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病案例子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案例

小儿推拿案例

小儿推拿案例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而又有效的中医疗法,它通过按摩、推拿、拍打等手法,调理小儿的脏腑经络,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小儿推拿的案例。

案例一,小儿感冒。

小明,3岁,因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流涕,就诊于中医门诊。

中医师根据小明的症状,采用小儿推拿治疗。

首先,在小明的背部和胸部轻柔地做推拿,促进肺气流通,缓解咳嗽症状。

然后在小明的头部和面部做按摩,帮助缓解鼻塞和流涕。

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小明的症状有了明显好转,体温下降,咳嗽和流涕也明显减轻。

案例二,小儿消化不良。

小红,4岁,因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就诊于中医门诊。

中医师采用小儿推拿治疗。

首先在小红的腹部做柔和的推拿,促进脾胃功能,帮助消化吸收。

然后在小红的背部和腹部做拍打,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泻症状。

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小红的食欲逐渐好转,腹痛和腹泻也有了明显改善。

案例三,小儿失眠。

小华,5岁,因失眠引起的易醒、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就诊于中医门诊。

中医师采用小儿推拿治疗。

首先在小华的头部和背部做按摩,促进神经系统放松,缓解烦躁情绪。

然后在小华的双腿和双足做推拿,促进气血流通,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小华的失眠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白天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改善。

以上就是几个小儿推拿的案例,通过小儿推拿的手法,可以有效地调理小儿的身体状况,缓解疾病症状,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小儿推拿也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疗法,受到了家长和小儿的喜爱。

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了解小儿推拿的好处,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保健和治疗方式。

临床推拿医案六则-最新文档

临床推拿医案六则-最新文档

临床推拿医案六则例一:女,81 岁,右肩疼痛1 个月余。

自述无明显诱因致右肩疼痛,以昼轻夜重为主,曾在某医院就诊,以肩周炎给予黑膏药贴敷,但治疗1周后效果不明显。

检查发现右肩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及上举皆受限,肩井、天宗穴处压痛明显。

询问患者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其家属否认。

为慎重起见,嘱拍胸片。

胸片结果显示左肺门处见一2cmx2cm阴影,经CT扫描确诊为左肺肺癌。

体会:肩周炎多见于50 岁左右的患者,特别是更年期的女性患者。

此例病人年龄已愈80 岁,虽然症状与肩周炎相似,但考虑患者在外院就诊过,效果不显,所以认为一定不是典型的肩周炎。

考虑到肩部症状往往是胸部病症的表现,所以先拍胸片,从而得到确诊。

此例患者为右肩疼,但却是左肺占位病变所致,是因为癌细胞经淋巴循环转移到右肩部,并且CT片显示右肩胛骨已出现骨质破坏征象。

如果没有经过检查就按肩周炎给予推拿治疗,就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例二:女,52岁,双肩关节疼痛1 周。

自述无明显诱因致双侧肩部突然疼痛。

功能障碍。

检查发现患者双肩外展、内收、前屈、后伸、上举均受限,病人呈痛苦貌。

问及最近查体否,家属肯定查过血脂、血糖。

于是给予肩部针灸推拿常规治疗。

治疗1 个疗程后效果不明显。

于是要求患者复查血糖,经过检查空腹血糖为16.4mmol/ L。

故暂停针灸推拿治疗。

先降糖治疗,等血糖稳定后再给予肩部推拿等康复治疗。

体会: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不甚明确,中医认为与风寒湿侵犯经络、致经络不通有关。

现代医学则认为可能与肩周局部的无菌性炎症有关;但近来有学者认为肩周炎的发病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关系更为密切,一是大多数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与其更年期相关;二是糖尿病患者肩周炎发病率呈正相关性。

从该病的名称“五十肩”来看,女性五十岁正处于更年期时期,大部分患者有内分泌紊乱的症状,而肩周炎的自愈时间与更年期持续时间大致相符;与糖尿病的关系密切可能是由于糖尿病血液中糖分含量高而易于沉积于小血管壁引起血管壁的增厚,易引起管腔狭窄,从而影响血管的通透性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推拿病例 (1)

