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类锂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锂电池检验标准-TKY-QA-SIP-016_A1

电池电量测试
1C充电/0.2C放电3个循环 检查电池电量在95%以上.
√
(电池)重物冲击
电池置于冲击台上,将10kg重锤自1m高度自由落下,冲击已固定在夹具中的电池(电池的面积最大的面应与台垂直),电池允许发生变形,但不应起火,不应爆炸.
√
(电池)高温热冲击(行业内只达到按照130℃±2℃)
电池放置于热箱中,温度以(5℃±2℃)/min的速率升至130℃±2℃,并保温30min,电池不应起火,不应爆炸
7.检验
7.1外表面检验要求按《手机外观面检验标准》执行。
7.2 充放电方法
项目
方法
标准充电
充电电源以0.2C5A电流恒流充电,直至电池电压达到4.20V,然后改为恒压充电式充电直至电流低于0.01C5A终止
快速充电
充电电源以1C5A电流恒流充电,直至电池电压达到4.20V,然后改为恒压充电方式充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5A终止
焊点光亮无毛刺、无多余焊锡丝/珠/渣,焊点牢固可靠
√
输入与输出点
输出或输入点/线/头在正常挤压外壳或插拨线头时松动,开裂,变形等异常
√
电池端子
电池端子氧化、发黑、划伤
√
功能
尺寸
是否符合规格书要求
电池装入配套的手机和充电器,出现过紧和过松
√
内阻
容量大于1000mAh的电芯内阻不大于60毫欧,电池内阻不大于130毫欧,同
时符合供应商规格要求。如需要增加二级保护装置或电芯容量小于1000mAh的按实际情况而定。
√
电压
来料电压是否在此范围内;3.8v≤V≤3.95v
√
充电
电池装入配套的手机和充电器是否能正常充电
√
锂电池检测标准

锂电池检测标准锂电池检测标准锂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之一,广泛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为了确保锂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锂电池检测标准。
1. 外观检测首先,对锂电池的外观进行检测。
主要包括外壳的完整性、无明显变形或损伤、无渗漏等。
外壳的完整性是确保电池内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任何外壳的损坏都可能导致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或其他故障。
2. 容量检测锂电池的容量是指电池能够存储的电荷量,通常以毫安时(mAh)为单位。
容量检测是判断锂电池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充放电测试和恒流放电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得出锂电池的实际容量,并与标称容量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3. 内阻检测内阻是指电池内部对电流流动的阻力,也是判断锂电池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内阻检测可以通过交流阻抗法进行,通过测量锂电池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值,计算出其内阻大小。
内阻越小,说明锂电池的性能越好。
4. 充放电性能检测充放电性能是指锂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充电速度、放电时间、循环寿命等。
充放电性能检测可以通过充放电测试仪进行,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评估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5. 安全性能检测锂电池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热失控、短路、过充、过放等危险情况。
安全性能检测主要包括过充、过放、短路、温度升高等测试,以确保锂电池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6. 环境适应性检测锂电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可能会有所变化,因此需要进行环境适应性检测。
主要包括高温、低温、湿度等环境条件下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评估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以上就是锂电池检测的一些基本标准和方法。
通过对锂电池进行全面的检测,可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为相关行业提供可靠的动力源。
同时,锂电池检测也为生产厂家提供了一个评估产品质量和改进产品性能的重要手段。
锂电池检测报告锂电池检测标准

锂电池检测报告引言:锂电池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池类型,其高能量密度和轻便特性使其成为移动设备和电动车辆等领域的首选电源。
为了确保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标准制定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锂电池检测报告,详细介绍锂电池检测所需遵循的标准和相关内容。
概述:正文:1.锂电池外观检测标准:1.1外壳检测:检查锂电池外壳是否完整,有无变形或损坏。
1.2标志和标签检测:确认锂电池上的标志和标签是否清晰可见,符合规定要求。
1.3尺寸和重量检测:测量锂电池的尺寸和重量,确保符合规定的尺寸和重量范围。
1.4温度和湿度测试: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测试锂电池的性能是否稳定。
1.5防水性能检测:测试锂电池的防水性能,确保在潮湿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2.锂电池电性能检测标准:2.1容量测试:使用标准测试方法测量锂电池的容量,确保符合规定的容量范围。
2.2内阻测量:测量锂电池的内阻,确保内部电阻不过大,影响电池性能。
2.3充放电性能测试:测试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确保在不同充放电条件下的表现。
2.4短路测试:测试锂电池在短路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性能表现。
