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工艺基础期中考.doc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试题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复习题一、填空题1、熔模铸造的主要生产过程有压制蜡模,结壳,脱模,造型,焙烧和浇注。
2、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和扭曲变形等。
3、接的主要缺陷有气孔,固体夹杂,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形状缺陷等。
4、影响陶瓷坯料成形性因素主要有胚料的可塑性,泥浆流动性,泥浆的稳定性。
5、焊条药皮由稳弧剂、造渣剂、造气剂、脱氧剂、合金剂和粘结剂组成。
6、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低压铸造和陶瓷型铸造等。
7、根据石墨的形态特征不同,可以将铸铁分为普通灰口铸铁、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等。
二、单项选择题1.在机械性能指标中,δ是指( B )。
A.强度B.塑性C.韧性D.硬度2.与埋弧自动焊相比,手工电弧焊的优点在于( C )。
A.焊接后的变形小B.适用的焊件厚C.可焊的空间位置多D.焊接热影响区小3.A3钢常用来制造( D )。
A.弹簧B.刀具C.量块D.容器4.金属材料在结晶过程中发生共晶转变就是指( B )。
A.从一种液相结晶出一种固相B.从一种液相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C.从一种固相转变成另一种固相D.从一种固相转变成另两种不同的固相5.用T10钢制刀具其最终热处理为( C )。
A.球化退火B.调质C.淬火加低温回火D.表面淬火6.引起锻件晶粒粗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
A.过热B.过烧C.变形抗力大D.塑性差7.从灰口铁的牌号可看出它的( D )指标。
A.硬度B.韧性C.塑性D.强度8.“16Mn”是指( D )。
A.渗碳钢B.调质钢C.工具钢D.结构钢9.在铸造生产中,流动性较好的铸造合金( A )。
A.结晶温度范围较小B.结晶温度范围较大C.结晶温度较高D.结晶温度较低10.适合制造齿轮刀具的材料是( B )。
A.碳素工具钢B.高速钢C.硬质合金D.陶瓷材料11.在车床上加工细花轴时的主偏角应选( C )。
A.30°B.60°C.90°D.任意角度12.用麻花钻加工孔时,钻头轴线应与被加工面( B )。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试卷试题

一、填空题(15分)1.生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以铁和碳为主,同时还含有等杂质元素;钢的化学成分中元素的含量比生铁低;一般钢坯或钢锭要加工成钢材才能使用,常用的钢材有:板材、、、四大类。
2.金属材料的冲击吸收功随温度的降低而,这种韧性随温度急剧变化的温度范围称韧脆转变温度,韧脆转变温度越低,表明材料在低温下的冲击性能越。
3.金属的晶粒越细,强度、硬度越,塑性、韧性越。
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和来细化晶粒。
4.常用金属中,γ-Fe、Al、Cu 等金属具有体心晶格,α-Fe具有面心晶格。
5.金属的结晶是在过冷的情况下结晶的,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大,金属结晶后的晶粒越小 ,力学性能越好。
6.钢的普通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正火。
7.钢的调质处理是指高温回火加淬火、中碳钢调质处理后得到的组织是马氏体,其性能特点是硬。
8.低碳钢的碳质量分数范围是: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9.为改善T10A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可采用热处理工艺。
10.合金渗碳钢的含碳量属碳范围,可保证钢的心部具有良好的。
11.滚动轴承钢可采用作为预先热处理,以作为最后热处理。
二、判断题(10分)1.机械零件承受的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屈服点时,是不可能发生突然断裂的。
---( 2 )2.镇静钢的性能一般优于沸腾钢,但成本较高。
---------------------------()3.钢中的杂质元素硅、锰、磷、硫等都是有害元素。
-----------------------------------( 2 )4.T10A钢的质量比T12钢的质量好。
------------------------------------------------------( 1 )5.淬火钢的回火温度一般在A1线以下,所以回火后钢的组织和性能都不发生改变。
()6.球化退火可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二次渗碳体。
---------------------------()7.钢淬火后的硬度值主要决定于钢中碳的质量分数。
(完整word版)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习题及答案

1.铸件在冷却过程中,若其固态收缩受到阻碍,铸件内部即将产生内应力。
按内应力的产生原因,可分为应力和应力两种。
2.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和等。
3.压力加工是使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而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4.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和三大类。
