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支架植入护理查房41426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护理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柳晨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1]。
我院自2010-10以来共完成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介入治疗,进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共植入支架38枚,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5~76岁,平均55岁。
其中脑梗死19例,TIA患者13例。
有高血压史者26例,合并糖尿病9例。
行脑血管造影证实为有症状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1.2.1术前准备:术前6h禁食禁水;做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区和会阴部备皮;完善常规检查,包括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检查,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全项、免疫8项等检查;术前3~5天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即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1/d,及氯吡格雷片75mg,1/d;术前备好必要的导管、器材、脑保护装置及术中用药,对于因担心、惧怕手术而焦虑、失眠或情绪激动的患者可在术前适当给予安定针10mg肌肉注射。
1.2.1 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全身肝素化,先行全脑血管造影,通过测量靶选择适合病变狭窄长度和直径的球囊和支架,置入导引导管,颈内动脉狭窄病灶远端放置保护伞,做球囊颈扩张后,支架直接定位于狭窄段并释放,再次造影确认支架张开良好。
术毕,撤出保护伞、导管、导丝,局部加压包扎,带导管鞘回病房,3~6h后拔出动脉鞘。
2 结果32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共植入支架38枚,手术均成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所有患者中出现术后穿刺口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3例,下肢动脉血栓形成1例,均及时发现并处理后治愈出院。
3.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3.1穿刺部位出血因术前常规使用抗凝药,术中全身肝素化,穿刺点易出血及形成血肿「2」。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走神经 兴奋 性增 加 而导致 心率 和血 压下 降, 情况往往很 紧急 。在 进行 扩张前如果 心率低 于 7 分 , 07 欠/ 预先静脉 给予 阿托品 提 升 至 8 / 以 上 。巡 台 护 士 一 人 备 0次 分 好抢 救药 物 阿托品 0 5—1 g 异 丙 肾上 . m、 腺素 5 ml 巴胺 2 4 m 备 用。另 、 多 0~ 0 g 人密切 观察 患者 意识 、 表情 、 监护 仪 看 上心率 、 血压 、 氧饱 和度 , 向术 者及 时报告
结 果
液体 ( 常规尼莫通原液 4 /'时) ml, J  ̄ 及静 脉 输液 , 看静脉 穿刺 部位管 道是 否通 畅 、 查
认 真 观 察 穿 刺 肢 体 的血 运 情 况 、 股 沟穿 腹 刺敷料处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 、 摸双足背 动 脉 搏 动 情 况 及 皮 肤 的颜 色 、 度 。观 察 温 患者尿袋 中尿量 、 色并记 录 , 切 观察 尿 密
04. 9 25护 理 源自di 1 . 9 9 j i n 10 —64 . 0 2 o:0 3 6 /.s . 07 s 1x 2 1 .
管 、 动 脉 支 架 , 手 术 包 、 术 用 药 。 同 颈 及 手 时检查各种仪器 。 术 中护 理 : ) 除 患 者 紧 张 情 绪 : (解 1 患
如 血 管 痉 挛 、 块 “ 逸 ” 损 伤 血 管 及 外 斑 逃 、 挂 在 支 架 上 不 能 顺 利 取 , 此 , 术 中护 因 对
术 后 护理 : ) 术 顺 利 完 成 准 备 回 病 (手 1
房前 , 先告知患者和家属术后患者术后 绝 对 卧床 1 , 天 穿刺侧肢制动 6~8小时 , 不 要弯 曲。嘱患者尽 可能多饮 水 , 尽早将 造 影剂排 除体外 , 减少对 肾功能 的损 害。患 者可进食 , 以软或半流食为宜 , 后 2 术 4小 时最好不进食 牛奶 , 以免产生涨气等不适 感觉 。() 2将患 者安 置安 静 、 洁、 适 的 清 舒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1 血 管 并发 症 血 管破 裂 是 颅 内血 管 成 形 和 支 架 置人 术最 严重 的术 中并 发 症 之 一 ,对 于 支 架 术后 脑 出血 也是 最 为严 重 的并 发 症 之 一 ,因其 术 后 血 压 的监测 对 于 早 期 判 断 并 预 防 出血 尤 为 重 要 。本 组 53例 患者 中 ,老年 人 占多 数 ,因其 凝 血 机 制差 ,血小 板 功能 弱 ,血管脆 性 大 ,这就 大大 增加 了老年病 人术 后 出血 的 可能 。