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场解读

合集下载

什么是地球的地磁场

什么是地球的地磁场

什么是地球的地磁场?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地磁场是地球周围产生的磁场,其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流动熔融金属外核(主要是铁和镍)所产生的。

这个磁场在地球的周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磁气球,保护地球不受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伤害。

地球的地磁场形成主要有两种理论解释:
地球内部自发磁场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地球内部的外核是由液态铁和镍组成的,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使得外核发生对流运动。

这种运动会产生电流,而运动的电荷带有电荷,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地幔电流理论:另一个理论认为,地球的地磁场是由地幔中的岩石通过地球的自转运动所产生的电流所形成的。

这些岩石中含有导电性矿物,当它们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时,会形成电流,从而产生磁场。

无论是哪种理论,地球的地磁场都是由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所产生的,其形成和维持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

地球的地磁场不仅对地球本身的大气和生物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也对导航、航海、航空等人类活动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什么是地球磁场

什么是地球磁场

什么是地球磁场最近,很多人在关注地球磁场,如何正确理解地球磁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本文旨在介绍地球磁场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

一、地球磁场是什么?地球磁场是一种宇宙中大小不一的磁场,由某种外力形成。

它包括由地球内部流动的电子场及其由这些电子场产生的磁场。

大气层、发电厂、电线等都可以改变地球磁场,他们可以影响人们每日对地球磁场变化的感知,例如,最近大家把取暖器称为“磁场正能量”。

二、地球磁场的研究地球磁场的研究已经发展出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例如,二维变量研究,它试图分析地球磁场强度的可能变化,并预测其可能受到外在影响的范围。

除此之外,对地球磁场的测量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行星研究者们通过对地球磁场的变化趋势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帮助科学家们分析出相应的原因,以便后续的进一步研究。

三、地球磁场的意义地球磁场的变化有着深远的环境和后果。

由于地球磁场变化会影响信息传播及能源的利用,因此对地球磁场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地球磁场影响电子仪器的发展地球磁场变化会影响电流和电磁场,而电子仪器如GPS、电视信号和超微处理器则受到磁场变化的普遍影响,因此地球磁场研究对于促进仪器设备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2)磁场变化会对潮汐影响地球磁场发生变化,能造成大范围的潮汐变化,这会极大地影响海洋生物,以及人类当地的渔捕等。

因此,充分考虑到磁场的变化,并采取科学的措施去应对这一现象,对人类的成长有着极大的作用。

(3)磁场变化引起的短期地震地球磁场的变化有时会导致3-15秒的震级为0.5的短期地震,通常被称为“磁场震”,其影响力远比以往认为的要小,但仍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有风险认识性和谨慎性。

四、总结总而言之,地球磁场是一个重要现象,它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很多方面。

地球磁场变化会影响信息传输、能源利用,甚至对潮汐的变化都有较大影响,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及其周围宇宙中的变化,还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磁场及常用坐标解读

地球磁场及常用坐标解读

地心-太阳黄道坐标系(Geocentric Solar-Ecliptic coordinate)
该坐标系是又常称太阳黄道坐标系,简称 GSE 坐标系,以地心为原点的直 角坐标系。Xse 指向太阳,Zse 轴垂直于黄道面,Yse 轴与它们构成右手坐标系。
地 心 太 阳 磁 层 坐 标 系 ( Geocentric coordinates)
Solar - Magnetospheric
该坐标系是又常称为太阳磁层坐标系,简称 GSM 坐标系,以地心为原点的 直角坐标系, Xsm 轴指向太阳, Zsm 轴在 Xsm 轴与地球磁偶极轴确定的平面内,与 兄。轴垂直,Ysm 轴与兄。轴和 Zsm 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订正偶极坐标系(Corrected Dipole coordinates)
约为 610 nT 的量级。
4
武汉地磁各地磁要素如下:
地磁总强度:49316.5nT; 磁偏角:-3.73; 磁倾角:45.98; 北向分量:34200.2nT; 东向分量:2227.9nT; 垂直分量:35461.3nT; 水平分量 34272.7nT。
常用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外源场主要是变化磁场,包括宁静变化场和扰动变化场。 外源 按照电磁场理论, H=J ,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地球空间的某些区域存在空间电流系, 地球外源场主要由这些空 间电流系产生。 空间电流系包括磁层电流和电离层电流。 它引起 地磁场的短期扰动变化。 地磁场最快的周期性变化是地磁脉动, 变化周期最高可达到几十 Hz,规则变化有周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与太阳 11 年活动周期 有关的长期变化等。 扰动变化有磁暴、磁亚暴和其它与太阳风有关的不规则起伏。

