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殖过程中病害等不利因素的应对措施
探讨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防治策略

探讨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防治策略海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然而,海参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问题,影响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海参池塘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及防治策略。
1. 感染性病害海参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常见的疾病有海参出血病、白化病、扁虫病等。
其中,海参出血病是最常见的疾病。
防治策略:保持水质清洁卫生,注意排污和换水,加强池塘的通风、保温和防寒措施,定期检查池塘的水质和海参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
2. 营养不良病害营养不良病害是因为海参摄入量不足或饲料质量差,导致海参身体健康受损。
常见的病症有虚弱、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
防治策略:饲料要科学合理配制,根据海参的生长周期和需求量进行营养分析分配饲料,可适时添加营养剂和增强剂。
3. 水质问题水质是影响海参健康和生长的重要因素。
水质问题主要包括水温过高或过低、PH值变化大、溶解氧不足、氨氮、硝酸盐等污染物质含量过高等。
防治策略:建立科学的水质监测体系,时刻关注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硝酸盐等指标,严格控制饲料和添加剂使用量,保证水体中污染物质的基本稳定。
4. 池塘管理不当池塘管理不当也是导致海参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管理不当包括过度密度、过度投饲、清洗不彻底和不及时清理废料等。
防治策略:科学合理的管理池塘,及时调整海参的密度,合理投饲和施肥,定期清洗池塘,清理废料,及时更换水体。
综上所述,海参池塘养殖中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方案下,才能使海参健康成长,获得最佳产量和质量。
秋季海参养成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投喂 。
2 . 水 浑
( 6 ) 水体 缺少 钙镁 离子 :水体 缺乏钙 镁 离子 ,致使 水
体凝聚 力下 降 ,水体 浑浊 。 解 决 办法 :快 佳 钙 ( 1 0 千 克/ 袋) 每袋 用 1 0 ~1 5 亩 或 优力 钙 ( 1 升/ 瓶) 每 瓶用 4 ~5 亩 ,净水 百分 百每袋 用 2 ~3
一
( 5 ) 水体 缺肥 :水 体缺肥 导致 水 中氮 、磷大 量被 吸收 后 水体 中阳离 子超 标 ,这些 阳 离子 凝聚 在 土壤 颗 粒或 有
机质颗 粒上 发生 了同性相斥 作用 而导致水 浑 。
、
海参下 礁晚 的原 因及解 决办 法
解决 办法 :氨 基酸酵 素肥 ( 2 O 千克/ 袋) 每袋 用 2 4  ̄3 2 亩 或 多肽 氨 基 酸 肥 水 膏 ( 1 0千 克/ 桶) 每桶用 1 0  ̄1 2亩 , 配合 E M 原 露每瓶用 8 ~1 2 亩。
难 以繁 殖 ,不但减 少 了海 参 的天然饵 料 也增加 了耗氧 量 。
每瓶 4 ~5 亩 ,多 黄泰 诺散 ( 5 0 0 克/ 袋) 4 ‰~8 ‰ 拌料 ,每 隔 3日使用 一次 ,使用 3 ~4次即可 。
2 . 化 皮 病
解 决办 法 :多效底 改颗 粒 ( 1 O 千克/ 袋) 每袋 用 1 0  ̄2 0 亩 ,生物 净水 宝 ( 5 0 0 克/ 袋) 每袋用4 ~5 亩 ,汉宝 氧 吧 ( 1
亩。
3 . 底 质 差
水浑 严 重 影 响底 栖 硅 藻繁 殖 ,同 时也 导 致池 底 溶 氧 不足 。海 参 因底 质 无 饵可 食 ,底 质 不 良而通 常 附着 在 礁 上摄 食 或 者 根本 不 摄食 。造 成 水浑 的 原 因较 多 , 处理 方
海参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新方法

海参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新方法近年来最为常见的疾病现象、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方法综述:疾病现象一:因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症状轻者海参不落池底,生长速度缓慢,导致海参肿嘴、吐肠、化皮等疾病,重者使海参呼吸困难,甚至中毒,窒息而死亡。
疾病现象二:刺参溃烂病(腐皮综合症)是当前对刺参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又称“化皮病”、“烂皮病”等。
发病特点:一是发病面广,波及到所有养殖区域;二是发病快,一旦发病很快蔓延全池,死亡率可达90%以上,可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症状:发病初期,病参活动能力和附着力变弱,摄食量减少,身体收缩、僵直,摇头,疣足尖端开始溃烂,口部肿大,不能收缩与闭合,排脏。
