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密度测量方法
十种密度测量方法

十种密度测量方法
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测量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以下十种:
1.比重法:将待测物质和已知密度的物质混合,测量混合物的比重,通过比较两者的比重来计算待测物质的密度。
2.饱和水浮力法:将待测物质放入饱和水中,根据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3.浮标法:测量物质在液体中的浸没深度,根据浸没深度与物质密度的关系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4.浮力法:利用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与物质密度的关系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5.刚体浮法:利用刚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深度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6.热胀冷缩法: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7.石油密度计法:利用石油密度计测量物质的密度。
8.空气浮力法:利用物体在空气中所受到的浮力与物质密度的关系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9.精密天平法:采用精密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10.X射线测定法:利用X射线穿透物质的特性,通过测量X射线强度的变化来计算物质的密度。
以上是十种常见的密度测量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精确度要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11种密度的测量方法

量密度的方法测(中考必备)一、弹簧秤读数差法: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1 :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如何测石块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3)推导:F 浮=^-G2V 石=V 排=尸浮/ p液g=(G i-G2)/ p 水gp 石=6石N石g=G* ( G 1-G2)/ p 水g= G i p 水/(G 1-G2)二、比较法: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
例2: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3)将石块浸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G(4)推导: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i=G-G2即p水gV石=G1-G2在奶中受到的浮力:F2=G-G3即p奶gV石=G1-G3两式比较得:p奶=(G 1-G3) p水/(G 1-G2)三、沉锤法: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3 (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现有一木块、一铁块、足量的水、细绳、弹簧秤、测木块密度方法:(1)细绳系住木块,用弹簧称称出木块在空气中重G(2)在木块下再系一铁块,将铁块浸没水中记下示数G(3)将木块、铁块都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4)推导: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G3木块的体积为:V木=V排=F浮/ p液g=( G2-G3)/ p水g木块的密度为:P木=G木/V木g=G p水/(G 2-G3)四、曹冲秤象法:用此法可测固体密度,也可测液体密度。
例4:现有量筒、一个烧杯、足量的水、如何测一石块的密度。
方法:(1)将石块放入烧杯底部中央,再把烧杯放入水中,在烧杯和水面相交处作记号。
(2)将石块取出,向烧杯中倒水,一直到记号处与水面相平。
(3)将烧杯内的水倒入量筒内,记下体积V i(4)量筒内放入石块,使其浸没,记下体积M(5)推导:m石=m,K = p 水V i V 石=V:-V ip 石=m 石/V 石=Vi p 水/( V 2-V1)五、漂浮法: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测密度的9种方法

测密度的方法1.器材:天平,量筒(测任何物体密度)步骤: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利用公式ρ=m/v2.器材:天平,刻度尺(测量规则固体密度)步骤:先根据v=sh,计算固体的体积,再根据ρ=m/v计算密度3.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测任何物体密度)步骤:根据G=mg,m=G/g计算质量,用量筒测量密度,利用公式ρ=m/v4.器材: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步骤:直接测量液体密度5.器材:刻度尺,规则几何形状固体(测液体密度,液体ρ固﹤ρx且ρ固﹤ρ水),水步骤:(此测量方法原理类似于密度计)将此固体放入水中,固体漂浮,用刻度尺计算此固体浸没在水中部分的体积V固,再将此固体放在被测液体中,固体仍然漂浮,用刻度尺计算出这时固体浸没在水中的体积V固2,因为两次都是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固体重力,固体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浮力相等,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ρ液gV排,列出两次浮力箱等的公式ρ水gV排=ρX gV排,所以ρXρ水26.Ⅰ器材:连通器,刻度尺,另一种已知密度的液体ρ0(测量不溶于已知液体的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x)步骤:先装入一种已知密度的液体,再向一端加入待测液体,假设连通器中间有一薄叶片(即深蓝色部分),下叶片会静止,所以受到平衡力左右,两侧压强相等,而虚线以下两部分是同种液体,压强一定相等,所以会产生高度差的原因是上面两部分,h1和h2部分的压强应该相等,才能使液面静止,液体压强P=ρgh,两侧压强相等列出等式:ρ0gh1=ρx gh2,h1和h2可用刻度尺测出,解这个方程,便可得到待测液体的密度。
Ⅱ器材:水槽,玻璃管,薄塑料圆片,水(测量液体密度ρX)璃管下面,将其放入水中,因为受到水的压强的作用,薄叶片不会下落,这时薄叶片受到水的压强的深度为h2,这时向玻璃管h2,因为玻璃管里没有液体时薄片静止,是因为受水的向上的力和破璃管的支持力相等,而当刚要下落时受到的是平衡力是水向上的力和破璃管内液体向下的力,因为两个力的受力面积相等,两种液体给薄叶片的压强相等,列出公式ρ水gh2=ρX gh1,整理后得到ρρ水7.器材:弹簧测力计,另一种已知密度的液体ρ0(测量个体密度,且必须ρ固﹥ρ0)步骤:先在空气中测量固体重为G ,再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固体浸没在已知密度的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 拉,F 浮=G-F 拉代入F 浮=ρ0gv 固ρ0gv 固=G-F 拉所以V固m=G/g ……② ρ固=m/V 固……③,将①和②代入③式, 得到ρ固ρ08.Ⅰ器材:量筒,水(测量固体密度,当ρ固﹤ρ水) 步骤:1.V1,2.V2,3.V3,在第二次时,固体是飘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
专题: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

