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1.指出公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答:(1)Qp,m=Qv,m+∑νB(g)RT式中∑νB(g)为反应中产物气体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与反应物气体物质总物质的量之差;R为气体常数;T为反应的绝对温度。

(2)-M m Qv,m-m点火丝Q点火丝-m 棉线Q棉线=C量热计△T 式中C量热计为量热计的热容,表示量热计每升高1℃所需吸收的热量;△T 为样品燃烧前后量热计温度的变化值;m为待测物质的质量;M为待测物质的相对摩尔质量;Qv,m为待测物质的恒容燃烧热;m点火丝为点火丝的质量;Q 点火丝为点火丝的燃烧热;m棉线为棉线的质量;Q棉线为棉线的燃烧热。

2.数字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数字贝克曼温度计与普通温度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使用方法:①操作前准备,将探头插入被测物,并打开电源开关;②温度测量:先将“温度—温差”置于“温度”,其次将面板“测量—保持”置于测量位置;③温差测量:先将“温度—温差”置于“温差”位置,其次将面板“测量—保持”置于测量位置,再次,按被测物的实际温度调节到“基温选择”使读数的绝对值尽可能小。

区别:数字贝克曼温度计是用热电耦做的.利用的热电耦原理;普通温度计利用的是物质密度的变化。

3.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体系和环境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结果影响怎样?答:体系:内筒水,氧弹,温度计,内筒搅拌器。

环境;外筒水实验过程中,由于对流和辐射,存存在热消耗,如: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采取措施:(1)量热计上方加盖,减少对流;(2)外筒内壁和内筒外壁皆镀成镜面,减少热辐射。

这些热辐射将会降低被测物的燃烧热。

4.使用氧气要注意哪些问题?答:使用前要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可涂上肥皂液进行检查,调整至确实不漏气后才进行实验;由于氧气只要接触油脂类物质,就会氧化发热,甚至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物化实验的思考题答案

物化实验的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6.什么是燃烧热?它在化学计算中有何应用?答:燃烧热是指在一定压力、温度下,某物质完全氧化成相同温度的指定产物时的焓变。

在化学计算中,它可以用来求算化学反应的焓变以及生成焓。

7.什么是卡计和水的热当量?如何测得?答:即量热计及水每升高1K所需吸收的热量。

利用标准物质(如苯甲酸)进行标定。

8.通过燃烧热测定实验,能否自己设计实验,利用数据来判断煤、柴油、天然气哪个热值最大?答:液体样品燃烧热的测定方法:取一只预先称好重量的玻璃小球直径约, 用注射器将样品装进小球, 再在煤气灯上把小球的玻璃管口封死。

玻璃小球在装样前后重量之差就是液体样品的重量。

再取一片预先压好的带有点火丝的标准样品如苯甲酸, 称重后系在氧弹的点火电极上, 将装好样品的玻璃小球放在此样品片下面如图所示, 充氧气后,点火, 标准样品先燃烧, 放出的热使玻璃小球裂开, 此才液体样品被点燃, 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1. 实验目的解答本次物理化学实验的思考题,并深入理解实验原理与现象。

2. 实验题目题目: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水平平衡来获得气体的密度。

为什么不能使用垂直平衡?3. 答案解析在实验中,通过测量气体的密度来研究气体的性质是非常常见且重要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选取合适的平衡方式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垂直平衡是指气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平衡。

在这种平衡方式下,气体分子的重力对于平衡的影响被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但是,由于气体分子非常微小且运动速度快,它们之间的碰撞相对于重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在垂直平衡中,气体分子的重力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水平平衡则是更为准确和稳定的平衡方式。

水平平衡是指气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平衡。

在这种平衡方式下,重力对于气体分子的运动不产生直接影响,可以减少误差。

此外,水平平衡更容易观察和测量,更便于操作。

另外,水平平衡还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 它允许我们观察气体分子的扩散和漂浮现象,进一步研究气体分子的性质。

- 由于水平平衡的稳定性较好,可以减少数据的误差。

- 水平平衡相对直观,更易于我门理解实验现象。

综上所述,水平平衡是获得气体密度的理想选择,使用垂直平衡可能会引入不必要的误差和不稳定性,因此我们不能使用垂直平衡来获取气体的密度。

4. 总结在物理化学实验中,选取合适的平衡方式对于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测量气体密度的实验中,水平平衡是获得准确结果的理想选择,因为它可以减少重力对气体分子运动的影响,减小误差,并且易于操作和观测。