如何 减少 颅 内支 架病 人 因抗凝 不 当 而 发生 的 出血 ,~ 方 面与 药量 有关 ,另 一方 面取 决 于 细 心 的护理 和精 心 的观察 ]。支架 术后 返 回病 房 予 常规 心 电监 护 ,2 h内每 15 min测 量 足 背 动 脉及 血 压 一 次 ,尤 其 是 血 压 监 测 最 为 重 要 。 常 规 术 后 血 压 控 制在 患者 自身 基 础 血压 范 围 ,根 据 血压 波 动 范 围 给予 对症 处理 。颈 内动 脉 支架 患者 往 往 会 在 术 中、 术后 出现一 过性 血压 下 降 ,心 率减 慢 ,考虑 与血 管扩 张 、刺 激 颈动 脉窦 有关 ,经 静脉 泵人 多 巴胺调 节及 对 症处 理后 缓解 。本组 血压 高 于常规 的 患者 16例 ,术 中即予应 用尼 莫 同 防止 血 管 痉 挛 ,术 后 根 据 患 者 血 压 情况 适 时 泵 入 尼 莫 同控 制 血 压 ,改 善 血 管 痉 挛 。 53例患 者 中 2例 出现血 压过 低 ,外 周 泵 人 多 巴胺 升 压 。经 过 药物 调 整后 ,患 者 于 术 后 3 d血 压 趋 步 稳 定 。 3.2 其 它部位 出血 的观察 支 架术 后 除观察 神 志 、 肌 力 、言语 变化 、防止颅 内出血 、脑疝 形成 外 ,还应 注 意 避免 一些 使腹 压 增加 的 因素 ,如频 繁 咳嗽 、用力 大 便 等 ,指导 患者 咳 嗽时需 用 手紧压 伤 口,以免 增加 穿 刺 口压 力 ,导致 出血 的发 生 。存 在 肺 部 感 染 者 积极
颈动脉支架植入护理查房PPT课件

.
6
1.5
病2.1例介绍
实
验
:
室
检
查
.
7
1.6
病2.1例介绍
实
验
:
室
检
查
.
8
1.7
病2.1例介绍
主要治疗
患者入院后予以营养神经,完善术前准备,择期手术 2017年3月1日行腰椎穿刺检查协助诊疗 2017年1月10日在局麻下行左侧颈内动脉支架置换术
入院诊断:
听神经瘤 高血压
.
4
1.3
病2.1例介绍
现病史:
患者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口角麻木感,后麻木感逐 渐扩大至右侧面部,并出现右耳听力下降,右眼视物模糊。发 病后至当地医院查颅脑MR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增强后明显 强化,强化欠均” 遂于我院就诊。
.
5
1.4
病2.1例介绍
入院评估:
.
9
1.8
病2.1例介绍
:
.
10
1.9
病2.1例介绍
术前:
护理诊断 1、有意外受伤的危险 2、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1、术前禁食水,备皮 2、术前宣教 3、心理护理
.
11
1.10
病2.1例介绍
术后护理评分:
坠床2分 自理能力60分 疼痛3分
.
12
1.11
病2.1例介绍
术后:护理诊断:1、生命体征的改变
2、自理能力下降
3、有坠床的风险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医学前 沿 2 0 1 5年 1 期
认真详细倾听患者主诉 , 同时观察 和记 录患者是 否发生尿路刺激 生上述症状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症状 , 对 患者尿p H 值 进行监测 , 同时查 看尿液 性质 、 量 以及颜 色 总而言之 ,针对 于造 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 出血性膀 胱炎患者 而 等。 维持患者水 电解质平衡尤为重要。 可间断给予患者呋塞米 , 告 言 , 和 巨细胞病 毒感染有着 直接关 系 , 做好相关 的护理工作能够 知患者每小时内排尿 1 次, 从而 防止膀胱 内药物潴 留。 在对患者进 避免 、 降低 出血性膀胱炎 的发生率。 行美 司钠静脉输注时需在环磷 酰胺后Q 0 h 、 Q 4 h 、 Q8 h 各一次 , 用量 参考文献: 为环磷酰胺 的2 0 %, 在对患者进行环磷酰胺输注时应用 1 次。 除上 【 1 】 刘蓓 , 吴晓雄 , 王 志红 , 刘周 阳, 曹永彬 , 徐 丽昕, 闫蓓 . 造血 干细胞 述之外 , 还应 当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指 导 , 告知多食易 消化 、 清淡 移植后 出血性膀胱 炎的相 关因素分析【 l 】 . 中华损伤与修 复杂 志( 电 且 营养 较为丰富 的食物 , 为充分达到排 尿 自净 的 目的 , 可告 知多 子版) , 2 0 1 3 , 0 3 ( 2 ) : 3 2 6 - 3 3 1 . 饮水或汤类食物。使患者深刻 了解和意识到排尿的重要性 。 【 2 1 牛晓敏, 许 晓军, 郭子 文, 何慧清, 邱 大发 , 林淑华, 任 志娟, 黎伟超 . 3 . 2 出血性膀胱炎处理措施 膀胱 内灌注粒 细胞 一巨噬 细胞 集落刺激 因子预 防造血干 细胞 移 患者若是发生 出血性膀胱炎 , 应当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 1 脂微 植后 出血性膀胱 炎发 生Ⅱ 1 . 中国组织工程研 究与临床康 复, 2 0 1 4 , 2 7 球 制剂 , l 0 次, 对 于尿 急 、 尿 频患者应 当加大 补液 , 排尿 量为 ( 4 ) : 5 2 2 9 - 5 2 3 3 . 4 0 0 0 ml / d 时可鼓励 患者每1 h 排尿 。 对 于有 血块形成 的患者需要对 【 3 】 曾韫璨, 高力, 陈幸华, 陈榜 霞, 高蕾, 张诚, 王庆余, 彭贤责, 孙爱华, 尿道膀胱进行 冲洗 , 冲洗液采用生理盐 水 , 做好尿道 的清洁工作 , 张 曦 .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后 出血 性 膀 胱 炎的 临床 研 究 卟 国 际检 验 待 患者症状改善后拔 除尿管。 医 学杂 志 , 2 0 1 3 , 1 1 ( 2 ) : 1 1 4 9 - 1 1 5 0 + 1 1 5 3 . 