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馨 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对村民影响及查济旅游献策

合集下载

关于皖南传统村落中公众参与保护建设的引导建议

关于皖南传统村落中公众参与保护建设的引导建议

关于皖南传统村落中公众参与保护建设的引导建议作者:李志新单彦名来源:《小城镇建设》2018年第13期摘要: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离不开中央和地方省市政府的支持,也更需要村镇和村民积极主动参与。

如何用有限的村镇与村民的经济和技术能力参与现阶段的传统村落保护,是当前保护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

本文以皖南地区为例,提出构建保护协会机构、诠释村落文化特色、建设村落文化交流中心、组织村落环境整治和区域联动5个方面,引导村镇和村民积极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建设。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参与式保护;皖南村落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z1.015?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章编号:1009-1483(2018)13-0086-06?文献标识码:ASuggestions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LI Zhixin, SHAN Yanming[Abstract]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upport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also requires the participation of villages and villagers. How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with the limited economic and technical resources of villages and towns is the main task of the current work. Based on the region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on five aspects, including the creation of protection association organizat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llage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cultural exchange center, resolving the village environment issues, and regional linkage, which could provide the guida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participatory protection;southern Anhui village1皖南传统村落发展现状截至目前已经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总量达4153个,在传统村落分布密集地区,一个县可达几十处,对于地方政府,这既是一笔财富也是一份责任压力、经济压力、技术压力。

皖南古村落的保护措施

皖南古村落的保护措施

皖南古村落的保护措施
为抓住历史的拼图,保护好安徽省的古村落,实施了多项政策措施和
技术手段。

首先,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古村落保护管理系统,根据安徽省古村落的
特点,建立安徽省古村落保护规划和分类指标体系,进行全面的系统保护。

其次,深化科技支持。

采用革新技术,提供具有针对性、可持续性和
应用性的保护技术支持,改变传统的直接保护模式,提供就地保护服务。

此外,积极加强宣传工作,使更多的学者和公众了解安徽省古村落保
护工作的重要性,促进和支持民众对古村落保护的参与,增强古村落的文
化影响力。

最后,安徽省实施古村落修复工程,充分发挥古村落的旅游潜力,引
爆安徽省的旅游产业,建设活力古村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安徽省采取上述措施,努力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挖掘古村落文化价值,实现古村落的有机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安徽省文化多元发展和
民族文化的复兴贡献着力量。

徽州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议

徽州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议

徽州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议古村落是一种传统的人类聚居空间,是地方人文历史的缩影,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与辽阔的地域形成了不同气质的古村落。

同时也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徽州古村落作为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古村落型旅游地,凭借着它独特的历史性、科考性和艺术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研究者。

与此同时不断攀升的客流量正在威胁着徽州古村落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古村落资源的价值,保护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1、徽州古村落特点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

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二十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1)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徽州古村落是徽州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徽州的历史风貌。

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2) 环境优美,布局巧妙。

西递、宏村选址精妙,遵循徽州建筑的风水原理,注重“天人合一”,依山造屋,傍水结村。

尤其是宏村还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村落的布局十分考究,往往都着意模仿一些有寓意的图案,西递的整个村落呈船形,宏村水系则是依牛的形象设计。

加之宏村完备的供水系统,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

给村名的生活、生产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堪称“中华一绝”。

(3) 建筑至今保存完整。

黟县境内至今还保存着3500多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

其中西递村目前保存有明代民居建筑1 幢,清代民居建筑122 幢,被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宏村现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158 幢,其中有137 幢较为完整。

旅游开发的经济影响——皖南古村落案例分析

旅游开发的经济影响——皖南古村落案例分析
精品课件
三、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影响
▪ 旅游开发的经济影响
▪ 旅游收益来源 ▪ 旅游分红 ▪ 古民居资源保护费 ▪ 旅游生意收入
▪ 西递居民从旅游开发中的收益最多,其次是宏 村,南屏最少。
精品课件
▪ 居民社区满意(3.6)
村内人际关系 (3.59)
社会治安(3.51) 道路交通(3.49) 村内环境卫生
形成耕读文化。 ➢ 鼎盛期:明中叶至清中叶 ➢ 衰落期:清中叶以后
▪ 演化机理 举族迁移→聚族而居→科举入仕→徽商崛 起→输金故里→徽精商品课衰件 落→战火破坏→村
▪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
▪ 宗法观念的景观体现 ▪ 聚族而居,宛如城廓:“千百户乡村”、“星 列棋布” ▪ 祠宇相望,堂皇闳丽:“支祠以数千计” ▪ 牌坊林立,肃穆威严
表1 居民住房的主要困难(可多选)
住房困 上下水 厕 所 光 线 年久失 其

