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口果报

合集下载

阿弥陀佛,真是坑死人的事!赏析

阿弥陀佛,真是坑死人的事!赏析

阿弥陀佛,真是坑死人的事!赏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我们都知道的因果循环之理,也是佛教及众多宗教都共同倡导的。

行善积德可以改变命运也被很多人认可,可是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味行善,却不知道反省自己的缺点,改正恶习,就算积累的再大的福报也会被我们消耗殆尽。

犹如一个大木桶,行善积德比如往木桶中加水,而我们的恶习就好像木桶底部的漏洞,如果不及时“查漏补缺”,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以下有两种话太伤福报了,各位朋友一定要认真反省自己,解决杜绝,不要再说了。

一、恶言恶语恶口的罪过非常之大。

所谓“恶口”就是指恶毒之言。

当然也包括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放狠话,恐吓对方,说十分刻薄的语言,与人发生争执大声吼叫,血口喷人,狠狠的骂人,甚至指责其父母,祖先等,这都是极大的罪过。

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挺斯文的,文质彬彬,一旦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就开始破口大骂,狂放恶言,不仅造下深重的口业,大大消耗自己的福报,还会让自己和对方乃至周边的人生起嗔怒之心,佛门中有一句话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所有的障碍,麻烦都会找上门来,你还会有好日子过吗?人在嗔怒时,常常容易做出很不理智的事情来,事后后悔莫及。

很多时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双方你一言,我一句,小小的口角之争,如果不知道控制,也会酿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嗔怒心一起,“火烧功德林”,一切福报都会消失殆尽,我们经常会发现身边脾气不好,容易嗔怒的人,面相都很不好,生活中也有诸多不如意,这都是缺少福报的表现。

二、随口抱怨这也是一大口业,损福不轻。

虽然自己的一句随口抱怨,似乎没有人听见,也没有对他人造成影响,但是却严重污染了自己的心境,一种莫名的烦恼油然升起,由于“蝴蝶效应”,一系列不如意的事情会接二连三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缘故。

一句抱怨的话,看似没什么,但却由于自己情绪低落而感召到其他不好的事情过来。

从心理层面分析,抱怨就是停止思考,问题不仅不会解决,反而被搁置,又会由此引发新的问题,而如果我们从反面思考,积极的想办法解决问题,一切结果都会朝正面的方向发展。

恶口果报(恶口,两舌,妄语,绮语果报苦不堪言

恶口果报(恶口,两舌,妄语,绮语果报苦不堪言

有一位青年,很有才华,二十岁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一所名牌大学破格直接聘他作副教授,可是过了十年都没有升教授。

他禀赋这样好,为什么十年后都得不到提升呢?原因出在他十年以来所发表的论文,都有指责哪个教授哪里不好,而且讲得精辟,抓到别人的弱点,所以他这十年要升级时,都被那些教授压下来。

后来,他的朋友劝他写论文换一个角度写,就是赞叹某一位教授哪里好,这位才子一听建议,脸色很难看,觉得很困难,因为多年以来批评别人习惯了,再换成欣赏别人,很不习惯。

在这个事例当中,可以体会什么是造作等流果,就是以习惯势力所显现的行为之相。

这位副教授一直喜欢指责别人的缺点,养成了恶口的习惯,要他改成一种欣赏他人的方式很不容易,所以串习什么方式就会习惯于什么方式,不在语言上学好,以恶口的串习力,语言上会形成障碍,甚至对别人真心说一句和善的语言也没有能力。

还可以看到一点,就是存心不同,后果也截然相反,如果一说话就是指责、嘲讽、打击,这样用心刻薄,福德就会消减。

如果待人宽厚,总是赞叹随喜,福德就会越来越厚。

所以,待人要常常念别人的好。

下面再看一则以恶口受报的事例:明朝末年,苏州有一位姓秦的书生,聪明好学,而且多才多艺,尤其擅长作诗词,他才思敏捷,可以即刻写成文章,他的缺点是个性轻狂刻薄,说话不让人。

