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裴晓华教授内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举隅

裴晓华教授内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举隅

裴晓华教授内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举隅
李最;裴晓华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24(40)1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乳腺外科常见疾病,好发于20~50岁女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

西医多以手术、药物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但疗效欠佳,复发率高,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独特优势。

裴晓华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善以内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独特的临证辨证思路与用药特色,其重视顾护脾胃,以调和脏腑、纠正气血阴阳失衡为治疗根本,治内而安外,从而达到消除炎症、治愈疮疡肿物等外证的目的。

该文总结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病机,整理裴晓华教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证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87-89)
【作者】李最;裴晓华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常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2
【相关文献】
1.张晓琳教授手法排乳治疗急性乳腺炎经验举隅
2.何晓晖教授"衡"法辨治贲门失弛缓症验案举隅
3.裴晓华教授治疗乳痈临证经验述要
4.裴晓华教授治疗三阴乳腺癌经验举隅
5.裴晓华教授运用“以通为补”理论治疗产后缺乳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胡曼青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

胡曼青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

胡曼青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作者:刘红梅胡曼青侯茜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第06期*基金项目: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人教函〔2022〕76号);2018年南京市卫生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YKK18266)第一作者简介:刘红梅(1981-),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其病灶难消难溃难敛,病程长。

胡曼青主任认为浆细胞乳腺炎病机以阳虚为本,局部热毒为标,治疗上应寒温并施,温阳以顾其阳虚痰凝之本,清热以祛局部瘀毒,通过辨其疾病寒热轻重以权衡制方,灵活配合温阳散结及清热化痰药,疗效显著。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寒热并施;胡曼青;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4)06-0007-04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是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基础的慢性化脓性乳腺炎症[1-3]。

浆细胞性乳腺炎虽属于乳腺良性疾病,但由于其病情复杂,脓腔和窦道涉及范围较大,故多数病人不能单纯依靠手术完全切除病灶。

且该病病程普遍较长,给患者身体及心理上带来极大的伤害。

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趋向年轻化[4]。

胡曼青主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多年来从事乳腺疾病,月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乳腺各种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浆细胞乳腺炎的诊治,采用内服中药结合外治法,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胡曼青主任认为浆细胞乳腺炎患者往往以阳虚为本,局部郁热为标,故治疗上应寒温同施,温阳为治疗本病的根本大法,贯穿整个病程,并根据具体症状配合使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药。

笔者有幸跟胡曼青主任学习,现将胡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传统中医学中未见关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明确记载,一般认为该病属于“乳发”、“乳痈”的范畴。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和 瘘管 期 。 1 导 管 扩张期 开始 是 乳头 和 乳晕后 方 ()
现代医学对本病 的病 因认识 尚不明确 。可能 与 以下因素有关¨:1 乳头发育不 良、 () 先天畸形 、
凹陷等 引起乳 孑 闭塞 。2 炎 症 : L () 既往 乳腺 炎症使 该 区域乳 管 因炎性 增 生致 管 腔狭 窄 闭塞 。3 乳 腺 退 () 行 性 变 : 次 妊 娠致 乳 腺 退 行性 变 、 多 中老年 妇 女 因
维组织增生加重 , 导管破坏 ; 进而导管 内积聚物穿 通导管进入到管周和乳腺间质 , 发生强烈 的炎症反
应并 形 成 肉芽 肿 , 变 累 及 周 围乳 腺 组 织 , 成 圆 病 形 形或 不规 则 的肿 块 。3 脓 肿期 导管 扩 张期 或炎 块 () 期 病 变 呈 急 性 炎 症反 应 或 继 发 细 菌感 染 形 成 脓 肿 称 为脓 肿 期 。4 瘘 管期 常作 为非 哺乳 期 乳腺 脓肿 ()
切开引流的并发症 出现 , aaai H nvd等 进行了 3 例 5 乳腺瘘道手术 , 发现 6 %由导管周 围乳腺炎或导管 3 扩张症引起 , 术后复发率为 2 .% ( / )其中术 2 9 83 , 5
后 感染 复 发率 高达 4 %, 2 因此认 为术 后 感染 为瘘 复
201 郫 0
[ 收稿 日 2o — 2 3 ;[ 期] o9 1 — 0 修回 1 ]0 0 0 — 6 3 2 1— 3 2 期 [ 作者简介] 张云( 94 ) 女 , 1 8一 , 在读硕士 , 籍贯河北定州, 主要从事乳
腺疾病临床研究 。
[ 讯 作 者 ] 红 , , 主任 医 师 , 主任 。 通 徐 女 副 科
本 病 病理 表 现为 乳晕 区输乳 管 上皮 细胞 萎缩 , 分 泌 功 能丧 失 的 一 种退 行 性 变 化 。病变 早 期 病 理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方案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方案
四、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2.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及疗程。
3.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治疗期间,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
5.停经、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慎用。
五、总结
本方案针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结合中医理论,采用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方法,旨在达到缓解症状、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中医治疗服务。
2.整体调理:注重调整患者全身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
3.内外兼治:结合内服药物与外治法,以增强疗效。
三、治疗方案
1.辨证分型治疗
(1)肝郁痰凝型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加减。
(2)热毒蕴结型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3)冲任失调型
-治法:调补冲任,理气活血。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版)中乳痈的诊断标准。
2.治疗原则
(1)疏肝解郁,调和气血。
(2)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3)补益肝肾,调养冲任。
3.治疗方法
(1)内治法
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证型,选用以下方剂进行治疗。
a.疏肝解郁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b.清热解毒方:五味消毒饮加减。
-拔罐疗法:在乳房周围及背部相应穴位拔罐,每周两次,以行气活血。
-中药外敷: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的中药敷贴患处,每日一次。
4.饮食调养
-嘱患者进食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6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治疗心得

