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教案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
课题:预防寄生虫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大班幼儿
教学目标:
1. 了解寄生虫的种类和危害。

2. 学习预防寄生虫的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介绍寄生虫的概念。

2. 感性认识:张贴寄生虫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提出自己对寄生虫的认识。

3. 知识讲解:向幼儿介绍寄生虫的种类和危害,并让幼儿了解它们如何感染人体。

4. 措施宣传:向幼儿介绍如何预防寄生虫,包括勤洗手、洗蔬果、煮熟肉类食品等。

5. 练习与巩固:通过绘画、说说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学习记忆预防寄生虫的方法。

6. 评价:对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育幼儿了解寄生虫的危害,掌握预防寄生虫的措施。

难点:如何让幼儿学习预防寄生虫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方法:情境教学法、讲解法、练习法。

手段:图片、绘画、说说看、游戏等。

幼师优质课大班安全《预防寄生虫》教案

幼师优质课大班安全《预防寄生虫》教案

幼师优质课大班安全《预防寄生虫》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寄生虫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2.学会预防寄生虫的基本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认识常见寄生虫及其危害。

2.掌握预防寄生虫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让幼儿理解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四、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常见寄生虫的图片。

2.视频素材:预防寄生虫的动画片。

3.教具:洗手液、香皂、指甲剪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幼儿观看寄生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寄生虫的了解。

(二)基本环节1.讲解寄生虫的危害(1)教师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幼儿了解常见寄生虫的危害。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要预防寄生虫?2.讲解寄生虫的传播途径(1)教师通过视频素材,让幼儿了解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预防寄生虫?3.学习预防寄生虫的方法(1)教师讲解预防寄生虫的基本方法:勤洗手、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食未煮熟的食物等。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预防方法。

4.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指导幼儿进行实践。

(2)教师发放香皂、洗手液等,让幼儿自己动手洗手。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拓展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寄生虫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2.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提醒幼儿遵守预防寄生虫的规定。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寄生虫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预防寄生虫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幼儿更好地掌握了预防寄生虫的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家园共育,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七、教学评价1.课后对幼儿进行寄生虫知识测试,了解幼儿掌握情况。

2.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守预防寄生虫的规定。

3.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认识常见寄生虫及其危害:教师展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蛔虫,它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如果进入我们的身体,会吸收我们的营养,让我们变得消瘦。

大班安全教育预防寄生虫教案

大班安全教育预防寄生虫教案

大班安全教育预防寄生虫教案第一章:认识寄生虫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寄生虫。

2. 使幼儿知道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讲解寄生虫的概念,举例说明常见的寄生虫,如蛔虫、蛲虫等。

2. 分析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引起肚子痛、营养不良等。

3. 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不生食蔬果等。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寄生虫的图片,让幼儿认识并了解。

2. 故事讲解:通过故事讲解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 互动讨论:引导幼儿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寄生虫知识。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寄生虫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预防寄生虫的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预防寄生虫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讲解预防寄生虫的方法,如保持环境卫生、煮熟食物等。

三、教学活动:1. 视频观看:观看预防寄生虫的方法的视频,让幼儿了解并学习。

2. 情景模拟:模拟正确的预防寄生虫的行为,让幼儿跟着学习。

3. 互动讨论: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学会的预防寄生虫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预防寄生虫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食品安全与预防寄生虫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与预防寄生虫的关系。

2. 培养幼儿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如洗净蔬果、煮熟食物等。

2. 分析食品安全与预防寄生虫的关系,如生食蔬果容易感染寄生虫。

三、教学活动:1. 实物展示:展示洗净蔬果和未洗净蔬果的对比,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游戏互动:通过食品安全小游戏,让幼儿学习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

3. 互动讨论: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学会的食品安全知识。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食品安全与预防寄生虫关系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健康生活方式与预防寄生虫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健康生活方式与预防寄生虫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精品教案预防寄生虫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精品教案预防寄生虫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精品教案预防寄生虫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寄生虫及其危害。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重点: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寄生虫侵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寄生虫模型、卫生标语卡片。

2. 学具:洗手液、毛巾、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寄生虫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其名称。

讲述一个关于寄生虫侵害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寄生虫危害的关注。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常见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分组讨论,每组分享一个预防寄生虫侵害的好方法。

