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最佳治疗时间
脑梗死双抗治疗

脑梗死双抗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双抗治疗,是近年来大家经常使用,但常常滥用的一个治疗方案。
2021年AHA/ASA美国脑梗死和TIA二级预防指南中,第64页对双抗的适应症做出了如下的推荐:
•发病早期应用,最好发病在12-24内,最多不少超过7天。
•对象是非心源性的小卒中(NIHSS≤3)或高风险TIA (ABCD2评分≥4)。
•双抗的时间是21-90天。
急性脑梗死或者TIA患者的双抗治疗,一直是神经科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是,目前双抗有滥用的趋势。
对于脑血管病,双抗和单抗治疗疗效对比的临床研究由来已久,既往没有遵循上述三个原则的研究均以失败告终。
在这个领域,得到理想结果的研究有CHANCE研究、POINT研究、THALES研究,这些成功的研究在患者的选择中,都遵循了非心源性小卒中、早期、短程的双抗原则。
所以,无论你周围的人,使用双抗多么的泛滥。
始终要明白,双抗治疗的最佳策略和适宜人群一定是:非心源性的小卒中或高风险TIA、早期、短时间应用。
为此,2021年AHA/ASA美国脑梗死和TIA二级预防指南还专门
对非心源性卒中和TIA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做了一个流程图,具体如下,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
在2021年AHA/ASA美国脑梗死和TIA二级预防指南发布的同期,AHA/ASA还专门汇总了脑梗死和TIA双抗和单抗治疗的现有证据,同期发表了双抗与单抗对比的系统回顾。
该系统回顾的结论再次强调:
对于小卒中或高风险TIA患者,在发病后早期应用,且治疗时间小于90天,双抗比单抗更为有效。
然而,如果治疗时间延长,发病后晚期应用,双抗不比单抗更为有效,且增加了出血风险。
脑卒中分期

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 更新时间:2008-1-30
【字体: 字体颜色】
脑梗塞分期:1、超早期:为脑梗塞发病的6小时内。发病时间短,未形成脑梗死,是缺血性中风治疗的最理想时机。若用溶栓等治疗方法,病人可能完全恢复。
2、早期:为脑梗塞发病的6—72小时内。脑组织缺血中心部分坏死,治疗目的是防止“中心梗死区”扩大。输液加口服药物改善中心梗死周边区供应,使其恢复正常。
大复方中药的治疗优势是作用靶点多,增效减毒效果好,不容易产生耐药性,但大复方也给二次研发带来了巨大的难度,我国把内含三种药材的复方丹参片二次研发成复方丹参滴丸用了4年的时间,而把10种成份的血栓心脉宁胶囊二次研发成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用了8年时间,也是目前脑梗塞中药取得了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为大复方的中药二次研发开辟了新方向。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是临床治疗脑梗塞长效性强,安全性高,剂型剂量合理,成份稳定的代表方剂,是脑梗塞患者用药防止复发,改善症状的首选良药(国家医保甲类中药)。
抗血小板聚集类西药:优点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防止血液凝固,进而预防脑梗塞的作用。美国试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使首次脑梗塞发生率下降24%,是目前脑梗死防治中的最基本用药之一;缺点是47%的阿司匹林服用者都会产生抗药性,长期服用会产生脑、胃出血危险。代表产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3、急性后期:为脑梗塞发病的72小时—1周内。治疗目的是改善水肿的脑组织。输液加口服药物使梗死区周边组织功能继续得到改善,是二级预防开始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病情不稳定,经常有迅速的变化。该阶段以挽救生命和控制病情为主。
4、恢复期:脑梗塞发病的一周后—6个月期间。许多病人还留有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等。应尽量减少病残,防治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坚持口服用药以恢复功能、避免脑梗塞复发。在发病后,此阶段病情趋于稳定,病情会得到好转并有可能得到大幅度改善。轻度和部分中度患者可恢复较好水平,部分中、重度患者症状和体征将继续维持。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危重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溶栓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溶解血块,恢复脑血流,但是必须严格按照指南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以下是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
一、治疗指南1.治疗时机: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时间窗口通常为发病后4.5小时内。
特殊情况下,可能可以延长至6小时内,但这需要遵循更加严格的筛选标准。
2.患者选择:适合溶栓治疗的患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年龄在18岁以上,症状明确,病程符合急性脑梗塞,发病时间可以明确,在治疗窗口内。
3.治疗禁忌症: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禁忌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史、显著的高颅压、颅内肿瘤、颅内出血、短期内进行过大手术或外伤、未控制的高血压、抗凝治疗的禁忌、过去3个月内发生过颅脑外伤、动脉穿刺部位或其他血管插管部位出血等。
4.溶栓药物: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K)。
tPA是最常用的溶栓药物,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需要在严密监测下使用。