地球的磁场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磁场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磁场知识点总结地球的磁场主要由地磁场和地球磁层组成。

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流动物质产生的,它的存在使得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保护层,可以挡住来自宇宙空间的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维护了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

地球磁层是由地磁场作用于地球外部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产生的,它可以使地球周围形成一个环绕地球的磁层。

地球的磁场对于地球科学领域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球的磁场是地球的一个重要特征。

通过地球磁场的变化,可以研究地球内部的流动情况,进一步地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活动。

其次,地球的磁场对于地球的生命环境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磁场可以挡住来自太阳和外太空的有害射线,维护了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

再次,地球的磁场也对于地球的导航和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球的磁场可以为地球上的罗盘提供一个稳定的参照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类进行导航和定位。

除此之外,地球的磁场还对于地球外部磁层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磁层的形成与地磁场有着直接的关系,地磁场的变化能够影响到地球磁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因此,地球磁场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外部磁层的演化与形成过程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球的磁场是如何产生的呢?地球的磁场主要是由地球内部流动的熔融金属铁所产生的。

可以简单地认为,地球内部有一个大型的类似磁铁的物质,它的存在使得地球在空间中产生了一个类似磁铁的磁场。

地球内部的流动熔融金属铁是产生地球磁场的主要动力,通过地幔富含的铁、镍和其他金属元素会形成一个大型的磁场。

地球的磁场是如何变化的呢?地球的磁场是不断在变化的,它会随着地球内部的流动和变化而发生变化。

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周期性,约10000-100000年左右发生一次磁极颠倒的现象。

而且,地球的磁场变化也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对地球磁场产生一定影响。

地球的磁场是如何被研究的呢?地球的磁场研究主要通过地球磁场观测站和磁场卫星观测来进行。

地球磁场观测站能够对地球磁场进行实时观测和监测,能够精确地了解地球磁场的变化情况。

地球磁场及常用坐标解读

地球磁场及常用坐标解读
该坐标系是相对地球固定的坐标系,原点在地心,坐标 r,,分别是地心距、余纬(由 地理北极起算)和经度(从格林尼治子午线起算,向东为正,经度超过 180“为西经),有时 以赤道为纬度 0,向南北与赤道面夹角分别为南北纬,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偶极坐标系(Dipole coordinates)
它是以地心为原点的球面极坐标系,以过地球中心的偶极轴为极轴,与地球自旋轴的夹角 为 11.2。有时把偶极坐标系也称为地磁坐标系。该坐标系涉及到的一些概念定义如下: 偶极赤道:与中心偶极子垂直的大圆; 偶极子午面:通过偶极子两极的大圆; 偶极经度h:过地球表面一点的偶极子午面与过地理极的偶极子午面之间的夹角; 偶极纬度m:该点与地心连线与偶极赤道的夹角; 偶极地方时:地面一点的偶极经度与当时日下点的偶极经度,单位为小时; 偶极正午:与日下点偶极经度相同,该点此刻为偶极正午; 偶极子夜:与日下点的偶极经度相差 180。 由于这一坐标系是以地磁场为基础的坐标系,所以地磁坐标常专指偶极坐标系,偶极经 度、偶极纬度、偶极赤道、偶极时又称地磁经度、地磁纬度、地磁赤道和磁地方时。
地磁场方向角的单位是度分秒;国际通用的磁通量密度单位是 nT,更经常用 表示,有时也用高斯作单位。单位间的关系是: 1T(tesla) = 10 nT = 10 gauss, 1nT = 1 = 10 gauss。
-5 9 4
地表上地磁场大小,在磁赤道约为 310 nT 的量级;在磁极处,
4
磁层电流系示意图
环电流 环电流是在地心距 3~7RE 的空间区域绕地球的由东朝西方向 流动的电流, 由地磁场捕获的低能质子维持。 环电流平静时位于 2.5~ 4RE 之间,磁暴时离地球稍远。磁平静时环电流总强度为 10 A 量级, 发生磁暴和亚暴时可增强几倍。 部分环电流 部分环电流是亚暴期间从等离子体片注入到辐射带的 粒子漂移所形成。它产生了地面磁场变化的不对称性。 场向电流 场向电流是在极光椭圆区沿磁力线流动的电流片。 场向电 流总体分为两区, 极侧称为 I 区电流, 基本流向是在晨侧流入电离层, 昏侧流出电离层;靠赤道一侧称 II 区电流,其流向与 I 区相反。场 向电流密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大部分时间内,I 区场向电流比 II 区 大。电流分布和强度变化与磁活动水平密切关联。

