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摹中感受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在临摹中感受

我们临摹大师的作品是为了——学习观察方法
《舞女》德加(法国)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人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几 句话: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 腿四、足一头。立姿手臂下垂时,指尖位置在大腿二分一处。
重心线——平稳
动态线
动态线—— 代表人的动作的一条线
重心线
看,德加笔下动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舞蹈演员!
苏少版初中美术配套教学课件 七年级下册
在临摹中感受
考考你的眼力:这两幅作品你知道分 别出自哪两位画家之手吗?这两幅画之 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第一步》是梵高临摹自米勒的作品,分别绘于1858年和1890年。画面是一块农村的耕地,背面 是农民的房屋。画的右方一位农妇扶着小女儿帮助她学步。左方女婴的农民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 手鼓励她向前走。虽是临摹米勒的作品,但整幅画都显露出梵高个人的风格~ 《第一步》
我们临摹大师的作品也是为了学习技法或风格。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播种者形象?从绘画风 格和表现技法上看两位大师作品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在哪里?
作者:米勒 材质:油彩· 画布 101cmX82.5cm
作者:凡· 高 材质:铅笔,墨水,布纹纸 48 x 36.8 cm
凡· 高仿米勒《播种者》创作的其他作品
凡· 高把播种 者视为撒播黄金 色的上帝,把太 阳的金画得逼人 神往,而紫罗兰 色的泥土虽然平 凡,却寓于到诗 一样的笔墨水中 呈现一种富丽。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每天坚持绘画。随 身携带一本写生簿,它 将提醒你经常进行绘画。 把任何事物画下来,在 某种程度上,艺术就像 运动:如果你不练习, 视觉形象感很快就会放 松和变形。你每天进行 写生画的目的不是创造 完整的画作,就像慢跑 的目的不是为了到哪儿 去一样。你必须在不过 于关心练习的成果的情 况下锻炼你的视觉。在 你进行每日的绘画练习 时,期望的目标应该是 更深入地观察事物。
苏少版美术七下第三课《在临摹中感受》ppt课件

苏少版美术义务教育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
第三课 在临摹中感 京华梅岭中学 顾常娟 受
身体与头的比例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人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几句话: 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腿四、足一 头。立姿手臂下垂时,14-1875)法国现实主 义画家
• 右图:凡·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 派画家
探究分析:我们如何向大 师学习,什么是变体画。
变体画:画家对同一画题,用几种不同的构图、表现方式加以处 理,充分体现主题思想。变体画的空间很大,可以有构图的改变、角度 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工具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 变和内容上的一点改变。
探讨交流:怎样才能完成 变体画?
凡·高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 留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米勒《酣睡的收割者全家》
凡·高《午休》
毕加索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留了什么? 又改变了什么?
米勒《酣睡的收割者全家》
毕加索《午休》
欣赏感悟
• 艺术家把原有的画用新的手法重新 画过,呈现出面目一新的变体画。临摹 变体画,是一种艺术的实验,为我们向 大师学习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我们可 以在大师作品中抽取一种元素进行改变, 也可以只保留某些元素,加入更多的自 我表现,让临摹这种学习行为演变成某 种创作行为。
向大师学习,阅读他们的思想,而不是 仅仅复制他们的风格。让他们来教你如何用 新方法看事物,看到真实事物之美;让他们
教你如何冲破陈规旧俗,开创新的境界。
在临摹中感受第二课时

临摹德加作品《系鞋带的舞女》用炭笔铺Leabharlann 明 暗调子,根据 光线需要不断 调整。
用白色粉笔结 合个人风格增 加画面对比度, 增强质感。
素描纸、圆珠笔
牛皮纸、彩色铅笔
毕加索《在沙滩上奔跑的女人》(蛋彩画)
学生作品《奔跑》(仿毕加索)(水粉)
用大师的语言创作:临摹 大师的作品,结合自己的 理解,对原画进行某种程 度的改变(构图、色彩、 造型、角度等方面),加 入更多的自我表现,画出 你们的风格!
