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程文件
一年级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一年级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良好行为习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3. 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实践。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故事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
Step 2:讲解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如:制定计划、持之以恒、榜样的力量等。
2. 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Step 3: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良好行为习惯。
2.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Step 4: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情况。
四、教学资源1. 故事或案例素材。
2. 良好行为习惯相关书籍或文章。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2. 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教师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过程Step 5: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与良好行为习惯相关的案例,如:身边的优秀榜样、成功养成良好习惯的个人经历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并从中学习借鉴。
Step 6:互动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2. 学生分享在游戏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Step 7:总结与激励(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强调良好行为习惯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年级小学生行为规范主题班会“一年级行为规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级小学生行为规范主题班会——“一年级行为规范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年级小学生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使他们成为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一年级学生。
二、教学重点:1. 一年级小学生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行为规范。
2. 以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一年级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资料,准备教学道具。
2. 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行为规范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2)基本行为规范学习:讲解一年级小学生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如排队、礼貌用语、不打闹等。
(3)情境模拟: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模拟实践所学行为规范,如排队进教室、礼貌问好等。
(4)讨论与反思: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在实践中的表现,反思如何改进自己的行为。
(5)总结与强调:总结所学内容,强调行为规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觉遵守。
(6)课后实践: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实践所学行为规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他们对于行为规范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行为规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行为规范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教学道具,如小奖品、行为规范卡片等。
3. 安排课堂活动空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和互动。
八、教学过程:(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行为规范的掌握情况。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3份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时间:1小时一、教育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将能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学习一些实用的行为习惯养成方法。
共享并讨论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经验。
二、教育内容1.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介绍行为习惯的概念,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举止、礼仪、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
强调良好行为习惯对提升个人素质和融入社会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个人的积极影响,如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人际关系。
强调良好行为习惯对集体的重要性,如维护和谐的班级氛围、提高学校整体声誉。
2.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行为习惯,如守时、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独立自主等,以及养成这些习惯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分享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从身边的典范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认为身边的典范,可以是家人、老师、同学,分享这些典范是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的。
鼓励学生模仿身边的典范,学习他们的优点和行为习惯。
3.制定个人行为习惯计划让学生反思自己目前的行为习惯,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行为习惯计划,明确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和实施方法。
三、教育过程1.热身活动(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简短的小组讨论,讨论什么是好的行为习惯,为什么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
2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15分钟)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引入行为习惯的概念。
与学生一起列举和讨论常见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守时、尊重他人等。
3.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5分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良好行为习惯对他们个人和班级的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4.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5分钟)介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如设立目标、制定计划、积极反馈等。
鼓励学生讨论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5.学习从身边的典范(10分钟)学生分享身边的行为习惯典范,并谈论这些典范是如何影响他们的。
一年级小学生行为规范主题班会“一年级行为规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级小学生行为规范主题班会——“一年级行为规范教育”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一年级行为规范教育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年级行为规范的要求。
教学内容:1. 介绍一年级行为规范的要求。
2. 分析为什么要遵守行为规范。
3. 学习如何做到遵守行为规范。
4.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行为规范。
5. 总结本次班会内容,提出要求。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引导学生们思考:什么是行为规范?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行为规范?2. 新课导入:教师详细讲解一年级行为规范的要求,包括课堂纪律、作业完成、团结友爱、礼貌待人等方面。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们了解遵守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行为规范,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遵守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
6. 课后实践: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们结合课堂所学,列举自己在生活中要改进的行为规范,并制定改进计划。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态度、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表现。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积极性、观点明确性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其在生活中践行行为规范的情况。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一年级行为规范的要求及案例。
