。
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的了解病人病情,同时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的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
一般体温单的书写规范如下: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
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2)40℃-42℃之间的记录:40℃-42℃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临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
在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每字占一格。
如:入出分转死院院娩入亡二十八十时时时一十三二时分十十八分分分在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
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
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
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
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
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
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Ⅱ6/1 7/2 8/3 9/4 10/5。
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b.填写“手术后日数”用红墨水笔,第一次手术写手术⑴;以手术的次日为手术后的第一日,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填写至14日止;如14日内再次手术,手术当日写手术⑵。
体温单的书写要求

8.采用“人工低温”的病人,体温单上记录实际所 测得的体温,而不是写“体温不升”。
体温绘制
9.如同时采用多种降温方式,体温单上只记录其中一种物理 降温方式,其它的方法在护理记录单上做详细记录。 10.患者如外出拒测或因外出进行诊疗活动以及请假而未测体 温 , 在 34----35℃ 之 间 用 蓝 笔 写 “ 拒 测 ” 、 “ 请 假 ” 、 “ 外 出”,前后两次体温断开不连;患者请假离院,要履行相应 的请假手续,护士方可在体温单上注明“请假”,患者未经 批准,私自外出,应在相应时间栏内写明“外出”,护理记 录单上记录离院及返院时间,病人请假或外出,在其返院回 病房时立即补测体温、脉搏、呼吸并记录在体温单上,其前 后体温、脉搏不相连。
体温绘制
4.如果在两个时间段之间病人发热,所测体温记 录在两个时间段的纵格线上,腋温用X表示,降 温体温以红圈记录在同一纵格线,以红虚线与 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5.使用温箱保暖、降温毯、降温机应在35℃以下 用蓝笔填写,格式同使用“呼吸机”记录字样 。
体温绘制
6.体温低于35℃,则在35℃线以下用蓝笔填写“体 温不升”,前后体温不连线,(新生儿按实际所 测得的体温填写)。
T、P、R、BP测量常规
3.7岁以下儿童免测P,R,BP,7岁以上测P, 14岁以上测BP(特殊情况除外),新生儿每周 测体重2次,每周更换体温单时需增加年龄7天。 4.转科病人,接收科室应常规做“四查”(T、 P、R、BP)并记录于体温单上,如果体温单 填写“转入”的时间段内有监测数字填写,应将 “四查”的数据记录于护理记录。
体温绘制
1. 体 温 用 蓝 笔 绘 制 , 腋 温 — 蓝 叉 ( X ) , 肛 温 — 蓝 圈 (O),口温—蓝点(●)。 2.每小格=0.2℃,相邻两次体温用蓝笔相连,若体温在 粗线上不必连线。 3.高热降温:30分钟后测体温并以红圆圈记录在同一 纵格,以红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用蓝笔在35℃ 以下记录其物理降温措施(温箱保暖同样记录),下 次体温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如高热经多次降温措施 后仍持续不降,受体温记录空间的限制,须将体温变 化及处理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体温单书写要求

体温单书写要求一、眉栏1、用蓝色钢笔填写姓名、年龄、病室、床号、住院号等项目。
2、填写“日期”栏时,每页第1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6天只填日。
如在6天中遇有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则填写月、日或年、月、日。
3、“住院日数”从入院日起连续写至出院日。
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
4、“手术后天数”的记录用红钢笔填写,以手术次日为第1日,用阿拉伯数字“1、2、3……”连续写至14日至。
若在14天内行第二次手术,则停写第一次手术天数,在第二次手术当日填写Ⅱ-0,依次填写到14日为止。
二、40~42℃之间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用红钢笔在相应日期和时间栏内纵行填写入院、手术、转科、出院的时间。
2、填写方法及位置纵行写:“入院——九时三十分”“手术——十时”,。
如果时间与体温单上的整点时间不相等时,填写在靠近侧的时间栏内,如“十一时入院”,则填写在“10”栏内,下午“十三时”手术,则填写在“14”栏内。
三、体温、脉搏每次测得的体温、脉搏数值在相应坐标点上标出,以直线与前次连接,形成曲线图形。
标记时要求点圆、线直。
1、体温曲线的绘制体温一律以实际测量所得数值标记。
(1)所测体温用蓝色笔绘制在体温单上,标记符号为蓝色“×”,相邻两次体温用蓝线相连。
(2)高热患者做物理降温后半个小时需要重测体温,测得体温以红色“○”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次测得体温仍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2、脉率(心率)曲线的绘制(1)标记方法:脉率以红色“●”、心率以红色“○”表示,相邻脉率或心率用红线相连。