6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治疗心得

浅谈6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治疗心得【摘要】目的总结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 6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内服中药,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结果 68 例患者位于乳晕区者46例,位于周围乳腺组织者22例;其中乳房肿块49例,肿块伴乳头溢液11例,伴脓肿形成8例;其中单纯乳头溢液者6例,瘘管形成2例。

伴乳头凹陷者32例,1例术后存在切口红肿。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愈率较高,病程短,并发症少。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s,pcm)是疾病发展的某一阶段镜下可见扩张导管周围大量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乳腺良性疾病,多见于经产妇女,主要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和乳房肿块,另外可有乳房疼痛,乳头内陷和局部皮肤粘连甚至橘皮样改变。

国内外已有研究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与自身免疫性有关[1],治疗上至今仍没有统一认识。

此病在文献中有多个名称,如乳腺导管扩张症、粉刺性乳腺炎、导管周围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

从病理发展过程看,这些命名只是反映了该病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经中西医治疗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8例,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38岁(25岁~51岁),左侧36例,右侧30例,双侧2例。

病程1个月至2年。

肿块直径1.5~9 cm,抗炎治疗缩小者63例,肿块伴乳头溢液11例,伴脓肿形成8例, 1例术后存在切口红肿,1例乳头渗液,1例切口愈合不佳经保守治疗而愈,仅2例伴局部红肿热痛、有小脓栓溢出、窦道形成。

1.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和乳房肿块,另外可有乳房疼痛、乳头内陷和局部皮肤粘连甚至橘皮样改变。

根据临床过程分为三期:急性期表现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但常无发热和血象增高,一般抗感染治疗常难奏效,诊断较为容易;亚急性期表现为乳腺炎性肿块;慢性期表现为肿块或乳管瘘,前者容易与乳腺癌想混淆。

中医药对乳腺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乳腺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乳腺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乳腺疾病是指发生在女性乳房组织中的各种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以及乳腺癌等。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医药在乳腺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对乳腺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乳腺增生的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乳房胀痛以及乳房肿块等症状。

传统中医药认为,乳腺增生与体内湿热郁滞、气血不畅有关。

因此,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主要方法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可以有效改善乳腺增生的症状。

例如,黄连、黄芩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减轻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另外,桃仁、红花等中药能够活血化瘀,帮助消除乳腺增生引起的肿块。

这些中药的应用为乳腺增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二、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组织炎症,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乳房疼痛以及乳房发热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乳腺炎的方法包括清热解毒、温经散寒以及活血化瘀。

中医药中有许多具有抗菌、抗炎作用的药物,如连翘、薄荷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缓解乳腺炎的症状。

此外,桂枝、川芎等药物可以温经散寒,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乳腺炎的康复。

中医药治疗乳腺炎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乳腺纤维腺瘤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胀痛以及乳房不适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方法是调养气血、活血化瘀。

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纤维腺瘤的症状。

例如,当归、川芎等中药可以调节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减少乳腺肿块的形成。

另外,桃仁、红花等中药可以活血化瘀,帮助缩小乳腺纤维腺瘤。

中医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疗效受到了广泛关注。

四、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是乳腺组织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以及调养气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6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68例

