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第1课 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

谟拉 比法 典》
《汉谟拉 比法典》
①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②内容:由前言、正文 和结语三部分构成。③影响: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 整的成文法
二、两河流域文明和《汉谟拉比法典》 3.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上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 的方框内。 A.建造金字塔的国家:古代埃及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2)仔细观察该图,指出源自非文明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
都处于大河流域。
4.今天的伊拉克仍然暴乱不断。它所在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文明
水是令人类敬畏的,它是生命之源。人类文明依河而兴。大 河流域究竟孕育了哪些文明?为什么说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 篮?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课。
一、古代埃及和金字塔 1.古代埃及:①建立:公元前__3_5_0_0_年左右,古埃及出现奴隶制 小国。②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__美__尼__斯___建立统一的奴隶制 王朝,定都__孟__斐__斯___,国王称为法老。③灭亡:公元前__4___世 纪,埃及逐渐处于外族人统治下,“法老时代”结束;公元7世 纪被__阿__拉__伯___人所征服。 2.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有了 __象__形__文字;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__太__阳__历。__木__乃__伊___的制 作和__金__字__塔___的建造反映了他们较高的科学知识水平。
象形文字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有了象形文字;制定了世界上
和历法 最早的太阳历
两河 地理 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流域 两河流 约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创造了最早的
文明 域文明 城市文明,史称两河流域文明
和 《汉
古巴比伦
《古代两河流域》PPT精品课件

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家送庭去奴抵隶债。制
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商,品说经明济商活品跃经济在
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二.古巴比伦王国
3.《汉谟拉比法典》评价:
《汉谟拉比法典》,较为系统地继承了两河流域的法律精 华。对犹太法典、波斯等国的成文法典,乃至古希腊、罗 马的立法都产生影响。
古巴比伦王 国被外族灭 亡。
公元前 1595年
空 中 花 园
公元前 539年
波斯帝国 消灭了新 巴比伦王 国。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两河流域文明:
特点: 一头粗、 一头细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 削成尖头的芦杆或木棒作笔,在软泥板上压刻 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 所以由这些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依据材料,思考古巴比伦社会分为了几个等级?
三个等级,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二.古巴比伦王国
2.《汉谟拉比法典》:
第199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 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1条 倘自由民击落穆什钦之齿,则应赔偿银三分之一明那。
九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
-.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 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 前1792一公元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 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 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 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 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二.古巴比伦王国
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商,品说经明济商活品跃经济在
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二.古巴比伦王国
3.《汉谟拉比法典》评价:
《汉谟拉比法典》,较为系统地继承了两河流域的法律精 华。对犹太法典、波斯等国的成文法典,乃至古希腊、罗 马的立法都产生影响。
古巴比伦王 国被外族灭 亡。
公元前 1595年
空 中 花 园
公元前 539年
波斯帝国 消灭了新 巴比伦王 国。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两河流域文明:
特点: 一头粗、 一头细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 削成尖头的芦杆或木棒作笔,在软泥板上压刻 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 所以由这些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依据材料,思考古巴比伦社会分为了几个等级?
