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含答案)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解析:A项说明了基因突变的本质,B项阐明了基因突变的原因,C项说明了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不全是有害的,有一些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突变是有利的,且突变的有利、有害是相对于生物所处的环境而言的。

答案: D2.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玉米籽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种群中偶尔出现了白色猕猴D.小麦经减数分裂产生花粉解析:选项A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选项B属于基因重组;选项D是减数分裂;选项C是基因突变。

答案: C3.基因A,它可以突变为a1,也可以突变为a2,a3……一系列等位基因,如图不能说明的是()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图中表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或等位基因),此等位基因对生物体有可能是有害的,也有可能是有利的;这些基因的转化既不符合分离定律,也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D4.有性生殖生物的后代性状差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下列过程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一种是在减Ⅰ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所以应为①②,而不是配子的随机组合③。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同步习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含答案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同步习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含答案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图示为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黄身与白眼的基因可发生交叉互换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不能自由组合D.一条染色体上只能有一个黄身基因2.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C.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D.杂合高茎与矮茎豌豆测交的后代有高茎和矮茎3.豌豆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Y或y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基因Y和基因y的本质区别是核糖核苷酸序列不同C.基因Y和y的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D.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可检测到基因Y或y,但检测不到对应mRNA4.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但不能改变基因频率B.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一患某遗传病的孩子,正常情况下其中母方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D.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5.二倍体水毛茛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了改变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6.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有利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而且是定向的变异B.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C.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只能产生其等位隐性基因aD.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大肠杆菌7.下列与生物变异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引起的变异是基因重组B.射线处理使染色体上数个碱基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养过程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8.脆性X染色体是由于染色体上的FMR1基因出现过量的CGG//GCC重复序列,导致DNA 与蛋白质结合异常,从而出现“缢沟”,染色体易于从“缢沟”处断裂。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同步学典:5 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同步学典:5 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答案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2、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3、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极可能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4、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突变B.染色体结构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目变异5、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B.紫外线和焦煤油是同一类型的致癌因子C.原癌基因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抑制细胞癌变D.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6、贫铀弹的放射性污染可使生物体产生变异,导致癌变、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等。

对上面现象的讨论,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是有害的B.当射线作用于生殖细胞或发育的胚胎时,新生儿可能畸形C.题干中生物产生的变异都将遗传给后代D.射线引起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诱发基因突变7、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B.DNA分子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有明确的因果关系D.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可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8、TP53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训练(I)卷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训练(I)卷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训练(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9高一下·扬州期末) 可产生新基因及可为生物界的千姿百态提供丰富的变异来源的分别是()A . 前者为基因重组,后者为基因突变B . 两者均为基因重组C . 前者为基因突变,后者为基因重组D . 两者均为基因突变2. (2分) (2015高二上·五华期末)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 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C . 每个密码子都可决定一种特定的氨基酸D . 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 (2分) (2016高二下·静海期中) 如图中图1为等位基因Aa间的转化关系图,图2为黑腹果蝇(2n=8)的单体图,图3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形成的四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则图1、2、3分别发生何种变异()A .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B .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C .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D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4. (2分)下列有关事项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某些生物称作二倍体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 .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 . 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组D .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而不是23条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的原因是,X与Y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5. (2分) (2019高二下·宁夏月考) 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 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 . 在基因b的 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C . 基因 B 中的碱基对 G-C 被碱基对 A-T 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 . X 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 B 和基因 b 的突变率6. (2分) (2017高二下·玉山期中)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有丝分裂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 . 某染色体上基因缺失5个碱基对所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C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两组染色体上的基因差异,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 .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也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7. (2分) (2018高二上·兰州期末) 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 . 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 . 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D . 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8. (2分)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B . 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C . 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D . 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9. (2分)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B .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C . 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D . 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有害10. (2分) (2019高三上·辽宁开学考) 下面是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三个细胞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均来自甲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甲细胞产生的突变基因肯定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B . 乙细胞和丙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C . 丙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或ABD . 若该动物产生基因型为Aab的配子,则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11. (2分) (2017高二上·宁波期中) 基因D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2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2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1.假设正常血红蛋白由B基因控制合成,突变后的异常血红蛋白由b基因控制合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可利用显微镜观察到B.造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C.b基因与B基因中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不同D.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基因B的长度较基因b长2.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来辅助判断细胞是否发生癌变B.健康人细胞中的DNA上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D.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3. 有性生殖后代表现出多样性的原因不包括()A.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B.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自由组合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 D.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出现不均等分裂4. Rous肉瘤病毒是一种逆转录RNA病毒,可以使鸡产生恶性肿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ous肉瘤病毒属于能引发细胞癌变的化学致癌因子B.Rous肉瘤病毒侵染鸡细胞后,可能导致细胞周期变短C.为获得一定数量的Rous肉瘤病毒进行研究,可用培养基培养D.Rous肉瘤病毒在鸡细胞内增殖时碱基配对方式有2种5.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主要种植粳稻、南方温暖地区主要种植籼稻。

