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表问题75567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含详解答案)

电学实验练习题例 1、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器材规格如下:待测电阻Rx(约 100 Ω); 直流电流表(量程 0~10 mA、内阻 50 Ω);直流电压表(量程 0~3 V、内阻 5 k Ω);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0~15 Ω、允许最大电流1 A);开关1 个,导线若干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解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有两种连接方式,即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由于R x<RA R ,故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 在控制电路中,若采v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当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通过负载的电流最小,I min=RER A Rx=24 mA>10 mA,此时电流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故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如图10-5图所1示0-5. 例2、在某校开展的科技活动中,为了要测出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Rx,现有如下器材:读数不准的电流表A、定值电阻R0、电阻箱R1、滑动变阻器R2、单刀单掷开关 S1、单刀双掷开关S2、电源和导线。
⑴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你所选用器材的代码。
⑵写出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
【解析】⑴实验电路如右图所示(此法俗称”替代法”)。
⑵①将 S2 与 Rx相接,记下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
②将S2 与R1 相接,保持 R2 不变,调节 R1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原位置上,记下R1 的值,则 Rx=R1。
例3、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 的阻值(900~1000Ω):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 r1=750Ω;电压表 V2,量程为 5V,内阻 r2=250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出测量电阻Rx 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
【解析】如图所示(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代替电流表)例4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电表改装与校准专题练习(真题+模拟)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电表改装与校准专题练习(真题+模拟)电表改装与校准一、电表改装与校准1、某同学想要将内阻为98.5Ω、量程为100μA的电流表改装为欧姆表,并进行刻度和校准。
可用的器材有定值电阻R (阻值14 k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50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0 Ω)、电阻箱(0~.9 Ω)、干电池(E=1.5 V,r=1.5 Ω)、红、黑表笔和导线。
1)欧姆表设计将图a中的实物连线组成欧姆表。
欧姆表改装好后,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14.5 kΩ;滑动变阻器选R1.2)刻度欧姆表表盘通过计算,对整个表盘进行电阻刻度,如图b所示。
表盘上a、b处的电流刻度分别为25和75,则a、b处的电阻刻度分别为7.25 kΩ、21.75 kΩ。
3)校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欧姆表指针指向15 kΩ处;将红、黑表笔与电阻箱连接,记录多组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及欧姆表上对应的测量值,完成校准数据测量。
若校准某刻度时,电阻箱旋钮位置如图c所示,则电阻箱接入的阻值为11.5 kΩ。
2、某同学想要将一量程为250 μA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20 mA的电流表。
该同学测得微安表内阻为1200 Ω,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R的电阻与该微安表连接,进行改装。
然后利用一标准毫安表,根据图a所示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虚线框内是改装后的电表)。
1)连线根据图a和题给条件,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
2)量程问题当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16.0 mA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
由此可以推测出所改装的电表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25 mA。
3)问题原因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
4)改进方法要达到预期目的,无论测得的内阻值是否正确,都不必重新测量,只需要将阻值为R的电阻换为一个阻值为5R的电阻即可。
