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hhh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部编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部编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部编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

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见。

秦王要赵王鼓瑟。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

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了。

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运。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

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1.请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秦王让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下列对这个小故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做下记录。

B.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逼秦王击缶,维护赵王和赵国的尊严。

C.结果:秦王大怒,把赵王关在渑池。

4.读完选文,你能分别说说秦王、赵王、蔺相如是什么样的人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百度文库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百度文库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第1课:古诗三首(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中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分别在干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诗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一对反义词可以看出农民的辛劳。

4.孩童勤劳可爱。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稚子弄冰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5.稚子弄冰的情景。

“稚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6.稚子弄冰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8.弄冰结局。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比喻C.拟人9.你小时候玩过冰吗?你是怎样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0.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

11.写出下面词语的释义。

(1)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翻译“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村庄儿女童孙2.村庄儿女在耘田、绩麻。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填空。

山色______ 山形______ 溪流______(2)本段中把野花比作______、______和______。

(3)本段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方法。

()2. 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

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

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

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

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着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

那一座座小桥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

阳光普照,如同一湖碎金闪闪烁烁;微风拂来,好像一匹绿缎徐徐展开。

福海湖映山,山环水,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

(1)给这篇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围绕——______ 秀丽——______(3)作者写湖水时,分别把湖水一一比作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5)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着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

这句话把______比作______。

(6)文中主要写了福海的______美和______美。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猴子救小白兔一天上午,小白兔在田野栽(zāi)白菜。

(2020新编)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练习:课内阅读

(2020新编)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练习:课内阅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课内阅读练习题1 、《草原》1《草原》的作者是,原名,字,满族人,被称为。

代表作有:等。

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

本文表达方法上的特点:(1)作者按照叙述,先描写;再描写作者,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

(2)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 3)三是,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赞美了和。

3文章按,描绘了:、、,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和。

4草原的景:、;草原的人:,5理解句子: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 ”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句话是全文的。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是,写出了草原、的特点。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 :。

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3、《白杨》1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热情歌颂了,2理解句子:1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句话,描述了白杨树的特点:,,,,歌颂了,、、。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表白:。

这是一个。

爸爸以自勉,,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大的白杨树”指;“几棵小树”指。

这句话的含义:,,,。

《古诗词三首》1 《牧童》诗意:。

2《舟过安仁》诗意:3《清平乐·村居》词意:。

4《牧童》是代诗人的作品。

诗的第一句话写,第二句写,分别从和上给人感受,诗的三四句写的情景,塑造了一个、的牧童形象,表达了、。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祖父的园子(节选)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传说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

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闪耀)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用“\”划去选文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课文节选自她的《_____________》。

3.用“△”画出选文中“ABB”式的词语,并仿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画“﹏﹏”的句子,让我们想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等,读着这句话,我们能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用“_____”画出描写榆树的句子,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来描写榆树的不同形态,突出作者对它的______________的情感。

6.读了选文,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划去:传说闪耀2.萧红呼兰河传3.画出: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示例:金灿灿绿油油4.示例:应有尽有各种各样激动、兴奋5.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hhh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题训练hhh

2010—2011学年度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班别:姓名:得分:(满分:150分)(一)《将相和》文段选读(20分)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将相和》中的“将”是指,“相”是指,“和”是指。

课文一共写了、和3个小故事。

课文中的蔺相如有着的好品质。

(8分)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2分)削弱()热情()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分)4、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3分)反问句:陈述句:5、想象写话。

廉颇来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话?(4分)廉颇会说:蔺相如会说:(二)《草船借箭》文段选读(12分)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父母之舟(节选)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

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吧!1.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2.照样子,写词语。

(1)密密层层________ ________(2)恋恋不舍________ ________(3)人山人海________ ________3.逛庙会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一处场景,这样盛大的庙会和_______形成鲜明的对比;庙会是那样热闹,而“我们”却在_______的地方吃“凉粽子”。