相比之下,垂直平衡的影响相对较小,容易产生误差和不稳定性,因此在实验中不适合使用垂直平衡。

希望通过本次问题的解答,大家对于选择适当的平衡方式在实验中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在实验设计中侧重考虑减小误差和提高实验准确性的因素。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热力学部分实验105 燃烧热的测定1.在燃烧热反应实验中,为什么要加几滴水?答:C、H化合物的燃烧反应热,要求其产物状态为CO2气体和液态水。

如果氧弹内加几滴水,在反应前即为水和水蒸气平衡存在,而反应生成的水可几乎全部变为液态水,防止出现过饱和蒸汽,符合燃烧热定义的要求。

2.若氧气中含有少量氮气,是否会使实验结果引入误差?在燃烧过程中若引入误差,该如何校正?答:对于反应物不纯而导致的副反应,会使实验结果引入误差,要加以校正。

如氧气中含有氮气,N2+O2=2NO, 2NO+O2=NO2, 3NO2+H2O=2HNO3+NO,反应放热影响燃烧热的测定。

这时可收集硝酸,用酸碱滴定法计算其产生的热量,加以扣除。

3.使用氧气钢瓶应注意什么?答:氧气遇油脂会爆炸。

因此氧气减压器、氧弹以及氧气通过的各个部件,各连接部分不允许有油污,如发现油垢,应用乙醚或其它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除此之外还应远离热源,防晒,禁止剧烈磕碰。

4.在直接测量中,哪一个量的测定误差对W N和萘的q p的数值影响最大?答:温度ΔT影响最大。

5.测燃烧热时,样品的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有什么影响?答:样品少,温差小,误差大;样品多,温差大,反应不能按等温过程处理。

6.在这个实验中,哪些是体系,哪些是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这些热损耗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内筒和氧弹作为体系,而外筒作为环境。

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

有少量热量从内筒传到外筒,使得内筒水温比理论值低,而使得燃烧焓偏低。

7.不同气体钢瓶的颜色是什么?答:氧气——蓝瓶黑字;氢气——深绿瓶红字;氮气——黑瓶黄字;氩气——灰瓶绿字。

8.说出一种引入误差的可能方式?答:样品压的不实,导致燃烧不完全,产生炭黑。

实验108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1.为什么测定前必须将平衡管a、b段的空气赶净?怎样判断它已被赶净?答:在测量中,调节b、c液面相平,则加在c上的大气压值即为b管上方的气压值。

如果b管上方混有空气,则测得的乙醇蒸汽压为实际乙醇蒸汽与空气的总值,引入误差。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最大气泡法1、实验时,为什么毛细管口应处于刚好接触溶液表面的位置?如插入一定深度将对实验带来什么影响?答案:减少测量 P 误差,因为 P 是气泡内外的压力差,在气泡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 P r m ax = KP ,如果插入一定深度,P m ax 2 max 的作用,凹液面产生一个指向液面附加压力△P,γ = 外还要考虑插入这段深度的静压力,使得 ?P max 的绝对值变大,表面张力也变大。

2、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答案: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要读最大压力差。

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由大变小又变大,答案: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气泡呈半球形,气泡曲率半径最小,3、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答案:答案:毛细管一定要清洗干净,管口平齐。

4、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答案:测量时 ?P m ax 最大5、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即气泡形成时间太短,则吸附平衡就来不及在气泡表面建立起来,测得的表面张力也不能反映该浓度之真正的表面张力值。

6、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气泡逸出速度、是否 ?P m ax 、溶液浓度、温度、系统的气密性等。

7、如何检验仪器系统漏气?答案:旋开分液漏斗,使压差计显示一定的数值,旋紧分液漏斗,此值保持一段时间不变。

8、从毛细管中逸出的气泡有什么要求?如何控制出泡速度?答案:要求气泡从毛细管缓慢逸出,一个一个的出,逸出气泡每分钟 10 个左右。

通过控制滴液漏斗的放液速度调节。

偶极矩的测定注意事项1.测量时必须使屏蔽线插头,插座,电容池和电容池座之间连接可靠。

2.每台仪器配有二根屏蔽线。

3.电容池及池座应水平放置。

4.操作时注意防止溶质,溶剂的挥发和吸收水蒸汽。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供参考)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供参考)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1.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实验三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在停止抽气时,若先拔掉电源插头会有什么情况出现?答:会出现真空泵油倒灌。

