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县到山南
西藏山南市简介

西藏山南市简介
西藏山南市位于西藏省北部,是藏南六大地区之一,面积约4.78万
平方公里,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170公里,人口约51.16万,其
中汉族占近4成,藏族占近6成。
山南地处青藏高原跨越藏北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
拔约4500米,全境属高原山地,由公元7世纪到13世纪的藏传佛教文化,在此发展、流传,形成了宝藏的名副其实的“佛教之国”。
山南市拥有大
量的著名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主要有:杨羊峰、山南金沙江、龙
门洞、珠穆朗玛峰等;另外,在山南历史上有大量珍贵的文物遗址,有高
昌国遗址、芒种城遗址、景河岩壁画等,都是藏传佛教经典的遗存,也是
藏本佛教的象征。
山南的气候温和干燥,是西藏地区最热带的地区之一。
虽然山南有着
干旱的气候,但其特有的植被还是明显的,也因此拥有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山南的橄榄山、枫树、松树、木兰等植物都有众多,还有各种珍稀野
生动物,如棕熊、野猪、骆驼、马鹿、猎鹰、山鸡等。
山南市十大景点

山南市十大景点
1. 桑耶寺:位于日喀则河畔,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也是西藏最大的寺庙之一。
2. 扎什伦布寺:藏传佛教黄教的重要寺庙,位于阿里地区。
3. 快车道:是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一条公路,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之一。
4. 湖南冰川:位于羊卓雍错湖畔,是西藏最具魅力的景点之一,以冰川湖泊和山岳风光闻名。
5. 拉萨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之一,也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6. 琼结县:是西藏三大温泉县之一,拥有天然温泉、森林避暑、林间木屋等多种旅游资源。
7. 羊卓雍错湖:位于西藏南部的羊卓雍错盆地,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泊清澈见底,风景如画。
8. 海螺沟: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是一处以湖泊、林海、山峦、瀑布为主的自然风景区。
9. 南木林:位于拉萨市区东北,是一处以文化、自然、艺术为主题的旅游胜地。
10. 玉河森林公园:位于山南市北部,是一处以森林草原和湖泊景观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山南市旅游景点

山南市旅游景点
山南市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西藏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以下是一些山南市的旅游景点:
1. 扎囊古城:位于山南市区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景点,如扎松玛庙、白居寺等。
2. 扎什伦布寺:位于山南市城区东南部,是西藏地区规模最大、宏伟壮观的寺庙之一,也是西藏佛教黄教格鲁派的重要寺庙。
3. 圣湖纳木错:位于山南市以北约120公里处,是西藏地区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湖水清澈碧蓝,周围山峦环抱,景色壮丽。
4. 扎囊土司府遗址:位于山南市扎囊县扎日镇,是一座古老的藏式建筑群,展现了藏族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风貌。
5. 拉萨江热温泉:位于山南市夏河镇东南2公里处,是西藏地区著名的温泉之一,水质清澈,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身体健康有益。
6. 琼结县沙贡村:位于山南市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藏族村落,有着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深受游客喜爱。
