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辨证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4例

J . G r RNA LOF NAN I J NG T M U V RS n o. 6No 6 N v 2 1 C NI E I V 12 . o . 00
一
47 3
一
辨证 治 疗 浆细胞 性 乳腺 炎 5 4例
个 疗 程 。肿 块 局 部 用 我 院制 剂 青 敷 膏 外 敷 。形 成 脓肿 者 , 切 开 引 流 , 九 一 丹 等祛 腐 生 肌 , 口 予 以 收 阶段 用 生 肌 玉 红 膏 等 生 肌 敛 疮 。
5a余 , 均 5 月 。首次 发病 的 7 平 个 8例 , 复发病 人
2 例 ( 括 术 后 复 发 ) 局 部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红 肿 8 包 。 疼 痛等 急性 期表 现 4 0例 。 就 诊 时 乳 晕 旁 肿 块 9 7
例, 单侧 9 例 , 5 双侧 2例 ; 小 1c 最 m×1 5c 最 . m, 大 6c m×8c 质韧 8 例 , 软 1 m; 1 质 6例 ; 块 与皮 肿 肤 粘连 5 8例 , 边界 不清 楚 6 4例 ; 乳头溢 液 2 8例 ; 乳 头 凹陷 、 裂 、 乳 头 5 分 小 5例 ; 皮样 外 观 8例 ; 橘
破 溃 9例 ; 侧 腋 窝 淋 巴 结 肿 大 1 同 9例 。 1 2 诊 断 及 纳 入 标 准 .
() 2 非急 性期 ( 3例 ) 治 以温 阳活 血 , 3 : 散寒 消 结 。方用 阳 和 汤 加 减 : 角 片 1 ( 煎 ) 熟 地 鹿 0g 先 , 1 , 5g 肉桂 5g 后 下 ) 白芥 子 1 , ( , 0g 全瓜 蒌 1 , 0g 半枝 莲 l , 姜 5g 皂 角刺 1 , 黄 芪 1 , Og 炮 , 5g 生 5g
胡曼青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

胡曼青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作者:刘红梅胡曼青侯茜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第06期*基金项目: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人教函〔2022〕76号);2018年南京市卫生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YKK18266)第一作者简介:刘红梅(1981-),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其病灶难消难溃难敛,病程长。
胡曼青主任认为浆细胞乳腺炎病机以阳虚为本,局部热毒为标,治疗上应寒温并施,温阳以顾其阳虚痰凝之本,清热以祛局部瘀毒,通过辨其疾病寒热轻重以权衡制方,灵活配合温阳散结及清热化痰药,疗效显著。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寒热并施;胡曼青;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4)06-0007-04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是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基础的慢性化脓性乳腺炎症[1-3]。
浆细胞性乳腺炎虽属于乳腺良性疾病,但由于其病情复杂,脓腔和窦道涉及范围较大,故多数病人不能单纯依靠手术完全切除病灶。
且该病病程普遍较长,给患者身体及心理上带来极大的伤害。
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趋向年轻化[4]。
胡曼青主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多年来从事乳腺疾病,月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乳腺各种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浆细胞乳腺炎的诊治,采用内服中药结合外治法,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胡曼青主任认为浆细胞乳腺炎患者往往以阳虚为本,局部郁热为标,故治疗上应寒温同施,温阳为治疗本病的根本大法,贯穿整个病程,并根据具体症状配合使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药。
笔者有幸跟胡曼青主任学习,现将胡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传统中医学中未见关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明确记载,一般认为该病属于“乳发”、“乳痈”的范畴。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诊治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诊治进展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非哺乳期妇女,在生活中较为少见,但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病因、发病症状等方面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常在就诊中与其他乳腺疾病相混淆,进而误诊,漏诊。
