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_第11章_从水之旅谈起单元测试题_(含答案) 沪科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同步练习(沪科版九年级) (1)doc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综合练习题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蒸发和沸腾是的两种方式。
右图中甲、乙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是沸腾时的情况。
2.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_。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形成的。
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4.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5.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灯丝中的钨升华后在灯的内壁上而成的。
(第3题图)(第4题图)(第7题图)6.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7.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
有一种新型环保冰箱就是用环戊烷替代氟里昂进行工作的。
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就会,流到冷凝器就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8.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属于升华的是;其中②、③、⑤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①、凉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二、选择题9.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南昌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0.下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1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阳光下通风的地方B.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C.晒粮食的时候,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把粮食摊开D.在缺水地区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12.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状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13.在下图中,描述晶体的熔化图象应为( )A B C D14.在下列过程中,—定要放热的是(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15.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B.冻冰的衣服变干C.清晨,花草上出现露水 D.水结成冰16.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有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 )A.铁的密度比锡小 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 D.铁的熔点比锡高17.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18.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沪科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单元测试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写出下列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名称:(1)春天早晨有时出现大雾_________ (2)湿衣服晒干了__________(3)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_______ (4)冰雪化成了水__________(5)衣橱内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后变小了_____________(6)在实验室里,常用固态的二氧化碳获得低温_____________(7)钢水变成钢锭____________ (8)冬天早晨,常常会看到霜_____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
”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_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3.如右图所示是物态的熔化图象,则(1)此物质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温度/℃熔点为_____℃。
(2)物质的熔化时间是_____min。
(3)第2min物质处于_____态,第6min物质处于_____,第10min物质处于_____态。
4.在冰箱的冷冻室内的细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在冰箱外部冷凝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前者需要___________热,后者需要___________热。
5.夏天,鸡蛋从冰箱里取出后,表面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湿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示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示数较_________,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________时要吸热。
7.夏天吃冰棒感觉到凉快和夏天人站在通风处感到凉快,这两种“凉快”形成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8.造成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第11章从水之旅谈起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卷

A、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液态的蜡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C、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D、对水和酒精的混合物加热,先大量汽化的是水
4.认识物质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它,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水银
水
酒精
凝固点[℃]
-39
0
-117
比热容[J/kg℃]
0.14×103
(3)煤未完全燃烧及大量的热散发在空气中。 (4)造成环境污染,释放的二氧化碳还会造成温室效应。
4.2×103
2.4×103
A、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体温计中用的是水银
B用来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温度为-39℃时,水银为固态
5.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
A、较大的比热容
B、较大的热值
C、较低的沸点
D、较高的凝固点
6.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水和铁块,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比后,将铁块放入水
8.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下暖和
B、在炉子上烧水,水温升高
C、放在热汤里的勺柄变热
D、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发热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的物体都有内能
B、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大
C、0℃的冰块无内能
D、0℃的冰块变成同温度的水,内能不变
10.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32
-218
沸点 t/℃ 357
100
2750
/
/
-183
(1)-200℃时,氧处于
态。
(2)水银温度计的理论测量范围是
九年级物理从水之旅谈起单元测试题

图1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关于物质熔化与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B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C 、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D 、晶体凝固时要放热且温度一直下降2.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3. 如图1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所应用的原理是A.水凝固时放热B.水汽化时吸热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D. 水蒸气凝华时放热4. 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 .冰的消融 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5. 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 .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C .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图26.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7. 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的描述属于升华的是8. 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 .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10. 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是11. 如图4;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A B C图3图4图5图6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12. 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13. 如图5;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A.熔化吸热 B.汽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液化放热14.如图6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15.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7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图7图8 图9 图1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如图8将冰放入水壶;然后不断加热;观察到冰 成水;水蒸气遇到冷的钢勺又 成水填写物态变化名称..2.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______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3. 