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益胃汤合阳和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观察.doc
升阳益胃汤合阳和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1 0年余。复发 3— 5次者 4 2例 ,5次 以上者 1 8例 。 1 . 2 诊 断 标 准… 根 据有 反 复 发作 的病 史 、临床 表 现 、
血 常规 、C反应 蛋 白、B超 检查 、钼靶 、穿刺液细胞学涂 片
进 行确诊 ,部分难 以进 行鉴 别诊 断 的患者 行乳房 穿刺 活检 确诊 。临床表现 为病变 反复 发作 局部 可有 红 、肿 、痛 等症
解毒类 中药 治疗 ,其结 果虽 然能 减轻浆 细胞性 乳腺 炎红 肿
乳头 回缩 、局部 水 肿 以及 腋淋 巴结 肿大 等征 象 ,或肿 块软 化形成脓 肿 ,穿破后 形成 经久 不愈 合 的瘘管 。病 理表 现 为 乳晕下导管 有 阻塞 ,引起 导 管扩张 ,管壁 上皮 萎缩 ,管 内
积聚 的类脂 质及 上皮 细胞 碎屑 腐蚀 管壁后 ,在管 壁周 围 的
最长 5 8天 ,平均 3 2天。术后切 口 1 期愈合最短 7天 ,最长 1 6天 ,平均 9天。术后随访时间最长 2年半 ,最短 3个 月 ,
1 . 1 临床资料
难 治性浆 细胞 性乳 腺炎 患者 6 0例 ,所 有
患者均为女性 ,年 龄最 大 7 2岁 ,最小 2 3岁 。均为 非妊 娠 哺乳期患者 ,并多是单侧乳 房发病 ,病程 最短 2 6天 ,最 长
状 ,并 在乳 晕周围或乳腺实质 出现肿块 ,或出现皮肤 粘连 、
无 复发病例 ,乳房外形保持 良好 ,患者满意度较 高。
5 讨 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 属 中医 “ 粉 刺性 乳痈 ” 范畴 ,临床 以 非 周期 性乳痛 、乳头溢 液 、乳晕 下肿 块 、乳晕 旁脓 肿及 乳 晕 部瘘管为特 征 ,且 病 程 较 长 ,易 反 复 发作 ,形 成瘘 管 , 经久难 愈。 目前 对本 病 的治疗 多采用 抗生 素 ,或应 用清热
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浅析

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浅析
叶参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22(31)4
【摘要】从《脾胃论》入手,运用中医学理论,对升阳益胃汤进行探讨,揭示本方立方宗旨、治疗功效、适应病证的理论依据,以及本方在药物组成、方剂配伍方面的特点。
结合临床运用观察,显示本方对因脾胃虚损、清阳不升引起的多种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叶参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2;R249.7
【相关文献】
1.苏娟萍教授应用升阳益胃汤临床经验举隅
2.临床应用升阳益胃汤验案探析
3.苏娟萍应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
4.浅述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
5.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阳和汤合透脓散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9例疗效观察

浙江中医杂志2020年2月第55卷第2期•107 •阳和汤合透脓散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9例疗效观察赵玲玲1余永华2詹静1胡一迪1施仲义i s1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3250002杭州新诺华医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5关键词阳和汤透脓散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观察笔者采用阳和汤合透脓散加味治疗浆细胞性乳腺 炎5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浆细 胞性乳腺炎患者59例为观察对象,年龄26 ~ 47岁,平均 年龄33.0±5.6岁;平均病程5d~16个月;其中乳头溢 液12例,内陷4例;左乳房、右乳房及双侧乳房发病分别 为36例、22例和1例;未哺乳及既往哺乳者分别为13例 和46例。
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 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粉刺性乳痈的相 关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采用阳和汤合透脓散加味治疗:熟地黄、白芥子、当归尾、白芍各12g,鹿角片(先煎)、黄芪、路路通、王不留 行各15g,麻黄、肉桂、炮姜、生甘草、穿山甲(先煎)各 6g,酒川芎9g。
用水煎煮,每天1剂,分为早晚两次服用,以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对于成脓患者通过 B超定位,在脓腔最低部位采用12号针头穿刺抽脓。
患表1患者治疗前者抽脓前,患乳应经常规消毒后,采取平卧位抽脓。
术后 可进行压迫止血,然后采用无菌敷料敷贴,且每天均换 药。
3治疗结果3. 1疗效标准:治愈:症候积分减少>90%,患乳相关红肿热痛等症状消失,瘘管或溃疡等疮口愈合。
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乳相关红肿热痛等症状消失,肿 块面积缩小,瘘管应基本愈合,偶有浅疮或僵块。