4. 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幼儿跟随练习。

幼儿用画笔和纸张绘制卫生标语,加强个人卫生意识。

幼儿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预防寄生虫,从我做起2. 内容:常见寄生虫:蛔虫、钩虫、绦虫等传播途径:食物、水源、接触传播等预防措施:洗手、清洁卫生、煮熟食物等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预防寄生虫侵害?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寄生虫。

答案:蛔虫、钩虫、绦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卫生防疫站,了解更多的寄生虫防治知识。

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共同提高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寄生虫模型和故事引发幼儿兴趣和关注。

2. 例题讲解详细解释常见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实践操作正确的洗手方法示范和幼儿的实践练习。

4.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5.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寄生虫模型可以直观地让幼儿认识到寄生虫的形态,结合故事讲解可以增强幼儿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对预防寄生虫的重视程度。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五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预防寄生虫》。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寄生虫的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提高日常生活中对寄生虫病的防范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寄生虫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采取预防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重点:寄生虫的基本知识、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安全意识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寄生虫图片、卫生用品(如洗手液、肥皂等)。

2. 学具:笔、纸、画图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名小朋友因不注意个人卫生,感染了寄生虫病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寄生虫。

2. 新课导入:展示寄生虫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寄生虫的种类及其危害。

3. 讲解:结合PPT课件,详细讲解寄生虫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寄生虫,以及如何采取相应措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寄生虫,并分享自己的预防方法。

7.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寄生虫的工作,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预防寄生虫》2. 内容:寄生虫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个人卫生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列举三个预防寄生虫的方法。

2. 答案:(2)示例:①饭前便后洗手;②不喝生水;③不捡地上的食物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寄生虫的相关知识,提高了预防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内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寄生虫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
背景
每年在夏季,由于气温升高和食物摄入增多,儿童感染寄生虫的情况会增多。

寄生虫不仅会引起肠道疾病,还可能引起其他器官受损,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儿童健康,需要引导他们认识寄生虫的危害,掌握预防寄生虫的方法。

宣传方式
本次宣传将结合课堂教学和家长活动两个环节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课堂教学
1.引导儿童了解寄生虫的种类和形态,包括蛔虫、钩虫等,帮助他们认
识寄生虫的危害及感染途径;
2.介绍预防寄生虫的正确方法,包括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开水、
勤洗手等;
3.制作寄生虫的绘本和寄生虫模型,让儿童直观地了解寄生虫的形态和
习性;
4.进行抗疫主题的科普讲座,为儿童和家长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预防
寄生虫的知识。

家长活动
1.邀请优秀营养师进行家长讲座,介绍寄生虫感染的流行趋势、危害以
及临床表现,提醒家长密切关注儿童的饮食卫生等方面;
2.发放预防寄生虫宣传资料,包括寄生虫预防手册、寄生虫防治常识等;
3.开设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有关寄生虫预防
的相关内容,提高家长预防寄生虫的意识;
4.组织家长和教师共同制作有关寄生虫防治的宣传海报,鼓励家长和孩
子一起行动,积极开展寄生虫预防工作。

注意事项
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病,但也是可以通过科学预防和治疗来控制的疾病,因
此请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孩子的饮食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共同努力保护儿童的健康。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教案名称:预防寄生虫教案目标:1. 了解什么是寄生虫及寄生虫的危害;2. 掌握预防寄生虫的方法;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个人的防寄生虫意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寄生虫2. 寄生虫的危害3. 预防寄生虫的方法4. 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准备:1. 讲义和教学图片/视频等教具2. 学生个人卫生检查表格3. 学生活动的开放区域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身边寄生虫相关的事例,如跳蚤、蜱虫等。

步骤二:学习寄生虫(10分钟)1. 使用教具或图片展示寄生虫的样子和名称,带领学生了解寄生虫。

2. 解释一些常见寄生虫的危害,如蛔虫、钩虫等对人体的影响,提醒学生注意预防。

步骤三:预防寄生虫的方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预防寄生虫的方法,包括:a. 饮食卫生:注意食物的清洁和烹饪,避免生吃或未煮熟的食物。

b. 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土壤或动物后。

c. 常洗澡、换洗衣物,保持个人干净。

d. 不随地大小便,避免野外粪便污染。

e. 宠物卫生:养宠物要定期洗澡、体检和驱虫。

2. 学生自主探究预防寄生虫的方法,教师指导相关讨论。

步骤四:良好的卫生习惯(10分钟)1. 学生填写个人卫生检查表,自我检查卫生习惯。

2.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定期体检、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