如图9所示;一位小朋友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的水雾;这些水雾在 时 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4.已知汞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在-40℃时汞是 态;在360℃时;汞是 态..5.小明通过加热烧杯里的水来观察沸腾现象;他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画出水沸腾时气泡变化的甲、乙两种示意图;如图10;其中正确的是 ;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6. 如图11所示;是反映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图乙中的物质为________态..某物质由图甲的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的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这一过程相同的是________ 填序号..①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可看到有“白气”冒出③新鲜的蔬菜放置两天后就会变蔫三、探究实验题前13空每空2分;最后一空3分;共29分图11 图121.如图12所示;把少量的碘放烧瓶;并口加盖玻璃片;然后微微加热;瓶内出现紫色气体;这是碘 形成的;停止加热;一会儿玻璃上出现碘颗粒;这紫色气体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2.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实验过程中小明需控制、和相同..3.用如图13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图13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A .水蒸汽B .小水珠4图14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分钟..由图像可知;萘在第5分钟是 态;在第20分钟是 态..4.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5甲.. 图13 图14时间温度温度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15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3图15分: ..第11章从水之旅谈起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 C A A B C D D B A B B B B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熔化液化2.吸熔化3.汽化吸收4.固气5.甲不变6.液升华①三、探究实验题前13空每空2分;最后一空3分;共29分1.升华凝华2.温度表面积液面空气流动3.1慢 2秒表 3B 415 固固液共存4. 194 298 3减少水的质量或“增大酒精灯火焰”。
沪科版物理九年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同步测试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试题一、填空。
1、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都___热,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把小冰块放到手里,冰块会____,手有______的感觉,说明____________。
2、夏天,在教室里洒水,不一会儿,水就干了,同时我们感觉凉爽了,地上的水变干是____现象,我们感觉凉爽是因为____________。
3、喝热汤时,我们向汤面吹气来降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多油的菜汤不容易冷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水果和蔬菜往往先用塑料袋包裹起来再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这样做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
5、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会一天天减小,室外的东衣服也会变干,这些都属于______现象,这种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热。
6、利用干冰的_____特点,可使运输中的食物降温,防止腐烂变质,也可以把干冰放到某个组织上,使组织坏死,起到不“动刀”手术而治愈的目的。
7、造成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短缺和________,而引起后者的罪魁祸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冰箱的冷冻室里拿出一些碎冰块放到容器中,插入温度计,每隔1min观察记录一次数据,你会发现,刚开始,冰的温度不断____,到__℃时开始熔化,冰慢慢变___,水慢慢变___。
此过程中温度_____,待冰完全熔化成水后,温度____,9、夏日正午,烈日当头,我们观察到沥青路面发现,沥青由___变__,并合理猜想若持续吸热,最终会变成___体。
由此我们认识到,沥青是___体。
10、冬天,有的地方的工人向公路的冰面上撒盐,使冰尽快熔化,撒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从而达到尽快熔化的目的。
11、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水烧开,再改用小火,可以______。
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初中物理单元练习从水之旅谈起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D )A.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它的温度都将保持不变C.晶体的温度达到它的熔点就一定熔化D.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2、关于熔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固体在一定温度下熔解B.晶体比非晶体的熔点高C.晶体在熔解时温度不变,而非晶体在熔解时温度变化D.晶体的熔点跟凝固点相同3、(2008•潍坊)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A D )A.冬天,打开暖风B.冬天,打开冷风C.夏天,打开暖风D.夏天,打开冷风4、9.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D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均正确5、.(2005•辽宁)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D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冰袋以缓解症状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6、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C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后,内能增大,温度很高B.地面上的水使被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C.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D.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7、(拓展型:Mpemba 效应)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盛有质量完全相等的水.其中甲容器内的水温为80℃以上,乙容器内的水温在10℃左右.现将两只盛水容器同时放入温度略低于0℃的恒温箱内.关于两只容器内的水完全结成冰所需时间的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乙比甲先完成结冰B.甲比乙先完成结冰C.甲、乙同时完成结冰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简析::(1)盛有初温10℃冷水的杯,结冰要很长时间,因为水和玻璃都是热传导不良的材料,液体内部的热量很难依靠传导而有效地传递到表面.杯子里的水由于温度下降,体积膨胀,密度变小,集结在表面.所以水在表面处最先结冰,其次是向底部和四周延伸,进而形成了一个密闭的“冰壳”.这时,内层的水与外界的空气隔绝,只能依靠传导和辐射来散热,所以冷却的速率很小,阻止或延缓了继续下降的正常进行.另外由于水结冰时体积要膨胀,已经形成的“冰壳”也对进一步结冰起着某种约束或抑制作用.(2)盛有初温80℃热水的杯,冷冻的时间相对来说要少得多,看到的现象是表面的冰层总不能连成冰盖,看不到“冰壳”形成的现象,只是沿冰水的界面向液体内生长出针状的冰晶(在初温低于12℃时,看不到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冰晶由细变粗,这是因为初温高的热水,上层水冷却后密度变大向下流动,形成了液体内部的对流,使水分子围绕着各自的“结晶中心”结成冰.。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单元知能整合测试 沪科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单元知能整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05·毕节地区)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凝固2、(05·北京西城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冬天从人们口中呼出"白气" B.夏天在自来水管的外壁上出现水珠C.打开衣箱,发现箱中的樟脑球变小了 D.把洗过的衣服挂起来,衣服很快就变干了3、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放在火炉边的一小块冰一会儿不见了B、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了C、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内表面出现的冰花D、花盆中潮湿的泥土变干了4、(05·浙江金华)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A.汽化放热B.汽化吸热C.凝固放热D.熔化吸热5、(04·成都课改区)下列物态变化的例子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清晨河面上出现薄雾C、冬天农家的屋顶上铺了一层霜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6、(05·广东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B. 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C. 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D.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7、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11—1所示的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1 图11—2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B、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D、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8、(05·泰州市)如图11—2所示,是在做"观察某种固态晶体熔化"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所描绘的图像. 由该图像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还可以知道 ( )A.图像上BC段表明,这段时间内晶体温度不变,是由于不从外界吸热B.图像上BC段表明,这段时间内晶体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C.比较图像上AB和CD段可知,该晶体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大D.比较图像上AB和CD段可知,该晶体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小9、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D、水停止蒸发了10、(2004 无锡)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11、(05·温州自然科学卷)如图11—3,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包有湿棉球的示数较低,原因是()图11—3A.水蒸发放热 B.水蒸发吸热C.水凝固放热 D.水凝固吸热12、(05·常州市)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13、(05·淮安金湖)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的缘故;通常情况下炒菜比腌菜咸得快,这一现象表明:14、(05·镇江市)仔细观察图11—4中"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图11—4 图11—515、(05·南通市海门卷)图11—5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的①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热,②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同时伴随着放热.16、(04·南昌市)如图11—6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信息二:;信息三:·图11—6 图11—717、( 04·乌鲁木齐)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的化学性质。
