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大蒜病虫害防治
大蒜病虫害怎样防治--

大蒜病虫害怎样防治
一、大蒜病害
1、叶枯病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
多雨高温、氮肥过多、过于繁茂的徒长弱苗极易发病。
病菌侵染叶片和花梗,一般多从叶尖开始发病,逐渐向下扩展。
初生为白色圆形斑点,后扩大为密生黑色粉状霉层,最后叶和梗变黄枯死,并从病部折断。
发病严重时,大蒜不易抽薹。
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2)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并集中处理。
(3)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夜,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应付。
2、灰霉病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多发生于植株生长中后期,病斑初为水渍状,后为白色或灰褐色,病斑扩大以后成梭形或椭圆形的灰白色大斑,半叶甚至全叶表面生灰褐色绒毛状霉层,组织干枯,易拔起。
病菌以菌丝态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
大蒜感染此病后,常造成叶柄和地下蒜头腐烂。
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扫除渍水。
(2)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发病初期,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二、大蒜虫害常见的害虫有根蛆、葱蓟马、潜叶绳、蛴螬等。
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且蒜种与肥料应适当隔开,切不可将蒜种贴在肥料上种植。
根蛆危害严重的地方,可用90%晶体敌百虫750克对水50公斤溶解,
再泼洒在750公斤粪土上,拌和后施下。
同时遭受根蛆、蛴螬危害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基部。
如发生葱蓟马、潜叶绳,可用杀虫剂喷雾防治。
大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蒜是一种常见的烹饪食材,也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然而,与许多其他农作物一样,大蒜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困扰。
为了保证大蒜的生长和产量,农民和种植者需要学习并采用一些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病害防治1. 白蛉防治白蛉是大蒜的常见害虫之一,其幼虫以大蒜的叶片为食,严重影响大蒜的正常生长。
为了防止白蛉的侵害,可以在大蒜种植时采取以下措施:(1)适时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避免大蒜生长期与白蛉的高发期重叠,减少白蛉对大蒜的危害。
(2)农药喷洒:在大蒜初期发现白蛉的迹象时,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喷洒时应注意药剂浓度和喷洒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2. 灰腐病防治灰腐病是大蒜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为了预防灰腐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翻耕和消毒:在大蒜种植前进行充分翻耕,并合理施用有机肥料。
可以选择合适的土壤消毒剂进行土壤消毒,杀灭病原菌,减少灰腐病的发生。
(2)良好的排水:确保种植区域的排水良好,避免水涝造成的病害发生。
3. 锈病防治锈病是大蒜的常见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红棕色的小颗粒,严重影响大蒜的叶面积和光合作用。
为了避免锈病对大蒜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适时浇水: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湿满,为大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锈病的发生。
(2)药物喷洒:在发现锈病症状时,可以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喷洒。
建议在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喷洒,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虫害防治1. 大蒜蚜虫防治大蒜蚜虫是大蒜的常见虫害之一,其对大蒜的叶片进行吸食,导致大蒜的叶片黄化、卷曲和凋落。
为了防止大蒜蚜虫的侵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瓢虫等,进行天敌放虫,以降低大蒜蚜虫的种群密度。
(2)农药喷洒:在大蒜初期发现大蒜蚜虫的迹象时,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消灭和控制大蒜蚜虫的数量。
大蒜病害防治配方

大蒜病害防治配方一、大蒜病害防治配方:1、叶枯病:⑴、加强通风排湿,降低棚内湿度。