5.影响充型能力的重要因素有、和等。
6.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有、、、、和等。
7.热应力的分布规律是:厚壁受应力,薄壁受应力。
8.提高金属变形的温度,是改善金属可锻性的有效措施。
但温度过高,必将产生、、和严重氧化等缺陷。
所以应该严格控制锻造温度。
9.板料分离工序中,使坯料按封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称为;使板料沿不封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称为。
10.拉深件常见的缺陷是和。
11.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分为和。
前者指冲裁工序,后者包括、、和。
12.为防止弯裂,弯曲时应尽可能使弯曲造成的拉应力与坯料的纤维方向。
13.拉深系数越,表明拉深时材料的变形程度越大。
14.将平板毛坯变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工序称为。
15.熔焊时,焊接接头是由、、和组成。
其中和是焊接接头中最薄弱区域。
16.常用的塑性成形方法有:、、、、等。
16.电阻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焊件及接触处所产生的电阻热,将焊件局部加热到塑性或融化状态,然后在压力作用下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
电阻焊分为焊、焊和焊三种型式。
其中适合于无气密性要求的焊件;适合于焊接有气密性要求的焊件;只适合于搭接接头;只适合于对接接头。
1.灰口铸铁的流动性好于铸钢。
()2.为了实现顺序凝固,可在铸件上某些厚大部位增设冷铁,对铸件进行补缩。
()3. 热应力使铸件的厚壁受拉伸,薄壁受压缩。
()4.缩孔是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其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足,在铸件内部形成的孔洞。
()5.熔模铸造时,由于铸型没有分型面,故可生产出形状复杂的铸件。
()6.为便于造型时起出模型,铸件上应设计有结构斜度即拔模斜度。
()7.合金的液态收缩是铸件产生裂纹、变形的主要原因。
()8.在板料多次拉深时,拉深系数的取值应一次比一次小,即m1>m2>m3…>mn。
材料成型 考试题型DOC

加工硬化、固溶体、珠光体、本质晶粒度、托氏体、马氏体、淬火、回火、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 k)、淬透性、淬硬性、调质处理、变质处理1.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2.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晶粒大小?在生产中如何应用变质处理?3.在制造齿轮时,有时采用喷丸法(即将金属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上)使齿面得以强化。
试分析强化原因。
4. 已知A(熔点 600℃)与B(500℃) 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 300℃时A溶于 B 的最大溶解度为 30% ,室温时为10%,但B不溶于A;在 300℃时,含 40% B 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现要求:1)作出A-B 合金相图;2)分析 20% A,45%A,80%A 等合金的结晶过程,并确定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的相对量。
5.某合金相图如图所示。
1)试标注①—④空白区域中存在相的名称;2)指出此相图包括哪几种转变类型;3)说明合金Ⅰ的平衡结晶过程及室温下的显微组织。
6.何谓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试画出纯铁的结晶冷却曲线和晶体结构变化图。
7.为什么γ-Fe 和α- Fe 的比容不同?一块质量一定的铁发生(γ-Fe →α-Fe )转变时,其体积如何变化?8.画出 Fe-Fe3C 相图,指出图中 S 、C 、E 、P、N 、G 及 GS 、SE 、PQ 、PSK 各点、线的意义,并标出各相区的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
答:9.根据 Fe-Fe3C 相图,计算:1)室温下,含碳 0.6% 的钢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占多少;2)室温下,含碳 1.2% 的钢中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各占多少;10.某工厂仓库积压了许多碳钢(退火状态),由于钢材混杂,不知道钢的化学成分,现找出其中一根,经金相分析后,发现其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其中铁素体占 80% ,问此钢材的含碳量大约是多少?11.根据 Fe-Fe3C 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1)含碳量为 1.0% 的钢比含碳量为 0.5% 的钢硬度高;2)在室温下,含碳 0.8% 的钢其强度比含碳 1.2% 的钢高;3)在 1100℃,含碳 0.4% 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 4.0% 的生铁不能锻造;4)钳工锯 T8 , T10,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20 钢费力,锯条容易磨钝;5)钢适宜于通过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形。