从而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造成日常生活质量的下降。
因此,本文就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从中西医的角度进行综述。
【关键字】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机制治疗Research Progr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lasma CellMastit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LI Gaobo1,GAO Yunhai2(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Shenyang,110085;2.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110000)Abstract:Plasma cell mastitis is common in non-lactating women, which is relatively rare in life, but the incidence rate in recentyears was on the rise . Because of its etiology, symptom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echanism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it is often confused with other breast diseases in the medical treatment, and then misdiagnosed, missed diagnosis. Thus, it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of patients, resulting in the decline ofthe quality of daily lif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clinical symptoms,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lasma cell mastitis from the perspective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Key words:Plasma cell mastitis;pathogenesis;treatment浆细胞性乳腺炎简称浆乳,是一种慢性的非细菌性炎症,主要包括有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妇女,“粉刺性乳痈”是其在祖国医学范畴中的称谓,本病的主要特点是乳头溢液、乳头内陷、乳腺肿块、乳痛、乳腺脓肿、乳瘘等,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过程较长,经久不愈,且易形成瘘管,复发率较高。
中医内外合治浆细胞性乳腺炎23例

疾病 , 名粉刺性乳腺炎 、 又 闭塞 性 乳 腺 炎 、 管 扩 乳 张症 。 由于其 病 变 反 复 发 作 , 口红 肿 有 脓 血 性 疮 分泌物排 出, 日久 疤 痕 挛 缩 , 局部 病 灶 坚 硬 不 平 , 皮 肤 粘连 呈 橘 皮样 , 因而 常误 诊 为乳 癌 , 而得 到 不
手术 治 疗 行切 开 引 流者 1 。 2例
以丝 线 固定 , 紧橡 筋产 生 慢性 切 割瘘 管作 用 , 收 将
瘘 管 切 开后 , 与切 开法 的换药 方 法相 同 , 用 祛 仍 外
腐生 肌 至伤 口愈合 。 1 . 其他治疗 .3 4 15 疗 效 标 准 .
2 结 果
12 临床 表 现 .
针探 查 后 , 橡 筋 线 引 进 瘘 管 , 紧橡 筋 线 两 端 , 将 拉
我 们 应用 内外合 治 浆 细胞 性 乳腺 炎 2 3例 , 到 满 收
意 的疗效 , 现总 结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 资料 .
2 3例均 为 女性 , 龄最 小 1 , 年 9岁
并 内服 中药 治 愈 , 间最 短 为 2 时 0日, 长 6 最 8日; 3 例 未 经手 术 , 初 期 仅 内 服 中药 治 愈 , 间 最 短 在 时
1 5日, 长 3 最 2日。
3 体 会
的低 热 、 战 , 块 压 痛 、 寒 肿 红肿 , 同侧腋 窝 淋 巴结肿
大 。后 期 肿块 软 化 , 出现 脓 肿 , 溃 后 流 出 脓 液 , 破
【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 炎; 内外合治
浆 细 胞性 乳 腺 炎是 一 种非 哺 乳期 乳腺 的 良性
膏 , —2日换 药 1 , 成 已熟 切 开 排 脓 , 五 丹 1 次 脓 五 纱 条药 捻 引流 , 日换药 , 每 待脓 尽 改用 生 肌 收 1的 5 1
浅谈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甘肃医药2020年39卷第11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0,Vol.39,No.11浆细胞性乳腺炎也称导管扩张症,是一种乳房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由于各种原因诱发乳腺导管腔内分泌物瘀滞,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周围呈现出无菌性炎症与肿块,乳头可见粉刺样或者浆液性溢液,病变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该病多发生于30~40岁非哺乳期妇女,属于良性病变,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发病因素,有的因为劳累、生气等因素而发病,患者临床表现以乳头凹陷,乳房局部疼痛不适,并可触及包块,肿块位于乳晕周围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质韧或硬,表面呈结节样,界限不清,与胸壁无粘连。