⑵、每亩用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克或60%苯甲咪鲜胺水分散粒剂50克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
2、大蒜锈病、紫斑病、叶斑病、疫病、灰霉病等: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60%氯化胆碱水剂20毫升+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5毫升+99%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3、大蒜白腐病:⑴、实行轮作,深翻深耕,选择地势高、通风、排水都良好的地块栽培。
⑵、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药剂或石灰粉消毒。
4、大蒜病毒病:⑴、加强栽培管理,培育良种,合理间作套种。
⑵、发病初期喷洒2%宁南霉素水剂200~400倍液或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
二、大蒜病害三遍防止药配方:1、第一遍药配方:⑴、4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克+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99%磷酸二氢钾100克⑵、在大蒜入冬前,可用4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克+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99%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能够预防大蒜叶枯病、疫病和根腐病的发生,还能提高大蒜的抗冻性,使大蒜幼苗平稳越冬,春季返苗快。
2、第二遍药配方:⑴、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5毫升+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99%磷酸二氢钾100克⑵、当气温达到17度左右,大蒜进入返青期后,可用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5毫升+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99%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对叶面均匀喷施,可加快幼苗返青,促进生根,使茎杆粗壮,为大蒜的鳞茎膨大奠定基础。
3、第三遍药配方:⑴、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5毫升+18%氯化·萘乙酸80毫升+99%磷酸二氢钾200克⑵、在大蒜鳞茎膨大期,华北地区以3月20日前后,西南地区3月上旬,用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5毫升+18%氯化·萘乙酸80毫升+99%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大蒜栽培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大蒜栽培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大蒜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蔬菜,它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大蒜也可能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一些大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的参考内容。
病害防治:
1. 大蒜白菜蚜:通过在大蒜种植基地周围铺设萝卜丝制作的陷阱来防治白菜蚜。
另外,也可以喷洒辣椒水等天然杀虫剂来减少它们的繁殖。
2. 大蒜叶斑病:要及时清除病叶,防止病情扩散。
在种植前,先用高锰酸钾等消毒土壤,用化学药剂喷洒可以防治病害的粉尘。
3. 大蒜白根腐病: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并在种植前将土壤消毒。
若出现了感染腐病的大蒜,应立即将其取出,并在该区域进行一段时间的轮作。
4. 大蒜锈病:经常进行药浴或喷洒药物来预防这种病害的发生。
若已经感染,可以用化学药剂进行治疗。
虫害防治:
1. 大蒜潜蝇:使用苏木粉等粉末剂进行防治。
也可以在大蒜种植的地区种植寄生性植物如爬山虎等。
2. 大蒜螟蛉:要注意保持田间清洁,及时清除病叶,也可以使用生物农药如绿脊病毒等进行防治。
3. 大蒜白蛾:拉紧田间清洁,及时进行喷药防治。
也可以在种植基地周围栽植辣椒等植物来减少它们的繁殖。
4. 大蒜蚜虫:使用雪松油、蒜油等天然杀虫剂进行喷洒,也可以人工采集并剪除受害植物。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可以有效保护大蒜免受病虫害的侵害,保障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大蒜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巧_大蒜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巧 大蒜常见的病虫害 大蒜

大蒜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巧_大蒜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巧大蒜常见的病虫害