见人有缺点,就写诗攻击对方,听到某人作事可笑,就把这事写成歌词。

有位邻居,男女的事上不检点,他知道后,当即写了十首《黄莺儿》的词调笑,内容绘声绘色,写得很露骨。

这首词远近流传,因为这件事,他多次挨揍,当街被打,甚至被人剥开衣服来痛打。

还有一次,也是因为填词成歌,讽刺他人的行为,结果被人诬告吃官司。

因为宿世的习气太坚固,他一直改不过来。

到晚年时,他染上了疟疾病,病好了不久就精神错乱,常常吃自己的粪便,又取刀割自己的舌头,幸好被家人发现,夺下他的刀。

家人也没有办法,只能把他关在一间空屋子里头。

他找不到刀,就一点一点嚼自己的舌头,再和着血吐出来。

达真堪布:为什么恶语有非常严重的罪过?怎么说话有口德 积德

达真堪布:为什么恶语有非常严重的罪过?怎么说话有口德 积德

达真堪布:为什么恶语有非常严重的罪过?四种口恶业的第三个是恶语。

恶口骂人,说别人不爱听的话,不悦耳的话,让人听了伤心生气的话,说别人的坏处、缺点、毛病,这些都是恶语。

比如对六根不具足的人,说他的短处,说聋子、瞎子、矮子。

通过各种方式跟他说,让他伤心,让他生气,让他心情不愉快,“有人像个什么什么”,这些言语都是恶语。

恶口骂人,这个罪过非常严重。

为什么呢?因为人只要生起一剎那的嗔恨心,就会摧毁相续中所有的功德、福德和善根。

你让他伤心,让他生气,他就会毁坏所做的这些功德、福德和善根,这等于你毁坏他的功德、福德和善根,这个罪过非常严重。

所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说别人的缺点和毛病。

有的人说,“我是为了他好。

”如果你是为了他好,那你得看看,你有没有调整他的能力?你们之间有没有这个缘分?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你们之间没有这个缘分,你说他的缺点,不但不能让他改正,反而让他生气,让他烦恼,你明明知道还要这要做,那就有一定的罪过,而且你发心也不正确啊!发心正确是什么?发心完全是清凈的。

刚才你明明知道他不能接受,你也明明知道你没有这个能力,你们之间没有这个缘分,你还说他的缺点,还找借口说“我是为他好”,这样你的发心已经不清凈了,你将来要感受果报。

在因果面前,谁也装不了,谁也躲不了。

因果就像个称似的,它给称得好好的,一点点也没有差错。

所以说话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伤害别人。

顺口说他几句坏话,也没有什么太了不起似的,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错误似的,但是因果报应不可思议啊,将来你要感受极大的痛苦。