肿块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全身炎症反应轻微[1]。
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患者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质地柔软,伴触痛,病程反复发作,少数患者伴有血性或水样的乳头溢液,肿块也可自行溃破,流出血性或黄色脓液,易形成瘘管。
因此,西医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一是留下手术疤痕,二是此病反复发作,多次切除可致乳房缺失影响美观。
这种病在中医归属“郁症”和“粉刺性乳痈”范畴,《丹溪心法》:“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变化不得变化。
”《医宗金鉴》“故病久而生郁者,亦有郁久而生病者,或服药杂乱而成者[2]。
”《证治汇补》“郁者其因有六,气、血、湿、热、痰、食是也,然气郁则生湿,湿郁则成热,热郁则成痰,痰郁则而血不行,血郁而食不化,六者又相因也[3]。
”张慧芳认为该病病位在乳房,浆细胞性乳腺炎是由肝气郁结,气机不通,气滞容易合并他症,进而形成肿块致疼痛、红肿,甚至瘘管形成等复杂症候群,其病机为肝郁气滞合并痰湿凝聚,互相交织在一起,临床表现不一,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将此病分为肝郁气滞型、湿热蕴结型和气阴两虚型[4]。
1肝郁气滞型患者乳房胀痛,善太息,易怒,乳房肿块大小不一,经来腹痛,舌红苔白脉弦滑,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软坚散结,方药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价值评述

方法能够有效规避这些缺点 ,但是 由于该疾病病因病机 比较 复杂且变化多样,因此 ,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治疗方 案 ,随着研 究和实践 的不断深入,中医治疗的方法也得到了 丰富和完善 ,现就将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 的临床近况进
行简要的概述:
长时 间不消 的患者的可在药方 中加入莪术、三棱。 3 . 2温阳消肿法【 6 】 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炎症范畴 ,中医治疗炎症多 以清热 解毒为主 ,但 是有研 究资料 显示浆细胞性乳腺炎并无 明显 的 热度炽盛现象 ,即便患者处于成痛期,也 多为 身热不甚 ,肿 块 隐痛和皮肤潮红 ,针对这种情 况,在治疗 当中就应该 以温 阳化痰和活血消肿为主 ;对于伴有热毒征象的患者 ,可在治
浆细胞 性乳腺 炎临床上 也将其称 之为乳 腺导管 扩张症 和化学性乳腺 炎,中医将其称为 “ 粉刺性乳痛 ”,该疾病 易
反复,具有一定的治疗难度 ;据 已有的临床记载 资料来看 , 西 医治疗浆细胞 性乳 腺炎多 以区段切 除或单纯 乳房切 除为 主 ,虽然能够达到治疗 的 目的,但是对 患者 的生理 、心理及 治疗后的正常生活都会带来不 同程度的影 响;虽然 中医治疗
情 比较 复 杂 的患 者 可 对 其采 用拖 线 引流 术 、挂 线 术 和 扩 创 术
治疗 ,与其他研 究一致 的是在整个治疗的过程 中均要对患者
疗 中适 当的加入清热解毒之 品,药方为 :生甘 草、陈皮、姜 半夏、皂角刺 、炙 山 甲片 、炙 麻黄 、炮姜炭 、肉桂、鹿角 片、白芥子 、熟地黄 。 4讨论
1中医药内治为主 ,辅 以外治疗法I 1 】 在患者急性炎症期阶段 ,主要 以化痰散瘀和清热消炎为
主 ,药方包括:当归、丹皮 、连翘、焦 山栀 、赤芍 、蒲公英 等 ;然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 现再采取不 同的治疗措施包括: 切开 引流 、换药治疗 以及挂线治疗;从临床实践研究来看这 种方法 的优点在于,患者所承受 的痛苦相对较少、疗程 短、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作者:丁志明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18期【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
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
经过数多年探索,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
本文以近年发表的文献资料为依托,从内治、外治、内外合治三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状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疗法;综述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学称为粉刺性乳痈。
