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铁路站场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站场工程施工方案

铁路站场工程施工方案1.站场工程概况本标段设越行站1座。
禾家村站设计范围为DK218+400~DK220+300.8,中心里程是DK219+400。
车站正线按速度目标值200Km/h设计,禾家村车站较既有车站位置向焦柳线焦作方向平移1.3km,仍布置为直线车站,车站按焦柳场、黔张常场两场并场布置,车站共设8条到发线(含3条正线),其中焦柳场设到发场4条,黔张常场设到发线4条,车站东端两场间设牵出线1条,有效长290m,以满足摘挂车灵活作业的要求,设50m*5m*0.3m 行车站台1座。
站场主要工程量见表1-1。
表1-1站场建筑及站场附属工程工程量表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站台墙 米 50栅栏 米 2890道路(砼路面) 平方米 1800排水沟 米 4677综合电缆槽 米 9641电力电缆槽 米 8126电缆井 座 962.站场建筑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为确保工期,在具备施工条件后马上开工,进行平行施工;各单位工程按其平面结构特点划分流水段进行流水施工,合理配置人力以达到最优的施工效果。
道路等附属工程在各站场房屋施工到装修阶段后分片、分段开始进行,确保按工期要求完工。
钢筋在施工现场搭设加工棚进行加工,分类堆放,在现场进行绑扎;钢筋的连接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
3.站场建筑及附属工程施工顺序本标段站场及相关工程由路基综合队进行施工。
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征地拆迁→基底处理及站场土石方施工→站场站台墙及站内附属工程施工→站场道路施工及道路附属工程施工。
现场布置规划设计尽量利用站场所在区域现有道路、场地设施,加以利用拓宽改造,以节约土地,尽量减少临时工程的投入。
现场布置要符合安全生产的原则。
站场工程施工积极与房建、给排水等专业协调,减少相互间施工干扰。
站台墙、排水沟等工程按照业主规定的工期确保完成。
4.站场建筑及附属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本标段旅客站台墙采用浆砌毛石砌筑。
浆砌片石混凝土站台墙浆砌片石站台墙采用混合砂浆砌筑,外侧基础以上外露部分用1:3水泥砂浆勾缝,按设计要求设置变形缝,砌石圬工规格及强度按照铁路砌石规定施工,站台墙内及墙趾前回填土分层紧密夯实。
铁路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概述 (1)1.1 编制依据、原则、范畴 (1)1.2 工程概况 (2)1.3 施工预备及临时设施 (4)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劳务组织 (5)2.1 组织机构 (5)2.2 劳务组织 (7)2.3 工期安排 (7)第三章要紧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7)3.1 概述 (7)3.2 正线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及质量检测操纵 (7)3.3 过渡段 (25)3.4 路基边坡防护 (32)3.5 路基排水 (33)3.6 路基相关工程及附属设施 (34)3.7 路基变形监测与分析 (40)3.8 施工技术措施 (44)3.9 路基沉降变形、路堑高边坡变形操纵措施 (45)3.10为达到路基填料标准、压实标准所采取的措施 (46)3.11 路基相关工程施工、箱梁运架梁保证路基整体稳固及安全的技术措施 (49)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50)4.1 质量保证体系 (50)4.2 组织保证措施 (53)4.3 技术保证措施 (55)4.4 要紧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5)第五章安全保证措施 (57)5.1 组织机构 (57)5.2 治理制度 (57)5.3 工作职责 (59)5.4 安全技术措施 (59)5.4.2安全检查制度 (59)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 (61)第七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62)7.1 雨季施工措施 (62)7.2 冬期施工措施 (65)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 (65)第九章环境爱护措施 (66)第一章概述1.1编制依据、原则、范畴1.1.1 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至**客运专线***段施工设计文件。
2、项目治理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调查情形;3、国家和铁道部颁发的与本工程有关的铁路客运专线技术标准、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规程、定额等资料;规范4、项目的施工治理能力及类似工程的施工体会;5、国家、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有关部门在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民健康、环境爱护及土地征用方面的具体规定;1.1.2 编制原则依照项目治理部对本工程的要求,依据工程特点,自然社会等因素,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形,在施工组织中,立足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作业,推行全面质量治理,进度安排综合考虑工期、队伍状况和机械设备配备实力等因素,稳中求快,追求综合进度。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哈家咀段路基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依据本工程队的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2)至中川机场线路施工设计图。
3)《铁路路基设计规》TB10001—200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现场踏勘、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5)国家法律、法规及省有关规定和当地民众的民俗风情。
二编制原则1)遵守国家和省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要求。
2)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保、水保等保护工作。
