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试卷6

合集下载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试析二战后50一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浙江大学2001年世界现当代史真题)正确答案:(一)战争对日本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战后的民主改革既改革了社会经济结构,也对社会生产关系做了局部调整,这成为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由此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日美垄断资本的结合,为战后日本摆脱经济困境、迅速恢复经济并实现高速增长的起步提供了关键的推动力。

(三)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这是日本战后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主要措施。

(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革新和改造,重视和推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式和职工文化知识三方面的革新和改造同步进行,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可靠技术保障。

(五)确定“贸易立国”思想,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涉及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家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正确答案: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③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英勇的民族抗争和全民族的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⑤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解析:此题考查抗日战争。

答案中应当从五个方面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知识模块:中国近现代史3.试述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1)哥白尼第一个向“地球中心说”和教会权威挑战。

1540年他写成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本身也在以地轴为中心自转。

本科世界现代史试题答案

本科世界现代史试题答案

本科世界现代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间是哪一年?A. 1899年B. 1914年C. 1918年D. 1939年答案:B2. 下列哪位领导人是苏联的创始人?A. 拿破仑B. 列宁C. 斯大林D. 罗斯福答案:B3. 20世纪30年代,导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股市崩盘B. 银行危机C. 国际贸易战D. 所有以上原因答案:D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日期是?A. 1941年5月7日B. 1941年12月7日C. 1942年5月7日D. 1942年12月7日答案:B5. 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被称为什么?A. 热战B. 冷战C. 经济战D. 信息战答案:B二、填空题1. 1917年俄国发生了两次重要的革命,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二月革命、十月革命2.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分别投在了______和______。

答案:广岛、长崎3. 被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是______。

答案:周恩来4. 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领袖是______。

答案:马丁·路德·金5.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时期的结束,苏联的最后一个领导人是______。

答案:戈尔巴乔夫三、简答题1. 请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主要包括民族主义的兴起、帝国主义的竞争、军备竞赛以及复杂的同盟体系等。

其影响包括导致了1500万人的死亡,多个帝国的崩溃,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施加了严厉的惩罚,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2. 描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罗斯福新政是在1933年至1938年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公共工程计划以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以及金融改革等。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6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6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6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6. 论述题论述题1.论述近代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流派及反宗教改革运动正确答案: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迅速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

(一)背景1.中世纪西欧罗马天主教会为封建统治辩护,而它也常常遭到反对天主教正统教义的异端分子的攻击;2.14至15世纪,西欧各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开始摆脱教廷的统治,以实现教会的民族化;3.教会内部腐败不堪,教士不学无术,贿赂成风;4.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腐败进行了揭露,推动了宗教改革。

(二)主要流派1.路德教:创立者为德国人马丁?路德,其主张世俗君主应该建立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同时反对圣礼制度,主张“因信称义”。

路德派主要在德国北部、中部传播。

2.加尔文教:创立者为法国人加尔文,其神学思想核心是预定论,在教会组织和仪式上,则主张廉俭和平等,圣礼只保留了洗礼和圣餐礼,教会内部组织也大大缩减。

加尔文教影响力遍及西欧和北美。

3.英国国教:英国国教是通过宗教改革创立的民族教会,又称安立甘宗。

始于亨利八世,形成于伊丽莎白女王时期。

改革主旨在于摆脱教皇控制,而以英王为宗教领袖,但也吸收了大陆新教的教义,主张仪式从简和信仰耶稣即可得救。

(三)反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大大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势力,天主教不甘心失败,于是发动了反宗教改革。

天主教会代表在特兰托召开多次会议,着手革除天主教内部的弊端:如停止兜售赎罪券,不再增加教会神职薪俸,加强对神职人员的监督等。

在这场运动中,耶稣会发挥了极大作用。

耶稣会成立于1534年,创立人为西班牙军官罗耀拉。

耶稣会主旨在于重振罗马教廷,重数教皇权威,并扩大天主教影响,他们通过深入各个阶层活动,用潜移默化的手段进行思想影响,有时为达目的,甚至采取暗杀等极端手段。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2.论述近代西欧海上霸权的更迭正确答案:近代西欧的海上霸主,先后历经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6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6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6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57年6月,撤去赫鲁晓夫党中央第一书记的行动遭到失败后,被打成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是( )。