7. 纳尔扎热山:位于山南市错那县东南部,是一座海拔5600
米的火山口,景色壮丽,可以俯瞰周围的群山和湖泊景观。
以上只是山南市的一些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探索的地
方,比如各种寺庙、古民居、自然风光等。
请确保在前往旅游景点前咨询最新的旅游信息和当地规定,尊重当地的宗教和文化习俗。
第一篇藏王聂赤赞普故里

藏王聂赤赞普故里索朗旺久早年当过小学老师、校长、乡一级干部,2006年调到波密县宣传部文化局负责非遗文化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尽管许多历史像波密的雨中云雾一样缥缈,可索朗旺久凭着多年进村搜集资料和潜心研究,大致梳理出了这位“老祖宗”聂赤赞普的历史脉络。
第一篇藏王故里撰文/罗洪忠 供图/萧洛 波宣“绿海中的明珠”—波密波密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与喜玛拉雅山交界处,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形成了独特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带。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物繁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典型的江南气候。
享有“西藏的瑞士”“绿海中的明珠”“雪域的江南”“旅游之胜地”的美誉。
(摄影/扎洛)26TIBET GEOGRAPHIC走进聂赤诞生地波密波密县的倾多沟,以前就叫雅砻沟,每到三月,十里桃花竞相开放,如今成为旅游观光景点。
当我们进入波密县城时,已近黄昏。
第二天早上,才发现眼前的波密景色宛如一幅国画,轻纱般的雾气笼罩着山林,好似水墨的渲染,浓墨之处不乏细微层次,莹莹的绿色和陡峭的山峦,正与云烟缠绵。
从气候到地形,波密都与其他几条入藏线路大为不同。
在波密县采访时,索朗旺久拿出一本成书于12世纪的《德乌宗教源流》,该书记载:“波沃地方有一名妇女名甲姆尊,生有九子,其最幼者名唤‘玛聂乌比热’,该儿舌大可覆面,指间有蹼相连,十分勇猛,具大法力。
因其法力过大。
众人商议,需将其驱逐。
波沃地区本教徒乃举行送太让仪式,将其驱逐出境,适逢番地寻求国王之人,大家问他:你从何处来?他说:我从波沃来。
又问他:看汝指间有跟,舌大覆面,相貌奇特,可有法力乎?他说:皆因法力与变幻本领巨大,故遭驱逐。
众人曰:‘如此,请为我等之主。
’并声言:‘此乃聂赤赞普也。
’”索朗旺久补充说:“聂赤赞普出生波密的说法,《雍布拉康志》在内容上与《德乌宗教源流》大致相同。
《西藏简明通史》也这样记载:“聂赤赞普不但是藏族人,而且他的出生地在波沃地方。
波沃地方有个妇女名叫甲姆尊,生有九个孩子,数他最小。
山南的部分道路

西藏的康庄大道引向的纵深处落满了历史的尘埃,这样的土地上行走,溅起的绝不仅是车后飞扬的沙石,还有你貌似阅历丰富的眼睛和心灵。
山南全程土路颠簸,曲折的山路串就着雪山湖泊、寺院古堡,又在历史的厚重之上附以生灵奇彩。
从浪卡子、洛扎县、措美、琼结、乃东、曲松到加查,把山南的土地走了大半,再向前从米林进入林芝地区,经过朗县到八一镇,沿318国道过墨竹工卡到拉萨,历时十天的行程堪称一个完美的圈。
串就大美风光,古老历史,当然还有越野穿越的乐趣。
浪卡子—达隆镇(达隆寺)—洛扎镇从都市的拉萨走过平坦的柏油路,转入颠簸的县级公路,山开始变得嶙峋,水也展现出放任自流的本性,越野涉水由最初引起的狂欢,渐而成了寻常的淡漠。
而当风光寺院湖泊山川成为视野的焦点,路途本身就更不再具有诱惑。
浪卡子之后左转走上土路,这条土路沿羊湖而行却因山见不到湖水。
“沿湖徒步那才是真的漂亮,各种水鸟、临近的寺院,都是最近距离的接触。
”同行的范久辉是个行走狂人,在拉萨的四年走过各地的“歪门斜道”。
经过数个零落的村庄到达隆镇时已是中午。
达隆寺是达隆噶举派的祖寺,由达隆塘巴·扎西华于公元1180年(南宋淳熙七年)创建,弘传噶举教法。
《卫藏道场胜迹志》记载:“祥达隆塘寺内的佛教的圣迹遗物多至不可胜计。
其中最主要的是在达隆塘巴大师的茅篷内有曾经开口显过圣的神像。
大殿上层有仲敦巴大师像,像上的头发还在生长,如是等等非常神奇之物难以细数。
”佛像建在山下的新殿内,带我们参观的喇嘛并没有向我们展示,神奇是否存在也就不得而知,而院墙角摆着成排的泥塑佛像和半山上三尊佛雕像已很具感染力了。
