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PPT课件.ppt
任务驱动教学法 课件

任务驱动教学法简介 一. 概述: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源于德国“双元制”
教学 基于技校特殊的教学定位和培养对象的特点, 2002年第一套任务驱动教学思路成型 03年 研究思考 04年 撰稿 07年 劳动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套任务驱 动型教材。
任务驱动教学法简介
二. 定义: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
教 师 活 动
自评、互评、师评 相结合,填写报告
任务总结
归纳总结、成绩 评定、信息反馈
巩固与提高 开拓思维
布置作业
巩固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
小
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简化整个知识结构体系,直接将理论知识付 诸实践,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提倡教学方法多元化,提倡互动,以任务为载体,以任务实
施的过程为主线,将知识点穿插到任务实施的过程中,课堂内容
在 校 学 生 课 堂 现 状
原因:
2/5
手机现象
1/5
睡觉现象
1/5
发呆现象
上网欠费,手机停机, 眼望黑板,心思不在服务区
上网,游戏,聊天 1. 学生素质差,没 看小说...... 有学习目标 2.基础差,听不懂, 干脆不听。 晚上上网,白天睡觉 3.课堂上纯理论教 ...... 学,较抽象,空洞, 没有吸引力,学生 提不起兴趣。 ......
使学生有成就感
净化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明确任务目标
提出任务
引入课题 提出任务
小组讨论、主动 探究、观察思考
任务分析
启发引导教学法 讲授教学法
学 生 活 动
自主探索 掌握相 关知识
相关知识
板书、讲授教学、 多媒体演示
观摩思考、准备工 作 分组或独立练 习、安全文明生产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

Definitions of task
Task is as a central unit of planning and teaching. It is an activity or goal that is carried out using language,
such as finding a solution to a puzzle, reading a map and giving directions, making a telephone call, writing a letter, or reading a set of instructions and assembling a toy:
vocabulary here includes the consideration of lexical phrases, sentence stems, prefabricated routines, and collocations.
“Conversation” is the central focus of language and the keystone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majority of tasks proposed within
Approach: Theory of language
任务型教学法

进行回顾并分析其他组执行任务的情况,旨在使学生注意到 自己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欠缺; (2)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的某些特征。例如教师可根
据教学内容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口头或笔头的语言运用
12
Approach: Theory of language
关于语言本质的假想:
1. 语言主要是一种可以创造意义的工具。
任务教学法重视意义在语言使用中的中心位置。
2. 语言的多种模型促进任务教学法的进程。
任务教学法=结构模型+功能模型+交际模型
(1)结构模型:确定语言的复杂度 (2)功能模型:划分任务类型
径,包括应用的语言是可选择的、不固定的、非限制
性的。 (4)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如根据所听天气 预报的信息决定怎样安排野炊、根据火车和汽车的时 刻表选择哪几班车能快捷地赶到某地开会。而练习总 是产生语言性结果,如用短语造句、用介词填空。
11
练习 VS 任务
练习 关注点 情景 结果 语言 错误 形式 无场景 正确的形式 练习既定的语言形式 即时修改 任务 意义 真实交际场景 任务的完成 选择语言形式和内容 延时修改
21
常用大纲
图表:列出课文的人物、情节、事物发展的顺序
时间表:根据信息提示,绘制表格 画图:看图说话、看图作文 地图:描述位置 互补阅读 列举 排序
比较
预测
22
Design: Typ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y
1. Pica等人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 为五类:
第五章 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的学习理论与功能法(交际 法)基本相同。
二、产生背景
任务型教学法原本是英语交际教学的教学 技巧之一。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和第二 语言习得的研究者将研究的中心学习者的 学习策略和认知过程领域。他们认为通过 设计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可以给学习者 提供学习情景和学习机会,从而促进学习 进程,较好地习得目的语。
第五章 任务型教学法和其他
第一节 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 “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 教学法。
一般认为,该法是由Prabhu针对印度的语言 教学提出来的,他提出应该在语言教学中设 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语言的 意(pre - task) 。呈现和学习完 成任务所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 具体步骤。
4. 任务的实施阶段(whole task) 。设计出数个 小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 各项任务。
5. 报告(report)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执行任 务的结果。
全身反应法简称TPR,它和自然法都强调听 力理解,主张口头表达推后。全身反应法产 生于60年代初期的美国,盛行于70年代, 创始人是心理学教授James T. Asher。
这是一种用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方法,只适 用于外国儿童。
此法注重充分理解性的听,主张通过动作 来理解指令,不强迫学生说话。自然法是 指7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自然法,于直 接法前身的自然法不同,代表人物是 Stephen Krashen及其同事Tracy Terrell。 它的教学目标是个人的交际技能,也就是 日常会话能力。主要特点是重视理解性输 入,推迟口语表达,指导言语“出现” (speech “emerges”),一般不纠正学生 的错误。
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及课堂实践ppt课件-精品文档