其中k=5.________Ω.2)现用一标准电压源对改装电压表的两个量程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 V、1.0 V、1.5 V、2.0 V、2.5 V、3.0 V.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内阻忽略不计.则滑动变阻器R 应选用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的规格,R1R2R3中应选用阻值分别为________Ω、________Ω、________Ω的规格.3)若定值电阻R1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中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中的d点应和接线柱________(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目5: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如图(a)所示,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总汇一、电表、电表的改装 1.灵敏电流表G 1三个主要参数①内阻Rg:电流表线圈的电阻,大约几十欧到几百欧;②满偏电流Ig:指针批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大约几十微安到几毫安;③满偏电压Ug:电流表通过Ig 时两端的电压,大约零点几伏;2三个参数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可知Ug=IgRg注意:电表就是电阻;2.电压表 1电压表的改装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当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R 分去多余的电压U-Ug,电阻R 叫分压电阻;2电压表的内阻:Rv=Rg+R3.电流表的改装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当改装成量程为I 的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 分去多余的电流I-Ig,电阻R 叫分流电阻;2电流表的内阻:R A =Rg ×R/R+Rg 4.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①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②如图1所示,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R,使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电流,此时指针所指表盘上满刻度处对应两表笔间电阻为零;这时有: ③当两表笔间接入电阻Rx 时,电流表的电流为:()g ggg g g U U U I R R U U R R Ug-==-=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得:解得:G R g I U g U g G R g I gU-UgR ()g g g g g gg U I R I I R I R R I I ==-=-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得:解得:I-I UGR Ig g E I R R r =++x g xEI R R r R =+++G+-RE r红表笔 黑表笔 图1当Rx 改变时,Ix 随着改变,将电流表表盘上Ix 处表上对应的Rx 值,就构成了欧姆表; ④中值电阻:欧姆表的内阻即为中值电阻R 中=R 内=R+Rg+r 因Ix 与Rx 不是线性关系,欧姆表表盘刻度不均匀;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1.限流接法 如图2所示; 用电器Rx 的电压调节范围: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EI 限流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测量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 只在小范围内变化,且待测电阻Rx 与R 接近时;②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接法的要求时; ③两种方法都满足时优先选用限流接法; 2.分压接法 如图3所示 ①Rx 电压调节范围0≤Ux ≤E;②开关闭合前,P 应在a 端;分压接法的选用原则:①测量时要求电流或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时; ②待测电阻Rx 远大于R,且要求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时;③采用限流接法时,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过Rx 的额定值或电表量程时; 三、电阻的测量1.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2电流表外接法,如图4所示; 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电压表V 分流;适用于测小阻值电阻,即Rx 远小于Rv 时;G+ -RE r红表笔 黑表笔 Rx(0)x ERxU E r Rx R ≤≤=+R P a S E图2 S a REP 图3 VA R 待图4 V V X V A V X A VU R R U R R I R R I I =<+-测真==3电流表内接法,如图5所示; 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电流表A 分压;适用于测大阻值电阻,即Rx 远大于R A 时; 4内、外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计算临界电阻: 若Rx>R 0,待测电阻为大电阻,若Rx<R 0,待测电阻为小电阻,用外接法即大电阻,内接法;小电阻,外接法;大内小外;②试触法确定内外接法:在不知道R V 、R A 、R X 的大致值时,可用试触法,如图6所示触头分别接触a 、b 两点:若V 变化大,说明A 分压大,应用外接法;若A 变化大说明V 分流大,应用内接法;例1:某同学欲测一电阻Rx 的阻值约为300Ω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电流表A1,量程10mA;电流表A 2,量程0.6A;电压表V 1,量程3V;电压表V 2,量程15V ;电源电动势为4.5V;请同学们按图接好电路,闭合S 1后,把开关S 2拨至a 时,发现两电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都在满偏的4/5处;再把开关S 2拨至b 时,发现其中一个电表的指针偏转几乎不变,另一个电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在满偏的3/4处;该同学在实验中所选电压表的量程为所选电流表的量程为 Rx 的测量值为 ;2.安安法测电阻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当作电流表、电压表及定值电阻来使用. 1如图7所示,当两电表所能测得的最大电压接近时,如果已知A 1的内阻R 1,则可测得A 2的内阻R 2=I 1R 1/I 2.2如图8所示,当两电表的满偏U A2U A1时,A 1串联一电阻R 1,同样则可测得R 2的内阻R 2=I 1R 1+R 0/I 2.例 2.