地球磁场解读

地球磁场解读

地球磁场解读简单地说:地球磁场是由太阳射电而使电离层电离的自由离子运动形成气体电流产生的。

一.太阳射电:太阳在辐射光和热的同时还辐射出大量的远紫外线、X 射线、高能离子流等电能,叫太阳射电,这是众所周知无可置疑的。

地球上的电离层正是由空气中的氧原子吸收了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线产生高温(1000度C以上),成高度电离状态,电离出大量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促成了气态电场。

电离层的特点是白天电离程度高,晚上电离程度低,这一高一低就产生了电场的电势差(电压),白天的高温膨胀力和活跃的离子动能总是由高电势向晚上的低电势面运动,随着太阳东升西落的周期性运动,太阳射电的动能作用力驱使电离层中的正离子随太阳做圆周运动,形成了闭合回路的气体电流,产生了地球的电磁场。

(通常的空气是良好的绝缘体,而电离层却是良好的导体)。

由于太阳东升西落,时间、方向都不改变,所以说地球磁场是一个直流电磁场。

二.电离层事实上地球上有三个各自独立的电离层环绕。

一是暖层85-800千米高度的高电离层;二是25-55千米高度的平流层低电离层;三是海洋电离层(说海洋电离层是因为海洋中有大量的氯化钠正负离子,叫液态电离层)。

这三个电离层都与地球电磁场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三.磁场方向前面说过,气体电离层中有大量地正离子和自由电子,正离子是受太阳射电而产生而运动的,所以太阳运动的方向就是正离子运动的方向(物理学中把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叫电流的方向),所以地球磁场的方向可以用安培的右手定则来判定(伸出右手让四指和太阳运动的方向保持一致,那么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地磁场中心轴线的方向)。

四.变化的磁场地球磁场虽然是直流电磁场,但它并不稳定。

比如:磁暴现象就是太阳射电抛出的高能离子流冲击电离层(如瀑布冲击水面一样),造成气体电流紊乱,电流紊乱电磁场也自然不稳定了。

磁暴时指南针剧烈摆动是电离层紊乱的反眏。

除此之外,地磁场还有一个基本稳定的变化规律,这个变化原自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即黑子、耀斑的出现规律,耀斑出现时太阳射电可增强几百万倍),太阳射电的强弱变化和太阳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螺旋移动变化形成了变化电场。

地球磁场简介

地球磁场简介

地球磁场简介地球磁场,是指地球固有的磁场环绕整个地球的大气层。

它是地球自身外部大气层中的一部分,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重要的地质学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地球磁场的形成原理、结构特征以及其对地球生命和导航系统的重要性。

一、地球磁场的形成原理地球磁场的形成主要与地球内部的物理过程密切相关。

目前认为,地球磁场的主要形成原理可以归结为“地球发电机效应”。

具体而言,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之间发生的对流和自转运动,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共同作用下使得地球磁场得以维持。

液态外核通过电流环流产生磁场,形成地球的主磁场,而固态内核由于其高导电性质,可产生额外的磁场增长。

二、地球磁场的结构特征地球磁场的结构呈现出复杂而多样的特征。

一般来说,地球磁场可以分为地心磁场和地壳磁场。

地心磁场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液态外核产生的磁场,具有全球性和稳定性。

而地壳磁场则是地壳中磁性物质产生的磁场,其强度和方向有较大的变化。

地壳磁场的变动往往受到地壳构造和岩石磁性特征的影响,存在较强的地域性。

三、地球磁场的重要性地球磁场对地球和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生命起源保护:地球磁场能够很好地抵挡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形成一个磁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得以保护。

这种保护作用对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和镀金健康都至关重要。

2. 导航系统依赖:地球磁场为导航系统的运作提供了基础。

现代航海、航空以及卫星导航系统都依赖地球磁场的信息来确定位置和导航方向。

因此,地球磁场对于人类航行和探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环境变化研究:地球磁场中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地球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