1.前任务
教师引入任务,向学生介绍话题和任务, 让学生对任务要求有一个整体感知,并突出 关键词语,让学生做一些在后备完成任务时 需要的准备工作。 1) 任务前阶段中非任务准备活动
2)任务前活动的作用
提供一个示范;让学生观察完成任务的模 式;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
2、任务环 学生执行任务: 1 ) 学 生 进 行 pair work or group work(教师监督、鼓励、不纠错); 2 )各组学生准备汇报完成任务的情 况(口头或书面,教师适当指导); 3 )各小组或向全班、或互相交换书 面报告,(教师评价各组任务完成情 况)。
全面发展
7.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特点: (1)所谓任务型首先关注的不是语言的 形式,而是语言的意义,也就是所表达 的意义、意思。 (2)在一般生活中会做些什么事情,任 务型教学就会模拟这些生活中的真实情 景。 (3)关注的是能把任务完成。 (4)这个任务做的好坏是要看它有没有 outcome ,有没有一个结果,也就是说是 否做成了一件事情。
2、任务型语言评价的重点: (1)重在考查学生在语篇中运用语言知 识去完成任务,而不是重在考查学生是 否能区分孤立、零碎的语言用法;(2) 在任务活动中不仅仅考查学生的语言知 识,也考查其他方面的知识,如执行任 务的策略知识和文化知识等;(3)重在 考查学生可以做什么,并推断他们将来 在实际交际时会如何表现,而不是重在 学生知道什么。
(五)什么样的活动不是任务? 1.学习者只是鹦鹉学舌,重复别人 的话 2. 显示语言技能(死背句型、课文,没 有真正的交流); 3.墨守成规与人雷同; 4. 机械的操练。
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包 括三个环节: 前任务、任务环、后任务。其中, 任务环(Task-cycle) 是核心部分,任务 的设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前 提条件。
任务型教学法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以意义为中心,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
本文概述了任务教学法在国外的研究现状、理论依据、任务的界定、任务的选择与设计,任务教学法的实施原则与实施模式。
从而更有效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关键字: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原则Abstrac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a meaning-focused teaching method, aiming at fulfilling language communicative task. The teacher accords on the goal of curriculum and combines course content, desire concrete teaching activities, to attract and organize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these activities. The students can learn and use English and complete the task by thinking, investing and discussio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way.Key words: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教育职能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教学方法也与传统教法有了本质的区别。
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培养社会所需具有外语应用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重点。
Elaine Tarone和George Y ule (1999:17)指出:“近年来在语言的教学上究竟应该教什么?人们的视角已发生重要转变。
简单地说,已将强调的重点从把语言作为一套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形式(语法的、音位的和词汇的)转向把语言作为一种用于实现多种交际目的的功能系统”这种视角的转变也正在中国发生。
任务型教学法_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_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原则1 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特点及作用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二语/外语教学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发展。
任务型教学要求学习者完成具体的任务,如:讲述某个故事,叙述某一生活片段,提出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等。
它是一种“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成就”(钟启泉,2001:260)的教学途径。
Nunan(2000)概括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如下特点:(1)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用目的语交际。
(2)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
(3)学习者不仅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关心学习过程本身。
(4)把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
(5)试图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所以,任务型教学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倡真实的语言输入,鼓励学习者在做中学,即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它既强调语言形式的学习,又强调具体任务的完成。
由此看来,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一个具体的问题或任务能使学习者产生明确的方向感,问题的解决或任务的完成又能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这种方向感和成就感能够有效地提高和保持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兴趣。
另一方面,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能够充分体验到如何搜集、处理各种信息;如何与同伴交流、合作;如何使用语言处理人际之间的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推理差(reasoning gap)、观点差(opinion gap) (Gray 1990:261)。
这些显然已经超出了语言学习本身,而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工作生活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
2 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通常意义上的“任务”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游戏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Richards等人(2000:468)给语言教学中的“任务”下的定义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活动。
最新任务导向性教学法-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PPT课件

