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壮歌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7生命的壮歌

“蚁国英雄” 段解:写草丛起火,蚁群被困后,众蚂蚁迅速扭成一团,奋力突围。
“生命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一群羚羊被狩猎队赶到了悬崖边,一只老羚羊跟 一只年轻的羚羊向悬崖对面跃去。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一只老羚羊用身体作支撑点,帮助一只年轻羚羊 跃过悬崖,自己却坠落山涧。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试跳成功后,一对对羚羊照着样子秩序井然地飞 跃悬崖,悲壮的场面惊得猎人们放下了猎枪。
现出可贵的合作和献身精神,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些精神。
起火
被火包围
“蚁国英雄”
生
扭成蚁团突围
命
成功冲进河流
的 壮 歌 “生命桥”
遇险 老羚羊献身助跳 年轻羚羊飞跃成功
团结合作 勇于献身
《“蚁国英雄”》通过写一群蚂蚁在大火的围攻 下,利用集体的力量聪明地扭成一团,在外层蚂蚁的 舍身保护下逃出火海的故事,赞扬了“蚁国英雄”英 勇献身、至死不渝的伟大精神。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蚁国英雄”》和《“生命桥”》这两则故事题材虽
不同,但都蕴涵着_团__结__合__作__、__勇__于__献__身__的可贵精神。 2.读了课文,我心中的蚂蚁是的__聪__明__勇__敢__蚂蚁;我心中
的羚羊是__机__智__伟__大__的羚羊。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7 生命的壮歌
课题解读: “壮歌”的意思是悲壮、雄壮、感人肺 腑、气势豪迈的歌曲或者故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任选一则自己 喜欢的故事背下来。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3.读懂这两则故事,了解文中蚂蚁和羚羊逃生的不同方
法,感悟其中蕴涵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难点)
积累: 2.积累几个与奉献有关的句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7课生命的壮歌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7课《生命的壮歌》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生命的壮歌》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苏教版教材的基本特点是凸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选课文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极力倡导学生关心自然,关爱生命,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
《生命的壮歌》一文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动物逃生故事组成。
“蚁国英雄”说的是一群蚂蚁面对大火的围攻,利用集体的力量奋力逃出火海;“生命桥”着重记述了一群无辜的羚羊面对狩猎队的捕杀,沉着冷静、团结协作,最终年青羚羊在老羚羊的带领下奇迹般逃生的故事。
这两则故事题材不同,主题却极为相似。
作者都是用细腻和饱含深情的笔触、向善的心灵,像特写镜头一样再现了动物逃生的悲壮场面。
讴歌了区区弱小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无论是“蚁国英雄”至死也不松动分毫的视死如归,还是“生命桥”上的羚羊以死亡作为桥墩的从容不迫,都震人心魄、扣人心弦。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一篇短文。
2、技能目标学习运用重点词理解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三、教学重难点本文的重点是:了解重点句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本文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借助语文本身给学生进行有益的生命教育,使学生在内化语言文字的同时洋溢生命情怀、唱响生命壮歌。
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三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质疑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对于含义深刻的词语的理解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
面对这篇课文,学生能够通过多读了解课文的大意。
但是在理解文本内涵方面,这是一篇比较难理解的文章。
《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

《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生命的壮歌》,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2. 帮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加深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3.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壮歌》的主题和内涵,感知其中蕴含的人生价值观。
2. 学生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感悟生命的意义,表达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的人生智慧,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2. 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生命的意义,培养对生命的感恩与敬畏之心。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导入与文本理解通过简短的导入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探讨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快速通读《生命的壮歌》,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交流,帮助学生解释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和情节,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
第二课时:情感表达与思想感悟通过朗诵和分段解读,帮助学生感悟《生命的壮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作品的看法与理解,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和思想感悟深度。
第三课时:情感体验与作品赏析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与命运抉择,增强对文学作品的亲近感和体验感。
