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管理培训讲解

合集下载

水质培训计划

水质培训计划

水质培训计划第一节:水质基础知识1.1 水质定义1.2 水质指标1.3 水质分类1.4 水质评价标准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法2.1 常规水质监测方法2.2 先进水质监测技术2.3 水质监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第三节:水质处理技术3.1 自然水体水质处理原理3.2 工程水体水质处理技术3.3 污水处理方法与技术3.4 水质改善技术第四节:水质管理与法规4.1 水质管理的基本原则4.2 水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4.3 水质管理的重要性4.4 水质管理的责任分工第五节:应急水质处理5.1 饮用水源水质应急处理5.2 污水泄漏应急处理5.3 水环境突发事件处理第六节:水质保护与宣传教育6.1 水质保护的重要性6.2 水质保护的方法与措施6.3 水质宣传教育工作6.4 水质保护公众参与结束语:水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水质是每个人的责任,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水质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增强大家对水质管理的认识和能力,为保护我们的水质做出贡献。

水质培训计划时间安排第一天上午:水质基础知识及监测方法培训下午:水质监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第二天上午:水质处理技术下午:水质管理与法规第三天上午:应急水质处理下午:水质保护与宣传教育水质培训计划培训方法1. 课堂授课:由专业讲师解读水质基础知识,监测方法,处理技术及管理法规2. 现场演示:现场演示水质监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水质处理设备的操作方法3. 互动讨论: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互动讨论,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4. 实操训练:现场进行水质监测仪器的实操训练,让学员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水质培训计划培训对象1. 水务行业相关从业人员2. 环保部门相关工作人员3. 水质管理相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4. 有关水质监测、处理和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水质培训计划培训目标1. 了解水质基础知识和监测方法2. 掌握水质处理技术和管理法规3. 增强水质保护宣传教育意识4. 提高应急水质处理能力5. 增强集体协作意识和责任心水质培训计划培训评估1. 培训前的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对水质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2. 培训中的互动讨论:及时了解学员对水质问题的疑惑和认识3. 培训后的考试测评:考察学员对水质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4. 培训结束的总结会议: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评估水质培训计划培训考核与证书1. 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及格者发放合格证书2. 考核合格者,发放水质管理培训证书3. 培训合格者,可选择参加水质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水质培训计划培训服务支持1. 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跟踪服务,及时解答学员在工作中遇到的水质问题2. 为有需要的学员提供远程水质技术支持服务3. 不定期为学员提供水质新技术研讨会和讲座水质培训计划培训总结通过这次水质培训,相信学员们对水质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掌握了一定的水质监测、处理和管理知识和技能,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保护水质做出积极贡献。

污水厂水质监测培训计划

污水厂水质监测培训计划

污水厂水质监测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污水厂是处理城市污水的重要设施,水质监测是确保污水处理过程有效运行和废水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重要环节。

本培训计划旨在培养污水厂工作人员掌握水质监测方法与技能,增强对污水处理工作的认识和执行能力,提高监测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污水厂各级工作人员,包括水质检测与监测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污水处理工艺及水质要求- 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掌握国家和地方对废水排放的水质标准要求2. 水质监测方法与技能- 掌握常见水质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学习水质监测的取样方法和样品保存要求- 学习水质监测结果的分析与判定方法3. 污水处理异常情况的应对与处理- 学习污水处理过程中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熟悉事故应急预案,能够有效处理污水处理设施故障和紧急情况4. 环境保护法规与政策- 了解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 掌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污水处理的要求和标准5. 安全与健康知识- 了解有关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学习应对环境污染和化学品接触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四、培训方式1. 课堂教学:请相关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授课,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提高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2. 现场实操:安排学员实地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真实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水质监测流程,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3. 考核评估: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考试评估,确保学员掌握了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培训材料1. 课程讲义:提供与内容相关的教材和讲义,便于学员学习和复习。

2. 水质监测仪器:提供各类水质监测仪器,供学员实操使用。

3. 安全防护用品:提供学员在实地操作中需要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

六、培训效果评估1. 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考核评估,合格者颁发证书。

2. 培训结束后进行跟踪调查和满意度调查,收集学员对培训效果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改进和调整培训方案。