Background
• Key assumptions of task-baed instruction • ---The focus is on process rather than product. • ---Purposeful activities, emphasize communication and
according to difficulty. • ---The difficulty of a task depends on some factors:....
Four categories of team performance function
• Orientation functions •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 Adaptation functions • Motivational functions
• Design
• Learner roles: • --Group participant • --Monitor • --Risk-taken and innovator
• Teacher roles: • --Selector and sequencer of tasks • --Preparing learners for tasks • --Consciousness-raising
考前具体的一些措施
analysis of the real-world needs of learners.
Design
• Syllabus: (A conventional syllabus & Task-based syllabus)
A conventional syllabu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1 懂得如何作自我介绍 Unit 2 学会谈论谁是物品的所有者 Unit 3 学会对人物进行简单的描述 Unit 4 谈论物品的位置 Unit 5 学会用have对物品所有权的提问与回答 Unit 6 能够询问对方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 Unit 7 辨别服装、颜色;谈论价格;对服装的喜好 Unit 8 学会日期的表达法 Unit 9 谈论自己的喜好,询问他人的喜好 Unit 10谈论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才能; Unit 11学会用频度副词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 Unit 12学会谈论自己喜爱的学科或其他等; Unit 13谈论国籍、所住城市和所说语言 Unit 14学会谈论或询问人们正在做什么,现场报道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一、英语课程标准的特点 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途径 三、合理使用教材建议 四、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设计
单一的任务设计 复合型任务设计(任务链设计)
一、英语课程标准的特点:
1、新《标准》在课程目标方面增 加了情感、策略和文化等方面的要求, 强调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 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
《标准》为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提供了六点指南: 1.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 和方法尽量自然。
3.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 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活动能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 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艺 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一)单一任务设计
以下几种任务型活动适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
•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 •挑战记忆任务(Memory challenge tasks) •比较任务 (Comparison-making tasks) •重组任务(jumbles) •观点交换任务 (Opinion exchange tasks) •解决问题任务 (Problem-solving tasks) •作决定任务(Decision-making tasks) •创造性任务 (Creative tasks) •预测/猜想任务(prediction tasks)
5.活动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 用英语和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活动不应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 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教材修订版依据大纲的精神,吸取了交际教 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采 用采用“结构+功能”的思路设计编写的。它 编排的总体思路是:功能——话题——结构。 教材在每个单元中安排一个语言功能项目,根 据该功能项目确定一个相关的话题,围绕这个 话题设计3—5个情景或活动以及1—2阅读材料 和写作练习,语言结构则根据功能的需要贯穿 其中。这个思路充分体现了语言结构为语言功 能服务的思想。
九级 八级 七级 六级 五级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高中毕业基本要求 初中毕业基》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对 “语言技能的要求”作了适当的调整。新 《标准》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淡化 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增加词汇量和提高听 与读的输入量等方面作了调整。
现行大纲
新《标准》
JEFC 1---7单元 目标:复习1---7单元的日常交际用语
My best friend
Name:__________Sex________Age________
的能力。
、 2、新《标准》第一次采取了中、小学 整体设计的方法。把中、小学英语教育整 体设计,并实现目标分级,这体现了英语 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标准》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课 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 “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个级别的要求。第二级 为小学毕业的要求,第五级为初中毕业应达到的 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第九级为 高中毕业的优秀水平或外国语学校和特色学校的 要求。
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途径
足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真实的语言运用 有大量的语言交流活动 有使用语言的动机 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有语言知识的系统介绍
三、合理使用教材建议
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重新调整和组合教学内容 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更新教与学的方式,活化教学内容
四、任务型教学的具体教学设计
义务 教育
掌握800个左右单词、
200个左右习惯用语 和固定搭配;400— 五级
500个认知词汇。
学会使用1500-1600 个 单 词 和 200--300 个习惯用语和固定 搭配。
高中 毕业
累 计 掌 握 1200 个 词 和一定数量的习惯 用语和固定搭配; 750个认知词汇。
八级
学 会 使 用 3000 个 单 词 和 400--500 个 习 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JEFC Unit 9 identifying people
目标:学会用英语介绍他人,掌握名词所有格、人称 代词及物主代词的正确用法
Family member
Name
Age
You
Your father
Your mother
Your uncle
Your aunt
Your grandfather
Your grandmother
新《标准》还提高了对学生听、说、
读、写语言技能的要求,扩大了听和读的 输入量,并给予分级描述和具体量化。例 如,二级要求认读600—700词;五级要求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 以上;高中毕业阶段应达到36万词以上。
九级 八级 七级 六级 五级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课外阅读量36万词 课外阅读量30万词 课外阅读量20万词 课外阅读量15万词 课外阅读量10万词 课外阅读量4万词
4.新《标准》的评价体系体现了评价主 体、评价对象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以 及评价目标的多层次和多元化。
•新 《 标 准 》 规 定 : 在 各 类 评 价 活 动 中 , 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新《标准》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并重的评价思想。 •终结性评价考试应包括听力测试、笔试和口 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