大蒜
大蒜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巧_大蒜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巧大蒜
常见的病虫害大蒜43
大蒜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巧
平时农田耕作中,大蒜的主要虫害有葱蝇、种蝇、根螨、蓟马、斑潜蝇等。
对其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1)农业防治,大蒜播种前,要深翻土壤,晒垡15天以上,减少土壤残留病虫群体数量。
基肥要充分腐熟,消灭粪肥中的虫卵和防止成虫产卵其中。
大蒜烂母期及时浇水,结合灌水追施氨水或碳酸氢氨,减少成虫产卵。
(2)化学防治:播前用50%辛硫磷1公斤、或3%地正丹1公斤、或2%天达阿维菌素500ml兑沙土100公斤均匀撒入播种沟中,防止葱蝇、种蝇、根螨产生。
4月中旬左右,葱蝇、种蝇产卵和幼虫危害期,用40%甲基异柳磷1000倍液+2%天达阿维菌素2000倍喷雾灌根,杀死蛀入根基组织内和根部的幼虫,兼治蓟马、斑潜蝇等。
每10-15天一次,连喷3次。
能使大蒜茎杆粗壮,叶丛增长加大,增大叶面积系数,提高光合利用率,促使养分物质向蒜头运输,蒜头饱满充实,减少面包
蒜,而且能减轻病虫危害,增强抗旱抗逆能力。
种植大蒜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种植大蒜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大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然而,在种植大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对大蒜的健康生长和产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蒜常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大蒜常见病害1.大蒜白菜嵌线虫病:主要叶片出现黄化、卷曲、失绿、缩小、扭曲等症状。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2)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肥力和湿度;(3)深翻土壤,清除虫害源;(4)定期喷施杀线虫药剂。
2.大蒜疫霉病:叶片上出现黄化、斑点、腐烂、软化等症状,严重时叶片腐烂,整株受害。
防治措施:(1)选择疫霉病抗病品种;(2)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3)预防倒霉天气,及时疏通排水沟;(4)轮作,避免连作。
3.大蒜褐斑病:叶片上出现大面积褐斑,逐渐扩大,严重时整个叶片褐化腐烂。
防治措施:(1)避免深植和加工受植物褐化病菌侵染的垃圾;(2)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繁殖;(3)选用病害抗性强的品种;(4)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饱和度。
二、大蒜常见虫害1.大蒜蚜虫:主要在大蒜叶片上吸汁,导致叶片黄化、卷曲、萎蔫、生长迟缓。
防治措施:(1)清除蚜虫寄生的野草和杂草;(2)适量施肥,提高大蒜抵抗虫害的能力;(3)定期喷洒杀虫剂。
2.大蒜蓟马:以叶片为食,造成大蒜叶片上出现银斑、变形、焦枯等症状。
防治措施:(1)选择抗虫害品种;(2)及时清除小害虫的寄生植物;(3)定期喷洒杀虫剂。
3.大蒜叶蝉:以大蒜叶片为食,造成叶片发黄、瘪缩、枯萎等症状。
防治措施:(1)定期喷洒杀虫剂;(2)清理种植区的杂草和垃圾,减少虫害的滋生条件;(3)用虫篱或纱网将种植区围起,阻止虫害的入侵。
综上所述,种植大蒜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白菜嵌线虫病、疫霉病、褐斑病、蚜虫、蓟马和叶蝉等。
针对每种病虫害,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定期喷洒杀虫剂等。
大蒜的病虫害及防治办法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一、大蒜常见病害1、病毒病在大蒜各种常见病害中,病毒病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也叫做花叶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蒜都会患有此病,并且传染率以及发病率都非常的高,当大蒜体内进入病毒,不仅会使当季的作物受到影响,还会影响到下一代的作物。
并且种植的田间有一些害虫,会将病毒携带给其它植株导致病毒病扩散较快。
①患病特征患有病毒病的大蒜会在叶片处生长出黄色斑纹,并且叶片生长变得干枯萎缩,甚至发生开裂等问题。
同时病毒病会影响植株的生长情况,导致根系无法健康生长,出现黄褐色。
最后会导致大蒜不抽苔甚至抽苔后的表面有黄色斑纹。
②患病原因在田间有一些害虫,例如蚜虫与蓟马等等,它们会将患有病毒病的植株毒液吸出,传播给健康的植株。
并且一些其它害虫种类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病毒传染。
尤其是在大蒜幼苗时期,会有很高的患病率,通常被病毒入侵的植株在当年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但是在生长出幼苗或已经成年后,将有明显的病毒表现。
因此在幼苗刚刚生长出的时候,就要进行病苗的清除,避免后期影响产量。
③防治措施要想使大蒜有较好的抗病能力,就需要在选择品种时加以注意,通常要应用脱毒后的大蒜进行播种。