推拿病例 (1)
推拿病例
——腰部
姓名:李海峰 性别:男 年龄:56 主诉:腰部疼痛,活动不利 现病史:腰部肌肉僵硬,腰部向各个方向活动受 限。 既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查体:腰椎序列尚可,曲度变直,腰部肌肉僵硬, L4略左偏,L4-L5右侧压痛。活动度检查:前 屈40,后伸15,左侧屈25,右侧屈15,左侧 旋转略受限。直腿抬高实验双侧80°,屈髋 屈膝实验阴性,4字实验双侧阴性,其余无异 常。
推拿病例
——颈部
姓名:曹晓萌 性别:女 年龄:27 主诉:反复背项疼痛3月,加重1月 现病史:3月前因工作劳累出现项背部疼痛, 活动受限,休息后缓解,又因工作 劳累致一日前出现项背僵硬并疼痛 症状,休息后症状不减。 既往史:体健,无过敏史 查体:颈椎序列左偏,曲度变直,C1-C2左侧压 痛,C4-C5略右偏,相应椎体右侧压痛, 项背部肌肉僵硬。活动度检查:前屈40, 后伸20,左侧20,右侧20.左侧旋转略受限。 叩击实验(-),臂丛牵拉实验(-)椎动 脉挤压实验(-),霍夫曼氏征(-)
辅助检查:腰椎序列尚可,曲度变直,L3-L5 椎体边缘,及关节突边缘增生明 显,腰椎间隙略窄 CT:L3-L5椎间盘向椎体后缘膨出, 硬膜囊神经根未受压,L5-S1椎间 盘向右侧突出,硬膜囊略受压, 但神经根未受压。 诊断:腰肌劳损,臀肌筋膜炎 治疗:推拿手法治疗,短波治疗
手法:腰部按揉数次放松肌肉。点按肾俞, 大肠俞,秩边,环跳对损伤的局部软 组织做腰部屈伸按动法,最后放松要 周围肌肉,侧卧位纠正偏外椎体。 医嘱:注意休息,避风寒勿劳累。
辅助检查:CT显示,颈椎序列左偏,曲度变 直。C3-C7钩椎关节增生,C5-C6椎 间盘左侧突出,彩超显示右侧椎 动脉略狭窄,流速变慢。 诊断:颈椎病(颈型),背肌筋膜炎 治疗:推拿手法治疗,微电波疼痛治疗 手法:按揉放松颈部肌肉,重点在C2-C3左侧 及C4-C5右侧阿是点,卧位扳动法定位 纠正错位颈椎。点风池,大椎,颈根 及背腧穴。 医嘱:注意休息,避风寒,勿劳累

针灸推拿相关病例报告

针灸推拿相关病例报告

针灸推拿相关病例报告针灸推拿相关病例报告病例:腰肌劳损患者:王先生,27岁,男性主诉:右侧腰痛、僵硬,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病史:王先生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久坐少动。

近一个月来感到右侧腰部酸痛、僵硬,逐渐加重,尤其是活动后会感到明显的不适。

他曾用过一些痛经药,但效果有限。

体格检查:右侧腰部有明显的压痛点,活动受限,右侧腰肌明显紧张。

诊断:腰肌劳损治疗方案:采用针灸推拿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针灸、推拿和理疗。

针灸治疗:使用针灸直接对痛点进行刺激,选择符合腰部肌肉解析的穴位,如中脘、膈俞、肾俞等。

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每周2次,共进行了5次。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来放松腰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与水肿,降低疼痛感。

每次治疗时间约20分钟,每周2次,共进行了5次。

理疗:同时配合理疗,包括热敷、拔罐和艾灸等,以促进腰部肌肉的放松和血液循环的恢复。

疗效评估:治疗后,王先生的腰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增加,能够进行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腰肌松弛,压痛明显减轻。

讨论: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办公室病,主要由于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使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导致疼痛和僵硬。

针灸推拿治疗通过直接刺激穴位、放松肌肉和改善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缓解腰肌劳损的症状。

结合针灸、推拿和理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总结:针灸和推拿是传统中医疗法中常用于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

通过刺激穴位、放松肌肉和改善血液循环,可以减轻疼痛、恢复肌肉功能。

综合针灸推拿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针灸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中医推拿(医学高级)-病案分析题