水质检测管理培训

水质检测管理培训

以上TN/TP=7.2中氮磷分别以N、P计,而 通常肥料产品中氮磷含量标注为以N和 P2O5计,最适氮磷比以此计算为3:1。
数据:磷酸一铵(磷铵)N:9% P2O5:45% 氯化铵 N:25% 尿素 N:40% 碳铵 N:17%
肥度肉眼观测依据---透明度。
透明度是光线透入水中的程度,用厘米表示。 测定一个点的透明度常用透明度盘(直径20厘 米,黑白相间的铁皮圆板),缓缓沉入水中直 到看不见时,记下其深度,再稍提高又恰能 看到,再记下其深度,取两个深度的平均数 值即为此测点的透明度。测定透明度时,一 般一个水域要选3个以上的测点再取其平均值。
淡水养殖一般要求pH在6.5-8.5之间,最适范围以7-8.5为宜。 1)养殖水体pH值过低。 a.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以下,全部
死亡。 b.pH值低于6.5时,鱼类血液的pH值下降,血红蛋白载氧功
能发生障碍,造成自身患生理缺氧症,导致鱼体组织缺氧,尽管 此时水中溶氧量正常,鱼类仍然表现出缺氧的症状,出现浮头 现象。由于耗氧降低,新陈代谢明显减弱,新陈代谢功能下降, 免疫功能下降。尽管食物很丰富,鱼类仍处于饥饿状态。
4.蓝绿色系 豆绿→蓝绿→铜绿 以蓝藻门种类为优
势种,另有绿藻门、 隐藻门的种类,原因 是氮积累过多。
1)豆绿色 2)蓝绿色
3)铜绿色
5.白色系 1)白清色
2)灰白色
3)雾白色

------------水中的各种化学指标比较合适 鱼类生长。
1.pH值(酸碱度)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鱼类最适的pH值为弱碱性环境。
c.当水体pH值降到5-6.5时会引起水 中嗜酸性卵甲藻的繁殖,引起卵甲藻 (打粉病)鱼病的发生。 d.pH值过低时,水体中S2-、CN-、 HCO3-等转变为毒性很强的H2S、 HCN、CO2。pH值低于6时,水中 90%以上的硫化物以H2S的形式存在, 增大了硫化物的毒性。

游泳池水质安全管理培训

游泳池水质安全管理培训

游泳池水质安全管理培训游泳池水质安全管理培训——关注游泳者的健康与安全游泳池作为一种常见的娱乐和运动场所,对于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保障游泳池水质的安全性,游泳池管理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

本文将就游泳池水质安全管理培训这一主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重点关注培训内容及其重要性。

首先,游泳池水质安全管理培训应包括对水质监测和处理的基本知识。

水质监测是确保游泳池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游泳池水进行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培训内容应包括了解水质监测的方法和常见问题,掌握正确的取样和测试技巧,并能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调节。

另外,游泳池水质安全管理培训还应涵盖水质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游泳池水质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污染物、温度、PH值等,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培训内容应包含了解不同水处理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学习如何正确投加水处理剂,以及掌握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技巧。

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才能保证游泳池水的安全性。

除了知识技能的培训,游泳池水质安全管理培训还应强调游泳池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专业素养。

游泳池管理人员是保障游泳者健康与安全的重要力量,他们需要具备责任心、细心和耐心,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培训内容应重点培养管理人员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其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突发状况。

综上所述,游泳池水质安全管理培训对于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水质监测和处理的基本知识培训,学习水质处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培养责任感和专业素养,可以提高游泳池管理人员的水质安全管理能力,确保游泳者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畅游。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游泳池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保障游泳池水质的安全和游泳者的健康。