控制好大蒜种植田间的病菌抑制,同时要避免出现害虫,导致病毒肆意传播。
大蒜不应当与葱类作物进行混合种植。
每隔三年要进行轮作,同时不能与葱类作物进行连作。
对蒜头种子要进行严格筛选,避免将患病的蒜头种入土地导致病毒扩散。
在幼苗时期严格管理,出现病害问题要立刻去除,避免传播。
田间的浇水与施肥要科学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灰霉病①患病特征当大蒜生长到中后期时,如果发现老叶尖端出现问题,病斑颜色为白色或灰褐色,那么大蒜极有可能患有灰霉病。
病斑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进行延伸,形成梭形或椭圆形,直到后期会出现面积很大的病斑。
当周围的环境较为湿润时,表面会生长出每一层霉菌,导致叶子死亡。
并且叶子表面会出现黑色菌核,此病会进行蔓延,导致整株叶片出现问题。
大蒜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大蒜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大蒜可以说是美食必备的调味品,在市场上需求量很大,由于其良好的经济价值,因此也吸引了诸多的种植户,目前我国的大蒜种植产区散布十分广泛。
由于大蒜的种植相对简易,因此很多种植户都容易忽视重要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而实际上这也是大蒜高产的关键。
一、常见病害防治1、大蒜紫斑病:田间发病多始于叶尖或花梗中部,几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
防治方法:发病早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均有较好的成效。
2、大蒜灰霉病:灰霉病多发于植株生长后期,先从下部老叶尖端开始,病斑初呈水浸状,进而变白色或浅灰褐色,由尖向里发展,病斑扩大后称梭形椭圆形,病斑两面均生出灰褐色的霉状物。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公道密植,增施氮磷钾全面肥料;可用75%的百菌清或65%的代森锌500倍液,50%的叶枯净粉剂1000倍或10%的杀枯净粉剂400~500倍液喷雾。
3、大蒜软腐病:大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
大蒜染病后,先从叶缘或中脉发病,沿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可贯穿全部叶片,湿度大时,病部呈黄褐色软腐状。
防治方法:在发病前或发病早期可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47%加瑞农WP75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隔5~7d喷药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
应以轻病株及其周围的植株为重点,注意喷在接近地表的植株茎基部。
二、常见虫害防治1、蒜蛆:以幼虫蛀入大蒜鳞茎,引发腐烂、叶片枯黄、萎蔫,乃至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主要通过播前土壤处理、药剂拌种、产生早期喷淋等进行防治,有效药剂有辛硫磷、毒死蜱等。
2、刺足根螨:主要为害土表以下大蒜叶鞘和须根基部,造成植株叶片发黄,大蒜长势弱,蒜头小。
防治方法:主要通过播前土壤处理、药剂拌种、产生早期喷淋等进行防治,有效药剂有辛硫磷、毒死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蒜病虫草害防治图谱及种植技术(大蒜苗背景)-------------施肥:鲁西牌15*3大蒜专用肥50公斤+鲁西三安20公斤+莲花牌大蒜专用有机肥20-30公斤Kg(前期提苗抗病后劲足)追肥:2月底3月初追施鲁西29-5-6复合肥50斤或尿素40斤;抽薹期4月中旬追肥20斤尿素。
拌种:双巧40ml+瑞特灵40ml 或亮装100g+250ml 拌种250斤(预防蛴螬、蚜虫、防病增产)-------------除草剂:科赛基农的封光、战将,滨农的吉列封,绿野的蒜想,华阳的算得喜等+果儿(乙氧氟草醚)--------------------------病毒病又名花叶病。
(症 状) 据鉴定,目前已知大蒜病毒病伪病原病毒有9种,大蒜病毒病是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其症状不完全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①叶片出现黄色条纹;②叶片扭曲、开裂、折叠,叶尖干枯,萎缩;③植株矮小、瘦弱,心叶停止生长;根系发育不良,呈黄褐色;④不抽薹或抽薹后蒜薹上有明显的黄色斑块。
(传毒媒介的传毒方式) 蚜虫和蓟马的传毒方式是用刺吸式口器从病株中吸取带毒液汁,成为病毒携带者,再通过刺吸式口器将病毒传送到其他植株中。
线虫的传毒方式是用吻针刺人病株组织吸取营养汁液时带毒,再为害健株,将病毒传人。
(防治方法)第一,采用脱毒大蒜生产种。
第二,发病初期喷20%病毒A2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克毒宝1000倍液-------------叶枯病 (症 状) 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蒜薹,多从下部老叶尖端开始发病。
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叶色逐渐减褪,叶面出现灰白色稍凹陷的圆形斑点。
病斑扩大后变为灰黄色至灰褐色,空气湿度大时为紫黑色,病斑表面密生黑褐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散生小黑点,即子囊壳。