修它
样本 52 (N)
67 76
115 49
比例 18.6 23.9 27.1 41.1 17.5
(%)
精品课件
▪ 解决方案
表2 住房困难解决方案
住房解 决方案
样本 (N)
比例 (%)
维修老 宅 162
50.8
新村建新 宅 124
➢较满意的方面说明旅游开发改善了村 落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村落的可进 入性,同时按旅游景区进行管理也完 善了生活设施,改善了环境卫生和村 容村貌。
➢较不满意的方面可归纳为生活(休闲 娱乐)、经济(就业与福利)和民主 政治(行政水平与精村品课民件 自治)三个方
四、旅游开发与古村落保护
▪ 矛盾:古村落保护与居民居住条件改善
38.9
精品课件

新媒体语境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探析——以皖南查济为例

新媒体语境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探析——以皖南查济为例

第12卷第21期 Vol.12 No.21 2021年11月 November 2021查济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之一。

现存古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元代建造的“德公厅屋”、明代的“涌清堂”“爱日堂”“走马楼”“二甲祠”等。

近年来,泾县利用文房四宝之乡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一方面,文旅产业成为彰显泾县特色的名片,在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但另一方面,文旅产业的发展牵涉多元利益,尤其是古村落的开发,凸显出人与空间、文化等方面的诸多矛盾。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让古村落的发展搭上新媒体发展的快车,使古村落重生,是保护、传承与发展古村落的必然要求。

一、新媒体语境下古村落的保护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1]。

这就指明了对查济的保护必须坚守两个原则:一是守正。

查济是查济人的查济,这是当地居民世代相守的生活环境,也是走出查济的当地人的精神家园,无论以何种方式开发,都不能违背这一根本的底线。

二是创新。

时代在不断变迁,墨守成规已然不适应当下的发展,对查济的保护必须在传承中有所创新,尤其是借助新媒体的发展,才能使查济走得更加长远。

(一)作为原生纽带的家园查济能完美重现江南古村落的诗意生活,本是一种理想状态。

但是,作为当地居民的家园,村落的整体风貌必须保留下来。

如果只是单纯地保护宗祠、寺庙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显然是本末倒置。

这里不得不提到查济的普通古民居,这些古民居随着开发不断被拆迁、改造、重修,其整体风貌和最初始的皖南村落的精神气质完全不同。

古村落保护最基本的要求是整体保护,而随着商业化的发展,查济变成了游客的查济,已不再是当地人作为原生纽带的家园。

对查济的开发是建立在保护基础上的,查济原有的古代建筑以及空间格局分布应当被延续下来,查济的寺、祠、居、桥等都是按照传统的风水格局规划的,剔除迷信因素来看,这是古人“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最好的体现。

皖南古村落的保护措施

皖南古村落的保护措施

皖南古村落的保护措施皖南地区古村落保护措施是为了保护和传承古村落的文化、历史、建筑以及乡土特色,使之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保留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护措施:首先,重视古村落保护意识的教育宣传。

通过宣传,人们对古村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对古村落保护的重视程度。

同时,通过在学校开展相关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对古村落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责任感。

其次,制定保护规划和政策。

古村落保护需要有详细的规划和政策支持,以确保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相关政策可以包括对古村落保护的经济和法律保障,以及对居民进行相关培训和关注。

第三,加强古村落的修缮和维护工作。

古村落的修缮是保护古建筑和文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和保养,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和特点。

另外,加强村庄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确保古村落的整洁和环境优美。

第四,合理利用古村落资源。

在保护古村落的同时,可以进行合理的利用,如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开展相关的旅游活动,可以增加古村落的知名度,吸引游客,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同时,注意合理规划和控制游客流量,避免对古村落造成过度压力和破坏。

第五,加强古村落的管理和监督。

古村落保护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或人员进行具体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他们可以协调村民参与保护工作,保证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加强对违法建设和破坏的监督,及时处理问题,维护古村落的整体形象。

第六,培养村民参与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古村落保护不仅需要相关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参与,更需要村民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保护工作,如维护村庄环境、保护古建筑、传承传统习俗等。