出了达隆镇就开始期待普莫雍错。
普莫雍错是喜马拉雅山脉间的一个咸水湖,“普莫”是藏语小姑娘的音译,亲切而平常。
“雍错”意为像碧玉一般的湖泊,美丽名字的美丽湖泊果然有着少女般的轻灵,雪山围拢之下湖水湛蓝清透,白色的浅滩在湖岸勾勒出完美曲线。
湖中小岛犹如巨龟,静静地守护着这位“少女”。
山南市十大景点

山南市十大景点山南市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南部,是西藏四大城市之一。
山南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游客们探索西藏文化的理想之地。
本文将介绍山南市的十大景点,带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的魅力。
1. 林芝桃花源林芝桃花源位于山南市林芝县,是中国最大的桃花观赏区之一。
每年春天,这里成千上万株桃树竞相开放,绚丽多彩的桃花海景色令人陶醉。
漫步在桃林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2. 常庆寺常庆寺位于山南市城关区,是西藏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
建于公元14世纪初期,常庆寺以其壮丽的建筑和精美的壁画而闻名。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氛围,并欣赏到珍贵古代艺术品。
3. 扎囊古城扎囊古城位于山南市扎囊县境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座古城建于公元7世纪,是西藏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之一。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石刻和文物,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4. 羊卓雍措羊卓雍措是西藏最大、最深、最美丽的高原湖泊之一,位于山南市浪卡子县境内。
湖水碧绿清澈,周围群山环绕,景色壮丽迷人。
来到这里,游客们可以乘船游览湖上风光、徒步探索周边山区或者在湖边享受宁静。
5. 索南达杰纪念馆索南达杰纪念馆位于山南市乃东区,是为了纪念西藏著名作家索南达杰而建立的。
馆内展示了索南达杰先生生平事迹和他创作的文学作品。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西藏现代文学发展历程和作家们对西藏社会变革所做出的贡献。
6.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山南市巴宜区,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
这里的地貌壮丽,山势险峻,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旅行、漂流、攀岩等户外活动,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和力量。
7. 索南扎巴宗祠索南扎巴宗祠位于山南市贡嘎县,是西藏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
这座寺庙建于公元15世纪,供奉着西藏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领袖之一——索南扎巴。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寺庙建筑和珍贵的佛教文物。
8. 琼结县石卡琼结县石卡位于山南市琼结县境内,是西藏独特文化遗产之一。
西藏林芝市朗县朗镇灌区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

