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晶体》

合集下载

金属晶体课程案例

金属晶体课程案例
由电子。
(2)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和合金中。
(3)金属键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五分。
2、金属晶体的定义:通过金属离子与自 由电子之间的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晶 体。 (1)在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 (2)金属阳离子被自由电子所包围。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五分。
晶体类型 导电时的状态
导电粒子
离子晶体
水溶液或 熔融状 态下
自由移动的离子
金属晶体
晶体状态
自由电子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五分。
2、金属晶体结构与金属导热性的关系 【讨论2】金属为什么易导热?
自由电子在运动时经常与金属离子碰撞,引起两 者能量的交换。当金属某部分受热时,那个区域里 的自由电子能量增加,运动速度加快,通过碰撞, 把能量传给金属离子。
属元素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递减。
【思考5】试判断钠、镁、铝三种金属熔沸点和硬度的 大小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价电子数依次增大, 原子(离子)半径依次减弱,则单质中所形成金 属键依次增强,故钠、镁、铝三种金属熔沸点和
硬度的大小顺序是:钠<镁<铝。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五分。
资料 金属之最
金属晶体
金属原子
自由电子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五分。
3、电子气理论:经典的金属键理论叫做“ 电子气理论”。它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 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自由电子形成可 与气体相比拟的带负电的“电子气”,金属 原子则“浸泡”在“电子气”的“海洋”之 中。
二、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
面心立方
C B A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文字说理题之物质熔、沸点高低原因答题模板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文字说理题之物质熔、沸点高低原因答题模板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文字说理题之物质熔、沸点高低原因答题模板【方法和规律】1.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分析(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①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②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2)同种晶体类型熔、沸点的比较——比较晶体内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①共价晶体:看共价键的强弱,取决于键长,即:成键原子半径大小规律: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②离子晶体:看离子键的强弱,取决于阴、阳离子半径大小和所带电荷数规律:衡量离子晶体稳定性的物理量是晶格能。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NaCl>CsCl③分子晶体:看分子间作用力(一般先氢键,后范德华力,最后分子的极性)a.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分子间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得高,如沸点:H2O>H2Te>H2Se>H2Sb.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沸点:SnH4>GeH4>SiH4>CH4 c.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沸点:CO>N2 d.在同分异构体中,一般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④金属晶体:看金属键的强弱,取决于金属阳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数规律:金属离子的半径越小,离子的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Na <Mg<Al2.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分析的原因解释答题模板(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比较①规律: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②答题模板:×××为×××晶体,而×××为×××晶体③实例a.金刚石的熔点比NaCl 高,原因是:金刚石是原子晶体,而NaCl 是离子晶体 b.SiO2的熔点比CO2高,原因是:SiO2是原子晶体,CO2而是分子晶体c.Na 的氯化物的熔点比Si 的氯化物的熔点高,理由是:NaCl 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2)同为共价晶体①规律:看共价键的强弱,取决于键长;即成键原子半径大小②答题模板:同为共价晶体,×××晶体的键长短,键能大,熔、沸点高③实例:Si 单质比化合物SiC 的熔点高,理由是晶体硅与SiC 均属于原子晶体,晶体硅中的Si—Si 比SiC 中Si—C 的键长长,故键能也低,所以SiC 熔点低(3)同为离子晶体①规律:看离子键(或晶格能)的强弱,取决于阴、阳离子半径的大小和电荷数②答题模板:a.阴离子(或阳离子)电荷数相等,则看阴离子(或阳离子)半径:同为离子晶体,R n-(或M n+)半径小于X n-(或第1页,共10页N n+),故×××晶体晶格能大(离子键强),熔、沸点高b.