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器材如下:电流表A 1量程250mA,内阻r 1=5Ω;标准电流表A 2量程300mA,内阻r 2约为5Ω;待测电阻R 1阻值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为10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 约为1Ω;开关S,导线若干;1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表明代号; 2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用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 1的阻值的计算公式是 3.伏伏法测电阻若电压表内阻已知,1如图9所示,当两电表的满偏电流接近时,如果 已知V 1的内阻R 1,则可测得V 2的内阻R 2=U 2R 1/U 1.V V AX A A A U U U R R R R I I-=+>测真==R 待0R =12如图10所示,当两电表的满偏电流I V2I V1时,V 1并联一电阻R 0,同样则可测得R 2的内阻为 例 3.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 的阻值900~1000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9V,有一定内阻;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r 1=750Ω;电压表V 2量程5V,内阻r 2约为2500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100Ω;开关S,导线若干;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量程的1/3,试画出实验中测量电阻Rx 的几种原理图; 2若电压表V 1的读数为U 1,V 2的读数为U 2,则用已知量和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x 的阻值的计算公式是:4.电阻箱或定值电阻当电表用1电阻箱作电压表用,如图11所示:可测得电流表A 2的内阻R 2=I 1-I 2R/I 2图中电阻箱R 可测得电压为I 1-I2R2电阻箱作电流表用如图12所示,若已知R 及R V,则测得干路电流为:5.比较法测电阻如图13所示,测得电阻箱R 1的阻值及A 1表、A 2表的示数I1、I 2,可得Rx=I 2R 1/I 1.若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则:I 1Rx+R A1=I 2R 1+R A26.替代法测电阻如图14所示,①S 接1,调节R 2,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 ; ②S 接2,保持R 2不变,调节电阻箱R 1,使电流表示数也为I; 由上可得:R X =R 1该方法的优点是消除了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缺点是电阻箱内阻不可以连续调节;7.半偏法测电阻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方法一:如图15所示,测电流表G 的内阻: ①将电阻箱R 的电阻调到0; ②闭合S 调节R 0,使电流表G 达到满偏电流I 0;③保持R 0不变,调节R 使电流表G 示数为I0/2;④由上可得R G =R注意:当R G R 0时,测量误差小,此方法适合测大阻值电流表内阻,且测量值偏大; 方法二:如图16所示测量电流表A 的内阻 ①断开S 2,闭合S 1,调节R 0,使A 表满偏为I 0; ②保持R 0不变,闭合S 2,调节R,使电流表读数为I 0221110U R U U R R =+I R③由上得R A =R注意:当R 0R A 时,测量误差小,此方法适合测小阻值电流表内阻,且测量值偏小; 电源电动势宜大一些; 2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方法一:如图17所示,测电压表V 的内阻:①闭合S,将电阻箱R 的电阻调到R 1时,测得电压表示数为U 1; ②调节电阻箱阻值为R 2,使电压表V 的示数为U 1/2; 由上可得R V =R 2-2R 1 方法二:如图18所示,测电压表V 的内阻: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画片P 滑到最右端,电阻箱R 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闭合S 1、S 2,调节R 0,使电压表示数指到满刻度;③打开S 2,保持R 0不变,调节R,使电压表示数指到满刻度的一半;④由上可得R V =R8.欧姆表测电阻,如图19所示:①机械调零 ②选档 ③欧姆调零 ④测电阻Rx. ⑤改换档位 ⑥重新欧姆调零 ⑦测电阻注意:待测电阻的读数应为表盘读数乘以倍数,指针应指在表盘刻度的1/3~2/3的部分,否则需换挡,换挡后需重新欧姆调零;9.消除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4.伏安法测电阻电路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不论电表内接还是外借都存在系统误差,为消除系统误差而设计的补偿电路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写出待测电阻Rx 的表达式;①先将S 1闭合; ②将S 2与1闭合,调节R,读出电压表读数U 1,安培表读数I 1③———————————————————— ④根据上述测量结果,算出Rx =———————四、实物图连线要求:导线不能有交叉、分支,导线必须接在接线柱上;电表的正负极与电源的正负极不能接错;例5.为了测量一个“12V 、5W ”的小灯泡的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电源:12V,内阻不计;电流表:0~0.6A,0~3A,内阻可忽略; 电压表:0~3V,0~15V,内阻很大;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Ω,允许最大电流1A ;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从0V 调到12V.① 请在右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②按画出的电路图,在下面图3的实物图上连接.1E r=0③某位同学测得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某次测量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5所示,电流表读数为 A,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练习:1.有甲乙两个不同的电流表,每个表的指针偏转与电流成正比且刻度均匀;把阻值为R 1的电阻与甲表串联,阻值未知的另一电阻与乙表串联,把改装后的甲、乙两个电流表串联,接到电路A 、B 的两端,如图5—41所示,发现甲、乙两表的指针偏转格数分别是n 1、n 2,然后将这两个表并联,再接到电路A 、B 的两端,如图5—42所示,发现甲、乙两表的指针偏转格数分别是n 3、n 4,试求电阻R 2的阻值;2.