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嫦娥奔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五年级《嫦娥奔月》课件

小学语文五年级《嫦娥奔月》课件
轻声读课文第三段。请同学们圈画出后羿找妻子的词语。 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 找妻时的急切心情。 谁能把后羿找妻子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10.嫦娥奔月
精读课文第三段。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他们在院子 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 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 期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10.嫦娥奔月
嫦娥吃了仙药,突 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 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 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 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 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 直朝着月亮飞去。 你能体会到嫦娥此刻内心所想吗?
10.嫦娥奔月
精读课文第三段。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 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远远的月亮上树影婆娑, 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 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后羿连声呼唤“嫦娥! 嫦娥!”他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 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
以怀念之情朗读这一段
周旋:①回旋,盘旋; ②交际应酬,打交道; ③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
10.嫦娥奔月
体会嫦娥的美丽善良:Fra bibliotek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 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10.嫦娥奔月
分角色朗读,再现那个 惊心动魄的场面。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 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 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 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 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 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 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 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 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奔月》教案【精选8篇】

《嫦娥奔月》教案【精选8篇】

《嫦娥奔月》教案【精选8篇】大班教案《嫦娥奔月》篇一活动目标:1、欣赏《嫦娥奔月》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2、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表现嫦娥。

3、运用银线笔在黑卡上勾勒轮廓线、油画棒涂色的方式作画。

4、能表现出嫦娥的发饰、衣饰及动态特征。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6、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相关课件、黑卡、银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为幼儿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提问:1、嫦娥是一个怎样的女子?{非常爱美}2、她最怕什么?{怕自己老了、不美了}3、她是怎样变成神仙的?4、你认为她在月宫中生活的愉快吗?(这个问题可以让幼儿说出自己对嫦娥的理解)。

三、请幼儿观看课件播放嫦娥的图片给幼儿看。

1、观看嫦娥的发型及衣饰特点。

嫦蛾梳着高高的发髻并插了花;衣服是斜襟的、绣了花,袖子很长很大;裙子很长有很多褶等。

2、请幼儿观看嫦娥飞天的图片。

引导幼儿观看飞天造型的动态特征。

3、观看嫦娥舞蹈的图片,引导幼儿观看舞蹈造型的特点。

4、观看嫦娥坐立的图片,了解坐立的造型特点。

四、老师示范向幼儿展示如何画出嫦娥飞天的造型、舞蹈的造型,如何表现出古人的发饰特点、衣饰特点等。

五、请幼儿作画请幼儿按照自己对嫦娥的理解去画。

1、请幼儿用银线笔在黑卡上勾勒轮廓线。

2、请幼儿用油画棒涂色。

六、幼儿作品完成后,相互欣赏,并说出自己的画面意义,老师及小朋友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建议。

活动反思:这节课是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的美术课,题材来至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一节单纯的美术课,它同时让幼儿欣赏到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了解到一些古代文化,如古人的发饰、衣饰特点等。

先请幼儿听故事再作画,可以让幼儿融入到情景之中,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画,可以使画面更丰富。

使小朋友作品不会雷同,带有自己的个性。

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运用多媒体播放嫦娥的图片给幼儿观看,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古代人物毕竟是幼儿不熟悉的、陌生的,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纵使老师描述的详尽入微、或是出示一张挂图,也不如大屏幕的图片显示来得直接、丰富,给幼儿更强烈的视觉刺激,带给幼儿深刻的印象。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教案:《嫦娥奔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课《嫦娥奔月》,主要内容讲述了嫦娥为了拯救人类,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奔向月宫,承担起守护月亮的重任。

本节课主要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嫦娥的勇敢和无私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体会嫦娥勇敢、无私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

难点:体会嫦娥的勇敢和无私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月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月亮的故事。

进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嫦娥奔月》。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教师重点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认读、理解。

3. 课文理解(10分钟)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讲解嫦娥为什么奔月,怎样奔月,奔月后发生了什么。

4. 品读感悟(10分钟)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嫦娥的勇敢和无私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课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题目如下:1.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空缺的部分。

2. 你觉得嫦娥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嫦娥奔月勇敢 + 无私 = 拯救人类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嫦娥奔月的场景。

3.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嫦娥奔月》,让学生体会到了嫦娥的勇敢和无私精神,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同时,适当增加课后拓展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生字词的学习:课文中包含了许多生僻的字词,如“翩翩”、“仙丹”、“灵霄”等,这些字词对小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和多次练习。

《嫦娥奔月》说课稿

《嫦娥奔月》说课稿

《嫦娥奔月》说课稿《嫦娥奔月》说课稿(精选3篇)《嫦娥奔月》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嫦娥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意在赞颂嫦娥心地善良,�h己为民的品质。

本文一共八个自然段,处处充满神话的想象,语言优美,且嫦娥奔月的全过程脉络清晰,使得故事显得十分生动精彩。

尤其是第五、六自然段,描写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吃下仙药飞天成仙,离开亲爱的丈夫。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嫦娥伟大的献身精神。

