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美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教案
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教案)人美版(2012)

《有特点的人脸》教学设计课题有特点的人脸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的几种脸形和三庭五眼的规律及人物脸部的特点,用中国画笔法画有特点的人脸。
2、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等工具刻画有特点的人脸。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示范和艺术实践的学习过程,用中国画写意的方式完成一幅有特点的人物肖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并且了解国画是我国国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脸形和三庭五眼的规律,用中国画写意的方式画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难点用浓淡干湿的笔墨表现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准备生宣纸、毛笔、墨、国画颜料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组织教学1、分发教材,宣纸等。
2、学生分组安排座位。
导入新课一、师生问好生: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老师您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咦,还有同学没有进来吗?怎么有个空座呢?咚咚咚,敲门声,同学戴面具进来。
师:你是谁呀,让老师看看,鼻子,眼睛,哦我知道了你们猜猜吧,他是谁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我是根据面具上大大的眼睛,齐头帘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这些特点和某某很像那你摘下面具让我们看看吧,哦,猜的对不对啊?同学和老师都很快猜出来,是我们了解我们同学的脸部的特点。
你回来晚了,得回答老师一个问题再回,提到传统文化,你知道我们中国的四大国粹吗?对中国国画猜猜进来的同学是谁,说说猜的理由。
回答什么是四大国粹,中国京剧,中国医学,师生问好,由面具上人脸的特点。
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是我们的国粹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中国画的方式学习有特点的人脸。
中国国画,中国烹饪。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讲授新课一、认识不同的脸形大家互相看看我们每个人的脸,嗯,看好了,你说说脸上最能引起你注意的是什么?生:五官和脸形,师:大家在互相看一下你旁边的同学的脸形。
谁来说一下,生:某某圆脸,某某方脸,某某瓜子脸......师:老师总结了一下人的脸形出示幻灯1你最喜欢哪种脸形?瓜子脸,圆脸等同学们,课前我偷拍了几名脸形很有特点的同学的照片,大家看看都是谁?出示学生照片,老师做了脸形贴片,我请四名同学给四位大明星对号入座。
2024年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人美版

2024年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
本课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人脸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学习描绘不同特点的人物脸部,了解并实践线条、形状、颜色的运用,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特点的人物脸部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脸的基本结构和特征,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不同特点的人物脸部。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脸基本结构和特征的认识,线条、形状、颜色的运用。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描绘出具有特点的人物脸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材、PPT、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具有特点的人物脸部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作品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介绍人脸的基本结构和特征,讲解线条、形状、颜色的运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a. 学生练习描绘不同特点的人物脸部,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进行创作,教师给予建议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有特点的人脸》2. 内容:a. 人脸基本结构:五官、脸型等。
b. 线条、形状、颜色的运用方法。
c. 创作步骤:起稿、勾勒、上色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绘一个具有特点的人物脸部。
2. 答案要求:准确表现人脸的基本结构和特征,运用线条、形状、颜色进行创作,画面美观、富有个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不同特点的人物脸部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如剪纸、泥塑等,丰富表现形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指导5. 板书设计的信息完整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人脸的基本结构:包括五官的布局、比例和形态,以及不同脸型的特点。
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脸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脸部特点,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人物脸部画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人物脸部特点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二、教学内容1. 人脸的基本结构:介绍人脸的五官、脸型等基本结构。
2. 人脸的特点:讲解不同人物的脸部特点,如年龄、性别、性格等。
3. 人脸的表现方法:学习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脸部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人脸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脸部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人物的脸部特点,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人物脸部画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范画、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彩铅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人物脸部画像,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人脸的基本结构、特点和表现方法。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脸部特点。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人物脸部画像。
六、板书设计1. 人脸的基本结构:五官、脸型等。
2. 人脸的特点:年龄、性别、性格等。
3. 人脸的表现方法:线条、色彩。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人物脸部画像。
2. 家庭作业:观察家人或朋友的脸部特点,用文字描述并尝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人物脸部特点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人物脸部画像。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二、新课内容讲解在新课内容讲解环节,教师应详细介绍人脸的基本结构、特点和表现方法。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教学设计