同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技能支持,让村民掌握相关保护知识和技能,为古村落的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总结起来,古村落的保护措施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通过加强保护意识教育,制定保护规划和政策,进行修缮和维护工作,合理利用古村落资源,加强管理和监督,培养村民参与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可以更好地保护古村落,使其在当代社会中保持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村落景观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古村落景观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古村落景观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议作者:胡静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18年第05期古村落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乡村社会的急剧变迁,基层农民群众没有准确把握“建设”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导致历史文化遗迹的破坏和传统风貌的丧失,由此带来的文化、社会损失不可估量,因此保护古民居,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

阿坝州属于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考虑,更需要加大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现阶段,如何因村制宜,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让破败的古村落重焕生机,再现美丽的乡村记忆,让世人走近古村落,感受其旖旎风光、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注重保存传统民居的整体性。

传统民居作为当地主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其旅游发展的主要吸引力,传统民居保存的完整性对其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村落文化景观的脆弱决定了它的不可再生性,当地政府、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应当看到发展旅游与传统民居保护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众多村落建筑不是相互孤立而是被联系在传统村落格局之中的。

要避免短视情况的发生,如果为了眼前利益而盲目开发,过分夸大旅游的作用,最终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切实维持村落文化的延续性和原真性。

在开发古村落景观旅游中,要尽量维持村落的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性和可读性,必须注重村落的原真性。

以文化景观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发展,走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是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可行方法,但是,文化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如果开发过渡,就会给古村落的文化景观带来极大的影响和破坏。

由于村落文化景观本身的含义中就带有原真性的内涵,因此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坚持原真性及整体性保护的原则,要尊重其原生环境和空间形态,尊重当地传统文化风俗,尊重人与自然经过长期演变的共同作品。

——要注重当地村民利益,提高其保护古村落意识。

为了更好地帮助村民转变观念。

首先,政府和开发商可以将一部分的经营权、管理权交给当地农民,让他们参与到古村落的日常经营及管理中来。

生态旅游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旅游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旅游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作者:李元珍吴璇蒋蕴钊林密方玲梅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8年第11期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协调性旅游活动,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促进就业和农村环境保护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国内大部分区域,对于乡村生态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从理论到实际操作的都非常模糊。

梳理好生态旅游建设同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的大浦新社区以打造农业生产、旅游度假、生态人居三大功能为运营核心,集多项旅游形式为一体,其中包括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就餐会议和养生居住等功能。

大浦试验区主体运营者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吸纳千余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催化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助推具有高素质、高收入新型农民的形成,实现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的发展目标,成为具有区域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区,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生态保护与休闲旅游的角度建设美丽乡村符合中国绿色发展的总路线,对生态旅游同美丽乡村建设互动关系的考察和研究,可以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生态旅游寻求高效可行的现实路径,为乡村生态旅游理清指向性思路,从而推进我国生态旅游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生态旅游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推动作用1.有利于推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有利于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美丽乡村生活美好图景。

有利于促进乡村农民的就业率提高和促进农村生产和发展。

2.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乡村知名度,塑造文明乡村。

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可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乡村生态旅游建设的第一步就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条件,如垃圾、污水处理、娱乐健身、生活条件、往来交通和文化设施等。

既能促进乡村居住环境的改善,又能正向改善乡村风貌。

3.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上建设新农村,更有利于在战略上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查济村调研皖南古村落旅游业发展支队
2017/3/2
1
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 对村民的影响以及 对查济村旅游开发献策
2
对比参照
第一层: 对比三者发展模式,参照西递宏村,为查济建言献策。 第二层: 对比三方意见,参照政府、公司政策,关注村民利益。
3RrigFra bibliotektIincome
C
E
culture
environment
4
80%分给村民
村20%办×集基体数+企8%西业×递(门票收入国-有基企数业)= 红利
20%上交县政府
5
20%上交县政府
企业承包 宏村 15%上交镇政府
8%分给村委会
6
改革将要政企查分济开 股权纠纷
7
共性问题: 缺失有效的沟通渠道,村民和公司之间
信息脱节
8
构政建府企一在分套三开公方后司关,绩系发效中展评应“价扮利指演益标监体管相系、关。沟者通共、同协治调理角模色。 式”,提高利益相关者治理公司的参与度。
9
法律
从法律角度对三个古村的旅游发展和利益分配再评估
10
利益链
剖析旅游业根深蒂固的利益链的负面影响
11
营销
分析查济面临的市场形势,完成一个营销方案
12
桃花流水杳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13
请各位评委提问指导
谢聆
赴查济村调研皖南古村落旅游业发展支队
2017/3/2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