A.莫洛托夫、卡岗诺维奇、伏罗希洛夫B.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岗诺维奇C.布尔加宁、卡岗诺维奇、伏罗希洛夫D.谢皮洛夫、卡岗诺维奇、莫洛托夫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2.1958年3月,布尔加宁因参加1957年反党集团而被撤去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继任者是( )。

A.勃列日涅夫B.柯西金C.赫鲁晓夫D.葛罗米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3.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除了开展垦荒运动以外,在农村还开展了( )。

A.种植土豆运动B.种植高粱运动C.种植小麦运动D.种植玉米运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4.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地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的空间飞行,其标志是( )。

A.发射第一枚洲际导弹B.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发射“东方一号”宇宙飞船D.发射第一架航天飞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5.1961年6月,赫鲁晓夫与肯尼迪举行首脑会晤的地点是( )。

A.华麝顿B.莫斯科C.维也纳D.日内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6.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最早进行改革,并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是( )。

A.南斯拉夫B.波兰C.匈牙利D.捷克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7.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时,南斯拉夫被排斥在外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B.与美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C.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D.奉行不结盟的外交路线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8.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时,其中各国都( )。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B.已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C.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D.已完成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9.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匈牙利大党员和群众强烈要求克服个人崇拜,扩大民主,实行经济改革,一些由知识分子、大学生和干部组成的社团组织纷纷成立,其中最有影响者是( )。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5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5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5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6.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代科技革命以( )为代表,以( )为标志。

A.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B.原子弹;核武器C.人造卫星;空间技术D.新型材料;自然科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2.科学技术革命包括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过程,下列不属于三个过程的是( )。

A.自然革命B.科学革命C.技术革命D.产业革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3.当代科技革命说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 ),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并且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A.生物技术B.核能技术C.科学技术D.信息技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4.以二次大战为起点的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机械化B.电气化C.石油化D.电子化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5.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过了四代,①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②集成电路计算机;③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④晶体管计算机;⑤人工智能计算机,其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④①②③⑤D.①④②③⑤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6.1969年7月16日,美国的( )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A.神舟六号B.阿姆斯特朗号C.奥尔德林号D.阿波罗11号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7.1911年,美国工程师( )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A.卡内基B.泰罗C.梅隆D.赫伯特.西蒙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8.1962~1964年,美国社会学家( )经过调查,提出了“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的观点。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乔托】(Giotto di Bondone,1266—1337)正确答案: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

乔托是近代现实主义绘画的开拓者,“近代美术的奠基人”。

乔托一生的主要成就是壁画,其中以1305—1308年在帕多瓦的阿累那教堂绘制的壁画最为有名,被称为“14世纪意大利艺术的重要纪念碑”。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2.【哥伦布大交换】清华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正确答案: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

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首先提出这个观念。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的开始,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了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3.【慈温利】(UIrich Zwingli,1484—1531)正确答案:瑞士宗教改革运动领袖。

慈温利与路德一样,都主张圣经是信仰的基础,否认教皇是上帝的代表,谴责斋戒、炼狱、赎罪券和教士独身,力主简化宗教仪式以建立廉俭的教会。

不同的是,他比路德更激进,主张组织民主,信徒有权选举牧师,还主张废除圣经没有规定的仪式。

慈温利的宗教改革在罗马教廷和瑞士反动势力的镇压下以失败告终,没有建立独立的教会组织,许多成员后来加入加尔文教会。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4.【英法七年战争】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世界通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世界史真题正确答案:1756—1763年,英法为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