粳稻的bZIP73基因与籼稻的bZIP73基因有一个核苷酸不同,使这两种水稻表达的抗冻蛋白存在一个氨基酸的差异,从而导致这两种水稻抗寒性不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两种水稻的bZIP73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来控制抗寒性B.这两种水稻bZIP73基因的差异一定是由碱基对的缺失导致的C.两种水稻抗冻蛋白的氨基酸出现差异是bZIP73基因中的密码子不同造成的D.推测粳稻bZIP73基因表达的抗冻蛋白活性比籼稻的高6. Per1基因是人体内生物节律分子振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机体的其他生理、生化活动。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后作业: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后作业: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案

5.1 新提升·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赖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UUA、UUG、CUU、CUA、CUG,当某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GAC突变为AAC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的影响是( )A.一定是有害的B.一定是有利的C.有害的概率大于有利的概率D.既无利也无害【解析】当某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GAC突变为AAC时,转录所形成的mRNA相应位置上的碱基序列由CUG 变为UUG,CUG和UUG决定的都是赖氨酸,这种突变的结果没有导致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因此对该生物既无利也无害,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2.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B.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C.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D.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解析】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引起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性状,A正确;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基因突变只是改变某个基因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不能产生新的植物,D错误。

【答案】 A3.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 ℃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A.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 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C. 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D.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但本题没有涉及多种变异,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果蝇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当气温高过25.5℃时,突变体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说明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B项正确;在改变温度之前,果蝇已经发生了突变,所以题目中没有体现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C 项错误;题目内容不能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D项错误。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含答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础巩固]1.基因突变的实质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DNA分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多或减少C.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D.基因中嘌呤碱基所占比例大于嘧啶碱基所占比例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碱基序列的改变。

答案:C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B.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有的有利,有的有害,有的属于中性C.基因突变是DNA复制发生错误的结果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解析: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是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A项正确;有些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利的,有些是有害的,还有些属于中性突变,B项正确;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不一定发生在DNA 复制时,C项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项正确。

答案:C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③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④都是外部因素影响引起的A.②④B.①②C.①③D.②③解析: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将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①正确;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但有些植物可通过无性生殖将突变基因传递给后代,②错误;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③正确;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生物个体的内部因素,④错误。

答案:C4.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B.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C.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D.由正常细胞发生突变而形成解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A项正确;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而代谢加快,如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等相关酶活性增加,B项错误;由于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因此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C项正确;癌细胞由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形成,D项正确。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程内容标准核心素养对接1.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原因、特点及意义。

2.阐述细胞癌变的原因及癌细胞的特征。

3.举例说明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1.生命观念——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概念、意义。

2.科学思维——比较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异同,理解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对生物的影响。

3.社会责任——阐述细胞癌变的机理、指导健康生活。

知识点1基因突变的实例1.镰状细胞贫血(1)致病机理2.基因突变3.细胞的癌变知识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和意义知识点3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一定改变生物的表型。

(×)(2)基因突变后基因间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

(√)(3)DNA中碱基的替换、缺失、增添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4)正常人细胞中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5)杂合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圆粒也有皱粒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6)在受精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教材P82“思考·讨论”下图表示结肠癌发生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结肠癌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

(2)癌细胞易于分散和转移的原因是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

(3)癌症多发生在老年人中,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癌细胞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结果,癌变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预防癌症?远离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探究点一基因突变及其实例如图表示基因突变的几种类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三种方式中,碱基对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上述突变能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提示方式1为碱基对的增添,方式2为碱基对的替换,方式3为碱基对的缺失。

均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2)上述三种方式的碱基对变化中,哪种变化对生物体性状的影响程度相对要小一些?为什么?提示方式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解析:A项说明了基因突变的本质,B项阐明了基因突变的原因,C项说明了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不全是有害的,有一些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突变是有利的,且突变的有利、有害是相对于生物所处的环境而言的。

