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参照模板可编辑

合集下载

矿井“三率”管理报告

矿井“三率”管理报告

矿井“三率”管理情况报告晴隆县国土资源局:锦源煤矿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具体情况简述如下:一、资源开发及矿井储量:锦源煤矿煤系地层为上二叠纪龙潭煤系,目前开采C14、C15两煤层,每层平均开采厚度约2.0米左右,平硐开拓方式,走向长壁采煤法。

至2007年6月底,累计动用储量24.8万吨,保有可采储量194万吨,尚可服务年限10年。

二、资源回收和煤炭质量:近年来,本矿在资源开发方面,领导高度重视,矿委在安全生产中一手抓采掘平衡,一手抓资源回收和煤炭质量,把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全矿干部、职工从思想上对矿井资源的合理开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矿井“三率”指标考核情况:矿井“三率”指标的考核,是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一项主要内容,为加强矿井“三率”考核指标的目标管理,矿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三率”指标的要求。

1、总工程师负责决定矿井开拓方案,合理布置采区巷道,把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作为采区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2、对采掘、机运等各队的考核责任书上明确规定“三率”的考核指标、奖惩及实施办法;3、对有关职能科室,制定“三率”考核的管理、督促职责;4、矿安全质量检查验收小组和质量标准化领导组负有对矿井“三率”目标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职责;5、生产技术人员每月定期对各采掘工作面进行实测,为矿井“三率”考核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且经常深入现场,从作业规程到技术指导多方面加强煤炭资源的回收和提高煤炭质量;6、对本矿煤岩巷道的掘进实行煤矸分爆、分放、分装、分运,并由矿值班人员验收、考核,奖罚分明;7、对采掘工作面遇到的断层构造和破碎带是否重掘巷道或丢煤,必须由总工程师召开技术会议会审,研究决定后,由生产科向采掘队下达联系通知单;8、矿销售人员负责对井下运出的毛煤进行抽样检查,以考核各采掘队的原煤含矸率,所抽的样品进行化验,并测定其发热量、灰份等指标;9、采煤队运输班负责清理空车皮内的剩余煤矸,车皮清理干净后方可送至井下,井下提上来的重车,煤矸实行分倒、分运;10、采煤质量验收组每月进行工作面质量验收,从各工作面的老塘遗煤和煤质进行全面检查,作为对工作面质量评分的考核内容之一;11、平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下井,均深入现场,负有检查采掘工作面煤质及煤炭资源回收情况的职责,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有关连队限期整改;12、确定专人负责矿井“三率”的考核工作,健全各类台帐,认真按照矿制定的“三率”考核实施办法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矿委审核,决定奖惩。

全国重要矿产三率调查与评价

全国重要矿产三率调查与评价

全国重要矿产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附表3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调查表填表人:联系方式填报日期:审核人:联系方式审核日期: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调查表填报说明一、填报基本要求(一)《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调查表》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生产活动的采矿权人(以下均对应矿山企业”,指具有法人地位或具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按《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及本填报说明的规定填报。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二)调查表应由矿山企业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如实、全面、准确填报,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查同意后,按要求将调查表及与该表内容相同的电子报表各1份报送有关单位。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三)本表以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为基本统计单元,由采矿权人填报。

无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单独填报;采矿权人开办1个以上矿山的,必须1证1表分别进行填报。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骤。

(四)采矿权人没有选矿厂时可以涉及到选矿情况的内容。

(五)调查表累计数据均截止2011年12月31日,年度数据均为2011年1月1 日-2011年12月31日。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二、指标解释及填写要求(一)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1•采矿权人: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采矿权人。

2•开采方式:指采用露天或地下方式开采矿产资源的方法,如露天、地下开采、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3•矿山名称: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矿山名称。

4.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按《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规定填写。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5•采矿许可证证号: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23位或13位编号。

6•行政区代码:矿山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7•经济类型:按《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12402-2000 )填写。

8•建矿时间:指矿山企业开始筹建时间。

9•投产时间:指矿山企业建成投产时间。

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

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

附表1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填报单位盖章:填表人〔签章〕手机:填报日期审查人〔签章〕手机:审核日期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填报说明一、填报根本要求〔一〕《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国领域与管辖海域内从事煤炭采〔选〕矿生产活动的采矿权人〔以下均对应“矿山企业〞,指具有法人地位或具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按《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方法》与本填报说明的规定填报。