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转折,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和感悟。
第四课时:文学欣赏与表达结构通过分组朗诵和现场创作,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悟生命的壮美与奇妙,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对生命的独特感悟与理解,展示学生的文学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领悟力。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评定等形式,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表达、思想感悟、文学品味等方面的表现和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升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生命的壮歌阅读答案

篇一:生命的壮歌阅读答案1.略胜一筹、眼花缭乱、秩序井然2.蹿跃、猛蹬、踢蹬3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了镰刀头羊也无能为力 .2.“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表明了镰刀头羊在阻止黑灰母斑羚自导死路,告诉其他斑羚它已想出办法了.3.“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表现了镰刀头羊的自我牺牲精神,给人以悲怆的感觉.3.这属于一种自救行为,在只能存活一半的情况下做出这种决定,帮助了集体渡过困难,是一种急中生智的表现4.智慧、勇气.牺牲5作者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讲述了一群羚羊在狩猎人的追击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帮助年轻的羚羊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动人故事.篇二:生命的壮歌阅读答案生命的壮歌——“生命桥”阅读题答案生命的壮歌——“生命桥”阅读题答案五花兕昲2014-12-03 1.略胜一筹、眼花缭乱、秩序井然2.蹿跃、猛蹬、踢蹬3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了镰刀头羊也无能为力 .2.“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表明了镰刀头羊在阻止黑灰母斑羚自导死路,告诉其他斑羚它已想出办法了.3.“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表现了镰刀头羊的自我牺牲精神,给人以悲怆的感觉.3.这属于一种自救行为,在只能存活一半的情况下做出这种决定,帮助了集体渡过困难,是一种急中生智的表现4.智慧、勇气.牺牲5作者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讲述了一群羚羊在狩猎人的追击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帮助年轻的羚羊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动人故事.篇三:生命的壮歌阅读答案参考资料 1问:“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答:“肝胆俱裂”比喻竭尽忠心,不怕牺牲。
在课文中的“肝胆俱裂”指外层蚂蚁被烈火烧焦而身体(肝胆)爆裂仍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因为蚂蚁在草丛起火时,迅速扭成一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迅速滚动,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的爆裂声响,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只有真正的、伟大的英雄才会有这种英勇牺牲、至死不渝的伟大精神,这种牺牲自我、保全群体的可贵品质,多么值得钦佩和赞颂!所以作者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
《生命的壮歌》教案之三

《生命的壮歌》教案之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感知生命的壮歌主题。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对生命壮歌的感悟。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命的伟大与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理解生命的壮歌主题。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生命的壮歌吗?谁能谈谈对生命的理解?2.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对重点词句进行讲解。
3.分析课文(1)分段阅读课文,体会每个段落表达的情感。
(2)小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3)全班交流,分享感受。
4.精讲课文(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壮歌主题。
(2)通过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对生命壮歌的感悟。
5.写作练习(1)请同学们以“生命的壮歌”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6.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2)完成课后练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生命的壮歌主题,让学生在阅读、讨论、写作中,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同时,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堂管理和学生参与度方面进行改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壮歌吗?”学生回答:“壮歌是赞美英雄、赞美伟大事迹的歌曲。
【初中现代文】《生命的壮歌》阅读答案

【初中现代文】《生命的壮歌》阅读答案《生命的壮歌》阅读答案: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生命的壮歌》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一个下雨的早晨,在无锡,只有25岁的邓友平老师离开了我们。
记得那时渔沙初中点奇缺老师,邓有平主动要求担任毕业班英语、物理、化学三门主课的教学,日复一日超负荷地工作。
凭着春蚕吐丝般的爱,凭着献身教育的热血与勇气,他硬是把所任学科的学生成绩排列到了全县第一名。
多年来默默无闻的山沟沟,终于飞出了一只只美丽的金凤凰。
一989年4月,邓友平在万县教育学院学习后,去医院检查右臂的一个硬块。
诊断结果是癌症。
在医生的反复劝说下,他去了重庆。
他住院的那天,在病床上给学校写了一封长信。
在信中,他只是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但在为毕业班提出的复习建议上花了很多篇幅。