有一个比丘尼,骂其它比丘尼“母狗”,结果她在五百世当中转生为母狗。

你看,轻易说一句话,对你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就有这样严重的后果。

我跟你们讲过,口业容易犯,不知不觉就会犯。

身口意的这些恶业,身恶业不容易犯,杀生、偷盗、邪淫这都不是那么容易犯。

妄语、绮语、恶语、离间语这四种口业都很容易犯,说话一不注意就造业了。

然后意的不善业,贪心、害心、邪见这些就更容易犯了,起心动念就会造业。

戒邪淫应从口业守起,说荤话下流话有报应

戒邪淫应从口业守起,说荤话下流话有报应

口业太重 折损婚姻
我有一位诗友,交往了好几年。据自己说,他从未恋爱过,也不敢嫖妓,怕得爱滋病。但他总是喜欢看色情碟子,还曾送给我好几张。同时口业不断,张嘴闭嘴就是后现代主义,人就是动物,性就是人生唯一的快乐。口业很重,出口的都是与性、全盘西化、非圣非贤有关。
有一天,来了一位道士,进门就自己说他善於医治怪病,特地来为少爷治病,家人请他来到了病榻前,只见道士一声不响,立即拿出一枝铁锤,约有数十斤重,对准病者头额捶将下去。
他的父母见状立刻阻止之,并哭着说:“我们半辈子就只有这个宝贝儿子,今天又害病害成这个样子,你用那铁锤捶下去,岂不是要将他的脑袋敲碎?”
以上说的这些都是本人经历,或者是单位同事身上发生的真是事情,希望大家看到淫荡邪淫的报应。
本人从小就有严重的口吃,自从懂了古人道理后,在2006年8月,我下定决心改正缺点。当时也没有想到能彻底纠正口吃,当初只是看书上写道,说下流话会被人轻视,所以就一直坚持到现在,守不妄语戒(不说骗人的话):不恶口(不说恶毒骂人的话)、不绮语(不说看人下菜碟、故意夸大的话)、不两舌(不挑拨事非),没想到从2008年开始,说话就非常流畅,一个星期说话也难得口吃一次。所以我感觉古人所说的守戒很重要,特别是在现在这个乱七八糟的社会,所有的戒律都是在保护我们自己,戒律是防护罩,不是照别人的手电筒。
信口横吹后现代,人同动物淫为快。
半生落得孤家寡,幸馀善业尚可待!
戒邪淫应从口业守起
我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单位,和公众场所,人多的地方,一定要讲口德!千万不要说一些无聊的话,带有黄色“毒素”的笑话、事情、故事一定不要讲,不要以为这样不伤大雅,这是一种很大的过失啊!尤其是有异性在场时,更不要说一些很敏感的话题,这会带来很多不便和误会。另外女性举止要端庄,戒轻浮。谈笑时应大方优雅,戒媚笑。男性应稳重,有礼仪,不可对异性很随便,就算很熟,也请不要开过火的玩笑,因为这样一点都不好玩,还会惹火烧身。当然戒邪淫主要在心上戒,但是,我们的日常言行举止也应文明,有道德,这样才不会让异性看到你产生误会。

恶口嘲笑别人的果报

恶口嘲笑别人的果报

恶口嘲笑别人的果报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6-22 1:33:05繁體版
佛陀在世时有位达格罗比丘,他平时住在尸陀林,以死人的祭器为钵,穿死人之衣,吃祭祀亡人的供品。

当时城中死了一个婆罗门,他的妻子女儿等将其尸体抬到尸陀林,在一旁哭泣。

达格罗正好站在旁边看,女儿告诉母亲说:“这个达格罗就像瞎鸟一样,守尸而住。


这话后来就传到佛陀耳朵里,佛陀说:“此婆罗门女随意用粗言轻毁我的声闻弟子,以此恶业,将于五百世中常为瞎鸟。


她母亲知道后,带着女儿到佛前忏悔:“我女年幼无知,并非以恶毒心说这种话,请佛陀宽恕她吧。


佛说:“她来世的果报,并不是我以恶咒来诅咒她,而是她自己造成的。

以轻慢心说粗语会堕入旁生,若以恶毒心来骂,必将堕入地狱!”
所以我们平时人与人之间最好不要乱起外号,什么大脑壳、小鼻子、大眼睛、小眼沙弥……知道了这些公案后,行为一定要有所改变。

智慧小语:给他人取外号、嘲笑别人缺陷等恶语叫做粗语。

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谨慎,在佛经中,因一次闻法而转生善趣或一次恶口骂人而多生累世在恶趣受苦的故事非常多。

即使是无意中的一句话,也都可能造下可怕的恶业,从而为自己招致难忍的痛苦。

口业因果故事

口业因果故事

口业因果故事(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口业因果故事的概述2.口业因果故事的主要内容3.口业因果故事的启示正文(篇1)【口业因果故事的概述】口业因果故事是一种在我国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类型,主要讲述的是因为口出恶言或妄语而引发的一系列因果报应。

这类故事以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道理,劝诫人们要谨言慎行,做好事、说好话,以免招致恶果。