3)认真做好施工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施工方案比选,因地制宜的制定施工方案。
4)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以求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的统一。
5)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实施性、可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三编制围新建至中川机场铁路项目哈家咀段路基DK40+500~DK41+801.23、DK42+471.60~DK42+753.30段围的路基工程。
四工程概况本段路基工点位于市永登县树坪镇,线路与机场高速及201省道并行。
DK40+500~DK41+801.23段位于碱沟河谷阶地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河谷切割较深,工程与河床平行,行走于碱沟一级阶地上。
DK42+471.60~DK42+753.30段位于麻沙沟阶地区,该段谷地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河谷宽约100~400m,高程1681~1796m。
工程与沟床近平行,行走于麻沙沟一阶级地上。
工点处涉及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细沙、中砂、砾砂、细圆砾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冲击细圆砾土,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中新统泥岩夹砂岩。
本工点围路基施工分两段完成:第一段起讫里程为DK40+500~DK41+801.23,长1606.5m。
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编制依据 02、编制范围 (1)3、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 (1)4、总体施工方案及临时工程 (3)4.1总体施工方案、工艺及方法 (3)..................................................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临时工程 (4)..................................................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A、B组料来源 (5)4.2.5 级配碎石拌和 (5)4.2.6 生产、生活房屋 (5)4.2.7 机械设备停放场 (5)5、主要施工方案 (6)5.1路堑开挖 (6)..................................................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地基处理 (8)5.2.1 CFG桩地基加固施工 (9) (1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12)..................................................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版)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概算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概算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编制铁路工程概算的依据,是合理确定、有效控制铁路工程投资的基础。
同时铁路工程概算成果是检验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的尺度之一,也是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第一部分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部分铁路工程概算第一部分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组织设计目标施工组织设计围绕实现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稳定目标开展工作。
其中:工程本身要求目标:质量、工期、投资。
社会环境要求目标:安全、环保、稳定二、施工组织设计类别施工组织设计分为设计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两大类。
1、设计阶段,由设计院编制完成(1)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概略施工组织方案意见(2)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意见(3)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意见2、实施阶段(1)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2)由施工单位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三、施工组织设计原则1)以施工组织调查为工作基础。
2)符合相关规范、规程、施工工艺等技术要求。
3)突出铺架工程和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两条主线。
4)总工期由关键线路确定。
5)突出关键线路上的工程和重难点工程。
6)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应根据现场实际状况,经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配置方案、建设标准和规模。
7)遵循节约用地、节能环保、因地制宜的原则。
8)大力推广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
四、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
2、铁路总公司及原铁道部现行有关规定。
(1)铁总建设【2015】79号《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2)铁建设【2008】189号《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3、上级部门对上阶段设计的批复。
4、本阶段铁路工程设计成果内容。
