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外建史题纲

合集下载

刘先觉外建史

刘先觉外建史

外国建筑史复习大纲刘先觉编第一讲外国建筑的特点和成就一、原始的建筑艺术1.山洞里的艺术――从山洞里壁画装饰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从最早有居所开始,他们就同时想到了艺术的要求,装饰艺术就像孪生兄弟一样伴随这建筑的发展,并逐步成为建筑艺术和空间的艺术。

.法国拉斯哥洞窟.法国封移哥姆洞.西班牙的阿尔太米拉山洞2.原始最初住宅――圆形小屋,说明技术进步。

3.巨石建筑――原始石柱、石柱群、石环;崇拜太阳。

原始石台,酋长坟墓,纪念建筑的萌芽,对自然的崇拜。

4.原始建筑说明的几个问题(1)首先要满足居住功能与精神功能――功能(2)取决于当时的建筑技术――技术(3)在可能的条件下满足审美需要――形象二、古埃及建筑1、金字塔――国王的陵墓。

国王又称“法老”,意为宫殿,追求灵魂永生,千年之后复活。

为什么要造的这么伟大?表现王权伟大?为了以工代?为了建筑艺术的需要?为了灵魂永生的宫殿?2、神庙――创造了空间序列的气氛,由开阔到封闭,由明到暗,由高大到低矮,柱厅雕刻色彩强烈。

(石、木、砖、混合结构体系?)埃及柱式:方形、圆形、八角形,柱高与径之比为5:1。

3、埃及建筑历史的四个分期:(1)古王国前期与古王国时期(BC32c---BC22c)――陵墓:玛斯塔巴,金字塔。

(2)中王国时期(BC22c---BC1580)――峡谷陵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帕苏墓。

石窟墓住宅方尖碑牌楼。

(3)新王国时期(BC1580---BC1150)――神庙:卡纳克阿农神庙,克鲁索的阿蒙神庙。

(4)晚期(BC1150---BC30)――希腊普化:尼罗河上的亚历山大城。

4、柱头形式:形,倒钟形,纸草形,棕榈形,神首形等。

柱身有雕刻与色彩。

方尖石碑:一般为1:10,原为纪念太阳用的,后作装饰。

三、巴比伦、亚述与波斯建筑a)新巴比伦城――伊什塔门,空中花园b)亚述――萨艮王宫,砖拱券系统c)波斯――波斯波利斯宫,梁柱系统四、爱琴建筑1、米诺斯王宫:BC3000----BC2000利用地形,迷宫式布置,柱子上粗下细,正厅双条殿,最早的露天剧场。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第一节古代埃及建筑一、历史分期及其代表性建筑类型:(一)古王国时期(前27~前22世纪)本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

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即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Zoser)为代表。

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基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乌拉(Menkaura)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

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二)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三)新王国时期(前17~前11世纪)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著名的太阳神庙,如:卡拉克——卢克索的阿蒙(Amon)神庙。

庙宇的两个艺术特点:其一是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教仪式处,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性的宗教仪式;其二是多柱厅神殿内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

神庙的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从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性与压抑感。

二、风格特点:高超的石材加工制作技术创造出巨大体量,简洁几何形体,纵深空间布局;追求雄伟、庄严、神秘、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第二节古代西亚建筑一、范围及时期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四世纪。

包括早期的阿卡德——苏马连文化,以后依次建立的奴隶制国家为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公元前16世纪)、亚述帝国(公元前8~公元前7世纪)、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年~公元前539年)和波斯帝国(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

二、建筑技术成就:两河流域缺石少木,故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坯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材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办法。

中外建筑史课程提纲和考研复习重点―connie独家整理

中外建筑史课程提纲和考研复习重点―connie独家整理

中外建筑史课程提纲和考研复习重点―connie独家整理考研重点、建筑《中国建筑史》课程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中国建筑史在建筑设计专业教学中应属于基础课。

通过中国建筑史的学习,了解中国建筑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历史事实。

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与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它与所处的社会的政治、地域、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特点。

新一代建筑总是在上代建筑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去粗取精,继承革新的情况下产生的。

给初学建筑设计的人树立一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较为正确和全面的学习和创作的方法与观点。

为后续专业课,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课建立起比较全面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为今后的学习和建筑创作道路树立正确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的目标与要求1.了解中国建筑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2.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建筑实例,能区别不同历史期的建筑艺术风格与特点。

3.掌握掌握中国建筑传统技术在不同时期的成就。

4.运用所学的建筑历史知识,对建筑物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与鉴别。

5.批判的继承和正确的认识中国优秀的建筑遗产和传统文化。

第三部分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用《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参考书:(1)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华夏意匠》李允F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印(3) 《梁思成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刘敦桢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 《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 《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第一章,古代建筑各历史时期的形成背景与主要成就。