随着病情加重,病参溃疡处增多形成蓝白色斑点、全身溃烂、自溶,最后导致海参死亡,溶化为鼻涕状的胶体,附着物上留有一白色印痕。
溃烂病主要是细菌感染蔓延所致,日常管理中应以预防为主。
益源生技术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手段!1、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水质的调节不利,氨、亚硝酸盐超高造成。
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1mg时,海参红细胞数量的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丧失,造成海参的呼吸受阻,出现病害、呼吸困难,引起不良反应,从而导致海参不摄食,影响其正常活动能力和生长速度;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5mg/l时,海参的某些新陈代谢功能失常,体力衰退,不落池底,集结在礁石堆中,很容易引起海参腐皮综合症的发生。
水中微生物菌群平衡失调是导致海参疾病的主要原因。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水色和透明度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要确保养殖水质长期维持在良好状态,让含氮有机物进行有效的转化是养殖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但在海参养殖或塘底净池内,由于定期使用消毒药剂等原因,容易将有害菌和有益菌全部杀灭,往往导致消化过程受阻,这是海参养殖池水,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高温季节由于有机物质丰富,富营养老化,大型藻类大量繁殖,增加了池水有机物耗氧量和水体黏度,从而造成了硝化转过程受阻;再就是多年来未改造清淤的养参池,由于池底老化,放养密度大,有害杂藻太多,水质混浊的池塘,养殖池水最容易引起氨、亚硝酸盐超高,从而诱发海参疾病。
养殖海参场常见瘟疫防治方法

海参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二)
牛博;杜承宙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3)加强管理,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每天注意观察参苗活动摄食情况,注意关注、检测水质情况,出现病害迹象不宜盲目使用杀菌剂或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要弄清情况后再采取相应措施。
使用药物后要及时使用氨基酸活性肽、护水解毒宝、高稳易还原VC+VE、甘露寡糖肽、参维宝,减轻药物对海参的刺激,加快解毒,促进海参体质恢复。
二、海参冬季保苗注意问题11月至翌年三四月份为冬季保苗期,此期间温差大,易造成应激反应;换水量受到限制,水质差,易引起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引发肿嘴、吐肠、化皮等病害。
冬季保
【总页数】1页(P92-92)
【作者】牛博;杜承宙
【作者单位】汉宝集团水产技术部,陕西西安200090;汉宝集团水产技术部,陕西西安20009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8.9
【相关文献】
1.海参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一) [J], 牛博;杜承宙
2.海参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三) [J], 牛博;杜承宙
3.海参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四) [J], 牛博;杜承宙
4.海参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五) [J], 牛博;杜承宙
5.海参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I肉 [J], 牛博;杜承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参十大疾病防治技术

海参十大疾病防治技术一:养殖水体偏清、青苔生长过快原因:水体养分不平衡,缺乏微量元素和必须营养元,藻类生长失衡,水体透明度过大,导致海参应激反应。
解决方案:培肥水质,降低水体透明度,于晴天上午使用。
(1)“三效肥水精” 2—3Kg/亩米+ “复合芽孢杆菌” 250克/亩米,活化3—5小时后全池泼洒。
(2)“三效肥水精” 2—3Kg/亩米+尿素1千克/亩米,全池泼洒。
(3)如青苔过多,可使用“青苔净” 250g/亩米,青苔死亡后,使用“复合芽孢杆菌” 250克/亩米二:消除浊水,降低氨氮,稳定水质原因:雨后导致池水浑浊、藻相老化,水中悬浮物质偏多。
解决方案:于晴天上午使用为宜,可分步进行,也可同时使用。
(1)“海参池底改良活化素” 10千克/亩米+ “复合芽孢杆菌”250 克/亩米;(2)“水质净化剂” 0.8 — 1.0ppm,全池泼洒。
三:解毒、消除应激反应原因:水质、水温、气压骤变,污染物、重金属、药浴等因素导致的中毒、应激反应等。