阴离子(或阳离子)电荷数不相等,阴离子半径(或阳离子半径)不同:同为离子晶体,R n-(或M n+)半径小于X m-(或N m+),R n-(或M n+)电荷数大于X m-(或N m+),故×××晶体晶格能大(或离子键强),熔、沸点高③实例:a.ZnO 和ZnS 的晶体结构相似,熔点较高的是ZnO,理由是:同属于离子晶体,O2-半径小于S2-,故ZnO 晶格能大(或离子键强),熔点高 b.FeO 的熔点大于Fe2O3的熔点,原因是:同为离子晶体,Fe2+半径比Fe3+大,所带电荷数也小于Fe3+,FeO 的晶格能比Fe2O3小(4)同为分子晶体①规律:一般先氢键,后范德华力,最后分子的极性②答题模板:a.同为分子晶体,×××存在氢键,而×××仅存在较弱的范德华力b.同为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强,熔、沸点高c.同为分子晶体,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的极性大,熔、沸点高d.同为分子晶体,×××形成分子间氢键,而×××形成的是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间氢键会使熔、沸点增大③实例a.NH3的沸点比PH3高,原因是:同为分子晶体,NH3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而PH3分子间仅有较弱的范德华力b.CO2比CS2的熔沸点低,其理由是:同为分子晶体,CS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强,熔沸点高c.CO 比N2的熔沸点高,其理由是:同为分子晶体,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CO 的极性大,熔沸点高d.的沸点比高,原因是: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5)同为金属晶体①规律:看金属键的强弱,取决于金属阳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数②答题模板:a.阳离子电荷数相等,则看阳离子的半径:同为金属晶体,M n+半径小于N n+,故M 晶体的金属键强,熔、沸点高b.阳离子电荷数不相等,阳离子半径也不相等:同为金属晶体,M m+半径小于N n+,M m+电荷数大于N n +,故M 晶体的金属键强,熔、沸点高③实例a.K 的熔沸点小于Na,原因是:同为金属晶体,K+的半径大于Na+,故金属键Na 的强,熔沸点也高b.Mg 的熔沸点小于Al,原因是:同为金属晶体,Mg2+的半径大于Al3+,Mg2+的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小于Al3+,故金属键Al 的强,熔沸点也高【题组训练】1.金刚石的熔点比NaCl 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SiO2的熔点比CO2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a 的氯化物的熔点比Si 的氯化物的熔点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NH3的沸点比PH3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CO2比CS2的熔沸点低,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SiC、Si、金刚石中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ZnO 和ZnS 的晶体结构相似,其中熔点较高的是Zn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FeO 的熔点____Fe2O3的熔点(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熔沸点:Mg 小于Al,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物Li2O MgO P4O6SO2熔点/℃ 1 570 2 800 23.8 -75.512.干冰、冰二者的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NaF 的熔点________(填“>”“=”或“<”)BF 4-的熔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FeF3具有较高的熔点(熔点高于1 000 ℃),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FeBr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FeF3,但其熔点只有200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已知:K2O 的熔点为770 ℃,Na2O 的熔点为1 275 ℃,二者的晶体类型均为____________,K2O 的熔点低于Na2O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已知MgO 与NiO 的晶体结构相同,其中Mg2+和Ni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6 pm 和69 pm。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第34讲晶体结构与性质(一)(考纲要求)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4、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6、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7、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课前预习区)一、认识晶体1、晶体的定义:微观粒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2、晶体的特性:(1)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自范性: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的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2)有确定的熔点(3)各向异性: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不同的性质(4)具有特定的对称性3、晶体是由晶胞堆积得到的,故晶胞就能反映整个晶体的组成。