考核内容:建筑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成就。

第二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演变。

考核内容:对现存历史城市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宫殿、坛庙和陵墓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考核内容:通过现在著名建筑实例,检查学生的记忆,认识和分析批判能力。

第四章,宗教建筑的形成及其重要建筑实例。

外国建筑历史提纲

外国建筑历史提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授课提纲
古代史内容回顾
一、埃及(c.3000 BCE.) 二、两河流域( c.2000~500 BCE. ) 三、爱琴文明及希腊时期( c.2000~300 BCE. ) 四、古罗马( c.200 BCE. ~350 CE. ) 六、罗曼式 哥特式 拜占庭式( c. 350~13th. centuries) 七、文艺复兴时期( c.13th~17th. centuries. ) 八、古典主义(c.17th. centuries ) 九、中亚 印度 日本( c.2000BCE.~17th.centuries. )
古埃及建筑
两河流
西方古典传统之源
古 罗 马 建 筑
光荣属于希腊 伟大归于罗马
拜占庭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
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朝 鲜 和 日 本 建 筑
本学期课程提纲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第三章、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第四章 二战之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第五章 战后40~70年代 现代派的发展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建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外建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外建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外建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外建史作为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各国在历史上建设和修建的大型工程。

这些工程包括宫殿、城市、遗址、道路、桥梁、港口、运河等。

通过研究外建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对外建史的必背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以时间顺序进行讲解。

一、古代经济中的外建史古代经济中的外建史主要指古代各国建设的宫殿和城市。

在古代,宫殿是国家君主的居所,也是政治和文化活动中心。

而城市则是人们居住、交通和交易的中心。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希腊的巴特农丘陵等都是著名的外建史遗迹。

二、中世纪的外建史中世纪的外建史主要集中在城堡和教堂的建设上。

在中世纪,城堡是贵族和领主的居所,也是国防的重要设施。

而教堂则是宗教信仰的中心,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

比如英国的温莎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都是中世纪外建史的典型代表。

三、近代化进程中的外建史近代化进程中的外建史主要涉及到工业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工业化过程中,各国都大量修建了工厂和矿山,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则是为了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比如美国的纽约地铁、德国的汉堡港等都是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外建史遗迹。

四、现代化建设中的外建史现代化建设中的外建史主要涉及到城市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都在大规模兴建城市和住房。

基础设施的建设则包括电力、通信、水利等领域。

比如中国的上海城市规划、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等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典型外建史遗迹。

总结:外建史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它不仅关注建筑物本身的形式和结构,更关注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外建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迁。

在今天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外建史的研究也日渐重要,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塑造未来的城市和建筑综上所述,外建史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各国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可以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迁。

外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图文稿

外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图文稿

外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外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山岳台2、塔司干3、巴西利卡4、帆拱5、卢佛宫东立面6、手法主义7、教条主义 8、穆达迦风格 9、罗马风建筑10、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 11、哥特式建筑12、帕拉第奥母题13、坦比哀多 14、圆厅别墅15、《建筑十书》16、巴洛克建筑 17、洛可可风格18、法国古典主义19、唯理论 20、帕拉第奥主义21、帝国风格22、古典复兴 23、浪漫主义建筑24、英雄主义25、折衷主义 26、都铎风格27、银匠式28、超级巴洛克 29、枯山水……………………………………………作图题1、劵柱式2、三种基本古典柱式3、雅典卫城总平面图4、帕提农神庙平面、正立面5、筒形拱(P110)、交叉拱、十字拱(P110)、尖十字拱(P118)6、帆拱7、骨架劵(P117)8、帕拉第奥母题9、圣马可广场总平面图10、圆厅别墅平面、正立面11、卢佛宫东立面12、坦比哀多平面、正立面……………………………………………问答题1、外建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2、吉萨金字塔群主要是由哪些内容所组成?3、4、古埃及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4、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5、古希腊建筑有几种柱式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雅典卫城主要有哪些建筑组成?(4种)7、雅典卫城的布局特点?8、帕提农神庙的建筑特点9、在古希腊雅典卫城中,建筑师是如何突出帕提农神庙的?10、古希腊建筑的风格特征?11、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12、古罗马建筑的五种柱式有哪些?13、古罗马建筑的风格特征?14、罗马共和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15、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16、帆拱技术产生于什么时期?17、什么是罗马风建筑?其建筑有哪些典型特征?18、圣索菲亚大教堂建造于哪个时期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主要建筑特色是什么19、西欧中世纪主要有哪几种建筑风格?(罗马风、哥特式、伊斯兰)20、哥特式的教堂的主要特征有哪些举出几个代表作品21、以法国教堂为例说明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整理)外国古代建筑史课程提纲.

