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热法及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经济分析

合集下载

海水淡化技术介绍

海水淡化技术介绍

海水淡化技术及建设投资运行成本介绍1.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现状海水淡化又被称为海水脱盐,也就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

从海水中取出淡水或者除去海水中的盐分,都可以达到淡化的目的。

从这两条路线出发,海水淡化分为两类。

采用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的方法又可以细分为蒸馏法、冷冻法、反渗透法、水合物法和溶剂萃取法;而第二类则包括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

其中目前得到大规模商业应用是反渗透法和蒸馏法。

(1)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液的薄膜称之为理想的半透膜。

当半透膜把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后,在自然情况下,水流是从低浓度盐水侧往高浓度盐水侧流动;当在高浓度盐水侧加上一个适当的压力后,也会将水从高浓度侧压到低浓度侧,见图1。

反渗透海水淡化就是利用该原理,用高压泵将海水增压后,借助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无机离子得到淡水。

由于反渗透膜的截留粒度小于10×10-10 m,所以反渗透海水淡化同时能滤除各种细菌、病毒,获得高质量的纯水。

图1.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原理一般说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包括四部分:预处理、反渗透、后处理及清洗系统,图2是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典型工艺流程。

图2. 反渗透系统典型工艺流程图预处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反渗透淡化系统的技术优越性,保障良好的设计性能和长时间的安全运行,特别是为了保证膜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自来水和苦咸水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为5年,而海水膜的使用寿命为3年)而设置。

由于供给的源水不同,其水质组成与杂质成分千差万别,预处理系统也有很大的区别,在决定预处理系统时需要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经验。

反渗透装置的主体由反渗透膜堆和高压泵两部分组成,反渗透组件是整个系统的心脏部分,而高压泵是系统的关键部件。

高压泵把进水升压至不同的压力进入膜堆,透过膜的水作为产品水,而未透过膜的作为浓盐水排放。

其设计的核心在于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安排不同的回收率,以及通过流程及设备的选用使系统尽可能的节能。

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研究

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研究

2023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研究contents •海水淡化技术概述•热法海水淡化技术•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生物法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技术经济分析•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研究展望目录01海水淡化技术概述海水淡化是指通过处理海水,提取出其中的盐分和水,得到淡水的工艺过程。

海水淡化是一种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对于沿海地区和海上平台等缺乏淡水资源的地方具有重要意义。

1 2 3利用半透膜,使海水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膜过滤,从而去除盐分和杂质,得到淡水。

反渗透法将海水加热蒸发,再冷凝成水,从而去除盐分和杂质,得到淡水。

蒸馏法利用离子交换膜和电场作用,使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被分离出来,得到淡水。

电渗析法1海水淡化技术现状23反渗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海水淡化技术,具有能耗低、工艺成熟、产水质量高等优点。

蒸馏法主要应用于大型海水淡化项目,如沙特阿拉伯的萨利姆淡化厂,但能耗较高。

电渗析法在小型海水淡化项目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但受限于膜的寿命和运行维护成本。

02热法海水淡化技术03蒸馏法优缺点蒸馏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成本较高。

蒸馏法01蒸馏法原理蒸馏法是一种通过加热海水,使其水蒸气化,然后收集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的方法。

02蒸馏法工艺流程将海水加热到沸腾,水蒸气上升到蒸馏塔中,再经过冷却装置冷凝成液态水。

反渗透法反渗透法工艺流程将海水加压通过半透膜,使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而盐分子被截留下来。

反渗透法优缺点反渗透法具有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膜污染和堵塞是反渗透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反渗透法原理反渗透法是一种利用半透膜使海水脱盐的方法。

在一定的压力下,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盐分子则不能通过。

电渗析法原理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使海水脱盐的方法。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海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被分离出来。

电渗析法电渗析法工艺流程将海水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的电渗析器,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脱盐。