二、操作流程1.评估患者病情:首先,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完整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可行性。
同时,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2.进行影像学评估:对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以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包括头颅CT和血管造影等。
3.筛选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影像学评估结果,医生需要进行筛选,确保患者符合治疗指南和禁忌症。
4.患者知情:医生需要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治疗的目的、可能的风险和效果,取得知情同意。
5.确定溶栓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溶栓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等。
6.药物准备:仔细准备溶栓药物,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记录和核对。
最新三基培训考试《急危重症早期识别》考试(有答案)

2023年12月三基培训《急危重症早期识别》考试一、单选题(10题,5分/题)1.心跳骤停的黄金时间:(A)A:4-6分钟B:10分钟C:2-3分钟D: 15分钟2、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D)A:4-6小时B:10分钟C:2-3 小时D: 1小时3.心肌梗塞最佳救治时间:(C)A:4-6小时B:10分钟C:2 小时D: 10小时4.急性脑梗塞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C)A:4-6小时B:30分钟C:3小时D: 10小时5.心率的致命性指征:(A)A: ≥130;≤40B:≥90;≤60C: ≥100;≤50D: ≥60;≤306.呼吸的致命性指征:(B)A: >20-25;<6B:>30-40;<9C:>10-15;<12D>12-20;<107.体温的致命性指征:(A)A: >41;<36B:>40;<36C:>39;<36.5D: >40;<358.小于多少毫升是无尿:(A)A: 小于5ml/hB:小于10ml/hC: 小于20ml/hD:小于40ml/h9、在格拉斯评分中自动睁眼是几分:(A)A:4分B:10分C:2分D: 5分10.在格拉斯评分中回答正确是几分:(D)A:4分B:10分C:2分D: 5分二、多选题(10题,5分/题)1、生命体征的“八征”:( ABCD )A:体温、脉搏B:呼吸、血压C:神志、瞳孔D:尿量、皮肤黏膜2.ACS误诊的原因:( ABC )A:临床症状不典型B:心电图不典型C:心肌坏死标志物局限性3.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AB )A:A型B:B型C:C 型4.肺梗死三联征:( ABC )A:呼吸困难B:胸痛C:咯血D: 行动障碍5.休克的临床表现:( ABCD )A:血压下降B:四肢冰冷C:面色苍白D: 脉搏无力6.休克的病因分类:( ABCDE )A:低量性休克B:心源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 过敏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7.休克的治疗原则:( ABCDE )A:去除原因、诱因出血B:恢复有效循环血量C:纠正微循环障碍D: 增进心脏功能E:恢复正常代谢8.五大中心建设( ABCDE )A:胸痛中心B:卒中中心C:创伤中心D: 高危孕产妇中心E:儿童重症急救中心9.引起心跳骤停的6H:( ABCDEF )A:低血容量B:低氧C:酸中毒D: 血钾异常E:低体温F:血糖异常10.引起心跳骤停的6T:( ABCDEF )A:药物中毒B:心包填塞C:气胸D: 心脏栓塞E:肺栓塞F:创伤。
脑梗塞你了解多少

脑梗塞你了解多少1.什么是脑梗塞?所谓脑梗塞,是指各种因素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发脑部缺血缺氧,引发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出现软化灶。
脑梗塞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尤其急性脑梗塞危险性极大,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意识缺失症状。
一般来讲,治疗脑梗塞的最佳时间为发病三小时内。
2.脑梗塞的病因有哪些?非栓塞性脑梗塞主要与一下几种因素有关。
1.可能与动脉硬化症有关,如动脉血管壁发生粥样硬化后形成血栓。
2.可能与动脉炎有关,动脉发生炎性改变后,血管壁也会发生变性,管腔变狭窄,进而形成血栓。
3.可能与高血压有关,动脉壁发生透明变性后,动脉内膜可能破裂,进而导致血小板附着累积形成血栓。
4.可能与血液性疾病有关,如红细胞增多症,极易诱发血栓。
5.可能与机械压迫有关,脑血管受肿瘤压迫,血管可能发生闭塞。
、栓塞性脑梗塞主要与血流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等带入颅内,导致脑血管阻塞引发的疾病。
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分为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两种。
其中心源性病变可能为急性心内膜炎或亚急性心内膜炎,常在心脏病基础上发作[1]。
在炎症作用下,病变内膜可形成赘生物,赘生物脱落后可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引发脑栓塞。
包括心肌梗塞、风心病、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脏、心脏手术等因素,均可能引发栓子脱落。
尤其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发生房颤时,极易诱发栓子脱落引发脑梗塞。
而非心源性病变,主要与脂肪栓塞、脑静脉栓塞、肺静脉栓塞等因素有关,此外,还有部分栓子来源不明,也可诱发脑梗塞。