三个等级,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二.古巴比伦王国
2.《汉谟拉比法典》:
第199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 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1条 倘自由民击落穆什钦之齿,则应赔偿银三分之一明那。
九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
-.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 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 前1792一公元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 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 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 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 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二.古巴比伦王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精品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历史解释
“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亚”,意即“两河之间 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 长地带。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概况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 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 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 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 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 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制陶技术
苏美尔人利用月亮的盈亏循环,将从弦月到 弦月所需要的29天视为一个计时单位,推定 当月亮运行经过12个计时单位时,一年就过 去了,播种的时间复又开始。
苏美尔人利用 沼泽泥制作泥板, 在为完全干透的泥 板上用楔子印出符 号,逐渐形成文字 体系——楔形文字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发展历程
小国出现 初步统一
新课导入
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新课标要求: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 及其传播。
学习目标
1.识读地图《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 位置及相关信息。( 时 空 观 念 、 历 史 解 释 )
2.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等基本史实。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认识到古代两河流域是古代东方文明之一,初步理解、尊 重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 家 国 情 怀 )
影响: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 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课堂小结
发源地
古
代
两
发展历程
河
流
域
文明代表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02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名师点拨】 楔形文字,是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所创的一种古老的文字,多 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线条由粗到细,形同木楔。
知识点2 古巴比伦王国 1.完成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 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 奴隶制国家。 2.制度: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 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3.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2)材料二各条内容应出自什么法律文献?该法律第六条、第 七条有什么共同之处?该法律第七条、第一九九条反映了奴隶 的社会地位如何? 答案:《汉谟拉比法典》。共同之处: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 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社会地位:把奴隶看作奴 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部法律有何影响? 答案: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统治阶级严格保护私有财产、 社会等级制、奴隶制等意志的体现;但是该法典是古巴比伦王 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 长。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影响:《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 长。
1.周杰伦在歌中唱道:“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 索不达米亚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 言,一切又重演……”,其中“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 的地方,它位于如图中的( )
A.① C.③
B.② D.④
2.为有效统治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民主共和,人民主权 C.诸侯林立,封邦建国 D.中央集权,地方郡县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29张PPT)

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
《乌尔纳姆法典》Hale Waihona Puke 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前言
3、体—现—精《神汉:谟法拉治比、法正典义》序言
正文:282条 结语
阅读材料,请你分析颁布法律的 目的和其所体现的精神。
三、《汉谟拉比法典》
4.内容 a.社会等如体级果现:自原古由始巴民的比毁“伦损同分任态为何复拥自仇有由”公民原民的则权眼,的睛一自,定由则程民应度、毁上无其反公眼映民睛了权。法的(第典自1的由96民条) 和奴隶三如公 人个果正 之严自观 间格由念 。的民,社折但会断这等自种级由公。民正的主手要足体,现则在应身折份其和手社足会。地(第位1相97同条的)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能准确说出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文明成
学 就以及古巴比伦王国的强盛。 习 ➢通过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认识 目 它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能够客观辩 标 证的评价该法典。
目录
DIRECTOR Y
壹
叁
文 贰文 肆
明 之 源
文 明 之
明 之 魂
文 明 之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古代两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材料一 大部分地区受热带沙漠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气候干 旱炎热,河流流量不稳定。 材料二 两河地区无天然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 北部地区的大雨加上扎格罗尔山脉和托罗斯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 水,毁坏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 神。……苏美尔人的诗歌: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 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 最强盛的时期。
二、古巴比伦王国
第1单元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9.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
列符合史实的是( A ) ①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产
生于西亚地区 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 ④中国有文
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部法 典有何积极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限制了 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
1.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如果我们
要研究古巴比伦的历史,需借助的是( C )Fra bibliotekA.小篆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2.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
色的石柱说:“这是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后颁布
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 B )
A.古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3.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①位于两河流域 ②属于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建立者是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 要成果。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材料二 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 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 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 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
——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
(2) 据 材 料 二 指 出 , 制 定 法 典 的 根 本 目 的 是 什 么?该法典在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
9.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
列符合史实的是( A ) ①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产
生于西亚地区 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 ④中国有文
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部法 典有何积极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限制了 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
1.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如果我们
要研究古巴比伦的历史,需借助的是( C )Fra bibliotekA.小篆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2.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
色的石柱说:“这是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后颁布
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 B )
A.古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3.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①位于两河流域 ②属于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建立者是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 要成果。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材料二 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 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 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 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
——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
(2) 据 材 料 二 指 出 , 制 定 法 典 的 根 本 目 的 是 什 么?该法典在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1. 第一章:古代文明与人类社会的发展1.1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文明的定义: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高度文化内涵和复杂社会组织形态的现象。
-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亚洲的两河流域和埃及尼罗河流域。
1.2 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位于亚洲西南部。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农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灌溉农业。
- 出现了文字,用来记录和交流信息。
- 建立了国家和法律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组织。
1.3 尼罗河流域文明- 尼罗河流域:位于北非的埃及地区,尼罗河沿岸是埃及的主要农业区。
- 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依靠尼罗河的周期性洪水,发展灌溉农业。
- 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埃及法老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 发展了壮丽的建筑和艺术,如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2. 第二章:古代希腊与罗马文明2.1 古希腊城邦文明- 城邦的定义:古希腊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形式,每个城邦独立自主,有自己的政府和法律。
-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雅典是最著名的民主城邦,市民具有直接参与政治的权利。
2.2 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 罗马共和国的特点:- 共和制度:由贵族和平民组成的参议会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 军事扩张:通过征服其他地区扩大势力。
- 罗马帝国的特点:- 制度:最初是由凯撒大帝建立,后来确立了一系列皇帝统治。
- 罗马法的创立:成为后世法律制度的重要基础。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回顾相关知识点。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部编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 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C、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 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 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 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心, 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 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 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国王汉谟拉比是通过哪些方式有效维护 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统治?结果如何?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
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
美国国会大厦的 汉谟拉比浮雕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 给人类宝贵的文化 遗产,表明人类社 会的法制传统源远 流长。
小结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 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 1.65米,底部周长1.90米 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 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 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 成文法典。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 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 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 ,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 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 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 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概述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中东两河流域,又名两 河平原。是一片位于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 河之间的冲积平原,现今的伊拉克境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宗教
苏美尔人的多神教
自然神 神的拟人性 缺乏永恒后世的观念 充满世俗性
古巴比伦时期
基本保持原有特点 马尔都克神 “罪孽”观念的加强
.