两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不同的电压表V 1、V 2,如果将两表串联起来后去测某一线路的电压,则两只表A .读数相同B .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练习1图图5—41R 1R 2乙甲2· R 1甲R 2乙·C .量程大的电压表读数大D .量程大的电压表读数小3.一个分压电阻串联到电压表上,使电压表的量程扩大为原来的n 倍,另一分压电阻R 2串联到同一电压表上,量程扩大到原来的m 倍,如果把这两个电阻并联之后再串联到电压表上,为此时电压表的量程扩大了几倍4.用半偏法测电阻时,可变电阻R 既可用电位器,也可以用电阻箱,而可变电阻R /只能采用电阻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半偏法测电阻时,在调节电流表指针半偏时,要保持R 的阻值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某电流表的内阻为R g Ω,满偏电流为I g μA,要把它改装为一个UV 的电压表,需要____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如果要把它改装为一个IA 的电流表,则应该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Ω的电阻;7.用半偏法测得的电流表的内阻与其真实值相比是A.偏大B.偏小C.相等D.有时偏大,有时偏小 8.按如图5—5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时,如果R 调为9900Ω时,电表指在满刻度300μA 处;当R /调为90Ω时电流指在半满偏,则:①电流表的内阻R g =______Ω;②若将此电表改为3伏特的电压表,则应将电流表与电阻______联,电阻箱的取值应为_______Ω③用此改装表去测电压时,如果指针在150μA 的位置,则所测电压读数为_______V; 9.如图5—6所示是测定电流表内电阻的电路图,电流表的内阻约在100Ω左右,满偏电流为500μA,用电池做电源;实验室配有的可变电阻为: A .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10Ω B .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图5—6图5—5C .电位器,阻值范围为0~200ΩD .电位器,阻值范围为0~20Ω在上述备有的可变电阻中,电路图的R 应该选用_____,R /应该选用_____;填写字母代号 某同学进行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先将R 的阻值调到最大,合上S 1,调节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②合上S 2,调节R 和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③记下R /的阻值;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什么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答案提示1.解析:第一种情况中,由于两表串联,因此它们的读数相等,即有I 1=I 2;设甲乙两表指针每偏转一格,表示的电流分别为I 01、I 02,则有:02220111I n I I n I ===--------①对于第二种情况下,甲乙两表的读数分别为I 3、I 4则有:02440133,I n I I n I ==20241013R I n R I n =------------②两式相比得:224113n R n n R n =,可解得: 411322n n Rn n R = 2.解析:两个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之后,因为其量程不同,所以它们所串联的电阻的大小也不相同,即改之后的两表的内阻不同,量程大的内阻大;两个改装之后的电压表串联在一起测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每个表两端的电压与其内阻成正比,即两表的读数与其内阻成正比,所以量程大的电压表读数大;电压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与流过电压表的电流有关,具体的说是与流过原电流表的电流有关,现在因为两个电压表是串联的,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流过两电压表的电流相等,即流过电压表内部的电流表的电流相等,所以指针偏转的角度是相等的;两表的读数不同而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的原因是两表盘的刻度不同;3.解析:设原电压表的内阻为R V ,原来的量程为U,满偏电流为I,则有: V IR U = --------------------①串联上分压电阻R 1时,有: nU R R I V =+)(1------② 串联上分压电阻R 2时,有: mU R R I V =+)(2-----③ R 1、R 2并联之后再串联到电压表上时,有: kU R R R R R I V =++)(2121----④把VR UI =带入②③④式可得: V V R n R R n R )1(,)1(21-=-=-----⑤ V R k R R R R )1(2121-=+-----------⑥ 解⑤⑥两式可得:21-+-=n m mn k4.答案:由于半偏法中可变电阻R /的读数就是电流表的内阻,所以R /必须能读数;5.答案:为了使电路中的总电流保持不变; 6.答案:串联,ggg I R I U -610,并联,gg g I I R I -6107.答案:B8.答案:①90 ②串联,9910 ③1.509.答案:D 、B,在步骤②中应该只调节R /,不应该调节R;习题答案例1、3V 、10mA 、320Ω例2、答案:1原理图如图所示;2设两电流表A 1和A 2的读数为I 1、I 2,待测电阻R 1阻值的计算公式为:例3、答案:1原理图如图所示:2待测电阻R X 阻值的计算公式为:例4、答案:③将S 2与2闭合,调节R,读出电压表读数U 2,电流表读数I 2④例5、答案:①电路图如右图所示②电流表选0.6A 量程,电压表选15V 量程 ;实物图连接如下图所示: ③0.40 2.411121I R r I I =-2111U U Rx r U -=1212x U U R I I =-。
高考物理多用电表读数练习——全部

高考物理多用表读数练习专题多用电表【例】(2008年宁夏理综)图1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1)如果是用×1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Ω。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3)如果是用直流5 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答案: (1)60 (2)7.18 (3)3.59练习1、某人用多用电表按准确步骤测量一电阻的阻值,当选择欧姆挡“×1”挡测量时,指针指示位置如图2所示,则其电阻值是__________。