(整理)外国古代建筑史课程提纲.

(整理)外国古代建筑史课程提纲.外国建筑史课程导论学习内容:1、时间范畴2、地域范畴广义范围: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的建筑历史狭义范围:西方、特别是以欧美建筑史为核心1、整体性好,历史悠久,阶段多2、各阶段发展充分,特征鲜明3、各阶段有占主导地位的型制、风格水平高4、理论基础丰富、思想活跃5、孕育现代建筑、对世界影响大外国古代建筑史西方古典建筑体系:世界其他地区建筑发展:原始建筑一、原始建筑类型(一) 旧石器时代1.巢居2. 穴居作为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原始人为自身生存与自然界斗争,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创造了原始人的建筑。

由于这种建筑处于“功利性”的目的,所以形态上具有相似性。

(二) 新石器时代1. 定居、群居——“聚落”形成2. 原始宗教建筑Eg.(法)布列塔尼整石柱(英)索尔兹伯里石环二、原始建筑空间观念 1. 占有性 2. 向心性古埃及建筑一、古埃及建筑的历史分期(一)古王国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类型——金字塔玛斯塔巴阶梯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特点:尺度超大,形态简洁,建筑外部形象强烈。

Eg. 吉萨金字塔群(二)中王国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峡谷里的陵墓(巉岩崇拜)建筑特点:强化纵深轴线布局的序列感,内部空间作用加强,外部形象作用减小。

Eg. 女皇哈什帕苏陵墓(三)新王国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类型——神庙建筑(皇权崇拜)建筑特点:纵深轴线的序列感进一步加强,建筑处理从外部形象转向内部空间,由原来的高大雄伟转向神秘压抑,实现了由原始拜物教向皇权新神权的转变。

Eg. 卡纳克阿蒙神庙卢克索神庙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一、古代两河流域建筑的历史分期其它:略西方古典建筑体系-古代希腊建筑一、背景1、古希腊及其古希腊建筑:2、历史分期:a. 古拙时期(BC.11C —8C)b. 古风时期(BC.8C —5C)c. 古典时期(BC.5C —4C)d. 希腊化时期(BC.4C —2C)3、区域文化背景:a. 自然地域特征b. 社会文化特征c. 艺术特征二、古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雅典卫城1、背景2、总体布局及设计特点a. 因地制宜、自由布局b. 用仪典流线组织建筑群c. 对比统一原则运用3、主要建筑物:略三、古希腊建筑历史渊源的演进1、圣地建筑群的演进(群体层次)2、庙宇型制的演进(单体层次)重要名词:围廊式庙宇3、柱式的演进(细部层次)重要名词:柱式广义柱式——西方古典建筑中石质梁柱结构的特定艺术组合形式。

外建史整理资料

外建史整理资料

外国建筑史一、简释:1.米开朗琪罗:文艺复兴雕刻家、画家、建筑师、诗人。

其建筑虽然采用古典建筑语汇,但并不遵循古典的法式,而由内在的情感控制,其作品雄伟、立面凸凹起伏起伏、体积感强,喜欢用巨柱,具有一种英雄主义情绪。

对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产生了影响。

代表作,圣彼得大教堂主体、劳伦齐阿拉图书馆。

2.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90 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城出现的现代建筑流派。

对高层建筑的结构、构造和表现力,作了有益的探索。

首次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

代表人物及作品,如詹尼的芝加哥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沙利文的布法罗保证大厦和芝加哥百货公司。

3.古埃及建筑的特征:(1)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发展了一套完整的体系;(2)崇拜是中心、主体;(3)构图上多用简洁稳定的几何形。

4.《建筑十书》:奥古斯都的军事工程师威特鲁威著,它的成就有:① 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② 体系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③ 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的设计原理;④ 按照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并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原则。

5.早期基督教建筑:西罗马帝国至灭亡后的三百多年时间的西欧封建混战时期的教堂建筑。

典型的教堂形制由罗马的巴西利卡发展而来的。

(1)巴西利卡拉丁十字;(2)代表实例:罗马的圣保罗教堂;(3)风格特点:体型较简单,墙体厚重,砌筑教粗糙,灰缝厚,教堂不求装饰,沉重封闭,缺乏生气;(4)型制:巴西利卡长轴东西向,入口朝西,祭坛在东边。