西藏林芝地区朗县朗镇灌区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书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十二月西藏林芝地区朗县朗镇灌区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书批准:朱益华核定:于晓龙审查:陈磊校核:王斌报告编写:许峰刘伟王冲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十二月目录1项目由来及概况 (1)1.1 项目由来 (1)1.2 工程概况 (2)1.3 用地概况 (3)1.4 勘测设计情况进展及主要成果 (4)2建设项目条件分析 (5)2.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5)2.2 选址依据 (13)2.3 选址原则 (15)2.4 区域概况 (16)3建设项目规划符合性分析 (28)3.1 建设项目与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性分析 (28)3.2 建设项目与国家相关区划相符性分析 (28)3.3 建设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 (29)3.4 建设项目与西藏自治区相关生态及产业规划相符性分析 (30)3.5 建设项目与西藏自治区相关水利规划的相符性 (31)4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较 (32)4.1 灌区总体布局概述 (32)4.2 建设项目方案比选 (32)5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36)5.1 工程建设适宜性分析 (36)5.2 设施配套分析 (39)5.3 环境影响分析 (39)5.4 社会稳定影响分析 (41)5.5 项目安全性分析 (46)5.6 建设用地需求 (49)5.7 历史文化影响分析 (49)6选址结论与建议 (50)6.1 结论 (50)6.2 建议 (52)现场照片附件附图1项目背景及概况1.1项目背景本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西北部朗镇境内,工程区距朗县县城25km,距林芝市八一镇270km,距自治区首府拉萨320km。
区域内有S306省道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朗县地处林芝市西南部,雅鲁藏布江穿境而过,东与米林县接壤,南邻隆子县、墨脱县,西邻加查县,北接工布江达县,全县总面积为 4200km,总人口近 14288 万,辖6个乡镇,86个行政村,136个自然村。
西藏新疆穿越路线

藏疆行穿越路线(全程约13200公里)一、进藏(约3950Km)十堰→109Km→安康→290Km→达州→1120Km→昆明→320Km大理市2000→202Km→丽江→173Km→香格里拉县→188Km→德钦县3400→221Km→芒康县3870、途径澜沧江→51km→如美→107Km→左贡3750→110km→邦达4100→95km→八宿县3280→90km→然乌湖3850→129km→波密县→90Km→排龙天险、通麦大桥→40Km→鲁朗3280(远眺南迦巴瓦峰)→100Km→林芝2930(八一19km尼洋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135Km→工布江达3440→松多4288→205km→墨竹工卡4000→75Km→拉萨3650二、出藏(约1630km)拉萨3650→71km→达嘎乡→(A道走318:达嘎乡→197km→日喀则;B道走浪卡子:达嘎乡→江塘镇→90km→浪卡子→羊卓雍错湖4441→101km→江孜县→44km →白朗县→50km→日喀则)→日喀则3800→160km→拉孜雅江大桥(G318止点,过桥后则为查邬竹卡G219;由此上珠峰约190km:拉孜→80km→定日→110km→珠峰大本营;原路返回拉孜)→昂拉山口→50km→卡嘎镇→无名山口4375→昂仁温泉(废弃)→帮拉山口4726→嘎拉山口4900→65km→桑桑镇→93km→拉聂村→结拉山口4936→无名高原湖→索比亚拉山口5098→85km→切热乡→22道班→库拉山→95km→萨嘎县4818→大吉岭寺→32道班(废弃)→92km→拉藏乡→突击拉山4909→朔格拉山口4770→75km→老仲巴县城→新仲巴县城→73km→帕羊镇→霍尔巴乡→马孜木拉检查站→马孜木拉山口5225→168km→公珠措垭口(公珠错湖4768)→70km→霍尔乡(玛旁雍措湖4588)→40km→巴嘎乡4600(塔尔钦、转山冈仁波齐入口)→加拉山口4810→→巴尔兵站→札达县→60km→门次乡→140km→昆莎乡→80km→噶尔县(狮泉河镇4225)→98km→拉梅拉山口4875→日松乡→135km→日土县三、进疆(约4800Km)日土县→班公湖4242→109km→多玛乡4600→红土达坂5230→101km→松西乡5240→界山达坂5248→龙木错湖→58km→泉水沟(死人沟5005)→无名垭口5193→96km→甜水海兵站4800→奇台达坂5200→509道班(废弃)→96km→大红柳滩4200→50km→康西瓦道班4250→73km→三十里营房→赛图拉哨所→340道班(废弃)→黑卡达坂4930→301铁矿4930→74km→黑卡道班→麻扎兵站→麻扎达坂5000→84km→204道班4300→206道班(废弃)→库地4300→130兵站→127道班→46km→库地达坂3250→阿肯米西提村→92km→普萨村2200→格克亚乡→75km→叶城1365→泽普→莎车→英吉沙→疏勒→245Km→喀什市1300→阿图什市→西克尔库勒湖→465Km→三岔口镇→阿克苏1100→252Km→库车县1200{ A:库车县→巴音郭楞→大峡谷1600→550Km→→奎屯市→142Km →克拉玛依市→310Km→布尔津县→110Km→阿勒泰市→710Km→乌鲁木齐市→192Km→吐鲁番市;B道路:库车县→巴音郭楞→奎屯市→100Km→石河子市→152Km→乌鲁木齐→192Km→吐鲁番; C道路:库车县→轮台县→铁门市→290km →库尔勒市→托克逊县→409km→吐鲁番市}吐鲁番市→406Km→哈密四、出疆(约2250Km)哈密→628Km→酒泉市→206Km→张掖市→250Km→武威市→280Km→兰州市→107Km→定西市→100Km→天水市→200Km→宝鸡市→168Km→西安→202Km→安康→109Km→十堰备注:1、文字右上角标注为海拔,海拔略有误差;2、两地之间的公里数以最远的地名之间唯一的数字为两地之间的公里数,公里数略有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县到山南早上7点在西藏是很早的,由于时差的关系,实际上相当于内地的早上5点,加上天还阴着,就显得更早了。
根据我俩外出上路的经验,有些边远地区的车站虽然卖票有座号,但乘客不按号入坐,你拿票给他讲,汉族人还能讲清楚,若遇到藏族人听不懂,只好另找座位了,所以还得早点到车站。
07:15就到了车站,车门开着,我和妻上了车。
车上没几个人,我找到1、2号座,安放好东西,让妻坐下。
“我去跟小叶打个招呼......”我对妻说了一声就下了车。
叶师傅在办公室门口看到我,立即迎了上来。
“来得早,老人家,是那辆蓝色大巴。
那辆车新,座位舒服。
昨天泽当那边乘客多,就多发了一趟车。
”我看见一蓝一黄两辆车停在那边,我们刚好上的是那辆蓝色的。
“谢谢了,叶师傅,再见!”我握着他的手说。
“来旅游的吧?从哪里来的?”司机上来把一个氆氇包扔在发动机盖上,回头看着我摆放在司机座位后的大包说。
“是的,退休了来西藏看看。
兰州来的。
”“哟,兰州,那不远,我去过兰州好几趟呢,这辆车就是从兰州接来的。
到西藏来的旅游团没有走朗县这边的,从八一到山南这边难走,一般人都畏惧路途艰险,从八一镇直接到拉萨去。
不过自己走好看,还自在,不受限制。
”司机是个45、6岁的爽快的藏族汉子,黝黑的脸庞,墩粗结实的身子。
按点是07:30发车,可等这等那的到08:00才发车。
公路沿雅鲁藏布江南岸延伸,一边是高山,山崖陡峭,仿佛刀劈斧凿出的凹槽;一边是雅鲁藏布江,水流不算急,但从车窗向下望,峡谷深及百尺,让人胆战心惊。
太阳刚刚升起,河谷内一半幽深昏暗,一半清朗明亮,雅鲁藏布江水在朝阳照射下波光熠熠。
透过车窗看着远方的雪山、零星的松柏、灰色的灌木、绿色的田野、娴静的小村......似画又不是画。
我打量着同车的乘客,3号座是一汉族人,像是南方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半新的西装,旧皮鞋,不象是旅游的;4号座是一喇嘛,身穿猩红色袈裟,黄马甲;车门旁座位上坐一姑娘,穿一件白衬衣,外面套一件浅蓝色薄羊毛衫,牛仔裤,整洁端庄;前面还坐着两个姑娘,一个穿着入时,细吊带背心露着肩膀,低腰牛仔裤显出了肚脐,精心修饰的面孔透出娇艳,听口音是四川人;另一个朴素大方,显然是个藏族姑娘;我后边坐的大多是藏族乘客。
经过白绕村,江北边堆巴村附近有座寺庙,叫巴尔曲德寺,是林芝地区最宏大的寺庙;再过去不远就是十三世达赖喇嘛诞生地“冲康村”。
车快到朗镇了,车门旁座的姑娘掏出手机,拨通了电话,一口纯正的普通话。
“你到路边等,快到了。
”姑娘说。
“你瞧,这姑娘是干什么的?”我问妻。
我喜欢猜测同路人的身份、职业,找一些聊天的题材,这也是旅游的一大乐趣。
我俩猜着,看不出年轻姑娘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干什么。
“外地姑娘,象教师,医生,要不就是来当“村官”的,可能是内地支援西藏的大学生吧?电视上报道有来西藏的大学生,户口不转,在西藏服务两三年,考研究生还加分。
你说呢?”妻问我说。
“很可能......”除了这个,很难猜出还有其他答案了。