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工艺学考试考试题.doc

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工艺学考试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常见的电弧焊接缺陷有哪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本题答案: 2、问答题 直浇道的作用是什么?设计直浇道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不同化学成分的合金为何流动性不同?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什么是模数?意义是什么?简单几何体的模数如何计算?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什么是砂型的紧实度?紧实度对铸件质量有什么影响?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什么是塑性变形理论中的最小阻力定律和塑性变形前后体积不变的假设? 本题答案: 7、填空题 点焊时必须对工件施加压力,通电前加压是为了( );断电后加压是为了(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本题答案:8、填空题焊条的药皮由稳弧剂()脱氧剂,合金剂和粘接剂组成。
本题答案:9、问答题合金的收缩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会产生什么影响?本题答案:10、问答题金属型涂料的作用是什么?本题答案:11、问答题影响焊缝成形的的主要工艺因素有哪些?本题答案:12、问答题何谓金属的可锻性?用什么指标来进行综合衡量?金属的可锻性取决于哪些因素?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厚1mm直径φ350的钢板经拉深制成外径为φ150的杯形冲压件。
由手册中查得材料的拉深系数ml=0.6,m2=0.80,m3=0.82,m4=0.85。
该件要经过()拉深才能制成。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本题答案:14、问答题熔模铸造中的“模”用什么材料制成,熔模铸造中对模料有何要求?通常使用的模料分为哪几类?各有何基本特点?本题答案:15、问答题板料加工技术过程中冲裁凸、凹模和拉深凸、凹模有何不同。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华侨大学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1、 高温的Y — Fe 是 面心立方 晶格。
其溶碳能力比a- Fe 大,在1148'C 时溶解度最大达到 2.11 %。
2、 铸件上的重要工作面和重要加工面浇注时应朝 下。
3、 球墨铸铁结晶时,决定其基体组织是共析 石墨化过程;为使铸铁中的石墨呈球状析岀, 需加入 稀土镁合金 (材料),这一过程称为 球化 处理。
4、 单晶体塑性变形的主要形式是滑移变形 ,其实质是 位错运动 。
5、 如果拉深系数过小,不能一次拉深成形时,应采取多次拉深工艺 __________ ,并应进行 再结晶退火 ______ 。
5、 镶嵌件一般用压力铸造方法制造,而离心 铸造方法便于浇注双金属铸件。
6、 锤上模锻的锻模模膛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为模锻模膛、 制坯模膛两大类。
7、 设计冲孔模时,应取________ 等于冲孔件尺寸;设计落料模时, 凹模刃口尺寸应等于 落料件尺寸,凸模刃口尺寸等于 落料件尺寸减去模具间隙 Z 。
&焊接接头是由焊缝 区, 熔合区,及焊接热影响区组成。
9、 埋弧自动焊常用来焊接长直焊缝和 环焊缝。
10、 要将Q235钢与T8钢两种材料区分开来,用 _B ______ 方法既简便又准确。
A 、拉伸试验B 、硬度试验C 、弯曲试验D 、疲劳试验11、 在材料塑性加工时,应主要考虑的力学性能指标是_C ______ 。
A 、屈服极限B 、强度极限C 、延伸率D 、冲击韧性12、 亚共析钢合适的淬火加热温度范围是 _B _____ 。
A 、AC1+30〜50 CB 、Ac3+30 〜50C C 、Acm+30^ 50 CD 、Accm+30^ 50 C13、 有一批大型锻件,因晶粒粗大,不符合质量要求。
经技术人员分析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_A_。
A 、始锻温度过高;B 、终锻温度过高;14、模锻件的尺寸公差与自由锻件的尺寸公差相比为DB 相差不大15、铸件的质量与其凝固方式密切相关,灰铸铁的凝固倾向于A ,易获得密实铸件。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本卷共10页)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
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
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F2.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
T3.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
T4.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
T5.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