解决方案:可消除应激反应、降解重金属毒害、消除环境变化等引起的刺激。
(1) “神草丹” 20—30ppm(2)“复合芽孢杆菌” 250克/亩米+ “水产专用Vc”0.5 —I.OKg/ 亩米,全池泼洒。
四、猛水蚤等挠足类虫害病因:猛水蚤等挠足类对海参苗猎食、损伤、争夺事物和空间,甚至导致海参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症状:猛水蚤等挠足类大量繁殖,甚至观察到其摄食海参幼苗,幼苗有解体、滑板症等。
防治:“速效灭蚤灵” 0.3 —0.6ppm, 3小时后用0.5 —1.0ppm(药浴前半小时泼洒“水质净化剂” 0.8 — 1.0ppm + “高能速氧”)五、烂胃病病因:幼体培育密度过大,饵料不佳为主因,继发细菌感染。
症状:多发于耳状幼体阶段,幼体胃壁增厚、粗糙、狭窄、萎缩变形、不膨胀、棒状,严重时整个胃发生糜烂,导致幼体死亡。
防治:(1)饵料中添加“海参专用多维” 0.5% + “食母生” 0.2% + “解毒开胃散” 0.5% + “化皮灵2#” 0.05%。
秋季海参养成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水温降至十五度以下时,每隔半个月投放一次底加氧,每袋投二至三亩。若已经出现肿嘴病害,可配以底居安每袋两亩,新威灭或唑啉酮碘每瓶五亩,每隔三日使用一次,使用三至四次即可。
2、化皮病
海参下礁初期,一些海参会出现烂刺化皮的病害,这种病害的出现一方面跟海参体质弱,难以一下子适应从夏眠到秋季摄食期的过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参圈水质底质不良有关。
解决办法:
利洋苔藻净每亩一袋半,浊清每袋五亩,净底宝每亩一袋。
2、悬浮有机物质或胶质颗粒多
一些底质较差的参圈积累了很多大分子状态的有机质,随着时间的延长,大分子状态的有机质慢慢分解成小分子状态的有机质而悬浮于水中,这种情况的产生会导致底栖硅藻难以繁殖,同时水体的化学耗氧量也较大,水质及底质均处于不良状态。
解决办法:
使用藻安生每桶五亩,三环活力源每袋三亩,每隔一周使用一次。
6、水体缺少钙离子、镁离子
有的参圈位于河口附近,水体缺乏钙离子、镁离子,至使水体絮凝能力下降,水体容易浑浊。
解决办法:
每亩投放四十至五十公斤生石灰,或每方水投放三至四克漂白粉。
7、护坝不利
有的参圈没有良好的护坡措施,大风天气,海浪冲击泥坝造成水质浑浊。
五、xx参圈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封冰前海参陆续从滩面上开始回礁,这时候的气温不断下降,风力也不断加大,水环境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阶段,海参体质及抗病力在这一时期逐渐下降。为了使海参能够安全渡过这一时期,可以采取封冰前投放激活每亩一袋来提高海参对环境剧烈改变的抗应激能力,投放新威灭每瓶五亩优化水环境来防止细菌趁虚而入诱发感染,投放底居安每袋两亩或利洋福地安每瓶三亩进一步改良底质。
解决办法:
准确计算灭扫利、农用敌百虫的用量,用后必须大换水,并投放碧水安每瓶两亩,激活每亩一袋,进行解毒抗应激。
探讨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防治策略

探讨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防治策略海参是我国的一种海产品,因为其殊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备受欢迎。
虽然野生的海参数量日益减少,但是,现在的海参养殖却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各地海参养殖已经成为了农民的新选择。
然而,海参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疾病问题,严重地威胁到了海参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探讨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防治策略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海参养殖中的常见疾病种类及其症状1.发白病:海参体表色素变白,质地变松,甚至烂掉的情况;2.涡旋病:海参表面出现崩开的坑洞,水泡;3.腐烂病:出现胃肠道病变,体内产生大量有毒物质;4.口腔炎:口腔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和食欲异常;5.水垢病:出现白色粘稠物附着在海参体表;以上这些疾病都会对海参的生长和产量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
1.合理管理池水质量:建立合理的池塘水质控制方案,合适的水质可以提高海参的抗病能力,控制污染和水质不稳定的情况,以确保海参的健康。
2.科学备饲和饲料管理:科学使用并管理好饲料,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效期,适当控制摄食量,以及特殊情况下进行应急治疗,都是海参池塘养殖中有效预防疾病的方法。
3.休养生息:及时为海参进行休养生息,以避免过度捕捞。
而过度捕捞会导致海参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影响到海参的生长和产量。
4.病害防治:当出现海参生病、感染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个体隔离、集中隔离和药物治疗的方法。