2.能否在加热情况下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漏气对结果有何影响?答:不能。

加热过程中温度不能恒定,气-液两相不能达到平衡,压力也不恒定。

漏气会导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体系内部压力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无法达到平衡,从而造成所测结果不准确。

3.压力计读数为何在不漏气时也会时常跳动?答:因为体系未达到气-液平衡。

4.克-克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答:克-克方程的适用条件:一是液体的摩尔体积V与气体的摩尔体积Vg相比可略而不计;二是忽略温度对摩尔蒸发热△vap H m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可视其为常数。

三是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6.本实验主要误差来源是什么?答:装置的密闭性是否良好,水本身是否含有杂质等。

实验四双液系的气一液平衡相图的绘制1.本实验在测向环己烷加异丙醇体系时,为什么沸点仪不需要洗净、烘干?提示:实验只要测不同组成下的沸点、平衡时气相及液相的组成即可。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篇一:物理化学实验所有课后习题和思考题答案】t>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1. 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是偏高?说明原因。

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

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

根据公式和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 ?tf偏大,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

2. 寒剂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答:寒剂温度过高一方面不会出现过冷现象,也就不能产生大量细小晶体析出的这个实验现象,会导致实验失败,另一方面会使实验的整个时间延长,不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而寒剂温度过低则会造成过冷太甚,影响萘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具体见思考题1答案。

3. 加入溶剂中的溶质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何影响?答:溶质的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的量既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不是太小,容易测定,又要保证是稀溶液这个前提。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恒温槽的性能测试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恒温槽的灵敏度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介质的⽐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3)使⽤⽐热较⼤的介质,如⽔;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答:从能量守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

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

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精度⽔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1.在恒温槽中使⽤过⼤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B)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

2.恒温槽中的⽔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是:(B)A.既作测温使⽤,⼜作控温使⽤;B.只能⽤作控温;C.只能⽤于测温;D.控制加热器的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最大气泡法1、实验时,为什么毛细管口应处于刚好接触溶液表面的位置如插入一定深度将对实验带来什么影响答案:减少测量 P 误差,因为 P 是气泡内外的压力差,在气泡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 P r m ax = KP ,如果插入一定深度,P m ax 2 max 的作用,凹液面产生一个指向液面附加压力△P,γ = 外还要考虑插入这段深度的静压力,使得P max 的绝对值变大,表面张力也变大。

2、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答案: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要读最大压力差。

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由大变小又变大,答案: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气泡呈半球形,气泡曲率半径最小,3、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4、答案:答案:毛细管一定要清洗干净,管口平齐。

5、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6、答案:测量时 P m ax 最大5、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即气泡形成时间太短,则吸附平衡就来不及在气泡表面建立起来,测得的表面张力也不能反映该浓度之真正的表面张力值。

6、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气泡逸出速度、是否 P m ax 、溶液浓度、温度、系统的气密性等。

7、如何检验仪器系统漏气?答案:旋开分液漏斗,使压差计显示一定的数值,旋紧分液漏斗,此值保持一段时间不变。

8、从毛细管中逸出的气泡有什么要求如何控制出泡速度答案:要求气泡从毛细管缓慢逸出,一个一个的出,逸出气泡每分钟 10 个左右。

通过控制滴液漏斗的放液速度调节。

偶极矩的测定注意事项1.测量时必须使屏蔽线插头,插座,电容池和电容池座之间连接可靠。

2.每台仪器配有二根屏蔽线。

3.电容池及池座应水平放置。

4.操作时注意防止溶质,溶剂的挥发和吸收水蒸汽。

5.每测一种介质的电容后必须将介质弃去,并用电风吹吹干,并待电容池恢复原状后,再测下一种的电容。

6.将介质放入电容池测量该介质的电容时,每种介质应取相同的体积。

7.读室温,并在实验结束后将容量瓶洗净,并将电容池吹干,处理弃液清洁桌面等.四.思考题1. 准确测定溶质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时,为什么要外推至无限稀释?答:溶质得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公式都是假定分子间无相互作用而推导出来得,它只适合于强度不太低的气相体系。