〔二〕调查表应由矿山企业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如实、全面、准确填报,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查同意后,按要求将调查表与与该表内容一样的电子报表各1份报送有关单位。

〔三〕本表以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X围为根本统计单元,由采矿权人填报。

无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单独填报;采矿权人开办1个以上矿山的,必须1证1表分别进展填报。

〔四〕采矿权人没有选煤厂时可以不填写选煤情况的内容。

〔五〕调查表累计数据均截止2011年12月31日,年度数据均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六〕填报时,数字指标项应严格按照本表与填报说明中列出的指标填报单位填写。

如果数字指标项的填报单位与本表中列出的填报单位无法换算,不能保持一致,应将列出的填报单位用笔涂掉,并在填报资料后注明其填报单位。

二、指标解释与填写要求〔一〕煤矿企业根本情况。

1.采矿权人: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采矿权人。

2.开采方式:指采用露天或地下方式开采矿产资源的方法,如露天、地下开采、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3.矿山名称: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矿山名称。

4.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按《关于调整局部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规定填写。

5.采矿许可证证号: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23位或13位编号。

6.行政区代码:矿山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7.经济类型:按《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12402-2000〕填写。

8.建矿指煤矿开始筹建时间。

9.投产指煤矿建成投产时间。

10.剩余服务年限:指煤矿2011年末起至计划开采完毕时间。

煤矿三率

煤矿三率

什么是煤矿三率目前,"三率"(功率因数、负荷率、低谷比)已是衡量煤矿用电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煤矿普遍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根据企业用电导则之规定,以及供电主管部门和区域变电所的要求,积极做好用电的"三率"控制工作,尽可能地使其提高,切实做到"计划用电、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为企业的煤炭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对煤矿用电管理的探讨由于煤矿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发生漏电与人身触电的几率远比一般地面工业高,面对如此现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这类电气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安全生产文明生产1煤矿用电的管理现状1 1多数矿井没有采用两回路供电。

《煤矿安全规程》严格规定: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旨在保证一回线路停电的情况下,通风机、提人绞车、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等设备能正常运转,工人能安全撤离,避免发生透水事故和因通风机停运而形成瓦斯、粉尘聚集等。

检查中我们发现,很多煤矿基本上采用单回路供电,虽然有几家煤矿新购置了发电机,也只不过是用于井上临时生活照明或应付安监部门检查时打开通风机,而且所配备的发电机容量极其有限。

1 2备用电源不符合规程规范,安全隐患极大。

按照《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有关规定,用户安装自备电源必须向供电部门申请,并经供电部门现场检查审核。

凡新投运和已投运的自备电源,须在电网与自备电源接口处安装可靠闭锁装置,以防止在电网停电时用户自备电源向电网返送电。

可是,目前很少有煤矿的自备电源经过电力部门检查审核、校检试验,一般未履行任何申报手续,电网与其自备电源的接口处没有安装任何可靠闭锁装置,且既无人看守,也未悬挂任何警告标示牌。

这种隐患若酿成事故,轻则造成自备电源设备和现场其他电力设施瞬间毁灭,重则造成人身伤亡和局域电网崩溃直至毁损整个电网。

1 3由地面引入井下的供电线路没有按规定装设防雷装置,一旦遭遇雷击,雷电将沿导线直接侵入井下各个工作面,引起人员触雷电伤亡或引发瓦斯爆炸等特大事故;井上井下电气设备没有按规定装设接地、过流、漏电保护装置,发生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漏电或人体触电时,就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伤害和损失。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编写提纲篇一:省级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提纲附件1省级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前言简要介绍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的目标任务、重要意义和主要成果。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工作概况第一节项目概况概述项目来源、目的、任务、组织领导、分工部署等基本情况,以及人员培训、调查表的发放与审核,正常生产矿山和非正常生产矿山的基本情况,实地核查、数据库建设、“三率”评价等工作的情况。