无 效:症候积分减少< 3 0%,患乳仍存在红肿热痛,瘘管 不愈,甚至病情加深。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以下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泌 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FSH)及炎症因子(IL-1P、IL_6、TNF- a )。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验两则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验两则摘要】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党参、茯苓、制半夏、白术、泽泻、防风、白芍、陈皮、柴胡、羌活、独活、黄连、生姜、大枣、炙甘草16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升阳,和胃止痛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不能制湿,症见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失常,小便频数,身体沉重,肢节酸痛等。
笔者临证时常将该方应用于感冒、急慢性腹泻等,颇感得心应手。
今不揣浅陋,兹举两则如下,以示验证。
【关键词】升阳益胃汤;治验,急性腹泻;慢性腹泻【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235-021.急性腹泻患者,李某,男,51岁,2018年01月19日凌晨3时许,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剧烈腹泻,不到2个小时,竟然暴泻6次,伴轻度腹痛、腹脹,自服泻痢停(颠茄磺苄啶片)、诺氟沙星胶囊后不见好转,而急邀余往诊。
当余到达其舍,刻见患者面色灰白,神疲懒言,倦怠乏力,四肢不温,身无暖气,轻度寒颤;急用TDP治疗仪照射头顶部百会穴周围,继用热水袋装满开水热敷神阙穴(肚脐)周围,并覆盖2床大被子取暖,约2个小时后,竟又腹泻5次,且间隔时间越来越短,粪便为黄褐色水样便,舌淡苔白腻,左脉沉细弱,右脉弦滑,双尺部脉微,似有若无;因病势危笃,诸法尽施,不见好转,考虑为肝脾不调之暴泻,又急服参苓白术散、土霉素片、逍遥丸等,并用腹泻灸(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出品)贴敷神阙穴,约30min后,腹泻仍无明显改善,泄泻如解小便,喷射样暴注下排,倾刻竟将刚喝进去的药物排出体外;在一筹莫展、苦无良策的危急关头,忽然想到李东垣创制的升阳益胃汤,遂投:黄芪50g,党参、炒白术、盐车前子各30g,茯苓、炒白芍、葛根、陈皮、五味子、炒麦芽各20g,柴胡、防风、枳壳、砂仁(后下)、甘草各10g,1剂,武火急煎约20min,滤渣取汁约250ml口服,约30min后,仅腹泻1次,且势缓量少质稍稠,后慢慢停止;患者大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将药渣继续煎服,日服3次,至翌日晚药尽告愈。
浆乳方与手术联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分析

浆乳方与手术联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分析
浆乳方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苍术、茯苓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手术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一种常见方法。
本文旨在分析浆乳方与手术联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0年至2019年期间收治的10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患者接受浆乳方和手术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手术治疗。
观察指标包括疼痛缓解时间、病情复发率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分析
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的病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浆乳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乳腺疼痛。
手术可以彻底清除患者乳腺内的病变组织,减少病情复发的可能性。
浆乳方和手术的联合治疗可以更好地缓解疼痛、降低病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存在一些限制。
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
该研究没有设置安慰剂对照组,无法排除患者自愈或其他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研究期限较短,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结论
浆乳方与手术联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以显著缓解疼痛、降低病情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由于研究存在一些限制,结果需谨慎解释。
未来的研究可以增加样本量,并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进一步评估治疗的长期效果。
升阳益胃汤治疗疑难病五则

升阳益胃汤治疗疑难病五则作者/金友、邹淑芳编辑/张亚娟⊙ 校对/战士I导读:作者治疗湿热交阻,膜原不清的变应性亚败血症;湿毒内蕴、气阴两伤的白塞氏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脾胃不和的胃肠激惹综合征;湿浊内蕴,肺脾肾俱损伤的慢性炎氮质血症;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其它慢性病用了同一张方子治愈,即升阳益胃汤。