利用晶胞可以求化学式——均摊法。

均摊法是指每个晶胞平均拥有的粒子数目。

若某个粒子为N 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此晶胞。

以正方体晶胞为例,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对晶胞的贡献为:顶点原子_______属于此晶胞棱上原子_______属于此晶胞面上原子_______属于此晶胞体内原子完全属于此晶胞若晶胞为六棱柱,则顶点原子有________属于此晶胞,棱上有________属于此晶胞。

练习、硼镁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

该化合物晶体结构中的重复结构单元如图所示。

十二个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两个镁原子分别在棱柱上底、下底的中心;六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 、Mg 14B 6 B 、MgB 2 ()● ○ Mg BC 、Mg 5B 12D 、Mg 3B 2二、晶体结构1、金属晶体(1)金属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键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影响金属键强弱因素及对金属性质的影响:(2)金属晶体:(3)金属晶体物理性质的解释2、离子晶体(1)离子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键微粒:_________________ 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离子键强弱因素:(2)离子晶体定义:(3)晶格能:①影响因素②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且熔点越,硬度越。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课标要求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3.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5.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要点精讲一.晶体常识 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并置”。

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

中学中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注意: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二.四种晶体的比较2.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原子晶体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3)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4)分子晶体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5)金属晶体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化学金属晶体知识点总结

化学金属晶体知识点总结

化学金属晶体知识点总结一、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金属晶体是由金属原子以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固体结构。

金属晶体具有一些特点,如具有金属典型的电性能、热性能和光学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韧性和导电性。

二、金属晶体的结构金属晶体的结构是由金属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而形成的。

金属晶体的结构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和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金属晶体的结构对金属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比如面心立方晶体结构使得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体心立方晶体结构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三、金属晶体的性能1. 导电性: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在晶体结构中自由传导,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2. 导热性: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在晶体结构中迅速传递热量,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3. 延展性:金属晶体中的金属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相对较弱,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可以被拉伸成细丝或者铺展成薄片。

4. 韧性:金属晶体中的金属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相对较强,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韧性能,可以经受一定的外力而不易断裂。

5. 耐腐蚀性:金属晶体中的化学键特点使得金属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可以抵御外界腐蚀物质的侵蚀。

四、金属晶体的制备金属晶体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熔融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

熔融法是通过将金属加热至熔点后冷却凝固成固体晶体;沉淀法是通过将金属盐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使金属物质析出,然后经过洗涤、干燥等处理制备金属晶体;溶胶-凝胶法是通过将金属盐加入溶液中形成凝胶后再经过热处理的方法制备金属晶体。

五、金属晶体的应用金属晶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金属合金、金属催化剂等。

金属材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金属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用于制备高强度、高耐热、高耐腐蚀的材料;金属催化剂广泛用于化工生产中的有机合成、空气净化等领域。

总的来说,金属晶体是由金属原子组成的固体结构,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有重要应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热点归纳 配合物和晶胞配位数的确定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热点归纳 配合物和晶胞配位数的确定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热点归纳配位数的确定一、各种典型配合物中配位数的判断1.配位数可以等同于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原子形成的配位键键数,也可以等同于配位体的数目。

如[Ag(NH3)2]NO3、[Ag(CN)2]-、[Cu(NH3)4]SO4、[Cu(H2O)4]2+、[Zn(NH3)4]2+、[Zn(CN)4]2-、K3[Fe(SCN)6]、[Fe(CN)6]3-、[FeF6]3-等配合物或配离子中的中心离子与配位体的数目以及配位原子形成的配位键键数均相等,其中Ag+离子的配位数为2,Cu2+离子与Zn2+离子的配位数均为4,Fe3+离子的配位数为6。

一般规律:一般配合物的配位数可以按中心离子电荷数的二倍来计算。

又如Ni(CO)4、Fe(CO)5、Cr(CO)6等羰基化合物中Ni、Fe、Cr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4、5、6。

[Co(NH3)4(H2O)2]Cl2、[CrCl(H2O)5]Cl2中Co2+离子与Cr3+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

说明:羰基化合物中的中心原子呈电中性,此类配合物的配位数由化学式直接判断。

Co2+离子与Cr3+离子的电荷数分别为2、3,但配位数都是6。

所以,配合物的配位数不一定按中心离子(或原子)的电荷数判断。

2.当中心离子(或原子)与多基配体配合时,配位数可以等同于配位原子的数目,但不是配位体的数目。

如[Cu(EN)2]中的EN是乙二胺(NH2CH2CH2NH2)的简写,属于双基配体,每个乙二胺分子有2个N原子与Cu2+离子配位,故Cu2+离子的配位数是4而不是2。

3.当中心离子(或原子)同时以共价键与配位键结合时,配位数不等于配位键的键数。

如[BF4]-、[B(OH)4]-、[AlCl4]-、[Al(OH)4]-等配离子中,B、Al原子均缺电子,它们形成的化学键,既有共价键,又有配位键,配位数与配位键的键数不相等,配位数均为4。