然而,测定气相介电常数和密度在实验中困难较大,于是提出了溶液法,即把欲测偶极矩的分子于非极性溶剂中进行。

但在溶液中测定总要受溶质分子间、溶剂与溶质分子间以及溶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若以测定不同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并外推至无限稀释,这时溶质所处的状态就和气相时相近,可消除分子间相互作用。

2. 试分析实验中引起误差的原因,如何改进?答:1、测定偶极矩采用溶液法进行,但溶质中测量总是受到溶质、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故可测定不同浓度中溶质的摩尔极化率和折射率并外推至无限稀释可消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2、测量电容时,可能引起水气或溶液的挥发,影响测量值,故测量时要迅速。

3、测密度时,由于每次所加溶液体积未达到严格相同,引起一定的误差,故可用移液管精确量取样品。

磁化率的测定注意事项1、装样均匀,防止混入铁磁性物质。

2、样品管的底端应放入磁场的中端部位,并且不能与探针接触。

3、磁天平的总机架必须水平放置。

4、在电位器至零的状态下,开启电源开关,然后调电压逐渐上升至需要的电流。

5、电流开关关闭前先将电位器逐渐调节至零,然后关闭电源开关以防止反电动势将击穿。

6、严禁在负载时突然切断电源。

7、励磁电流的升降要平稳缓慢。

8、霍尔探头两边的有机玻璃螺丝可使其调节最佳位置。

四. 思考题1. 简述用古埃法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原理?答:在外磁场作用下,物质会被磁化产生附加磁感应强度,则物质内部磁感应强度等于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 不同励磁电流下测得的样品摩尔磁化率是否相同?答:不同励磁电流下测得的样品摩尔磁化率是相同的。

因为摩尔磁化率是物质本身的性质,只与物质本身的结构特征有关,而与外界励磁电流的变化无关,所以励磁电流的变化对它没有影响。

3. 用古埃天平测定磁化率的精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①样品管的悬挂位置:正处于两磁极之间,底部与磁极中心线齐平,悬挂样品管的悬线勿与任何物体相接触。

②摩尔探头是否正常:钢管是否松动,若松动,需坚固。

③温度光照:温度不宜高于 60℃,不宜强光照射,不宜在腐蚀性气体场合下使用。

④摩尔探头平面与磁场方向要垂直⑤空样品管需干燥洁净,每次装样高度,均匀度需一样,测量结果的精密才高。

4.样品在玻璃管中的填充密度对测量有何影响?答:当填充密度不足,即压不紧使,可能出现所测物质的密度ρ减少,根据χM=Mχm=(Mχ)/ρ,会使得χM 值偏大。

5.用本实验方法判别共价配键还是电价配键有何局限性?答:用测定磁矩的方法是判别共价配键还是电价配键的主要方法,但有时以共价配键或电价配键相结合的络离子含有同数的未成对电子,就不能适用,如 Zn(未成对电子数为零),它的共价络离子,如Zn(CN)42-,Zn(NH3)42+等,和电价络离子,如 Zn(H2O)42+等,其磁矩均为零,所以对于 Zn2+来说就无法用测定磁矩的方法来判别其配键的性质。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实验注意事项1、溶液浓度配置要准确。

2、两种反应溶液混合时,推动针筒的速度要均匀、迅速,保证两种溶液充分混合。

3. 注意电导率仪的电源接口的方向性。

4. 每测完一次电导后,电导率仪的校正/测量挡应板向“校正”档。

四、思考题1、配置乙酸乙酯溶液时,为什么在容量瓶中要事先加入适量的重蒸馏水?答:本人不知道,欢迎大家献上答案。

2、为什么要用稀的乙酸乙酯与 NaOH 溶液作本实验?答:若反应溶液过浓,可能导致局部反应过快,导致反应程度不均匀,影响实验真实结果。

3、若乙酸乙酯与 NaOH 的起始浓度不等时,应如何计算值(应该以浓度较低的计算)4、当反应物初始浓度相同时,只要测量不同时刻的溶液电导 Gt,无需测量 G0也可求得 k,为什么?答:5、当乙酸乙酯与 NaOH 混合后不马上测量 Gt 值,而要等到6分钟后测 Gt,为什么?6、实验测得的 G 值是否是溶液电导的真实值为什么这种测定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7、在做本实验时,某同学的结果随实验的进行电导率增大,请说明其原因。

