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学科周测试题8.15

合集下载

2021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老丁扶贫金光精准扶贫中,局里每名干部包扶一个贫困户,还剩一户没人帮扶。

局长拿着花名册盯了良久,对办公室主任说,让老丁去吧。

老丁是个退伍兵,来到单位二十多年连个副科级都没混上。

办公室主任把局长的决定告诉老丁,老丁只说了一个字:中!老丁包扶的是苗家沟唐大石一家。

这家就大石一个劳力,上有79岁卧病在床的母亲,下有两个在镇上读书的娃娃,妻子两条腿畸形,只能坐在矮凳子上,以手代脚挪着前行。

老丁见唐家的光景确实愁人,就从家里拿来一些衣服被褥,又自掏腰包买了些生活必需品送到唐家。

局长批评老丁说:“你这接济式的扶贫是不行的,要扑下身子,与贫困户一起研究致富项目,只有搞产业扶贫才是出路。

”老丁就和唐大石琢磨项目,想一个被否定一个,末了对大石说:“不行咱们养猪吧,这个项目简单又不用花太多的本钱。

”大石说:“猪要吃饲料,没钱买可咋办?”老丁指着门前沟渠上长的两排灰灰菜说:“这后山沟里的草就足够养百十头猪了,还让它吃什么饲料,再说了,这猪吃草长出的肉可是难得的原生态猪肉。

”老丁领着唐大石在唐家屋后的洼地上挖八个土坑,用石头垒成猪圈,自己又掏钱买了八头猪崽,养起了猪。

老丁重新收拾了一下唐家的生活用品,又在山墙边续了一间简易房。

每周五老丁都随单位的扶贫车过来,帮着割猪草、馇猪食,白天和唐家人一起吃饭,夜里就宿在简易房里,到了周日下午才坐班车回到县城。

这样,一周保证三天住在唐家。

那天夜里,突然天降暴雨,猪圈灌满了水;老丁的简易房也漏了雨,被褥被雨淋得湿透了。

老丁赶紧把大石叫起来,两人摸黑把猪崽从水里捞出来,放到安全的地方,然后一个挨一个地把猪圈扒个小豁口,将水排放出去。

他们折腾了一夜,才将猪崽重新又安置到猪圈里。

老丁被雨水淋病了,发高烧,回到县城住了五天医院。

当他出院随扶贫车来到唐家时,反少了一头猪崽,他问大石,大石说:“后山沟有红毛狼,夜里听见猪崽叫,起来追时,红毛狼叼着一头猪崽上山坡了。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学科周测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学科周测试题

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18级语文学科周考试卷命题人张忠洋做题人杨莹考试时间8 月15日注意:文言文翻译写在试卷上,自己核对答案并判分。

所有选择题及诗歌、小说主观题,练字题提交智学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楚大夫..屈到后也。

宋武帝讨孙恩,以乡里乐从,每有战功。

义熙元年,补镇军行参军。

后以军功封佷山县子,为太尉中兵参军。

武帝受命,进爵为侯。

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载,威信为士庶所怀。

及文帝入奉大统,以徐羡之等新有篡虐,惧,欲使彦之领兵前驱。

彦之曰:“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

”会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彦之权镇襄阳。

羡之等欲即以彦之为雍州,上不许,征为中领军,委以戎政。

彦之自襄阳下,谢晦已至镇,虑彦之不过己,彦之至扬口,步往江陵,深布诚款,晦亦厚自结纳。

彦之留马及利剑名刀以与晦,晦由此大安。

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其秋,迁南豫州刺史、监六州诸军事,镇历阳。

上于彦之恩厚,将加开府..,欲先令立功。

七年,遣彦之制督尹冲、朱修之等北侵,自淮入泗。

泗水渗,日裁行十里。

自四月至七月,始至东平须昌县。

魏滑台、虎牢、洛阳守兵并走。

彦之留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杜骥守金墉。

十月,魏军向金墉城,次至虎牢,杜骥奔走,尹冲众溃而死。

魏军仍进滑台。

时河冰将合,粮食又罄,彦之先有目疾,至是大动,将士疾疫,乃回军,焚舟步至彭城。

初遣彦之,资实甚盛,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

文帝遣檀道济北救滑台,收彦之下狱,免官。

九年,复封邑..,固辞。

明年卒,谥曰忠公。

(节选自《南史·到彦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B.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C.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D.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夫,是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处于卿、士之间的重要官职,可世袭,有封地。

2020-2021学年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5月5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太空轨道。