临床特点是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等。
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
经过数多年探索,中医药内外合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
现将近年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 内治方秀兰[1]认为木郁土壅,肝郁胃热是该病证发病的主要病机,而乳头凹陷,肝络失于通畅是其发病的基本条件,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应泄肝清胃。
用此法治疗35例患者,6周内治愈29例,好转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1%。
楼丽华[2]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中青年妇女,肿块大多皮色不变、漫肿、疼痛,故认为是寒痰凝结之证,应采用温阳散结的方法。
她在1982~1995年间对5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运用温阳散结法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2%。
卞卫和等[3]认为本病属阴证,病位在乳腺,与肝胃有关。
主张以温阳化痰、活血消肿为治。
伴有热毒征象者,可适当加入清热解毒之品。
方以阳和汤加减,疗效满意。
方秀兰[4]认为木郁土壅、肝郁胃热是主要的发病机制,而乳头凹陷、肝络失于通畅是发病的基本条件。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治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治江苏省中医院宋波洋、叶蓓指导:卞卫和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本病是一种以乳晕处集合管明显扩张,管周纤维化和多量炎性细胞、特别是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乳腺疾病。
以非周期性乳痛、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及乳头部瘘管为主要临床特征。
临床中常见因治疗不当,导致病情迁延、多发窦道、局部复发等,治疗颇为棘手。
卞卫和主任中医师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卞师言传身教,受益匪浅。
现将卞老师论治浆细胞乳腺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明病因,辨阴阳中医学古代文献对本病没有明确记载,近代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不乳儿乳痈”。
究其病因,顾伯华教授认为:素有乳头凹陷畸形,加之肝郁气滞,营血不从,气血瘀滞,结聚成块;郁久化热,蒸酿肉腐而成脓肿,溃后成瘘。
亦有因气郁化火,迫血妄行,而现乳衄。
卞老师根据本病特点、病情进展过程,分析本病是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外感邪实所致。
乳头凹陷或畸形多为先天所致,均可导致乳络不畅,气血瘀滞,结聚成块;女子以肝为先天,七情内伤,肝郁气滞,肝失疏泄,乳络失疏,或肝郁脾虚,湿浊内蕴,阻于乳络,久结成块,或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迫血妄行,乳头溢血,或肝郁伤脾,脾不统血;多次妊娠,乳汁分泌障碍或哺乳不良,肾精耗伤,冲任失调,乳络失和,湿浊内阻,日久成块;外感、外伤及乳晕区手术等累及乳管,气滞血瘀,乳络不通,久则成块,外感邪实,湿热相蒸,热腐成脓,溃后成瘘。
在本病的辨证中,卞师强调阴阳辨证。
《疡医大全》说:“凡诊视痈疽,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
阴阳无谬,治焉有善。
医道虽繁,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浆细胞性乳腺炎在溢乳期、肿块期皮肤不红不热,有时也不痛,虽溃破前可见皮肤潮红、灼热、肿胀疼痛的症状,但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红肿热痛有明显的区别,且局部肿块难消、难溃、难敛。
因此,浆细胞性乳腺炎虽属乳痈范畴。
但老师根据阴阳辨证要点,认为本病当属阴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
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
经过数多年探索,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
本文以近年发表的文献资料为依托,从内治、外治、内外合治三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状况进行了综述。
标签: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疗法;综述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学称为粉刺性乳痈。
临床特点是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等。
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
经过数多年探索,中医药内外合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
