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教案:第1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1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含教学反思】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说课稿: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说课稿: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下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为主线,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本课内容分为两课时,本说课稿针对第一课时“坚持改革开放”进行阐述。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对改革开放深层次意义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改革开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受较为直观,但对于如何将这些变化与国家的繁荣昌盛联系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上升到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和认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认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历程、重要性以及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实例中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改革开放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改革开放背后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如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优质课教案_0

《中国腾飞谱新篇》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的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的第二目。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富强好比国之脊梁,坚持改革开放,必将实现国强、民富。
本课带领我们跟随改革的脚步走进《厉害了,我的国》,用心体会强国富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的深刻体现。
2.学生情况分析九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改革开放的时间、背景、重大意义等问题,已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能说出一些,但是并不系统、并不完整。
初中学生对抽象的理论、大段枯燥的文字兴趣不大,对形象生动、有说服力的内容更有兴趣;具有独立思维的他们,喜欢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用心体会、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设计理念本课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
设计上立足课本,又深刻挖掘教材内容,并充分利用《厉害了,我的国》串联始终,重视学生的参与与思考,营造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课堂氛围。
4.教学活动策略本节课节选《厉害了,我的国》视频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短视频为线索,通过科技教育显力量、扶贫民生展富强、合作共赢谋发展等环节,学生自己感悟并谈感受。
观看这些最直观的成就,学生感受富强二字在新时代的完美诠释。
在整体设计上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线,贯穿课的始终,以《开学第一课》的访谈模式,进行全新的课堂教学。
导入环节简介港珠澳大桥,紧密联系时事,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与爱国热情,设置问题,引入课题;讲授新课环节利用几段具有代表性的视频,从不同角度,诠释强国富民,激发爱国情怀,体现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爱国。
结课环节以沙画版MTV《厉害了,我的国》,升华主题,启发感想。
教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学法多采用讨论式学习法、情景式探究学习法等。
5.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
(2)教学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腾飞说明了什么?二、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做改革开放的支持者和拥护者,立志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教材习题答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教材习题答案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P2·运用你的经验)1.参观校史展览或者走访老教师,你发现学校面貌有哪些变化?想一想: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②原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全体师生的努力以及全社会对教育的支持;等等。
(P4·探究与分享)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
请查找资料,列举实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
(P5·探究与分享)3.了解父母的工作,说一说他们是如何为家庭、为社会创造财富的。
【参考答案】答案具有开放性,依据自己父母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示例:①我的妈妈是一名教师。
妈妈的工作有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她通过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优秀人才;她通过认真工作获得工资,为家庭增加了收入。
②我的爸爸是一名快递员。
爸爸的工作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他通过揽收、分拣、派送包裹等工作,方便了人民群众购物;为家庭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等等。
(P6·探究与分享)4.请你关注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收集相关新闻报道,了解我国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
【参考答案】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70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
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2020年,我国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2%;加强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教学设计教案

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教学难点: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8年,就是这样的特殊年份。
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多媒体链接视频——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沙画)观看视频,感悟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1.教师讲述:引导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在史实分析中归纳中国国力从强到弱的原因,以史为鉴,为后续“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师讲述: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体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二)改革开放充分显示的中国力量◆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1.材料展示:197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1979年,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为改革开放的试点省份。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课件

进入新时期,我国为什么要开启全面 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进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入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 时 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代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 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 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 速扩大,保险、计算机信 息服务、咨询等新兴服务 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 重逐步上升,2019年,我 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 率接近60%。
➢请你关注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收集 相关新闻报道,了解我国取得的经济发 展成就。
示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 去一年,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拉 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对经 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高技术产业、装备 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农业再获 丰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 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_区__域__发__展__不__平__衡_、 __城__镇__化__水__平__不__高___、___城__乡__发__展__不__平__衡____ _不__协__调___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 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
新课导入
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 翻天地覆的变化!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1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Fra bibliotek目标导航
1. 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及人民生活发生 的巨大变化。
2. 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3. 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公开课教案_1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国之路;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参观校史展览或者走访老教师,你发现校园面貌有哪些变化?想一想: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哪些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一)改革开放的缘起“大包干”塑像1.材料呈现: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2.想一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抉择?总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1.材料呈现:2018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本市改革开放工作,主持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座谈会并讲话。
李强强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实现了上海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踏上强国之路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踏上强国之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我国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3. 踏上强国之路的要求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改革开放是如何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
2.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发展之路。
2. 新课导入:讲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踏上强国之路的要求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踏上强国之路的感悟。
2.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六、教学内容:1. 讲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奇迹,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
2. 分析我国在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取得的突破和进步,培养学生自豪感。
3. 探讨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我国在各领域的取得的成就。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
2. 案例展示:展示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取得的成就,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发展速度。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一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 教案