[ ] 刘保延。 2 火针. 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9 : 1 45 9 3
( 收稿 :0 0— 3—0 ) 21 0 5
以上 ; 或红肿完全消退 , 但创面未愈合。未 愈 : 局部症状 未改
善或进一步加重。
中国中医药科技 2 1 0 1年 1 月第 l 8卷第 l Jn 2 1 o 1 o 1 期 a. 0 1 V 1 8 N . . 3 2 治 疗结 果 本组 6 . 8例 中痊 愈无 复 发 6 3例 , 愈 率 治 9.% ; 2 6 好转 4例 , 5 9 ; 占 . % 总有 效率 9 . %。1例患者 因 85 多发性 、 复杂性瘘管形成经 多次 扩创手术未愈转上级 医院治 疗 。本组平均治疗 时间为 2 . (4~ 3 天。门诊随访 8个 96 1 7 ) 月至 7年 , 随访率 10 0 %。分 别于 9个月 、5个 月后 复发 l 1
痛 需要 继续 火 针 浅 刺 , 至 疼 痛 消 失 。 真 3 治 疗 效 果
11 一般 资料 2 0 . 02一O — 0 8—1 共 收治浆 细胞性乳腺 1 20 2
炎病人 6 8例 , 为非 哺乳 期或 妊娠期 女性 。年龄 2 均 3—6 1 岁, 中位年龄 4 2岁 ; 单侧发病 6 6例 , 其中左侧 3 6例 , 右侧 3 O 例, 双侧乳房同时发病 2例 ; 病程 3天 一1 9月。病 理报告显 示, 以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炎性病变者 3 1例 , 浆细胞浸润伴 肉 芽肿性炎症 反应 者 1 1例 , 肉芽 肿 性炎 症反 应 为主 者 l 以 O 例, 炎症细胞浸 润为主者 1 , 6例 病理支持率 6 .% 。 18 12 临床表现 . 主要表 现为乳房 肿块 和乳 头溢液 , 所有病 例均无发热 和白细胞升 高。其 中乳房肿 块 5 9例 , 肿块直径 15~1c 位于乳晕区及附近者 4 . O m; 6例 , 于周 围乳腺组织 位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丁志明;王军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
【年(卷),期】2014(31)10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是以输乳管窦或乳腺导管扩张为基础,导管周围浆细胞浸润为前提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好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1],临床多表现为乳头凹陷、乳头溢液或溢血、乳晕下或乳晕旁脓肿、局部瘘管形成、乳房非周期性疼痛,因其化脓破溃后脓中常常夹杂着粉渣样物质,故中医学称其为"粉刺样乳痈"。