本文将讲述一个典型的口业因果故事,并从中剖析其寓意。

【口业因果故事的主要内容】故事发生在古时候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住着一个名叫张三的年轻人。

张三为人狡猾,总是喜欢在背后说别人的闲话,散播谣言,以图一时之快。

村里的人们对他颇有微词,但因为他并未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大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云游的和尚。

和尚告诉张三,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口业,将来会受到因果报应。

张三不以为意,认为这只是和尚危言耸听。

然而,不久之后,张三遭遇了一连串的厄运。

先是他家的庄稼受到病虫害,颗粒无收;接着他的母亲生病,需要大量医药费;最后,他因为一场误会,被村里的人误会为小偷,名誉扫地。

张三在经历了这一连串的打击后,终于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口业给他带来了灾祸。

他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从此,张三不再说闲话,而是热心帮助村里的人,用行动弥补过去的错误。

渐渐地,他的生活重回正轨,村里的人也开始重新接纳他。

【口业因果故事的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口业因果并非虚构,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

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产生相应的因果报应。

恶言伤人,良言暖心,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多做好事、说好话,为自己和他人种下善因,才能收获美好的果实。

总之,口业因果故事以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道理,劝诫我们要谨言慎行,做好事、说好话,以免招致恶果。

目录(篇2)1.口业因果故事的概念和背景2.口业因果故事的主要内容3.口业因果故事的启示和教训4.结论正文(篇2)口业因果故事是一种源于佛教的传统故事,主要讲述了人的言行举止都会产生因果报应的道理。

三世因果示现的145种果报

三世因果示现的145种果报

三世因果示现的145种果报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请问命运为何千差万别?佛告诉阿难:都是由于前世用心不同,例如:0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

02.前生爱发脾气,今生长相丑陋。

03.前世贪心又吝舍,今生贫穷。

04.前生礼敬三宝,今生高官显要。

05.前世骄傲轻视人,今生出身下贱。

06.前世对人恭敬,今生身形高大。

07.前生轻视正法,今生身材短小。

08.今生凶狠不认错,前世是羊。

09.今生红眼睛,前世吝惜火光明。

10.今生眼小如麻雀,前世缝鹰鸟眼。

11.今生哑吧,前世毁谤正法。

12.今生耳聋,前世不喜欢听正法。

13.今生缺齿,前世爱啃骨肉。

14.今生鼻塞,前世燃不好香供佛。

15.今生兔唇,前世爱钓鱼。

16.今生皮肤黑,前世佛像安在屋檐下烟薰处。

17.今生手脚残废,前世看到师长不肯起立致敬。

18.今生驼背,前世衣衫单薄背对佛像。

19.今生脖子短,前世看到尊长缩头走避。

20.今生有心痛病,前世砍刺众生身体。

21.今生常咳嗽,前世冬天给人冰冷食物。

22.今生没有儿女,前世杀雏鸟。

23.今生多子多孙,前世喜欢救养生物命。

24.今生长寿,前世慈心不杀生。

25.今生短命,前世好杀生。

26.今生大富,前世好布施。

27.今生聪明,前世喜欢诵经求学问。

28.今生愚笨,前世为畜生。

29.今生急躁,前世为猴子。

30.今生有恶疾,前世破坏三宝。

31.今生手脚不随,前世捆绑众生手脚。

32.今生个性恶毒,前世是蛇蝎。

33.今生身相端正,前世持戒。

34.今生六根不完全,前世破戒。

35.今生不爱干净,前世为猪。

36.今生喜爱歌舞,前世为歌伎。

37.今生多贪心,前世为狗。

38.今生脖子长瘤,前世独食。

39.今生常口臭,前世爱恶口骂人。

40.今生舌短,前世暗中骂尊长。

41.喜淫他人妇女,死堕鹅鸭。

42.喜淫九族亲人,死堕雀鸟。

43.吝惜经书,藏匿智慧不教别人,死作土木中虫。

44.喜好骑马射箭,死后转蛮荒地方。

45.爱好打猎杀生,死堕豺狼。

道次第46课十不善业果报差别心得 感悟

道次第46课十不善业果报差别心得 感悟

道次第49课心得果报大体有三种,分别为异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异熟果所谓异熟,有三层含义:一是异时而熟,即因和果的时间不同。