3.脑梗塞有哪些临床症状?(1)患者常伴有语言功能障碍,主要特征为失语,即无法正常表达内心想法,部分感觉性失语患者,无法听懂他人话语。
此外,还有部分患者伴有大舌头或语言含糊等症状。
(2)患者常伴有胳膊、腿无力症状,胳膊无法正常抬起,且手无法正常拿东西,甚至走路感觉抬不起腿,甚至走路时一瘸一拐。
(3)患者在微笑时常出现口角歪斜症状,此症状为脑梗塞患者典型临床症状。
(4)脑梗塞患者常伴有头痛、意识模糊或抽搐症状,大动脉闭塞数日后可能出现继发性水肿或意识障碍,病情严重者并发脑水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浅谈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

浅谈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作者:徐莹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068-01【摘要】探讨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及治疗全程的护理配合,还浅析了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办法。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护理配合;并发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的改变,脑梗塞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在所有疾病中死亡率在第三位,因此如何改善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
溶栓治疗是目前最科学有效的方法。
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能有效缓解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减少脑组织的梗死面积。
1 溶栓治疗的常用药物和辅助检查的仪器1.1 尿激酶(Urokinase,UK)、前尿激酶(Prouroki—nase,pro—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activator,t-PA)是静脉溶栓治疗的常用药物。
其原理是将纤维蛋白酶激活,降解纤维蛋白和许多它的血浆蛋白,从而达到溶栓目的。
我国已有对国产尿激酶的试验,且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要根据不同的个体采取适宜的剂量。
1.2 CT这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排除其他的脑部疾病,对脑梗塞的早期病灶具有很好的诊断作用,有助于医生进一步设计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若CT扫描中未发现梗死灶,患者无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则患者还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恢复部分神经功能。
还可以对患者的质量情况进行疗效评定,可分为完全再通,部分再通和未通,来帮助医生进行开展后续治疗。
但是CT只能检测浅表的病灶,不易分辨深部病灶,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核磁共振是急性脑梗塞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它对脑组织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能直观显示梗塞的部位和范围,检出发生梗塞的血管。
辅助一些其它的检测手段能及早发现病灶,并提示病灶中心的精准位置,有助于脑梗阻的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
急性脑梗抢救黄金4.5小时

03 急性脑梗死抢救案例
急性脑梗死抢救案例
1月2日晚20点,某某女士在家中突发言语含糊、右侧 肢体偏瘫,家人意识到患者可能是脑中风,便立即送 入医院就诊。 检查后发现,患者言语不清、考虑是急性脑梗死,此
时发病约1.5小时。于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 赛跑”开始了。
急性脑梗死抢救案例
时间就是大脑!救治急性脑梗塞,贵在 争分夺秒。
脑梗死黄金4.5小时
请牢记一个“时间窗口”——黄金4.5小时。对于 脑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因此识别中风 早期的临床症状尤为重要。
在生活中,一旦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或者乏力、言语不清或言语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或视物重 影、行走困难或者平衡失调、眩晕、无原因剧烈头痛等症状时,即应考虑到脑卒中的可能,尽早去医院就 诊。
仅仅40多分钟所有检查完成,并证实某某女士为左侧 基底节区大面积脑梗死。由于患者急性发病,此时距 离发病时间尚在静脉溶栓最佳“时间窗”内,且无溶栓 禁忌症。
04 急性脑梗死的急救静脉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 原激活物(阿替普酶)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挽 救缺血脑组织,恢复脑功能,其简便、安全、有效, 出血风险较低。
急性脑梗
“抢救黄金4.5小时”
目 录
CONTENTS
01 脑 梗 死 黄 金 4 . 5 小 时 02 识 别 脑 梗 早 期 临 床 症 状 03 急 性 脑 梗 死 抢 救 案 例 04 急 性 脑 梗 死 的 急 救 方 法
01 脑梗死黄金4.5小时
脑梗死黄金4.5小时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年轻 化趋势,在幸存者中半数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