5月8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

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首战告捷,充分证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可担当空间站建造主力火箭的重任,为全面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航天事业向来是一个国家追求创新发展的缩影。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6日)材料二:(摘编自《世界各国的主流现役运载火箭全面大比拼》)材料三: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设计没有太多经验可以直接拿来,12项核心关键技术,247项关键技术,接近100%的技术创新,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

高可靠性、低成本、无毒无污染、高适应性、高安全性……长五火箭跻身国际最先进火箭之列,起步于设计理念的先进。

大火箭之大。

实现大运载能力,一靠大发动机,一靠大结构。

火箭要么“长高”,要么“长胖”,太高就变得细长,结构强度减弱,所以大直径变成了必须突破的屏障。

设计师的难题在于,不仅要大,还要轻。

火箭设计师将重量一边省给燃料,一边省给载荷,箭体自身则越轻越好。

为了给箭体减重,设计师通过智能减载、优化结构、更换材料、创新工艺等措施,最终成功为火箭减重。

大火箭之力。

长五火箭与其他长征火箭相比最明显的差异当属助推器的斜头锥。

研制之初,长五火箭总体与助推器分系统最终定下包括斜头锥、前捆绑主传力、助推主支撑等全新技术在内的助推器方案,但这些关键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

斜头锥和前捆绑传力,使得助推器从内而外成为一个非对称结构,箭体非对称结构比对称结构的设计更为复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0届高三年质量检查语文科试卷答案1. A【解析】提出中华文明德治的为政理念的不是武王,而是以周公、召公为代表的政府精英。

2. B【解析】文中列举伯夷、叔齐、太颠等人归附周的事例,还证明了周人道德传銃的巨大感召力以及周朝统治已有了深厚的民意基础。

3. D【解析】A.“德治”理念的提出,是周朝善于创新的正面体现,而非反面印证。

B.偷换概念。

周公礼乐教化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天下大治,而非天下大同,“大治”与“大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C.夸大其词。

原文是“这种君子教育,是维持国家可长治久安的‘软实力’”,是走和平发展之路的社会基础。

4.A 【解析】A项,“它已成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错误,原文为“正逐步成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选项将未然当已然。

5.B 【解析】B项,“需从宏观层面入手”错误,原文为“在宏观层面上,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体制内教育创新未考虑用户需求,缺乏系统性的部署”,学校不属于宏观层面。

6.示例一:我认为有依据。

理由:①政策支持。

政府认识到“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将会对在线教育给予支持。

②自身优势。

在线教育灵活便捷、资源丰富,有利于资源共享弥补实体学校的不足。

③受众欢迎。

在线教育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已取得了广泛认可,拥有逐年增多的用户群体。

(每点2分,若其他理由能自圆其说也可。

)示例二:我认为没有依据。

理由:①体制障碍。

在线教育与政府、实体学校的合作步履维艰,难以动摇线下实体教育的牢固地位。

②自身不足。

在线教育相对于实体教育,只是针对特定教育项目,缺乏系统性部署。

③受众原因。

对有接受长期、系统规范教育需求的广大群体来说,在线教育的碎片化学习模式难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

(每点2分,若其他理由能自圆其说也可。

)7. C(房东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从野菊花上看到了自己的过去,找到了与主人公共同的回忆,及命运共同的地方。

)8.原因:作者之所以给主人公命名为菊,是因为文中的主人公与菊有着相似点,作者以菊写人。

2020-2021学年河北石家庄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北石家庄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北石家庄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

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

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

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

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

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

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

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

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材料二: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

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

《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

《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

《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0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0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0.5模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然中国古人提出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原则,但那只适合太平盛世的读书人。

在中国古代,太平盛世不多,读书人数量很少,愿意摆脱科举诱惑而跋涉旷野的读书人更是少而又少。

因此,在多数中国人心中真正占据统治地位的,仍然是“”的封闭观念。

中国文化的理想一脉,是老子所说的“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

作为这些观念的实际成果,中国历代“超稳定”的社会生活,确实不主张与外部世界热情交往,不倡导离开家乡族宗独自出行。

(),在很多中国人心目中,“游山玩水”终究是一个的消极命题。

近年来由于看中旅游对国内消费的拉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实行了明智的长假期制度,但这还只是一个权宜性的经济策略,尚未冲击整体文化心态。