二是异类而熟,即因和果的性质不同,比如我们因行善作恶招感苦乐不同的果报,行为虽有善恶之分,但果报本身是没有善恶属性的,所谓「因有善恶,果唯无记」。

三是变异而熟,即从因到果是发展变化的,就像从播种到结果,还要经过发芽、开花等过程。

如果以强烈的贪瞋痴烦恼造作,每种行为都将感得地狱果报;以中等的三毒烦恼造作,每种行为都将感得饿鬼果报;以微弱的三毒烦恼造作,每种行为都将感得畜生果报。

这是《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所说的。

而在《十地经》中,中和小两种不善行招感的果报恰好相反。

就是说,以中等三毒作恶,将招感畜生的果报;以微小三毒作恶,将招感饿鬼的果报。

等流果等为平等义,流为相似义。

也就是说,因和果相似的。

造作十不善业后,首先是感得异熟果,然后将继续感得等流果。

在出离恶道后,虽然已经得生为人,但果报并未结束,还要按照十不善业的次第继续感果。

因为杀生使众生不得寿终,所以招感寿命短促的果报。

因为偷盗使他人财物受损,所以招感穷困潦倒的果报。

因为邪婬使他人妻女失贞,所以招感妻不贞良的果报。

因为妄语而使他人蒙受诬陷,所以招感被人诽谤的果报。

因为离间而使他人反目成仇,所以招感亲朋乖离的果报。

因为恶口而使他人心生烦恼,所以今生就会时常听到令人不快的话语。

因为绮语而说些毫无意义的话,所以今生就没人对自己所说的话当回事。

至于贪瞋痴三者所感得的果报,就是三毒的力量越来越大。

增上果这一果报表现于外在世界,属于依报的范畴。

而等流果体现于我们自身,是正报的范畴。

换言之,十种不善行将感得恶劣的生存环境。

杀生,是杀害众生生命,使其失去生存机会,所以就会感得艰难的生活环境,凡生存所需的饮食、医药等种种资具都很缺乏,即使努力经营也所获甚少。

不与取,因为侵吞他人财物,就会时常遭受旱灾或水灾,广种薄收。

邪行,因为邪婬等不净行,就会感得生活环境充满污泥和粪秽,令人见之生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位青年,很有才华,二十岁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一所名牌大学破格直接聘他作副教授,可是过了十年都没有升教授。

他禀赋这样好,为什么十年后都得不到提升呢?原因出在他十年以来所发表的论文,都有指责哪个教授哪里不好,而且讲得精辟,抓到别人的弱点,所以他这十年要升级时,都被那些教授压下来。

后来,他的朋友劝他写论文换一个角度写,就是赞叹某一位教授哪里好,这位才子一听建议,脸色很难看,觉得很困难,因为多年以来批评别人习惯了,再换成欣赏别人,很不习惯。

在这个事例当中,可以体会什么是造作等流果,就是以习惯势力所显现的行为之相。

这位副教授一直喜欢指责别人的缺点,养成了恶口的习惯,要他改成一种欣赏他人的方式很不容易,所以串习什么方式就会习惯于什么方式,不在语言上学好,以恶口的串习力,语言上会形成障碍,甚至对别人真心说一句和善的语言也没有能力。

还可以看到一点,就是存心不同,后果也截然相反,如果一说话就是指责、嘲讽、打击,这样用心刻薄,福德就会消减。

如果待人宽厚,总是赞叹随喜,福德就会越来越厚。

所以,待人要常常念别人的好。

下面再看一则以恶口受报的事例:明朝末年,苏州有一位姓秦的书生,聪明好学,而且多才多艺,尤其擅长作诗词,他才思敏捷,可以即刻写成文章,他的缺点是个性轻狂刻薄,说话不让人。