(1)人脸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人脸结构的认识不足,难以把握人脸的基本特点,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2)绘画技巧的运用:学生对人脸绘画技巧掌握不够,难以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点的作品,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练习。
(3)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缺乏创新思维,难以创作出独特人脸作品,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人脸绘画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人脸绘画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脸谱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人脸绘画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绘画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人脸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点的作品。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脸绘画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审美感知: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特点的人脸,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2. 创意实践: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点的脸谱作品,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人脸绘画,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艺术传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讨论、评价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提高美术素养。
五年级下册美术优质教案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优质教案第16课有特点人脸人美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抓住人脸特点方法,学会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审美素养。
3. 增进学生对人物画兴趣,激发他们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抓住人脸特点,运用线条、色彩进行表现。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画纸、画笔、颜料、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橡皮、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具有特点人脸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人脸特点,激发他们对本课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讲解人脸基本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特点进行描绘。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位同学为例,现场进行人脸绘画示范,讲解线条、色彩表现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现场进行人脸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作品展示给大家,相互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特点人脸》2. 板书内容:人脸基本结构:额头、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脸颊等。
抓住特点:观察人物特征,如脸型、眼睛大小、鼻梁高低等。
表现方法:线条、色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自己熟悉人为对象,创作一幅具有特点人脸画。
2. 答案要点:抓住人物特点,如脸型、五官等。
运用线条、色彩进行表现。
作品具有创意,富有个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观察、多练习,提高自己绘画水平。
可以开展“我身边人脸”主题活动,让学生以身边同学、老师、家人为对象,创作人脸画,提高他们观察力和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理论知识讲解3. 例题讲解与示范4. 学生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与评价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说课稿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说课稿第一篇: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说课稿《有特点的人脸》说课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内容与前面几课的中国画学习内容形成知识体系,教材结构更趋完整与合理,本课综合了中国画学习和人物画学习两方面的知识,因此,可从两条脉络看它在这套教材体系中的位置。
一条脉络是抓住人物肖像的特征,学会科学的观察,表现人物的方法。
本课程延误典型,五官表情三方面来表现人物肖像,利用三庭五眼的传统方法,指导学生准确抓住人物面部特征,这些都为学生学习使用中国画技法,表现人物铺平了道路,第二条脉络是中国画学习,通过《彩墨游戏》《有趣的汉字》《动物的脸》《花鸟画》《山水画》等课的学习,从掌握中国画技法感受笔墨情趣到画出丰富艳丽的动植物,都为中国画人物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和借鉴,二、学生情况学生有一定观察分析能力,能够大体抓住对象特征,但画肖像尤其对五官处理还需正确指导。
有大部分学生在画前不能做到,意在笔先,有一定盲目性。
学生接触过几次中国画教学,对中国画有出钱理解,认识中国画工具,能简单了解掌握工具特性。
多数同学能够做到墨分五色,会使用墨色的干湿变化等。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人物的脸型、五官和表情特点,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画人脸。
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等工具完成突出人物特点的肖像画。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3、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分析人物五官特征,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画人脸。
4、教学难点:用浓淡干湿的笔墨表现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
小学美术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 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2.过程与方法:学习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2学情分析人物画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写意人物肖像画还是第一次接触。
通过以往的教学,学生也已初步掌握了中国画基本的用笔、用墨方法,但由于国画课程的课时有限,加上学生平时又很少练习,因此,在教学之前要让学生多进行笔墨练习,多看有关肖像画的作品,如第九册教材中的《肖像艺术》《画人像》等,以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写意人物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用勾线染色法表现出人物的脸形、五官的形象特征及表情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中的传统及创新。
教学难点:能初步运用勾线染色的方法来表现,体会出墨色的浓淡变化,较准确地表现人脸及五官的比例,描绘出特点鲜明的人脸。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组织教学、凝聚课堂1、指导学生摆放好国画用具,严明纪律。
2、课前试练:练习毛笔蘸水技巧,复习中锋、侧峰运笔。
2【导入】(二)闯关游戏、激趣导入1.线条游戏(1)谈话导入:小小毛笔大魔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当一回挑战人,感受一下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完成一次了不起的写意人物画挑战。
初次练习:现在就让我们挑战第一回合“了不起的线条”。
看老师先来画,请大家举起稍小的毛笔,蘸过清水,在水桶边刮去多余水分。
用它的笔尖蘸墨,在调色盘上调一调,让笔尖充分吸墨。
看!我可以画的快一点,慢一点,重一点,轻一点。
你们看老师虽然只蘸一次墨,却能画出这么长的线条呢,现在就轮到你们了。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
本课详细内容涉及观察人脸的特点,学习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人物脸部的特征。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奇妙的线条和形状”,第三节“人物脸部描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人脸的方法,了解脸部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人物脸部特点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脸五官的描绘和表情的表现。
教学重点:观察人脸的特点,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特点的人脸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人脸的基本结构和五官的位置关系,介绍线条、形状和色彩在描绘人脸时的运用。
3. 实践演示(10分钟):现场演示如何观察人脸特点,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描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同学,尝试描绘人脸。
5.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学生作品,讲解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6. 再次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讲解,修改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特点的人脸》2. 内容:a. 人脸基本结构:五官、脸型b. 线条、形状和色彩运用c. 观察方法:从整体到局部,注意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绘一位你熟悉的人的脸部,表现出其特点。
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形状准确,色彩搭配合理,特点突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观察人脸的方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描绘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观察身边的人,尝试描绘不同年龄、性别和表情的人脸,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2019人美小学美术五下《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word教案
教学目的:
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人脸的基本比例,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隐性内容与目标
⑴、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⑵、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教学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图片展示,学生抢答)
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
请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
嘴巴等。
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教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
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画写意人物。
4、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二、讲授新课
1、以李咏的五官为例,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一般可以分为八种类型:
(1)三角形脸型;(2)卵圆形脸型;(3)圆形脸型;
(4)方形脸型;(5)长圆形脸型;(6)杏仁形脸型;
(7)菱形脸型(8)长方形脸型。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 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
“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线——眉毛——鼻尖——下颚
“五眼”:左外耳孔——左眼角=左眼长=两眼之间的距离=右眼长
=右眼角——右外耳孔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
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
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一)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二)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三)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