5、现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五、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以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的“施工组织方案意见”为例具体内容如下: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研究依据、范围及研究年度;(2)预可行性研究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2.3.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2.3.3.1.路基工程概况2.3.3.1.1.路基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线路里程DK164+800~GDK179+300.路基长约 1.79Km,占本标段线路总长12.3%。
区间路基土石方102.92万施工方,站场路基土石方448.44万施工方,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见表。
表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2.3.3.1.2.路基工点类型本标段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风沙路基、边坡防护路基、黄土路基、黄土路堑。
2.3.3.2.路基面形状和宽度、路基基床、过渡段2.3.3.2.1.路基形状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人字排坡。
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由中心向两侧设4%的排水坡。
路基排水设施的纵坡,不应小于2‰,地面平坦地带或反坡排水地带,仅在困难下,方可减少1‰,单面排水坡段长度不宜大于400m,必要时增设横向排水设施引入附近的沟渠或涵洞。
排水设施如侧沟、天沟、排水沟或截水沟应按1/50频率设计,沟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2m。
2.3.3.2.2.路基宽度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路堤宽度:单线7.8m;路堑宽度:单线7.7m。
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按照规要求加宽。
2.3.3.2.3.路基基床⑴路堤基床表层填筑A组填料,厚0.6m;基床底层填筑1.9m掺5%水泥改进土。
路根本体填筑C组填料。
路堤边坡坡率1:1.5~1:1.75;⑵路堑基床表层换填0.6m厚的A组填料和0.1m厚的中粗砂夹铺一层两布一膜;基床底层1m厚换填掺5%水泥改进土。
路堑边坡坡率1:1.25。
2.3.3.2.4.过渡段GDK174+282 GDK165+150 GDK174+407.00 设置路隧过渡段,GDK164+900、GDK168+905.00、GDK174+300设置路涵过渡段,GDK169+328.29设置路桥过渡段。
2.3.3.2.5.路基工程施工要点2.3.3.2.5.1.路基工程管控⑴建立路基工程构造物的理念,从构造物的技术高度对待路基工程,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待路基和附属工程的相互关系。
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编制依据 (3)2、编制范围 (3)3、编制原则 (3)4、总体施工方案及临时工程 (3)4.1总体施工方案、工艺及方法 (4)4.2临时工程 (4)5、主要施工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软土路基施工 (6)5.3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7)5.4 基床底层填筑施工 (8)5.5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 (9)5.6 过渡段路基填筑 (11)5.7 路基排水 (11)5.8区间及站场路基填筑 (13)5.9路基相关及附属工程施工 (15)5.10质量检测 (15)6、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及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 (17)6.1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17)6.2 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 (18)7、劳动计划及主要机械设备 (24)7.1劳动计划 (24)7.2 主要机械设备 (24)8、工期保证措施 (19)9、质量保证措施 (20)9.1 目标 (20)9.2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25)9.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23)10.1 管理目标 (23)10.2保证体系 (23)10.3安全目标 (23)11、环保、水保措施 (23)11.1环境保护目标 (23)11.2环境保护体系 (24)11.3环境保护措施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1、编制依据1. 铁路增建二线第十三标段路基工程施工图。
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规程。
3.施工现场的实际调查资料。
2、编制范围铁路三标段路基工程:工程施工包括路堑段土石方开挖、路堤段路基填筑、路基机床处理、路基边坡加固及防护、路基排水工程、路基附属工程、过渡段填筑、路基相关配套工程、路堤观察桩等。
站场路基施组

目录1. 编制依据 (4)2.工程概况 (4)2.1 线路概况 (4)2.2 主要技术标准 (4)2.3 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5)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5)3.1自然地理特征 (5)3.1.1 地形地貌 (5)3.1.2 工程地质 (5)3.1.3 水文 (5)3.1.4 气象特征 (6)3.1.5 地震参数 (6)3.2 交通运输情况 (6)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情况 (6)3.4当地建筑材料分布情况 (7)4. 