水质检测的方法注意事项

水质检测的方法注意事项
污量计算依据 自动采样 (1)采样方式 ➢ 时间比例采样——地表水、排放量(浓度、流量)稳定的废水 ➢ 混合比例采样——排放流量不稳定废水 (2)自动采样器要求 ➢ 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
Page *
3、水质 样品的保存 ⑴水样变化的原因 物理作用:光照、温度、静置或震动,敞露或密封等保存条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 环境监测技术培训
采样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
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
1、五日生化需氧量 2、硫化物 3、苯胺 4、化学需氧量 5、高锰酸盐指数 6、总氮 7、总磷
2
Page *
一、采样及现场监测 质量保证
Page *
3
一、采样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
1、水质采样 (1)安全
废水采样点通风良好 着防滑鞋 船上采样时,船只性能良好,采样人穿工作鞋、救生衣,必 要时系保险带 水流较急,采样人与采样点垂直间距较大时,系保险带 同一采样点两人以上采样 (2)采样容器、保存剂、采样器具的准备及检查
(GB11914-1989)
27
Page *
·使用0.4g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40mg,如取用 20.00ml水样,即最高可络合2000mg/L氯离子浓度的水样。 若氯离子浓度较低,亦可少加硫酸汞,保持硫酸汞:氯离 子=10:1。若出现少量氯化汞沉淀,并不影响测定。
·对于化学需氧量小于50mg/L的水样,应改用0.0250mol/L重 铬酸钾标准溶液。回滴时用0.01mol/L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
13
Page *
(6)添加保存剂 ①控制pH: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硝酸酸化至pH1~2,
防止重金属水解沉淀,和器壁表面的吸附,同时酸性条 件下还能抑制生物的活动。这样保存的重金属可稳定数 周至数月。 ②加生物抑制剂:如在测定氮氮、硝酸盐和COD的水样中 加入三氯四烷、甲苯;测定酚的水样中先用磷酸调pH, 再加入硫酸铜控制苯酚分解活动。 ③加入氧化剂:如测汞的水样加入硝酸-重铬酸钾溶液维 持汞的高氧化态,保证其稳定性。 ④加入还原剂:如测定硫化物时加入抗坏血酸;含余氯 的水样会使酚类、烃类生成相应的衍生物,所以会加硫 代硫酸钠予以还原。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培训课件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培训课件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培训课件1.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培训课件是针对水质监测人员的专业培训,旨在提高其水质检测能力。

2. 课件内容包括水质检测方法、仪器操作、实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3. 培训课件的设计需考虑学员的实际水质检测工作需求,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

4. 课件制作过程中应注重图文结合,生动形象地呈现水质检测方法和过程。

5. 检验方法培训课件的制作需遵循相关教育教学规范,确保培训效果。

6. 课件应包括水质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对应的实际案例分析。

7. 在培训课件中,应重点介绍各种水质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标准限值。

8. 涉及仪器操作的内容应以清晰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为主,避免过多的技术术语。

9. 培训课件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学员的基础知识水平,因材施教,灵活授课。

10. 课程内容要贴近实际工作场景,注重实际操作环节的训练。

11. 通过课件培训,学员应了解水质检测的关键步骤和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12. 课件内容应关注于隐蔽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技巧,帮助学员提高水质监测的全面性。

13. 培训课件应包括水样采集、保存和运输的相关规范,以及对应的实践案例。

14. 课件内容还应包括水质检测报告的编制方法和标准要求。

15. 检验方法培训课件设计应注重案例分析,让学员通过实际案例了解检测方法的应用。

16. 课件中的示范操作视频和动画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检测方法和操作细节。

17. 课件的布局和配色要简洁大方,易于阅读和理解。

18. 在培训课件中应强调水质检测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

19. 培训课件的评估部分应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操作技能考核。

20. 课件设计应贯穿“理论 + 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促进学员的知识转化和运用能力。

21. 课件的制作应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注重内容的易懂易学。

2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培训课件应重视学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动环节的设置。

23. 课件的复习与总结环节应突出重点,强化学员的记忆和理解。

2023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3-2023第3部分水质分析质量控制培训PPT

2023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3-2023第3部分水质分析质量控制培训PPT

1
准确度
准确度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大小,可通过有证
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检验结果的偏差评价分析工作的准确度;或通过测定
加标回收率表述准确度。
2
Part Four
4 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相关要求
四、方法验证
系统适应性 试验
空白值测定
方法检出限 估算
基本要求:实验室应按照GB/T 32465对标准方法进行验证,以了解和掌握分析方法 的原理、 条件和特性。
标准方法的使用: 实验室首次采用标 准方法之前,应对 其进行验证。
二、质量控制要求
标准物质
新旧标准物质的比对或 验证,不同级别的标准 物质比对等。
质量控制样品
购买与被测对象基质相 同或相近的质控样品与 检测对象同时处理。
人员比对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采用 相同的检测方法、相同的检 测设备和设施,由不同的检 测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 的试验。”
Part Three
3 分析误差 水质分析的误差
三、分析误差
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过失误差
系统因素影响引起的误差 称为系统误差。在重复性 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 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 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 之差。是指一种非随机性 误差。
随机因素影响引起的误差称为 随机误差,也成为偶然误差。 它的特点:大小和方向都不固 定,也无法测量或校正。随机 误差的性质是:随着测定次数 的增加,正负误差可以相互抵 偿,误差的平均值将逐渐趋向 于零。
一、名词解释
定量限
样品中被测组分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浓度 或最低量,此时的分析结果应能保证一定 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方法定量限
在特定基质中在一定可信度内,用 某一方法可靠地检出并定量被分析 物的最低浓度或最低量。