由于观念障碍以及随之一系列其他障碍产生了,使中国旅游业还处于比较幼稚的起步阶段。

例如,在真实的风景胜地营造虚拟的主题公园,在文化遗迹现场设置现代游乐场所,全然本末倒置、。

很多人把旅游看成一种被刻意指定的造作行为,不相信自然状态的城镇、乡村、海滩是上佳的游观对象。

随之产生了一系列其它障碍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抱残守阙不尴不尬缓释鱼目混珠B.安土重迁不务正业消释鱼目混珠C.抱残守阙不尴不尬消释买椟还珠D.安土重迁不务正业缓释买椟还珠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观念障碍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其它障碍,使中国旅游业还处于比较幼稚的起步阶段。

B.中国旅游业还处于比较幼稚的起步阶段,主要是由观念障碍产生的一系列其它障碍的原因造成的。

C.中国旅游业还处于比较幼稚的起步阶段的原因,主要是观念障碍产生的一系列其它障碍造成的。

D.由于观念障碍,随之产生了一系列其它障碍,这些障碍使中国旅游业还处于比较幼稚的起步阶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由原文“相较于古代,现代录取通知书内容比较简单”可知, 内容不同:古代内容相对复杂,现代内容比较简单。由原文“8 月 19 日,三峡大学级本科新生动画版录取通知书发放。这是 该校首次发放电子版录取通知书”可知,材质不同:古代只有 纸质,而现代则或纸质或电子。由原文“将泥金涂饰在笺简上, 用于进士及第时报喜,这就是‘泥金帖子’”“根据宋代洪迈的 《容斋续笔·金花帖子》记载,唐朝进士及第后,朝廷会发放素 绫为轴贴上金花的‘金花帖子’。到了宋朝,金花帖子仍是主要 的录取通知书”“电子版的录取通知书不仅快速便捷,可以让 学生及早感受到喜悦,更重要的是它上面有从高考报名系统 导出的考生本人的电子照片,具有防顶替、防冒领的作用”可
8 / 29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A 项,“古代用制作精美的录取通知书来替代张榜公布”错误, 由原文“其实,古代为激励士人勤奋努力并扩大科考影响,官府 除张榜公布外,也制作了特别精美的‘录取通知书’”可知,古代 没有用录取通知书来替代张榜公布,官府在张榜公布的同时, 还会制作特别精美的“录取通知书”。
4.请简要概括录取通知书的古今变迁。
7 / 29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① 泥 金 帖 子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⑤ 录取通知书—⑥________。
5.古今录取通知书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D2.A3.C
4.(1).金花帖子(2).捷报(报帖)(喜报)(3).版印捷报(4).电子录 取通知书
D 项,正确。
9 / 29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 项,“由此可知进士出身富贵人家”错误,由原文“‘泥金’手 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高档装涂工艺,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得 起。将泥金涂饰在笺简上,用于进士及第时报喜,这就是’泥金 帖子’”可知,“泥金”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而“泥金帖子” 是官府所作,与进士的家庭贫富没有关系。 故选 A。

2020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朝志人的小说非常简单,同志怪的差不多,这有宋刘义庆做的《世说新语》可以做代表。

如:“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卷上《德行篇》)这就是所谓晋人的风度。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去,阮光禄烧车是觉得有些奇怪的,但在晋人却并不以为奇怪,因为那时看重的是奇特的举动和玄妙的清谈。

这种清谈,本从汉代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一开始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却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之前还有《语林》、《郭子》,不过现在都没有了。

而《世说》乃是纂辑自后汉至东晋的旧文而成的。

后来有刘孝标给《世说》作注,注中所引的古书多至四百余种,而今又很少传下来;所以后人对于《世说》看得更贵重,到现在还很通行。

此外还有一种魏邯郸淳做的《笑林》也比《世说》早。

它的文章比《世说》质朴些,现在也没有了,不过在唐宋人的类书上所引的遗文中还可以看见一点,内容不外俳谐之谈。

《笑林》、《世说》两种书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发达,因为只有模仿,没有发展。

如社会上最通行的《笑林广记》,当然是《笑林》的支派,但是《笑林》所说的多是知识上的滑稽;而到了《笑林广记》,则落于形体上的滑稽,专以鄙言就形体上谑人,涉于轻薄,所以滑稽的趣味就降低多了。

至于《世说》,后来模仿的更多,从刘孝标的《续世说》一直到清代王晫所做的《今世说》,现在易宗夔所做的《新世说》等,都是仿《世说》的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18级语文学科周考试卷命题人张忠洋做题人杨莹考试时间8 月15日注意:文言文翻译写在试卷上,自己核对答案并判分。

所有选择题及诗歌、小说主观题,练字题提交智学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楚大夫..屈到后也。