他还要求学校撬开他的卧室,拿出他离开前准备好的物理和化学复习计划,供代课老师参考。
长期以来,他一直把自己的生活放在一边,只考虑自己的职业和学生。
当邓老师知道自己的癌症已到晚期时,他毅然离开了医院,用学生给他捐助的几千元钱买了一批实验器材和各种教学参考书,回到了他痴心奋斗的学校。
由于体力衰弱,也为了不让学生看到他的模样伤心,造成心理负担,他忍痛辞去了三门课的教学,干起了实验员工作。
在实验室里,他一蹲就是一天,原先杂乱无章、满是蛛网灰尘的实验室,变得窗明几净、井然有序了。
他还修好了大批实验器材。
常常,他一边煎药,一边修仪器,有时药熬糊了他才发现。
一台沉睡了三年的手摇发电机,这可是学校最值钱的家当啊,他整整修了三天。
望着修好的发电机,邓老师心头掠过一丝遗憾。
他想,要是我的病也像这发电机一样,那该多好啊!我又可以回到那魂牵梦绕的三尺讲台,给学生上课了。
然而,人虽有情病魔无情,这位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老师终于倒下了。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啊!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邓友平用他平生的伟大行动谱写了一首壮丽的人生之歌。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7课生命的壮歌评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7课生命的壮歌评课稿苏教版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生命的壮歌》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
为四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生命的壮歌》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7课《生命的壮歌》评课稿1 前天,有幸听了两位四年级教师的课。
在教学时,他们都采用创设情境,角色体验的教学方法。
但两者却收到了截然不同之效。
现把教学片断整理如下:【案例一】内容《生命的壮歌》之《生命桥》(国标本第八册)的片段:“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教学过程:师:请一位同学来读。
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心与羚羊的心合在一起时,你就会感受更深刻。
现在,把自己当作年轻羚羊来读一读。
把你的感受写在脸上,一会儿老师会把话筒对准你。
师:你读得好,你来读。
生以年轻羚羊地身份读课文:......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体刚好出现在我的蹄下,我在它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师:读得真好!同学们,你们现在都是年轻羚羊。
年轻的羚羊们,你们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后,得救了。
可他读时,我并没有听出他有什么高兴,你再来读一读。
生又是以年轻羚羊第一人称的口气来读。
师:我听出了一种沉重。
还有谁愿意读一读?你也可以把老羚羊当作自己的亲人来读一读。
生:再以年轻羚羊的语气来读。
师:我感觉到每一个字里都有血,每一声里都有泪。
那读老羚羊,有可能就是你的妈妈,你的爷爷奶奶。
再读。
生第四次读。
师:同学们,把自己当作年轻羚羊,你就走进了羚羊的内心。
如果把自己当作老羚羊,你的感受一定更不一般。
......【案例二】内容《番茄太阳》(国标本第八册)片段:“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
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
《生命的壮歌》

生命的壮歌即墨市德馨小学高小明【教材分析】《生命的壮歌》是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个故事组成的感人肺腑的生命壮歌。
“蚁国英雄”讲的是一群蚂蚁面对肆虐的火神扭成一团,在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的保护下冲出火海的故事;“生命桥”讲的是一群羚羊在狩猎队的追击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故事。
这两则小故事讴歌了区区弱者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
3. 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基础知识易错点】难写字:“肆”、“丘陵”、“臭”【切入点和主线问题】课文中那些句子表现动物的勇于献身、团结协作的精神?【资料补充】1.沈石溪的资料2.《斑羚飞度》的资料【语言文字训练点】1、有感情地朗读《蚁国英雄》“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生命桥》的“老羚羊的身子刚好……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
”2、“束手待毙”“肝胆俱裂”“眼花缭乱”“目瞪口呆”等词语的理解【可以进行的练笔训练点】我们感受到了动物们的勇于献身、团结合作精神,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想对猎人说些什么呢?动物们,我想对你说……猎人伯伯,我想对你说……【拓展阅读】《西顿动物小说》和《斑羚飞渡》【教学过程】前置性作业:1.自读课文,至少5遍,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查出不理解的词语。
3.思考:课文中那些句子表现动物的勇于献身、团结协作的精神?4.沈石溪的资料一、拓展积累,课前三分钟积累优美句段:1.由一学生到台上领着大家赏析、背诵出示的一小段描写动物的优美文字,以此增大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为写作做准备。
2.引领大家一起评价。
交流喜欢的原因——学生评价——齐读一遍二、激情创境,导入新课师: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它的意愿是生存,是好好的活,当灭顶之灾袭来的时候,生命迸发的智慧,值得我们敬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壮歌
《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
道北小学郭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一则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
2、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
的献身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效果,疏通课文
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词,纠正强调个别重难点词。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故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叫做“生命的壮歌”。
通过学习,我们一起看看这“壮歌”是一曲什么样的歌,这壮歌又是由哪些“生命”谱成的?
三、学习《“蚁国英雄”》
1、展示图片。
你见过蚂蚁么?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蚂蚁?