核电站海水淡化与水热同输项目经济性分析

核电站海水淡化与水热同输项目经济性分析

核电站海水淡化与水热同输项目经济性分析发布时间:2021-06-29T11:00:29.25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宋晓磊李欣[导读] 摘要:受我国环保政策、能源供给和排放指标限制要求,高能耗产业基地或工业园区亟需清洁供热热源解决方案。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石家庄 050000摘要:受我国环保政策、能源供给和排放指标限制要求,高能耗产业基地或工业园区亟需清洁供热热源解决方案。

以核能替代部分传统热源,是当前工业减排污染物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能源结构的优先选择。

同时为了缓解北方区域水资源短缺,将原料海水经淡化后向城市供水。

本文采用非供暖季供水,供暖季供水和供热的设计理念,通过分析研究主要工艺流程的经济性比较,以假设核电站海水淡化与水热同输项目案例为依托,在供热量、供热价格、供水量均固定不变的基础上,测算融资前后水价的盈亏平衡价格,以及在保证资本金内部收益率8%的前提下的水价,并与市政水价进行比较,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清洁供热;海水淡化与水热同输;经济性分析引言随着我国针对环保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强,新建常规热源难度较大,高能耗产业基地或工业园区亟需清洁供热热源解决方案。

以核能替代部分传统热源,不但可以减少煤炭的开采、运输和燃烧总量,而且是工业减排污染物的有效途径,是应对雾霾天气、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选择,也是优化能源结构的优先选择,同时也进一步缓解了北方区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当前核电站常规岛汽轮机供热抽汽技术已经过汽轮机厂家技术分析论证,可在汽轮机设计上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抽汽供热的要求,此方法已具备实际可操作性。

本文将以假设核电站海水淡化与水热同输项目案例为背景,对主要工艺流程进行经济性分析研究,测算水价,并与市政供水价格比较,分析海水淡化与水热同输经济性。

1.工程概况以核电站海水淡化与水热同输方案设计案例为背景,该地区供暖季4个月,其余为非供暖季,水热用户距离核电站约100km。

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摘要: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不断增长,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提供可再生淡水的解决方案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进行分析。

首先,简要介绍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情况。

然后,从节能和减排的角度对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优势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分析其在海洋船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促进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1. 引言海洋船舶是目前全球贸易和运输的主要工具,然而船舶在海上航行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淡水来满足船员的日常用水需求。

然而,淡水资源有限,因此如何在海洋环境下海水转化为可用的淡水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发展起来的。

2. 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情况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是利用海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与纯净水分离的一种技术,常见的方法包括膜法、蒸发法和冷凝法等。

其中,膜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反渗透膜法和电渗析膜法。

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在海洋船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船舶上的淡水供应和废水处理。

3. 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3.1 节能效益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相比传统的淡水供应方式具有明显的节能效益。

传统的淡水供应方式通常依赖于从陆地上运输淡水到船上,这需要大量的燃料和能源消耗。

而利用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船舶可以直接在海上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无需依赖外部供应,因此能够显著降低船舶的燃料消耗。

3.2 减排效益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船舶在使用传统淡水供应方式时需要大量燃料运输淡水,这会导致大量的碳排放。

而利用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能够减少这部分燃料消耗,从而减少碳排放。

其次,海洋船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可以帮助船舶解决废水处理问题,这有助于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主要海水淡化方法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