宋武帝讨孙恩,以乡里乐从,每有战功。

义熙元年,补镇军行参军。

后以军功封佷山县子,为太尉中兵参军。

武帝受命,进爵为侯。

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载,威信为士庶所怀。

及文帝入奉大统,以徐羡之等新有篡虐,惧,欲使彦之领兵前驱。

彦之曰:“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

”会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彦之权镇襄阳。

羡之等欲即以彦之为雍州,上不许,征为中领军,委以戎政。

彦之自襄阳下,谢晦已至镇,虑彦之不过己,彦之至扬口,步往江陵,深布诚款,晦亦厚自结纳。

彦之留马及利剑名刀以与晦,晦由此大安。

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其秋,迁南豫州刺史、监六州诸军事,镇历阳。

上于彦之恩厚,将加开府..,欲先令立功。

七年,遣彦之制督尹冲、朱修之等北侵,自淮入泗。

泗水渗,日裁行十里。

自四月至七月,始至东平须昌县。

魏滑台、虎牢、洛阳守兵并走。

彦之留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杜骥守金墉。

十月,魏军向金墉城,次至虎牢,杜骥奔走,尹冲众溃而死。

魏军仍进滑台。

时河冰将合,粮食又罄,彦之先有目疾,至是大动,将士疾疫,乃回军,焚舟步至彭城。

初遣彦之,资实甚盛,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

文帝遣檀道济北救滑台,收彦之下狱,免官。

九年,复封邑..,固辞。

明年卒,谥曰忠公。

(节选自《南史·到彦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B.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C.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D.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夫,是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处于卿、士之间的重要官职,可世袭,有封地。

B.朝服,指在重大典礼时所使用的礼服,主要用于朝会,是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

C.开府,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汉朝三公等可以开府,后世资格有时会放宽。

D.封邑,指君主赐以领地或者食邑,并将封邑内的所有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彦之屡立战功,逐渐成就威名。

他因为与宋武帝是同乡,所以跟随着宋武帝参与讨伐孙恩;后来他凭借军功被封为很山县子,担任了太尉中兵参军。

B.彦之沉着冷静,辅佐文帝登基。

针对文帝心有畏惧之事,他剖析了形势,进行了劝导;针对谢晦心有疑虑之事,他亲自拜访并赠送礼物,进行了安抚。

C.彦之奉命北伐,取得初步成功。

元嘉七年四月到七月之间,他率军从淮河流域进攻到泗水流域,一路行军迅速,陆续攻占北魏滑台、虎牢、洛阳等地。

D.彦之陷入困境,北伐最终失败。

北魏军队能够趁冬寒反击成功,主要原因是刘宋军队粮食耗尽、将士疾疫,彦之此时又目疾发作,难以有效指挥作战。

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4.武帝受命,进爵为侯。

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载,威信为士庶所怀。

(5分)5.初遣彦之,资实甚盛,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

(5分)自咏示客陆游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①,客来苦劝摸床棱②。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县丞有职无权。

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

②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我”白发稀短的颓唐老态,寄寓着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B.第二句“又”字写出了岁月流逝人生倏忽的感叹,“上元”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

C.客人苦劝“我”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主要表现客人对“我”处世方式的不满。

D.诗人借“箝纸尾”这个典故抒发感情,含蓄深刻,“饱谙”二字更是意味深长。

7.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山路弯弯周志华①从虎头山向东是一条绵延十里的山路,沟壑纵横,不见一户人家。

坟茔较多,大都长满荒草,或许是山野过于寂静之故吧,路过时总会屏住呼吸,心惊肉跳。

②十七岁那年,我要到十里外的乡镇小学教书,报到那天正值三月,寒冷的风卷起阵阵扬沙打在脸上,火辣辣地疼。

③父亲寡言,我沉默地跟在后面,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这或许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有时他也会停下脚步回转身看我几眼,但大多时只弓着身子向前,粗布青棉袄很宽大,脊背像鼓起的帆。

除了脚抬起时扬起的尘烟,我和父亲之间没有更多的语言。

④约莫五里处,十几座坟茔静静地守在路边,我素来胆小,顿觉呼吸急促,神色慌张地加快了脚步,紧紧靠着父亲的臂膊。

父亲瞅瞅我,停下来悠悠地坐在坟间,掏出烟袋点燃。

风依旧猛烈,早春凉薄的日光无遮拦地倾泻,似乎要把这禁锢一冬的寒气吸光。

一袋烟工夫,父亲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头也不回地继续赶路,我悄悄地窥那坟茔,除了父亲坐过的地方当风抖着几根折断的荒草,并没有出现我臆想中的景象,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⑤安顿好我的事宜,一向寡言木讷的父亲话突然多起来,朝这个鞠躬,向那个问候,再三叮嘱我工作用心,不可耍滑偷懒。