2.5循环寿命测试:通过反复充放电测试锂电池的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3.锂电池安全性检测标准:3.1过充安全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过充条件下的安全性表现。
3.2过放安全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过放条件下的安全性表现。
3.3温度安全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安全性表现。
3.4短路安全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短路条件下的安全性表现。
3.5振动和冲击测试:测试锂电池在振动和冲击条件下的安全性表现。
4.锂电池环境适应性检测标准:4.1温度适应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是否稳定。
4.2湿度适应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性能是否稳定。
4.3压力适应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性能是否稳定。
4.4海拔适应性测试:测试锂电池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性能是否稳定。
锂电池安全测试标准

锂电池安全测试标准锂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储能系统中。
然而,由于其化学特性和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测试标准,以评估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
首先,锂电池的安全测试标准包括外观检查、充放电性能测试、短路测试、过充测试、过放测试、高温测试、振动测试等多个方面。
外观检查主要是检查锂电池外壳是否有破损、变形等情况,以确保外壳的完整性。
充放电性能测试则是评估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性能表现,包括容量、循环寿命、内阻等指标。
短路测试是为了模拟锂电池在受到外部短路时的安全性能,以确保锂电池在短路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或火灾。
过充测试和过放测试则是评估锂电池在过充和过放条件下的安全性能,以确保锂电池在异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高温测试和振动测试则是评估锂电池在高温和振动条件下的安全性能,以确保锂电池在极端环境下依然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除了以上测试外,锂电池的安全测试标准还包括了热失控测试、穿刺测试、冲击测试等更加严苛的测试项目。
热失控测试是为了评估锂电池在受到外部热源刺激时的安全性能,以确保锂电池不会因外部热源而发生热失控。
穿刺测试和冲击测试则是为了评估锂电池在受到外部物理损伤时的安全性能,以确保锂电池在受到损伤时不会发生爆炸或火灾。
总的来说,锂电池的安全测试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评估锂电池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安全性能。
通过严格的安全测试,可以确保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锂电池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测试标准,确保锂电池的安全可靠性能。
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

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
锂离子电池是当前电子产品中最常见的电池类型之一,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
循环寿命和轻量化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
然而,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特殊性质,其测试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标准需要包括安全性能的测试。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充
放电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过热、短路、过充或过放等安全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短路、过充、过放、高温、冲击等多方面的安全测试,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其次,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测试也是测试标准中的重要部分。
包括但不限于容量
测试、循环寿命测试、内阻测试、自放电测试等。
这些测试项目可以全面评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表现,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另外,环境适应性测试也是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锂离子
电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因此需要进行低温、高温、湿热等环境适应性测试,以评估电池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此外,对于特定用途的锂离子电池,还需要进行特殊的测试。
比如用于电动汽
车的动力电池需要进行快充性能测试,用于储能系统的电池需要进行长周期循环寿命测试等。
总的来说,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需要全面、系统地评估其安全性能、性能表现
和环境适应性,以确保其在各种应用场景下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因此,制定和遵守严格的测试标准对于保障锂离子电池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锂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