见人有缺点,就写诗攻击对方,听到某人作事可笑,就把这事写成歌词。

有位邻居,男女的事上不检点,他知道后,当即写了十首《黄莺儿》的词调笑,内容绘声绘色,写得很露骨。

这首词远近流传,因为这件事,他多次挨揍,当街被打,甚至被人剥开衣服来痛打。

还有一次,也是因为填词成歌,讽刺他人的行为,结果被人诬告吃官司。

因为宿世的习气太坚固,他一直改不过来。

到晚年时,他染上了疟疾病,病好了不久就精神错乱,常常吃自己的粪便,又取刀割自己的舌头,幸好被家人发现,夺下他的刀。

家人也没有办法,只能把他关在一间空屋子里头。

他找不到刀,就一点一点嚼自己的舌头,再和着血吐出来。

房间里发出一股难闻的臭气,让人作呕。

而秦生自己却一点知觉也没有。

有一天,他从窗户的缝隙当中看见一把劈柴用的斧头,就破窗而出,举斧把自己砍死了。

这是恶口的报应。

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人格刻薄,不宽厚不包容。

一个人绘声绘色地描述他人的缺点、隐私,以此为乐,必定会引起对方的怨恨,况且把它作成诗歌,让千百人都知道,更是恶口大面积的放大,所以无形之中福德消尽。

我们这条舌头如果用来劝人行善、注重因果,或者劝人发菩提心、念佛法僧,自己的口德会越修越好,相反用它来宣扬邪说、传播过恶,那也是罪业无量。

秦生以前世的善业力,今生才有这样好的舌根,可是用错了,巧舌变为恶口的利器处处伤人,结果自嚼舌头,发疯自杀,报应竟是这样准确。

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当中说,有一位侍奉他的小妾,讲她祖母很会骂人,后来祖母没有任何疾病,忽然舌头烂到喉咙处,不能饮食、说话,痛得翻来覆去,几天之后便死去。