小编不得不感慨中医学异病同治之妙啊~升阳益胃汤治疗疑难病五则升阳益胃汤系李东垣方,由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橘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生姜、大枣所组成,原方意在用于“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升阳益胃,名之升阳益味汤。
”笔者积二十余年临床经验,常用于湿热交阻,膜原不清的变应性亚败血症,湿毒内蕴、气阴两伤的白塞氏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脾胃不和的胃肠激惹综合征,湿浊内蕴,肺脾肾俱损伤的慢性炎氮质血症,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其它慢性病,现例举如下:变应性亚败血症狄某、女、15岁、学生、汉族,1979年5月8日就诊,主诉发烧、关节痛伴有皮疹50余天,于50天前无明显诱因的突然出现发热寒战,周身不适,恶心欲吐,皮肤出现荨麻疹样风团,当地用氯化钙、强地松、氯霉素治疗不见好转,一周后出现周身关节痛、心悸、气短、体力不支,体温在38°〜39°C之间,在县医院按风湿治疗无效,来我院求治。
入院后经系统检查诊断为变应性亚败血症,中医辨证属风湿入络、气阴两伤、湿毒内蕴,投升阳益胃汤加减,药用黄芪25克、半夏15克、红参15克、橘皮15克、炙甘草15克、白芍25克、防风15克、羌活15克、独活14克、茯苓15克、柴胡15克、白术15克、黄连15克、玄参15克、龙骨25克、生姜15、大枣十枚。
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两周,又在原方基础上头痛加蔓荆子,菊花、身痛加桂枝、牛膝、热甚加生石膏、知母等,进行随证加减,治疗一个半月,临床治愈。
阳和汤治疗乳腺炎

阳和汤治疗乳腺炎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04(20)16
【总页数】1页(P38-38)
【关键词】阳和汤;治疗;乳腺炎;中医药疗法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9.558
【相关文献】
1.手术结合升阳益胃汤合阳和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观察 [J], 王艳勤
2.加味阳和汤辅助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效果观察 [J], 谢玉蓉
3.阳和汤合透脓散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9例疗效观察 [J], 赵玲玲;余永华;詹静;胡一迪;施仲义
4.急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应用阳和汤联合透脓散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 张宇;左安龙;李雷;都艳敏;孟杰
5.加味阳和汤联合三苯氧胺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J], 徐红;孙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丛慧芳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

丛慧芳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发布时间:2021-07-12T11:38:55.69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4期作者:刘凯莉1 刘立芳1 张晓伟1 通讯作者:丛慧芳2*[] [导读] 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可治疗多个系统的疾病,临床应用广泛,刘凯莉1 刘立芳1 张晓伟1 通讯作者:丛慧芳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要】: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可治疗多个系统的疾病,临床应用广泛,其基本病机以脾胃虚弱,湿热阻滞为主,丛慧芳教授谨守病机,根据临床症状灵活加减,将此方运用于崩漏、不孕、闭经等多种妇科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字】:升阳益胃汤;崩漏;不孕;闭经;妇科疾病【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A 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1],丛慧芳教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常运用此方治疗崩漏、不孕、闭经等多种妇科疾病,疗效较好,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笔者在跟师过程中通过学习总结,将丛慧芳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升阳益胃汤来源于元代李杲(号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在《脾胃论》中也有所刊载,书中载:“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当升阳益气,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多数医家认为此方基本病机以脾胃气虚,湿热阻滞为主,方由黄芪、半夏等16味药组成,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可起到健脾补中,益气和胃的功效;半夏、白术、茯苓、陈皮合用具有燥湿健脾之功;泽泻可清利湿热,《本草纲目》云: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
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得令,清气上行” [2];“风能胜湿”,羌活、独活、防风之类风药助行湿之力,且诸药升散,可有升阳之功;《本草备要》中认为柴胡“主阳气下陷,能引清气上行,而平少阳、厥阴之邪热”[2],故柴胡也可助其升举清阳;黄连泻火燥湿;白芍则敛阴防升散太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阳益胃汤合阳和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难治性浆细胞