6.《午休》
①作者:毕加索
②国家:西班牙 ③画种:蛋彩画
7.《在沙滩上奔跑的女人》
①作者:毕加索
②国家:西班牙 ③画种:蛋彩画
凡·高《午休》
米勒《酣睡的收割者全家》
米勒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画家,以描绘农村主题见长,他创 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画面恬静、温馨无比,草垛旁劳作了半天的夫妻在安静的午睡,仿 佛听得见田地里鸣叫的蝉,闻得见成熟稻草的气息。
凡·高《午休》
熟睡的人们却能反衬出充斥着整件作品的生命张力,耀眼的金色不仅让 正在午休的人们散发活力,更是让观看的人们,倍感生命自身的力量。
而两人相同的是画面中无限趋于真实的悲悯情 怀,一种无比真实的情感。他们画的从来不是事物 原本的样子,不是经过简单观察与分析后的客观事 物,而是自己感受到的事物。始终让情感指引着自己的
绘画创作,是发自内心的哀鸣 。
考考你的创新能力(二): 毕加索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留
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米勒《酣睡的收割者全家》
最大的不同,是两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和不 同表现手法,也能看出两种绘画风格的鲜明对照。 从两两对应的作品中,既可以领略梵高是如何将米 勒的简练、朴素、凝重演绎成梵高的色彩鲜明、生 气勃勃、狂野奔放;又可以了解梵高是如何用其独 特的东西方融合(日本浮世绘的线条分割揉入西方 传统的透视技法)的表现主义画风去诠释西方典型 的现实主义作品。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借助欣赏名画作品,学生感知“变体画”,尝试人物绘画的作画规律和方法,学生表达人物画临摹的感受。
2.技能目标:尝试临摹大师绘画作品,通过对作画的元素进行改变,学习大师的作画技法、风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3.情意目标:感悟名画,创作变体画,通过实践,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让学生在“变体画”体验的过程中,了解作品的色彩、造型、构图在表达主题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感知、观察、想象等方面的心理过程与创作活动。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初步具有感性经验转换为理性思考的学习能力与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临摹世界名画,进行“变体画”的探索——构图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等。
教学难点:变体画探索中的自我表现及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想考验一下大家的眼力,仔细观察比较这两幅作品。
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这是日本浮世绘大师歌川广重的《新大桥》第二幅是梵高临摹广重的作品《雨中桥》两幅作品都描绘了人们在雨中焦急奔跑的场景。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通过以上的作品,我们发现画家们也曾经临摹过其他大师的作品,学习绘画技法,为自己所用。
我们平时学画都有过临摹的经历。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沿着前辈大师的影子,去感受他们临摹的人物画……(写出课题)(2)分析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刚才欣赏的梵高的作品是用油彩画的,你们平时习惯使用哪些工具作画引出本节课的作画工具(板书)(教师示范,让学生感受不同工具的特点)单色系(钢笔、圆珠笔、素描铅笔、木炭条)多色系(色粉笔、马克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平时作画时你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请同学们翻看课本13页,仔细观察人体比例图表,你会发现有哪些规律小组交流。
教师再次让学生感受人体比例的差异,以德加作品为例,学生测量,验证实践。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德加的芭蕾舞女腿粗而短呢尝试观察人体的比例,观察德加作品中芭蕾舞女的表现细节以及了解作品内涵。
2020—2021学年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课件-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

两个孩子的母亲和一只狗(水彩画)1799~1801
舞女系列(色粉画)1876~1880 德加(法国)
素描 1878
身体与头部的比例
要想准确地表现人物身体比例,最好的方法是用铅笔 比出头的长度,并以它为度量单位建立起身体各部分的相 对长度关系。当然,要记住人的形体和大小是有差异的。
小卡片
绘画中人体的比例是以 头的长度为单位的。亚洲成 人的身体通常是七个半头的 高度。所以,当你看见你所 画的人物头部与整个身体相 比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时,结 果肯定是不会令人满意的。
在临摹中感受
每一幅能够打动我们的心、激起我们的热情或是引发 我们兴趣的画,我们都不妨临摹一番。
临摹并不只是为了模仿,而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体 验他人作品中各白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学会观察并激 发我们自己的表现力。
席地而坐的阿拉伯人(水彩画)约1832
德拉克洛瓦去摩洛哥旅 行期间急速地写生画下了这 个人物,水彩是后来加画上 去的。
酣睡的收割者全家(油画)1847-1848 米勒(法国)
午休(油画)(仿米勒《酣睡的收割者全家》) 1889~1890 凡·高(荷兰)
午休 学生作品
午休(仿米勒)(蛋彩画)1919 毕加索(பைடு நூலகம்班牙)
午睡(仿米勒)(素描)1919 毕加索(西班牙)
午休(仿毕加索)圆珠笔 学生作品
在沙滩上奔跑的女人(蛋彩画)1922 毕加索(西班牙)
奔跑(仿毕加索)(水粉)学生作品
谢谢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我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 纳成几句话:站七、坐五、蹲三半;头、肩二、身三 头。臂三、腿四、足一头。画手头三分之二;大腿、 小腿各两头。
1.结合已掌握的人物比例知识,选择件作品临摹。 2.仔细体会原作的技法与风格。
苏少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下册在临摹中感受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我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 纳成几句话:站七、坐五、蹲三半;头、肩二、身三 头。臂三、腿四、足一头。画手头三分之二;大腿、 小腿各两头。
1.结合已掌握的人物比例知识,选择件作品临摹。 2.仔细体会原作的技法与风格。
在临摹中对话
临摹是为了学习观察方法、表现技法或绘画风格。对古典 大师的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摹仿,是直接与大师作品对话的绘 画实践,也是有益于人物画学习的方式之仔细对比凡·高的临 摹作品与米勒的原画,你会发现临摹有多种形式。临摹时加入 了白我的理解和表现以后,就从学习行为变成了一种创作行为, 产生的作品就叫变体画.
