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近视率》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解决中国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问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解决中国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问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8年7月28日,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名师讲堂在北京举行。

据估计,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青少年为近视高发人群,防控形势严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国家卫健委”)中国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说,全国“爱眼日”主题连续三年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由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编写的《近视防治指南》近日印发,以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用眼意识。

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科学防控体系正在积极构建。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学组副组长杨智宽认为,青少年近视防控需从预防、检查和治疗三方面共同发力。

防控的关键在于规范孩子的用眼习惯,通过可穿戴近视防控智能设备对用眼行为进行监测和干预矫正。

家长和学校督促孩子尽量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每天的户外1小时活动时间,做眼保健操等。

专家认为,青少年由于还在发育,不适合接受近视手术。

到有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科学验配角膜塑形镜是有效控制、延缓近视发展、避免成为病理性高度近视的安全方法之一,不建议近视度数大于600或8岁以下的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

(摘编自《专家: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亟待建立》)材料二: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近日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规定,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征求意见稿明确综合防控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摘编自《两部门拟规定: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材料三:在北京一座四层高的眼镜城里,不到半个小时,一副眼镜就配好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现代文阅读真题特训卷(二)(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现代文阅读真题特训卷(二)(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现代文阅读真题特训卷(二)(含解析)1-4单元现代文阅读真题特训卷(二)-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2022春沽源县期中)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一]近视是我们青少年学生的一种常见眼病,被国家列为重点防治的6种学生常见病之一。

今年中小学生健康调查显示,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中有22.7%的人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5.8%,高中生中有70.38%的人戴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材料二]作业做得太晚,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等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预防青少年近视,眼科医生的建议是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个小时,不在太强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不边走边看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

(1)判断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①近视是我们青少年学生的一种常见眼病,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___________②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等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2)请写出两条保护眼睛的建议。

___________2.(2022春沽源县期中)花钟(节选)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___________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___________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___________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___________ 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写在文中的横线里。

吹醒绽开舒展(2)提炼信息。

①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

②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创意运用。

给文中画“_____”的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成绩
一、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26分)
关于班级同学近视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了解班内同学近视的情况,查找近视的原因,更好地进行预防,我对班内同学的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通过观察、询问和计算,了解班级同学近视的人数和比例。

2.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用眼习惯。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近视的原因,统计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的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四(1)班学生近视情况。

2.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率比较。

最新2021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拟题(5)(附答案与解析)

最新2021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拟题(5)(附答案与解析)

最新2021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拟题(5)(附答案与解析)编辑:cxf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题。

(15分)材料一:如今,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

更值得警惕的是,青少年近视的低龄化高度数趋势愈发明显。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3—6岁的群体中约有2.5%为近视眼,6—18岁的城市在校学生近视发生率猛增至80%,近40%的孩子的近视超过325度达到中度近视。

为此,国家领导人连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

”相关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旨在提高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我国青少年视力健康牵动着亿万人的心,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行业企业需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责无旁贷地加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队伍,用行动保护青少年的视力。

(节选自搜狐网,2020年1月7日)材料二: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

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

古代医籍对本病早有认识,称为目不能远视,又名能近怯远症,至《目经大成》始称近视。

大部分近视眼发生在青少年,在发育生长阶段度数逐年加深,到发育成熟以后即不发展或发展缓慢。

其近视度数很少超过6D(1D=100度),眼底不发生退行性变化,视力可以配镜矫正,称为单纯性近视。

另一种近视发生较早(在5—10岁之间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5岁以后继续发展,近视度数可达15D以上,常伴有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称为变性近视。

此外,习惯上常将3D以下近视称为轻度近视,3—6D者称为中度近视,6D以上者称为高度近视。

近视的产生原因至今依然不是十分明确,公认的看法是近视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近年来许多证据表明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起作用。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专题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含解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专题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含解析)

专题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教育部调研发现,学生上网课的时间、平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或者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对其近视率有影响。

受疫情影响,在2020年上半年的“停课不停学”期间,中小学生居家学习,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增多,视力健康受到一定影响。

【材料二】各校在2024年3月积极开展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上级规定,各地要督促学校全面自查,改善视觉环境,不达标的要进行整改。