现将近年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 内治方秀兰[1]认为木郁土壅,肝郁胃热是该病证发病的主要病机,而乳头凹陷,肝络失于通畅是其发病的基本条件,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应泄肝清胃。
用此法治疗35例患者,6周内治愈29例,好转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1%。
楼丽华[2]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中青年妇女,肿块大多皮色不变、漫肿、疼痛,故认为是寒痰凝结之证,应采用温阳散结的方法。
她在1982~1995年间对5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运用温阳散结法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2%。
卞卫和等[3]认为本病属阴证,病位在乳腺,与肝胃有关。
主张以温阳化痰、活血消肿为治。
伴有热毒征象者,可适当加入清热解毒之品。
方以阳和汤加减,疗效满意。
方秀兰[4]认为木郁土壅、肝郁胃热是主要的发病机制,而乳头凹陷、肝络失于通畅是发病的基本条件。
故用泄肝清胃通络散结法。
药用柴胡、牡丹皮、桃仁、穿山甲、王不留行、橘络、黄连等。
红肿热痛甚者加野菊花、白花蛇舌草;乳头溢血去桃仁、王不留行,加黄芩炭、生地榆;乳头溢乳如水样加薏苡仁、茯苓;后期肿块不消者去黄连,加莪术、夏枯草、生牡蛎,脓肿破溃不愈或有瘘管者,去路路通、桃仁、王不留行,加黄芪、当归。
陈英[5]治用阳和汤加减,药用炙麻黄、王不留行、鹿角片、熟地黄、白芥子、炮姜炭、路路通、当归、赤芍。
局部皮肤潮红者加半枝莲、蒲公英;肿块较硬者加昆布、煅瓦楞子、炙穿山甲、皂角刺。
陆炯[6]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病机多为肝气郁结,痰瘀交阻,结聚成块,郁久化热,蒸酿肉腐而成局部红肿,破溃流脓,乳管及创口可排出豆渣样物,辨证当属痰,故在治疗上应以清热活血为主,辅以化痰。
16例患者口服清热活血剂,脓成未熟加生黄芪、炮穿山甲、皂角刺;溃疡日久,肉芽苍白加党参、炙黄芪。
结果治愈12例(75.0%),好转3例(18.8%),未愈1例(6.2%)。
2 外治虞武斌等[7]对27例患者全部行肿块切除加扩张导管区段切除或肿块象限切除、单纯乳房切除手术治疗。
结果26例治愈,1例主动转院治疗。
随访1年者24例,1例术后半年在怀孕3个月时复发,23例无复发。
陈小燕[8]对4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
手术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完整切除病灶,特别是必须清除乳晕下大乳管内病灶,否则极易复发。
术中尽可能使用可吸收线缝合乳腺组织,使术区不留残腔且减少异物反应。
结果Ⅰ期愈合40例(95.24%),2例(4.76%)切口感染,经换药、局部微波治疗3周后切口Ⅱ期愈合;其中1例复发(2.38%);6个月随访,最长随访期限3年。
巩艺等[9]治疗的43例患者中,13例经局部理疗、乳管冲洗、抗感染等治疗而痊愈;3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行病变乳腺小叶切除术20例,病灶局部楔形切除术4例,脓肿切开引流术3例,乳房单纯切除术2例,慢性窦道及瘘管切除术1例。
景艺[10]对5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的28例有明显红、肿、痛者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脓肿形成者先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待红肿痛基本消失,肿块缩小后行病灶部位的区段或象限切除术,24例慢性瘘管形成无急性炎症病例直接行病灶部位的区段或象限切除术。
结果3例切口感染,1例形成瘘管再次手术愈合,其余Ⅰ期愈合。
苏莉等[11]全部病例采用局部封闭方法治疗,药物由2%利多卡因2 ml,阿米卡星0.2 g,曲安奈德40 mg配成混合液5~10 ml。
选取肿块周围约1 cm正常皮肤及肿块内注射,经4次治疗后22例(占73.33%)治愈,6例(占20%)有效,2例(占6.67%)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3.33%。
唐汉钧等[12]采用切开、拖线、祛腐、生肌等法,内外合治浆细胞性乳腺炎148例,其中外治采用切开法148例,拖线法58例,垫棉绑缚法98例,挂线法16例,乳头楔形切开法107例,祛腐生肌法148例。
结果治愈140例,好转8例,随访6~12个月,复发12例,经再次治疗而愈,平均疗程48 d。
祝东升等[13]对8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伴窦道、漏管或脓肿者进行分析总结。
认为目前手术为根治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最终手段,乳头下输乳管的切除是关键;对于复杂迁延难愈的窦道、瘘管或慢性脓肿,通过术前处理,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小损伤。
结果80例术后I期愈合(占93.0%),6例切口延迟愈合(占7.0%);其中1例复发(占1.2%)。
程亦勤等[14]运用切开加拖线和垫棉法相结合治疗粉刺性乳痈30例,其中30例均采用切开扩创加拖线术。
16例仅采用垫棉法,14例采用垫棉加绑敷法,有15例患者在拖线剪除后采用了冲洗、灌注疗法,清洁腔道时用呋喃西林溶液或甲硝唑,促进创腔生长愈合时选用清凉油和复黄生肌愈创油,最后痊愈出院28例,好转2例。