水质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水质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水质检测人员培训计划一、前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障公众的饮水安全,水质检测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因此,对水质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培训计划旨在提供全面的水质检测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水质检测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确保水质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培训目标1. 熟悉水质检测的基本知识,包括水质标准、水质污染物、水体环境等;2. 掌握水样采集、处理、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进行现场水质监测和实验室水质检测;4. 能够准确报告水质检测结果;5.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三、培训内容1. 水质检测基础知识- 水质标准及相关法规- 水质污染物及来源- 水体环境与水质保护2. 水样采集与处理- 现场水样采集技巧- 水样处理与保存要求- 水样预处理方法3. 水质分析方法- 常规水质分析方法- 先进水质分析技术- 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4. 实验室水质检测- 实验室操作规范与安全措施- 各类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 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5. 水质监测实践- 现场水质监测方法和技巧- 环境变量的影响及控制-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6. 水质检测报告- 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报告中数据的解读和评价- 流程化管理和质量控制7.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 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提升- 环境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思路- 遵守相关法规及道德规范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教材阅读等方式,向学员传授水质检测的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安排实验室和现场操作训练,让学员亲自操作水样采集和处理、水质分析仪器使用等,提高实操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学员对水质检测的理解和应用。

4. 角色扮演模拟环境监测现场,让学员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进行水质监测操作,锻炼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五、培训工作安排1. 培训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培训5天,每天8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粉病的金鱼
患打粉病的草鱼
由pH引起的鳃部溃烂
2)养殖水体pH值过高。
a.pH值高于10.4,死亡率可达20-89%,高 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b.pH值过高,则能腐蚀鱼的鳃部组织,使 鱼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碱性水会使孵 化中的鱼卵卵膜早溶,引起胚胎过早出膜而 大批死亡。
c.pH值高于8,水中大量的NH4+会转化为 有毒的非离子态NH3。另外,而Cu2+、Pb2+ 等重金属离子则变为络合物,使他们对水 生生物的毒性作用大为减轻。
d.在碱性环境下会使小三毛金藻大量生 长繁殖,而小三毛金藻的代谢物中有一种 鱼毒素,可使鱼类中毒死亡。因此盐碱地 的鱼池要特别注意小三毛金藻的发生。强 碱性的水体还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3)水体pH值调节技术
为了解养殖水体的pH状况,要经常对水 体进行测定pH值。发现pH值异常,则要及时 采取措施。
标准:肥、活、嫩、爽(普通水产 养殖)