为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 , 可给予 止血敏 、 维 生素K1 、 蛇毒血凝 酶、 【 4 1 侯彩妍, 徐 丽丽, 吴琼, 刘娜, 杨帆, 王 国权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 并 山莨菪 碱止血镇痛 。对患者血常规进行监测 , 避免 出现重度感染 出血性 膀胱 炎感 染病 因分析 与护 理 Ⅱ 】 .中华 医院感 染学 杂志, 情 况。针对于发生 移植 物抗宿主病 的患者需要使用激 素进行 冲 2 0 1 3 , 1 1 ( 2 ) : 2 5 9 1 — 2 5 9 2 洗, 对免疫抑制剂剂量进行全面调整。 【 5 ] 谢颖. 造 血 干 细胞 移植 术后 迟 发 性 出血 性 膀 胱 炎 的病 因 学研 究 3 . 3 对患者出血情 况进行全面观察 『 D 1 . 苏 州 大学, 2 0 1 4 . 0 5 ( 3 ) : 1 4 7 — 1 5 3 . 患者若是血红蛋 白在6 0 g / L 以下或血小板少 于2 0×1 0 9 L 一 1 以 6 】 李红梅, 董 惠娟 , 王洁, 王筱 慧. 造血 干细胞 移植 术后 出血性膀 胱 及 出 血倾 向 , 及 时 给予 新鲜 血 小 板 和 红 细 胞 输 人 。对 患 者 的 出血 【
急性脑梗死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个案护理PPT参考课件

有受伤的危险
废用性肌萎缩危险、 躯体移动障碍
有误吸的危险
跌倒评分5分,但患者未发生跌倒事件
ADL评分由30分提高至55分, 患者的右侧上下肢1级,左侧上下肢5级, 改善为:右侧上肢近端3级,远端4级,右侧下肢4级, 左侧上下肢5级。
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误吸
CAS术后心动过缓及低血压
经过药物治疗后心动过缓及低血压得到控制
2020/1/11
15
日期 护理问题 诊断依据
护理措施
结局评价
02-05
2.有受伤的 危险
1.右侧上 下肢1级, 左侧上下 肢5级
1.充分评估患者的肢体偏瘫程度、活动 能力;
2.跌倒评 2.放置高危警示标识; 分5分,中 度危险;
3.向患者家属进行跌倒防护措施的详细 说明,取得家属配合。
4.保证床头铃、床栏的完好,教会患者 及家属使用床栏,床栏使用率达100%。
13.2↓
80.1↑
5.48↑ 3.51↑ 135.6↓ 9.35↑
2019-02-10 1.25↓ 2019-02-17
18.6↓
74.6↑
提示存在感染
136.3↓
2019-02-21 1.0↓
17.4↓
77.0↑
2020/1/11
11
影像学资料(一)
2020/1/11
2月20日头颅MRI
2月21日CTA检查
1.入院第一天给予良肢位摆放 ,防止肩 关节内收,形成“跨栏手”,以及下肢 屈曲挛缩和足下垂;
2.入院第二天生命体征平稳后,以肢体 被动为主,手指操及足趾训练,辅以抗 阻力运动及被动/主动上、下肢运动3-4 次/天、10循环/次。
3.ADL评分30分时做好生活护理,提供良 好的生活帮助,当ADL评分达到55分时, 鼓励患者进行自我照顾,如穿衣、洗漱 等。
颈动脉支架植入医疗护理查房

临床体现
(一)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脑部缺血症状:耳鸣、眩晕、黑蒙、视物模糊等症状 TIA (局部旳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一侧肢体感觉或
运动功能短暂障碍等,影像学检验无局灶性病变 (<24h) 缺血性脑卒中: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等
临床体现
(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体格检验时发觉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颈部或颈动脉行经处闻及血管杂音
颈动脉狭窄旳危险原因
1. 高血脂; 2. 高血压; 3. 糖尿病; 4. 吸烟; 5. 体重超重与肥胖; 6. 生活方式:精神紧张,高热量饮食,缺
乏运动等; 7. 其他:老龄化,男性多于女性。
颈动脉狭窄好发部位
颈总动脉分叉处是颈动脉狭窄最佳发部位 颈总动脉起始段 颈内动脉虹吸部 大脑中动脉
我们旳教训
造影剂过敏:主要是皮疹 术中造影剂严重反应 术后低血压 术后心动过缓 术后出血:穿刺点、置入血管、脑出血 过分灌注综合症? 术后血栓形成
THANK YOU
颈动脉狭窄旳治疗
内科治疗首先应对卒中危险原因如高血压、糖 尿病和高脂血症等采用预防性治疗,同步应戒 除烟酒和进行合适运动;
药物治疗主要涉及抗血小板汇集药物(如阿司 匹林)、调脂(他汀类)和脑保护治疗(如尼 莫地平)等
颈动脉狭窄介入支架治疗
1968年出现了首例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
11.12 MRI
1. 符合多发脑 梗死(左侧半 卵圆中心—放 射冠区、基底 节区、顶枕 叶),请结合 临床
2. 脑软化灶 (左侧额叶、 放射冠区)
3. 脑萎缩
4. 鼻窦炎(双
治疗前后影像
治疗中应用保护伞
支架护理(治疗前护理)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摘要】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而此病主要由颈动脉疾病引起,本文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而术后对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护理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其致残率高,患病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脑卒中的患者中,有20—25%是由颈动脉疾病引起,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脑卒中(CS)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治疗TIA和CS有利于预防脑卒中、降低致死率和病死率,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开展。