专题: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
引言
密度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
本文将介绍十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来测量密度。
实验一:水银密度计法
实验原理
水银密度计法是利用水银的密度来测量其他物质的密度。
通过将待测物体放入水银密度计中,测量水银升高的高度,然后根据水银和待测物质的密度关系计算密度。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水银密度计和待测物体。
2. 将待测物体轻轻放入水银密度计中,观察水银升高的高度。
3. 根据水银和待测物质的密度关系计算密度。
实验注意事项
- 操作时要小心,以避免水银的溅出或损坏密度计。
- 确保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水银中。
实验二:浮沉法
实验原理
浮沉法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来估算其密度。
当物体比液体密度大时,物体沉入液体中;当物体比液体密度小时,物体浮于液体表面。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和液体。
2. 将待测物体放入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3. 根据物体浮沉情况估算其密度。
实验注意事项
- 确保和液体的选用适合待测物体的大小和密度范围。
- 注意观察待测物体的浮沉情况,避免误判。
...
(继续描述其他实验方法)
结论
通过这十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物体的密度。
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取决于待测物体的性质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并遵循正确的实验步骤。
以上是关于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方法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文能
为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十种密度测量方法

十种密度测量方法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常用于物质的性质研究和分析。
以下是十种常见的密度测量方法。
1.比重法:将待测物体和已知密度物体(参照物)分别悬挂在天平两端,通过比较两者的质量,计算出待测物体的密度。
2.浮法:浮法是将待测物体浸放在液体中,根据物体在液体中浮升的深度,结合液体密度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3.水滴法:所谓水滴法,即利用细腻的水滴滴加到称重器具上,得到物体的质量,并与物体的体积一起计算出密度。
4.均匀柱体测量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均匀柱体物体。
首先测量出物体的质量,然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再根据密度的定义计算出密度。
5.悬挂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颗粒物质密度的测量。
首先测量物体的质量,然后将物体悬挂在天平上,通过测量物体在空中和水中的浸没深度,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6.溶解法:将待测物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测量溶液的密度,并根据溶液的浓度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7.压缩法:通过比较物体在不同压力下的体积变化,确定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气体密度的测量。
8.物体浸没法:将待测物体完全浸没在已知密度的液体中,根据浸没深度和质量的变化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9.精密天平测量法:使用具有高精度测量的精密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然后通过已知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10.线度测量法:线度测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方法,通过精密测量物体的外部尺寸,结合物体的质量和几何形状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总结:以上介绍的十种密度测量方法涵盖了多种物体形态和不同物质状态下的密度测量方法。
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待测物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性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一、实验方法1. 浮法测量法浮法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浸泡物体在液体中浮力与其重力平衡的原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容器,将所测物质放入容器中。
(2) 加入足够的液体,使物体浸没其中。
(3) 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m,并记录下液体的体积V。
(4) 根据物体受到的浮力平衡重力的条件,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密度ρ = m/V。
2. 滴定法测量法滴定法测量法适用于测量液体的密度。
它基于滴定液一滴一滴加入待测液体,直至达到滴定终点时,所加入滴定液的体积与待测液体密度成正比的原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支滴定管,并在滴定管上标出刻度。
(2) 将待测液体倒入容器中,放置在实验台上。
(3) 将滴定管插入容器中的液体中,通过操纵滴定管使滴定液一滴一滴地加入。
(4) 当滴定液滴入液体中的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时,停止加液。
(5) 读取滴定管上所加液体的体积,根据所用液体的密度系数计算液体的密度。
二、注意事项1. 实验环境在进行密度测量实验时,需要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和安静,避免因外界条件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工具准备选用准确可靠的测量工具,如天平和刻度清晰的滴定管,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样品在测量密度前,应确保样品干燥、清洁以及无杂质的干扰。
4. 液体选择选择适当的液体进行测量,确保液体的性质与所测物质相容并且不会产生化学反应,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实验操作在实验中,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人为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滴定法测量中,要注意滴定液的滴入速度,较慢且均匀为宜。
6. 数据处理在测量完成后,应仔细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消除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的影响,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