迦勒底时期
拜星教 神的“神性”化和崇高化 宿命论
.
《创世史诗》
咸水 提阿玛特
甜水 阿普苏
拉姆 拉哈姆
安萨(天) 启萨(地) 安努 埃阿 马尔都克
.
5. 文字与文学
.
犹太人
.
▪ 2. 《旧约》所载以色列人的历史
亚伯拉罕 — 以撒 — 雅各 摩西,出埃及,征服迦南? 以色列人统一国家的建立:前1000年左右 扫罗— 大卫 — 所罗门 王国的分裂:以色列 —— 前722年为亚叙所灭
犹大 —— 前586年,“巴比伦之囚”
.
▪ 3. 希伯来人的宗教:古犹太教
楔形文字
表意图画演变为字符 发音符号的出现 限定意义的符号和发音补充符号
《吉尔伽美什史诗》
阿卡德语写成
.
6. 科学与艺术
苏美尔人时期
初步而重要的科学成就:数学、历法 雕刻 建筑:塔庙
古巴比伦时期
局部的衰落:如雕塑 数学稍有进步
.
塔庙(Ziggurat)
.
亚述
图书馆的出现Biblioteka 建筑的进步:首都尼尼微与王宫.
前3500年后,苏美尔人进入两河流域
乌鲁克文化(前3500-3100年)
a 文字的发明
捷姆连特·那色文化(前3100-2800年)
a 楔形文字的出现 b 城邦的形成
返回
.
约前3000年,阿卡德人来到两河流域 前2371年,萨尔恭建立阿卡德王国,第一次确 立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
返回
.
阿摩利特人来自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带 , 说“迦南语” 汉谟拉比的统治
新巴比伦的复兴
天文学与计时体系 建筑:巴比伦城的重建 空中花园
.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
伊什塔门
.
波斯帝国
1. 波斯帝国的政治史
居鲁士的统治(前559-529) 冈比西斯二世的统治(前525-522) 大流士时期(前522-486),波斯成为横跨亚非欧 的大帝国 前330年,为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所灭
第一章 两河流域文明
.
1. 地理概况
气候、地理环境 之于文明的影响
.
.
2. 王国的兴衰更替
苏美尔人 阿卡德人 苏美尔人 阿摩利特人 亚述人 迦勒底人
苏美尔城邦 阿卡德王国(前2371-2191) 乌尔第三王朝(前2113-2006) 古巴比伦王国(前1894-1595) 亚述帝国(前1300-612) 新巴比伦王国(前626-539)
.
.
2 融合与折衷:波斯的文化
文字
从楔形文字到字母文字
历法
埃及的太阳历
建筑
苏美尔、埃及和爱奥尼亚的混合
.
波斯波利斯王宫遗址
.
.
.
3. 琐罗亚斯德教
历史
教义
二元性
善神 阿胡拉·马兹达
恶神 阿瑞曼
救世主与末日审判的观念
伦理观念
.