坚持眼保健操制度,每节课间必须让学生出教室活动、远眺,切实加强手机管理。

各地和学校要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1.你想劝说同学们减少上网时间,准备用材料几?为什么?2.请你从【材料二】中提取两个“爱眼护眼”的办法。

3.请你设计一条爱护视力的宣传标语。

望子成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国几千年来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殷切期望,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从孔子“因材施教”“孟母三迁”的故事到今天的“虎妈”“狼爸”,各界人士都有对教育子女成才的方法与认识。

【材料二】亲爱的孩子: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

朋友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往往只需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没时间为推搪不声不响呢?……沉默很容易招人误会,以为我们冷漠忘恩,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永远不能以此来改掉懒惰的习惯。

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能够实现我们教育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4.下列句子的意思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B.你并非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C.你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5.观察图1、图2,以下不符合“虎妈”“狼爸”教育子女的特点的是()A.用暴力的手段教育孩子。

B.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

C.打击孩子,不善于鼓励、正面教育。

D.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孩子明白错在什么地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单元测试附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单元测试附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单元测试附解析一、非连续性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教育部等八部门在今年八月下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就明确规定,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严禁布置电子家庭作业。

规定一出,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表示认同。

他们认为,现在中小学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大多通过家校联系群发布,这确实更有效率,也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但是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了布置电子家庭作业的行列,导致学生每天需要用手机的时间远远高于正常的使用时间,越来越多的学生一回家就是拿着手机写作业,或者单纯玩手机,更为严重的是很多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养成了过度依赖手机的恶习,学习积极性降低,导致成绩下降。

因此,严禁老师布置电子家庭作业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对于改变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有很强的警戒作用。

(摘编自《教育部规定: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严禁布置电子家庭作业》,“领略教育魅力”百家号2018—11—17)材料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洪晶认为,电子产品跟纸质版阅读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电子产品的趣味性比较强,里面的信息量比较大。

不光是孩子,就是成人可能拿起电子产品的时候,也很难放下。

二,电子产品有独特的照明方式。

我们在看纸质版读物的时候,需要一个外照明,但是电子产品是自带照明的。

而很多电子产品的照明系统,是有蓝光成分的。

蓝光对眼部是有危害的,它的危害可以反映到眼睛的各个部位。

(摘编自《动真格了!教育部出新规控制电子产品教学时长》,搜狐教育2018—08—14)材料三:12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一青少年沉迷互联网赌博,走上盗窃之路;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络游戏,疑似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身亡……近段时间来出现的一些相关案件,背后都有网络沉迷的因素,这提醒人们: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刻不容缓。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近视数据统计】近视在人们的认知中,可能局限于“看不清远处”。

但实际上,近视的潜在危害可能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高度近视还会增加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致盲性眼病的风险,严重威胁人们的视觉健康。

除此之外,视力状况还对青年选大学、选专业和毕业就业等问题产生影响。

材料三:【近视原因及预防】造成的视力下降,抑或是信息化时代,电子媒介无处不在,在带给人们信息和娱乐的同时,也在损害着人们的眼睛,据眼科专家介绍,近视眼的度数会随着人体发育、身高的增长而增长,只有身体停止发育,近视眼才能趋于稳定。

家庭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学校应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课外锻炼,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教学的时长,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健康教育,而最为关键的是,青少年自身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强化健康意识,关注自身的视力状况。

毕竟,只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健全的体魄,才能在未来的路上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1)请仔细观察材料一,概括一条你得出的结论。

(2)班会课上,有的同学对近视防控不以为然;有的同学虽然重视,但不知怎样防控。

请你针对以上情况,写一段总结性的发言稿。

写作提示:①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要清晰;③不少于100字。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材料二】眼保健操的正确方法:第一步手要洗干净,第二步要闭着眼睛,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达到酸麻胀痛感才可。

其中,眼保健操主要针对假性近视和混合性近视,这两种情况都是由于睫状肌痉挛所致,所以眼保健操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且眼保健操可以对眼睛周围的穴位起到按摩作用,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紧张度,从而预防近视。