又如Al2Cl6(如下左图所示)中Al原子的配位数为4。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 差:ΔT=T0-Tn 。 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 晶核:形成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而成 为结晶的核心。晶核分为自发晶核和外 来晶核两种。
2、结晶过程 液态金属中原子结晶的过程,即晶核 不断地形成及长大的过程,直到液态金 属已全部耗尽,结晶过程也就完成了, 如图所示。
金属的结构 与结晶
一 金属的结晶结构
一、晶体与非晶体 1.非晶体:在物质内部,凡原子呈无序堆积状况 的,称为非晶体。 如:普通玻璃、松香、树脂等。
2.晶体:凡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质,金 属的固态、金刚石、明矾晶体等。 性能:晶体有固定的熔、沸点,呈各向异性,非 晶体没有固定熔点,而且表现为各向同性。
(2)变质处理 在浇注时向液态金属中加入一定的变 质剂,起到外来晶核的作用,并能在铸 件的整个体积内都能得到均匀细化的晶 粒。 (3)振动 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电磁振动等, 造成枝晶破碎,使晶粒数量增加,达到 细化目的。 此外,还可以采用热处理和压力加工的 方法,使固态金属的粗晶粒细化。
二、同素异构转变 大多数金属的晶格类型都是一成不变 的,但是,铁、锰、锡、钛等金属的晶 格类型都会随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发生 改变。一种固态金属,在不同的温度区 间具有不同的晶格类型的性质称为同素 异构性。
单晶体:一块晶体就是一颗晶粒(晶格排列 方位完全一致),如图所示。单晶体必须 专门人工制作,如生产半导体元件的单 晶硅、单晶锗等。
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性能的现 象称为各向异性。 普通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多晶体的金 属虽然每个晶粒具有各向异性,但由于 各个晶粒位向不同,加上晶界的作用, 这就使得各晶粒的有向性互相抵消,因 而整个多晶体呈现出无向性,即各向同 性。
3、晶粒大小与机械性能的关系 金属结晶后,一般是晶粒愈细,强度、 硬度愈高,塑性、韧性也愈好。铸造生 产中为了得到细晶粒的铸件,常采取以 下几种方法: (1)加快冷却速度 金属结晶过程中过冷度愈大,结晶推动 力增加,生核速率增长要快一些,故过 冷度愈大,晶粒愈细。薄壁铸件的晶粒 较细,厚大的铸件往往是粗晶,铸件外 层的晶粒较细,心部则是粗晶。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结晶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结晶

只有当溶质原子尺寸较小,溶剂晶格间隙较大时
才能形成间隙固溶体。
例:Fe和C形成间隙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溶解的溶质数量是有限的。
图2-12(b)
图2-12(a)
(2)臵换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晶格结点位臵而形 成的固溶体。 (图2-12b)
两组元原子尺寸相近时,易形成臵换固溶体。可形
成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 例:Cr和Ni等合金元素溶入铁中形成的固溶体为臵
立方晶格中的某些晶面立方晶格中的某些晶面100100面面110110面面111111面面立方晶格中的某些晶向立方晶格中的某些晶向111111向向110110向向在同一晶格的不同晶面和晶向上原子排列的疏密在同一晶格的不同晶面和晶向上原子排列的疏密不同因此原子结合力也就不同从而在不同的不同因此原子结合力也就不同从而在不同的晶面和晶向上显示出不同的性能这就是晶体具晶面和晶向上显示出不同的性能这就是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原因
1.晶格: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方式的空间几何格架。 2.晶胞: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单元。
3. 晶格参数:
晶胞棱边的长度和棱边夹角α、β、γ。
4.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面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面心立方晶格类型的金属有Cu、Al、Ni等,具有良
好的塑性; 密排六方晶格的金属有 Mg、Zn、Be等
Fe3C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机械混合物的性质,基本上是各组成相性能的
平均值。
35 钢的显微组织
机械混合物P
将黑色部分放大,看到指纹状结构。其中白色
基体是Fe与C形成的固溶体, 含碳0.0218% 体 心立方晶格(称为铁素体F), 黑色条纹为 渗
碳体(Fe3C)。
黑色部分是F与Fe3C形成的机械混合物,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5
(1)NaCl的晶体结构示意图
ClNa+
.
16
小结:
1. 每个Na+同时吸引 个6 Cl-,每个Cl-同
时吸引 个Na+6 ,而Na+数目与Cl-数目之
比为 化学1式:为1
NaCl
2. 根据氯化钠的结构模型确定晶胞,并分 析其构成。每个晶胞中有 4Na+,有 个Cl- 4
3. 在每个Na+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 Na+有 1个2 , Cl-有 个。 6
如:(种结构型式
三种典型 结构型式
面心立方最密 体心立方密 六方最密堆积
堆积A1
堆积A2
A3
常见金属
Ca、Al、 Cu 、Pd、 Li,Na,K, Ag、 Pt、Au、 Ba,Fe,W
Zn、Ti 、Mg
结构示意图