朗镇到了,这是一个乡的所在地,路边是一个乡政府的大院,一个年轻姑娘站在路边招手。
车停了,车下的姑娘给车上这个姑娘递了一个小包。
车又开了。
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着喜马拉雅山东部的缺口北上,然后顺东西向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西进,一路上气候逐渐变的干燥。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系以北海拔更高,气候也更加的干燥寒冷,因此整个西藏自东南林芝地区向西北部的阿里地区越来越干,也越来越寒冷。
雅鲁藏布江沿岸植被更加稀少,山体变得光秃,公路边沙滩多为流动沙丘,沙漠化很严重,汽车经过,黄沙扬起。
这里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干燥漫长,一到夏季汛期,又因地势低洼,沿岸沙滩常受洪水威胁,因此长期以来,这里一直被视为造林“禁区”,但这里沙滩上却栽着一株株小树。
车疾风起,一路风沙袭人,但是车上的藏族人永远是快乐的——悠扬的歌声,呵护孩子的声音。
而汉族人就沉静严肃多了,我只是望着车窗外。
到仲达镇了,街道不长,街上有饭馆、茶馆、台球馆、录像馆,还有几个百货商店。
那个时髦的四川姑娘下了车,走进一家饭馆,饭馆门口有一中年男人在接她,才早上09:00,看样子不是去吃饭,可能是在小镇上和家人一起开饭馆的。
车离开了仲达镇,放眼望去,北面是郭喀拉日居山巍峨绵延的雪峰,南面是云遮雾绕的喜马拉雅山脉。
前方仍然是神秘的雅鲁藏布江峡谷。
“达拉岗布,达拉岗布!”我旁边的喇嘛手指了指北边的高山对我说。
我顺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层层叠叠的高山,看不到寺庙。
“那边,那边......”喇嘛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说翻过山去。
达拉岗布寺在山南地区的加查县境内海拔4150米的达拉岗布山上,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祖寺,在西藏古代寺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资料记载,自1121年兴建达拉岗布寺,历经数百年,先后有16代高僧,10世活佛转世。
1959年以后逐渐颓败,“文革”期间更是毁损殆尽,近年来经当地人修复,已成为当地重点文物之一。
这喇嘛天庭饱满,鼻梁挺直,方口大耳,目光炯炯含蓄而深邃。
“从哪里来的?准备去哪里?”我问。
“青海......”“塔儿寺?”“不是,是.......”他说了个青海的地名,我不知道这个地方。
他汉语不怎么好,交谈中我知道他云游四方,从南到北,走了好些地方,我看出这不是一个普通僧人。
司机不时地向车后张望,他是看那辆黄色大巴赶上来没有,从出发后它就一直落在我们的后边。
车停住了。
“下车,有想方便的没有,等一会后面的车。
”藏族司机大声说。
人们都下了车。
我走到江边。
雅鲁藏布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象是一条闪光的道路,荡着细碎的波光;远处山峦层层叠叠,无穷无尽,云雾中雄伟的峰峦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朝走过的路望去,公路像一条细线,在山谷里绕来绕去;阳光还未降临,远处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呈现出一团红雾,灰色的山峰逐渐变红,衬托着这一团雾,让人感到神秘还有一点不安。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渐渐看清山峰耸立于红雾之中,那团雾更红更亮了,突然眼前一亮,千万道阳光透过云雾,我们正在这一片金黄色朝阳之中。
不久大朵的云彩从山后涌过来,又把刚刚露出脸的太阳遮住了。
人们纷纷向后张望着,还见不到后面车的踪影。
西藏司机这个习惯很好,结队而行,有什么困难可以相互帮忙。
大家在路边等着,去路边方便的乘客陆续回来了。
“怎么还不来,都半个小时了。
”有人问。
一群人围在司机旁边,说着,张望着,有人抽烟,有人打闹。
藏族人都非常崇拜汽车司机,1954年以前西藏既不通公路,也没有汽车,人们对这种钢铁的庞然大物自然有一种敬畏心理;又由于在西藏开车总在深山峡谷中穿行,即危险又令人羡慕,而且汽车司机在高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对驾驶员的敬佩之情由然而生。