中医推拿(医学高级)-病案分析题

中医推拿(医学高级)-病案分析题
1、患者,女,42岁。

主诉:颈及左侧上肢疼痛麻木半月余。

半月前因劳累出现颈肩部酸沉,并引起左上肢及手指麻木,持物无力,渐痛剧,遂来诊治。

现症同前,查:压顶试验阳性。

颈椎X线片示:颈椎5、6、7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

要求写出:诊断及分型、治则、推拿基本方法。

2、患者,男,40岁。

1997年11月4日就诊,主诉:头及项背疼痛两天。

自述两天前因天气较凉,次日起头痛,并连及项背,伴有恶风寒,以巾裹头,苔薄白,脉浮紧。

要求写出:诊断及分型、治则、推拿基本治法。

3、患者,女,40岁。

主诉:睡眠时间减少1周。

患者平素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眠,心悸健忘,神疲乏力,饮食量少。

1周前因劳累诸症加重,现睡眠时间减少,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要求写出:诊断及分型、治则、推拿基本治法。

4、患者,男,40岁。

腰及可下肢疼痛,活动不利2天。

2天前,抬重物时突然出现腰痛,偏右侧,并向右下肢放射,难以俯仰,行走困难,经休息未见好转,即来求治。

刻下见症同前。

查体脊柱向左弯,L4~L5棘突间右侧压痛,按压时有右下肢放射痛,腰右侧张力高,
右下肢直腱抬高及加强试验(+),高度30°。

CT检查:L4~L5椎间盘向右后脱出。

要求写出:诊断(病名、类型)、治则、推拿操作方法。

中医专长5个治疗案例干货

中医专长5个治疗案例干货

中医专长5个治疗案例干货案例一:针灸治疗落枕。

有一天,我一朋友早上起来就喊脖子疼得不行,那脑袋转一下都跟要命似的,典型的落枕了。

我呢,就拿出我的针灸包。

我先在他手上找了个穴位,叫后溪穴。

这后溪穴啊,就像是脖子的一个小开关似的。

我把针轻轻一扎,然后稍微捻了捻针,一边捻还一边问他啥感觉。

没一会儿,他就说感觉脖子那紧绷的劲儿松了些。

然后我又在他脖子附近的肩井穴扎了一针,这个穴位就像个大管家,管着脖子和肩膀那块儿的气血流通呢。

扎完这两针后,我让他慢慢活动活动脖子。

您猜怎么着?不到十分钟,他就能比较自如地转头了,把他给乐的,直说中医针灸真是神了。

案例二:中药调理失眠。

我有个邻居,是个工作狂,经常忙到半夜,结果失眠了好长时间。

整个人看起来没精打采的,就像霜打的茄子。

我就给他开了个中药方子。

里面有酸枣仁,这酸枣仁可是个好东西啊,就像个哄人睡觉的小能手。

还有茯苓,茯苓就像个小清洁工,把身体里那些乱糟糟的湿气给清理掉,因为湿气重也可能影响睡眠。

再加上点夜交藤,这夜交藤就像是夜晚的小使者,专门把人的精气神往睡眠里引。

我让他每天晚上熬了喝一碗。

刚开始他还半信半疑呢,喝了大概一个星期左右,他就说晚上开始能迷迷糊糊睡着了。

喝了半个月后,就能一觉睡到天亮了,那精神头又回来了,他现在逢人就说中医中药好。

案例三:推拿治疗小儿积食。

邻居家有个小娃娃,特别贪吃。

前几天吃多了,肚子胀得像个小皮球,还老是哭闹。

我就给这小娃娃推拿。

我先在他的肚子上开始揉,这叫摩腹,就像给小肚皮做按摩一样,顺时针揉,这是顺着肠子的方向,帮助它把那些积着的食物往下推。

然后我又在他的板门穴上按揉,这个穴位啊,对小儿积食特别有效,就像个消化食物的小按钮。

我一边揉一边逗他,小家伙开始还不乐意呢,揉着揉着可能觉得舒服了,就不哭了。

我又给他推了推脾经,脾经就像小娃娃消化的小助手,让脾胃变得更有力气干活。

当天晚上,小娃娃就放了好几个屁,第二天肚子就不胀了,又开始活蹦乱跳的。

确有专长推拿病案模板

确有专长推拿病案模板

确有专长推拿病案模板
病案一:
XXX××,男,65岁。

初诊于1999年5月24日。

主诉为右侧肢体活动欠利已有5个月之久。

现病史:去年底因高血压引起脑溢血,导致昏迷。

经过送往XXX进行开颅手术抢救,手术后右侧肢体活动受限。

经过高压氧及康复治疗,效果不佳。

现在患者感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步履乏力易绊跌,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行走。