主要海水淡化方法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

① 基本原理 多级闪蒸是将海水加热到一定
温度 后 ,引入 到 一个 闪蒸 室 ,其室 内的压力 低 于海
水所 对应 的饱 和蒸 汽压 ,部分海 水 迅速 汽化 ,冷凝
适 合 大 型 或 超 大 型 项 目 ,主 要 安 装 在 海 湾 国家 。 多效 蒸馏 法根 据操 作温 度 的高低 ,顶温 在 6 ~0℃ 57 是 低 温 多 效 蒸 馏 ,简 称 低 温 多 效 ,是 目前 具 有 竞 争力 的 热 法海 水 淡 化 技 术 。压 汽 蒸 馏 ,是 指 利 用
浓 缩 ,近 代 工 业 逐 渐 用 于 电 厂 和 大 型 工 业 锅 炉 供
水。
1 海水 淡化 技 术 概 述
海 水 淡 化 是 指从 海 水 中获 取 淡 水 的 技 术 和 过
蒸 馏法 与膜 法 不 同 ,一 经蒸 发所 得 的水 就 是蒸 馏 水 ,水质 较 高 ,产 品水 的含盐 量 ( 固溶物 )可 总 以降到 5p m以下 。另 一 方面 ,蒸 馏法 所 能处 理 的 p 原 料 水 比 其 它 方 法 广 泛 ,原 水 含 盐 量 从 几 百 rg1 a/ 到 几万 mg1 可适 应 。另外 可 以利用 电厂 的余 热 , /都 因此 蒸馏 法 的应 用场 合较 广 。 析与 比较
李雪 民 ・
摘要 : 较全 面地介绍 了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海水淡 化技术原理及发 展 , 合工程预算 ,对膜法处理工艺 、蒸馏 法处 结
关键镝 海 水淡化 髌法淡化 蕤锶 法淡化 投
理工艺 , 工程投资 、 从 制水成本到运行维护的安全 方便 性等方面进行 了详 细分析与 比较 。 分 与比 较 。| 蠢
多级 闪蒸 的造水 比 ,是所 得淡 水 ( 馏水) 的 蒸

海水淡化技术及发展状况简析

海水淡化技术及发展状况简析

一、海水淡化简介1、海水淡化的定义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

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水质好、价格渐趋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

从海水中取得淡水的过程谓海水淡化。

2、海水淡化的主要用途海水淡化主要是为了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用水,有时食用盐也会作为副产品被生产出来。

海水淡化在中东地区很流行,在某些岛屿和船只上也被使用。

3、海水淡化综合简介海水淡化是人类追求了几百年的梦想。

早在400多年前,英国王室就曾悬赏征求经济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水淡化技术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得到了加速发展,在已经开发的二十多种淡化技术中,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都达到了工业规模化生产的水平,并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

现在世界上有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个科研机构在进行着海水淡化的研究,有数百种不同结构和不同容量的海水淡化设施在工作。

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海水淡化厂,每天可以生产几千、几万甚至近百万吨淡水。

淡化水的成本在不断地降低,有些国家已经降低到和自来水的价格差不多。

某些地区的淡化水量达到了国家和城市的供水规模,目前淡化水已经完全可用于农田灌溉。

4、海水淡化历史地球表面2/3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水储量的97%为海水和苦咸水,这些水是很丰富的。

但是,要利用海水必须经过淡化。

目前,全世界有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海水或苦咸水淡化技术取得淡水。

第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于1954 年建于美国,现在仍在德克萨斯州的弗里波特(Freeport)运转着。

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Key West)市的海水淡化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它供应着城市用水。

表面看海水淡化很简单,只要将咸水中的盐与淡水分开即可。

最简单的方法,一个是蒸馏法,将水蒸发而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淡水。

这个过程与海水逐渐变咸的过程是类似的,只不过人类要攫取的是淡水。

另一个海水淡化的方法是冷冻法,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淡水变成固态的冰的同时,盐被分离了出去。

海水淡化的趋势研究过程

海水淡化的趋势研究过程

海水淡化的趋势研究过程近年来,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海水淡化技术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海水淡化技术的历史背景、技术原理、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历史背景最早的海水淡化技术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当时的人们用海绵、薄膜等材料将地下水与海水分离,提取出淡水。

而真正意义上的海水淡化技术,则是在20世纪初期出现的。

当时,美国科学家通过将热水蒸气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得到了淡水。

1945年,美国在夏威夷启动了第一个大型海水淡化项目,标志着海水淡化技术正式进入实用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水淡化技术逐步得到改进和推广,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地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技术原理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分为热法和膜法两种。