地球磁场可以用来研究地震、火山活动、板块运动等地球动力学过程,以及太阳活动、宇宙射线等与地球相互作用的过程。

4. 地质学探索:地球磁场的测量和研究对于地质学家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地球磁场可以用来探测地下矿产资源、构造演化历史、地壳变形等地质学问题,对于研究地球深部结构和地球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地球的磁场保护作用

地球的磁场保护作用

地球的磁场保护作用地球的磁场是地球周围形成的一种保护层,它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球磁场的形成原理、作用机制以及对人类和地球环境的保护作用。

1. 地球磁场的形成原理地球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产生的,这个液态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球内部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使得这些金属处于液态状态,而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则使得液态外核形成了一个旋转的环流。

这个环流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电流,从而形成了地球磁场。

2. 地球磁场的作用机制地球磁场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屏蔽宇宙射线和阻挡太阳风。

2.1 屏蔽宇宙射线地球磁场能够屏蔽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这些宇宙射线包括高能粒子和电磁辐射。

宇宙射线对生物和环境都具有辐射危害,长期暴露在宇宙射线下会导致细胞变异、基因突变等不良影响。

地球磁场的存在使得大部分宇宙射线被屏蔽在地球外部,只有极少部分能够穿透磁场进入地球大气层。

2.2 阻挡太阳风太阳风是太阳释放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这些粒子流携带着巨大的能量和磁场。

如果没有地球磁场的保护,太阳风会直接冲击地球表面,对生物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然而,地球磁场能够将太阳风的大部分能量和磁场导引到地球两极附近的磁层中,形成极光现象。

这样一来,地球表面受到的太阳风冲击就大大减弱了。

3. 地球磁场对人类的保护作用地球磁场对人类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屏蔽宇宙射线的危害地球磁场的存在使得地球表面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大大减弱,保护了人类免受宇宙射线的危害。

特别是对于飞行员、宇航员等长期处于高空或太空环境的人员来说,地球磁场的屏蔽作用尤为重要。

3.2 阻挡太阳风的冲击地球磁场能够将太阳风导引到地球两极附近的磁层中,减弱了太阳风对地球表面的冲击。

这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居住环境。

3.3 维持电离层稳定地球磁场对电离层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磁场
众所周知,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放一个小磁针,让其自由旋转,当其静止时,磁针的N极总指向地理北极,这是由于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称为地磁场。

地磁场有大小和方向,所以是矢量场。

地磁场分布广泛,从地核到空间磁层边缘处处存在。

根据磁场起源,地磁场分为内源场和外源场。

起源于地球内部的磁场称为内源场,约占地球总磁场的95%。

内源场主要来自地球的液态外核。

外核是熔融的金属铁和镍,它们是电流的良导体,当地球旋转时,产生强大的电流,这些电流产生了地球磁场。

地磁场总体像个沿地球旋转轴放置在地心的磁铁棒产生的磁场,它内源场的主要部分,也是地磁场的主要特征,占到总地磁场的80%~85%,称为偶极子场。

内源场还有五个大尺度的非偶极子场,称为磁异常,分别为南大西洋磁异常,欧亚大陆磁异常,北非磁异常,大洋洲磁异常和北美磁异常,主要来源于地壳岩石产生的磁场。

起源于地球外的磁场称为外源场,主要由太阳产生,它占了地球磁场的5%。

地磁场是个随时间变化的场,内源场引起的变化称为长期变化,有磁场倒转和地磁场向西飘移。

地磁场每5000~50000年倒转一次,把与现在磁场方向相同的磁场称为正常磁场(磁场从南极附近出来,回到北极),把与现在磁场方向相反的称为倒转磁场,地质时期上出现了四个较大的倒转期,现在为布容正向期,往前有松山反向期,高斯正向期和吉尔伯特反向期。

固体地球外部的各种电流体系引起的地磁场变化快,时间短,称为短期变化。

短期变化又分为平静变化和扰动变化,其中平静变化包括太阳静日变化和太阴日变化,扰动变化包括磁暴、亚暴、钩扰、湾扰和地磁脉动。

磁暴、钩扰、湾扰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太阳活动高年,这些短期变化频繁发生,而且强度很大,变化剧烈。

亚暴与极光有关。

地磁场能够反射粒子流,它把我们的地球包围起来,使我们免受高速太阳风的辐射和伤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形的屏障。

人们利用地磁场导航已经有四百年的历史了,现在发现鸽子,海滩,蝙蝠和乌龟等大量动物都用地球磁场来导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