病斑形状不整齐,有梭形和椭圆形。
病斑大小不一,小的直径仅5~6毫米,大的可扩展到整个叶片。
发病部位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扩展蔓延。
蒜薹一抽出就可染病,病斑和叶片上的一样。
发病严重时,地上部提早枯死,花薹不易抽出甚至枯黄,使蒜头和蒜薹产量降低;蒜头因未充分成熟,不耐贮藏;染病蒜薹不但外观品质大大降低,而且在冷藏期间病部失水凹陷或腐烂断条。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借风、雨、流水、种瓣、肥料、人、畜、工具等媒介传播。
叶枯病菌为弱寄生菌,生长健壮的植株不易染病。
常与紫斑病同时发生。
雨量多、湿度大、气温高、缺肥、植株早衰的田块发病较严重。
(防治方法)发现中心病株后,与紫斑病同防统治 喷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中生菌素粉剂10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
为增强药液在叶片上的附着力,药液中可加入0.1%的洗衣粉。
紫斑病又名黑斑病 (症 状) 病菌主要危害葱蒜类蔬菜的叶部,大葱和洋葱的花梗也易染病。
最初在叶或花梗上出现白色、稍凹陷的小斑点,病斑中央呈浅紫色。
以后病斑很快扩大为椭圆形或纺锤形,紫色,稍凹陷。
约2~3周后,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常形成同心轮纹。
如果条件适宜,病斑继续扩大,绕叶或花梗一圈,使叶或花梗折断。
染病鳞茎收获后,常从假茎基部发病,形成软腐,病部颜色为深黄色或红色。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布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大蒜白腐病是蒜田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之一,自1992年以来危害日趋严重,秋播蒜区也有发生。
(症状) 染病植株一般先从外部叶片的叶尖出现黄色或黄褐色条斑并向叶鞘及内叶发展,植株生长缓慢,较正常植株矮小,假茎变软、腐烂,后朗整株发黄枯死,受害组织呈灰黑色并出现灰白色菌丝层和黑色菌核。
染病蒜瓣的受害处,初期表皮出现水浸状病斑,病斑组织下陷,边缘无色或浅褐色,凹陷处有白色菌丝,以后在组织内外产生黑色菌核。
根部染病后,最初呈水浸状,以后变软、腐烂。
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小核菌属。
菌核多为圆形,表面光滑,黑色,大小为0.5~1毫米,单生或相互重叠。
菌核萌发时表面破裂,从中伸出菌丝。
菌丝上生小瓶梗。
小瓶梗上着生分生孢子。
孢子圆形,透明。
白腐病菌的菌丝在6℃下不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2~19℃,高于25℃生长受抑制。
菌核在高湿条件下很快萌发,干燥环境使菌核的生活力大大降低。
所以,春末夏初多雨时,病情发展较快,夏季高温干燥时,病情发展较慢。
长期连作,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严重。
(防治方法)第一,避免连作,实行3~4年轮作。
第二,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大蒜,加强松土保墒,降低地表湿度。
第三,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在未形成菌核时连根带土挖出深埋。
第四,播种前,种瓣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种,药剂用量为种瓣重量的0.3%。
拌种的方法是,先将药粉用适量水溶解,装在喷雾器中喷拌种瓣,晾干后播种。
第五,田间发病初期,喷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100g/亩。
--------------------------大蒜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和假茎。
病部初为梭形褪绿斑,后在表皮下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粉状物,即夏孢子,病斑四周具黄色晕圈,后病斑连片致全叶黄枯,植株提前枯死,生长后期,在未破裂的夏孢子堆上产出表皮下破裂的黑色冬孢子堆。
夏孢子萌发温限6~27℃,适宜侵入温度10~23℃。
在湿度大或有水滴时,9~19℃可侵入,干燥条件下,夏孢子可抵抗--16℃以下低温;有报道田间干葱叶上的夏孢子,越冬后仍有25%存活。
发病初期,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粉锈宁800倍液,晴菌唑锰锌600倍液,隔10~15天1次,防治1次到2次。
“退母期”2月中旬浇返青水追肥,防治生理性黄叶干尖第一遍药:中生菌素20克+菌毒杀星20毫升+疫霉清20g+磷酸二氢钾(预防叶枯病病毒病白腐病提高抗逆性)有成片黄叶病斑间隔3-5天连续喷2遍: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扑海因)800倍液+生根壮苗剂灌淋根茎法较喷雾防治法效果更好或多抗菌素25g+1.5%植病灵20ml+生根壮苗剂。
-------------3月中旬第二遍药:福福锌或大生+菌毒杀星+激活4月上旬(清明)第三遍药:10%苯醚甲环唑+1.5%植病灵+抽苔剂-------------大蒜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发布日期:2013-01-19 访问次数:1604 信息来源:金乡三农字号:[ 大中小]近年来,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扩大,耕作制度及栽培生志环境不断变化,大蒜植株的抗病性也逐年降低,大蒜病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尤其是新病害的不断出现,某些病害甚至呈急剧上升趋势,更加剧了对大蒜的危害。