F6.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
T7.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
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力也越大。
F8.为了防止铸钢件产生裂纹,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尽量使壁厚均匀;在合金的化学成分上要严格限制硫和磷的含量。
T9.用压力铸造方法可以生产复杂的薄壁铸件,同时铸件质量也很好。
要进一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解决。
F10.铸件大平面在浇注时应朝下放置,这样可以保证大平面的质量,防止夹砂等缺陷。
T11.自由锻的工序分为辅助工序、基本工序和修整工序,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自由锻基本工序是镦粗、拔长、冲孔和轧制等。
T12.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选择浇注位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铸件的质量,而选择分型面的主要目的是简化造型工艺。
T13.把低碳钢加热到1200℃时进行锻造,冷却后锻件内部晶粒将沿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并产生碎晶。
如将该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便可获得细晶组织。
T14.纤维组织使金属的机械性能具有方向性。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资料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答题页(本卷共10页)三、填空(每空0.5分,共26分)1.( ) ( ) ( )2.( )3.( ) ( )4.( )5.( )( )6.( ) ( )7.( ) ( )8.( ) ( )9.( ) 10.( )11.( )12.( ) ( ) 13.( ) ( )14.( )15.( ) 16.( ) ( )17.( ) ( ) 18.( )19.( )20.( ) ( ) 21.( ) ( )22.( )23.( ) 24.( )25.( ) ( )26.( )( )27.( ) ( )28.( ) 29.( ) ( )30.( )31.( )( ) ( )32.( ) ( )四、综合题(20分)1、绘制图5的铸造工艺图(6分)修2、绘制图6的自由锻件图,并按顺序选择自由锻基本工序。
(6分)自由锻基本工序:3、请修改图7--图10的焊接结构,并写出修改原因。
图7手弧焊钢板焊接结构(2分)图8手弧焊不同厚度钢板结构(2分)修改原因:焊缝集中修改原因:不便于操作图9钢管与圆钢的电阻对焊(2分)图10管子的钎焊(2分)修改原因:修改原因:《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本卷共10页)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
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
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F2.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
T3.HT100、HT150、HT200均为普通灰口铸铁,随着牌号的提高,C、Si含量增多,以减少片状石墨的数量,增加珠光体的数量。
4.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16-2017学年第2学期期屮考试《成型技术基础》试卷
蜃: 他;
: M : 報:
1
・
一、选择题。
你认为括号内正确的内容,请在后面的括号内填上对应的英文符号。
(每小题1分,
共20分)
2.
3.
4.
5.
6.
7.
下面不属于铸件的凝固方式的是 ___________ O
A.逐层凝固
B.糊状凝固
C.中间凝固
D.等温凝固
同一个零件,分别采用铸造和锻造两种方法成型,得到的锻件的力学性能一
A.比铸件好
B.比铸件差
C.与铸件差别不大
下面不属于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退____________ 0
A.合金的成分和种类
B.浇注条件
C.铸型的充填条件
D.气孔
下列铸造方法不属于重力铸造方法的是____________ 。
A.熔模铸造
B.金属型铸造
C.压力铸造
石墨以片状形式存在的铸铁为 ________ O
A.灰铸铁
B.麻口铸铁
C.球墨铸铁
热应力是因铸件的畢厚不均匀,冷却速度不同所引起的。
A.冷速快的为压应力,冷速慢的为拉应力;
B.冷速快的为拉应力,冷速慢的为压应力;
C.冷速快和冷速慢的为拉应力,屮间位置为压应力;
D.与壁厚无关。
可锻铸铁通常用于制造 ___________ o
A.形状复杂,要求承受冲击的厚大铸件;
B.形状复杂,要求承受冲击的薄壁铸件;
C.形状简单,受力较大的厚大铸件;
D.形状简单,受力不大的薄壁铸件。
用①40冲孔模具来生产①40落料件时,冲压件的精度_____ o
A.
B.
C.
D.
D.
看具体情况而定
砂型铸造
蠕墨铸铁
其应力状态是__
D.
能够保证,
不能保证,
不能保证,
不能保证,
因为都是①40;
因为落料时是取凹模作设计基准件,然后根据间隙Z确定凸模尺寸;
因为落料时是取凸模作设计基准件,然后根据间隙Z确定凹模尺寸;
应凸凹模屮值为基准,然后根据间隙Z,以Z/2确定凸凹模尺寸。
下列属于测性成形工艺屮冲压成型方法的是______ 。
A.挤压
B.拉伸
C.轧制
D.拉拔
10.下列不属于零件工作失效形式的是____________ 。
A.裂纹
B.过量变形
C.断裂
D.表面损伤
9.