这位祖母唯独舌头会烂,可见她恶语业很重,她骂人的时候,能以势压人,别人都怕她,但是这个女强人最后坏在自己的舌头上。

舌根和语业关系很大,譬如口不妄语,说诚实话语,舌可以覆面,如果说恶语,说妄语,舌会萎缩、糜烂。

再看粗恶语的事是能引生恚恼的境,这也提醒我们,对方如果是会受伤的境,对他说粗恶语,就会伤他。

我们说某人的过失、缺陷或丑闻时,如同对他的伤口发射利箭一样,让他痛苦。

这样就明白,凡是在对方不能接受的时候,不能随便说恶口。

什么时候能方便说呢?就是自己有善心,而对方又信任你的时候,才可以指出对方的过失。

凡夫人很多时候并不是善心状态,而是以烦恼触动。

我们的语言只有两个方面,说功德或者说过失,以贪嗔痴说粗恶语,这都成为是恶业。

一般人会认为,我打他一拳,这是恶业,因为触犯了对方,让他受苦,而恶口并不是伤害对方。

实际上,对方的过失就是他的伤口,恶语就是利箭,对他会造成伤害。

太平府有一位周某,常常谈论别人的短处,他和一位书生是好友。

书生的妻子美貌有才华,风流放纵,但实际上并没有外遇。

有一天,周某和书生一起吃饭,忽然对书生说:“兄长的度量真大,为什么受外人的欺负却不计较,反而在这里豪饮呢?”书生惊愕不解。

周某说:“尊夫人笑谑放浪不羁,老兄还不知道吗?”说着他挽起袖子,竭尽笑骂诋毁之能事。

同桌的人认为他说话荒诞不经,连连罚他喝酒。

周某又说大话:“你们都冷眼旁观,我是热心肠的汉子,不能作那种想说又不说的庸人之态。

”书生脸红,气得回家了。

他的妻子听到此事,愤恨地死去。

康熙八年,周某参加省试,刚领试卷进入考场,忽然有鬼在卷面上写了“好谈闺阃[ 闺阃:指男女之事。

]”四字。

他急忙用衣袖擦拭,怎么也擦不掉,于是潦草地写完文章。

一出考场他就吐血而死。

这也是恶语伤人,人们一般会拿直爽作挡箭牌:“我很直爽,我有什么说什么。

”这个问题很严重,如果有什么就能说什么的话,天下凡夫都是有过失、有缺憾的,是否以直爽,从今天至未来际,把每个人的过失都应揪出来恶骂一遍呢?三界凡夫都是业障病人,对待病的方式是要去悲悯疗治,而不是对他恶骂攻击。

周某说他是热心肠,不象别人想说又不说,他敢在大庭广众之中,随意向他人笑骂嘲讽,这像是肆无忌惮地举着任意刺人脸面一样,所以书生心怀忿恨,他的妻子也羞耻而死。

由此可见,话语有时比刀子还厉害,一句话就可以摧毁一个人。

报应如何呢?周某当众破人名声,致人死地,导致以“好谈闺阃”四字印在试卷上,使他脸面丢尽,而且一出考场就吐血而死。

天道好还,骂人者骂自己,破人名声者破自己名声,所以说别人的短处,须要很慎重,没有必要时不能随便说。

下面再看《感应篇汇编》中的几则公案:梁朝有一位到溉,他的祖父曾经挑粪谋生。

等到到溉作了吏部尚书,有一次何敬容请他,他没有答应,何敬容就对人说:“到溉还有一点余臭味,现在就学着一副贵人的架子。

”到溉听了,很恨他。

(何敬容依到溉的种姓过失嘲讽他,堂堂吏部尚书,听了有何反应呢?就是怀恨在心。

人心普遍就是这样的报复心理,以恶口而结怨。

)到溉的弟弟到洽有一天问刘孝绰:“我很想买东邻的地,可是地主不让,怎么办?”刘孝绰说:“只要多装几车粪堆在他家旁边叫他难受,他就搬了。

”到洽听了,很愤怒,后来以这件事把刘孝绰害了。

所以,一句话会伤天地和气,一件事会酿成终身祸患,为人处世的时候,不能这样冷嘲热讽,这会使人心的怒恨深入骨髓。

古人说: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

明朝汉洲有位王生,喜欢指责他人的过失,邻居死了儿子,他呵斥说:“因为你造恶深重,所以有这种果报。

”不久他的两个孩子都病死,邻居反讥他:“你造恶是不是更深重呢?”又有一次,他的族兄考试名列四等,王生指责说:“你文章写得实在荒谬,怎么有希望优取呢?”不到一年,他自己考试名列五等,族兄反讥他说:“我想兄弟的文章是不是更荒谬呢?”这个公案是显示骂人者常被人骂,责人者常被人责,我们指责别人时,先要看看自己,自己也不是完人,有哪一处不可以被人指责呢,既能指责别人的过失,自己满身过失为什么不会被别人指责?骂人者反遭人骂,要想人不骂,只有不骂人。

孙文懿公既矮小又丑陋,县令李昭言嘲笑他说:“像你这般人物,世上能有几个?”这一年,孙文懿公以第三名考中了科第,不久执掌选拔官员的职务。

这时候,李昭言正好是以选人的身份等候调遣,孙公笑着说:“没想到你的那句话,终于成了好兆头!”李非常惭愧,就辞官回家了。

所以,今天在上可以骂别人,明天在下怎么办呢?今天有钱时可以骂穷人,明天做乞丐时,又怎么办呢?世事无常,我们骂别人,觉得比别人高,可是一旦失去名位、财富时,不遭别人骂吗?换一角度来看,众生有一处短,你还没看到他有一百处长,一处你超过他,你没想到有九十九处还不如他,所以不能轻视任何人,常常要觉得不如人家,这样就不容易犯指责人的毛病。