锂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锂电池作为现代电子产品中常见的电池类型,其可靠性测试标准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锂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首先,锂电池的可靠性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测试,锂电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是其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温度测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温度测试中,需要对锂电池在高温、低温和常温下的性能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可靠性。
2. 循环寿命测试,循环寿命是评价锂电池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循环寿命测试需要对锂电池进行多次充放电循环,以评估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寿命表现。
通过循环寿命测试,可以了解锂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表现。
3. 安全性能测试,锂电池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
因此,安全性能测试是锂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安全性能测试主要包括过充、过放、短路等异常情况下的安全性能测试,以评估锂电池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性能表现。
4. 容量保持率测试,容量保持率是评价锂电池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容量保持率测试需要对锂电池进行多次充放电循环后,测试其容量的变化情况,以评估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容量保持率表现。
综上所述,锂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涵盖了温度测试、循环寿命测试、安全性能测试和容量保持率测试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锂电池的可靠性表现,为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和标准,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可靠性测试。
同时,还需要根据测试结果对产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锂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锂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为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锂电池测试标准

锂电池测试标准
锂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储能
系统等领域。
为了确保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测试。
本文将介绍锂电池测试的相关标准,以便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首先,锂电池的测试标准主要包括安全性能测试、电性能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
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充、过放、短路、振动、冲击等测试,以验证锂电池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电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容量、循环寿命、内阻、自放电率等测试,以评估锂电池的电性能指标。
环境适应性测试则包括高温、低温、高湿度、低压等测试,以验证锂电池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能。
其次,锂电池测试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际标准如IEC 62133、UN 38.3等,是全球范围内通用的锂电池测试标准,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
行业标准则是针对特定行业领域的锂电池测试标准,如电动汽车行业的GB/T 31485、储能系统行业的GB/T 31467等,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最后,锂电池测试标准的执行需要符合相关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测试设备
包括充放电测试系统、内阻测试仪、环境试验箱等,用于对锂电池进行各项测试。
测试方法则是根据标准规定的测试流程和要求,进行测试操作和数据采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总之,锂电池测试标准是保障锂电池安全性能和电性能的重要手段,其制定和
执行对于推动锂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促进锂电池测试标准的规范化和统一化,推动锂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锂离子电池的信赖性测试标准

组号 1
测试项目 外观
测试方法
判断标准
用目测法检查被测电池的外观,并检查电池与所装配的设 备配合情况。
1.电池外表面应清洁,无机械损伤, 触点无锈腐蚀; 2.电池表面应有必须的产品标示;见 备注第6)点; 3.电池与设备配合良好,开机应该工 作正常,锁扣可靠。
0.2C放电性能
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以0.2C充电,当电池端的
数量 执行标准 所需要的设备
3
GB/T
锂离子电池组
18287-2000 充放电测试机
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以0.2C充电,当电池端的
电压达到充电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 恒定湿热 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8h,停止充