步骤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寄生虫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寄生虫预防情况。

2. 邀请专业人士或父母代表给学生进行寄生虫防治知识的讲解。

评估与反馈: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通过个人卫生检查表和讨论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并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

幼儿园大班安全预防寄生虫教案

幼儿园大班安全预防寄生虫教案

幼儿园大班安全预防寄生虫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寄生虫的种类、繁殖方式和传播途径。

2.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感染寄生虫。

3.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洗手方法,并做到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4.通过游戏和讨论激发幼儿学习关于寄生虫防控的知识。

5.教育家长和幼儿园教职工如何与幼儿配合,共同防控寄生虫。

教学内容:一、情境导入(通过图片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1.展示不同寄生虫的图片,提问幼儿你们看到过这些虫吗?这些虫会不会危害我们的健康?2.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玩"寻找害虫"。

通过这个游戏加深幼儿对寄生虫的印象。

二、寄生虫的常见种类和传播途径1.大声朗读童话故事《寄生虫的故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认识寄生虫的种类和它们的危害。

2.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寄生虫的外形和特征。

3.让幼儿和老师一起讨论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如:食物、水源、接触传播等。

三、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1.通过PPT展示不良卫生习惯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哪些行为容易导致寄生虫感染。

2.播放清洁卫生的歌曲,让幼儿学唱学跳。

激发幼儿对个人卫生的兴趣。

四、洗手的正确方法和重要性1.图示和示范洗手的正确流程。

请幼儿按照流程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洗手。

2.组织幼儿参与洗手歌谣的创编和表演。

让幼儿兴奋地学唱、学跳。

3.孩子洗手后,提供与自己身高匹配的洗手台和洗手液。

五、家庭和学校的合作1.教育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幼儿养成洗手习惯,提供家里的洗手条件。

2.与家长合作制作洗手液和洗手液瓶贴纸,引导幼儿分享家中的洗手经验。

3.老师与家长一起举办家庭学校合作的活动,通过分享幼儿的个人卫生意识和实践经验,共同防控寄生虫。

六、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1.组织幼儿做课间活动-《捉迷藏》寄生虫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同时体验快乐。

2.利用涂鸦活动让幼儿绘制自己的洗手方法和个人卫生习惯。

鼓励幼儿用画画记录和分享。

七、情景模拟和综合讨论2.让幼儿结合寄生虫防控的知识和经验,讨论出行、外出用餐等场景下如何预防感染寄生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知道寄生虫的名称,了解寄生虫病的一些症状。

2、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讨论等形式,了解寄生虫病产生的原因;通过竞赛游戏,知道预防寄生虫的简单方法。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有关寄生虫病的竞赛题目、蛔虫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蛔虫的图片,知道蛔虫是寄生虫的一种。

⑴ 师出示图片:这是什么?;本文来源:大,考,吧幼师;它是什么样的?
⑵ 启发幼儿讨论:你知道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2、教师讲述故事,使幼儿了解蛔虫是怎样产生的,以及蛔虫的危害。

⑴ 教师讲故事,并提问:
① 小胖瘦了,为什么会瘦?他得了什么病?
② 医生从小胖的大便里查出来什么?
③ 蛔虫是怎么跑到小胖的肚子里去的?
④ 蛔虫在人的肚子里干什么?
⑤ 肚子里有了蛔虫怎么办?
⑵ 教师小结:蛔虫是一种寄生虫,它寄生在我们的肠子里,吸收我们吃进去的营养,所以有了蛔虫的小朋友,因为缺乏营养,个子长不高,脸色也不好看,还会常常生病。

3、讨论:怎样才能预防蛔虫病⑴ 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

⑵ 不喝生水。

⑶ 吃瓜果一定要削皮或用自来水洗干净。

⑷ 不把脏手或脏东西放在嘴巴里。

⑸ 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

4、了解其他寄生虫的名称及危害。

⑴ 你们还知道哪些寄生虫病?它们有什么症状?
⑵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观察,向幼儿介绍一些相应的常识。