答案: D2.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玉米籽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种群中偶尔出现了白色猕猴D.小麦经减数分裂产生花粉解析:选项A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选项B属于基因重组;选项D是减数分裂;选项C是基因突变。

答案: C3.基因A,它可以突变为a1,也可以突变为a2,a3……一系列等位基因,如图不能说明的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图中表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或等位基因),此等位基因对生物体有可能是有害的,也有可能是有利的;这些基因的转化既不符合分离定律,也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D4.有性生殖生物的后代性状差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下列过程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一种是在减Ⅰ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所以应为①②,而不是配子的随机组合③。

答案: A5.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

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B.细胞乙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1与2的片段交换属基因重组D.细胞乙不能进行基因重组解析:甲、乙、丙是同一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图。

图甲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征,且细胞为均等分裂,因此可判定该动物性别为雄性,A 正确;图乙中着丝点分开,而且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的特征,图丙中着丝点分开,而且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征。

由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乙细胞不可能进行基因重组,B错误、D正确;1与2的片段交换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

答案: B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对某种生物而言,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②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③所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④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⑤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A.①②③ B.③④⑤C.①②④ D.②③⑤解析: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的特点,所以不会只发生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

答案: C7.下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②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之间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④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④ D.②③④解析: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中,前者是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后者是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发育形成个体的过程;基因重组发生在Ⅱ→Ⅲ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答案: B8.基因突变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的突变a和生殖细胞的突变b两种,则( ) A.均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a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C.均只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D.a只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只能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解析: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复制时期,所以体细胞突变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生殖细胞突变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答案: B9.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解析:Aa个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之间随机结合而形成的,A错误;基因A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同卵双生是指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其性状差异主要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D错误。

答案: C10.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

现用有尾鸡(群体甲)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群体乙)。

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A .群体甲×群体甲,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B .群体乙×群体乙,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C .群体甲×群体乙,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D .群体甲×群体乙,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解析: 在孵化早期,向有尾鸡群体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无尾状的产生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胰岛素诱导基因突变(a→A),二是胰岛素影响了发育进程。

要探究小鸡无尾性状产生的原因,可以让乙群体与甲群体(aa)杂交,在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观察孵化出的小鸡的性状,如果全为有尾鸡,则为胰岛素影响了发育进程,即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如果还有无尾性状产生,则为基因突变。

答案: D11.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 .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 .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解析: 若一秆双穗为隐性突变,则该植株为隐性纯合子,其自交后代全为一秆双穗;若为显性突变,则该个体为杂合子,其自交后代一秆双穗纯合个体比例为1/4,B 正确。

答案: B12.某基因的一个片段=====CGTAG GCATC α β中的αDNA 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C,该基因复制3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该基因总数的( )A .100%B .50%C .25%D .12.5%解析: 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式的,在DNA 双链中,以αDNA 单链为模板复制的子代双链DNA 中,两条单链都有突变基因。

而以与αDNA 链的互补链为模板复制的后代DNA 中,基因都是正常的,因此在后代DNA 中,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各占一半。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3.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

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的繁殖结果如下。

组合编号ⅠⅡⅢⅣⅤⅥ交配组合产仔次数 6 6 17 4 6 6子代小鼠总数(只)脱毛9 20 29 11 0 0有毛12 27 110 0 1340合♂(1)已知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Ⅲ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________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3)Ⅳ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的脱毛性状不是________影响的结果。

(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________。

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1个G突变为A,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由GGA变为AGA B.由CGA变为GGAc.由AGA变为UGA D.由CGA变为UGA(6)研究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__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________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________的原因。

答案:(1)常(2)一对等位孟德尔分离(3)环境因素(4)自然突变突变基因的频率足够高(5)d (6)提前终止代谢速率产仔率低14.图甲表示果蝇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

a~d表示4种基因突变。

a 丢失T/A,b由T/A变为C/G,c由T/A变为G/C,d由G/C变为A/T。

假设4种突变都单独发生。

图乙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Dd的个体细胞分裂的某时期图像。

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的含量(虚线)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的变化(实线)。

请回答[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UAG)]:(1)图甲中的过程①所需的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a突变点附近再丢失________个碱基对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最小。

(3)图中________突变对性状无影响,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图乙中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异种类)。

(5)诱发基因突变一般处于图丙中的________阶段,而基因重组发生于________阶段(填图中字母)。

解析:(1)甲图中过程①属于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

(2)在题干最后提供的密码子中没有与“a”突变后第2个密码子UAU对应的,但从已知的正常情况下甲图的翻译中得知,它与酪氨酸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