巴西利卡前有内柱廊式院子,中央有洗池(后发展为洗礼堂),巴西利卡纵横厅交叉处上建采光塔。

为召唤信徒礼拜建有钟塔兼了望用。

(以古罗马的长方形大厅巴西利卡为蓝本,成为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基督教堂。

入口改为朝西,东端有圣坛及横向侧廊,建筑具有导向性。

早期基督教建筑形制由大门、回廊、洗礼、钟塔、教堂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纲知识要点:1.古代希腊的规划建筑师希波丹姆提出了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规划实例是?米利都城、庇拉伊斯、塞利伊城2.古罗马帝国广场是由哪几个广场群组成?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内尔瓦广场、图拉真广场3.中世纪早期西欧城市的三种类型?要塞型、城堡型、商业交通型4.阿尔伯蒂于1450年著述是?《论建筑》5.较完整地按照费拉锐特的设想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是?威尼斯的诺伐城6.罗马市政广场设计者?米开朗琪罗7.开创了城市中的“三支道”系统的广场是?17世纪,罗马建筑师丰塔纳建造的罗马波波罗广场8.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作品是?凡尔赛宫9.1853-1870年间,主持了巴黎大规模改建工作的是?赛纳区行政长官欧斯曼主持10.1817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的示意方案是?新协和村的示意方案11.近现代三大人文主义规划思想家是?各自理论?霍华德:田园城市(详细:针对现代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设想了一种带有先驱性的城市模式,代表作《明日的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把乡村极好的自然环境和城市的就业机会和服务设施结合起来,提出“城乡磁体”,以改良社会为城市规划的目标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结合)盖迪斯:盖迪斯提出了区域规划理论,把自然地域作为规划的基本骨架。

盖迪斯为了把城市和乡村结合,提供的方法是:“调查—分析—规划”的城市规划体系(盖迪斯特别强调注重保护地方特色,认为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真正的个性,这个个性也许深深熟睡,规划师的任务就是把它唤醒。

著作(《城市发展》、《进化中的城市》)芒福德:城市和区域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生态系统,芒福德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盖迪斯的理论.极力主张科技社会同个人发展及地区文化上的企望必须协调一致12. 有机疏散理论提出者是?芬兰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为了缓解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13.世界上第一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城市连绵区是?波士顿--华盛顿大城市连绵区14. 德国地理学家瓦尔特·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的理论是?50-60年代,不少发展中国家以它为基础,提出的策略是?“中心地理论”增长极核策略15.英国建设的第一代新城是。

哈罗(Harlow)新城16.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从什么角度研究使用者对城市形象认识的基础?城市意象理论认为,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并形成的意象,是通过对城市的环境形体的观察来实现的。

城市形体的各种标志是供人们识别城市的符号,人们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观察而形成感觉,从而逐步认识城市本质。

城市环境的符号、结构越清楚,人们也越能识别城市,从而带来心理的安定。

城市意象理论根据易为观察者了解城市的原则,界定了城市形态的概念。

该理论认为,城市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城市形体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空间设计就是安排和组织城市各要素,使之形成能引起观察者更大的视觉兴奋的总体形态。

这些形体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五点: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17. 1954年第十小组发表《杜恩宣言》,提出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形态是?簇群城市18. 法国1962年公布对若干城市地区进行全面的保护规划法规是?马尔罗法19.“新陈代谢派”代表人物,制定了东京都临海地域的共同体计划与夏威夷海上城市构想的是?竹菊清训20.什么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金字塔群?各金字塔的名称是?吉萨金字塔群; 主要由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Khufu)、哈夫拉金字塔(Khafra)、孟卡拉金字塔(Menkaura)21.雅典卫城上的大型建筑物都有哪些?分别采用何种柱式?1.胜利神庙(雅典娜胜利女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爱奥尼柱式2.卫城山门Propylaea 多立克柱式(外立面)及爱奥尼柱式(内部)3.帕提农神庙Parthenon Temple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4.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ion 女像柱(Caryatids),爱奥尼柱式22.西方古典柱式的组成部分;古罗马时期柱式的发展。

西方古典柱式由檐部、柱子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塔司干柱式 Tuscan Order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爱奥尼柱式 Ionic Order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混合柱式 Composite Order23.现代结构出现以前跨度最大的穹顶是?万神庙24. 西欧中世纪三种建筑风格是?哥特式建筑的艺术特征。

公元4~9世纪初期基督教建筑风格公元9~12世纪罗马风建筑风格(亦称罗曼风格,Romanesque)公元12~15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艺术特征:(1)哥特式教堂的内部处理:中厅(2)彩色玻璃窗(3)外部处理艺术特征:哥特式建筑形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高直的形体,玲珑剔透的装饰,表现了崇高、神圣、与天接近、超凡脱俗的效果。