仇光平等[15]取当地野生活蟾蜍取皮,将蟾皮表面贴敷在经常规消毒的瘘管皮肤上,外盖紫草油纱条,覆以无菌纱布固定,2~3 d换药1次,直至瘘管愈合,肿块消散,疼痛消失。
本疗法治愈率高、复发率少、瘢痕小,能保持乳房外形,且就地取材,使用方便。
3 内外合治郦红英[16]采用辨证分期、内外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
初期治以疏肝理气,调摄冲任;急性期治以清热解毒,祛瘀消肿;亚急性期、急性期缓解治以清热消肿,活血祛瘀;慢性期、亚急性期过后,选用切开法或挂线法。
经治的50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
李永刚[17]对54例本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内外综合治疗,急性期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非急性期以阳和汤为主温阳活血、散寒消结等方法施治。
肿块局部用自制的青敷膏外敷,有溃疡创面者进行换药,肿块缩小但无法消退者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
结果治愈率达75.93%,有效率为92.59%,复发率为1.85%。
吴雪卿等[18]对55例患者采用自拟的浆乳方(柴胡12 g,虎杖12 g,栀子9 g,黄芩12 g,白花蛇舌草15 g,莪术15 g,赤芍15 g,山楂30 g,乌梅9 g等)每日1剂,常规煎煮口服。
并结合局部的不同表现,配以金黄散、青黛散箍围消肿,扩创术,红油膏等祛腐生肌药换药,腺体移位术做Ⅱ期缝合的方法。
经过28 d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其中痊愈38例(69.09%),显效16例(29.09%),有效1例(1.82%)。
马淑娟等[19]对56例急性发作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均采用中药内服结合蒙药外敷治疗。
中药内服自拟验方清热消肿汤(金银花30 g,连翘15 g,石上柏15 g,石见穿15 g,公英30 g,牛蒡子10 g,生牡蛎30 g,路路通20 g,炮山甲10 g,夏枯草30 g,玄参15 g)。
每日1剂,连服10 d为一个疗程。
同时蒙药哈布德尔-9(又名力毕巴勒珠尔)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1~2次,连敷10 d为一个疗程。
结果治愈40例(占71%),好转12例(占21%),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张丹丹[20]对3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给予内服中药阳和汤加减,并配以外治法(箍围、引流、手术、乳头矫形术)进行治疗。
结果治愈29例(占96.67%),复发1例(占3.33%)。
王俊兰[21]对46例患者采用中医内、外合治,效果满意。
其中急性期肿块31例经内服中药及外敷加味金芙膏,微波局部照射,25例痊愈,6例转为慢性形成窦道。
乳晕周围窦道21例,利用“挂线疗法”,挂线4次,窦道全部切割开12例,挂线6次全部切割开9例。
随访2年,21例无一例复发。
孙建飞等[22]对4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溢液期和肿块期以内治为主,中药外敷为辅;脓肿期和瘘管期则以手术、外治为主,中医药内治为辅。
有溢乳者先予以回乳。
肿块初起用金黄膏外敷;脓成切开引流,术后用药线蘸八二丹引流;已成瘘管者或伴有多发性脓肿者用切开法、乳头矫形法、垫棉绑缚法、祛腐生肌法等治疗。
经治36例愈合,5例好转,治愈率为88%。
秦淼等[23]采用内服自拟消痈汤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柴胡10 g,陈皮10 g,银花30 g,蒲公英30 g,瓜蒌5 g,白花蛇舌草30 g,生山楂10 g,虎杖30 g,丹参15 g)。
配合局部外治法(炎症型,局部外敷金黄膏,每日换药1次。
对脓肿期和瘘管期患者可在局麻下行切开引流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28例。
结果总有效率达89.3%。
朱华宇等[24]采用火针洞式烙口术、提脓药捻引流术、搔刮、捻腐、拖线、垫棉绷缚、中药敷贴等多种中医外治法为主,并根据患者祛腐引流期、收口期的病机不同,辅以“托毒消痈、益气和营”、“健脾益气和营”中药内服,治疗复杂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46例。
结果临床治愈45,好转1例,治愈率达98%,复发率仅为7%。
刘文峰等[25]对7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采用平消胶囊为主的药物治疗,在切开引流的同时,给予平消胶囊6~8粒/次,3次/d,2~3个月为一个疗程。
结果总有效率为89.8%。
赵莉萍等[26]在肿块红肿未溃时外敷万应膏;肿块已溃或成瘘管时则充分切开、扩创直至正常组织,药用黄连纱条、拔毒生肌散、生肌玉红膏纱条;对伴有乳头凹陷的瘘管,以探针自瘘管处向乳头方向探入,沿探针切开皮肤及乳头,切除导管管壁及瘘管,提起乳头,松解及切断引起凹陷的肌纤维,逐层缝合乳头,使乳头突出,开放创面换药。
内服中药拟疏肝清热、活血消肿、温阳散结之法,药用当归、桃仁、夏枯草、柴胡、郁金、王不留行、路路通、熟地黄、鹿角霜、穿山甲、皂角刺、赤芍、丹参、白花蛇舌草、生山楂、蒲公英。