据调查分析,大蒜病害对大蒜的危害一般损失率达20%-30%,严重年份及地块可以达到50%以上,甚至更高。
如1993年调查,大蒜锈病在发病严重蒜田病株率高达80%,受害面积达种植面积的65%以上,受害的大蒜严重降低等级,影响出口创汇,极大地挫伤了蒜农积极性。
目前已知大蒜作物病害达20多种,分别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引起。
另外,生理性病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病害的发生与为害已成为大蒜生产上的一大障碍。
现将大蒜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大蒜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1.大蒜病毒病大蒜病毒病在各主产蒜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该病可导致蒜头变小,减产在20%-50%之间,是目前生产上隐蔽性减产的最重要病害。
播种带毒蒜瓣,出苗后即可发病,一般在高温干旱,蚜量大的情况下,或土壤干燥,缺乏肥料,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较重与葱属或百合科其它作物连作、邻作田块也易发病。
-------------2.大蒜锈病大蒜锈病是我国蒜区的一大流行病害,每年均有发生。
常年发病株率为10%以上,发生重的年份可达80%以上。
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达30%以上。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假茎;病株蒜头明显变小,易开裂敬瓣,商品价值明显降低。
据在中牟县调查,1993-1995年,该病使叶片提早枯死15-20天。
大蒜锈病病菌喜温凉高湿,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阴雨,尤其3-5月降雨多,又有微风,利于病原菌传播和侵入。
在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低洼的地块发病重。
3.大蒜叶枯病大蒜叶枯病是蒜区大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河南蒜区分布广,为害重;一般年份损失10%以上,严重时可达60%左右。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蒜薹,严重时病叶干枯,蒜薹不能抽出,或抽出时从病部折断,颜色黄白。
该病菌发育温度范围广,需要湿度大;发病早晚取决于温度,发生轻重取决于湿度,年前11-12月、春季4-5月有2次发病高峰。
连作田块,尤其是将病株残体堆置于田间、地头的发生严重。
4.大蒜叶斑病类大蒜叶斑病类包括紫斑病、黑斑病、疫病、灰斑病、煤斑病等,分在于大蒜各主产区,以3-5月降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发生重,常年发病株率在5%左右,发生重的年份病株率可达15%左右。
该类病害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枯死,发生严重时造成蒜株整株枯死。
该类病害病菌温度适应范围广,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春季如出现倒香寒,再加上4月降雨多则发生严重。
在沿黄河流域,11-12月经常出现阴雨、雾重、寡光照天气,也可以出现发病高峰。
种植密度大,土壤有机质缺乏,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生往往严重;一般晚熟品种、紫皮蒜发病轻。
5.大蒜菌核病和白腐病两病在河南蒜区均有发生,前者为间歇性发生为害,后者常年发生;二病常年发病率低,发生严重年份个别地块发病率达30%以上。
一般减产30%-50%,重者绝收。
大蒜菌核病为害假茎,黄褐色腐烂,倒伏,或地上生长缓慢,植株提早枯死。
大蒜白腐病先从外围叶尖发病,出现黄褐色纵条斑,植株生长缓慢并黄化,后向假茎发展,湿度大时软腐。
地下蒜头小,挖出的蒜头无包叶而失去商品价值。
二病发生主要与4-5月气候有关,该期多雨、寡光照,气温在20-25℃时,发病严重,甚至成灾;上质粘重,田间低洼,或在林际、林下的田块,发病重连作、积水、密度大或偏施氮肥田块发生重;地膜覆盖较完整的则发病轻。
6.其它较重要病害大蒜细菌性软腐病、青霉病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病害。
大蒜细菌性软腐病一般年份零星点片发生,近年有加重趋势。
青霉病是收获后及贮藏期极易发生的病害,如收获时遇雨、收获后晾晒不及时、贮藏条件潮湿,则发病重,感病率高。
二、三、大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一)播种前后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培育壮苗为目的,优选适宜对口品种。
1.农业防治(1)播前优选和精选蒜种,尽可能采用脱毒蒜、抗病蒜、无病虫蒜;并精选大瓣蒜。
异地调种是一种好办法,如中牟县每年从山东调来大量的苍山大蒜。
(2)选择地势一燥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丰富,保肥水能力强的砂壤土种植大蒜,忌连作或与葱蒜类重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