1 术前护理查阅病历,评估患者病情,特别注意心肺功能。
术前常规遵医嘱抗血小板治疗,肠容阿斯匹林300mg/d或氯吡格雷75mg/d,护士必须做好用药指导,向患者说明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主管护士应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及术后怎样配合医生,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介入手术的基本知识,增强对手术的信心,消除或减轻焦虑和恐慌心理。
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我们通过精神支持疗法,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术前6小时禁食,遵医嘱备皮,造影前半小时肌注鲁米那钠0.1,置留置针于左上肢。
2 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2.1一般术后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血压的变化及意识,神经功能系统的观察,嘱患者平卧,避免头部剧烈活动,绝对卧床24h,穿刺处盐袋压迫6—8h,穿刺下肢制动24h。
术后遵医嘱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预防支架后血栓形成。
严密观察股动脉穿刺术有无渗血,肿胀或血肿发生,绷带加压包扎松紧度是否适宜,盐袋压迫6—8h,术后2小时之内每30分钟观察足背动脉有无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是否苍白及温度是否下降,脚趾活动情况,穿刺下肢有无感觉障碍,嘱患者咳嗽或排便时用手按压伤口处,以防出血。
2.2尿量和尿色的变化造影剂肾症是指放射学造影术后无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肾功能减退[1],主要发生于接触造影后24—72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 1.脑动脉栓塞:约 1/3 与颈动脉狭窄有关 2.血流动力学因素 3.血液学因素等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主要病因之一
颈动脉狭窄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90%的颈动脉狭窄 大动脉炎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其它:外伤、动脉扭转、先天性动脉
闭锁、肿瘤等
颈动脉狭窄
1974年球囊成形术(Bal-loon Angioplasty,BA)的发 明,是血管成形术(Angioplasty)开始的标志,逐步应 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
随后又有了支架成形术(Stenting Angio-plasty)。
颈动脉狭窄介入支架治疗
支架技术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其治疗效果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内科治疗首先应对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 尿病和高脂血症等采取预防性治疗,同时应戒 除烟酒和进行适当运动;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 匹林)、调脂(他汀类)和脑保护治疗(如尼 莫地平)等
颈动脉狭窄介入支架治疗
1968年出现了首例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禁忌证
存在严重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机制障碍 6周内有急性脑梗塞或出血史者 血管解剖不合适 伴有颅内动脉瘤,并且不能提前或同时处理者 不耐受抗血小板制剂和抗凝治疗
支架置入的一般过程
1;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护 理
西海岸神经内科 2014.8
脑缺血性疾病 - 流行病学
脑血管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 之一,特别对50岁以上的人危害更大 。
美国占人口死亡的第3位 日本占人口死亡的第2位 中国则占人口死亡的第1位
脑血管疾病在急性发作之前有一缓慢 过程,急性发作称为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占75%-90% 出血性脑卒中占10%-15%。
颈动脉的粥样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的狭 窄
严重狭窄的颈动脉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
致大脑相应部位的低灌注,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