患者的语言不清,舌头偏向右侧,质红少津,苔薄,脉弦。

检查结果显示血压为145/90mmHg,神志清醒,但语言不清。

右肩三角肌萎缩,上肢不能上举、外展、内收及后弯等活动,作上述活动时肩部疼痛剧烈。

右腕、指关节呈屈曲痉挛,手腕不能背屈,动则痛甚。

右髋、膝、踝关节较僵,伸屈活动受阻,右足呈轻度内翻下垂畸形,行走呈划圈样步态。

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后遗症(肝肾亏虚,风中经络,气血不通)。

西医诊断:脑溢血后遗症。

治则:行气活血,疏经通络,调补肝肾。

治法。

1.患者俯卧位:在脊柱(督脉)及膀胱经施以滚法、按法,持续5分钟。

然后在患肩后外侧施以滚法,配合外展及侧上举被动运动。

再在下肢施滚法,配合膝、踝关节作屈伸被动运动。

小儿推拿案例

小儿推拿案例

一、案例例1:李某,女,2岁,于1991年12月6日诊。

主诉:咳嗽4天。

病史:患儿4天前洗澡后开始咳嗽,鼻塞、流清涕,喉中痰鸣、纳食减少、夜寐不安。

家长喂服强力银翘片、止咳糖浆无效,来我院就诊。

查:患儿咳嗽有痰,流清涕,咽部稍红,肺部呼吸音粗糙,指纹色红。

辩证:风寒外感,肺失清肃。

治以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处方:运内八卦10分钟,揉二扇门100次,推三关100次,开天门30次,推坎宫30次,揉太阳30次,揉迎香30次,揉乳根30次、揉乳旁30次,揉膻(tán)中50次,摩腹5分钟,按揉足三里50次、揉肺腧(shù)50次,捏脊3次。

方义: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揉迎香宣肺气、通鼻窍;揉乳根、乳旁、膻中、肺腧宣肺止咳化痰;揉二扇门、推三关发汗解表;运内八卦宽胸理气、行滞消食;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健脾助运,强健体质,增强小儿抵抗力。

1次/天,2次后诸症好转,5次后症状消失。

例2:陈某,女,5岁,于1998年3月2日诊。

主诉:咳嗽2个月。

病史:患儿素体虚弱,食欲不振,形体消瘦。

2个月前因受寒开始咳嗽,曾服西药对症治疗无显效,咳嗽缠绵难愈,来我院就诊。

查:神疲乏力,面色白,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肺部可闻干、湿性罗音,指纹色红。

辩证:肺脾气虚、痰湿内盛。

治以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处方:运内八卦10分钟,补脾经100次,补肺经100次,推小横纹100次,揉掌小横纹100次、揉天突10次,揉乳根30次,揉乳旁30次,揉膻中50次,揉中脘(wǎn)100次,摩腹5分钟,按揉足三里50次,揉丰隆50次,擦肺腧(shù)以透热为度,捏脊3次。

方义:补脾经、补肺经补脾肺气虚;揉天突、乳根、乳旁、膻中,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运内八卦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健脾益气、除湿化痰、强壮身体;揉丰隆化痰祛湿;擦肺腧补益气;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治疗肺部干、湿性罗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病案例子
1(患者,男,45 岁,电脑工程师。

颈项伴右上肢放射痛 2 个月。

2 个月前因受寒后觉颈项板滞不舒,渐至酸痛,后牵涉至肩、背部,出现右上肢直达拇、食指放射痛、麻木。

遇寒冷、阴雨尤甚。

舌质红,苔白腻,脉紧。

查体:c5,6 棘旁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颈拔伸试验均阳性。

X 线:椎体前缘骨质增生,C5,6 椎间隙、右侧椎间孔狭窄。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

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

?本患者的初步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患者的推拿治疗:以松解,调整为治则。

治疗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氏穴等为主。

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攘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

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

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以神经根减压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

经治疗进入缓解期,在常规操作基础上再以轻柔手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经推拿,以进二步消除神经痛。