战争主要在美洲、印度等地进行。

在美洲,1759年,英军占领魁北克;1760年又占领蒙特利尔,完全征服了加拿大。

历史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历史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历史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第一节:选择题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A. 刘邦B. 朱元璋C. 秦始皇D. 汉武帝2. 印度教的最高神明是谁?A. 佛陀B. 克里希纳C. 凡尔赛斯D. 伽尼沙3. “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个国家?A. 日本B. 中国C. 英国D. 美国4.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哪个事件?A. 伊拉克战争B. 波兰事件C. 九一八事变D. 德国入侵法国5. 下列哪个国家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A. 加拿大B. 印度C. 日本D. 俄罗斯第二节:判断题判断下列史实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写“正确”,错误的请写“错误”。

1. 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2. 美国的原住民是美洲大陆的最早居民。

3. 法国大革命是在18世纪末发生的。

4. 英国在19世纪中叶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5. 文艺复兴是发生在16世纪的欧洲历史事件。

第三节: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和应用领域。

2. 请简要介绍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原因。

3. 请解释世界两次大战与冷战的关系。

第四节:论述题请从历史学的角度论述以下问题: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变革是否总是推动了社会进步?在论述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案例,分析人类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同时,可以探讨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和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

结语通过这份历史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并思考历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历史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6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6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6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6. 论述题论述题1.论述近代德国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正确答案:近代欧洲的宗教改革最先开始于德国。

(一)背景1.经济方面: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国的经济有了显著发展,但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其分散性,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

2.政治方面:德国当时诸侯并立、分裂割据,名义上的共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既无国库,又无军队,根本无法掌控局势。

3.宗教方面:德国是受天主教会剥削最为严重地区,教会利用德国分裂的局势,对德国的榨取极为严重。

4.社会方面:德国底层的农民不仅要封建主缴纳租税,还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及受商人和高利贷者的盘剥,苦难深重。

(二)过程1.1517年万圣节前夕,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痛斥“赎罪券”,引起群民讨论。

2.1519年,路德参加莱比锡辩论会,在会上侃侃而谈,坚持认为宗教会议和教皇都会犯错,并指出罗马天主教会已经失去了神圣的权威。

3.1520年,路德连续发表三篇文章:《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教会被囚于巴比伦》《论基督徒的自由》,详细阐述了其宗教改革纲领和政治主张。

4.152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沃尔姆斯召开宗教会议,讨论处理路德的问题。

路德在会上为其宗教思想进行了辩护,并得到广泛支持。

5.1546年德国爆发了路德派诸侯国与天主教诸侯国的战争,1555年双方缔结《奥格斯堡和约》,路德派新教得到了正式承认。

(三)影响及意义1.马丁.路德正式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沉重打击了弊端重重的罗马天主教会。

2.形成了新的教派——路德派,并使德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3.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涉及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2.论述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西方世界的优势的表现及其原因正确答案: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东方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西方世界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率先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试卷6(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1,分数:62.00)1.名词解释21-28小题。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薄伽丘】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世界通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家。

薄伽丘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揭露和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腐朽糜烂的生活,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阶级不平等和男女不平等,赞美了现世生活和青年男女的爱情,描写了商人、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反映了新兴市民阶级对禁欲主义的反抗。

《十日谈》以其通俗的格调,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欧洲小说的发展。

)解析:3.【商业革命】苏州大学2014年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苏州大学2015年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6世纪欧洲商业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引发的商业变革。

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

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商业扩大了,并开始与美洲有了商业联系。

亚、非、美洲的众多商品,开始或大量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欧洲的商路和商业中心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城市趋于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日益繁荣。

)解析:4.【《奥格斯堡和约》】(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555年德国路德派诸侯国与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国缔结的宗教和约。

主要内容: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确定了“教随邦定”的原则;1552年以前为新教诸侯夺去的天主教会的财产,均应由其继续占有。

此和约使路德派新教得到了正式承认。

)解析:5.【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南京大学2013年国际关系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740—1748年欧洲各国因奥地利王位继承问题而引起的战争。