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我们争着回答:“爱!”“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课内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课内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课内阅读》练习题(附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刷子李(节选)(19分)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根据你的感受,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刷子李的技艺:______________。

(3分) 2.这段话描写了刷子李__________的情景,是细节描写。

此段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__,接着写刷墙后的____________,前后映衬,反映了刷子李的____________。

这属于____________(A.正面描写B.侧面描写)。

(10分)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仿照这个句子,用上句中的比喻词再写一句话。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祖父的园子(节选)(37分)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9分)2.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度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班别:姓名:得分:(满分:150分)(一)《将相和》文段选读(20分)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将相和》中的“将”是指,“相”是指,“和”是指。

课文一共写了、和3个小故事。

课文中的蔺相如有着的好品质。

(8分)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2分)削弱()热情()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分)4、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3分)反问句:陈述句:5、想象写话。

廉颇来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话?(4分)廉颇会说:蔺相如会说:(二)《草船借箭》文段选读(12分)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中的一段改写的。

(2分)2、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又写出曹操的。

(2分)3、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句,把比作。

(3分)4、鲁肃吃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5、曹操为什么不敢派兵出来?(2分)6、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分)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原因是()A、使船两面受箭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三)《人物描写一组》文段选读一(24分)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chāchǎ)一搂。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鹞(qiān)架似地对起阵来。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sǒu shǔ),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dìng zhàn)。

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bān bǎn)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我会用斜线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4分)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画上“——”。

(2分)3、这段话反映了小嘎子的个性特点。

(3分)4、找出文中表示摔跤时动作的词语,并写下来。

(4分)5、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时采用了什么战术?他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战术?(5分)6、从这一段描写中,小嘎子和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6分)小嘎子:胖墩儿:《人物描写一组》文段选读二(26分)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shìsì)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juàn quàn)都来问候。

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jiànjiān)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dǎo dào)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kāi kǎi)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我会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4分)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吩咐()记念()慌忙()登时()3、“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3分)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吗?4、严监生临死前还伸着两个指头,他在惦记着什么?(3分)5、假如严监生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3分)6、“~~~~~~”画出表示严监生动作的词句。

(2分)7、你认为严监生是什么样的人?(3分)8、如果此时你就站在严监生的床前,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4分)《人物描写一组》文段选读三(26分)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j ì)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2分)3、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标致()辉煌()打量()气派()4、我会找出文中的几个四字词语。

(3分)、、5、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

(3分)6、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

(2分)请用“”画出描写王熙凤相貌的句子。

(2分)7、《“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 ,文段通过_______ 和______ _两个方面的描写。

(3分)8、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女子?(2分)9、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3分)(1)句中的话是说的,可见此人说话十分,这也正说明了她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2)这一句采用的写法,这是《红楼梦》中写人物出场极其精彩的一处。

(四)《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段选读(23分)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chà)紫嫣(yān)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走在街上的时候,()。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我会在文中括号内把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更生动。

(3分)2、“颇”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再查音节。

(1分)3、本文中描写花的词语有:、(4分)你还知道的有:、。

4、“这一种境界”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4分)5、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3分)6、填空。

(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用文中的语言)(4分)假如我们来到德国,看到,心想:。

7、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

(4分)(1)“正是这样”联系前文是指()A、德国养花的人很多B、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C、女房东养花是给别人看的(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意思是()A、别人为我服务,我就为别人服务B、每个人心中有他人,为大众着想,就会产生人人服务于我的结果C、只有为别人服务了,别人才会来为我们服务。

(五)《威尼斯的小艇》文段选读(19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豪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zhuǎn zhuàn)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我会划掉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和读音。

(4分)2、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3分)拥挤()窄()倒退()3、画“”的句子,可以用“”一词概括。

(2分)4、我会用“不管……总……”造一个句子。

(2分)5、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线画出来。

(2分)6、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

(3分)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到;看到;还看到……7、在这个文段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理由是什么?(3分)你喜欢的句子是:理由是:2010—2011学年度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二)(一)《将相和》文段选读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chēn chēng)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看这情(形型),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