影响
密特拉教 摩尼教 诺斯替教
.
希伯来文明
1. 希伯来人 以色列人
返回
.
尼布加尼撒二世统治时期
a“巴比伦之囚” b 巴比伦“空中花园”
前539年,为波斯人所灭
.
3.法律
苏美尔的法律体系是其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乌尔纳木法典》(约前2100年) 《汉谟拉比法典》(前1750年)
.
《汉谟拉比法典》
– 迄今第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典 – 序言、正文与结尾 – 司法程序 – 内容解读
4.宗教
苏美尔人的多神教
自然神 神的拟人性 缺乏永恒后世的观念 充满世俗性
古巴比伦时期
基本保持原有特点 马尔都克神 “罪孽”观念的加强
.
迦勒底时期
拜星教 神的“神性”化和崇高化 宿命论
.
《创世史诗》
咸水 提阿玛特
甜水 阿普苏
拉姆 拉哈姆
安萨(天) 启萨(地) 安努 埃阿 马尔都克
.
5. 文字与文学
.
犹太人
.
▪ 2. 《旧约》所载以色列人的历史
亚伯拉罕 — 以撒 — 雅各 摩西,出埃及,征服迦南? 以色列人统一国家的建立:前1000年左右 扫罗— 大卫 — 所罗门 王国的分裂:以色列 —— 前722年为亚叙所灭
犹大 —— 前586年,“巴比伦之囚”
.
▪ 3. 希伯来人的宗教:古犹太教
楔形文字
表意图画演变为字符 发音符号的出现 限定意义的符号和发音补充符号
《吉尔伽美什史诗》
阿卡德语写成
.
6. 科学与艺术
苏美尔人时期
初步而重要的科学成就:数学、历法 雕刻 建筑:塔庙
古巴比伦时期
局部的衰落:如雕塑 数学稍有进步
.
塔庙(Ziggurat)
.
亚述
图书馆的出现Biblioteka 建筑的进步:首都尼尼微与王宫.
前3500年后,苏美尔人进入两河流域
乌鲁克文化(前3500-3100年)
a 文字的发明
捷姆连特·那色文化(前3100-2800年)
a 楔形文字的出现 b 城邦的形成
返回
.
约前3000年,阿卡德人来到两河流域 前2371年,萨尔恭建立阿卡德王国,第一次确 立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
返回
.
阿摩利特人来自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带 , 说“迦南语” 汉谟拉比的统治
新巴比伦的复兴
天文学与计时体系 建筑:巴比伦城的重建 空中花园
.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
伊什塔门
.
波斯帝国
1. 波斯帝国的政治史
居鲁士的统治(前559-529) 冈比西斯二世的统治(前525-522) 大流士时期(前522-486),波斯成为横跨亚非欧 的大帝国 前330年,为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所灭
第一章 两河流域文明
.
1. 地理概况
气候、地理环境 之于文明的影响
.
.
2. 王国的兴衰更替
苏美尔人 阿卡德人 苏美尔人 阿摩利特人 亚述人 迦勒底人
苏美尔城邦 阿卡德王国(前2371-2191) 乌尔第三王朝(前2113-2006) 古巴比伦王国(前1894-1595) 亚述帝国(前1300-612) 新巴比伦王国(前626-539)
.
.
2 融合与折衷:波斯的文化
文字
从楔形文字到字母文字
历法
埃及的太阳历
建筑
苏美尔、埃及和爱奥尼亚的混合
.
波斯波利斯王宫遗址
.
.
.
3. 琐罗亚斯德教
历史
教义
二元性
善神 阿胡拉·马兹达
恶神 阿瑞曼
救世主与末日审判的观念
伦理观念
.
影响
密特拉教 摩尼教 诺斯替教
.
希伯来文明
1. 希伯来人 以色列人
返回
.
尼布加尼撒二世统治时期
a“巴比伦之囚” b 巴比伦“空中花园”
前539年,为波斯人所灭
.
3.法律
苏美尔的法律体系是其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乌尔纳木法典》(约前2100年) 《汉谟拉比法典》(前1750年)
.
《汉谟拉比法典》
– 迄今第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典 – 序言、正文与结尾 – 司法程序 – 内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