如果要用这只多用电表测量一个约200欧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选择开关应选的欧姆挡是_________。
改变挡位调整倍率后,要特别注意重新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用多用表测量电流、电压或电阻时,表盘指针的位置如图21'-3所示。
如果选择开关指在“v—2.5”位置时,测量结果为;如果选择开关指在“mA—10”位置时,测量结果为;如果选择开关指在“Ω×100”位置时,测量结果为。
练习3、(08上海长宁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学生实验用的多用表刻度盘,当选用量程为25V的电压档测量电压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压为_____V;若选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档测电阻时,表针也指于同一位置,则所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用多用表测电阻所使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4、((08上海浦东新区一模)如图是多用表的刻度盘,当选用量程为50mA的电流档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_____mA;若选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档测电阻时,表针也指示在图示同一位置,则所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
如果要用此多用表测量一个约2.0×104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应选的欧姆档是_________(选填“×10”、“×100”或“×1K”)。
电表改装高中物理题

电表改装高中物理题
电表改装高中物理题
电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流的仪器,通常用于家庭和工业中。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生通常会学习电路和电流的概念。
为了加深学生对电表原理的理解,可以设计一道电表改装的物理题。
题目:电表改装
题目描述:
某实验室想要改装一台电表,使其能够测量交流电流的频率和相位差。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在电表上添加了一个频率计和一个相位差测量器。
电表的原理是通过电流通过它的绕组,产生一个磁场,进而通过一个指针显示出电流大小。
当电流是直流时,指针会停在固定位置。
而改装后的电表增加了一个计数器和一个相位差测量器,可以测量交流电当前的频率和相位差。
改装后的电表的原理是,通过将交流电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电表的绕组,产生磁场并使指针偏转,另一部分通过频率计和相位差测
量器进行测量。
题目要求:
1. 请说明为什么改装后的电表可以测量交流电流的频率和相位差。
2. 请解释改装后的电表的工作原理,并说明频率计和相位差测量器的工作原理。
3. 如果一台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相位差为0度,则在改装后的电表上会显示什么数值?
扩展:
1. 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和实验,验证改装后电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2. 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要测量交流电的电压,如何改装电表。
通过这道题目,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对电流、交流电和频率的理解,还可以了解电表的工作原理和改装后的应用。
同时,通过扩展部分的要
求,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思维能力。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题—11.4电表的改装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题11.4 电表的改装一、单项选择题1.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 g=10Ω满偏电流I g=3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0~3V的电压表,则()A.要串联一个阻值为990Ω的电阻B.要并联一个阻值为990Ω的电阻C.要串联一个阻值为0.10Ω的电阻D.要并联一个阻值为0.10Ω的电阻2.一个电流计的满偏电流I g=100μA,内阻为6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则应在电流计上()A.串联一个5.4kΩ的电阻B.串联一个约0.1Ω的电阻C.并联一个约0.1Ω的电阻D.并联一个5.4kΩ的电阻3.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装原理为并联电阻能增大通过G的电流B.改装成电流表后,表头G本身允许加的电压增大了C.改装后,表头G自身的电阻减小了D.改装后使用时,表头G本身的参量都不改变,整个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增大了4.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改装好的电表,M、N为新电表的接线柱.已知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为200μA,内阻为495.0Ω,电阻箱读数为5.0Ω.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可知改装好的电表()A.电压量程为1mVB.电压量程为100mVC.电流量程为20mAD.电流量程为2μA5.一个电流表,刻度盘的每1小格代表1μA ,内阻为R g ,如果把它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刻度盘的每一小格代表n μA ,则( ) A .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R g B .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 -1)R g C .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g R nD .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g 1R n -6.电流表G 的内阻为R g ,用它测量电压时,量程为U 。