参考文献[1]方秀兰.泄肝清胃法为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35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12):35-37.[2]楼丽华.温阳散结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0(5):24.[3]卞卫和,任晓梅.浆细胞性乳腺炎病机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4):212.[4]方秀兰.泄肝清胃法为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35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12):35.[5]陈英.阳和汤加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23例.浙江中医杂志,2002,18(10):526.[6]陆炯.清热活血法为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16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3):188.[7]虞武斌,赵伏义,康青松,等.浆细胞性乳腺炎27例诊治分析.浙江实用医学,2010,15(3):198-222.[8]陈小燕.浆细胞性乳腺炎42例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4):3063.[9]巩艺,姚明,李震寰,等.浆细胞性乳腺炎43例临床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0,39(2):202-204.[10]景艺.浆细胞性乳腺炎50例诊治分析.临床医学,2008,28(11):69-70.[11]苏莉,余建军,刘长虎.对肿块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病人30例.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3):356-358.[12]唐汉钧,阙华发.切开拖线祛腐生肌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148例.中医杂志,2000,41(2):199-200.[13]祝东升,赵立娜,王志坚,等.浆细胞性乳腺炎伴窦道、漏管或脓肿的外科治疗.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24):2124-2145.[14]程亦勤,唐汉钧.切开加拖线和垫棉法相结合治疗30例粉刺性乳痈的临床分析.中医外治杂志,2005,14(1):16-17.[15]仇光平,黄霞.蟾蜍皮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32例.中医外治杂志,2003,12(2):53.[16]郦红英.辨证分期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0例.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2):152-153.[17]李永刚.辨证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4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473-474.[18]吴雪卿,万华,何佩佩,等.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5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2010,51(8):704-706.[19]马淑娟,张彩云,锡林托娅.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6例.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4(4):27.[20]张丹丹.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30例.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194-195.[21]王俊兰.中医内、外合治浆细胞性乳腺炎46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154-155.[22]孙建飞,陈志国,雷霆,等.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41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1):1254-1255.[23]秦淼,刘新军,王春霞.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28例.四川中医,2008,26(5):72-73.[24]朱华宇,司徒红林,林毅,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复杂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46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3980-3981.[25]刘文峰,闫小刚.平消胶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79例临床观察.现代肿瘤医学,2003,11(2):152-153.[26]赵莉萍,王久明,吴厚琴.内外合治浆细胞性乳腺炎25例临床报道.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