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种类、药物浓度和病情等方面的细节。
海参池塘养殖的防治工作需要全面、系统和有效地考虑各种因素,变通灵活、科学合理,以增强对海参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在未来的海参养殖中,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入研究病害的防治机制,提出切合实际、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海参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海参圈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海参圈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一、养殖环境的恶化:1. 水体变化环境的变水体在低氧或化导致养殖无氧状态下,嫌气性细菌大量繁殖,池底的大量杂质和有机质进行厌氧分解,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增加了有机耗氧量,底层水体缺氧进一步加剧。
同时,pH、盐度等水质指标突变,使得本身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就弱的海参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引起海参发病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 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海参圈常出现野杂草及杂藻的滋生,大多数养殖者使用杀草剂或农药对其进行控制和杀灭。
野杂草和杂藻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可是同时带来了更严重的问题:池底腐败、藻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大量死亡、药物毒素的残留等对海参的毒副作用,引起海参发病死亡,也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疾病的发生:由于“水体变化”“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养殖水体及环境的恶化使得海参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海参本身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就弱,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病条件形成,细菌等病原体乘虚而入,引起海参发病死亡。
根据上述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三步走原则:改底解毒爽水解毒保水养水我们的三步走原则说明:第一、第二步是第三步的铺垫程序。
“改底解毒”是快速改善池底环境,有效祛除“黑底”“发臭”螯合“有机物”残饵。
“爽水解毒”是解除水体中的药物的残留及有毒有害成份。
“保水养水”是最重要的。
提供丰富的有益菌群及藻类等天然饵料。
凝聚、吸附底泥和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代谢残饵,提高水体洁净度。
有益菌降解有机物成无机盐类,可有效降低水中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毒害作用。
定期使用“保水养水”方案可有效避免“野杂草”及“杂藻”的滋生和底质腐败等问题的出现,从而降低用药成本及避免药物残留对海参的毒害作用,提高海参的成活率和海参的增长速度!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无公害食品!武汉华扬动保推荐方案如下:1.改底解毒:建议每次“杀虫杀草”后或发现“池底腐败”时,及时“改底解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措施
购买参苗时应实施种苗健康检查措施,肉眼检查 应选择体表无损伤、肉刺完整、身体自然伸展、 活力好、摄食能力强、所排粪便较干呈条状的参 苗为佳。
投放苗种的密度适宜,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 境。
采取冬季下雪及时清除池塘冰面上的雪;如有充 氧设备要定期充氧,保持水体溶氧充足,有效降 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含量,同时抑制厌 氧微生物的繁殖,改善海参栖息环境使海参安全 越冬。
应用海洋红酵母和芽孢杆菌也可防治此病。
培育水温不得太低。
投喂饲料一定要新鲜。
滑板病
此症也称为“滑板病”、“脱板病”和 “解体病”,多在樽形幼体向五触手幼体 变态和幼体附板后的稚参时发生,是刺参 育苗后期危害最为严重和普遍发生的一种 流行疾病。该病传染性很强,发病快,数 天内死亡率可近l00%。
发病原因:
1.种参的质量问题。是否达到性成熟和体成熟阶段? 精卵是否成熟就进行催产?种参是否受到化学药剂 的损伤或影响?
2.饵料品质不佳如投喂老化、沉淀变质的单胞藻饵料.