一题多解
1. 器材:刻度尺、量筒、水 2.主要步骤: (1)用刻度尺量出木块的边长为a (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1 (3)把木块放进去液面到达的刻度为V2
3.表达式:
一题多解
木
V2 V1 水 3 a
1.器材:刻度尺、水 2.主要步骤:
一题多解
(1)用刻度尺量出木块的边长为a (2)把木块放在量筒的水里,用刻度尺量 出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 ah 水 3.表达式: 木 a
实验总结 一.天平、量筒测量法测液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液体倒入量筒一部分,测出液体体积 V. 3.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m1 m2 4.求出液体的密度ρ= V
二、天平、量筒测量法测密度大于水的 固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2.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其体积V1 3.用细线将被测物体系住使其浸没量筒 内的水中,读出其体积V2 m 4.求出物体的密度 ρ= V V
实验结论: 因为“密度计”在水中和在 牛奶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因此“密度计”在 水中和在牛奶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 的重力。“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浮 力相等。即 F牛=F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ρ牛gV牛排=ρ水gV水排 ρ牛gSh牛排=ρ水gSh水排 ∵h牛排=L-h牛 h水排 =L-h水 ∴ρ牛(L-h牛) =ρ水(L-h水)
2 4 5
一题多解
1.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大头针
2.主要步骤: (1)用天平称木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木块放进 去液面到达的刻度为V1 (3)用大头针把木块压下去全部浸没在水 里,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 m 3.表达式: 木 V2 V1
初中物理实验之十种测量密度的方法