1、热法热法海水淡化技术采用了水的沸腾和凝结原理。

具体地说,设备将高压蒸气注入海水,使海水中的水蒸发。

经过冷凝后,形成淡水。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运行成本较高,适用范围有限。

2、膜法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则是利用了半透膜的分离性质。

在海水淡化过程中,通过一种特殊的膜,将海水中的盐和其他杂质分离出去,得到纯净的淡水。

这种方法需要的能源比较低,相对成本也较低,但是需要对膜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提高和改进。

三、现状海水淡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2019年,全球海水淡化装置的总产量达到了2400万立方米/天,其中近50%的装置位于中东地区,主要用于满足当地的农业和工业用水需求。

海水淡化技术在世界各地的应用还包括城市供水、军事基地供水等领域。

四、未来趋势未来,人们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

在技术方面,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如新型膜材料、膜结构设计等,提高分离效率和膜的生命周期。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海水淡化技术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如电化学海水淡化、太阳能海水淡化等。

这些技术具有成本低、能源消耗小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的热点领域。

在应用方面,海水淡化技术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军事基地供水、矿业、海水养殖等领域。

(完整版)热法及膜法海水淡化经济性分析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热法及膜法海水淡化经济性分析汇总,推荐文档

膜法热法海水淡化技术经济分析大连海水淡化工程研究中心华维国一、海水淡化方法概述:海水淡化是指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通过脱除海水中的大部分盐类,使处理后的海水达到生活和生产用水标准的水处理技术,目前淡化方法已达数十种,达到商业化规模的主要有反渗透法和蒸馏法,也就是常说的“膜法”和“热法”,蒸馏淡化技术又分成多级闪蒸、多效蒸馏和压汽蒸馏三种。

1、蒸馏法淡化技术蒸馏法又称蒸发法,是最早采用的淡化技术。

早期主要用于少量蒸馏水的生产和制糖工业的料液浓缩,近代工业逐渐用于电厂和大型工业锅炉供水。

蒸馏法与膜法不同,经蒸发所得的水就是蒸馏水,水质较高,产品水的含盐量(总固溶物)可以降到5ppm以下。

蒸馏法所能处理的原料水比其它方法更加广泛,原水含盐量从几百毫克/升到几万毫克/升都可适应。

蒸馏法海水淡化的装置类型较多,主要的有:多级闪蒸海水淡化、多效蒸发海水淡化和压汽蒸馏海水淡化。

以下对各种方法进行简介:(1)多级闪蒸技术(MSF)●基本原理多级闪蒸是将海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引入到一个闪蒸室,其室内的压力低于海水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部分海水迅速汽化,冷凝后即为所需淡水;另一部分海水温度降低,流入另一个压力较低的闪蒸室,又重复蒸发和降温的过程。

将多个闪蒸室串联起来,室内压力逐级降低,海水逐级降温,连续产出淡化水。

●工艺流程经过澄清和加氯消毒处理的海水,首先送入排热段作为冷却水。

离开排热段的大部分冷却海水又排回海中,小部分作为进料海水(补给海水),经预处理后,从排热段末级闪蒸室流入第一级闪蒸室,如技术原理所说明的那样,逐级降压,海水逐级降温,连续产出淡化水。

见图1-1。

多级闪蒸的造水比是指生产的淡水(蒸馏水)的重量与所消耗的加热蒸汽之比,是淡化厂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通常小型装置的造水比较小,大型装置的造水比较高,如日产淡水几百吨或四、五千吨的装置,造水比一般为5-8左右;日产淡水万吨级的装置,造水比多在10以上,日产淡水四~五万吨的装置造水比可达到13-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法热法海水淡化技术经济分析大连海水淡化工程研究中心华维国一、海水淡化方法概述:海水淡化是指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通过脱除海水中的大部分盐类,使处理后的海水达到生活和生产用水标准的水处理技术,目前淡化方法已达数十种,达到商业化规模的主要有反渗透法和蒸馏法,也就是常说的“膜法”和“热法”,蒸馏淡化技术又分成多级闪蒸、多效蒸馏和压汽蒸馏三种。