3.饵料营养单一,营养不平衡。如单独投喂金藻类、 扁藻等饵料;或者在水瘦的海区育苗时过多投喂海 洋酵母所致。
4.一些细菌(弧菌或假单胞菌)感染幼体也可以导致 此病发生。
初期感染的病参多有摇头现 象,口部出现局部性感染, 表现为触手黑浊,对外界刺 激反应迟钝,口部肿胀、不 能收缩与闭合,继而大部分 海参会出现排脏现象;中期 感染的刺参身体收缩、僵直, 体色变暗,但肉刺变白、秃 钝,口腹部先出现小面积溃 疡,形成小的蓝白色斑点; 感染末期病参的病灶扩大、 溃疡处增多,表皮大面积腐 烂,最后导致海参死亡,溶 化为鼻涕状的胶体。
5.水质问题,如水温较低或过高,水中氨态氮/亚硝 酸盐/硫化氢等超标;换水时,水质变化施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投喂新鲜适 口的饵料如角毛藻、盐藻或海洋酵母,满 足幼体发育和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适当 加大换水量,减少水体中细菌数量,配合 使用呋喃类抗菌素3×l0-6~5×10—6药 浴有良好疗效
烂边病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 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 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 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 模糊不清,逐步溃烂, 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 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 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 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 多“化板”消失。
弧菌是烂边病的致病原之一。通过病原菌对 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只有氟苯尼考与多 西环素复合抗生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预防 时可采取3+3的形式,即用药3d停药3d的 方式进行药物全池泼洒,用药剂量为3×106:而治疗时,剂量升高到5×1 0-6,每日 施药1次,直至痊愈。
在育苗池中,配合使用合适的有益菌和免疫增 强剂等以保障海参幼体强健不受细菌的感染, 从而抵御纤毛虫的攻击。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附着的幼体收缩不 伸展,触手收缩,活力下降,附着力差, 并逐渐失去附着在附着基上的能力而沉落 池底。在光学显微镜下,患病幼体表皮出 现褐色‘锈’斑和污物,有的患病稚参体 外包被一层透明的薄膜,皮肤逐步溃烂直 至解体,骨片散落。镜检池底可见大量骨 片。
分析研究表明:有三株革兰氏阴性细菌可引起此 症,具有病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现已鉴定出一 株弧菌为致病菌之一。在防治措施上:一方面, 采用二次砂滤或紫外线消毒的方法,并及时清除 残饵、粪便、有机物等,适时倒池,尽量减少养 殖用水中病菌数量;另一方面,重视投饵的质量 和数量,特别是通过消毒处理确保海泥和鼠尾藻 等饵料不携带重要致病原。另外,应定时镜检, 观察幼体摄食、活动及健康状况。发现病情,在 池中泼洒喹诺酮类抗菌素,以药浴和口服同时处 理进行治疗。
海参养殖过程中病害等 不利因素的应对措施
北方沿海地区开辟围堰,开展池塘筑礁养 殖海参的新模式,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海参养殖很快成为北方沿 海地区主要的繁养品种之一。但在海参养 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部分海参养殖区相 继出现了海参肿嘴、烂皮、排脏、不摄食、 形体萎缩乃至死亡等病害,另外养殖中也 出现黑苗、老头苗等因养殖管理不当,饲 料营养不平衡,水质调控失败造成的,对 许多养参专业户造成损失,严重挫伤了养 殖者的积极性
海参盾纤毛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夏季高温季节,水温在20℃左右,海参幼体 附板后的2~3d易暴发此病。近几年山东/大 连的部分地区水质较差,水中颗粒污染物较 多时,春夏秋季,稚参与幼参都发生此病。
未见在海参浮游幼体时期发生。一般此病多 为细菌感染或机械性损伤后的继发感染, 该病感染率高,传染快,短时间内可造成稚 参与幼参的大规模死亡。此病贵在预防,一 旦虫体进入海参体内,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海参腐皮综合症症状及防治
该症也称“皮肤溃烂病”,“化皮病”, 是当前养殖刺参最常见的疾病,危害最为 严重。越冬保苗期幼参和养成期海参均可 被感染发病,但幼参的感染率、发病率和 死亡率都高于成参,感染率很高,一旦发 病很快就会蔓延至全池,死亡率可达90% 以上,属急性死亡。每年的l~3月份养殖水 体温度较低时 (8℃以下)是发病高峰。
烂胃病
此病多在大耳状幼体后 期发生,每年6~7月高温期 和幼体培育密度大时更容易 发病。该病在山东、辽宁两 省都有发现,发病率有逐年 升高之势。其死亡发病症状 主要表现为:幼体胃壁增厚、 粗糙,胃的周边界限变得模 糊不清,继而萎缩变小、变 形,严重时整个胃壁发生糜 烂,最终可导致幼体死亡。 患病幼体摄食能力下降或不 摄食,发育迟缓、形态大小 不齐,从耳状幼体到樽形幼 体变态率低。
当稚参活力弱时, 在显微镜下可见纤 毛虫攻击参体造成 创口后,继而侵入 组织内部,在海参 体内大量繁殖,致 使海参幼体解体死 亡。
防治措施
养殖用水应严格沙滤和300目网滤处理。 应用专用杀虫剂杀灭纤毛虫
及时清除池底污物,勤刷附着基,适时倒池。
饵料中所用海泥要蒸煮后再用或经过药物处理 后再投喂,杀灭饵料中的致病菌和纤毛虫等寄 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