阮华等[2]报道,本病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病变的1.41%-5.36%。

但由于本病发病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
【总页数】3页(P638-640)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粉刺样乳痈;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丁志明;王军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8
【相关文献】
1.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J], 任凡录;蔡相军
2.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J], 赵洋洋;耿中利
3.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J], 吴高春;徐帅;张瑞峰
4.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观察 [J], 胡子干
5.中西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吴丽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为 主要 临床 表现的慢 性非 细菌性 感染 的乳腺 化脓 性疾 病 ,约 占乳腺疾病 的 I . 4 % 一5 . 4 % … 。因化脓 溃破后 脓液 中夹有粉刺样 物质 ,故 中医将其 命名 为粉刺 性乳 痛。临床 表现多有乳 头 凹陷 ,可伴有 乳头 溢液 ,发作 时 出现乳 晕部 肿块并逐渐 增大 ,后期 肿块 软化 形成脓 肿 ,溃破 后 流出 的
脓液常夹杂 粉刺样 物或 油脂 样物 ,最后 形成 瘘管 ,不 易愈 合或反 复溃破 。西医对 于本病 一般采 用手 术切 除病 变导管 或单纯乳房 切除的方 法 ,原则 是必须完整 充分地切 除病灶 , 否则极 易复 发 J 。这对 乳房 的外 形破坏 较大 ,对患者 的生 理 、心理均 造成一 定 的伤害 。另 外 ,口服 三苯 氧胺 、急 性期服用地塞米 松及 甲硝唑 治 疗者亦 有文 献报 道。 中医
1 内 治 法 I . 1 疏肝清 热法 为 主 陆炯 认 为此 病 病机 多 为肝 气郁
结 ,痰瘀交 阻 ,结 聚成 块 ,郁久 化热 ,蒸酿 肉腐 而成 局部 红肿 ,破溃流脓 。故治 疗予 以 口服清热 活血 剂 ,用药 :金 银花 、蒲公英 、半枝莲 、白花蛇舌草 、黄芩 、虎杖 、当归 、 赤芍 、丹参 、柴胡 、路路 通 、甘 草 。治疗 组总 有效 率 明显 优于抗生素对照组 。程亦 勤等 在手术前局部 红肿期 阶段 ,
2 外 治 法
在治疗该病 方 面发挥其 优势 ,辨证论 治 ,内外 合 治 ,破坏 性小 、复发率低 ,在临 床上取 得 了满意 的疗效 。对浆 细胞 性乳腺炎 的治疗 ,大 多数 医家采 用 内外 治相 结合 ,根 据 临 床症状各 有偏 颇 。内治 法依 据 证 型而 治 ,可分 为 清热 法 、 温 阳法 、化痰 法等 ,外 治法 有油 膏外敷 、箍 围法 、导 管切 开 、挂线法 等。现对其 中医内 、外 治法 分别 总结 如下。
的初期 和末 期 ,疾病 刚成 ,肿 块不 大 ,也无 脓肿 形成 ,若 无必须手术 指征 ,可 以中药 内服 调理 ,防止疾病 进展 ,同 时缓 消结 块 ;疾病 末期 ,外科 治疗之 后 ,病 灶祛 除 ,正气 亦 亏 ,可 以中药 内服 扶助 正气 ,帮助 恢复 ,同时 防止疾病 复发 。各期 中医内治均可 以结合外治法 ,以增加疗效 。
白芥子 、炮姜 、肉桂 、鹿角胶 ( 烊化 ) 、甘草 。治疗组 总有 效率 8 8 %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青 霉素 或 环丙 沙星 组 ) 。何 凤 贤 以透脓散结合西药 治疗本病 。具 体用药 :当归 、J I I
芎 、穿 山甲 、黄芩 、地丁 、白芥 子 、生黄 芪 、连 翘 、山慈 菇 、皂针 、云苓 、甘草 。1剂/ d ,早 晚温服 ,月 经期 停服 。 西药 :补充 微量 元 素硒 ,口服硒 维尔 片 ,1 5 0 g / 次 ,2次/ d ,直至检查硒正常 。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有效率达 8 3 %。 综上 内治法 所述 ,浆 细胞乳 腺炎 的中 医病 机争 论 的焦 点 主要在疮 疡 以阴证 为主还是 以 阳证 为 主,我 们认 为 ,从 疾病 的整个病程 来看 ,患 者除 在较短 的急性 炎症发 作期有 明显 的阳性 表现外 ,其余表 现如肿 而不 红不痛 ,分 泌物 色 自如豆腐渣 ,病 程久 ,溃 破或切 口难 以愈合 等特点 均表 明 疾病 以阴证 为 主 ,故 该病 属 阴证 ,以虚寒 为本 ,热 毒痰瘀 为标 。此病治疗上 以 “ 通 ”法” 治其标 ,热毒宜清 ,痰瘀 宜化 ,寒凝宜散 ,使气 机通 达 ,乳 络通 畅 ,以 “ 补 ”法 治 其本 ,正气存 内 ,邪不 可干 。从 临床 实际看 来 ,在 疾病 的 整个过程 中均可 以使 用 中医内治 法治疗 ,根 据疾病 不 同的 阶段 ,治法上 宜有所 变通 ,平 时可 以温 阳散结 ,化 痰消瘀 法 为主 ,急性炎症期 可 以在温 阳散结 法的基 础上辅 以清热 解毒法 ,标本兼 治 。但是 有脓 肿形成 后 ,单用 内治 法力量 不足 ,必须进行 切开 引流 。内治法最佳 的应 用时期 在病程
临 床 研 究
Cl i n i c a l r  ̄ s e a r c h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l a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9 7・
【 关键词 】 中医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 ;综述 【 中图分类号】R 2 5 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0 7 — 0 0 9 7- 0 2
浆细胞性乳腺炎 又名 管周 性乳腺炎 、乳腺 导管扩 张症 , 是一种好发 于非 哺乳期 、非妊娠 期 ,以乳 晕 区肿块 、乳头 溢液 、乳头 凹陷 、乳房 脓肿 、乳 头部 瘘管 、非周 期性 乳房
中医治 疗 浆 细胞 性 乳 腺 炎 研 究 进 展
柴 妤
桂林 5 4 1 0 0 2 广西壮族 自治区桂林 市中医医院,广西
【 摘
要】 分析 中医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各种治疗方法 , 认 为中医药治与治疗
原则 ,有待进一步研究。
消 、难溃 、难敛 ,根 据外科 阴 阳辨 证 ,浆 细胞 乳腺 炎为 阴 证 。肿块期 以阳虚 为本 ,标实 初期为 寒痰 凝结 ,成 脓后寒 邪化热 ,热 盛 肉腐 成脓 。采 用 温 阳托毒 的方 法扶 助 正气 、 透脓托毒 ,以神 功 内托散 或 阳和 汤加 透脓 散 加减 为 主方 。 临床应用该法能够控 制炎症 的蔓 延 ,促 进脓液 吸收或排 出, 最大程度保 留了乳 房外 形。高翔 … 认 为本 病多 肝郁 脾虚 , 肝郁气滞 ,气滞 血瘀 ,寒 痰血 瘀交 阻成块 。治 疗 以阳和 汤 为主方散 阴凝寒 痰 ,使气 血通畅 ,肿块尽 消。药 用 :熟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