1、蒸馏法淡化技术蒸馏法又称蒸发法,是最早采用的淡化技术。

早期主要用于少量蒸馏水的生产和制糖工业的料液浓缩,近代工业逐渐用于电厂和大型工业锅炉供水。

蒸馏法与膜法不同,经蒸发所得的水就是蒸馏水,水质较高,产品水的含盐量(总固溶物)可以降到5ppm以下。

蒸馏法所能处理的原料水比其它方法更加广泛,原水含盐量从几百毫克/升到几万毫克/升都可适应。

蒸馏法海水淡化的装置类型较多,主要的有:多级闪蒸海水淡化、多效蒸发海水淡化和压汽蒸馏海水淡化。

以下对各种方法进行简介:(1)多级闪蒸技术(MSF)基本原理多级闪蒸是将海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引入到一个闪蒸室,其室内的压力低于海水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部分海水迅速汽化,冷凝后即为所需淡水;另一部分海水温度降低,流入另一个压力较低的闪蒸室,又重复蒸发和降温的过程。

将多个闪蒸室串联起来,室内压力逐级降低,海水逐级降温,连续产出淡化水。

工艺流程经过澄清和加氯消毒处理的海水,首先送入排热段作为冷却水。

离开排热段的大部分冷却海水又排回海中,小部分作为进料海水(补给海水),经预处理后,从排热段末级闪蒸室流入第一级闪蒸室,如技术原理所说明的那样,逐级降压,海水逐级降温,连续产出淡化水。

见图1-1。

多级闪蒸的造水比是指生产的淡水(蒸馏水)的重量与所消耗的加热蒸汽之比,是淡化厂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通常小型装置的造水比较小,大型装置的造水比较高,如日产淡水几百吨或四、五千吨的装置,造水比一般为5-8左右;日产淡水万吨级的装置,造水比多在10以上,日产淡水四〜五万吨的装置造水比可达到13-14 。

*图1-1多级闪蒸流程图(2)多效蒸馏技术(MED)基本原理:将一系列的水平管喷淋降膜蒸发器串联起来,蒸汽进入第一效蒸发器,与进料海水热交换后,冷凝成淡化水;海水蒸发,蒸汽进入第二效蒸发器,并使几乎同量的海水以比第一效更低的温度蒸发,自身又被冷凝。

这一过程一直重复到最后一效。

连续产出淡化水。

多效蒸馏分为低温和高温多效蒸馏。

高温多效蒸馏可安排更多的传热效数,以达到较高的造水比,其热效率较高。

但是,前几效盐水的蒸发温度较高,传热管易结垢且腐蚀速度快,因而对设备的材料要求高,需频繁清洗设备,对海水预处理要求也高。

针对高温多效蒸馏的缺点,发展了低温多效蒸馏技术,其特点是盐水的蒸发温度不超过70C,减缓了设备的腐蚀和结垢;并得到10效以上的造水比。

工艺流程:海水在冷凝器中预热、脱气之后分成两股,一股排回大海,另外一股为进料液。

料液加入阻垢剂,引入到蒸发器温度最低的效组中。

喷淋系统把料液分布到顶排管上,自上向下的降膜过程中,一部分海水吸收了管束内冷凝蒸汽的潜热而汽化;冷凝液以淡化水导出,蒸汽进下一效组,剩余料液也泵入下一效组中,该效组的操作温度高于上一效组。

在新的效组中又重复了蒸发和喷淋过程,直到料液在温度最高的效组中以浓缩液的形式排出。

详见图1-2 :图1-2低温多效蒸馏工艺流程图(3)压汽蒸馏技术(VC)基本原理:海水蒸发过程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增压,蒸汽饱和温度相应提高,再输入到蒸发器管束内,作为进料海水蒸发的热源,并自身冷凝为淡化水。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连续生产。