看着他低声下气的样子,觉得极丢脸面,甚是难堪,但又不好说什么。

总算挨到他迈出校门,我心里暗呼万岁,他没有挥手,只是不时地停下脚步回望,身影越来越小,直到如拳如豆,我定定地站着目送他远去,青棉袄黄球鞋是他一生留给我最清晰的影像。

⑥此后的日子我便一个人走在这条山路上,遇到赶毛驴车的老乡,总要捎上我一段距离。

这条路泥泞颠簸,行人不多,来往的车辆少之又少。

天气不好的时候同村的张大爷就会准时出现在这条山路上,一句“丫头上车”,温暖着孤单寂寞的我。

我知道他爱抽旱烟,就把学生用过的本子成摞地拿回来,放到他的土炕上,他从不说谢谢,只是咧嘴笑。

后来他上山拉石头,摔断了腿,我去看他,他满脸歉意。

我给他买了一包香烟,他摩挲着,眼里有泪光闪现。

⑦夏季来临,庄稼疯了似的猛长,一晃已是齐腰深。

一阵风过,绿浪起伏着涌来,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

我并不害怕,反倒放慢脚步很悠闲地环顾着四周,路边杂草丛生,蒲公英居多,淡黄色的小花隐现在草丛里,采上几朵插在发间,别有一番情趣。

有时我也割些猪草回去,一大捆扛在肩上,汗涔涔的,一路伴随着草的清芳。

⑧一日,夕阳尚未落山,粉红的霞光在田间流荡,像是给碧绿的叶子涂了淡淡的胭脂,我停下脚步出神地向远处张望。

突然,从地里窜出几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向我围过来,我愣住了,刚刚割到的一捆青草掉在地上。

我无助地前后望望,这里正好是路途的中央,除了那几座坟茔和两头吃草的毛驴,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

冷汗顺着额头滑下来,我不知该如何对付眼前的窘况。

忽然,一个黑影横冲过来,手里挥舞着一根长长的木棒,这几个少年纷纷后退,瞬间消失在万顷碧波中。

我才看清来人是父亲,父亲没说话,摸摸我的头,捡起地上的青草夹在腋下,我和父亲依旧一前一后,保持着惯有的距离。

后来从母亲那里获悉,父亲天天在半路上等我,暗中护送我回家。

⑨第二年春天,父亲卖了火烟,托人从五金公司买回一辆白山牌自行车,不锈钢车把,黑漆弯梁,闪着耀眼的光芒。

骑着它走在路上,能吸引很多人的眼球。

早晨,我不再起那么早了,傍晚回来亦不用那么慌张,但母亲依旧不放心,总是早早起来,领着最小的弟弟,牵着狼青把我送到山那头的路口。

在母亲温暖的目光里,我度过了三个春秋。

⑩工作第三年,终于等来了报考师范的机会,我决定不再骑车,每日步行上下班。

初春的田野满眼都是新绿,透着勃勃生机,轻柔的风拂过脸颊,暖暖的仿佛浸润到骨子里。

⑪我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抓紧一切时间复习。

一路上捧着书,嘴里默念着政治题,时常被石头绊倒,或撞到树上。

也曾剐坏过衣服,粘得满身是泥,但这些都是最美好的记忆。

⑫时隔多年后,我再次回去,这条弯弯的山路早已铺了油漆,栽上了齐整的道旁树,山坡上成片的谷子吐着金黄的穗,把头深深地低垂。

我沿着弯弯的山路看去,虎头山上只剩下父亲的坟茔孤零零地守望着家乡的四季。

(有删改)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多处景物描绘,清新自然,真切怡人,勾勒出山间特有的环境,也为人物活动营造了典型环境。

B.文中刻画了“赶毛驴车的老乡”“同村的张大爷”,看似闲来之笔,但淳朴、善良的他们与父亲相互映衬,使得父亲的形象更为丰满。

C.文中的父亲没有文化,不善言表,寡言木讷,似乎冷漠,但多年后的作者仍能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炽热而深沉的爱。

D.景物描写往往烘托人物心情,第②段景物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担忧,第⑩段景物描写则表现了“我”内心的快乐与满足。

9.文中写父亲跟作者同行时“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但送女儿到校安顿好后,却写她父亲“话突然多起来,朝这个鞠躬,向那个问候,再三叮嘱我工作用心”,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10.本文以“山路弯弯”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1.练字规格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诗歌鉴赏小说鉴赏11.【默写】高考64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字规格,满格为止)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