8、直接对 G0、Gt、G∞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影响线性关系的因素有哪些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 粘度计毛细管的粗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粘度计毛细管的过粗,液体流出时间就会过短,那么使用Poisuille公式时就无法近似,也就无法用时间的比值来代替粘度;如果毛细管过细,容易造成堵塞,导致实验失败。

2. 乌氏粘度计中的C管的作用是什么?能否去除C管改为双管粘度计使用?答:C管的作用是形成气承悬液柱。

不能去除C管改为双管粘度计,因为没有了C管,就成了连通器,不断稀释之后会导致粘度计内液体量不一样,这样在测定液体流出时间时就不能处在相同的条件之下,因而没有可比性。

只有形成了气承悬液柱,使流出液体上下方均处在大气环境下,测定的数据才具有可比性。

3. 若把溶液吸到了乳胶管内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会使溶液浓度降低,导致测定的流出时间减小,从而使相对粘度测定值减小,影响实验结果。

4. 试列举影响准确测定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准确测定的因素有温度、溶液浓度、搅拌速度、粘度计的垂直度等。

5.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有何局限性该法适用的高聚物摩尔质量范围是多少答:粘度法是利用大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粘度和分子量间的某种经验方程来计算分子量,适用于各种分子量的范围。

局限性在于不同的分子量范围有不同的经验方程。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注意事项】1.实验中的铜电极必须是纯度为99。

999%的电解铜。

2.实验过程中凡是能引起溶液扩散,搅动等因素必须避免。

电极阴、阳极的位置能对调,迁移数管及电极不能有气泡,两极上的电流密度不能太大。

3.本实验中各部分的划分应正确,不能将阳极区与阴极区的溶液错划入中部,这样会引起实验误差。

4.本实验由铜库仑计的增重计算电量,因此称量及前处理都很重要,需仔细进行。

思考题1、若要知道所测得的临界胶束浓度是否准确,可用什么实验方法验证之?答案 1.表面张力法(平板、U 形卡或环)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电导率法3、紫外吸收分光光谱4、芘荧光探针光谱法其中芘荧光探针光谱法可信度较高乙酸乙酯皂化反应1.为什么由0.0100mol ·dm -3的NaOH 溶液和0.0100mol ·dm -3的CH 3COONa 溶液测得的电导率可以认为是κ0、κ∞答:κ0是反应:CH 3COOC 2H 5+NaOH →CH 3COONa +C 2H 5OH 体系t=0时的电导率,但是CH 3COOC 2H 5与NaOH 混合的瞬间就已开始反应,因而混合后第一时间测的κ也不是t=0时的电导率。

根据CH 3COOC 2H 5与NaOH 体积和浓度都相等,二者混合后浓度均稀释一倍,若忽略CH 3COOC 2H 5的电导率,0.0100mol ·dm -3NaOH 所测κ即为κ0。

κ∞是上述反应t=时的电导率,当反应完全时,CH 3COONa 的浓度和t=0时NaOH 浓度相同,若忽略C 2H 5OH 的电导率,0.0100mol ·dm -3的CH 3COONa 所测κ即为κ∞。

2. 反应物起始浓度不相等,试问应怎样计算k 值? 3. 答:若CH 3COOC 2H 5溶液浓度a >b (NaOH 溶液浓度),则其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为 a a κt +κ0 (— -1) - κ0— b c a ln = κ (a —b)t + ln — ____ b b κt - κc — c C 和κc 分别为反应进行完全后体系中产物CH 3COONa 的浓度和电导率 若a >b 时b =C , 若a b 时a =C 3.如果NaOH 和乙酸乙酯溶液为浓溶液时,能否用此法求k 值,为什么? 答:不能。

只有反应体系是很稀的水溶液,才可认为CH 3COONa 是全部电离的。

反应前后Na +的浓度不变。

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很强的OH -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CH 3COO -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

可用电导率仪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以跟踪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

4. 哪些离子的贡献 答:溶液的电导是OH -、Na +和CH 3COO -离子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