5、进行竞赛抢答,了解一些预防寄生虫病的卫生知识。

⑴ 蛔虫、蛲虫、钩虫都属于寄生在人体的寄生虫,对吗?
⑵ 蛔虫的虫卵常附在手上和指甲缝里,所以经常洗手是预防蛔虫病的好办法,对吗?
⑶ 吃东西时,如果使用筷子等餐具,就可以不用洗手,对吗?
⑷ 大量的蛔虫寄生,会引起消化不良、厌食、偏食,对吗?
⑸ 洗手时,用盆里的水多洗几次,不要开着水龙头,这样洗手能洗干净吗?
⑹ 大便之后,要用肥皂把手搓洗干净,对吗?
⑺ 蛲虫的成虫会在夜间,从肛门跑出来产卵,并通过手、衣物、床具等传播,对吗?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大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

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大班安全教案:预防寄生虫教案及教学反思PPT课件
世界杯直播https:///
父母需要学习把握其中的度,让孩子能够在现实的学业与生存压力下,仍然保持一颗自由的、富有能量且笃定的心灵,而不是飘摇、缺乏目标感、散漫,像浮萍一样活得随意又盲目。

无论你的之前,有没有足够努力,无论你的现状,是不是足够满意,都应该用实际行动向孩子证明,你依然走在追求更好生活的路上,而且,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安排体育活动
常有人问我,成为妈妈以后,你最大的幸福感来自于哪里?
狗还会抑郁?
坚持
1
对于天生精力旺盛的幼儿,让他们多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来消耗他们过剩的体力;对于好
奇心特重的孩子,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废旧的玩具让他们敲敲打打,并且告诉他,有些东西
坏了就无法修补了;对于那些平时比较压抑的孩子,要找办法让他们的情绪有个合理的宣
泄渠道,比如,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或者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或者让孩子尽情的涂鸦;对于那些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到处搞破坏的孩子,告诉他们,应当用其他的办法展示
自己,并且明确地告诉孩子,他可以干些什么,而不要总是限制他;对于那些试图通过破
坏行为引起别人注意的孩子,应多给予其关心和爱护,让他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
效减少破坏行为;对于盲目模仿的破坏行为,要明确告诉孩子,有些行为是不可以模仿的,会带来致命的威胁。

?买一些以动物为主角、有象声词或滑稽动作的绘本,陪孩子一起读,模仿书里的言语和
孩子对话。

注解:孩子的自主意识、孩子的动手能力就这样被扼杀。

执拗敏感期来了,家长们可要注意了
19个月大的男孩明明爬到了餐桌上面,你是应该立马走过去,训斥孩子不要爬餐桌并将他抱下来,还是直接将他抱到安全的地方去?按照PREC看护理念,你可以温柔地告诉他:
明明,你需要下来,并第一时间走过去,让他感觉你的态度坚定不可妥协。

若孩子不肯下来,你就耐心地再给他一次机会:你是自己下来,还是我把你抱下来?孩子容易接纳选择
性的语言,感觉并不是你在制定规则,而是他也有主动权。

若孩子还不肯下来,你仍要保
持淡定,温柔地告知:看来你是不愿意自己下来,我只能抱你下来了,并采取行动,保持
动作轻柔。

整个制定和执行规则的过程,都需要坚持慢下来的原则,以温柔坚定耐心淡定
的态度,尽可能让孩子主动遵守规则。

具体来说就是:不要把儿时我们深恶痛绝的,再加诸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主要体现在以下15点:
他一直向前走啊走……翻过了花园的篱笆,弗莱琪婶婶已经回家了。

四、社会行为能力
最漂亮的谣言
随着微信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家长微信群逐渐成了每个班级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男主与大白之间的关系一开始不是家人,不是朋友。

大白是男主哥哥
留下的一个机器人。

而男主与大白之间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玩伴,还夹杂着复仇、生
死之交等等复杂的关系。

这是2、3岁孩子无法理解的和感同身受的。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3一般情况下,宝宝在产后半小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喂养,有的宝妈可能时间比较晚,这
就需要宝宝及时的吮吸来刺激乳汁的分泌,宝妈要知道,宝宝一时半会不吃母乳是不会饿
坏宝宝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