性能 电;将电池放入4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恒温恒 湿箱中搁置48h,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
1.电池外观应无明显变形、锈蚀、冒 烟或爆炸; 2.放电时间应不低于36min;
下搁置2h,目测电池外观,再以1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
1.恒温恒湿箱 2.锂离子电池 组充放电测试
机
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以0.2C充电,当电池端的
电压达到充电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
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8h,停止充
7
循环寿命
流小于或等于20mA,停止充电,搁置0.5h~1h,然后以1C电流 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结束后,搁置0.5h~1h,再进行下一
循环寿命应不低于300次.
个循环,直至连续2次放电时间小于36min,则认为寿命终
止。
数量 3
执行标准 所需要的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电池取出测试电压、内阻、厚度,并记录。然后直接以 0.2C5A 放电至 2.75V,记录电池的放电
容量,时间及放电 3.6V 平台。(高温贮存的电池在常温下搁置 2~4 小时后再测试)。 7.6.2 质量要求:放电时间≥255min,放电容量/初始放电容量≥85%
7.5 低温性能测试 7.5.1 检验步骤及方法: 7.5.1.1 按 4.5 充电制式给电池充电;充满电后测试并记录电池电压、内阻和厚度。 7.5.1.2 将电池放入-20℃±2℃的低温箱中恒温搁置 16~24 h 后; 7.5.1.3 以 0.2C5A 电流放电至 2.75V,结束放电;放电完成后按电池序号记录电池放电容量、时间及放电 3.6V 平台 7.5.1.4 取出电池,在环境温度 20℃±5℃条件下搁置 2 h,测试电池的内阻、厚度,然后目测电池外观 并按电池序号记录其现象。 7.5.2 质量要求:放电时间≥210min;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文件类别
DESAI 新 能 源 有 限 公 司
标准文件 文件名称: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编号 版别 页码
DESAI-648 A/0
4 of 10
7.7.1.8 循环结束后,按电池编号记录电池内阻、电压、厚度并记录循环中电池的最高和最低容量、时间 及放电 3.6V 平台。
7.7.2 质量要求:循环次数≥300 次
7.3 倍率放电性能测试 7.3.1 检验步骤及方法: 7.3.1.1 按 4.5 充电制式给电池充电; 7.3.1.2 搁置 10min~20min; 7.3.1.3 在环境温度 20℃±5℃条件下,分别以 0.2C5A、0.5C5A、1C5A 电流放电至 2.75V,结束放电,记录电 池放电容量、时间及放电 3.6V 平台。 7.3.1.4 补充电:以 1C5A 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 3.95V,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 或等于 0.01C5A。
5 质量评定程序: 5.1 检验分类:本标准规定的检验分为: 5.1.1 电芯可靠性测试计划 5.1.2 成品电池可靠性测试计划; 5.2 常规检验 常规检验是指对车间生产的每批电池以及对每批出货的成品电池进行的抽样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尺寸电压内 阻测试和容量测试,抽样数量见附表 1。 5.3 可靠性检验抽样方案 可靠性检验的样品是使用与正常生产相同的材料设备和工艺并随机抽取的,样品数量及检验项目见表 1 和表 2。 5.4 判定规则 当所有检验项目均满足规定要求时,判为检验合格;如果有任何一项检验项目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应暂停检 验,责成责任单位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找出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后,可继续进行检验; 如重新 检验合格,仍判定检验合格;如重新检验仍有某个项目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则判定检验不合格。
文件类别 标准文件
DESAI 新 能 源 有 限 公 司
文件名称:手机类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编号 版别 页码
DESAI-648 A/0
1 of 10
1 目的: 1.1 检验本公司所生产的提供给客户电池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符合客户要求; 1.2 发现明显的或潜在的品质问题,为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产品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7.6 荷电保持能力测试 7.6.1 检验步骤及方法: 7.6.1.1 按 4.5 充电制式给电池充电;充满电后测试并记录电池电压、内阻和厚度。 7.6.1.2 在环境温度 20℃±5℃条件下开路搁置 28 天(或在环境温度 45℃±5℃的条件下,将电池开路贮
存 7 天;或在环境温度 60℃±2℃的条件下,将电池开路贮存 3 天)。贮存期间,第 1 周每天测试
7.10 自由跌落测试 7.10.1 检验步骤及方法: 7.10.1.1 取碰撞结束后合格的电池, 7.10.1.2 按 4.5 的充电方式对电池充电,充电结束后静置 5~10 分钟,然后以 1C5A 电流恒流放电到终止
电压 2.75V,放电结束后记录每支电池放电容量、时间、放电 3.6V 平台。
7.10.1.3 充饱电:按 4.5 的充电方式对电池充满电,充电结束后取下电池测量并记录每支电池的内阻、
电压。 7.10.1.4 将电池由 1000mm 高度自由跌落到置于水泥地面上的 18~20mm 厚的硬木板上,从 X、Y、Z 正负
方向(六个方向)每个方向自由跌落一次;记录跌落前后电池电压、内阻 7.10.1.5 以 1C5A 电流放电至 2.75V 时终止放电; 7.10.1.6 按 4.5 充电制式给电池充电; 7.10.1.7 搁置 5min ~10 min; 7.10.1.8 在环境温度 20℃±5℃条件下,以 1C5A 电流放电至 2.75V,按以上步骤循环 3 次,结束测试。 7.10.2 质量要求:电池不漏液、不冒烟、不爆炸;放电时间≥51 min。