常见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姓名一、测物质密度的原理和基本思路 1.实验原 理: 2.解决两个问题: ①物体的质量 m ②物体的体积 V3基本思路 (1)解决质量用: ①天平 ②弹簧秤③量筒和水 漂浮:(2)解决体积用: ①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②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天平(弹簧秤)、水 ④弹簧秤、水 利用浮力二、必须会的十种测量密度的方法(无特殊说明,设ρ物>ρ液,就是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 第一种方法:常规法(天平和量筒齐全)1.形状规则的物体①.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步骤:天平测质量、刻度尺量边长V=abh ③.表达式: 2.形状不规则的物体①.仪器:天平、量筒、水②.步骤: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V=V 2-V 1 ③.表达式:3.测量液体的密度:①.仪器:天平、量筒、小烧杯。
待测液体。
②.步骤:第一步:天平测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 1质量、第二步: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为V ,第三步: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m 2。
③.表达式:【想一想】 为什么不测空烧杯的质量?如果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再装入适量液体,然后将全部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也能测出密度,这样做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想一想】假如被测固体溶于水,比如:食盐、白糖、如何用量筒测出体积?第二种方法:重锤法(ρ液>ρ物)1:仪器: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重物(石块) 2:步骤: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溢水杯和水.待测木块2.步骤:①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
③将石块和木块用细线栓在一起石块在下木块在上之间有适当距离。
将石块浸没在量筒中,记下体积V 1④将木块浸没量筒中。
记下体积V 23.表达式:【想一想】为什么要把石块放入量筒中在记录数据V 1 ?为什么没有记录装入量筒中水的体积?第三种方法:溢水等体积法(有天平、没有量筒)1. 器材:天平砝码、小烧杯、水、溢水杯、待测物体2. 步骤:Vm=ρ排水浮gV F G ρ==水排水排水物ρm V V ==g F G g F V V 水拉水浮排物ρρ-===12V V m-=物ρabhm=物ρg Gm =g F m 浮=12V V m -=物ρV m m 21-=ρ3:表达式:第四种方法:密度瓶法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2.步骤:分析:3.表达式:【想一想】 m 1+m 2-m 3为什么等于待测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水都排到哪里去了?第五种方法:悬提法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2.步骤:分析:天平右盘增加的砝码重力等于浮力3.表达式【想一想】天平增加的砝码的重力为什么等于物体受的浮力?直接将待测物体放入烧杯中行不行为什么?第六种方法:两提法m 1m 2m 3m 1 m 2m 3水物ρρ231m m m -=312m m m m -+=排水水排水物ρ312V m m m V -+==水物ρρ3121m m m m -+=ρρρρ231231111--m m m m m m m m V m V m =====水物ρρ231m m m -=1.器材:弹簧秤、细线、烧杯、水2.步骤:一提得质量二提得体积3.表达式第七种方法:一漂一沉法(只有量筒,没有天平)-----测量橡皮泥的密度1. 仪器:量筒、水 一漂一沉法2. 步骤:分析:一漂得质量一沉得体积3.表达式应变:1.仪器:量筒+水+小烧杯,测密度 一漂一沉法2.步骤:分析:一漂得质量一沉得体积3:表达式:第八种方法(杠杆平衡法)没有量筒,也没有天平1. 器材:杠杆、细线、刻度尺、烧杯、水2. 用刻度尺测出 L2和 L 23.表达式13V V V -=)(12V V g mg -=水ρ浮F G =浮F G =V 1V 2 V 3V 1V 2V 3gG m =FG F -=浮gF V V 水浮排物ρ==水拉物ρρF G G-=)(12V V m -=水ρ水ρρ1312V V V V --=)(12V V g mg -=水ρ)(12V V m -=水ρ13V V V -=水ρρ222L L L A '-=水ρρ1312V V V V --=o G AABG B L 2L 1oG B L 1L '2分析:杠杆第一次平衡时 杠杆第二次平衡时第九种方法:等压强法(测量液体的密度)1.仪器:玻璃管(平底薄壁)+刻度尺+水+大容器分析: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压强相等也可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用橡皮膜扎紧(或用薄塑料片盖住), 橡皮膜水平时,同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一、测物质密度的原理和基本思路
1.实验原理:
2.解决两个问题: ①物体的质量m ②物体的体积V 3基本思路(1)解决质量用: ①天平②弹簧秤③量筒和水漂浮:(2)解决体积用:
①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
②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天平(弹簧秤)、水
④弹簧秤、水利用浮力
二、必须会的十种测量密度的方法(无特殊说明,设ρ
物>ρ
液
,就是物体在液体中
下沉。
)
第一种方法:常规法(天平和量筒齐全)
1.形状规则的物体
①.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步骤:天平测质量、刻度尺量边长V=abh
排
水
浮
gV
F
Gρ
=
=
③.表达式: 2.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①.仪器:天平、量筒、水
②.步骤: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V=V 2-V 1 ③.表达式: 3.测量液体的密度:
①.仪器:天平、量筒、小烧杯。
待测液体。
②.步骤:第一步:天平测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 1质量、第二步: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为V ,第三步: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m 2。
③.表达式:
【想一想】 为什么不测空烧杯的质量如果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再装入适量液体,然后将全部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也能测出密度,这样做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 【想一想】假如被测固体溶于水,比如:食盐、白糖、如何用量筒测出体积 第二种方法:重锤法(ρ液>ρ物)
1:仪器: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重物(石块) 2:步骤: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溢水杯和水.待测木块
2.步骤:①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
③将石块和木块用细线栓在一起石块在下木块在上之间有适当距离。
将石块浸没在量筒中,记下体积V 1④将木块浸没量筒中。
记下体积V 2 3.表达式: 【想一想】为什么要把石块放入量筒中在记录数据V 1 为什么没有记录装入量筒中水的体积
第三种方法:溢水等体积法(有天平、没有量筒) 1.器材:天平砝码、小烧杯、水、溢水杯、待测物体 2.步骤: 3:表达式:
第四种方法:密度瓶法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2.步骤:
1
2V V m
-=
物ρ
分析: 3.表达式:
【想一想】 m 1+m 2-m 3为什么等于待测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水都排到哪里去了 第五种方法:悬提法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2.步骤:
m m m
水
排水物ρ3
12V m m m V -+=
=
分析:天平右盘增加的砝码重力等于浮力 3.表达式
【想一想】天平增加的砝码的重力为什么等于物体受的浮力直接将待测物体放入烧杯中行不行为什么
第六种方法:两提法
1.器材:弹簧秤、细线、烧杯、水
2.步骤: 一提得质量
二提得体积 3.表达式:
第七种方法:一漂一沉法(只有量筒,没有天平)-----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1. 仪器:量筒、水 一漂一沉法
m m m
g
G m =
F
G F -=浮g
F V V 水浮排物ρ=
=
2. 步骤:
分析:一漂得质量 浮F G =)
(12V V g mg -=水ρ
一沉得体积
1
3V V V -= 3.表达式 应变:1.仪器:量筒+水+小烧杯,测密度 一漂一沉法
2.步骤:
分析:一漂得质量
浮
F G =
一沉得体积
3:表达式:
第八种方法(杠杆平衡法)没有量筒,也没有天平
V
V
V
)
(12V V m -=水ρ水ρρ1
31
2V V V V --=
)(12V V g mg -=水ρ)
(12V V m -=水ρ
1. 器材:杠杆、细线、刻度尺、烧杯、水
2. 用刻度尺测出 L2和 L 2
3.表达
式
分析:杠杆
第一次平衡时 杠杆第二次平衡时 第九种方法:等压强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1.仪器:玻璃管(平底薄壁)+刻度尺+水+大容器 分析: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压强相等
也可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
下端用橡皮膜扎紧(或用薄塑料片盖住),
h
水
ρρ2
22
L L L A '-=o
G
G o
G B
h
橡皮膜水平时,同上。
变形题:仪器:U 型玻璃管+刻度尺+水
分析:
U 型管两侧液体压强相等 第十种方法:双漂法---等浮力
待测液体
2
1gh gh 水液ρρ=水液ρρ1
2
h h
=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