(《第一健康网》)【材料三】目前,福建省教育厅、卫健委等八部门共同印发《福建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学生视力健康纳入学校考核机制,作为学校年终考核以及文明学校等各项评选的指标;同时,限制电子产品使用,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教辅APP,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限定中学书面作业和电子作业数量,原则上,不布置电子家庭作业,确需布置时,初、高中每日电子作业总时间不长于20分钟,并向学校报备。

新高考——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解析

新高考——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解析

新高考——语文非连续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专项练习附解析一、非连续性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教育部等八部门在今年八月下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就明确规定,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严禁布置电子家庭作业。

规定一出,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表示认同。

他们认为,现在中小学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大多通过家校联系群发布,这确实更有效率,也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但是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了布置电子家庭作业的行列,导致学生每天需要用手机的时间远远高于正常的使用时间,越来越多的学生一回家就是拿着手机写作业,或者单纯玩手机,更为严重的是很多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养成了过度依赖手机的恶习,学习积极性降低,导致成绩下降。

因此,严禁老师布置电子家庭作业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对于改变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有很强的警戒作用。

(摘编自《教育部规定: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严禁布置电子家庭作业》,“领略教育魅力”百家号2018—11—17)材料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洪晶认为,电子产品跟纸质版阅读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电子产品的趣味性比较强,里面的信息量比较大。

不光是孩子,就是成人可能拿起电子产品的时候,也很难放下。

二,电子产品有独特的照明方式。

我们在看纸质版读物的时候,需要一个外照明,但是电子产品是自带照明的。

而很多电子产品的照明系统,是有蓝光成分的。

蓝光对眼部是有危害的,它的危害可以反映到眼睛的各个部位。

(摘编自《动真格了!教育部出新规控制电子产品教学时长》,搜狐教育2018—08—14)材料三:12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一青少年沉迷互联网赌博,走上盗窃之路;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络游戏,疑似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身亡……近段时间来出现的一些相关案件,背后都有网络沉迷的因素,这提醒人们: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刻不容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视力问题一直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日,我国发布首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

实际上,不仅仅只有报告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存在视力问题,我国青少年视力的整体情况也十分不乐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

目前我国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4%,高中生近视比例为83.3%,大学生近视比例则高达87.7%,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攀升,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

相比之下,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德国的近视率也一直控制在15%以下。

据保守估计,到2020年我国近视患病人口将接近7.04亿至7.11亿。

如果这些人组成一个国家,将成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两倍。

(摘编自2018年8月2日搜狐健康赵亚楠的《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拿什么来拯救孩子的眼睛?》,有删改)
材料二:
中小学生周末活动选择
有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超越其他亚洲国家,高居全球第一位,并且呈低龄化趋势。

中国人近视发病率如此之高的背后,有其自身的社会因素。

在小孩培养方面,中国家长与欧美国家家长采用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欧美国家,父母更注重培养小孩的独立生存能力,而我们则更多考虑孩子的人身安全问题。

比起将孩子们送出门锻炼,我们更倾向于把孩子安置在相对安全的家里,使得小孩从小户外活动少,宅在室内时间多,电子产品成了孩子业余的玩具和消遣方式,增加了近视的几率。

研究表明,接触日光能够促使视网膜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减缓眼睛轴向长度的增加,避免发展成高度近视。

在繁重的课业之余,中国的孩子还被家长“关在家里”,长时间缺乏室外活动,接触阳光的时间短,直接造成了孩子们普遍近视。

(摘编自2016年10月27日财经网《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为何近一半中国人都近视?》,有删改)
材料三:
减少青少年近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户外活动。

新加坡开展了近视防治项目,有效减低了近视率,其与中国状况相似,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新加坡政府在其国家近视预防项目中就特别强调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的作用,并将课外活动时间作为考核公立学校的重要指标;加拿大保护中小学生视力的根本思路,是鼓励孩子
多参加户外活动,降低用眼强度,在加拿大全国范围内,教育部门严禁拖堂、不可等行为,且多数省份规定,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每天两小时,低年级更是要达到4.5小时。

但是让中国学生少读书、多活动,却还要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因为最终还要面临严格的考试,学校、家长都不会自愿牺牲孩子们学习的时间。