斑块中微栓子或斑块表面的微血栓脱落引起栓
塞
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1. 高血脂; 2. 高血压; 3. 糖尿病; 4. 吸烟; 5. 体重超重与肥胖; 6. 生活方式:精神紧张,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 7. 其它:老龄化,男性多于女性。
内动脉狭窄的治疗。
目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技术成功率大于98%, 并发症发生率为2%~6%,死亡率<1%
介入支架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
远期疗效也有待更全面的评估: 主要为支架对管壁的机械刺激和异物反应所引起
的内膜增生、纤维化、血栓形成、管壁痉挛、瘤 组织向腔内生长等原因造成的支架通道再狭窄 同时,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介入支架治疗 的费用较手术昂贵
上述过程可简述为:置入微导丝―>撑开保 护伞―>预扩张―>置入支架―>后扩张― >完毕。
上述器材知识:微导丝;保护伞;球囊;支 架;
媒体描述:
大腿内侧开了一个2毫米的口子,也就跟米粒差不多大,然 后插入导管,在X线透视下,能清楚地看到导管在股动脉 内的模样。专家操作手中一根柔软的导丝,在导丝引导下 ,导管依次通过股动脉、髂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 主动脉弓、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内动脉。
临床表现
(一)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脑部缺血症状:耳鸣、眩晕、黑蒙、视物模糊等症
状 TIA (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一侧肢体感
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等,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 (<24h) 缺血性脑卒中: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等
临床表现
(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体格检查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颈部或颈动脉行经处闻及血管杂音
2. 将微导丝通过狭窄处,若带保护伞,将伞 在狭窄处远端撑开;
3. 顺微导丝将球囊送达狭窄处,扩张球囊, 把动脉狭窄处撑开,满意后撤出球囊;
4. 顺微导丝将支架送至狭窄段,调整支架位 置使其完全覆盖狭窄段后,释放支架;
5. 再造影,若狭窄扩张满意,撤出导丝,手 术完成。若不满意,可再球囊扩张。
诊断
年龄>60 岁男性、有长期吸烟史、肥胖、 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多种心脑血管疾
病 的危险因素人群
体检时发现颈动脉血管杂音 通过辅助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
诊断方法
1、多普勒超声
2、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3、CT血管造影(CTA)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药物治疗 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治疗 颈动脉狭窄介入支架治疗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支架,如内皮细胞接种支架 、临时性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性多聚物涂层支架 、生物降解多涂层支架等,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支 架术后再狭窄或闭塞问题。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适应证
症状性狭窄 ≥50% 无症状性狭窄≥70%
1. 动脉硬化性颈动脉狭窄; 2. 外伤性、医源性颈动脉狭窄; 3. 颈动脉夹层动脉瘤; 4. 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后再狭窄者; 5. 颈动脉血栓闭塞脉管炎; 6. 颈动脉内膜纤维组织形成不良; 7. 肿瘤压迫性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以及用于颅内血管的各种球扩冠脉 支架,在我国已广泛使用。
颈动脉保护装置
颈动脉保护装 置,俗称保护 伞,制作精巧 、操作方便, 以过滤捕捉支 架放置过程中 的脱落栓子, 使其脑栓塞并 发症率降低到 0%~1.2%。
介入支架治疗具有以下优点
1 、创伤小,相对也更安全一些; 2 、可治疗的狭窄部位范围广,甚至可用于颅
前三位即通常所谓“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但健康观念却相对落后,这些危险因素的发 生正在越来越年轻化,这种情况是所谓“亚健康”状态最重要和 最主要的情形之一,临床所见的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患者也 越来越多。
颈动脉狭窄好发部位
颈总动脉分叉处是颈动脉狭窄最好发部位 颈总动脉起始段 颈内动脉虹吸部 大脑中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