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狭窄或堵塞,引起神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摘要: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不同的发病时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其中,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且危险的疾病,在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甚至死亡。
所以,科学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就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降纤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脑保护治疗、改善侧支循环治疗、外科治疗及其他治疗等九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力图在本文的综述分析帮助下,能够为临床医师如何选择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法;最近进展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行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多见于老年人。
随着中国步入老年化社会,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急性脑梗塞发生后,血管内形成的栓子及缺血缺氧的脑组织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情逐渐恶化,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会越来越严重[1],科学评估患者病情,实施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2]。
所以,临床医师了解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是非常必要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后给予科学的治疗方案,增加抢救的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
1溶栓治疗1.1“时间窗”治疗急性脑梗死发病后会引起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脑神经功能缺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因此,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治疗,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脑卒中中心的发展,为更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赢得了时间,保障了生命。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在为患者实施溶栓治疗时应该科学地选择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才能保障治疗的有效性,改善临床症状[3]。
通过相关研究分析探讨得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h内为最佳溶栓治疗时间[4],超过6小时后恢复血流,可引起再灌注损伤、继发出血和脑水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梗最佳治疗时间
急性脑梗发作的时候,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这时候往往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我们知道急性脑梗有一个治疗的最佳时间,如果耽误了治疗,常常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引起一定的后遗症问题,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这一个最佳的治疗时间一般是指六小时,如果能在六小时内及时进行治疗,会使危害降到最低。
★急性脑梗最佳治疗时间
当脑梗塞发病的时候,如果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直接让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因此,在了解到自己患有脑梗塞的时候,首先就需要您了解一下脑梗塞最佳治疗时间,及时的采取治疗。
在脑梗塞急性发作期的6小时内,是得到最有效治疗的黄金时段。
患者如果在这个时限内没有任何的急救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超过12小时的,绝大部分脑细胞都将由缺血发展到坏死。
一旦脑细胞发生坏死,则是“不可逆”的,即不会再逆转为正常细胞,那么肢体的瘫痪和失语就不易恢复了。
★6个小时
而在这6个小时内,最佳的脑梗塞治疗方式是溶栓治疗。
如果患者不宜用溶栓治疗,也可依据自己病情选择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但总体来说,疗效都不如溶栓治疗来得好。
经过急救的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没有任何发病状况,身体各生命体征平稳有序,就可在48小时后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
脑梗塞的治疗方案分为两期
分别是急性发作期和恢复康复期。
急性发作期的脑梗塞治疗多采用输液模式。
患者在昏迷或突发意外情况时,难以进行口服药的输送。
而在这病情危急时刻,又急需药物控制。
这个时候,只有选择静脉输液的迅速供给,才能发挥疗效,有利于病情稳定。
其实对于脑梗塞治疗的时候,不但要注意了解脑梗塞最佳治疗时间,在首期治疗之后的恢复阶段同样需要注意,脑梗塞的恢复阶段患者不但要注意积极的进行治疗,而且其家属要注意做好患者生活中上的护理,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