(2)脉搏短绌时,在脉率和心率两曲线之间用红笔划直线填满。
(3)体温与脉搏重叠时,则先绘制体温,再绘制脉搏,在蓝叉外划一红圈。
四、底栏填写底栏的内容包括血压、体重、尿量、大便次数、出入液量、其它等。
用蓝钢笔填写。
数据用阿拉伯数字记录,一律免写计量单位。
1、大便次数每24h记录一次,记录前一日大便次数,如未排便,则记录为“0”;灌肠符号为“E”“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标准

体温单的书写规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料。
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淸晰的了解病人病情,同时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的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
一般体温单的书写规如下: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
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2) 40°C-42°C之间的记录:40P—42T橫线之间用于记录患临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
在相应时间栏, 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每字占一格。
如:在40〜42乜之间的相应时间栏,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
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
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4(TC—42P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TC -42°C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 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 时X分”的方式表述。
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写II,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
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II,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
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II6/1 7/2 8/3 9/4 10/5。
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b.填写“手术后日数”用红墨水笔,第一次手术写手术(1);以手术的次日为手术后的第一日,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填写至14日止;如14日再次手术,手术当日写手术(2)。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体温单的书写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料。
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的了解病人病情,同时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的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
一般体温单的书写规范如下: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
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2)40℃-42℃之间的记录:40℃-42℃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临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
在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每字占一格。
如:入出分转死院院娩入亡二十八十时时时一十三二时分十十八分分分在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
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
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
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 分”的方式表述。
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
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
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Ⅱ 6/1 7/2 8/3 9/4 10/5。
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体温单书写要求及格式

第四节体温单书写要求及格式体温单用于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其他情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手术后天数、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住院周数等。
主要由护士填写,住院期间体温单排列在病历最前面。
一、体温单的书写要求(一)体温单的眉栏项目、日期及页数均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
各眉栏项目应填写齐全,字迹清晰。
(二)在体温单40~42℃之间的相应格内用红色笔纵式填写入院、分娩、手术、转入、转出、出院、死亡及请假等项目。
(三)体温单的每页第1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6天不填年、月,只填日。