将它改装成较大量程的电流表,内阻为R A ,量程为I ,这几个量的关系应满足( ) A .R A >R g ,UI >R g B .R A >R g >U I C .R A <R g =U ID .R A <R g ,UI<R g 7.如图所示,灵敏电流计的内阻=500Ωg R ,满偏电流1mA g I =。
高中物理电表改装.总结

电表的改装“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是高中物理课本中的一个重要分组实验,本实验要求达到如下目的:学会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基本方法即加深对“串联分压”的理解,掌握测电表内阻的一种方法----半偏法,会设计校表电路。
近几年在一些正规化的考卷中,时有该实验的拓展及变形题,如:把“电流表改装成电流表”、“电压表改装成电流表”、“电压表改装成电压表”。
本文对这些情况加以概括、总结,以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改装方案在电流表G上串联一个大阻值的定值电阻R,让其分压即可起到电压表的作用。
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Um=(rg+R)Ig校表电路将改装后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并联,利用分压电路即可对所有的刻度进行校准。
题例巩固例1(2003年杭州调研卷)一电压表由电流表G与电阻R串联改成,如图示。
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些,那么应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加以改进()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分析与解答:偏小的原因是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偏大,这时可将R调小一些,使表头G上分取的电压大一些,其上指针偏大,对应改装电压表的电压示数就大些。
在R不变的情况下,在其两端并联一个大电阻,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故本题答案为D。
2、电流表改装成电流表改装方案在电流表G上并联一个小阻值的定值电阻R,让其分流即可起到大电流表的作用。
改装后的电流表的量程Im=Ig+ Igrg/R=(rg+R)Ig/R校表电路将改装后的电流表与标准电流表串联,U mI g r g利用分压电路即可对所有的刻度进行校准。
题例巩固例2(2004年天津理综卷)现有一块59C2型的小量程电流表G (表头),满偏电流50µA ,内阻约为800—850Ω。
把它改装成1mA 、10mA 的双量程的电流表。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20Ω;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100k Ω; 电阻箱R ,,最大值9999Ω;定值电阻R 0 ,阻值1k Ω;电源E 1,电动势为1.5V ;电源E 2,电动势为3.0V ;电源E 3,电动势为4.5V ;(所有电源内阻不计);标准电流表A ,满偏电流1.5mA ;单刀单掷开关S 1和S 2,单刀双掷开关S 3;电阻丝及若干导线。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电表的改装

实验:把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弥勒市第四中学张辉一、实验目的:1、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2、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二、实验仪器电流计(表头)滑动变阻器开关电阻箱电源导线若干三、实验原理电表在电学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了解电表和使用电表就显得十分重要。
电流计(表头)由于构造的原因,一般只能测量较小的电流和电压,如果要用它来测量较大的电流或电压,就必须进行该装,以扩大其量程。
万用表的原理就是对微安表头进行多量程改装而来,在电路的测量和故障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磁电式电流计主要由放在永久磁场中的由细漆包线绕制的可以转动的线圈、用来产生机械反力矩的游丝、指示用的指针和永久磁铁所组成。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载流线圈在磁场中就产生一磁力矩M磁,使线圈转动并带动指针偏转。
线圈偏转角度的大小与线圈通过的电流大小成正比,所以可由指针的偏转角度直接指示出电流值。
用Ig表示电流计(表头)的满偏电流,Ug表示电流计(表头)的满偏电压,Rg表示电流计的内阻,则Ug=IgRg 即:满偏电压等于满偏电流与内阻的乘积。
1、把内阻为Rg ,满偏电流为Ig 的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
所谓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其实质就是在电流计的两端加上U 的电压电流计刚好满偏,如图1所示为即将要改装的电流计,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把电压U 加在电流计两端,因为电流计的满偏电压Ug=IgUg 非常小会烧坏电流计。
为了使电流计两端加上U 的电压而使电流计刚好满偏,得在电流计上串联一个电阻R 来分压,如图2所示当串联一个电阻R 后,在电流计G 和R 电阻的两端加上U 的电压,在R 的阻值为某一值时,电流计G 两端的电压刚好为满偏电压Ug ,那么如图3所示 虚线框内电流计和电阻R 就可以看成是一个量程为U 的电压表。
R=3、把内阻为Rg ,满偏电流为Ig 的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I 的电流表,所谓改装成量程为I 的电流表,其实质就是在电流计的两端加上I 的电流,电流计刚好满偏,如图1所示为即将要改装的电流计,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把电流I 加在电流计两端,因为电流计的满偏电流Ig 非常小会烧坏电流计,为了使电流计两端加上电流I 而使电流计满偏,得在电流计上并联上一个电阻R 来分流,如图4所示,当并联一个电阻R 后,在电流计G 和R 电阻的两端加上I 的电流,在R 的阻值为某一值时,电流计G 两端的电流刚Ig Rg图1Ig RgR 图2图3好为满偏电流Ig ,那么如图5所示 虚线框内电流计和电阻R 就可以看成是一个量程为I 的电流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总汇一、电表、电表的改装 1.灵敏电流表G (1)三个主要参数①内阻Rg:电流表线圈的电阻,大约几十欧到几百欧。
②满偏电流Ig:指针批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大约几十微安到几毫安。
③满偏电压Ug:电流表通过Ig 时两端的电压,大约零点几伏。