肥:营养丰富,水产养殖中指氮磷营养。
基本指标:有效氮 0.3mg/L 以N计 有效磷 0.04~0.05mg/L 以P计 0.1mg/L 以P2O5计
氮磷比(N/P)也是主重要的影响因素。在N、 P较丰富的情况下,对光合作用最适宜的N/P 是7.2(质量比)。日本湖沼学者坂本曾经研 究指出:当水体的TN/TP为10:1~25:1的 范围时,蓝藻为优势藻种;水体的TN/TP为6: 1~10:1的范围时,绿藻和硅藻为优势藻种。 另研究表明TN/TP小于4时,蓝藻又易占据优 势。
2.黑色系
褐色→酱色 1)褐色 →黑色
是隐藻门、 甲藻门、裸藻门 的囊裸藻属和陀 螺藻属种类
2)酱色 3)黑色
3.绿色系
黄绿→淡绿→草绿→嫩绿→亮绿 →浓绿
藻类以绿藻门、裸藻门的裸藻科 和扁裸藻科种类为优势种,在氮和有 机质含量高时出现。
1)黄绿色Βιβλιοθήκη 2)淡绿色3)草绿色
4)嫩绿色
5)亮绿色
6)浓绿色
淡水养殖一般要求pH在6.5-8.5之间,最适范围以7-8.5为宜。 1)养殖水体pH值过低。 a.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以下,全部死
亡。 b.pH值低于6.5时,鱼类血液的pH值下降,血红蛋白载氧功能
发生障碍,造成自身患生理缺氧症,导致鱼体组织缺氧,尽管此 时水中溶氧量正常,鱼类仍然表现出缺氧的症状,出现浮头现 象。由于耗氧降低,新陈代谢明显减弱,新陈代谢功能下降,免 疫功能下降。尽管食物很丰富,鱼类仍处于饥饿状态。
4)控制池水中氨氮的具体措施。 a.使用增氧机。根据不同天气状况,在不同时 间开增氧机1-2小时,以便池水上下交流,将上层 溶氧充足的水输入底层,并可散逸分子氨和有毒 气体到大气中。 b.换水。排出底层20-30厘米水,并注入新水。 c.使用增氧剂。泼洒双氧水、过氧化钙等。 d.使用氧化剂。用次氯酸钠全池泼洒,使池水 浓度达到0.3-0.5mg/L;或用 5%二氧化氯全池泼 洒,使池水浓度达到5-10mg/L。
养殖水体中消耗溶解氧最多的为浮游生物 (晚上)、细菌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 氧化分解,可占到72.19%,鱼类耗氧仅占 16.1%,上层过饱和逸出的氧气约占10.4%, 底泥耗氧约0.6%。因此,为减少池水中的 氧气逸散到大气中,可在晴天光合作用强 烈时开增氧机(约在中午12-1点),以便 将上层溶解氧送入底层,以补偿底层氧气
c.当水体pH值降到5-6.5时会引起水
中嗜酸性卵甲藻的繁殖,引起卵甲藻
(打粉病)鱼病的发生。
d.pH值过低时,水体中S2-、CN-、
HCO3-等转变为毒性很强的H2S、HCN、 CO2。pH值低于6时,水中90%以上的 硫化物以H2S的形式存在,增大了硫化 物的毒性。
湖北武昌南湖污染加剧, 造成鱼类浮头
e.泼洒沸石或活性炭。一般每亩使用沸 石15-20公斤或活性碳2-3公斤,可吸附部 分氨氮。
f.使用微生物制剂。用光合细菌全池泼 洒,使池水浓度为1ppm,每隔20天左右泼 洒一次,效果较好。
g.较大面积鱼池(50亩以上)可种植水生 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等,以吸附氨氮 等有毒物质。种植面积可占全池面积的1%。
各种水色图谱及特点
1.茶(棕绿)色系 淡棕色→棕色→棕红色→深棕色 是由硅藻门、甲藻门、隐藻门、金藻门、
裸藻门的囊裸藻属和陀螺藻属种类与绿藻门、 蓝藻门、裸藻门的裸藻科和扁裸藻科种类同 时出现时形成的水华颜色。该颜色水如果氮 积累过多,磷不足,会变成绿色或蓝绿色水。
1)淡棕色
2)棕色
4)深棕色
3)棕红色
3.氨氮。水中的氨氮以分子氨和离子氨存
在。分子氨对鱼类是有很大毒性的,而离子 氨不仅无毒,还是水生植物的营养源之一。
1)分子氨来源。分子氨的主要来源是沉入 池底的饲料肥料,鱼类排遗物和动植物死亡 的遗骸。
鱼类的含氮排遗物中约80-90%为分子氨, 其多少主要取决于鱼类排遗物中的蛋白质含 量。
2)氨氮对水产养殖的毒害作用。氨氮NH3-N毒性强, 当它通过鳃、皮肤进入鱼体时,不但增加鱼体排氨 的负担,而且其在鱼血液中的浓度较高时,鱼血中 的pH值相应升高,从而影响鱼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即NH3-N浓度越高,越降低APK(血清碱性磷酸酶)和 LSZ(血清溶菌酶)的活力,造成机体代谢功能失常 或组织机能损伤,导致鱼体不正常反应,表现为行 动迟缓、呼吸减弱、丧失平衡能力、侧卧、食欲减 退,甚至由于改变了内脏器官的皮膜通透性,渗透 调节失调,引起充血,呈现与出血性败血症相似的 症状,并影响生长。
4.蓝绿色系 豆绿→蓝绿→铜
绿 以蓝藻门种类为
优势种,另有绿藻门、 隐藻门的种类,原因 是氮积累过多。
1)豆绿色 2)蓝绿色
3)铜绿色
5.白色系 1)白清色
2)灰白色
3)雾白色