施工组织安排 (7)4.1建设总体目标 (7)4.1.1总体目标 (8)4.1.2质量目标 (8)4.1.3安全目标 (8)4.1.4工期目标 (8)4.1.5 环境保护目标 (8)4.2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9)4.2.1 施工组织机构 (9)4.2.2施工队伍部署 (11)4.3 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12)4.3.1 总体施工安排 (12)4.3.2 总体施工方案 (12)4.4 施工准备 (15)4.4.1 施工技术准备 (15)4.4.2 征地拆迁 (16)4.4.3 劳动力组织准备 (16)4.4.4 机械设备准备 (16)4.4.5 施工材料准备 (16)4.4.6.开工报告 (17)4.5 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17)5.临时工程和过渡场 (17)5.1填料拌合站 (17)5.2汽车运输便道 (17)5.3临时通讯 (18)5.4临时电力线路 (18)5.5临时给水干管 (18)6. 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18)6.1过渡段路基施工 (18)6.1.1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19)6.2路基工后沉降分析、控制 (19)6.2.1路基变形监测 (19)6.2.2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 (25)6.2.3控制工后沉降措施 (27)6.2.4工后沉降控制技术 (28)7 站场路基工程 (31)7.1地基处理 (31)7.1.3 冲击碾压施工 (34)7.1.4 水泥土挤密桩 (35)7.1.5 柱锤冲扩桩 (37)7.1.6碎石垫层施工 (39)7.2改良土施工 (40)7.2.1基床表层以下填料改良方案 (40)7.2.2改良土厂拌法施工 (40)7.3一般路堤填筑 (43)7.4基床表层施工 (46)7.4.1工艺流程 (46)7.4.2原材料质量控制 (46)7.4.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7)7.4.4级配碎石混合料试拌和 (47)7.4.5级配碎石混合料正式拌和 (47)7.4.6摊铺碾压 (47)7.4.7摊铺厚度与标高控制 (47)7.4.8摊铺速度 (48)7.4.9质量控制措施 (48)7.5路基堆载预压施工 (49)7.6过渡段 (49)7.7路基沉降变形监测及信息化施工 (50)7.8路基附属工程 (51)7.8.1边坡防护工程施工 (51)7.8.2路基防排水工程施工 (53)7.8.3电缆槽施工 (54)7.8.4声屏障基础、接触网基础施工 (54)7.8.5综合接地、连通管道和排水管施工 (54)8.资源配置方案 (55)8.1 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 (55)8.1.1管理原则 (55)8.1.2 材料厂的设置 (56)8.1.3 工程材料供应方案 (56)8.1.4 材料和设备质量控制要点 (57)8.1.5 工程材料供应保障措施 (58)8.1.6 工程材料设备供应应急措施 (59)8.2 关键施工装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 (60)8.3 劳动力计划 (61)8.3.1 专业技术工人的来源与岗前培训 (61)8.3.2 主要劳动力组织计划 (62)8.3.3 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 (65)8.3.4 架子队管理 (65)8.4 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 (66)8.4.1 临时用地计划 (66)8.4.2 施工用电计划 (67)9.管理措施 (69)9.1质量管理措施 (69)9.1.1 质量目标 (69)9.1.2 质量管理机构及职责 (69)9.1.3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73)9.2 安全管理措施 (76)9.2.1 安全目标 (76)9.2.4 安全保证措施 (78)9.3 环境保护措施 (80)9.3.1 环境保护目标 (80)9.3.2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80)9.3.3 环境保护措施 (80)9.4 文明施工措施 (85)9.4.1 文明施工目标 (85)9.4.2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85)9.4.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7)10.施工组织图表 (89)10.1附表 (89)10.2附图 (89)祁县东站站场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土建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中交三航局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土建工程四标段施工总价承包《投标文件》;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原平至运城段施工图线路平面图和线路详细纵断面图(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中标通知书》等有关合同文件;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编制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及下发的相关文件;现场踏勘调查资料;铁三院施工图设计文件;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验标及施工指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铁路站场路基施工组织设计项目位置:贵州施工组织设计类型:实施线路长度:848.45 km 主体工程内容:站场路基地基处理:换填土, 砂碎石土工材料, 桩板结构, 强夯, 其他路基处理路基支挡:桩板挡土墙, 预应力锚索, 抗滑桩计划工期:17 月质量目标:合格附图及附表: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组织机构图, 工艺流程图, 主要工程数量表, 劳动力计划表, 材料计划表,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编制时间:2013创新技术及关键技术:桩基托梁桩板结构微差爆破路基施组,包含路基站场路基全长848.45米站场内主要工程数量:挖方124.17万方,填方53.79万方;借方47.8万方;侧向约束桩19根,锚固桩87根,路基内包含1个通道,3个框架涵,1个框架桥及车站。
路基工程工点类型:级配碎石、路堑坡面防护及地基处理工程等。
地基加固处理主要:强夯、强夯置换墩,约束桩,锚固桩,桩板墙,锚索桩,桩基驼梁重力式路肩挡土墙;边坡防护主要采用:无纺布、土工格栅、挡土墙、预应力锚索、种植爬山虎、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灌草护坡、刚性防护网,锚杆框架梁内植生袋植草护坡等形式。