2. 作业模板:用于学生课后制定改进计划。
3. 相关视频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
五、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案例分析环节,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增加互动性。
3. 课后作业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真正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4.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六、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通过简单的团队协作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暗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共5篇)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共5篇)第一篇: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高年级一、教学目标:通过各个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行为习惯的偏差,激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惯。
三、教学难点: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习惯努力。
四、教学过程:(一)名人名言导入:培根就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是的,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恰恰在于貌似不起眼的良好习惯。
“专门谈优点是救不了自己的,只有认清缺点,才可以自救。
” 由此请同学们借着以下几个事例先反思下中国人的行为和你们自己的各项行为,是否你们也有这样的不良行为?(二)明确习惯对个人形象国家尊严的重要性事例1、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
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
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事例2、在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去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三)晒晒自己的行为习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一年级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一年级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勤奋、认真等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良好行为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2. 文明礼貌的具体表现3. 勤奋学习的意义4.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态度5.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良好行为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文明礼貌、勤奋学习、认真对待事物和团队协作的正面案例。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案例分享法:通过正面案例的分享,让学生感受良好行为习惯的力量。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分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3. 课后实践: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评价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
四、教学资源1. 故事材料:准备一些有关良好行为习惯的故事。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文明礼貌、勤奋学习、认真对待事物和团队协作的正面案例。
3. 讨论指南:为学生提供讨论的话题和方向。
五、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六、教学准备1. 制作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准备实物道具:如小礼品等,用于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
3. 准备课堂活动材料:如卡片、贴纸等,用于辅助教学活动。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主题,引发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
一年级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级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实践良好行为习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落实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2. 实践法: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方法等内容。
2. 实践活动材料:如记录卡、奖励贴纸等。
教案内容: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关于良好行为习惯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主人公能够取得成功?与他的良好行为习惯有什么关系?第二步:讲解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利用课件,详细讲解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2. 学生听讲,并思考自己是否具备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步: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想法。
第四步: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要求,如:记录一天中的良好行为表现。
2.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步:总结与奖励(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所学内容,强调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坚持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实践活动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生活中难以落实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关注。
六、教学拓展1.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2.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经验和方法。
一年级好习惯早养成主题班会(03-300.精品PPT课件

排队要做到: 快、静、齐!
还要做到三 个“一”
一个动作,
一条直线,
一声不响。
做操时, 排好队, 队列整齐, 认真听指挥。
课前准备要做到 : 铃声响,轻声快步进教
室,小嘴快闭上,书和笔 盒放台面,趴下安静等老 师,纪律我最好.
课前 上课铃声嘀铃响 小朋友们进教室 文具课本放整齐 静候老师把课上
眼保操,认真做,保护视力我最棒。
课间玩耍要当心,文明休息不喊叫, 教学楼内不奔跑,互助友爱不争吵。
下课后先去厕所。课间活动不追不打也 不闹,不踩草地、不攀爬树等,不玩危险的 游戏。玩正当的游戏。如:拍皮球、跳绳、 踢毽球、下象棋、捉迷藏、丢手绢等。
放学排队中间不打闹。
马路行走看车辆、过马路,走横道, 横穿马路要不得、开开心心上学校,平 平安安回到家。
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主题班会
好习惯,早养成
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 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同学, 你好!
老师,您好!
爸爸,再见!
上学进门放慢腿,出门也要放慢腿。
楼道不打闹,校园不追跑。
上下楼梯靠右走,手不推人, 脚不跨步,人多不挤,一个跟一 个。
写字歌 拿出铅笔,垫好垫板, 放正桌椅,摆正书本, 挺身坐直,胸口一拳, 左手按纸,右手拿笔, 一捏二靠,三查一寸, 头正肩平,眼离一尺, 准备完成,认真写字。
小朋友,做作业。 教室里面静悄悄, 小朋友,懂礼貌, 不吵不闹也不叫, 走起路来轻又轻, 进屋谁也不知道。
眼保操,认真做,保护视力我பைடு நூலகம்棒。
学习知识有恒心, 完成作业要细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一年级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一年级(2)班苏玉莲
教学目标:通过各个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行为习惯的偏差,激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惯。
教学难点:希望学生通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习惯努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
良好习惯大家学。
二、点击课件学习好习惯歌谣
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讨论交流:
从小到大,你有什么“好习惯”曾让你倍受赞赏、取得小胜利或取得一些事情上的成功?给同学们说说,大家来分享、学习一下……(小组交流)
四、反思践行: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楼梯,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静下心来想想,你们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了呢?再请几个同学分别说说班级的不良行为习惯。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
同学们,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成绩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开始,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
习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又一个五彩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