菩萨为了调伏众生,随顺时机的恶口,是现威猛相遮止他造恶,这是大善业。

但是一般凡夫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自己德行不够,别人对你没有信任感的时候,不要轻易说过失。

佛世的时候,有一位长者的妻子,怀孕之后,身体就臭秽不堪,谁也不愿接近她。

她满月生下一个孩子,皮包骨头,身相瘦弱憔悴,非常难看,而且这孩子身上沾着粪便。

他长大后,不愿意呆在家里,而且贪嗜粪便,父母和亲友们都很厌恶,不愿意见他,后来他被逐出家门,在外流浪,以粪便为食。

为什么他会这样颠倒异常呢?也是受业力支配,他也是不自在的。

他的前世因缘是这样:往昔拘留孙佛时代,他出家做一所寺院的住持,当时有几位施主供养僧众洗浴,洗完后再用香油涂身。

僧众中有一位阿罗汉,住持一见他就起嗔心,恶骂他:“你一个出家人还以香油涂身,这和用人粪涂身有何差别?”阿罗汉听后对他生起怜悯之心,就在他面前示现种种神变。

住持当时就忏悔罪业,以恶口业力,他在五百世中,身体常常臭秽,人都不愿意接近他。

在对阿罗汉说“和人粪涂身有何差异”时,他的心中就已落下相应的印象,因缘聚合,果然显现身体臭秽、贪吃粪便的恶相。

一切都是心作心显,口里如是说,心中如是分别,就会如是现前。

这是依他起无欺的显现。

佛世之时,王舍城有一位长者,财宝多得无量,长者的妻子怀胎十月将要临产,胎儿却始终不肯出生。

不久,又有身孕,生产之后,前面怀的胎儿仍然住在右肋部位。

这样接连产下九子,先前的胎儿都不肯出生。

后来长者的妻子生重病死去。

亲友们把她的遗体抬到坟场,请来大医师耆婆,剖腹取出一个小孩,身体虽小,胡须和头发都已经苍白,他弯腰驼背地一边走一边环顾四周,开口对亲属们说:“你们要了解,我是前世以恶口骂僧,此生才在母胎里经过六十年受这种苦恼。

”亲属们听他这样说,都悲哀哭泣,说不出话来。

当时世尊知道老小孩的善根已经成熟,就带着大众来到停尸场所,叫小孩:“你是长者比丘吗?”老小孩说:“我是。

”连问三次,都回答是。

大众问请佛陀这事的前世因缘。

佛说:“那是迦叶佛的时代,一次比丘们结夏安居,众僧和合,派遣一位老比丘作僧众维那,大众共立制度,安居期间,得道的圣僧才可以和大众一起自恣,否则没有资格。

老维那没有得道,僧众不许他布萨自恣。

他心里恼恨,发劳骚说:…我专门管理僧众事务,让你们能安心办道,今天竟被拒之门外,不许自恣布萨羯磨。

‟然后他就辱骂僧众,不久被关入一间屋子里。

他怒气未消,大声叫嚷说:…我要让你们常在黑暗之中不见光明,就像今天我被关入暗室一样。

‟说完之后,老维那便自杀身亡,堕在地狱之中受极大痛苦,今天才脱免做人,承着恶口黑业的余报,还要在母亲胎狱中住六十年,不见天日。

”还有,往昔一位三藏比丘见到一位老比丘缓慢地进餐,说他象老牛反刍一样,以此恶业,他在五百世中转生为牛,后来成为最后有者,生来即长有两个咽喉,反刍食物。

另有一位三藏比丘对其他比丘说:“你们如牧童一样。

”结果他五百世转为牧童。

有一位年轻比丘,见老比丘跳过水沟的样子很滑稽,就随口说道:“你刚才的模样像猴子。

”结果五百世转为猴子。

迦叶佛教法中五百僧人,给比丘取“断足”、“断臂”等的恶名,由此许多世中堕入地狱,又在五百世中被砍断手脚死去,这一世转生为释迦族的五百女子,也是手脚被琉璃王的军队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