(2)三个参数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可知Ug=IgRg注意:电表就是电阻。
2.电压表 (1)电压表的改装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 ,当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R 分去多余的电压U-Ug ,电阻R 叫分压电阻。
(2)电压表的内阻:Rv=Rg+R3.电流表的改装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 ,当改装成量程为I 的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 分去多余的电流I-Ig ,电阻R 叫分流电阻。
(2)电流表的内阻:R A =Rg ×R/(R+Rg) 4.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①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②如图1所示,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R ,使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电流,此时指针所指表盘上满刻度处对应两表笔间电阻为零。
这时有: ③当两表笔间接入电阻Rx 时,电流表的电流为:()g gg g g g U U U I R R U U RR Ug -==-=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得:解得:G R I U g U g G Rg I g U-UgR ()g g g g g gg U I R I I R I R R I I ==-=-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得:解得:I-I UGR I g g E I R R r =++x g xEI R R r R =+++G+-RE r红表笔 黑表笔 图1当Rx 改变时,Ix 随着改变,将电流表表盘上Ix 处表上对应的Rx 值,就构成了欧姆表。
④中值电阻:欧姆表的内阻即为中值电阻R 中=R 内=R+Rg+r 因Ix 与Rx 不是线性关系,欧姆表表盘刻度不均匀。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1.限流接法 如图2所示。
用电器Rx 的电压调节范围: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EI限流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测量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 只在小范围内变化,且待测电阻Rx 与R 接近时。
②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接法的要求时。
③两种方法都满足时优先选用限流接法。
2.分压接法 如图3所示 ①Rx 电压调节范围0≤Ux ≤E 。
②开关闭合前,P 应在a 端。
分压接法的选用原则:①测量时要求电流或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时。
②待测电阻Rx 远大于R ,且要求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时。
③采用限流接法时,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过Rx 的额定值或电表量程时。
三、电阻的测量1.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2)电流表外接法,如图4所示。
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电压表V 分流。
适用于测小阻值电阻,即Rx 远小于Rv 时。
G+-RE r红表笔 黑表笔 Rx(0)x ERxU E r Rx R ≤≤=+R P a S E图2 S a REP 图3 VA R图4 V V X V A V X A VU R R U R R I R R I I =<+-测真==](3)电流表内接法,如图5所示。
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电流表A 分压。
适用于测大阻值电阻,即Rx 远大于R A 时。
(4)内、外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计算临界电阻:若Rx>R 0若Rx<R 0,待测电阻为小电阻,用外接法即大电阻,内接法;小电阻,外接法。
大内小外。
②试触法确定内外接法:在不知道R V 、R A 、R X 的大致值时,可用试触法,如图6所示触头分别接触a 、b 两点:若V 变化大,说明A 分压大,应用外接法;若A 变化大说明V 分流大,应用内接法。
例1:某同学欲测一电阻Rx 的阻值(约为300Ω) 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电流表A1,量程10mA;电流表A 2,量程0.6A;电压表V 1,量程3V;电压表V 2,量程15V ;电源电动势为。
请同学们按图接好电路,闭合S 1后,把开关S 2拨至a 时,发现两电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都在满偏的4/5处;再把开关S 2拨至b 时,发现其中一个电表的指针偏转几乎不变,另一个电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在满偏的3/4处;该同学在实验中所选电压表的量程为()所选电流表的量程为( )Rx 的测量值为( )。
2.安安法测电阻 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当作电流表、电压表及定值电阻来使用. (1)如图7所示,当两电表所能测得的最大电压接近时,如果已知A 1的内阻R1,则可测得A 2的内阻R 2=I 1R 1/I 2.(2)如图8所示,当两电表的满偏U A2》U A1时,A 1串联一电阻R 1,同样则可测得R 2的内阻R 2=I 1(R 1+R 0)/I 2. 例2.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器材如下:电流表A 1(量程250mA ,内阻r 1=5Ω);标准电流表A 2(量程300mA ,内阻r 2约为5Ω);待测电阻R 1(阻值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为10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10V ,内阻r 约为1Ω);开关S ,导线若干。
(1)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表明代号。