2、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结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篇课文分为两个课时,今天我说第二课时,这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嫦娥心地善良,�h己为民的品质。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把握后羿、嫦娥、逢蒙的性格特征。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意境美。

二、说学情神话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民间特色,绝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喜爱且充满热情。

因此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况且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三、说教法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学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多渠道接受信息。

教学用具:录音带、插图、多媒体课件。

四、说学法这节课,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用“读―思―划―议”的学习方法,逐段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其方法,形成能力,达到自求得之的目的,而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教案:《嫦娥奔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嫦娥奔月》。

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包括嫦娥的美丽、善良,以及她为了拯救人类而奔月的英勇行为。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到我国古代人民对月亮的向往和神话传说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片,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传说世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讲解生字词,解释神话传说的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嫦娥的美丽、善良和英勇。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嫦娥奔月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嫦娥奔月美丽善良英勇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 思考:你认为嫦娥为什么选择奔月?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嫦娥的美丽、善良和英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嫦娥奔月》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嫦娥奔月》教案、教学设计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教学法,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2.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3.开展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总结。
2.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揭示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感悟嫦娥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4.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白正义、勇敢、关爱他人等价值观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6.反馈评价,促进成长。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导入新课《嫦娥奔月》。
1.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月夜画面,引导学生欣赏并描述月亮的美景。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一个重点或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中的古代神话故事解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中的古代神话故事解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中的古代神话故事解读古代神话故事是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孩子们在学习中逐渐了解到很多具有深远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既给他们带来了乐趣,同时也寓教于乐。

本文将解读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中的古代神话故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作品。

1. 《嫦娥奔月》故事背景:相传古代中国有位名叫后羿的神射手,他偷走了神仙的长生不老药,被玉帝逐出了天界。

为了保护长生不老药,后羿将其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嫦娥保管。

嫦娥为了防止药物落入坏人之手,最终飞升到了月亮上。

解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珍贵的财物应该保护好,不被坏人所夺取。

同时也告诉我们有时候,为了更高尚的目标,我们需要做出一些牺牲和舍弃,就像嫦娥舍弃了家庭的温暖而选择了升仙的道路。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明白责任和勇气的重要性。

2. 《盘古开天辟地》故事背景:盘古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他用巨斧劈开了天地,形成了天、地和万物。

盘古的身体化成了大地,头发化成了山川,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解读:这个故事寓意着天地万物的起源,让孩子们明白世界的创造和命运的运转。

同时,故事中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并爱护我们的环境。

通过学习《盘古开天辟地》,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宇宙的神奇和自然的伟大。

3. 《神箭手李广》故事背景:李广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著名英雄,他是一位出色的射箭手。

有一天,王母娘娘赏赐给了李广三支神箭,李广用这三支神箭射中了凶恶的蛇妖,拯救了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解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正义的力量是无穷的。

李广用自己的聪明和勇敢战胜了凶恶的蛇妖,保护了百姓的安全。

通过学习《神箭手李广》,孩子们可以明白正义和勇敢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善恶的判断和对正义事业的追求。

4. 《牛郎织女》故事背景:这是一则关于爱情的神话传说。

牛郎和织女分别是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因为牛郎和织女私奔而被玉帝惩罚分隔开来,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会一次,这一天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嫦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嫦娥

20XX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嫦娥三年级语文课文《嫦娥》一诗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小编为三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嫦娥》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嫦娥》原文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嫦娥》-嫦娥奔月与中秋拜月习俗相传远古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上,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天下百姓很难活下去。

这时,有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能开万斤宝弓,能射巨蛇猛兽。

他同情受难百姓,就弯宝弓、搭神箭,一气儿射下九个太阳。

最后一个太阳认罪求饶,后羿才息怒收弓,严令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从此,后羿的名字传遍天下,人人敬仰。

后来,他娶了个妻子叫嫦娥。

非常美丽,温柔贤慧。

夫妻二人相亲相爱,生活非常美满。

嫦娥心地善良,常把丈夫射来的猎物接济乡亲们。

乡亲们1/ 8都非常喜爱她,夸后羿取了个好媳妇。

有一天,后羿射猎途中碰见一个老道士。

这老道钦佩后羿的神力和为人,赠给他一包不死药,说吃了这药,就能长生不老,成仙升天。

可后羿舍不得自己心爱的妻子,也舍不得父老乡亲们,不愿自己一人上天,回家后,就把不死药交给了妻子。

嫦娥把药藏在了床头首饰匣里。

那时候,因为羡慕后羿的威名,不少人跟着他拜师学艺。

其中有个叫蓬蒙的,是个奸佞小人,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药,自己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后羿又带着徒弟们出门射猎去了。

天近傍晚,蓬蒙却偷偷溜了回来,闯进嫦娥的住室,威逼嫦娥交出那包不死药。

嫦娥迫不得已,把不死药全部吃下,立时,身轻似燕,冲出窗口,直上云天。

可她一心还恋着心爱的丈夫,就飞到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安了身。

后羿回家后,不见了妻子嫦娥,忙向侍女打听,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天上的月亮比往日格外亮,格外圆,就像心爱的妻子在看着自己。