压汽蒸馏按操作温度可分为常压压汽蒸馏和负压压汽蒸馏两种。

从结构上,又分为水平管降膜喷淋式和垂直管式两种形式;前一结构的优点是料液自液体分布器出来之后,在水平传热管上以薄膜的形式分布,又依靠重力向下实现再分布,由于液膜分布薄且均匀,因而传热系数高,并且蒸发器结构简单,在海水淡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工艺流程:进料海水用极少量阻垢剂预处理后,进入一个板式换热器,回收自蒸发器排放出的浓盐水和淡化水的热量。

之后,与循环的浓盐水混合,进入到蒸发器中,喷淋到水平传热管束的外表面上,喷淋量需刚好在管子表面形成连续的液膜,与管束内经压缩机增压的蒸汽(略低于浓盐水蒸发平衡压力)热交换。

管内蒸汽冷凝成淡水导出,管外一部分盐水产生蒸发,通过汽液分离器除去夹带的液滴之后,蒸汽进压缩机压缩并导入传热管束内。

如此构成了二次蒸汽的不■ MM 滾IL 冰■水塞% ■产品水 ・乐媲汎 ■粗第刑2、膜法海水淡化技术(1) 电渗析技术(ED)基本原理: 电渗析以直流电为推动力,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 选择透过性,使一个水体中的离子通过膜迁移到另一个水体中的物质分离过程。

主要特点:电渗析为无相变过程。

所耗电能主要用于迁移溶液中的电解质离子,所耗 的电能与溶液浓度成正比,对于不导电的颗粒没有去除能力。

电渗析技术用于 海水淡化时能耗大,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工程基本上不采用。

但将1000,毫克/升的苦咸水脱盐至 500毫克/升的饮用水是经济可行的。

(2) 反渗透技术(RO)基本原理:用一张只透过水而不能透过盐的半透膜将淡水和盐水隔开,淡水会自然地 透过半透膜至盐水一侧,这种现象称为渗透。

当渗透到盐水一侧的液面达到某 一高度时,渗透的自然趋势被这一压力所抵消从而达到平衡。

这一平衡压力即 为该体系的渗透压,如在盐水一侧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盐水中的水会透 过半透膜到淡水处。

这种与自然渗透相反的水迁移过程称为反渗透。

工艺流程:进料海水经预处理,去除悬浮固体及其它有害物。

然后经高压泵增压后,进 入膜脱盐设备,产出的中间淡水产品进入后处理设施(按淡水不同用途选择, 如作饮用水,需 pH 调节和加氯杀菌设备),精制成终产品淡水。

浓盐水自膜脱 盐设备排出。

见图1-4 :3000图1-3压汽蒸馏工艺流程图俺处理反濱透装酉麻处理图1-4 反渗透工艺流程图二、热法(MED膜法(RO海水淡化系统构成1、系统组成和投资(1)热法系统:(2)膜法系统:(3)日产1万吨淡化系统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4) 热法膜法技术现状:热法我国已经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我国万吨级热法装备的技术水平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膜法由于关键部件被国外垄断,所以膜法在我国就是系统集成,技术门槛很低,只要有市场随意一个工程公司就可以承担淡化工程。

我们膜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国外垄断公司的打压下,步履艰难,三大关键设备至今没有突破,中国的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和市场完全被国外公司控制。

(5) 热法膜法系统参数:三、热法膜法系统工程建设1、系统占地面积比较:低温多效工艺与反渗透工艺占地面积相当。

一般的理解,低温多效占地面积应该比反渗透大一些,因为反渗透的主机十分紧凑。

但由于反渗透的预处理工艺占地面积较大,实际上两种工艺的占地面积相差不大。

低温多效的工艺用泵安装在装置的下部,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占地面积。

2、系统所需厂房比较:采用热法低温多效工艺可以省略淡化设备的厂房。

低温多效设备可以露天布置,省去了厂房的投资。

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热法装置全部是露天布置,控制系统和换热器等精密设备放置在主换热器下面和侧面的控制设备室,一般面积不需要太大。