7 电芯检验项目及对应的检验方法与质量要求(合格判定标准) 7.1 外观尺寸、内阻、电压测试
7.1.1 检验方法: 7.1.1.1 目视外观、用卡尺测量并记录电池尺寸; 7.1.1.2 用万用表测量并记录电池电压 7.1.1.3 打开内阻测试仪电源,设定量程 ;将电池装入内阻测试仪夹具,读取并记录电池内阻
文件类别
DESAI 新 能 源 有 限 公 司
标准文件 文件名称:手机类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编号 版别 页码
DESAI-648 A/0
5 of 10
7.11 过充电测试 7.11.1 检验步骤及方法: 7.11.1.1 将电池按 4.5 的充电方式充满电后,记录电池电压、内阻和厚度,将热电偶用胶布粘贴在电池 的最大面上,使热电偶与电池紧密接触,将电池连同热电偶一起放入安全箱内。 7.11.1.2 将电池正负极连接在恒流恒压源对应的接线柱上;调节恒流恒压源电流为 3C5A,电压为 4.6V; 7.11.1.3 充电过程中,每隔 5min 记录 1 次电池表面温度及电流、电压。 7.11.1.4 以 3C5A 电流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 4.6V 时,充电电流降至接近 0 A 或当温度降至比峰值低 约 10℃时,结束实验。
度; 7.8.1.5 以 1C5A 电流放电至 2.75V,记录电池放电池外观应无明显变形、锈蚀、冒烟或爆裂;放电时间≥36min。
7.9 振动测试 7.9.1 检验步骤及方法: 7.9.1.1 按 4.5 充电制式给电池充电;充满电后测试并记录电池电压、内阻. 7.9.1.2 将电池盖帽向上固定安装在振动台台面上; 7.9.1.3 调节振动频率 50 Hz,位移幅值 0.38mm,从 X、Y、Z 三个方向各振动 30 min; 7.9.1.4 观察电池外观并测量电池电压,记录振动前后电池电压、内阻。 7.9.2 质量要求:外观无明显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电池电压≥3.6V。
7.1.2 质量要求: 7.1.2.1 电池外观表面清洁、无机械损伤、触点无绣蚀,电池尺寸符合对应的工艺技术标准; 7.1.2.2 电池电压、内阻参照对应型号电池的工艺技术标准。
7.2 容量测试 7.2.1 检验步骤及方法: 7.2.1.1 按 4.5 充电制式给电池充电; 7.2.1.2 搁置 5min~10min; 7.2.1.3 在环境温度 20℃±5℃条件下,一般情况以 0.5C5A 电流放电至 2.75V,(具体参照五车间分容工艺或 根据现有设备能力可改用 1C5A 或 0.2C5A 电流进行测试) 7.2.14 结束放电(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要求进行测试)。 7.2.2 质量要求:0.2C 放电时间≥300min;0.5C 放电时间≥108min;1C5A 放电时间≥51 min。
文件类别 标准文件
DESAI 新 能 源 有 限 公 司
文件名称:手机类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编号 版别 页码
DESAI-648 A/0
3 of 10
7.3.2 质量要求:1C5A 放电容量/0.2C5A 放电容量≥85%,0.5C5A 放电容量/0.2C5A 放电容量≥90%。
7.4 高温性能测试 7.4.1 检验步骤及方法: 7.4.1.1 按 4.5 充电制式给电池充电;充满电后测试并记录电池电压、内阻和厚度。 7.4.1.2 将电池放入 55℃±2℃高温箱中;恒温搁置 2h 后,以 1C5A 电流放电至 2.75V; 7.4.1.3 取出电池,在环境温度 20℃±5℃条件下搁置 2h,记录电池电压、内阻和厚度,同时观察电池外 观。 7.4.2 质量要求:放电时间≥51 min;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7.7 循环寿命测试 7.7.1 检验步骤及方法: 7.7.1.1 取抽样的未测试的合格电池,对电池编号,测量并记录每支电池的内阻、厚度及电压。 7.7.1.2 在环境温度 20℃±5℃条件下,以 0.5C5A 电流恒流充电至 4.2V 时转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 0.01C5A,停止充电; 7.7.1.3 搁置 30~60min; 7.7.1.4 以 0.5C5A 电流放电至 2.75V,结束放电; 7.7.1.5 搁置 30~60min; 7.7.1.6 重复上述工步(跳转至第一步自动循环 305 次); 7.7.1.7 当连续三次放电容量<60% 标称容量时,则认为寿命终止。
2 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的定义、要求及测试方法; 2.2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给客户的手机类电池的可靠性测试。
3 职责与权限: 3.1 QE 部:执行测试和测试记录管理,并对测试不良进行分析。 3. 2 研发部:协助对检验测试不良的分析以及对不良的改善。
4 定义 4. 1 充电限制电压:电池由恒流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 4. 2 额定容量:电池在环境温度 20℃±5℃条件下,以 5h 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 C5 表示, 单位是 Ah(安时)或 m Ah(毫安时)。 4. 3 标称电压:用以表示电池电压的近似值 。 4. 4 终止电压:规定放电终止时电池的负载电压,其值为 2. 75V。 4. 5 充电制式:测试电池对应性能前所采用的充电模式。 4. 5.1 在环境温度 20℃±5℃条件下,以 0.2C5A 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 4.2V 时,转为恒 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0.01C5A,充电结束。此充电制式为检验的仲裁充电制式。 4. 5.2 在环境温度 20℃±5℃条件下,以 0.5C5A 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 4.2V 时,转为恒 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0.01C5A,充电结束。 4. 5.3 在环境温度 20℃±5℃条件下,以 1C5A 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 4.2V 时,转为恒压 充电,直到充电电流≤0.01C5A,充电结束。 以上三种充电方式可任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