表1-1 “三率”调查评价基本工作情况表注:调查矿山数、实地核查矿山数应填写规定调查矿种对应的矿山数。

第二节调查结果质量评述从调查矿山数是否做到全覆盖,调查表数据填报内容是否齐全,实地核查矿山数、实地核查报告、实地核查记录表的填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调查数据是否反映实际情况等方面评述调查结果的质量。

第二章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第一节资源储量、分布及特点简述本次调查工作所涉及矿种的主要特点,分布情况,XX年动用资源储量和查明资源储量(调查评价报告中的资源储量数据均为本次调查矿山的资源储量)情况等。

表2-1 矿产资源储量情况第二节开发利用情况简述各矿种的生产建设规模,采、选设计产能、实际产能,产值等。

表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注:正常生产矿山是指XX—XX年中至少有一年生产,且有生产数据的矿山。

第三章“三率”调查与评价结果第一节“三率”调查结果简述各矿种“三率”指标的概况,包括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以及不同规模、不同开采方式等“三率”指标的情况。

表3-1 各矿种“三率”指标情况2.没有选矿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的矿种可不填。

第二节“三率”评价结果分矿种、行政区、开采方式和生产规模等情况对“三率”的调查结果进行评价,并分别与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或核定的指标,以及XX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煤炭、攀西钒钛磁铁矿、高岭土、金矿和磷矿“三率”指标要求公告进行对比分析。

第三节技术工艺调查与评价结果阐述矿山开采、选矿、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主流的、先进的和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等。

油气田“三率”调查表

油气田“三率”调查表

主要矿种类型
采(探)矿许可证号
占比1(%)
占比2(%)
占比3(%)
剩余服务年限

油气田投入开发时间
地质
储量丰度评价
2011年气产量
累计探明储量
技术可采
经济可采
埋藏深度(m) 油气藏类型
2011年末气井总井数
当年产量 累计产量
埋藏深度评价
2011年油气当量产量 剩余技术可采储量
剩余经济 可采储量
储采比
含油气层位
储层岩性
原始地层压力(MPa)
孔隙度(%)
渗透率(×10-3mμ2)
地层原油粘度(mPa.s)
地面原油密度(g/cm3)
2.2 已开发情况 主要开发方式
2011年末核定油产能
矿种名称
叠合面积
地质
探明已开发储量 技术可采
经济可采
次要开发方式 2011年末核定气产能
当年产量 累计产量
剩余技术可采储量
填报单位盖章:
1. 油气田基本情况 油气田名称
采(探)矿权人 行政区代码1 行政区代码2 行政区代码3
盆地 油气田发现时间 2. 油气田探明储量及开发利用情况 2.1 总体情况
储量丰度 储量规模评价 2011年末油井总井数 2011年油产量
矿种名称
叠合面积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三率”综合调查表
单位:石油为万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油当量为万吨,收入为万元
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地质储量采油(气) 速度(%)
储采比
综合递减率(%) 综合含水率(%)
采出程度(%)
地质
技术
开发阶段
初采阶段
动用储量采收率(%)
2009年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三率综合调查表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三率综合调查表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三率”综合调查表开采矿产类型:采矿许可证号:所在行政区代码:采矿权人名称:矿山名称:填报单位(盖章):填报人(签章):手机号码:填报日期:审核人(签章):手机号码:审核日期:1、煤矿企业基本情况采矿许可证证号开采方式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经济类型建矿时间投产时间剩余服务年限(年)2、煤矿煤炭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设计采煤方法实际采煤方法设计或核定生产能力(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万吨/年)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万吨)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万吨)设计永久柱煤量(万吨)三下压煤量(万吨)累计矿井动用储量(万吨)累计矿井采出量(万吨)累计矿井损失量(万吨)累计不合理损失量(万吨)设计矿井回采率(%)实际矿井回采率(%)矿井可采煤层数设计开采煤层数实际开采煤层数累计产量(万吨)构造复杂程度勘探类型煤层号煤的牌号平均厚度(m)煤层倾角(度)煤层稳定性可选性级别设计可采储量(万吨)采煤方法设计工作面回采率(%)设计采区开采回采率(%)年度工作面回采率(%)采区损失量(万吨)采区不合理损失量(万吨)采区采出量(万吨)采区回采率(%)全矿井采出量(万吨)全矿井损失量(万吨)矿井回采率(%)2009年2010年2011年3、选煤情况选煤厂名称设计选煤能力(万吨/年)入选原煤灰分(%)原煤发热量(MJ/kg)入选原煤硫分(%)年度原煤产量(万吨)入选原煤量(万吨)原煤入选率(%)炼焦精煤产率(%)选煤厂精煤产品产率(%)2009年2010年2011年选煤工艺选煤产品名称灰分(%)硫分(%)发热量(MJ/kg)年产量(万吨)4、煤矿经济指标销售产品名称年初库存量(万吨)年销售量(万吨)年自用量(万吨)年末库存量(万吨)年平均销售价格(元/吨) 年销售收入(万元)5、共伴生矿产、尾矿资源利用情况共伴生矿产名称统计对象及单位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保有资源储量累计采出量年利用量累计利用量利用率(%)年利用产值(万元)尾矿等资源名称资源储量单位年排放量累计排放量利用方式年利用量累计利用量利用率(%)年利用产值(万元)6、新技术新工艺情况备注(数据填报中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省级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提纲