第一课时坚持改革开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多媒体呈现】改革开放再出发2018年2月4日,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播出“心连心”赴深圳前海慰问演出。
深圳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离京考察的第一站,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题的这场演出具有特殊意义。
这是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首次来到前海慰问演出,演出内容涵盖歌舞、杂技、相声等,全面展现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前海开发开放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教师点拨:“为新时代讴歌改革开放再出发”,全面展现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的强国路上,每个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历史,每个中国家庭都在生活的剧变中感受时代的进步。
让我们一同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一同感受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带来的喜悦,坚定地迈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创造新的伟大奇迹!二、探究新知(一)改革开放促发展活动1合作探究【多媒体呈现】聚焦新闻回顾党史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
重点: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难点:理解改革开放,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屏幕滚动歌词。
2.教师针对歌词,设置问题:
(1)时事考察:党的十九大的召开确定了我国走进了什么“新时代”?指导思想是什么?
(2)改革开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3.教师引言: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摆脱贫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召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巨轮号”劈波斩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解释中国奇迹,改革无疑是第一个关键词,……让我们聚焦经济改革,聚焦改革开放。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__创造性__,极大解放和发展__社会生产力__,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我国逐步确立了__公有制__为主体、__多种所有制经济__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__平等竞争__、__相互促进__的新格局。
3.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点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4.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_。
5.中国的腾飞证明,__改革开放__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__关键抉择__。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探究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材料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第二届国家发展论坛于2017年12月10日在京举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参事林毅夫在论坛上发表了以“改革开放与中国奇迹”为主题的演讲。
他说:“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55美元。
世界上最贫穷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当年的人均GDP平均数是490美元。
我们出口和进口只占GDP的9.7%。
当时农村,84%的人处在每天1.25美元这样一个国际贫困线标准之下。
到2016年,人均GDP达到8 100美元,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材料二搞市场经济,政府放权,有一句话叫“不找市长找市场”,学生展示查阅资料,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各样的市场:农贸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证券市场、信息市场……
材料三了解父母工作和家庭收入情况,小组交流分享他们创造财富的喜悦。
1.从材料一中1978年和2016年我国经济数据的对比,请分组探讨,改革开放后“中国奇迹”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②通过改革开放建立了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③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④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
2.材料二中列举了改革开放后不断涌现的多种多样的市场,学生探究解决下列问
题。
(1)说说这些市场在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哪些作用。
(提示:①人才市场:促进了人才合理流动,使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调动人才资源在经济生活中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②技术市场:技术市场的发展有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技术市场有利于增强科研单位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③商品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系统,促进商品交换和流通;等等。
)
(2)伟大变革冲破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认识和体制障碍,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找市长找市场”说明了市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有( C )
①市场和市长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②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经济体制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③在改革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愈来愈突出④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④
3.小组交流分享勤劳创造财富的经验和喜悦,由此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提示:①劳动创造财富;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③改革开放让人民走上了幸福生活之路;等等。
)
探究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1.播放视频: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小视频。
2.学生分组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成就(扶贫攻坚组、航天飞梦组、军事强国组、
体育盛事组)。
(1)通过观看视频和成果展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提示:激动、兴奋、急切等。
)
(2)从中国经济落后到腾飞的伟大的历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提示:①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活力;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③在党的坚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等等。
)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见学生用书)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组织活动,探究新知——设置问题,拓展延伸——归纳总结,整体感知等几个环节,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多媒体的运用更使课堂教学具有了无限的魅力。
学生通过自学、互学,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情感得到升华。
不足之处在于,本节课内容偏多,学生讨论时间略长,习题处理略显仓促。
今后应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提升课堂质量,以生为本,争取教学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