------------水中的各种化学指标比较合 适鱼类生长。
1.pH值(酸碱度)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鱼类最适的pH值为弱碱性环境。
2.溶解氧。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没 有氧气,水生生物就不能生存。养殖水体中 的溶氧量一般应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 4mg/L以上。
1)溶解氧的来源、消耗及运转。水中溶解 氧主要来源是依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精养池中,晴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 氧气可以达到精养池的一昼夜溶解氧总吸入 的90.3%,而空气中的氧通过扩散作用溶入水 中的仅占9.5%。
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 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类健康生长的 程度。池中溶氧量充足则可以改善鱼类 栖息的生活环境,降低氨氮、亚硝酸态 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浓度。
当池水中溶氧量饱和度达150%以上, 溶氧量达14.4mg/L以上时,易引起鱼 类气泡病,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
3)溶氧的日常管理。 ①放养密度要合理,避免追求高密度而引起的长期缺氧; ②每年冬春季及时清除池底淤泥; ③水体溶氧过饱和时,可采用泼洒粗盐、换水等方式逸 散过饱和的氧气; ④合理使用增氧机。在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搅动水 体,将水体上层的过饱和氧输送到水体下层; ⑤制订合理的投饲计划,减少残剩饲料等有机物质的有 机耗氧量; ⑥适时施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增加溶氧水平; ⑦采用水质改良剂,增加水体溶氧。
以上TN/TP=7.2中氮磷分别以N、P计,而 通常肥料产品中氮磷含量标注为以N和 P2O5计,最适氮磷比以此计算为3:1。
数据:磷酸一铵(磷铵)N:9% P2O5:45% 氯化铵 N:25% 尿素 N:40% 碳铵 N:17%
肥度肉眼观测依据---透明度。
透明度是光线透入水中的程度,用厘米表示。 测定一个点的透明度常用透明度盘(直径20厘 米,黑白相间的铁皮圆板),缓缓沉入水中直 到看不见时,记下其深度,再稍提高又恰能 看到,再记下其深度,取两个深度的平均数 值即为此测点的透明度。测定透明度时,一 般一个水域要选3个以上的测点再取其平均值。

“活”指水色和透明度经常有变化,包括日 变化和周期性变化。日变化就是所谓的 “早青晚绿”、“早红晚绿”以及“半塘 红半塘绿”等,周期性变化指水色的变化 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重复性。“活”意味 着藻类种群处于繁殖旺盛期,池中物质循 环良好。

----主要指藻类的普遍状态,鱼 类喜食性藻类多,藻相优良,同 时鱼类食欲良好,藻类能被及时 消耗,不出现藻类老化的现象。
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见水质评判标准及取样方法
----技术部
观测水质的重要性
水是水产养殖的最基本条件,是水产 动物生存的载体,同时,也是我们观察 判定养殖状况的重要依据。
学会观测水质对我们制定养殖方案、 做好服务工作至关重要。
好水的定义与标准
定义:适于所养殖鱼类迅速安全生 长的水体。
不足,改善底层水质条件。
2)溶解氧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溶解氧是鱼类赖以 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水中溶解氧量的多寡对鱼类摄 食饲料利用率和生长均有很大影响。缺氧时,鱼类 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 缺氧严重时,鱼类大量浮头,游泳无力,甚至窒息 而死。溶氧量5mg/L以上时,鱼类摄食正常;当溶 氧量降为4mg/L时,鱼类摄食量下降13%;而当溶氧 量下降到2mg/L时,其摄食量下降54%,有些鱼已难 以生存;若下降到1mg/L以下时,鱼类停止吃食, 大部分鱼不能生存。
一般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以氮计)低 于0.1mg/L时,不会造成损害;达到0.10.5mg/L时,鱼类摄食降低,鳃呈暗紫红色, 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含量高于 0.5mg/L时,鱼类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臀部 底面呈黄色,某些器官功能衰竭。当超过 2.5mg/L时,鱼体的生理代谢功能不足而出 现中毒症状。严重时导致死亡。
水葫芦
水花生

多 福 可 乐
多 福 可 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