(2)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 1的阻值的计算公式是( ) 3.伏伏法测电阻(1)如图9所示,当两电表的满偏电流接近时,如果 已知V 1的内阻R 1,则可测得V 2的内阻R 2=U 2R 1/U 1.V V A X A A AU U U R R R R I I-=+>测真==R 待 0R =1(2)如图10所示,当两电表的满偏电流I V2》I V1时,V 1并联一电阻R 0,同样则可测得R 2的内阻为例 3.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 的阻值(900~1000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9V ,有一定内阻);电压表V1(量程,内阻r 1=750Ω);电压表V 2(量程5V ,内阻r 2约为2500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100Ω);开关S ,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量程的1/3,试画出实验中测量电阻Rx 的几种原理图。
(2)若电压表V 1的读数为U 1,V 2的读数为U 2,则用已知量和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x 的阻值的计算公式是:4.电阻箱或定值电阻当电表用(1)电阻箱作电压表用,如图11所示:可测得电流表A 2的内阻R 2=(I 1-I 2)R/I 2图中电阻箱R 可测得电压为(I 1-I 2)R(2)电阻箱作电流表用如图12所示,若已知R 及R V ,则测得干路电流为:5.比较法测电阻如图13所示,测得电阻箱R 1的阻值及A 1表、A 2表的示数I 1、I 2,可得Rx=I 2R 1/I 1.若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则:I 1(Rx+R A1)=I 2(R 1+R A2)6.替代法测电阻如图14所示,①S 接1,调节R 2,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 ; ②S 接2,保持R 2不变,调节电阻箱R 1,使电流表示数也为I 。
由上可得:R X =R 1该方法的优点是消除了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缺点是电阻箱内阻不可以连续调节。
7.半偏法测电阻(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方法一:如图15所示,测电流表G 的内阻: ①将电阻箱R 的电阻调到0; ②闭合S 调节R 0,使电流表G 达到满偏电流I 0;③保持R 0不变,调节R 使电流表G 示数为I0/2;④由上可得R G =R注意:当R G 》R 0时,测量误差小,此方法适合测大阻值电流表内阻,且测量值偏大。
方法二:如图16所示测量电流表A 的内阻221110U R U U R R =+V U UI R R=+R①断开S 2,闭合S 1,调节R 0,使A 表满偏为I 0;②保持R 0不变,闭合S 2,调节R ,使电流表读数为I 0③由上得R A =R注意:当R 0》R A 时,测量误差小,此方法适合测小阻值电流表内阻,且测量值偏小。
电源电动势宜大一些。
(2)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 方法一:如图17所示,测电压表V 的内阻:①闭合S,将电阻箱R 的电阻调到R 1时,测得电压表示数为U 1;②调节电阻箱阻值为R 2,使电压表V 的示数为U 1/2; 由上可得R V =R 2-2R 1 方法二:如图18所示,测电压表V 的内阻: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画片P 滑到最右端,电阻箱R 的阻值调到最大;②闭合S 1、S 2,调节R 0,使电压表示数指到满刻度;③打开S 2,保持R 0不变,调节R ,使电压表示数指到满刻度的一半; ④由上可得R V =R8.欧姆表测电阻,如图19所示:①机械调零 ②选档 ③欧姆调零 ④测电阻Rx. ⑤改换档位 ⑥重新欧姆调零 ⑦测电阻注意:待测电阻的读数应为表盘读数乘以倍数,指针应指在表盘刻度的1/3~2/3的部分,否则需换挡,换挡后需重新欧姆调零。
9.消除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4.伏安法测电阻电路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不论电表内接还是外借都存在系统误差,为消除系统误差而设计的补偿电路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写出待测电阻Rx 的表达式。
①先将S 1闭合。
②将S 2与1闭合,调节R ,读出电压表读数U 1,安培表读数I 1③———————————————————— ④根据上述测量结果,算出Rx =——————— 四、实物图连线要求:导线不能有交叉、分支,导线必须接在接线柱上;电表的正负极与电源的正负极不能接错。
例5.为了测量一个“12V 、5W ”的小灯泡的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1E r=0电源:12V ,内阻不计;电流表:0~0.6A ,0~3A ,内阻可忽略; 电压表:0~3V ,0~15V ,内阻很大;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Ω,允许最大电流1A ;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从0V 调到12V .① 请在右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②按画出的电路图,在下面图3的实物图上连接.③某位同学测得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
某次测量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5所示,电流表读数为 A ,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 。
练习:1.有甲乙两个不同的电流表,每个表的指针偏转与电流成正比且刻度均匀。
把阻值为R 1的电阻与甲表串联,阻值未知的另一电阻与乙表串联,把改装后的甲、乙两个电流表串联,接到电路A 、B 的两端,如图5—4(1)所示,发现甲、乙两表的指针偏转格数分别是n 1、n 2,然后将这两个表并联,再接到电路A 、B 的两端,如图5—4(2)所示,发现甲、乙两表的指针偏转格数分别是n 3、n 4,试求电阻R 2的阻值。
练习1图图5—4(1)R 1R 2乙甲(2)· R 1甲R 2乙·2.两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不同的电压表V 1、V 2,如果将两表串联起来后去测某一线路的电压,则两只表( )A .读数相同B .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C .量程大的电压表读数大D .量程大的电压表读数小3.一个分压电阻串联到电压表上,使电压表的量程扩大为原来的n 倍,另一分压电阻R 2串联到同一电压表上,量程扩大到原来的m 倍,如果把这两个电阻并联之后再串联到电压表上,为此时电压表的量程扩大了几倍4.用半偏法测电阻时,可变电阻R 既可用电位器,也可以用电阻箱,而可变电阻R /只能采用电阻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