两个孩子的母亲和一只狗(水彩画)1799~1801
舞女系列(色粉画)1876~1880 德加(法国)
素描 1878
身体与头部的比例
要想准确地表现人物身体比例,最好的方法是用铅笔 比出头的长度,并以它为度量单位建立起身体各部分的相 对长度关系。当然,要记住人的形体和大小是有差异的。
小卡片
绘画中人体的比例是以 头的长度为单位的。亚洲成 人的身体通常是七个半头的 高度。所以,当你看见你所 画的人物头部与整个身体相 比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时,结 果肯定是不会令人满意的。
席地而坐的阿拉伯人水彩画约1832行期间急速地写生画下了这个人物水彩是后来加画上两个孩子的母亲和一只狗水彩画17991801舞女系列色粉画18761880德加法国素描1878身体与头部的比例要想准确地表现人物身体比例最好的方法是用铅笔比出头的长度并以它为度量单位建立起身体各部分的相对长度关系
在临摹中感受
每一幅能够打动我们的心、激起我们的热情或是引发 我们兴趣的画,我们都不妨临摹一番。
临摹并不只是为了模仿,而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体 验他人作品中各白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学会观察并激 发我们自己的表现力。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课件

作者:歌川广重
时间:1857年(安政4年) 分类:绘画,版画
规格:440×615毫米(画框) 现藏地:日本浮世绘博物馆
龟户梅园的一株古梅,称
为卧龙梅,是江户第一名木, 也是文人墨客聚集的胜地。画 中采用远近法,空间切割法大胆 构图,将卧龙梅大手笔地安排 在前景,给人以不完整的形象, 有很强的视觉张力。
年
高 更
格 和 天
使
兰
搏
国
斗
立
》
画
廊
雅各与耶稣摔跤的故事,后来雅各又有一个新名字叫做以色列。以色列意思就是
“与神较力者”。为了和高更较量,梵高动用自己守护神米勒,黄色太阳,人形象, 太阳在播种者后面,表示神圣,其实这幅画有很强的宗教意味,播种者真正代表的是上 帝,在广阔无边田野里播种美好的希望
变体画: 就是把一幅原有的作品改变作画的方法,改变作画的工具,改变一点画面的内容,
改变所画出的新作品就是变体画!