尖券、飞券、骨架券、飞扶壁、框架结构与石工技术25. 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结构技术成就是?代表作?结构: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4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解决了方形平面上盖穹顶的承接过渡问题。

技术:在罗马混凝土穹窿顶的技术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具有自己的特色。

穹顶(Dome)与帆拱(Pendentive)代表作:圣索菲亚大教堂、圣马可教堂26. 意大利的早期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城市是?佛罗伦萨27.伯鲁乃列斯基的设计作品?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1420-1431年)巴奇礼拜堂(伯鲁乃列斯基 1420年)圣玛利亚大教堂穹顶、育婴院、巴齐礼拜堂28. 著名的巴洛克风格广场实例是?波波罗广场(三支道系统)圣彼得大教堂广场西班牙广场29.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园林的代表作?建筑:阿塞.勒.李杜府邸(1518—1524、麦松府邸、卢浮宫园林:凡尔赛宫、巴黎旺道姆广场、巴黎协和广场、南锡的市中心广场30.哥特复兴代表作是?伦敦国会大厦 Palace of Westminster, London德国天鹅堡, 1868-1880 New Swan Stone Castle巴黎歌剧院31. 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是?透平机车间32.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上,开创建筑史新纪元,由园艺师帕克斯顿的设计作品是?伦敦“水晶宫”展览馆33. 拉斯金和莫里斯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什么运动的代表人物?它们在建筑上的代表作红屋设计者是?①艺术与工艺运动②1859-1860年有建筑师韦布在肯特建造34.芝加哥学派的建筑主张?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35. 1919年,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设计中反映了新建筑的特点是?(1)建筑设计从功能出发(2)采用了不对称不规则的灵活布局(3)充分利用了现代建筑材料与结构的特点一、建筑设计从功能出发,自内而外地进行设计,把整个校舍按功能的不同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确定它的位置和体形。

二、采用了不对称不规则的灵活布局,使各部分大小、高低、形式和方向不同的建筑体形有机地组合成整体,给人的印象是是错落对比、变化丰富的造型效果。

三、充分利用现代建筑材料与结构的特点,使建筑艺术表现出现代技术的特点。

36. 密斯·凡·德·罗长期专注探索的建筑材料是?钢与玻璃37. 1952年开创了全部玻璃幕墙“板式”高层建筑的新手法,由SOM事务所在纽约设计的作品是?纽约利华大厦38. 1966年出版的美国建筑师文图里的著作是?《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雅典宪章:1933年8月国际现代化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复古主义思潮: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着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中主义。

“新建筑五点”:底层架空、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里面、屋顶花园希波丹姆规划型式:由“西方古典城市规划之父”希波丹姆提出的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并构筑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和美的城市规划模式。

邻里单位:是一完备基本生活环境和强调社区生活为主旨的居住用地组织方式。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人们相互之间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是社区的一种形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社区的一个基本单位。

邻里单位形成的基础是邻里关系。

粗野主义:以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计倾向。

1、粗野主义同纯粹主义一样,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2、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美的标准。

粗野主义在建筑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3、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

突出地表现了混凝土“塑形造型”的特征。

雷德伯恩体系及其特点。

在居住区中,为把家庭主妇和孩子们使用的步行道路与汽车房分隔开,设计了一个与汽车道分隔的步行道路系统,通向每户住宅的后门。

这种步行道经过住宅之间的公共绿地,然后再从地下穿越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按照分级的原则设计。

从主要道路通向局部性支路,然后通向按尽端路原则设计的,服务于一小组住宅的局部性通路。

这种“雷德伯恩”式的规划布局被称为“雷德伯恩体系”。

雷德伯恩体系的共同特点是:绿地、住宅与人行步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形成口袋形。

通往一组住宅的道路是尽端式的,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

综述1.基于近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城市的集中效应,有两种基本的规划思路:城市集中主义思想与城市分散主义思想。

试综合论述在这两种指导思想影响下提出的重要的城市规划理论,并谈谈你的看法。

集中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勒·柯布西耶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改造城市他的城市规划观点主要有:1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城市最中心部分的商业地区的交通功能和集聚功能。

2采取大量性的、高层建筑的形式来解决拥挤的问题3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使人流合理的分布于整个城市4采用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分散主义思想影响下提出卫星城市理论、田园城市、区域规划、有机疏散等理论。

雷蒙·恩温的卫星城系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镇或工人镇。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主体思想是城乡结合体,既可具有高效能与高活跃的城市生活,又可兼有环境清静、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

盖迪斯的区域规划主体思想是城市规划实际上应该成为城市和乡村结合在一起的“区域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