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编号:JG1152-034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晋江市龙湖镇英峰小学数学课题组执笔:XX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从问题开始。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

环节,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提问的艺术。在课堂中,我们往往看到教师为了表面上的热闹而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常态课堂教学中提问设计的研究上,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基于此,我校确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旨在以课题研究进一步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素质。在2009年5月被确认为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第二批)课题。(二)意义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它是实现师生互动、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而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有效的或高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将一堂数学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

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

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3、“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全面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探索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2、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3、教师数学课堂提问的基本技巧及策略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实践加反思”的方法,并配以以下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2、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观察记录、反思总结。

3、案例分析法:搜集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进行技术分析、比较等。

4、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设计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研究提供依据。

5、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得失经验,收集经验材料,整理归纳。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5月?2009年7月)

(1)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11月)

(1)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课题研究实施信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研究思路。

(2)定期组织座谈,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

(3)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课题指导,进行课题中期评估,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3、总结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1)撰写研究报告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个案分析、论文、影像资料等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措施

课题开题以来,我们从课题研究的目标切入,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

1、成立课题小组,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及研究计划,成员进行分工。

2、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

3、对照方案,落实课题的实施措施

(1)、理论学习,校本培训

深厚的理论支撑是课题研究深入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的有力保证。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把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用坚实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在这方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学习方式:①专家培训:2010 年10月26 日,邀请进修学校林培育老师对课题研究的开展及研究进行培训。②个人自立

学习与集体学习培训相结合:首先老师们通过自已的阅读、学习,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内容包括:学习各科课程课程标准;学习教材及教材分析;观看相关课例录像;阅读各种教育书刊杂志等。其次,结合校本研究,每星期一次业务学习,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发言人,围绕课题学习相关理论,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总结。③借鉴经验,提升能力: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老师们外出听课、学习、参研讨,开阔教师的视野,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如组织部分教师参加“福建省小学数学教育年会”“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的活动;参与衙口中心小学“学习活动中教师有效引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现场会等活动,并且要求听课教师回校必须作汇报,并组织大家讨论,使得大家在听课活动中学名师理念,促进共同发展。

(2)完善课题研究制度:把课题研究与学校的校本教研充分地结合起来,健全研究机

构,制定了课题组管理制度:我们定于每周四上午8:20一-9 : 30为教研活动时间,每周活动做到有签到、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谈论。规定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写一个典型

的案例、每月提出一个有针对性、见解性的问题、每学期上一

节校际研讨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