省级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提纲

省级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提纲附件1省级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前言简要介绍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的目标任务、重要意义和主要成果。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工作概况第一节项目概况概述项目来源、目的、任务、组织领导、分工部署等基本情况,以及人员培训、调查表的发放与审核,正常生产矿山和非正常生产矿山的基本情况,实地核查、数据库建设、“三率”评价等工作的情况。

表1-1 “三率”调查评价基本工作情况表第二节开发利用情况简述各矿种的生产建设规模,采、选设计产能、实际产能,产值等。

表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注:正常生产矿山是指2009—2011年中至少有一年生产,且有生产数据的矿山。

第三章“三率”调查与评价结果第一节“三率”调查结果简述各矿种“三率”指标的概况,包括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以及不同规模、不同开采方式等“三率”指标的情况。

表3-1 各矿种“三率”指标情况注:1.煤炭资源的开采回采率为采区回采率;煤炭资源的选矿回收率填入选率。

2.没有选矿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的矿种可不填。

第二节“三率”评价结果分矿种、行政区、开采方式和生产规模等情况对“三率”的调查结果进行评价,并分别与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或核定的指标,以及201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煤炭、攀西钒钛磁铁矿、高岭土、金矿和磷矿“三率”指标要求公告进行对比分析。

第三节技术工艺调查与评价结果阐述矿山开采、选矿、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主流的、先进的和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等。

第四节废石尾矿等调查与评价概况简述低品位、难选冶资源储量,开发利用量,采选技术工艺、水平等。

矿山废水、废渣、尾矿等资源的保有量,开发利用情况,综合利用工艺技术等。

第四章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经验对矿山企业提高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以及利用低品位、难选冶资源、矿山废弃物等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

第五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分析总结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1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填报单位盖章:填表人(签章)手机号码:填报日期审查人(签章)手机号码:审核日期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填报说明一、填报基本要求(一)《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煤炭采(选)矿生产活动的采矿权人(以下均对应“矿山企业”,指具有法人地位或具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按《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及本填报说明的规定填报。

(二)调查表应由矿山企业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如实、全面、准确填报,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查同意后,按要求将调查表及与该表内容相同的电子报表各1份报送有关单位。

(三)本表以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为基本统计单元,由采矿权人填报。

无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单独填报;采矿权人开办1个以上矿山的,必须1证1表分别进行填报。

(四)采矿权人没有选煤厂时可以不填写选煤情况的内容。

(五)调查表累计数据均截止2011年12月31日,年度数据均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六)填报时,数字指标项应严格按照本表及填报说明中列出的指标填报单位填写。

如果数字指标项的填报单位与本表中列出的填报单位无法换算,不能保持一致,应将列出的填报单位用笔涂掉,并在填报资料后注明其填报单位。

二、指标解释及填写要求(一)煤矿企业基本情况。

1.采矿权人: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采矿权人。

2.开采方式:指采用露天或地下方式开采矿产资源的方法,如露天、地下开采、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3.矿山名称: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矿山名称。

4.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按《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规定填写。

5.采矿许可证证号: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23位或13位编号。

6.行政区代码:矿山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7.经济类型:按《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12402-2000)填写。