所以,必须由教育部门来改变现在学生所要承受的负担,增加他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强迫”孩子离开书本和电脑。

(摘编自2017年6月9日腾讯网《中国青少年近视率第一,因为户外活动弄个太少》,有删改)
材料四:
很多欧美国家社保系统规定,孩子自小就要开始检查视力,包括检查各种眼睛的异常情况。

这一检查主要在妇幼保健中心进行,频率是出生后的第1周、第9
个月、第24个月。

随后,基本是一年一次,在各医疗中心或医院进行。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未实现青少年和儿童视力筛查体系的百分百覆盖,也未完全将视力预防保健纳入公共卫生体系。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丽丽在《中国新生儿眼病筛查的现状和进展》一文中指出,中国每年出生人口为1300万至1600万,新生儿眼病筛查人数仅为1万左右,0岁-3岁儿童眼保健覆盖面极低。

(摘编自2016年10月27日财经网《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为何近一半中国人都近视?》,有删改)
材料五:
三年前我曾经陪同空军招飞部门的战友,去南方某高中调研学生视力问题。

我们从教室的后门,一个个数学生耳朵上的眼镜腿。

结果发现,40人的班平均只有约8-10人不戴眼镜,近视率达80%左右。

富有经验的空军战友说,那几个没看到眼镜腿的学生中,还有一部分可能戴的是隐形眼镜。

结合其他指标,这个近万人的中学,每年连一个合格的飞行预备学员也很难招到。

我当时目瞪口呆:这就是支撑现代化强大空军的后备人力的真实现状吗?后来的调查发现,这一结果具有普遍性。

毫无疑问,高近视率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国防安全。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理论上也应该是世界兵员大国,但被80%的高近视率拦腰一刀,变成了中等兵员国家。

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事实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并没有使自己成为军事人力资源富有的国家。

中国学生高近视率背后潜藏的不仅仅是后备飞行人员的问题,而是中国青少年整体健康问题。

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时代,国民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也要同步跟上。

我们需要新一代的钱学森、彭德怀,这都要从健康、昂扬的青少年中产生。

为此,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摘编自2018年7月19日《环球时报》戴旭《青少年高近视率不容轻视》,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日我国发布首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义务教育的学生存在突出的视力不良问题。

B.材料一中我国学生近视比例的数据表明我国学历由低到高的学生近视率也呈现了由低到高的态势,这说明了随着学业的增加学生的近视率也在增加。

C.和欧美国家家长相比,我国家长更倾向于把孩子安置在相对安全的家里,于是,电子产品就成了孩子的玩伴,使近视的几率大幅增加。

D.减少青少年近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户外活动。

长时间缺乏室外活动,接触阳光的时间短,这是造成孩子们普遍近视的直接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中的图表说明了我国中小学生周末绝大多数都被包围在电子产品和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户外活动进行得太少。

B.加拿大多数省份规定,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每天两个小时,低年级更是要达到4.5小时。

并将课外活动时间作为考核公立学校的重要指标。

C.因为我国高中学生的近视率超过了80%,所以一个近万人的中学,每年连一个合格的飞行预备学员都很难招到。

D.青少年高近视率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我国国防安全,只要这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我国就能成为军事人力资源富有的国家。

9.根据材料内容,请简要概括说明我国要从哪几方面着手来有效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6分)
7.(3分)C 【解析】“使近视的几率大幅增加”的“大幅”一词错,程度加深,材料二原文是“增加了近视的几率”。

8.(3分)A 【解析】B项,张冠李戴,材料三中“并将课外活动时间作为考核公立学校的重要指标”是新加坡,不是加拿大。

C项,因果不成立,材料五中“一个近万人的中学,每年连一个合格的飞行预备学员也很难招到”除了因为高中学生的近视率超过了80%外,还要结合其他指标。

D项,过于绝对,“只要……就能”过于绝对了,材料五中还要“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

9.(6分)家长方面:严格控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教育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增加学生的户外运动时间。

国家政府: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尽快实现青少年和儿童视力筛查体系的百分百覆盖,将视力预防保健完全纳入公共卫生体系。

(每点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