膜法的大部分设备都需要放置的专用厂房里,高压泵房需要单独设置,特别是预处理设施需要大量的土建工程支持。

3、系统设备安装工艺比较:热法工艺主要是大型换热设备,所以施工难度比膜法要大,运输条件有限制,设备安装费用比膜法高。

土建施工方面膜法用于需要建设厂房,所以膜法的土建成本比热法高。

4、系统外部工艺条件比较:热法工艺需要低温热源,在没有低品位热源的地方热法工艺没有任何优势, 膜法工艺没有安装条件限制,只要有电源就可以实施膜法工艺。

5、系统建设周期比较:热法的主蒸汽器的设计需要根据安装淡化系统地区海水参数及蒸汽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开始主蒸发器的制造,所以建设周期较长。

膜法系统的反渗透膜组已经形成模块化,模组可根据造水量任意组合,系统组合方便,所以膜法系统建设周期短。

四、热法膜法系统运行1、热法膜法吨水运行成本分析1.1固定成本分析:反渗透膜效率影响因素:在热法核心技术没有实现国产化之前,万吨级的热法海水淡化投资要比膜法高20%左右,由于热法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全部设备实现和国产化,目前万吨级的热法海水淡化系统与膜法的投资已经接近并相当,根据不同的地域投资额度在9500〜11000万元之间变化,由于热法膜法系统的吨水投资额相当,所以分担固定成本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就要看热法膜法系统的年均造水量及运行效率,最后计算出两种工艺的在实际运行中的年吨水分摊的固定成本。

热法系统造水工艺主要靠大型的主蒸汽器蒸发换热实现的,只要换热传热过程稳定进行,外界因素不是影响热法系统造水量的主要因素。

膜法系统造水工艺主要靠过滤实现,过滤系统的元件质量和工作效率直接关系系统的运行效率,海水温度、反渗透膜的质量、预处理单元工作效率等因素都直接影响膜法系统的年造水量,外界因素是影响膜法系统造水量的主要因素。

我们在以往的膜法系统淡化水固定成本分析报告中,是把膜法系统处于理想状态,回避外界因素对造水量的影响,是按照系统的设计值常年不变的情况计算出来的。

但是我们通过对已投运的几个典型电厂膜法系统的多年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外界因素对膜法系统年均造水量影响巨大。

下表为某电厂膜法系统年造水曲线:从上述曲线表可以看出,膜法系统由于受膜和海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年实际出水量发生较大变化,远离设计曲线。

下表为某电厂热法系统年造水曲线:热铉年产水肚统计曲线从上述曲线表可以看出,热法系统按照夏季海水温度20〜30°设定主蒸发器的末端冷凝温度,在冬季运行时由于海水温度低于设计温度,使主蒸发器换热温差增大,提高了换热效率从而增加了造水出力,所以热法的年平均造水指数与设计值基本吻合。

我们在热法膜法系统淡化水固定成本分析报告中提出了热法膜法系统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分析比较修正系数,简称:热膜固本修正系数,我们通过数年的统计分析和计算得出目前阶段“ 热膜固本修正系数” 设定为0.8为宜;我们用两种淡化方法进行方案的论证和比较时,必须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修正后结论才具备科学性,否则我们的方案只能是理想状态,严重脱离实际。

在万吨级热法膜法淡化系统投资额相当的情况下,由于膜法的实际出水量与设计出水量约差20%所以在同等规模的淡化系统中,膜法系统固定费用要多承担20%勺固定资产折旧,必须对膜法的固定费用进行合理修正,这样才能核算出膜法淡化系统造水的实际成本,使得海水淡化技术方案更加公正、科学和合理。

装置投运率影响因素:海水淡化在客观上要求系统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耐腐蚀性和严密性,这是系统的技术特点也是日常维护管理的重点、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