蒙德里安 《红黄蓝构成》 毕加索《镜前女孩》
作业内容:在上节课动态人物《播种者》基础上进行一幅变体画创作。
作业要求:可以在大师作品中抽取一种或多种美术元素进行改变(内容、 材料 、 构图、造型、色调、角度等),也可以只保留某些元素,加入更 多的自我表现形式,让临摹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
“不管怎样,农民这一题材对我最为合适。”
—— 让·弗朗索瓦·米勒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1890年),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对农民、对田野生活、对乡村田 野风光有着很高的热情,他喜爱农民的一切。
1889年11月2日,他在信中告诉弟弟:“你寄来的米勒的画 让我非常高兴,我正狂热地研究它们。好久没有见到真正的艺 术了,我有些懈怠,但这次的画重新唤醒了我。”
第3课 在临摹中感受第2课时

用白色粉笔结 合个人风格增 加画面对比度, 增强质感。
牛皮纸、彩色铅笔
素描纸、圆珠笔
用大师的语言创作:临摹 大师的作品,结合自己的 理解,对原画进行某种程 度的改变(构图、色彩、 造型、角度等方面),加 入更多的自我表现,画出 你们的风格!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每天坚持绘画。随 身携带一本写生簿,它 将提醒你经常进行绘画。 把任何事物画下来,在 某种程度上,艺术就像 运动:如果你不练习, 视觉形象感很快就会放 松和变形。你每天进行 写生画的目的不是创造 完整的画作,就像慢跑 的目的不是为了到哪儿 去一样。你必须在不过 于关心练习的成果的情 况下锻炼你的视觉。在 你进行每日的绘画练习 时,期望的目标应该是 更深入地观察事物。
作者:米勒 材质:油彩· 画布 101cmX82.5cm
作者:凡· 高 材质:铅笔,墨水,布纹纸 48 x 36.8 cm
凡· 高仿米勒《播种者》创作的其他作品
凡· 高把播种 者视为撒播黄金 色的上帝,把太 阳的金画得逼人 神往,而紫罗兰 色的泥土虽然平 凡,却寓于到诗 一勒的作品只是在复制、模仿吗? 为什么?
日本浮世绘的构图
变体画:画家对同一画题,用几种不同的构图、表现方 式加以处理,充分体现主题思想。变体画的空间很大,可以 有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工 具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和内容上的一点改变。
考考你的创新能力(一): 凡· 高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 保留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凡· 高《午休》
苏少版初中美术配套教学课件
七年级下册
在临摹中感受
回顾:身体与头部的比例关系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人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几 句话: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 腿四、足一头。立姿手臂下垂时,指尖位置在大腿二分一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在卢浮宫及其他博物馆内,都收藏着鲁本斯、 毕加索等大师的临摹作品。
临摹是一种思索,临摹是一种比较,临摹是一种 记忆。
让我们沿着前辈大师的影子,去感受不一样的 临摹……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苏少版初中美术配套教学课件 七年级下册
在临摹中感受
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学 赵娟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构图 6、元素的添加或
删减 变体画
5、笔触
4、线条
2、角度 3、色彩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考考你的创新能力:
凡·高、毕加索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 留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米 勒
《
酣
睡
的
收
割
者
全
家
》
凡·高《午休》
毕加索《午休》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们临摹大师的作品是为了——学习观察方法
《舞女》德加(法国)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人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几 句话: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 腿四、足一头;画手一头三分之二。立姿手臂下垂时,指尖位 置在大腿二分一处。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L/O/G/O
欢迎走进艺术殿堂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考考你的眼力:这两幅作品你看到了 什么?你知道这两幅画之间有着怎样的 联系?分别出自哪两位画家之手吗?
《第一步》 左图:米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用大师的语言创作:临摹大师的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原画进行某种程度的改 变(构图、色彩、造型、角度等方面),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画出你们的风格!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们临摹大师的作品也是为了学习技法或风格。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播种者形象?从绘画风 格和表现技法上看两位大师作品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在哪里?
作者:米勒 材质:油彩·画布 101cmX82.5cm
作者:凡·高 材质:铅笔,墨水,布纹纸 48 x 36.8 cm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毕加索
《在沙滩上奔跑的女人》
学生的作品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创作:
根据其中一幅大师的作品进行变体画练习:
1、基本要求:可以改变构图,保留大师作品中的 其他元素,进行临摹。
2、个性要求:在大师作品中抽取任何一种元素进 行改变,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用大师的语言创作:临摹大师的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原画进行某种程度的改 变(构图、色彩、造型、角度等方面),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画出你们的风格!
凡·高仿米勒《播种者》创作的其他作品
凡·高把播种 者视为撒播黄金 的上帝,把太阳 的金画得逼真令 人神往,而紫罗 兰色的泥土虽然 平凡,却寓于到 诗一样的笔墨呈 现一种富丽。
考考你的想象力:凡·高临摹 米勒的作品只是在复制、模仿吗? 为什么?
日本浮世绘的构图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变体画:画家对同一画题,用几种不同的构图、表现方 式加以处理,充分体现主题思想。变体画的空间很大,可以 有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工 具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和内容上的一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