如在本页当中跨越月或年度,则应填写月、日或年、月、日。
(四)体温单34℃以下各栏目,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
(五)手术后日数连续填写10天,如在10天内又做手术,则第二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第一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填写。
例:第一次手术1天又做第二次手术即写1(2),1/2,2/3,3/4……10/11,连续写至末次手术的第10天。
(六)患者因做特殊检查或其他原因而未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时,应补试并填入体温单相应栏内。
患者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者,须经医师批准书写医嘱并记录在交接班报告上。
其外出时间,护士不测试和绘制体温、脉搏、呼吸,返院后的体温、脉搏与外出前不相连。
(七)体温在35℃(含35℃)以下者,可在35℃横线下用碳素墨水笔写上“不升”两字,不与下次测试的体温、脉搏相连。
二、体温、脉搏、呼吸、大便等的记录(一)体温的记录1.体温曲线用蓝色笔绘制,以“×”表示腋温,以“⊙”表示肛温,以“●”表示口温。
2.降温后的体温是以红圈“○”表示,再用红色笔画虚线连接降温前体温,下次所试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3.如患者高热经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受体温单记录空间的限制,需将体温单变化情况记录在体温记录本中。
4.常规体温每日15:00测试1次。
当日手术患者7:00、19:00各加试1次;手术后3天内每天常规测试2次(7:00、15:00)。
体温单书写规范

体温单书写规范体温单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关情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日期、住院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入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皮试、页码等;按照体温单项目分为眉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填写要求如下:一、眉栏、项目栏均使用黑色水性笔书写;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二、眉栏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日期、住院号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如遇转科/转床时科别、病区、床号用箭头表示;三、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产后天数的书写:1.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0-03-26;每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3-26,其余只填写日期;2.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例如:第1次手术后第5天进行第2次手术,手术次日记为1/61代表第二次手术第一天,6代表第一次手术的第六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3次手术,例如:第1次手术后第7天,第2次手术后第2天,进行第三次手术,手术次日记为1/3/81代表第三次手术第一天,3代表第二次手术第三天,8代表第一次手术的第八天;以此类推;所有手术患者须填写手术后天数,包括介入手术患者;4.产后天数:自分娩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四、生命体征绘制栏: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一记录频次1. 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正常后每天一次;2.住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大便次数一次;3.病危/病重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六次;4.发热患者:腋温正常范围 ,腋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每天四次,连续三天测得腋温℃以下改为每天一次;腋温高于℃,测体温、脉搏、呼吸每天六次,连续测量体温六次降至℃以下改每日四次,降温30分钟需要复测体温并记录;5.手术患者前一天18:00和术晨06:00测量一次T、P、R、BP,术后每日四次,连续3天,正常后每天一次;二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三体温1.体温符号:口温以黑色“●”表示,腋温以“×”表示,肛温以“○”表示;国家卫生部规定以蓝色表示2.每小格为℃,按实际测量度数,记录在体温单35℃-42℃之间,相邻温度用直线相连;国家卫生部规定以蓝色表示3.体温不升时,将“不升”二字记录在35℃-34℃之间的空格内,定格记录;4.患者如拒测或因外出进行诊疗活动而未测体温,在35℃-34℃之间用黑笔写“拒测”、“外出”,前后两次体温断开不连接;如果患者连续拒测体温请及时与上级护士和主管医生汇报,如外出检查在返回病房后及时补测体温并记录相应的时间栏内;5.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量的体温以圆圈“○”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以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如物理降温后体温不变,在原体温外划“○”,例如:“ⓧ”;国家卫生部规定为红色四脉搏1.脉搏符号:脉搏用圆点“●”表示,每小格为4次/分,相邻的脉搏以直线相连;心率用圆圈“○”表示,相邻心率之间也用直线相连;脉搏短绌患者测脉搏同时必须测量心率;国家卫生部规定为红色表示2.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划体温符号,再在体温符号外划圆圈“○”;国家卫生部规定为红色表示4.