配位数
晶胞中的 微粒数
12
8
4
2
.
12 2
9
练习:
.
3
5、金属晶体堆积模型
(1)六方最密堆积A3:
如:Zn、Ti 、Mg
.
4
(2)面心立方最密堆积A1:
C B A
如:Ca、Al、Cu、Pd、Ag、Pt、Au、
.
5
(3)体心立方密堆积A2
配位数:8 晶胞中的微粒数:2
如:Li、Na、K、Ba、Fe、W
.
6
.
7
(4)简单立方堆积
上下对齐
简单立方
4、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 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 D) A.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少 B.金属晶体中有自由电子 C.金属原子的原子半径大 D.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
11
4、金属具有延展性的原因是( B) A.金属原子半径都较大,价电子较少 B.金属受外力作用变形时,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 间仍保持较强烈作用 C.金属中大量自由电子受外力作用时运动速度加快 D.自由电子受外力作用时能迅速传递能量
.
19
(3)ZnS的晶体结构示意图
4 根据硫化锌的结构模型确定晶胞,并分析
其构成。每个晶胞中有 个Zn2+,
4 有 个S2-
.
20
6、晶格能
(1)概念:拆开1mol 离子晶体,使之完全形成气 态阴离子和气态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或反之)
晶格能∝ q1.q2/r
(2)晶格能的大小还与离子晶体的结构型式有关。
.
12
SUCCESS
THANK YOU
.
13
二、离子晶体:
1、概念: 2、构成微粒:
3、微粒间的作用力:
4、性质: (1)熔、沸点较高。
食盐
(2)一般易溶于水,难溶于非极性溶剂。
(3)固态时不导电,熔融状态或溶于水导电。
(4) 易碎,无延展性。
5、常见 AB 型离子晶体结构模型:
.
14
氯化钠的晶体结构
(3) 应用:一般而言,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 离子键越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
2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Θ随着阳离子或阴离子半径的减小,晶格能增大;晶格 能愈大,晶体的熔点就愈高。
Θ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还与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有关。
.
22
.
23
SUCCESS
THANK YOU
.
24
1、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键理论加以解释的是
( D)
A.易导电 B.易导热 C.有延展性 D.易锈蚀
2、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C)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
10
3①、金C金属属原晶子体②的金形属成离是子因③为自晶由体电中子存④在阴( 离子) 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②③ D.②④
1、概念: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 2、构成微粒: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微粒间的相互作用:金属键 规律:阳离子所带电荷多、半径小—金属
键强,熔沸点高。
4、性质:(1)熔、沸点较高(少数较低)
(2)硬度较大(少数较软)
(3)难溶于水(少数与水反应)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
(5)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
17
(2)CsCl的晶体结构示意图
.
18
小结
1. 每个Cs+同时吸引 个8 Cl-,每个Cl-同
时吸引 个Cs+,8而Cs+数目与Cl-数目之
为 化学式1为:1
CsCl
2. 根据氯化铯的结构模型确定晶胞,并 分析其构成。每个晶胞中有 1Cs+,有 个Cl- 1
3. 在每个Cs+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 的Cs+有 个6
第3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第二节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
1
复习思考:
1、何谓金属键?成键微粒是什么?有何特 征?
2、哪些因素会影响金属键的强弱呢?
3、如何用金属键解释金属的导热性.导电性 和延展性?
4、 A1型密堆积?何谓A3型密堆积? 有没有其他方式的密堆积?
.
2
一.金属晶体 (金属或合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