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关键词】升阳益胃汤;阳合汤;浆细胞性乳腺炎
【中图分类号1R289.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7-8517(2013) 10-0081-01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叫乳腺导管扩张症,多发于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
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化脓性疾
病,本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是做手术,如果治疗不当,可使病程漫长,反复
发作,形成痿管而经久不愈,致乳房损坏严重,或被切除。
笔者治疗了难
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6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最大72岁,最小23岁。
均为非妊娠哺乳期患者,并多是单侧乳房发病,病程最短26天,最长10年余。
复发3~5次者42例,5次以上者18 例。
1.2诊断标准根据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临床表现、血常规、C反应蛋白、B超检查、钳靶、穿刺液细胞学涂片进行确诊,部分难以进行鉴别诊断的患者行乳房穿刺活检确诊。
临床表现为病变反复发作局部可有红、肿、痛等症状,并在乳晕周围或乳腺实质出现肿块,或出现皮肤粘连、乳头冋
缩、局部水肿以及腋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或肿块软化形成脓肿,穿破后形成经久不愈合的痿管。
病理表现为乳晕下导管有阻塞,引起导管扩张,管壁上皮萎缩,管内积聚的类脂质及上皮细胞碎屑腐蚀管壁后,在管壁周围的脂肪组织内见有片状的浆细胞浸润。
还不同程度地伴有脾胃虚,四肢欠温,舌质淡,脉细等表现。
2、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zY/TOO 1.2-94)):①治愈:肿块消失,痿管愈合。
②好转:红肿热痛消失,肿块缩
小,痿管近愈。
③未愈:肿块不消,痿管不愈。
3、治疗方法
3.1升阳益胃汤合阳和汤加减内服治疗升阳益胃汤合阳和汤加减
(党参、黄罠、归身、川時、羌活、独活、干姜、川连、枳壳、甘草、荆芥、熟地、肉桂),水煎2次,混合后共600ml,分2次服,中药内服贯穿病程治疗的全过程。
乳房形成脓肿者在B超定位下行脓肿火针洞式引流术, 使烙口内壁产生焦痂附着,形成一个内壁光滑的圆形通道,使脓液通畅排出,配合提脓药捻引流术,可达到“腐去肌生”的效果。
屡管形成者配合搔刮、捻腐、拖线、垫棉绷缚、乳腺导管冲洗等治疗。
经上述治疗后全身症状消失,乳房红肿疼痛消失,屡管愈合,B超显示无异常者,元需手术治疗。
3.2手术治疗如果病情得到控制,乳房局部肿痛等炎症反应消失,皮肤
色泽恢复正常肿块缩小至2cm以下,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脓腔消失或脓腔直径缩小于lew以内,痿管减少、缩小或纤维化者,则进行手术治疗。
木组中有38例行手术治疗,均行病变导管切除术、病灶清除术,并采用1期缝合术。
3.3术后处理术后留置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乳头供血情况, 保持敷料干爽。
4、结果
60例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经升阳益冒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后,28例治愈,占46.67%,无需手术治疗,随访无复发;余32例,占53. 33%, 经手术和中药治疗全部康复,总有效率100%o所有病例治疗时间最短16 天,最长58天,平均32天。
术后切口1期愈合最短7天,最长16天,平均9天。
术后随访时间最长2年半,最短3个月,无复发病例,乳房外形保持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
5、讨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中医“粉刺性乳痈”范畴,临床以非周期性乳痛、
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及乳晕部痿管为特征,且病程较长,
易反复发作,形成痿管,经久难愈。
目前对木病的治疗多采用抗生素,或
应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其结果虽然能减轻浆细胞性乳腺炎红肿热痛的
症状,但达不到消除疾病的作用。
本组病例中采用升阳益胃汤合阳和汤加
减配合手术治疗,用益气血、升阳益胃、温通气血的方法取代清热法和抗
牛素疗法,对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进行治疗,使患者的脾胃功能旺盛,气血生化充足,阳气宣通,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使阴疮之症得到较快痊愈。
笔者认为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在有炎症表现时形似“阳热证”但其本质属于“阴寒证”,因为此症经久不愈而易复发,实是气血不足,生肌不旺,抗病能力差,木组病例多有脾胃虚的表现,使气血生化乏源,阳气不伸,病不易愈而复发。
再观其分泌物多为豆腐渣样脂质类分泌物属中医的阴寒之物,伴有乳管不通、乳房硬块、日久不愈、和脾胃虚、四肢欠温、舌质淡、脉细等症,都属阴症的表现,温通的屮药大多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炎消肿的作用,所以用益气血升阳温通之法而易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