8.建矿时间:指煤矿开始筹建时间。

9.投产时间:指煤矿建成投产时间。

10.剩余服务年限:指煤矿2011年末起至计划开采完毕时间。

两套及以上生产系统的企业,应填报各套生产系统中最长的可生产年限。

(二)煤矿储量及开采情况。

1. 设计采煤方法:依据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的采煤方法填写。

2.实际采煤方法:填写实际采用的主要采煤方法,有几种填几种。

3.设计或核定生产能力:以批准的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为准。

4.实际生产能力:填2011年的煤炭产量。

5.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指采矿许可证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查明的资源储量,(历年因补充勘探、生产勘探、采勘对比和重算等增减的储量)。

6.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填写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

7.设计永久煤柱量:是指经批准的设计全矿各种永久性煤柱损失的所有资源储量(一般属合理损失)。

8.“三下”压煤量:是设计永久煤柱中的一部分,水体、铁路和建筑物下压覆不可开采的资源储量。

9.累计矿井动用储量:填写截止2011年底全矿井已采动用部分资源储量之和,包括累计采出量和累计损失量两部分。

10.累计矿井采出量:是指截止2011年底全矿井实际采出量之和。

11.累计矿井损失量:是指截止2011年底全矿井实际损失量之和。

12.累计不合理损失量:是指截止2011年底由于不正确开采引起的损失(或浪费、破坏)量之和。

13.设计矿井回采率:填写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矿井回采率。

14.实际矿井回采率:填写实际全矿井平均回采率。

15.矿井可采煤层数:经批准的地质报告或储量核实报告所确定的资源储量的煤层层数。

16.设计可采煤层数:填写依据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确定的开采利用的煤层层数。

17.实际开采煤层数:填写实际已经开采的煤层层数。

17.构造复杂程度:按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的要求填写,分为简单构造、中等构造、复杂构造和极复杂构造。

18.勘探类型:按照《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确定的固体矿产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类型划分及工作要求填写。

19.煤层号:是指该矿区所采煤层的具体编号。

20.煤的牌号: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 5751-2009)填写。

21.平均厚度:是指煤层的平均厚度,单位为米。

22.煤层倾角:煤层的平均倾角。

23.煤层稳定性:按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的要求填写,分为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层、极不稳定煤层。

24.可选性级别:指把杂质从煤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工业用煤的难易程度,分为极易选煤、易选煤、中等可选煤、难选煤、极难选煤。

25.设计可采储量:是截止2011年底设计可开采利用的保有资源储量。

26.采煤方法:是指各煤层所对应的具体采煤方法。

27.设计工作面回采率:以批准的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为准。

28.设计采区回采率:以批准的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为准。

29.工作面回采率:根据实际数据先测算工作面损失率,工作面回采率=1-工作面损失率。

30.采区损失量:即实测的采区各煤层损失量之和,当影响上下其他煤层时,应当加上其损失(浪费、破坏)的资源储量。

31.采区不合理损失量:即采区损失量的一部分,是由于不正确开采引起的损失量之和,当影响上下其他煤层时,应当加上其损失(浪费、破坏)的资源储量。

32.采区采出量:即实测的采区各煤层采出量与掘进煤量之和。

33.采区回采率:根据实际数据先测算采区损失率,采区回采率=1-采区损失率。

34.全矿井采出量:指全矿井已开采的采出量加上掘进煤量、巷道维修煤量。

35.全矿井损失量:指各采区损失总和加上永久性煤柱摊销资源储量、报损储量和地质即水文地质损失。

36.矿井回采率:根据实际数据先测算工作损失率,矿井回采率=1-矿井损失率。

(三)选煤基本情况。

1.选煤厂个数:矿山企业所建立的选煤厂个数。

2.设计选煤能力:是指设计确定的洗煤厂年度入选原煤量,单位万吨/年。

3.入选原煤灰分:灰分是指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残留物,填写选煤厂年入选原煤平均灰分。