“我去过内地,那是到兰州接车,我们几个司机到了饭馆,用很不标准的汉语问服务员,‘睡觉(水饺)多少钱?’服务员回答说:‘睡觉不行。
’我们又继续问:‘那么摸摸(馍馍)多少钱?’服务员真的生气了,回答道:‘摸摸也不行’......”司机看人们等得有些不耐烦了,讲了一段笑话,人们一阵轰笑。
等了约四、五十分钟,黄色大巴来了,司机招呼人们上车。
车走的这一路被称作林邱公路,是林芝(八一镇)经米林、朗县到山南地区曲松县邱多江乡的,全程438公里,与泽曲公路(泽当-曲松)、曲错公路(曲水-错那)相接,也是与波密、拉萨、日喀则相通的南路巡回线,有重要经济意义和国防意义。
它虽为一条省级公路,但公路狭窄急弯多,多数地段只能一辆车通过,若在狭窄地方强行会车,极容易滑下江中,因此司机走这段路时会非常谨慎,不时鸣号前进。
这段路上还时常看到路面上大小不一的落石,那情景有时让人不寒而栗!要顺利通过这里,与其说靠着勇气,不如说更要靠运气。
过了冷达乡,到了加查县。
加查,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汉盐”,相传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从这里经过,留下了一块汉盐。
公路在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地延伸。
雅鲁藏布江被称为地缝合线,就是说该河南北两岸的地质构造截然不同,这种差异在加查县体现得淋漓尽致。
北岸是冈底斯山及其余脉,出露的岩层,岩质坚硬,峥嵘陡峻,花岗岩的风骨造就区域的轮廓;南岸则是以沉积岩为主,千枚岩、页岩、砂岩、片麻岩是主流,异常松脆,即使没有任何人力作用,仅仅是重力和降水就能够导致无数的滑坡、泥石流和崩塌。
雅鲁藏布江在公路下方,正值雨季,江水凝重混浊,更给雅鲁藏布江增加了一种雄壮之气。
由于常年山洪冲下泥土的堆积,江岸不时有大面积堆积而成的平地,江水绕着这些平地流淌。
这些荒地有的被开垦出来了,金黄的菜花和青青的麦田交织着,空地里生长着的核桃树树冠盖天,果实累累;有的地还荒着,一群一群的牛羊在那里吃草;绿色的田野中点缀着三两处民居,在明媚的阳光下宁静祥和,河谷周边是高耸的山脊,远处山峰白雪皑皑,雪线下是碧绿的草甸,再向下是苍青的原始森林......一派祥和景象。
汽车过了加查县岗巴村便与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分手向南驶去。
望着北边雅鲁藏布江流出的山口,那里是一条大峡谷,高原在那里断开一条巨大的裂缝,似乎是猛然一下齐刷刷地分裂开来,那边有更高的山峦。
路沿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上升,坡地上有人耕田,一根横木,两头牦牛,和我们当年下乡耕地用的“二牛抬杠”差不多。
牛脖子上系着鲜艳的红色的绳结,脖子下的铃铛不停地摇晃,牛晃着尾巴悠闲地走着,藏族农夫也是不紧不慢地跟在牛屁股后面。
这里一年只播种一季,现在犁田是为10月份种冬青稞做准备。
司机打开氆氇包,取出一个装满酥油茶的瓶子放到手闸旁边的地板上,接着把手伸进包里的一个塑料袋中捏了几捏掏出后送到嘴里。
“看,是在吃糌粑。
糌粑就装在那个袋子里,它是由炒熟的青稞粉淋一点茶或奶做的,吃时用手团成坨。
”妻对我说。
“咱们也吃午饭吧。
”已经是11:55了。
过了拉绥乡,继续爬坡,山路更加陡了。
路边山坡上牦牛悠然地啃着草。
山沟有涓涓的溪流,清水在沟里泛着浪花,沟边绿草中点缀着高原特有的一种黄色的小花。
蓝天、白云、绿草、黑色的帐篷、徜徉的牦牛、雪山、冰湖、溪水,草地边上有一两户牧民,黑色的牦牛毛帐篷、袅袅的青兰的烟……我不知道如何描绘这一幅画,只是陶醉在其中。
这里没有路标,来不及看到了哪里,估计大约是拉索村了。
公路开始盘旋上山。
从山上望去,拉索村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子,十几幢像火柴盒一样的低矮的藏式平顶房静静地躺在沟底,褐色的墙、褐色的顶在如茵的草地上很醒目。
原来还是那么晴朗的天空,一下子变的阴云密布。
开始爬加查山了,盘山公路象一条巨蛇蜿蜒在山间,车就象一只甲虫吃力地朝上爬着,似乎永无尽头。
山陡路窄,公路坑坑洼洼、弯急路曲,狭窄而又险峻,由于多是单行道,如两车相遇,必择地让道。
司机又停下车来,看后面那辆黄色的客车来了没有。
“翻过山就到曲松县了。
”司机告诉我。
马上就要翻越海拔5088米的布达拉山,多数人称它为加查山。
它即是曲松和加查的行政分界,也是地理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