2(患者,女,45 岁,银行职员。

头晕反复发作 2 年,加重 l 天。

2 年前劳累后出现颈项板滞不舒、渐至酸痛,后牵涉至肩、背部,并伴有头晕、尤以颈部旋转活动时明显。

无耳鸣、无双上肢麻木,否认有高血压病史。


体:BP:120,75mmHg,C3(4 右棘旁压痛,旋颈试验阳性。

TCD 检查:右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头颅 CT:未见异常。

x 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

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

2(?本患者的初步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

?本患者的推拿治疗:以松解、调整为治则。

治疗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 i 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掖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

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

患者处
于急性发作期,以解除椎动脉扭曲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

经治疗进入缓解期,常规操作基础上再以手法轻柔地刺激患者两颞及前额,以消除头面部症状。

3(患者,女,50 岁,会计师。

头痛反复发作 5 年,加重 1 周。

5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板滞不舒,后枕、前额疼痛。

后每遇劳累发作。

l 周前症状再作,颈项酸痛、前额疼痛伴恶心、胸闷、心慌。

查体:BP:120,75mmHg,HR:60 次,分,律齐,C5。

6 双棘旁压痛,颈后伸试验阳性。

头颅 CT:未见异常。

EKG:正常心电图。

x 线:颈椎椎体前缘骨质增生,c5。

7 椎间隙变狭窄。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

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

3(?本患者的初步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本患者的推拿治疗:以松解、调整为治则。

治疗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

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攘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

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

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以解除交感神经刺激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

经治疗进入缓解期,常规操作基础上以轻巧的手法在颈前气管两侧循序推移,使痉挛椎前肌群放松。

再以轻柔的一指禅推法自枕后沿足少阳胆经的路线推移至两颞部、前额部,以一指禅偏峰推刺激两眼眶内缘;以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或拇指弹拨法沿前斜角肌、胸小肌推移到胸大肌及诸肋间隙,以掌擦法擦热左侧胸壁。

4(患者,男,50 岁,职员。

双下肢无力 5 年。

患者 5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呈进行性加重,伴行走不稳,如“脚下踩棉花感”。

时作颈项板滞,双上肢沉重、无力。

查体:颈椎
生理弧度变直,c,(,棘旁压痛,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踝反射,Hoffman,踝阵挛。

M(RI:颈椎退行性变,颈 4—7 椎间盘膨出。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

问题2:本患者的推拿治疗。

4(?本患者的初步诊断:脊髓型颈椎病。

?本患者的推拿治疗:以松解、调整为治则。

治疗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
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

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攘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

推拿操作常规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

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以脊髓减压为首务,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或特殊的颈椎整复手法来实现。

经治疗进入缓解期,以局部肌肉放松为主,在经过仔细研究患者病情和 MRI 检查资料的前提下,采用轻巧的颈椎微调手法使脊髓逐渐减压。

最后以放松手法在下肢操作,以改善下肢肌痉挛状态。

6(患者,男,28 岁,职员。

左胸背部牵扯痛伴胸闷不舒 l 周。

咳嗽、呼吸疼痛加重,并牵扯背部,范围较广而无定处。

查体:胸 5 棘旁压痛。

心龟图:正常。

胸片:正常。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

问题:本患者的推拿治疗。

6( ?本患者的初步诊断: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

?本患者2
的推拿治疗: 要点是先松解再调整,主要手法选择是攘法和弹拨法等松解手法,以及俯卧推按、旋转按压或端坐顶推等调整手法。

7(患者,男,35 岁,会计师。

项背疼痛伴右上肢放射痛 l 周。

有外伤史。

查体:颈部后伸、右侧屈活动受限,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5。

,棘旁压痛。

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颈拔伸试验均
C5。

6 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C6(,椎间盘阳性。

右肱二头肌反射。

颈段 MRI: 向后方突出。

问题1:本患者的初步诊断。

问题2:本患者目前的推拿治疗。

7(?本患者的初步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

?本患者的目前推拿治疗:患者目前处于椎管内压迫、水肿期,以神经根和脊髓减压为要务,推拿治疗以颈椎微调手法为主,纠正颈椎连线成角畸形,减轻神经根和脊髓应力集中为目的。

推拿手法操作分为松解手法和脊柱手法。

松解手法主要采用一指禅推法、攘法和拇指弹拨法,关键刺激穴位和路线为枕骨下缘、诸关节突、横突、颈椎夹脊穴及上背部膀胱经区域。

脊柱手法主要为轻巧的短杠杆微调手法和改良斜扳法。

建议患者戴颈托,以减轻颈椎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