11・下列关于锻造流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0
A. 锻造流线的化学稳定性强,但通过热处理可以消除;
B. 为了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应使零件所受最大拉应力与锻造流线平行;
C. 锻造流线不能通过锻压的方法改变其分布形状;
D. 锻造流线在性能上具有方向性,金属在垂肓于纤维方向上的犁性和韧性提高。
12. 右图图示铸件造型时,最佳分型面应为图示的 _______ o
A. 1-1
B. 2-2 C ・ 3-3 D ・ 4一4
13. 弯曲成型时不可避免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c
A.起皱
B.尺寸超羌
C.回弹
D.毛刺 14. 铸件的缩孔常岀现在铸件的 ___________
A.上部
B.最后凝同部位.
C.底部
D.厚部.
15. 金属的册性变形主要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的 __________
A.晶粒的相对滑动.
B.晶格的扭折
C.位错的滑移
D.位错类型的改变
16. 金属在压力加工时,承受的压应力数目越多,则其 _______
A.敞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
B.衆性越差,变形抗力越小
C.衆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大
D 瓠性越差,变形抗力越大.
17. 某锻件经检验发现其晶粒粗大,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
A.始锻温度太高
B.始锻温度太低
C.终锻温度太高D,终锻温度太低. 18. 为防止拉深件被拉穿,采取下列哪种方式最有效? _______
A.增大拉深系数B 减少拉深系数C.采用压边圈 D.减少凸凹模间隙
19. 当铸件壁厚不均匀时,室温下厚部受
A.压应力
B.拉应力
C.剪应力
D.扭转应力
20. 铸件壁越厚,其强度越低,主要是由于
A.冷隔严重
B.易浇不足
C.铸件组织粗大
D.碳含量态低
二、判断题。
你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叫3你认为错的,在括号内打“X”。
(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钢料在常温下的舉性变形,属于冷变形。
2. 承受重载荷、动载荷及复杂载荷的低碳钢、屮碳钢和合金结构钢重要零件一般采川锻件毛坯。
3・使坯料横截面面积增加而长度减小的锻造工序称为傲粗工序。
4. 铸造合金从浇注、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的收缩过稈屮,要经历液态收缩和固体收缩两个阶段。
5. 金属型铸造是液态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浇入金属铸型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
6. 铸件的所有表血都应留有加工余量。
7. 锻造加热时过烧的锻件可用热处理來改正。
8. 当铸件壁厚不均匀时,使铸件按顺序凝固方式凝尚可避免出现缩孔。
9. 模锻只适合生产屮小型锻件。
10. 对板材进行拉深时,拉深系数越大,则越不容易拉穿。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合金的铸造性能主耍包括合金的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2、 常见的槊•料成型方法有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等。
4
4
3、按碳的存在形式,铸铁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三类。
4、板料冲压的分离工序主要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等。
5、拉伸过稈工件常见的成型缺陷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
6、利用模具使毛坯变形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是______________ o
c)
(2)锻件
d) c)
7、在冲床的一次冲程屮,模具同一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圧工序的模具,称为 _________ 冲模。
&为了能从锤锻模屮取出锻件,分模面应取在锻件的 _____ 截面上。
9. 为了使上,下模膛深度最浅,并在锻造屮易于及时发现错模,分模曲最好选在锻件的 上。
10. 常用的锻造方法有 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
四、问答题(共2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简述铸件的浇注位置选择原则。
2. 简述板料冲压屮冲裁的断而区域特征。
五、综合题(共2题,共35分)
1・(15分)下图零件的结构合理吗?如不合理,请在图上修改,并简单说明理由。
(1)铸件
a )
b ) 修改说明: a )
b )
修改说明
:
c)
2•如图所示手柄件,从图中按分型面的表示方法标出分型而位置。
(1。
3・指出示意图屮是何种成世T艺方法,并简单描述该种成型T艺方法过程。
(5 4.写出下图所示冲压件的T艺过程(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