4.入选原煤硫分:填写选煤厂入选原煤平均硫分。

5.原煤产量:是指矿山在某一年度内所生产的原煤产量。

6.入选原煤量:是指洗煤厂实际生产中年度入选原煤量。

7.原煤入选率:是指入选原煤量与原煤产量的百分比。

8.炼焦精煤产率和选煤厂精煤产品产率:是指炼焦煤厂或选煤厂精煤数量与入选原煤数量的百分比。

9.选煤工艺:指对原煤进行洗选获得选煤产品的工艺流程,如重力选煤、浮游选煤。

10.选煤产品名称:是指对原煤进行洗选后获得的产品,如精煤、煤泥、煤矸石。

11.灰分:是指单位选煤产品所含灰分。

12.硫分:是指单位选煤产品所含硫分。

13.发热量:是指单位选煤产品中所含的热量。

14.年产量:是指2011年各选煤产品的总产量。

(四)煤矿经济指标。

1.销售产品名称:指矿山企业对外销售的矿产品名称,如原煤、精煤、煤泥等产品的名称。

2.年初库存量:指2011年初尚存在仓库中而暂未售出的产品数量。

3.年销售量:指煤炭企业2011年实际销售的、由本企业生产(包括以往年度和本年度生产)的产品实物数量。

销售量统计应以销售实现为原则。

销售实现的标志有两个:一、产品所有权已转移;二、收到货款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

即在产品已发出,货款已经收到或者得到了收取货款的凭证的情况下,可作为销售实现,进入销售量统计。

4.年自用量:指煤炭企业2011年由于生产需要或其它情况所产生的内部消耗的本企业生产(包括以往年度和本年度生产)的产品实物数量。

5.年末库存量:指2011年底末尚存在仓库中而暂未售出的产品数量。

6.年平均销售价格:指2011年销售该产品的交易平均价格。

7.销售收入:指煤炭企业2011年销售产品所取得的收入。

(五)共伴生矿产、尾矿资源情况。

1.共伴生矿产名称:是指与煤系地层中与煤共伴生的矿产,如硫铁矿、铝土矿、铁矿、油页岩、耐火粘土、高岭土等;煤层中含有煤层气、锗、镓、铟、钒等稀有分散元素。

2.资源量单位: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所对应的单位,固体矿产单位为万吨,液体、气体矿产单位为万立方米。

3.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指采矿许可证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查明的资源储量,(历年因补充勘探、生产勘探、采勘对比和重算等增减的储量)。

4.保有资源储量:填写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

5.累计采出量:截止2011年底实际采出量之和。

6.年利用量:指2011年已利用的数量,已利用是指矿山已将共伴生矿产资源自用或者对外销售。

7.累计利用量:截止2011年底实际已利用量之和,已利用是指矿山已将共伴生矿产资源自用或者对外销售。

8.利用率:指截止2011年底累计利用量与累计采出量的百分比。

9.年利用产值:指矿山企业2011年利用共伴生矿产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10.尾矿等资源名称和资源量单位:煤炭资源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煤矸石、矿井水、乏风等废弃物的名称,固体矿产资源量单位为万吨,液体、气体矿产单位为万立方米。

11.年排放量:指矿山2011年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固体废弃物以万吨为单位,液体、气体矿产为万立方米为单位。

12.累计排放量:截止到2011年底已排放废弃物的总量13.利用方式:指矿山企业利用矿山废弃物的方式。

14.年利用量:指矿山2011年实际利用的矿山废弃物的数量。

15.年利用产值:指矿山企业2011年利用废弃物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16.利用率:指截止2011年底累计利用量与累计排放量的百分比。

(六)新技术新工艺情况。

简要介绍新技术新工艺名称、原理、主要技术参数、适用范围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已取得的效益,技术应用现状和典型用户,技术推广前景,并附上工艺流程图。

填表人、审查人:是指采矿权人指定的填表人及填报单位的审查人,须签名或盖章填报日期、审查日期:填写填报数据和审查数据时间。

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调查表填表人: 联系方式填报日期:属附录二开拓方式及代码开拓方式代码开拓方式代码一、露天开采矿床的开拓方式二、地下开采矿床的开拓方式铁路运输开拓101 竖井开拓201 公路运输开拓102 斜井开拓202 联合运输开拓103 平硐开拓203 其它方式开拓104 斜坡道开拓204联合开拓205附录三采矿方法及代码一、露天开采矿床采矿方法二、地下开采矿床采矿方法(一)金属矿采矿方法附录四选矿方法及代码二、重选法三、浮选法八、其它选矿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