2、是啊!一只普通的蚂蚁,身体只有米粒般大小,重量不足毫克。
是那么弱小,那么微不足道。
那作者为什么却称蚂蚁为英雄呢?(板书“蚁国英雄”)
呢?(指导朗读)
9、在描写这紧张的场面时,作者把镜头聚焦在了离火海最近的外层蚂蚁身上,第三句话就是对外层蚂蚁特写,我们除了能感受出外层蚂蚁的团结和勇敢,还能感受到什么?
出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①自读体悟,板书:舍已为人
②理解“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③指导朗读,读好两个“也不”。
10、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读到这儿,我们仿佛置身在肆虐的火神旁,我们仿佛看见——;仿佛听见——;仿佛闻到——;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即使-------也-----------。
(想象描述。
)
提示:同学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看看插图,并和同桌说说。
11、外表小小的蚂蚁,那巨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这三句话,再一次感受一下蚂蚁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齐读)12、同学们,正是区区弱者们抱成团的智慧,正是这群小生灵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团结、勇敢、舍已为人的英雄本色,才拯救了蚂蚁家族。
故事最后写道: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
通过这句话中的省略号,你仿佛看到了些什么?
小结:这升腾起的薄薄轻雾呀,是外层蚂蚁被灼焦的躯体化成的,它似乎在诉说着蚂蚁家族刚刚经历的大劫难,又似乎在为蚂蚁家族能团结一心逃离火海而庆幸。
谁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13、学完了这个故事,你对蚂蚁的印象一定有所改观,此时,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蚂蚁了呢?
总结:正是这些一向被我们视为区区弱者的蚂蚁,在肆虐的火海中却是这样沉着、坚定、团结一致。
它们不惜以个体的牺牲,求得种族的生存,是它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一曲….生命的赞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像蚂蚁这样,团结、勇敢,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从容赴死,以生命换取更多生命的动物,又何止蚂蚁一种呢?出示藏羚羊图片
板书:生命桥
二、学习《“生命桥”》
1、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故事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是“生命桥”?“生命桥”的含义是什么?……)
2、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读《“生命桥”》的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3、是的,这是发生在大草原上的一个故事:一个狩猎队上山打猎,准备活捉一群羚羊,可最后却看到了一个圣神的场景,他们看到了什么?
4、出示图及文字: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①读读句子,说说读了这个句子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那弧线是什么弧线?为什么要说是以老羚羊的生命作桥墩?……)
②这么一句话带给大家这么多的谜,那我们再读这个故事,看看在羚羊身
上发生了什么?
5、讲述原因
学习第一自然段,面对被活捉的危险,羚羊们采取了什么办法?
一先一后、一高一低,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跳?(出示伤心崖图片)
6、它们这样会出现什么危险?结果呢?
①你们能不能把这座用老羚羊生命做桥墩的“生命桥”画出来呢?
②小组讨论,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画出简笔画。
③请一生上台来画,并解释自己画的简笔画,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④说说试跳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理解“刚好”)
⑤动画演示:同样的一次飞跃,却酝酿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a、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
b、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7、这样的一跳势必要一死一活,那羚羊们是不是都争着抢着要做会生存下来的那一个呢?
读读这一段,理解“秩序井然”。
8、正是如此秩序井然,才出现了我们看到的那一道道弧线,这个情景震撼了我们,同时也震撼了…(猎人),所以他们个个都…(目瞪口呆),不由自主…(放下猎枪)
9、看到了如此神圣的场面,你们理解羚羊们的所做吗?
这老羚羊心中想着“他人”的献身精神激励了年轻羚羊,年轻羚羊也心中想着“别人”、心中装着集体,它们身上都表现出可贵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小结
试跳成功,群羚飞渡,我们知道有一个弧线的划出就有一只老羚羊失去生命,我们知道每有一只年轻羚羊获得新生,就有一只老羚羊失去自己的生命,是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
四、小结升华(背景音乐:命运交响曲)
我们学习的这两则故事题材不同,主题却相似,都是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逃生的本能,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
其实,像外层蚂蚁和老羚羊这样,在危难关头,以生命换取更多生命,牺牲自己以换取族群的生存,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虽身体弱小但精神强大,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壮歌!
五、作业:
1、请同学们课外搜集类似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家长听。
2、从《生命桥》《蚁国英雄》中选择一个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