1740年奥皇查理六世(1685—1740年在位)死后无嗣,其女玛丽亚.特蕾西亚依据《国本诏书》(1713年)承袭王位。

普鲁士、法兰西、西班牙、那不勒斯等国企图乘机瓜分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于1740年12月出兵西里西亚,对奥作战。

英、荷、俄等国则支持奥地利,遂形成欧洲战争。

1742年普鲁士战胜奥地利,单独与奥地利签约,获得下西里西亚。

1745年普鲁士击败奥地利,与之签订《德累斯顿和约》,夺得上西里西亚。

依据1748年的《亚琛和约》,玛丽亚.特蕾西亚获王位继承权,但奥地利却丧失了大片领土。

普鲁士占有西里西亚后,成为欧洲强国。

)解析:6.【掘土派】南京大学2001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02年综合卷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代表无地和少地农民的空想共产主义派别,领导人是温斯坦莱和埃弗拉德。

掘土派运动开始于1649年4月,在温斯坦莱和埃弗拉德领导下,掘土派占领萨里郡的圣.乔治山上的公有地和荒地。

由于地主和军队的镇压,到1651年,掘土派运动失败。

1652年,温斯坦莱发表《自由法》,详细阐述了掘土派的主张,描绘了公有制共和国的蓝图,被认为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

此名词亦翻译为“掘地派”。

)解析:7.【重农学派】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世界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世纪法国出现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别。

主要代表人物有魁奈和杜尔哥。

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他在1758年发表了《经济表》,系统地表述了重农主义理论。

主张:鼓励资本家向地主租地,以发展资本主义大农业;政府应该实行“放任政策”,允许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实行只向地主征税的“单一税制”等。

重农学派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居重要地位,并对以后的自由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析:8.【制宪议会】(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世纪法国大革命初期的立法机构。

1789年7月9日,国民议会改称制宪议会,以制定法兰西宪法作为主要任务。

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制宪会议实际上成为全国最高行政和立法机关。

1789年8月4日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废除封建制度的一系列法令,即《八月法令》。

1789年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

1791年9月公布《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原则。

1791年9月30日,制宪议会宣告结束,被立法议会取代。

)解析:9.【《亚眠和约》】(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02年英法于法国北部亚眠签订的和约。

和约规定,英国将它在西印度群岛和印度所占领的法国殖民地归还法国,并且从马耳他岛和埃及撤军;但是和约没有承认法国的“自然疆界”及“姊妹共和国”。

法国则承认英国从荷兰手中夺取锡兰(斯里兰卡),从西班牙手中取得特立尼达。

《亚眠和约》以大大有利于法国的内容使波拿巴赢得了光荣的和平。

)解析:10.【巴黎公社】(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在巴黎建立的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被迫举行武装起义,夺取了资产阶级政权。

26日进行公社选举,28日宣告巴黎公社成立。

公社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措施,还对公职人员实行普选制、低薪制及可随时撤换的制度,保证人民对国家的民主管理。

5月28日,遭到梯也尔政府军队的镇压而失败。

巴黎公社共存在了72天。

)解析:11.【容克】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世界通史真题;南京大学2006年世界史真题;西北大学2017年世界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普鲁士贵族地主阶级。

容克拥有大量土地和庄园,利用农奴的劳役。

德意志1848年革命后,容克的庄园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大部分容克开始资产阶级化,但仍保留许多封建残余。

容克长期垄断军政要职,政治上坚持极端保守主义,支持君主制度和军国主义,经济上要求对农业实行保护主义政策。

在德意志帝国和魏玛共和国期间成为重大的政治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容克阶级被消灭。

)解析:1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国历史上第三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1875年1月法国国民议会以1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宪法草案。

它一直存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投降希特勒时为止。

在这一时期内存在的共和国就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它确定的是总统制共和国。

立法机关由参议院、众议院组成。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权力很大,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

)解析:13.【《共产党宣言》】南京大学2003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世界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1848年2月在伦敦出版。

《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等。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后来的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14.【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南京大学2000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05年世界近现代吏真题;苏州大学2015年世界吏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一书,该书建构了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

他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把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无意识包括前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