心率超过180次时,受体温单格式限制,需将心率变化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五呼吸1. 在呼吸栏内以阿拉伯数字表述每分钟呼吸次数,如每日记录呼吸2次以上,应当在相应的栏目内上下交错记录,第1次呼吸应当记录在上方;国家卫生部规定为红色表示2.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以®表示,在体温单呼吸栏内用®表示,不需要记录频次;五、血压、体重、大便、入量、出量、身高、皮试、空格栏的记录要求:一血压1.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并记录血压,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并记录,每周至少一次;2.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单位: 毫米汞柱mmHg;3.如为下肢血压应当标注,例如:150/90下肢;二入量1记录频次:应当将前一日07:00-07:0024小时总入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2单位:毫升ml;三出量1记录频次:应当将前一日07:00-07:0024小时总出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2单位:毫升ml;四大便1记录频次:应当将前1日24小时大便次数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2特殊情况:患者无大便,以“0”表示;灌肠后大便以“E”表示,分子记录大便次数,例: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0/E表示灌肠后无排便;11/E表示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又排便1次;“※”表示大便失禁,“☆”表示人工肛门;3单位:次/日;五尿量:如为导尿,尿量则以“ml/c”;小便失禁时用“※”表示;六体重1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体重并记录,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并记录,每周至少一次;2特殊情况:如因病情重或特殊原因不能测量者,在体重内可填上“卧床”3单位:公斤kg;七身高1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身高并记录;2单位:厘米cm;八皮试如患者药物过敏,可用黑色笔写药物名称及括号,阳性可用红笔写“+”表示,例如:青霉素+; 阴性可用黑笔写“-”表示;例如:青霉素-;如果同一天做几种药物过敏试验九空格栏可作为需观察增加内容和项目,如记录管路引流量情况等;参考文献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25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温单正规书写要求1、一般项目,如姓名、年龄、入院日期、病房、住院号、床号均应使用蓝色水笔填写。
2、填写住院日期时第一页的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例如2007-1-2,其余6天不填写年、月,只填写日期。
如在6天中遇到新的年度或月份开始时,则应填写年、月、日或月、日,换页时填写月份、日期(一月份不应写元月)。
3、在40~42摄氏度的区域于当日相应时间格内,用红色水笔顶格竖写以下各项。
(1)入院时间入院于X点X分。
(2)手术时间手术于X点X分。
(3)转科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转入于X点X分(转出科室不必填写)。
(4)分娩时间分娩于X点X分。
(5)出院时间出院于X点X分。
(6)死亡时间死亡于X点X
分。
(7)中医科应加上节气标记。
4、体温用铅笔表示,脉搏、心率、呼吸用红铅笔标识。
(1)体温临床常简写成“T”。
有以下几种。
①腋下温度以蓝色“×”表示。
②口腔温度以蓝色“﹒”表示。
③直肠温度以蓝色“○”表示。
④物理降温30min后所测的体温以红圈表示如“○”,并用红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纵行相连。
下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⑤两次体温之间以蓝线相连,在同一读数时也要用蓝线相连。
⑵脉搏临床常简写成“P”。
以红点表示如“﹒”,两次之间以红线相连,两次脉搏同一读数也要用红线相连。
如与体温相遇时应先画体温,然后以红圈画于体温外面,两次之间读数相同时用蓝线,下用红线相连,如“×=×”。
⑶心率以红圈表示,如“○”两次心率以红线相连。
当心率与脉搏两条曲线的交点重合在同一读数时,应将脉搏红点画在内,心率
以红圈画在外面,如“⊙”。
如出现绌脉,将相邻两次心率之间用红线相连,脉搏和心率之间用斜线填充。
⑷呼吸临床常简写成“R”。
在呼吸栏内;用红笔上下交错填写。
⑸体温不升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线以下。
5.在34℃ 以下表格内用红色水笔填写以下各项。
⑴大便次数用红色水笔填写在相应日期后面的小格中,如自行排便一次即写“1”如灌肠后排便一次以“1/E”表示。
如灌肠前排便一次,灌肠后又排便一次则以“11/E”表示,大便失禁以“*”表示,无排便即写“0”。
⑵每日液体出入量以毫升(ml)表示,如总入量(ml)、尿量(ml)。
夜班总结24h总量,用红色水笔填写在相应日期后面的小格中。
只写数值,不写单位,小便失禁也用“*”字记号。
有假肛者排便应记录在大便次数栏内,用红色水笔以“☆”表示。
体温单最后三格可根据需要酌情记录,如引流量、痰量、腹围等。
⑶血压“mmHg”临床常简写成“BP”。
用红色水笔填写在前一小格中,只写数值,不写单位,入院时的血压按时间分别填在相应格内。
⑷身高、体重身高以“cm”、体重以“kg”表示。
①身高用红色水笔填写在相应日期前一小格中,体重写在后一小格内,均只写数值不写单位。
②病情危重不宜测体重者应用红色水笔在相应日期的体重栏内注明“平车”二字。
⑸手术、分娩日期有手术或分娩者,应予填写。
①手术日期手术次日为术后第一天,用红色水笔填写术后天数,连续记录14d。
如果在14d内做第二次手术,分子为第二次手术后的天数,分母为第一次手术后天数,如“1/8”
②分娩时间分娩次日为第一天,一直写到出院为止。
⑹体温单页数用红色水笔填写
⑺烧伤休克患者可采用烧伤病房体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