计划开工时间:2013年7月2日计划竣工时间:2014年12月30日一、编制依据1、《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2-2008;2、《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 10106-2010;4、夜郎镇中间站施工设计图5、《铁路路基填筑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 10108-2011;6、《客货共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133号;7、《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 10118-2006;8、《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10、《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11、《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12、施工调查及现场踏勘13、招标文件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夜郎镇站站场路基里程:DK138+427.55~DK139+276.00,路基全长848.45米。
站场内主要工程数量:挖方124.17万方,填方53.79万方;借方47.8万方(从我标段天坪隧道取料);侧向约束桩19根,锚固桩87根,路基内包含1个通道,3个框架涵,1个框架桥及夜郎车站。
本段路基工程工点类型主要有:级配碎石、路堑坡面防护及地基处理工程等。
地基加固处理主要有:强夯、强夯置换墩,约束桩,锚固桩,桩板墙,锚索桩,桩基驼梁重力式路肩挡土墙;边坡防护主要采用:无纺布、土工格栅、挡土墙、预应力锚索、种植爬山虎、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灌草护坡、刚性防护网,锚杆框架梁内植生袋植草护坡等形式。
计划开工时间:2013年7月2日,计划竣工时间:2014年12月30日。
三、路基施工准备(1)图纸审核与工点调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核对设计图纸、根据地基土的性质、软土及松软土分布,进行填料初步复查和试验,并调查工点所处区段的城镇规划、土地资源及填料来源等条件,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主要临时工程的选址调查便道、便桥、弃碴场及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设施的设置,要合理、紧凑,严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2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坏,不占用乡村道路,阻碍交通。
搅拌站等高噪音生产设施尽可能远离居民区。
场地周围做到排水畅通,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3)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应结合路基长度、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等条件,采用GPS 测量、导线网测量、边角网测量、三角网测量等形式进行测量控制。
符合《测规》的要求。
(4)建立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建立先进、可靠、精确、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保证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参数正确;保证填料特性、工程措施及适用范围等全过程受控;保证路基均匀或不均匀沉降及其沉降值得到持续正确的检查。
(5)设备选型为满足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必须机械化。
选用大型土石方挖掘、运输及重型振动压实机械。
(6)编制各段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特殊路基、不良地质路基施工前,要求对工程地质资料进行核对,现场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提请修改完善设计文件。
根据工程数量、工程特点、工程地质条件、工期及环保要求,编制各段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合理组织施工,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要合理确定路桥施工顺序。
(7)工艺试验路基工程施工全面开工前,按要求选择试验区段进行试验。
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填料配合比、改良工艺、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的方法。
四、路基工程施工方案4.1路基施工工程特点路基施工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目标及工后沉降要求,并结合桥隧施工顺序,充分利用路基施工的最佳季节,合理确定作业面数量,按土工结构物要求精心施工,以路基填筑、过渡段施工和控制工后沉降为重点,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设备并辅以小型配套机具进行机械化、专业化施工,分段平行流水组织。
开工后,优先安排桥台、涵洞基础和地基加固工程的施工,为路基本体填筑创造条件和争取时间;地基处理分区作业,全面铺开,挡墙紧跟。
路基填筑实现机械化施工,级配碎石场拌、路基防护混凝土构件施工,实现工厂化、标准化生产。
对基床以下及基床底层土石方按工艺要求分层填筑。
加强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为轨道铺设提供依据。
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分二层填筑。
受沉降控制的路基填筑工期,预留足够的沉降观测期。
地基处理施工前,加强地质核查,同时先进行工艺试验(试桩),经试验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开始全面施工。
施工中,加大沉降控制,加强沉降观测、分析、预测,确保工期。
路基施工本着试验先行,样板引路,再大规模展开路基施工的原则,建立路基工程施工地质核查、试验检测、路基沉降监测、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的信息系统,实施“监测—分析—调整”的信息化和动态化管理。
先选取一段路基试验段,通过现场沉降观测、施工效果检测,确定科学的、合理的路基地基处理、路堤填筑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选定各种施工工艺参数,全面指导路基施工,确保满足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