他心似刀搅,拼命朝月亮追去。

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怎么也到不了跟前。

后羿思念心爱的妻子,心痛欲裂,默默流泪,无奈,只得命侍女在月下摆上供桌,上面供上嫦娥最爱吃的各种水果,以示对远去妻子的思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如果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个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飞越高,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情感应当是什么?这幅图有个细节是不是改一改更适当呢?(出示修改后的图)——我们是不是也把这段文字改一改。(泪眼朦胧,不时回转头来遥望大地。)
三、升华情感
1、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你从课文里哪些细节得知的?读7小节,我不想听你说,我想听你读。(放音乐)
(2)自学好生字新词(会读、会写、理解),常规:比较组词、课后描红。
2、自学情况交流。
(1)认读生字词。
远古昆仑山后羿逢蒙嫦娥
敬重奸诈贪婪接济宝剑时值中秋迫不及待
威逼翻箱倒柜洒满银辉焦急树影婆娑企盼
(2)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不足处及时指导练习。
(3)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归为一段。
讨论交流后总结。
师:是啊,在月圆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和自己的亲人相聚在一起。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奔,奔向。
“奔”是个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任务:
(1)读要过关(正确地读,流利地读)
5、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的心美。
6、嫦娥的心是美的,但嫦娥此刻的内心你能体会到吗?你愿意成为的嫦娥的知音吗?请你用一个词语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1)欣慰——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
(2)遗憾——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
(3)留恋、不舍——留恋人间的生活,这人间有他的丈夫,那位勇猛无比的后羿。
2、、后羿对嫦娥的情感,也是天地可鉴。“嫦娥!嫦娥!”这是课文中后羿唯一对嫦娥说的话,其实,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啊。但万语千言,一切均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声中,全体男生读。
3、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现在再读这段话(第六小节),你的心情怎样?(交流后)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美好事物破裂带给我们的无奈、伤痛再来读这段话吧。
情感目标: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媒体设计: 课文录音、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知识目标:
学习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能力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同桌共练→指名讲述
三、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听;
2、采记“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
3、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教时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
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情感目标:
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周旋”,什么叫“周旋”呢?这样,我们来演一演,我来演那个奸诈贪婪的逢蒙,谁来演嫦娥?
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仙药?什么仙药?
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药交给了你,是你藏起来了,说,藏在那儿了?
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药卖了钱当我藏起来的。逢蒙兄弟,你缺钱吗?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来给你拿。
教学过程:
一、从图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民间故事——(读题)《嫦娥奔月》。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什么样的画?
2、(课件出示)看,引说: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感觉怎样?(美)
3、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
4、读一读。读文字有什么感觉?(同样“美”,板书)(激发)向往美的同学一定争着读;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
5、老师也想读:(老师读,不同,我们来对照读一下,到底有什么差别。)
飘飘悠悠——飘悠(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
碧蓝碧蓝——碧蓝(喜爱的情感在里面)
二、揣摩人心
1、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AABB和ABAB的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3、学会5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多音字“济”,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嫦娥的品质。
4、因为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就产生一个美好的节日,那就是——读最后一小节。
四、引疑探究
其实,《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指名学生讲偷药的故事。
讨论: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纯洁的月亮,纯洁的嫦娥——美)
师:我也喜欢,但课文的故事里,我也发现了问题(指导自相矛盾处),我曾经跟大家讲过,编故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圆其说,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编得更完美呢,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课后完成。
例: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了,孩子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
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孩子是生了,却一块布来包裹,嫦娥知道了,就立即……
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2)第二件事情是关键,这件事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逢蒙。那是一个奸诈贪婪的小人。“奸诈”(虚伪骗人)体现在哪儿?“贪婪”呢?(“把仙药交出来!”)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读。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讲人们想念嫦娥,企题,交流后板书: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4)看词语串讲课文。
师:列小标题,我们是把课文读短了,这是本领;读完课文,头脑中留下了印象,这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头脑的印象生动地讲出来,这也是本领。这节课先来个简单的,请你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将这个故事讲出来。试试吧。
投影富于色彩感的《月之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让生去补)
在四年级,我们还学过一首苏轼在中秋之夜写的词……
引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学生轻声读课文。
3、人更美:心地的善良。能具体说说吗?先默读,把一些支持你想法的语句用线画下来。
学生读画后:同学们一定把自己的认识化为了智慧的波浪线了,我们来交流。
先从总体上把握。体会在两点上: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1)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
逢蒙:哼,别跟来这一套,我不会听错的。(接着翻箱倒柜搜起来)
与扮演嫦娥者交流:你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呢?(照应课文中的“心想”)当周旋失败后,你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进一步强化“心想”)
多善良的嫦娥啊,谁来将第5自然段来读一篇,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4、(接着学生),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读那段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