物理初三沪科版第11章(从水之旅谈起)测试卷

物理初三沪科版第11章(从水之旅谈起)测试卷〔考试范围:ZH11;卷面分值:100分;做题时间:60min 〕【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正常体温是〔〕。
〔A 〕0℃〔B 〕20℃〔C 〕37℃〔D 〕100℃2、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冰放在手心,一会儿,冰块化成一堆水,那个物态变化过程叫〔〕。
〔A 〕熔化〔B 〕凝固〔C 〕升华〔D 〕凝华3、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如图1〕,这是因为早晨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A 〕熔化现象〔B 〕凝固现象〔C 〕汽化现象〔D 〕液化现象4、冬天,将一杯水放在室外,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
〔设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A 〕水要吸收热量〔B 〕水要放出热量〔C 〕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0℃〔D 〕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5、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露水晶莹〔C 〕秋天,薄雾缥缈〔D 〕冬天,瑞雪纷飞6、关于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方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 〕基本上由液态变为气态〔B 〕都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C 〕都需要吸热〔D 〕蒸发只在液面上进行,沸腾在液面和内部同时进行7、古代诗经中《蒹葭》是一首特别优美的诗篇,在诗中为借助秋水蒹葭,为营造了一种凄清、哀伤的氛围。
诗中写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其中对“白露为霜”同学在讨论中,认为不符合物理事实,理由是〔〕。
〔A 〕霜是天上直截了当落下来的〔B 〕霜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形成的〔C 〕霜是地表面小水珠在温度迅速下降时,凝固成的小冰块〔D 〕霜并不是由露结成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迅速下降时凝华而成8、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常能够看到“白气”,这是〔〕。
〔A 〕冰箱中的水蒸气冒出〔B 〕冰箱中的霜升华而成的水蒸气〔C 〕冰箱中的水遇到高温汽化而成的水蒸气〔D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9、以下选项中,对水没有污染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图2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 关于物质熔化与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B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 C 、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D 、晶体凝固时要放热且温度一直下降
2.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
3. 如图1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
所应用的原理是( )
A.水凝固时放热
B.水汽化时吸热
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D. 水蒸气凝华时放热
4. 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 .冰的消融 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 5. 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 .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 .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
D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6.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7. 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的描述属于升华的是( )
8. 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 .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
D .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图4
图5
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D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10. 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是( )
《
11. 如图4,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
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
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 .液化
B .凝华
C .汽化
D .升华
、。
12. 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
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
A.蒸发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13. 如图5,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 ) A .熔化吸热 B .汽化吸热 C .升华吸热 D .液化放热
14.如图6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 .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 .CD 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 .物质的初温是40℃
D .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15.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7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
C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A B C D 图3
图6
图8 图9
;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如图8将冰放入水壶,然后不断加热,观察到冰 成水,水蒸气遇到冷的钢勺又 成水(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______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3. 如图9所示,一位小朋友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
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的水雾,这些水雾在 时 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
4.已知汞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在-40℃时汞是 态,在360℃时,汞是 态。
-
5.小明通过加热烧杯里的水来观察沸腾现象,他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画出水沸腾时气泡变化的甲、乙两种示意图,如图10,其中正确的是 ,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6. 如图11所示,是反映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
图乙中的物质为________态。
某物质由图甲的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的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这一过程相同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
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可看到有“白气”冒出 ③新鲜的蔬菜放置两天后就会变蔫
)
图7
图11 图12
三、探究实验题(前13空每空2分,最后一空3分,共29分 )
1.如图12所示,把少量的碘放烧瓶,并口加盖玻璃片,然后微微加热,瓶内出现紫色气体,这是碘 形成的;停止加热,一会儿玻璃上出现碘颗粒,这紫色气体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2.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
实验过程中小明需控制、和相同。
3.用如图13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13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 .水蒸汽
B .小水珠
(4)图14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
由图像可知,萘在第5分钟是 态,在第20分钟是 态。
4.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5甲。
—
`
图13 图14
时间/min
温度计
温度/℃
图15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15丙)。
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
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
第11章从水之旅谈起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熔化液化
2.吸熔化
3.汽化吸收
4.固气
5.甲不变
6.液升华①
三、探究实验题(前13空每空2分,最后一空3分,共29分)
1.升华凝华
2.温度表面积液面空气流动
3.(1)慢(2)秒表(3)B (4)15 固固液共存
4. (1)94 (2)98 (3)减少水的质量(或“增大酒精灯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