路基填筑施工前,按照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对地表进行处理。
路堤各部分及护道均应分层填筑,基床以下和基床底层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基床表层按“四区段、六流程”组织施工,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
路堤施工必须确保边坡的压实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填筑施工严格执行填筑工艺(碾压机具、分层厚度、碾压遍数、含水量等具体要求)、检测频次及数量。
站场路基施工与区间路基施工,根据站场实际情况独立作业,首先分段、分块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完成并检测合格后及时进行填筑。
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的生产采用场拌法工艺。
保证填料标准、压实标准和结构物检测要求,以保证路基结构的强度、刚度、工后沉降,确保稳定性、耐久性要求。
施工中加强路基压实质量检测,及填料指标控制,确保填料标准符合施工指南和设计要求。
路堑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堑顶排水系统及土石方施工临时排水系统。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4路堑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按分级开挖、分级加固、逐层开挖的原则进行开挖与防护,防止开挖不当造成边坡失稳,对有地表裂纹和塌方现象或有危岩落石时应立即处理。
所有路堑边坡开挖均应尽量避开雨季,并及时开挖,及时支护,边坡开挖后半月内必须完成坡面支挡结构。
开挖以机械作业为主,严防破坏边坡和堑底,要预留整修厚度。
强风化硬质岩石、软质岩石及土质路堑基床表层不满足填料条件时,应按设计要求换填,并不应对基床底层原地层产生扰动。
基床以下和基床底层采用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双指标,基床表层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三指标。
施工中重点组织和抓好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和填筑、过渡段、防排水、路基相关工程(综合接地和过轨管埋设)和沉降变形六大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管理。
建立路基工程施工地质核查、试验检测、路基沉降监测、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的信息系统,实施“监测—分析—调整”的信息化和动态化管理。
路基防护、排水等附属工程根据现场情况,在保证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安排进行,排水注重永临相结合,及时形成有组织防排水体系,路基防护支挡、排水工程及时、适时施做,以利路基稳定与安全,并紧随路基尽早完成。
4.2路基工程4.2.1工艺试验施工前对地基处理的桩基、路堤各部填筑、过渡段等工程,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区段先进行工艺试验,取得工艺和相关参数,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组织验收合格后再全面展开。
路基填筑施工前,严格填料筛选和检验、土质改良试验和检验。
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摊铺厚度、压实遍数、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的方法。
抓好过渡段的施工管理,确保过渡段的端刺及摩擦板施工质量。
对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施工,进行摊铺工艺和渗漏性能试验。
4.2.2地基处理地基处理首先进行地质复核,确认工程地质条件,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地基加固处理方案,并经工艺试验后组织施工。
4.2.3一般地基处理路堤填筑前,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挖除路堤地段的地表耕植土,并使用碾压机具对地表进行压实。
对路堤基底清除植物根系,当松土厚度小于0.3m时,采用冲击碾压机械将原地面碾压密实;当松土厚度大于0.3m时,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碾压后的压实质量达到相应部位的压实标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以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辅以人工进行施工。
施4.2.4挖除换填处理软土地基挖除换填根据土质情况和换填深度,采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将设计范围内软土层全部清除,整平底部,当底部起伏较大时设置台阶,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
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
换填时换填土填料、填筑工艺及压实标准与路堤本体施工要求相同。
换填范围及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对需换填土层范围及深度进行核实,当与设计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6符时,按有关规定办理变更设计手续。
4.2.5垫层铺筑采用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等机械化组合方式进行。
材料要求:碎石压碎值、强度、级配符合施工技术规范。
确定适宜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加强对有关指标的检测并填写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测量放线:测量控制桩间距控制在10m。
控制桩测设完成后,在施工段的一端打入Ф28钢筋桩,把拉力器一端固定在钢筋桩上,使拉力器拉力达到10N以上,钢丝绳长度每施工段100m。
钢丝绳固定完成后,把钢丝绳放入控制桩顶部的凹槽内,用白线系好,如果钢丝绳下垂过大,可在每个测桩中间增加一个支撑,以防钢丝绳因桩距过长而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